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歸元寺導游詞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可能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湖北武漢歸元寺導游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湖北武漢歸元寺導游詞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歸元禪寺旅游,我是那里的講解員,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帶給導游服務,期望大家的這次歸元之旅能夠開心愉快。
歸元禪寺建于清順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個寺廟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占地46900平方米,整個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狀,為什么布局成袈裟形狀呢?在那里我先賣個小關子,請大家聽我的講解,待會兒自然就明白了。歸元寺現(xiàn)存殿堂樓閣二十九棟。據(jù)說是禪宗的白光法師在明朝漢陽詩人王章蒲的葵園舊址上興建的,關于當時修建歸元禪寺的說法有幾種,有說是白光、主峰兩位法師明末戰(zhàn)亂時募化于漢陽府城鳳山門外,見尸骨遍野,一片凄涼,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歸元禪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王章甫問何為歸元禪寺,法師答:““元”,數(shù)之始、道之極、物之總也!皻w元”即歸真、歸化、歸本,出生滅界,還歸真寂本元,義同“圓寂”!皥A”是一切功德圓滿,“寂”是一切煩惱寂滅。歸元便是得道成佛之義也”。如此一說,王章甫心悅誠服,深知法師道行無量,便將葵園獻出,作為建寺之地。還有一說,明宗禎末年,一富豪無名指斷,幕翠微草庵長老醫(yī)道非凡,隧穿草鞋來進香,祈求再接斷指。長老見其心誠,果然為他接活斷指,口訟“歸本歸元”。富豪感恩戴德,愿為長老新建寺廟,即就其規(guī)模請問長老,長老法事完畢,隨手將破袈裟拋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頓時,袈裟越變越大,徐徐降落,竟覆
地五十余畝,富豪見長老有如此法力,欣然買得這一袈裟之地,聘全國能工巧匠,選各地上等材石,經(jīng)數(shù)年營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師以“歸元”為寺命名。相信我講到這兒大家就應已經(jīng)明白我前面提到的“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狀”是怎樣一回事了吧?
此刻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歸元寺的三門,也就是歸元寺的大門,佛寺的大門稱三門,即佛經(jīng)里的三解脫門,中間的是空門,左右分別是無相和無作門。這門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說法的,歸元寺的'三門呈八字朝陽外開,就是象征著廣結善緣,普度眾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門上方的藍底鑲金邊的長方形豎匾,相傳當年白光法師要離去,主峰及眾僧挽留不住,只好請他題寫寺名,永志紀念,白光盛意難卻,便在臨行時親筆寫下了這歸元禪寺四個字。步入三門,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這晚清文人張日煜的手跡“南無阿彌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彌陀佛。此刻在大家右邊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經(jīng)閣等幾座建筑,下面我們就從北院開始游覽。
大家看這圓形門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字還是源于王氏葵園,據(jù)記載,當年王章甫購得太湖石,在葵園中壘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稱翠微峰,供高朋玩賞,當年的翠微峰比此刻的藏經(jīng)閣還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毀于戰(zhàn)亂。建造歸元寺的時候又搬掉了頹廢的殘石,翠微峰便名存實亡,白光法師感到很惋惜,就將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此刻歸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那里的“妙境”兩個字則是蘊藏著佛教的色彩。
那里就是念佛堂了,念佛堂供奉著西方三圣,即阿彌陀佛和他的兩個協(xié)侍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另外還有文殊和普賢菩薩。念佛堂內神龕高6米,寬5米,頂飾紅日高照,二龍出海,雙鳳朝陽,寓意“龍鳳呈祥”。大家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這個供桌了吧?它長達4.5米,是于1935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組浮雕圖案,各位能看得出來刻的是什么嗎?其實它從左到右再現(xiàn)了我國古典小說《西游記》中的幾個情節(jié),分別為:唐太宗為唐僧師徒送行、如來向伽藍等菩薩說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來說法于樹下、佛祖給唐僧師徒封位。很有意思吧!
好,下面請大家和我一齊去藏經(jīng)閣,此刻我們看到的藏經(jīng)閣是1920年重建的,為兩層五間,高約25米,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閣中潔白無暇,光彩照人的玉雕釋迦牟尼座像。這座佛像是1935年緬甸仰光三寶弟子贈送的,玉佛重約兩噸,屬國內寺廟中保存最好的佛像了。藏經(jīng)閣的珍藏十分豐富,有南宋蘇州砂廷圣院所刊孤本《嘖砂藏》以及清代刊印的《龍藏》!洱埐亍酚7250卷,至今完好無損,是國內研究佛教的珍貴資料之一。藏經(jīng)閣中還有我國的佛教文物和外國的佛教禮品,如北魏的石雕觀音,明代的冰裂紋凈瓶,清代的鏤空浮雕如意,印度的貝葉經(jīng),緬甸的檀香木雕香盒,馬來西亞的玉塔等。大家能夠慢慢的參觀。
湖北武漢歸元寺導游詞2
"上有寶光,下有西園,北有碧云,中有歸元。"歸元禪寺位于武漢漢陽翠微峰下的翠微路西側,與古琴臺相鄰。言"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寺寺名即來源于此。歸元寺原址為明代的私人花園,到一六五八年,由園主布施給化緣和尚在此修造了三座小塔,塔中掩埋無主的尸骨。后來蛻薪鄧財物修建寺廟,又經(jīng)歷代陸續(xù)重建,遂成為今日的格局。現(xiàn)歸元寺建筑面積二萬多平方米?
主體建筑分內外兩院。外院主要由門樓、庭院、池塘組成;內院由北院藏經(jīng)閣、中院大雄寶殿及南院羅漢堂三個主體建筑,以及天王殿、地藏王殿等組成。歸元寺給人的一個突出印象是它的建筑風格與其他寺院不大一致。它不具有整齊對稱的宏大格局,卻略顯雜亂。原來,初建寺院時,化緣的和尚無法在短期內湊聚足夠的錢財做整體安排。有錢時就趕快買地搶修,否則等到錢籌集足夠時,周圍構想中的地方則已被別人搶先買了。和尚們不得已,只能夠有一筆錢就修一處。山門朝東,建筑物卻由南向北逐次側進。與一般大叢林相比,歸元寺"百尺茂林,千桿修竹,紅分日剎,綠繞云房",多彩多姿,秀麗宜人。
經(jīng)過荷葉滴綠、蓮花盛開的蓮池,就是大雄寶殿,殿內釋迦像兩旁是海島觀音,以及二十四諸天等像,放置在一個傾斜的面上,工藝水平極高。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釋迦像前供桌的垂簾,它不是一般的紡織物,而是木刻而成的木質垂簾。垂簾古樸典雅造型獨特,有較高的欣賞價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向北而行可到藏經(jīng)閣,其建筑壯麗,裝飾典雅,是歸元寺收藏文物的寶庫。閣內藏有清一套和貝葉真經(jīng)、牙雕或銅鑄佛像,俱為珍品,此外尚有國外贈送的佛事文物若干。正廳陳列了一座緬甸玉雕釋迦佛像,十分精美。
藏經(jīng)閣向西,繞過大士閣,南行至南院的羅漢堂,進入內室,可以看見呈"田"字形排列的五百羅漢。它們起伏坐臥,喜怒哀樂,各具姿色,各富特色,或盤腿端坐、或抱石問天、或研讀佛經(jīng)、或驅除邪魔,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勇武、有的溫和、有的天真憨坦、有的飽經(jīng)滄桑,表情個個有異,有的在怡然自得地掏耳朵,有的在百無聊賴地打著呵欠,使人忍俊不禁。羅漢制作的工藝水平很高,為十九世紀末清光緒年間黃陂縣王氏父子費時九年制成。工藝上采用了漆布脫胎漆型的特殊方法:先用泥胎塑制模型,再用厚布、生漆逐層粘貼套塑,并使每座羅漢的頭部、兩肩、肋骨、腿骨等各自形成一個傾向,從而用藝術的線條形象勾勒出一個大的面,使動作、表情各異。這種工藝方法既利于固形,經(jīng)久不變,又能夠防腐,經(jīng)久不壞,此法為中國獨有。一xx四年武漢發(fā)大水,五百羅漢滿堂飄浮,水退之后卻完好無損,因此武漢民間又有了"五百羅漢洗過澡"的說法。
歸元寺也是近代佛學復興的發(fā)源地之一。一九二二年間春,太虛法師在歸元寺講經(jīng)弘法,時聽者甚眾,激發(fā)太虛弘法志愿,與兩湖聽講的名流商議,為更好地弘法利生,必須設立佛學院,廣泛培養(yǎng)佛學人才,此是武昌佛學院得以興辦的緣起之一。
湖北武漢歸元寺導游詞3
五百羅漢:歸元寺早年藏有清嘉慶三年(1798年)常州天寧寺石刻五百羅漢像拓本。道光季年(1850年),歸元寺僧及民間工匠以拓為本,再行創(chuàng)作,歷九個寒暑,五百尊者方塑成,雕塑藝術之高為國內所獨有。到歸元寺數(shù)羅漢現(xiàn)已成為武漢民間的一種習俗。歸元寺始建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以其建筑精美、雕塑絕妙、珍藏豐富而名揚佛門。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寺廟由藏經(jīng)閣、大雄寶殿、羅漢堂三座主題建筑構成。寺廟以弘揚佛法聞名于世,幾百年來一直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中外游客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
1922年建的新閣是歸元寺的一大寶藏,除藏經(jīng)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貼及外國友人贈品。有兩件令人驚嘆的珍品:一是在長寬不過6寸的紙面寫著由5424個字組成的“佛”字,寫著全部《金剛經(jīng)》和《心經(jīng)》原文;二是血書《華嚴經(jīng)》和《法華經(jīng)》。
新閣建筑布局分為中院、南院、北院三組。中院有放生池。池兩側為鐘鼓樓,正中為韋馱殿,再進是大雄寶殿。其南北兩廂為客堂和齋堂,其后為禪堂。南院羅漢堂供奉有500尊以脫塑工藝制作的羅漢塑像,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是我國傳統(tǒng)塑像藝術中的上品。北院有藏經(jīng)閣、大士閣、翠微井等建筑。
寺內的建筑、佛教經(jīng)典以及各種佛像歷經(jīng)“”浩劫而完整保留了下來,其中尤以羅漢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羅漢為顯著特色,是湖北四大佛教禪寺之一,國家重點佛教寺院。
【湖北武漢歸元寺導游詞】相關文章:
湖北武漢導游詞12-25
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12-07
歸元寺導游詞(15篇)01-24
歸元寺導游詞15篇01-07
導游詞08-21
山東靈巖寺導游詞-山東導游詞12-31
深圳南澳導游詞-廣東導游詞12-31
廣州沙面導游詞-廣東導游詞12-31
廬山導游詞范文-江西導游詞12-31
導游詞范文廣西-廣西導游詞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