傅雷家書讀書筆記范文
《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下面給大家整理了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歡迎借鑒!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
傅雷夫婦不愧被稱為中國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yǎng)了兩個孩子長大,成人,成才。但究竟是哪一股力量推動著傅雷親筆寫下這萬字家書呢?我想這大概是父親對孩子深沉的愛吧。不錯,如果沒有父親的苦心指點,對兒子的因材施教,那也不會造就如今令中國引以為傲的鋼琴巨星了。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子承父業(yè)這一說法和規(guī)矩,傅雷明明可以使自己的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yè)—翻譯,然而他不僅沒有逼迫傅聰學習翻譯,反而對兒子的音樂前途極為重視。即使在自己身體衰竭時,也同樣廢寢忘食的給遠在波蘭,英國留學的兒子指點,讓他去拜訪一些音樂名家,參觀博物館來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能力。
傅聰所欣賞的每一場音樂會,他都會大到鋼琴家,小到一個音符進行一番詳細的評論,就連演奏的一個手指的起落細節(jié)都會細細的引出一張書信般篇幅的討論。傅雷不僅做好了一個令人嘖嘖贊嘆的父親的'本職角色,更是以一個良師益友的形象陪伴著兒子。
在傅聰出國留學的十二年里,他親手寫下總計兩百二十五封信件,平均每十八日就要寫一封,頻率極高。更令人敬佩的是,《傅雷家書》中精挑細選的一百三十二封信中,每一封都是對自己和家中瑣事草草了之,對傅聰的關懷卻是無微不至,特別是在健康問題上。而且在幾十封中都提出讓傅聰接觸大自然,簡直不厭取煩,這大概也是父愛的表達方式吧。
我們在傅雷身上能看到的不只是偉大而深沉的父愛。在1957到1958年間,傅雷曾被打上了右翼份子的旗號,被捕入獄。為了不影響到在國外研讀的兒子,傅雷夫婦始終也沒有告知傅聰半點實情。從這件事中,我看到了傅雷身上的隱忍和堅韌,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民族精神。
假如當年他告訴了傅聰實情,擔憂父親安危的兒子定是會無法專心鉆研學業(yè),而不斷分心,也不會造就今日如此巨大的成就了。
在傅聰看來,父親的教導是否嚴厲苛刻,自己的空余自由時間是否足夠,也許有時會感到煩躁,但他明白,他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他,為了他的未來,他堅持著,今天也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榮耀和輝煌的成就吧。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2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河流,川流不息,那激起的浪花,折射著靈魂最耀眼的光芒。———題記
傅雷先生曾在給兒子傅聰的信中說:“孩子,你就像那歐洲的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碧波蕩漾。”這句話中不乏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欣賞、贊美與拳拳愛意,但更多的卻向我們闡明了一個哲理:人人心中都有條河流,或源遠流長,或洶涌澎湃,都展現(xiàn)出別樣的風采。
翻開《傅雷家書》,書中不止有傅雷夫婦的噓寒問暖,更有父子、母子對哲學的探討,對人生的理解!俺嘧庸陋毩耍瑫⻊(chuàng)造一個世界。”“‘通’,方能培養(yǎng)氣節(jié)、胸襟、目光!币痪渚涞脑捳Z如一道道靈魂之浪,啟迪著傅聰的心靈。我認為傅雷先生心中的河流是長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他有父親的寬厚與仁慈,也有嚴肅和認真。面對孩子,不辭辛勞地寄去一本本書籍,一封封家信,有時展現(xiàn)江平岸闊,風正帆懸,對生活充滿信心;有時展現(xiàn)大浪淘沙,驚濤拍岸,嫉惡如仇的態(tài)度;更有遇到不公,寧折不彎、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jié)······這一切,都在他心中的江水里奔騰著翻滾著。
長江的偉大,在于其深厚淵博,寬廣無垠的胸襟;而京杭大運河,則在于其哺育眾生,敦厚淳樸的品質。我認為,傅聰的母親朱馥梅心中便有一條這般的.河流。她的文字樸實無華,卻仍能感受到滿紙的母愛溫暖,如那平緩如鏡的運河之水溫潤婉轉,晶瑩剔透;她所表現(xiàn)出來對兒子的關切,對丈夫的體貼,化為那涓涓河水,悄無聲息地浸潤著我們的心靈。
心靈的碰撞,迸發(fā)出熱烈的火花;精神的河流之交匯,使思想變得愈發(fā)深刻。傅雷夫婦在家信中常提及對文學、音樂、藝術的見解!耙鼓愕乃枷肷铄,必先訓練你的文筆!备道紫壬鷮Ω德斎缡钦f。百川入海,方見大海的廣闊。傅聰在與父母一次次的書信交談中也升華了自己的思想。傅雷先生也毫不拘束,在與兒子的信里,宛若知己攀談。父親充滿正義,言行一致的性格深深地影響了傅聰,如一雙無形的手,指引著他,讓他永保一顆赤子之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條河流,每個人都是世間獨特的存在。但惟以淡薄、專一的心態(tài),不懈努力,方可明靜如初,閃耀出奪目的光彩!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3
待來生,再同堂可好?
因初讀此書時略查背景,再讀來不免難過,又為傅雷夫婦生前受批斗而忿忿不平。故人已去,只望世人留于心,指點后生道路。
家書讀來真切,因是親人間來來往往不加雕琢的質樸文字,那一幕幕溫馨而又動人的畫面常常浮現(xiàn)腦海,也望見了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真摯情感。父母為兒子在外奔波的掛念,化在了字里行間,轉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描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皺紋,仿佛在播放著一部建國初期知識家庭的成長史。
父愛如山。
你可知道,那曾經與傅聰先生僵持不下的傅雷先生,竟有如此溫柔的一面,化作如水般溫柔的父愛,綿綿于子女的心中久久不散。那封封家信中,承載了多少個不眠的夜,糾結了多少下筆不定的心情。曾經那個在子女面前鐵骨錚錚的父親,竟得此般柔情,又感如山沉重的父愛。
母愛似海。
信中,隨處可見朱梅馥先生對傅聰先生一家的掛念,特別是在凌霄出世后,對這個孫子的掛念更甚,“凌霄的保姆走了,彌拉怎么忙得過來?我一點忙都幫不上,心里說不出的內疚。”讀來令人動容,感嘆著母愛似海。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并沒有活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我感受著如山的父愛,沐浴著似海的母愛,我們與家人的交流并不需要通過書信這種大費周章而又須歷漫長等待的方式。但,我們不會常在寫給家人的長篇書信后加上“祝你們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我們不會細細斟酌父母對我們說的一字一句,揣摩父母所做的一舉一動。中國人講究“言傳身教”,從小至今,我們究竟在父母身上學到了多少,生命中還有多少次能感恩父母?
別考慮了好嗎?每一刻都是生命,哪有那么多時間去猶豫,或是“再等等”,老天爺小氣地就給了這么點時間。別讓父母錯過你的成長與感動,快去把那些該做的做完,活出生命的內在!
驀然,我又想起了故事最后枉故的夫妻。感恩,感恩他們無私的愛感染了每個讀書的人,悟得了一絲生命的真諦。
“愿來生同堂歡笑!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4
《傅雷家書》,翻譯家傅雷與兒子傅聰的信。在這里,傅雷和夫人毫無保留地表達了自己對傅聰的關心和愛。傅雷父子像朋友般親密一起討論音樂和藝術,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意見。在傅聰陷入低谷時,傅雷和夫人給了他無限鼓勵。
傅雷在與兒子寫信時毫不吝嗇自己的語言,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非常詳細。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說到,自己把他當成討論音樂、藝術的好對象。所以他們之間才會無話不說吧。還有一封信中寫道:“和你的話是說不完的。”這樣的關系多么令人羨慕。
大概在每封信里,傅雷都會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想念吧不用管其他,只和兒子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也不用遮遮掩掩的。在這本書里能看到濃濃的'父母愛。能培養(yǎng)出大鋼琴家,跟傅雷家優(yōu)越的條件想必有很大的關系。當然,跟家教也有關系。在那個年代下,他們家的條件和教育都是屬于頂尖了吧。不過,正是因為這樣的家庭,才使得傅聰童年生活枯燥無味,只能一直練琴而不能像其他小孩那樣快樂地玩耍嬉鬧。雖然童年的不幸造就了未來的成就。傅雷家的教育雖嚴,但不死板。比如,在彈鋼琴上,傅雷很支持傅聰盡情發(fā)揮,還和他一起討論。這說明傅雷是尊重孩子的,而不是讓孩子只許規(guī)規(guī)矩矩聽他的話。傅雷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個家庭學習、借鑒。
這本書能讓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傅雷家的氣氛。傅雷與兒子常常寫信,這樣遠在他鄉(xiāng)的傅聰能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能輕松一些?梢钥闯觯道着c傅聰都對音樂有著強烈的愛好,因為他們信中關于音樂的事占了很大一部分。這更使得他們間有話題可聊,有說不完的話,感情更深。又有多少人,跟父母沒有話題聊,與父母日漸疏遠,直到父母離開才追悔。
《傅雷家書》肯定不會是普通人家所能及的。翻譯家傅雷與夫人都是有知識的人。朱梅馥活到老學到老,堅持努力學英語。這個家真是充滿了文藝氣息呢。
看了《傅雷家書》,更希望能在這樣的家中生活了。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5
其實,當我一開始看《傅雷家書》時,我甚至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大男人的文筆,特別是第一篇中傅聰的離別時的情景,看上去竟像是生離死別。但在這其中,我也發(fā)現(xiàn),傅雷是一個讓我震驚的父親:他愛孩子,但不慣;他疼孩子,但不過。
他曾在書信中批評兒子太沖動,做出要去蘇聯(lián)進修鋼琴的決定。他忍著腰痛,寫下長信,理性而清晰地寫下了波蘭和蘇聯(lián)老師的比較,他說:“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須考慮周詳。尤其是想改弦易轍,丟開老路,換走新路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個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兩個盤里很精密地稱過!奔毤氉x來,讓人感覺,這好像是一位長者在細心而仔細地教導后輩為人處世的經驗,告訴他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在這其中我又看到了一個謙虛而恭敬的父親,他為兒子進行教導后,并沒有直接命令兒子:你必須聽我的!而是幽默地說:“假如你還不以為我頑固落伍,而愿意把我的意見加以考慮的話,那對我真是莫大的‘榮幸’了!眹烂C而不失幽默,理性而不失溫情。
也正是如此,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也許是世間總是巧合不斷,我與傅聰一樣,常年與父親相隔兩地的。但每當相見時,他總會用他那雙飽含深情的眼睛看向我,那雙滿是老繭的大手僅緊緊地握著我的手,用他的大拇指輕輕摩挲著……我似乎在他心里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我父親有一個惱人的“毛病”:老是給我打電話,沒事也打,有事也打。常常是周五時,還沒有到家,電話已經“叮鈴鈴”地響了好幾次了。有時電話鈴一響,奶奶看到那串137開頭的熟悉號碼,就會條件反射的叫我接電話。我老會想:是不是每個父親都會像我父親一樣,在看到子女時,即使上一秒有再大的火氣,下一秒也會立即調整好情緒,眼神溫柔的看著孩子,親切地說:“怎么了?”
在傅雷的書信中,我看見了我父親的身影,想起那一記記的“溫柔殺”那種父愛的偉大就油然而生了。
也許,父親就是如此,總在孩子不注意時流露出那種偉大而深沉的愛。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那雙在背后默默注視著你的溫柔眼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6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睍抛鳛槿f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子之間的通信,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于普通家信之處。
《傅雷家書》摘編了1954年-1966年傅雷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并最終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件。洋洋萬言,字字涌動,閱者無不為傅雷的精神感動。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于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兒子生活的噓問和關心,“貫穿全部家書的情義,就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笨匆徊考倚配洠褪强匆黄道椎摹坝譄崃矣痔耢o、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們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諦。
掩卷后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于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著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嘆調后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后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著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yǎng)料。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7
早就聽說《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個暑假,我認真拜讀了這本名著。
這是一本由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186封家信組成的書,書中傅雷夫婦對孩子諄諄教導,要求孩子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熱愛自己的祖國,和孩子暢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與感悟,父子的濃濃親情,流淌筆端,躍然紙上,縱使千山萬水,依然近在咫尺。
父親的愛是嚴肅、莊重的,他反復地與兒子討論藝術上、事業(yè)上的問題,但當他細細回想孩子小的時候情景、醒來后因想念兒子無法入眠時,更多的溫情彌漫在字里行間,催人淚下。作者經常提到對兒子的愧疚,認為在兒子的童年時代,沒有給他足夠的愛與溫暖,更多的只是批評、指責和條條框框的禁錮。也正因為這些,傅雷后悔不迭,他用自己的余生為兒子在藝術事業(yè)上披荊斬棘、指引方向。他是兒子尊敬的.長輩,在與孩子探討學習、做人、藝術的同時,不厭其煩地告訴遠在他國的兒子要時刻保持一顆愛國的心及一腔愛國主義情懷。他又是兒子最好的朋友,他說:“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亦父亦友,這就是傅雷,一位偉大的父親。
經常有同學講,和父母有代溝,父母不理解自己,自己有心里話不愿和父母說,這些在《傅雷家書》面前顯得多么蒼白無力呀。其實,父母不管是否有成就、是否有才華、是否有金錢,他們對孩子的愛都一樣的深沉,最關鍵的是父母和孩子的相互理解和溝通。我很有幸,和爸爸媽媽一直相處愉快,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事情鬧得不愉快,覺得不理解他們,他們更不理解我。其實事后一想,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簡單,有時只是一句話的事兒。
成長的路上,聽聽父母的意見,說說自己的想法,和父母多溝通,我們的人生將少走很多彎路,將會收獲更多的幸福。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8
一看到書名《傅雷家書》,我就被牢牢地吸引了。因為我也姓傅,按土話來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人。我來讀讀前輩給我的信,頓時平添了許多親切感。我翻開了《傅雷家書》,開始傾聽一位翻譯巨匠與他兒了的來信。在書信中,我知道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是個博學正直的學者。《傅雷家書》是他和夫人在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傅聰是著名鋼琴大師,傅敏是英語特級教師。
才剛讀了幾封信,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哪一個不心痛自己的兒女,傅雷先生也一樣。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愛子之情溢于言表。他用寫信這種方式,告訴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從藝。點點滴滴,與其說是“看書”,不如說是自己在讀“家書”。
我十分喜歡傅雷先生說的這一句話:為學最重要的是“通”!巴ā辈拍懿痪心,不迂腐,不酸,不入股;“通”才能露頭氣節(jié)、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就有坐井觀天的危險!巴ā本褪恰岸,只有懂了,才能學得機靈,只有懂了,才能培養(yǎng)自己心胸寬廣。而“坐井觀天的危險”則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也。這一句話雖短,但講得可是學習中最重要的箴言!巴ā睙o疑為我的學習之路點上了指明燈。
這本書雖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語,但寄托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放下書本,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父母忙碌地身影,媽媽為了給我做一個的好榜樣,穿梭于兩個城市間來回奔波,讓我知道對待自己的事業(yè)要“不怕辛苦”;爸爸為了給我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放下自己苦心經營的`事業(yè),陪我在杭州求學。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寫了一封厚厚的家書。想到這里,淚水已漫上心頭。是呀,在父母身邊我們永遠是孩子,藏在他們的羽翼下。既害怕我經歷風雨,又擔心我無法搏擊海浪;擋在我身前怕礙我長大,跟在我身后怕來不及阻攔我受的傷害;期待我永不知這世界有灰暗,卻又怕我們懵懂不知世事。哦,親愛的爸媽,請別為我優(yōu)心,你的兒子已在懵懂中明了是非,已在蹣跚中學會走自己的路。看了《傅雷家書》讓我讀懂了你們的愛,我會長大,不會讓你們等得太久。它讓我學會了許多知識,讓我悟懂了許許多多的道理,開始了新的思考……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1-15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2-28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薦)07-05
[必備]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8-04
關于《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5-10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范文05-15
關于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2-01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篇)03-07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篇)06-25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精選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