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遠大前程》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1
北大高材生寫的那份控訴父母的萬字長書,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與父母決裂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這可是北大高材生,海歸博士,高素質(zhì)人才。∈裁词沟盟@樣絕情,與生他養(yǎng)他愛他,把他培養(yǎng)成人的父母決裂呢?
他說,因父母對他過度的關(guān)心,過度的操控,從小到大,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從來沒有自主權(quán),從來沒有得到過正常的愛,他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親情,是情感上的“父母雙亡”者。
我不否認他極端,但是,這是否也反映出我們社會上存在的某些問題呢?
作為剛出生的嬰兒,我們就是一張待渲染的白紙,還沒有能力做出選擇,而用愛和教育去構(gòu)圖,是父母的責任與義務。
可是,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啊!他們探索著,把自己認為最好的都給孩子。他們吃過沒讀過書的虧,就希望孩子能上學,取得好成績;他們經(jīng)歷了物質(zhì)匱乏,食不果腹的年代,于是便拼命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他們那時候受過許多罪,便不想讓孩子受罪,寧愿自己再多吃點苦,也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最好的條件……
就這樣,他們用自己的經(jīng)驗三觀,肆意地去描畫孩子這張白紙。他們認為,這就是愛,是他能帶給孩子的,世上最好的東西。卻唯獨忘記去問,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有什么想法。
我小時候經(jīng)常聽到的話是:你是小孩子,你懂什么呢?外邊世界那么復雜,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做苦力打工,做苦力都不一定有人要。你選這個專業(yè)干嘛,將來不好就業(yè),你去那么遠的地方上學干嘛,人生地不熟,被欺負出點事我們也不能立即趕去……你不應該怎樣,應該怎樣,這是父母長輩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木涫健?/p>
這難道不是愛嗎?是愛,可是有些怪!
當我讀完狄更斯的《遠大前程》,才明白,這些愛怪在哪里,什么叫合適的愛。
皮普是一個由姐姐帶大的小男孩,姐姐脾氣暴躁,愛打他罵他,而姐夫喬,很愛他,總是護著他。他交了好運,為了自己的前程,離開喬,喬沒阻攔,也從未抱怨,他欠下巨債,又是喬,默默替他打理好一切。
而那個資助他的貴人,雖愛著他,但這愛的背后,有目的—把皮譜培養(yǎng)成一個上流社會紳士。他自己是個從小到大缺愛、混跡于街頭與監(jiān)獄,與一切美好事物絕緣的人,是皮譜喚醒了他心中埋藏的愛的種子。他開始資助皮譜,讓皮譜學上流社會的禮儀,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又有身份的人。
那時的皮譜,一心都想成為上流社會的人,有了這機會,當然不愿錯過。可自從過上那種生活,他再也不像在喬身邊那樣快樂。走著走著,他就成了別人的夢想,或者說是成為一個為別人實現(xiàn)夢想的工具。
同樣悲慘的還有他深愛的埃斯特拉小姐,她被哈維莎姆小姐收養(yǎng),被培養(yǎng)成一個沒有心的尤物,成為復仇工具。據(jù)哈維莎姆說,剛開始,只是想單純的`給她疼愛,可漸漸地,她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可以為自己去做些事,去報復那些自以為是的男人。
埃斯特拉如愿長成她期望的樣子,可是,她卻發(fā)現(xiàn)自己做錯了,埃斯特拉連收養(yǎng)她給她愛的人都不愛。她控訴道:我明明是愛她的!
可是,這種愛,難道本身不是一種傷害嗎?
自己做不到的,得有人來替自己做,皮譜的貴人,他一心認為,如果當初自己有皮譜這樣的好運,他一定不會與世界上的骯臟與黑暗為伍,會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被人認可的紳士。他寄希望于皮譜,他說:我不是一個紳士,可我培養(yǎng)出一個紳士,比你們都優(yōu)秀的紳士。
哈維莎姆小姐被男人欺騙,受到傷害,她便想去報復,她做不到,就讓美麗的埃斯特拉去做,先讓男人動心,又去傷害男人的心。
你不能說他們付出的感情中沒有真摯,可白紙一樣的孩子,眼中非黑即白,對人的認識還停留在非好即壞的階段,怎樣去體會那細若游絲的真摯呢?
合適的愛,像喬那樣,我給你指引,但選擇權(quán)在你,你追求前程,我絕不阻攔,你落魄了,還有我在你身邊。
皮譜很討厭貴人,他剝奪了皮譜簡單快樂的生活。埃斯特拉,用冷漠的心,對待愛她疼她的“養(yǎng)母”。
所以,北大高材生與父母決裂,是有理由的,不能說父母不愛他,但是,父母愛的方式不對,讓他體會的只有壓抑與憤怒,而父母那份苦心,也許,等到他當爸爸時才能發(fā)現(xiàn)吧。
看《安妮日記》時,安妮對媽媽也是這樣,媽媽經(jīng)常責備她,不理解她的感受,她疏遠媽媽,媽媽傷心地說:你什么時候才能愛我呢?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2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中國的成語,讀了狄更斯的世界名著《遠大前程》后,證明了中國成語在英國也用得通的。
書中主人翁皮普在墓地上碰到逃犯,雖然逃犯對他很兇,可他還是千方百計為他送去了吃的和銼刀。以后他得到了逃犯的幫助,成了一個紳士,改變了他窮困的命運。這不是善有善報嗎?
哈維沙姆小姐,受到傷害后,孤獨冷酷,存復仇之心,喬的妻子,暴虐成性,兩個人最后都死得很痛苦。罪大惡極的奧利克和康佩森,最后都不得好死。這不是惡有惡報嗎?
哈維沙姆把自己的`報仇的種子播在了逃犯女兒的埃斯特拉的身上,使埃斯特拉幾乎變成了第二個哈維沙姆小姐。這不是種瓜得瓜嗎?
皮普在暗中幫助赫伯特找到了工作,又暗中幫他得到了一份遺產(chǎn),后來赫伯特幫了皮普不少的忙。這不是種豆得豆嗎?
皮普的姐夫喬是那樣的愛皮普,當律師來帶走皮普時,喬哭著說:“把我最喜歡的皮普搶走,我會覺得比死還要難受,如果對他有利的話,我絕不反對!彼徚似て盏搅斯枢l(xiāng)時不來見他,他在皮普生重病,失去一切財產(chǎn)時,護理了他,還把自己省吃儉用,用于籌辦婚禮的錢,代皮普償還了債務。皮普已很善良,可是他對喬說:“我跟你們的善良比較,簡直連畜生還不如!鄙屏嫉膯毯蜕屏嫉谋鹊辖Y(jié)合成為伴侶。相信吧!善良的人總會有好結(jié)局的!!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3
狄更斯(1812—1870),英國十九世紀文豪!哆h大前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孤兒匹普從小由姐姐撫養(yǎng),受雇于貴族郝薇香,并且愛上了她的養(yǎng)女艾絲黛拉,一心想成為“上等人”。他小時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國外發(fā)財致富,為報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倫敦接受上等教育,進入上流社會。然而命運并不與匹普的希望接軌:艾絲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遺產(chǎn)充公,匹普的“遠大前程”轉(zhuǎn)眼化為泡影。整部小說情節(jié)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滅的過程喚起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共鳴。不少西方評論家將其推崇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
《遠大前程》的主題,是階級印記。你在某一個階級,就有某一個印記。你是誰?這個問題和你本身沒有關(guān)系,和你的印記有關(guān)。這種印記是一種資格認證,你取得了這個資格認證就被這個階級接納。同時承認你有,或者應該有這個階級所有的一切特征。
在《遠大前程》里,他對郝薇香、康佩生這一批寄生蟲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同時用無限同情的筆觸來刻劃匹普、喬和畢蒂的高貴品格,真誠的感情。通過匹普對生活、對愛情所懷抱著“偉大的期望”的一一破滅,說明現(xiàn)實社會中是不存在任何僥幸的機會的。
《遠大前程》的題材,有人說,有點跟法國偉大作家巴爾扎克的《幻滅》相似,因為兩者都是描寫青年人建筑在沙土上的“燦爛似錦”的前途最后如何破滅的故事。然而這主要是由社會現(xiàn)實生活本身所決定的,這里不存在誰模仿誰的問題。
狄更斯小說最大的特點,在內(nèi)容上是以人道主義的觀點為出發(fā)點,揭露資產(chǎn)階級損人利已的丑惡靈魂,反映被壓迫人民的悲慘命運,贊美勞動者的優(yōu)秀品質(zhì)。狄更斯的作品一向謳歌勞動者的樸實真誠,鞭撻有錢人的自私冷酷。在藝術(shù)風格上,常用諷刺、幽默、夸張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人性突出、形象鮮明。兒童視角我覺得更有特點,但人們談論更多的是人道主義。
狄更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匹普,也是個孤兒,他依靠姐姐的撫養(yǎng)長大。但姬姐對他很粗氮只有姐夫卻處處回護他。在小時候,匹普曾經(jīng)掩護過一個逃亡的囚徒。后來,他被鎮(zhèn)上的一個神經(jīng)質(zhì)的地主貴族郝薇香小姐叫去伺候比給她消愁解悶。在那里,匹普見到了郝薇香的養(yǎng)女,美貌而又高傲的艾絲黛拉。匹普深深地愛上了她。他自傷形穢,為了要得到艾絲黛拉的愛情,他一心想做個“上等人”。匹普逐漸長大成人了,他當了干鐵匠營生的姐夫的學徒,但是連年過節(jié)還是上郝薇香家去,思管這時郝薇香已經(jīng)招艾絲黛拉送出國“接受上流小姐的教育去啦”,可是匹普卻越來越熱戀著艾絲黛拉。
就在這以后,有個曾經(jīng)在郝薇香家出入的律師賈格斯,跑來找匹普和他的姐夫。說是有個不愿透露姓名的財主委托他通知匹普,“他將來可以繼承一筆相當可觀的財產(chǎn)”,而且產(chǎn)業(yè)的現(xiàn)主人還要他馬上跟姐夫解除師徒合同,到倫敦去接受“上等人的教育”。匹普還以為這是出于郝薇香的主意,他的幻想可以變成規(guī)實了,自然全盤接受這種安排。匹普來到倫敦接受“上等人”教育的時期,艾絲撰拉又回國了,匹普又能經(jīng)常和艾絲黛拉相見。艾絲黛拉若即若離、忽冷忽熱的態(tài)度把個匹普挑逗得十分痛苦。但是匹普還是一廂情愿地以為這是郝薇香為了成全艾絲黛拉和他的好姻緣,給他的磨煉和考驗,因此,還是苦苦地戀著她。然而不久,真相就大白了。有一天深夜,有一個人來找匹普,匹普在蒼黃的燈光下認出此人就是他童年時救過的逃犯。原來就是這個逃到海外異國發(fā)財致富的囚犯阿伯爾。馬格韋契暗中出錢要把他匹普培養(yǎng)成一個“上等人”。
他現(xiàn)在偷偷回國,就是想看一看他安培養(yǎng)的上等人現(xiàn)在出落得怎么樣了。這件事完全無非是為了她在新婚的那天,就傷心地被人遺棄,現(xiàn)在要在兩個無辜的孩子身上進行報復。郝薇香象斗怒蜂似的逗引他們相愛,然而結(jié)果卻讓艾絲黛拉嫁給不好的人,在精神上對匹普進行了無情的折磨。
按照當時英國的法拽逃往海外的囚徒重回本國是耍處以絞刑的。匹普干方百計張羅船只想把馬格韋契送上去美洲的輪船,但結(jié)果被馬格韋契的死對頭,也就是過去教唆馬格韋契犯罪后來卻消遙法外的主犯康佩生所發(fā)現(xiàn)。他追蹤前來,使得馬格韋契沒有逃成功。匹普原來心里所懷的巨大的希望、理想,終于全部破滅了:人家應許給他的讓他成為“上等人”基礎的財產(chǎn),因為馬格韋契身份的暴露而全部落空了。要不是匹普的好心的姐夫的支援,匹普最后還得被關(guān)進債務人監(jiān)獄。
故事的結(jié)局是:匹普靠一個好朋友的支持,才在海外找到一點立足之地。十多年以后,他回國來探望姐夫。有一天,他去憑吊已經(jīng)死去的郝薇香的莊屋,不料他在那里見到了已經(jīng)寡居的艾絲熊拉,原來她也是來憑吊這座廢墟的。最后,兩個飽經(jīng)滄桑的愛人,在互道“我們言歸于好”中離開了這個富有象征意義的吞噬一切的廢墟。
由此可見,狄更斯所以把這部作品定名為《遠大前程》(或者譯《偉大的期望》),這原是一句反話,在這里,所謂“偉大的期望”和“幻滅”原是一個同義語。
《遠大前程》是狄更斯的一部有深刻社會意義的小說;它的藝術(shù)感染力是十分強烈的。尤其是,狄更斯善于用第一人稱來敘述事件的由來和發(fā)展,更增強故事的真實感。這部小說在結(jié)構(gòu)上也是十分嚴謹?shù)摹1M管登場人物不久但是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人物卻都是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這樣就增加了小說內(nèi)容上的豐富、復雜性。例如,匹普后來從逃犯馬格韋契口里弄清楚,在結(jié)婚的一天把郝薇香拋棄的就是教唆馬格韋契犯罪的康佩生,而康佩生又是同郝蔽香的弟弟阿瑟爾暗中勾結(jié)了來敗騙郝薇香的;艾絲黛拉則是馬格韋契的女兒。如此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顯然使作品帶有更多的戲劇性。
《遠大前程》無論在思想內(nèi)容上,無論在藝術(shù)手法上,都是狄更斯頗有代表性的作品。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遠大前程》讀書筆記10-17
遠大前程讀后感09-19
《遠大前程》讀后感04-03
遠大前程讀后感03-07
《遠大前程》的讀后感03-15
《遠大前程》讀后感02-02
遠大前程讀后感范文04-06
遠大前程的英文讀后感04-10
讀書筆記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