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1
發(fā)憤忘食 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碑敃r孔子已帶領弟子周游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并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于各種知識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薄妒酚洝份d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于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边@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2
打擾外公,又擠時間來強身健體,他的動力到底是什么?回首前文,其實孔子從那次廟宇祭祀之后就已經(jīng)在心中扎下了學習禮道的決心啊!他宣傳禮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國君都能用仁義德心治理天下,一個孩子,小小年紀居然心懷天下,真讓人佩服!
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我,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從小樹立人生的目標,遇到不懂的知識時,要虛心請教別人。另外,我們還要會利用時間,像孔子一樣,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的'事。
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正所謂學無止境,我們也要像他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虛心求學;為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3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習中,我只知道孔子的這兩句名言,但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他的話為什么能千古流傳?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后,我對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犊鬃拥墓适隆芬粫鴱目鬃拥.出生以及成長開始講起,主要講述他開創(chuàng)杏壇教育,招收弟子,廣推周禮、六藝之道,周游列國14年,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暮年的孔子,因為抱負不能施展,開始編撰《春秋》,他的言論以及與弟子們的對話也被編寫成《論語》一書,千古傳誦。
孔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很多舉止行為都值得我們學習。從他初習周禮,到下定決心學習圣賢,造福于民,孔子的虛心好學、求實上進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學易。由于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漸漸地,母親沒有能力教導他了,就把他交給了外公。一個下著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里一會兒原地小跑、一會兒扎馬凝神,一會兒又俯臥在地練雙臂腕,讀到這里,我想:孔子才十歲呀!一個十歲的孩子在這樣的天氣里是怎么做到這些的?帶著疑問,我繼續(xù)往下讀。原來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時候,有一些疑問,見外公在休息,由于天氣寒冷,于是就練武強身一下。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勤學好問,熱愛學習,尊敬長輩的孔子。我想:孔子真是勤奮啊!在這樣冷的天氣里也不休息,仍然在學習,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虛心請教外公,怕[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4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描述自己:“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逼鋾r孔子已帶領弟子周游列國9個年初,含辛茹苦,不只未得到諸侯的委任,還簡直喪身,但孔子并不聽天由命,依然達觀向上,堅持自己的抱負,乃至是明知
其不可為而為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關于各種常識都表現(xiàn)出稠密的愛好,因而他文武雙全,常識廣博,在其時是出了名的,簡直被當成一竅不通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以為,孔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常識,誰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而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派,又建議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薄妒酚洝份d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于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闊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边@是老子對孔子好心的提示,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缺點,便是看問題太深入,說話太尖利,傷害了一些有位置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風險。
行善積德
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中心的品德學
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仁慈的人,賦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摯、寬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正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原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是孔子對自己終身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5
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學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輝的一點是“仁”,《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更是對孔子一生品格的'贊頌。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孔子的一生介紹。從這本書中,我看出了孔子的謙虛、大膽、聰明、好學和勤奮。孔子三歲時就喪了父親,十七歲喪了母親,自己只能流入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更加好學、更加勤奮,不懂就問,這讓我也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謙虛令我最敬佩。在他身上發(fā)生的一件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一天中午,烈日當空,孔子正坐在一輛馬車上趕路,忽然,孔子聽見了兩個孩子的爭論聲,好奇的他走過去一看究竟!澳銈兒茫∨笥!笨鬃酉却蛄苏泻,“請問你們在爭論些什么?”“我們在爭論太陽早晨時離我們近還是中午時離我們近!”一個小孩搶先回答?鬃勇牭竭@個問題后,開始認真思考,可想過來想過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又問了一下兩個孩子:“小朋友,你們說說看你們自己的理由!”“我先說。我認為太陽早上離我們近,因為早晨時的太陽大,所以我認為太陽早晨時離我們近!”個子高一點的小孩說道。“不,我反對。我認為太陽中午的時候離我們近,因為太陽在中午的時候最熱,所以我認為太陽中午的時候離我們近!”個子矮的小孩說道?鬃勇犃藘蓚小孩的話后,仔細想了又想,覺得兩個孩子的話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于是,他沒有不懂裝懂,而是對兩個孩子說:“兩位小朋友,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們讓我回去再想想吧!”……
孔子就是這樣的謙虛,沒有不懂裝懂,他這樣的好習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也正是因此,孔子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開闊了眼界,使自己變得更加博學,最終成為了中國古代的偉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孔子的故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孔子周游列國的小故事07-07
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通用5篇)08-25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11-03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09-21
《我的生活故事》讀書筆記01-07
《列那狐的故事》讀書筆記03-07
童話故事讀書筆記04-06
孔子的語錄12-27
孔子的名言02-22
孔子的作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