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導游詞作文匯編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導游詞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導游詞作文 篇1
親愛的游客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林勇鑫,你們可以叫我小林。此時,我的心情非常高興希望我們這次游玩黃山愉快。
中國安徽黃山是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岳風景區(qū)。人間仙境般的黃山自古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登黃山,天下無山"的美譽。
黃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是我們要游覽的黃山風景區(qū),面積約154平方公里。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的意思,因為山上的巖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的一個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tǒng)一在業(yè)、開創(chuàng)中華文明之后,來到這里采藥煉丹,在溫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后,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在。 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長地質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心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這里競秀,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歷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峰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峰最高(1864.7米),光明頂最平(1860米),天都峰最險(1810米),這三大峰和風姿獨秀始信峰(1683米)。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接下來我再把黃山“怪石”作下介紹。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
再說云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云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恒,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黃山的一些景區(qū)、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云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边@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希望大家在這次旅游中,要好好的保護好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自然文化遺產,不能去破壞它們。
導游詞作文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我是五頭鎮(zhèn)中心小學的校園小導游,劉笑笑,首先,我代表河北小學全體師生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鞠躬)
學校簡介
首先請看下我們學校的簡介,我們學校學現有兩個教學區(qū),13個教學班,30余名教職工,660名學生。我們學校幾經變遷,校舍陳舊,但是如今在我們近七百名師生的努力下,她已散發(fā)出新的魅力。
文化長廊(教學樓)
各位領導請這邊走,現在映入您眼簾的是我校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近一年來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投入近三萬元,在教學樓上安裝了不銹鋼架子及文化版面,既對教學樓的護欄進行了加固,又豐富了校園文化。 校園展板
各位領導,這是我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些圖片。近年來,學校致力于德育導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教育科研,積極實施課程改革。先后獲得“新安縣藝術節(jié)二等獎”、“ ”、“ ”、“ ”。我們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先后獲得洛陽市科技比賽一等獎 洛陽市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等等,
教室
這邊是我們的教室,
學校投入近一萬元對我們的教室進行了文化布置,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特色。
食堂
各位領導請這邊看,為改善同學們的就餐環(huán)境,今年暑假學校投入兩萬多元對食堂進行了改造。
夢想教室
各位領導請隨我到教學樓三樓的夢想教室,我們學校的夢想教室在暑假建成,學,F有八名夢想教師,負責著13個教學班的'夢想課,夢想課的性質類似于綜合實踐課。
操場
各位領導請隨我參觀下我們學校的操場,我們的操場已廢棄多年,今年學校做了很多工作讓我們的操場可以使用。
結束語:
我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學校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不足的地方,請各位領導多提寶貴意見,再次謝謝各位領導蒞臨我校檢查指導工作。
導游詞作文 篇3
游客朋友們,大家早上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我看到大家今天的精神狀態(tài)都不錯哦,相信我們會度過快樂的一天。我們的我們的大巴車已經在酒店外等候了,現在,請大家檢查一下,看看外出所必備的東西是否都帶齊了,像太陽鏡、遮陽帽、照相機等物品。沒有問題了,我們出發(fā)吧,向著快樂的驛站。ǔ└易甙桑F在就出發(fā),夢已經醒來,心不會害怕,有一個地方,那是快樂老家!
(酒店外)請大家按次序上車,避免擁擠。
(大巴車內)(默數清人數后)好,大家都上車了,請把隨身的物品放好,坐好扶穩(wěn)。請司機師傅開車吧!那么接下來,首先,我謹代表我們美好時代旅行社和司機師傅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我是大家本次旅途的導游,我叫劉毛慧,大家叫我小劉也可以。坐在我右后邊的就是司機也措師傅,他多年往返于這趟旅游專線,相信大家昨天對也措師傅的駕駛技術就已經有所了解,那么今天更可以放心了。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今天的目的地——那拉提草原。那拉提草原風景區(qū)位于伊犁州新源縣,那拉提鎮(zhèn)境內,屬于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qū),是伊犁九大草原中旅游開發(fā)最好的草原,F已經建成旅游功能齊全的那拉提國家森林公園和旅游度假區(qū)。每天可接待上千人。那拉提草原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這里有交錯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俊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輝映。而到了春夏季節(jié),草高花旺,碧茵似錦,極為美麗,而現在正是來此旅游的最佳時間。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走進那拉提草原,在那一片神奇美麗的地方,面對自然,置身其中,你的身心會得到熏染,也許會讓你暫時忘卻生活中的煩惱。大家可以充分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那里究竟是怎樣一番美景。
導游詞作文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guī)Т蠹胰⒂^曲 阜 的孔府、孔廟和孔林。我姓孔,大家就叫我孔導吧!
大家跟著我往前走。這就是曲阜的孔林,孔林屬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林本稱圣林,是孔子及家族的墓地?琢质俏覈(guī)模最大、持續(xù)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了,F在,請大家自己去看一看,瞧一瞧世界文化遺產吧! 因為是世界遺產,所以大家看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咱們20 分鐘再在這里集合。
20 分鐘很快地過去了,我們又來到孔府?赘f稱圣公府,在曲阜市內孔廟東鄰。為歷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始建于宋仁宗寶元年( 公元1038 年) 。為我國僅次于 北京故宮 族府第,號稱“ 天下第一家 ”。孔府占地200多畝,有樓軒廳堂463間, 院落 九進,布局分東、西、中三路。好了,就這樣,你們自己看吧!欣賞一下!還是老時間。
最后我們又來到了孔廟?讖R的英文是(Confucius Temple) ?讖R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第一座 祭祀 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 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guī)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文化遺產真有趣!
導游詞作文 篇5
孔廟第一道門叫“欞星門”。“欞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欞星!皺粜情T”三個字為乾隆所書!疤驮獨狻狈煌敖鹇曈裾瘛狈徊畈欢啵}字為明代山東巡撫曾銑手書,贊頌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萬物。此院東西各有一座腰門,東邊上書“德侔天地一樣大,他的學說古今來說都是最好的”。這座門叫“圣時門”,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測之感。“圣時”二字,取《孟子.萬章下》,“孔子,圣之時者也”句,意思是說,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適合時代者。過圣時門迎面小石橋,叫“璧水橋”,橋兩側偏南各有一座門,東門叫“快睹門”,是先睹為快的`意思,西門叫“仰高門”贊頌孔子的學問十分高深。我們進入的大門,稱“弘道門”,這三個字取自《論語.衛(wèi)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來贊頌孔子闡發(fā)了堯舜湯和文武周公之“道”。這道門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時孔廟的大門。
導游詞作文 篇6
尊貴的游客,你們好!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小胡。我們這次旅游的目的地是被稱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跡的建筑——長城。
長城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跨過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有句話大家一定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咱們也去做一回好漢。
進登門口前,我要提一個問題:“長城有多長?”告訴你們,長城整整有一萬三千多里呢!從這兒看,長城多像一條巨大的長龍,蜿蜒盤旋于八達嶺上啊!現在,我們已經站在了登門口,這兒的南側東邊是不是有一大炮臺?這臺大炮口徑長105毫米,長2.85米,叫,“這時威大將軍。”可為什么叫“這時威大將軍”呢?游客朋友們,你們 猜猜看!對了,它是因為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的。
敬愛的'游客,我們往前走,大家應該看見烽火臺了吧!烽火臺,又名烽燧,狼煙臺,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敵情:百余人燃一煙一炮,五百余人燃兩煙兩炮……以此類推。古人將白天點燃的火叫烽,晚上的叫燧。長城兩邊的景色很美,各位游客你們看,蒼松翠柏,云遮霧障,禽鳥齊名,溪流淙淙,處處充滿詩情畫意。
孫中山也曾評價過長城:“中華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こ讨,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庇慰蛡,我希望你們細細游賞,注意不要亂丟果皮紙屑等垃圾,最后祝大家旅行愉快,再見!
導游詞作文 篇7
黃山方圓1200平方公里,從南到北四十公里長,從東到西三十公里寬,面積雖然很大,但開發(fā)出來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154個平方公里。這154個平方公里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黃山風景區(qū)。黃山風景區(qū)在1985年就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qū),1990年又被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我國雖然有三十處世界遺產,但是雙遺產的只有四處,20xx年二月又成為世界地質公圓,黃山是我國唯一一處頭頂三頂桂冠的風景區(qū)。
黃山在秦朝以前叫三天子都,由于他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當時的居民都認為這座山只有神仙才能上的去,平民百姓是上不去的,所以叫三天子都。到秦以后改稱黟山,“黟”是左邊一個黑,右邊一個多,讀音和一二三四的“一”是一樣的,因為黃山的山體大多由花崗巖組成,花崗巖的表面都有一層苔蘚,這苔蘚經過日曬雨淋之后遠遠望去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叫黑多山。黃山這個名字是到唐朝以后才改的,是不是到唐朝以后就由黑變黃了呢,那倒不是。而是在唐朝時這里廣泛流傳了一個傳說,這個傳說說的是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在統(tǒng)一中原以后感覺自己是大業(yè)以成,所以就想尋求一種長生不老之藥,使自己能得道成仙,就帶領他的兩位臣子,一個容成子,一個浮丘公,他們三個遍訪了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選中了黃山,在這里采藥煉丹,最后服下仙丹乘龍升天了。由于唐明皇比較相信道教,也就非常崇信這樣一個傳說,于是在公元747年,也就是唐天寶六年,親自下旨將黟山改為黃山。山名就由此而來,并不是黃顏色的山。
那到黃山來看什么呢,說起來很簡單,就八個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黃山的四絕,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
其中黃山松位列黃山四絕之首,也是我們安徽省的省樹。它屬于高山樹種,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曾經叫臺灣松,由油松轉化而來。和馬尾松相比有著一些明顯的特征,它的樹冠大多呈扁平狀,而且層次分明,松針較短,也比較粗,顏色呈墨綠色。它的這些特征是和它的生長環(huán)境有關系的,一般高山上常年的風力都比較大,象我們黃山年平均風力為6-7級,如果它山下的馬尾松那樣長的高高大大,密不透風,大風刮過來的時候形成的阻力也就非常大,很容易將樹頭吹斷,所以它的樹冠為扁平狀且層次分明就是便于濾風而保護樹冠的。松針的顏色較深也是適應環(huán)境的,我們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大氣壓強要下降,氣溫也要下降。
大氣壓強越低也就意味著空氣越稀薄,而大氣層對陽光中的紫外線能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那空氣越稀薄紫外線也就越強,而紫外線對生物的細胞有著很強的殺傷力,這個我想大家都曾感受過,在太陽底下暴曬一天會有什么結果?一般會火辣辣的疼,嚴重的會脫皮,這就是紫外線對我們人體細胞的殺傷。那松樹也是一樣的,為了抵抗紫外線的入侵,所以顏色長的較深,同時也起到增加熱能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接收熱能的能力要強的多,所以它又有防寒的作用。
據史書記載黃山最低溫度達到零下28攝氏度,在這種低溫下能正常生長就在于它的松針能夠吸收大量的熱能。這是我們很容易就能發(fā)覺的特征,黃山松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不過需要我們仔細去觀察,它的根系非常龐大,一般比主干長15倍到20倍左右。為什么有這樣龐大的根系呢?這也是和它的生長環(huán)境分不開的,我們黃山有這樣一句俗語:黃山是無山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這些松樹不是生長在土壤里,而是長在花崗巖上。那我們都知道花崗巖上養(yǎng)料很少,這就需要一個龐大的根系去到處收羅養(yǎng)料。其實這龐大的根系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因為植物的跟在作呼吸作用的時候會呼出二氧化碳,那根系越龐大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而花崗巖的主要成分除了硅酸鹽之外大多是碳酸鹽,這些不可溶性的碳酸鹽遇到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就形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氫鹽,所以根系越發(fā)達溶解花崗巖的能力就越強,從而使它的根能深深的扎入巖石里頭,我們所以才能在電視風光片里看到黃山的這些松樹在懸崖絕壁之上頂風傲雪,大風刮不倒,大雪也壓不垮。如果這些根僅僅生長在巖石表面,那大風一吹就倒了,大雪一壓也就垮了。雖然黃山松有這樣龐大的根系去到處收羅養(yǎng)料,但是它的養(yǎng)料來源還是遠遠不足,我們都知道,花崗巖中雖然有著豐富的礦物質,但是缺少一種元素,那就是氮元素,而氮元素是生命構成的基本元素,沒有氮,氨基酸合成不了,生命也形成不了。
那它的氮元素從哪里來呢?主要來自于夏季的雷雨天氣,每當打雷下雨的時候,都會產生強電流和高電壓,這時候電流可達到幾千萬安培,電壓也可以達到幾億伏,在這種強電流和高電壓的作用下,空氣中游離的氧和氮就形成了氮化物——亞硝基,松樹通過它的表皮吸收亞硝基來補充氮元素的不足。從這里我們可以看的出來,黃山松的養(yǎng)料來源非常少,所以它長得也非常慢,但我們千萬別小瞧這些小松樹,雖然它很小,但它的年紀卻很老。有一部電影年紀稍微大一點都看過,劉曉慶和陳沖主演的《小花》,其中有一段劉曉慶跪在臺階上抬擔架的戲就在我們黃山的百步云梯上拍的,我們今天就要走過那段臺階,看過這部電影的應該還有印象,在臺階的旁邊有一片小樹林,這部電影是拍于1979年,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如果在山下這片小樹林早已長成參天大樹了,可是我們今天過去看看,它們依然還那么高,這就是它們生長環(huán)境非常惡劣所造成的結果。
第二絕就是怪石,黃山是奇峰林立,怪石成群,但有名稱的并不多,大約一百八十處左右。這些名稱都是以前的游人根據自己的想象取了一些好聽的名字,比如什么仙女繡花,武松打虎之類的,但這些只能說三分形象,七分靠大家想象,因為它們畢竟是大自然風化所形成,并非人工刻意去雕刻的。所以我們上去以后也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不必非得局限于前人的眼光,因為所處的地域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審美觀是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所得的結果也是不同的,比方象西安來客人可以把某些石頭看成兵馬俑,象我們這些非西安的人會往兵馬俑去想嗎,可能性不大。再加上這幾年黃山新的.道路不斷開通,景區(qū)不斷擴大,前人不能到達的地方我們現在可以到了,前人不能欣賞的角度我們現在可以欣賞了,比如我們在去迎客松之前就有一塊石頭,形狀就很象現在的通訊工具—手機,所以我們都叫它手機石,在沒有手機之前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上面來的,對不對。
黃山的第三絕是云海,黃山自古云成海,所以又有黃海之稱。在黃山觀云海的最佳季節(jié)是在冬季,一般在十一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初之前。為什么在這段時間呢?因為到十一月份以后黃山開始進入冬季,氣溫逐漸下降,隨著氣溫的降低空氣的體積逐漸縮小,高空的云層也開始往下落,而且氣溫降低后空氣的對流速度也逐漸減慢,云層相對來說也比較薄,一般穩(wěn)定在海拔1200—1600米之間,當我們登上海拔高于1600米以上的山峰的時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腳下是茫茫一片的白云,而且每當風起的時候云層會象大海一樣波濤洶涌,看起來十分的壯觀,所以稱作黃山的第三絕。但到五月份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云層也開始升高,隨著空氣對流速度的加快云層也開始逐漸增厚,一般從海拔800米到兩三千米都是云,這時我們就不要奢望能看到云海了,這時不但云海看不見,就連奇松和怪石也看不見了,因為這時整個黃山都被云層所籠罩,就不是云而是霧了,能見度好的時候大約能看到百米開外,差的時候只有三到五米,那我們能看到什么呢?只有頭頂的茫茫大霧,腳下的臺階路以及身邊的幾棵小樹,我們導游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抬頭看霧,低頭看路,左右看樹,不如回家睡床鋪。
在黃山累了一兩天,回去別人問你黃山怎么樣,不知道,還不如在家睡在床上舒服。而且我們黃山這樣的天氣還挺多,大約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一年大約有兩百八十天左右是雨霧天氣。而這惡劣的天氣卻給黃山的經濟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很多人是來了一次來兩次,來了兩次來三次的,運氣不好的來四五都沒看見也可能。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來黃山碰到大霧是運氣不好,其實這是黃山的正常天氣,晴空萬里才是不正常的天氣呢。而且有時候往往是最惡劣的天氣才伴有最美的景,我們有這樣一句話;山以云為衣,云以山為體,只有有山有云的時候才有那種意境,才有仙山的感覺。晴空萬里僅僅是把黃山一覽無余,沒有太多的回味,也缺乏韻味。對我來說偏愛黃山的冬景,那茫茫的云海,皚皚的白雪,蒼翠的松樹,儼然國畫中的仙境,黃山四季皆勝景,唯有臘冬景更佳。
那黃山的第四絕就是溫泉了,我們黃山的溫泉是名副其實的溫泉,在出水口的溫度為42度,這種溫度洗浴既不會涼,也不會燙,因為我們人發(fā)燒最高也就這溫度。而且是含重碳酸鹽不含硫元素的礦泉,不僅可以洗浴還可以直接拿來飲用的。傳說當年軒轅黃帝在服下仙丹后即將乘龍升天,但對著鏡子一看,發(fā)現自己已是滿頭白發(fā),滿臉皺紋,這副容顏即使做了神仙也不好看,于是就跳進溫泉,沐浴湯泉是三天三夜,最后須發(fā)盡黑,顏面如孩童,乘龍升天了。當然能把白頭發(fā)泡黑,這功效是肯定沒有的,除非您和軒轅黃帝一樣吃了仙丹差不多。但要把皺紋泡沒了還是可以的,不要說三天三夜了,估計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不相信的可以試試看。不過黃山要看的主要還是松、石、云,溫泉只是走累了泡一泡用來消除疲勞的。好了黃山的簡單情況就說這么多,具體景點我們到了山上再一一欣賞。
導游詞作文 篇8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蘇杭,是你們拙政園的導游。
現在我?guī)Т蠹胰ビ斡[一個大戶人家的私家花園-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它在我國是唯一同時擁有四項頭銜的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特殊旅游參觀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個曾經的私家園林為什么會有如此的榮譽呢?我們就去探訪個究竟吧?
這高高的清水磚砌墻門的正門上方有磚雕貼金的門額“拙政園”三個字。拙政園的建造者名叫王獻臣,他是明朝的一位高管,因官場失意回到故里,以一座寺廟的舊址為基礎,開始興建拙這座宅園。為了使宅園更賦文化品味,他邀請了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首席設計師,參與設計藍圖,并留有《文待詔拙政園圖》。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以一個畫家的審美情趣,用傳統(tǒng)的筆墨勾勒出了整個園林的總體布局,歷時十多年,終于建造完成這座后來名冠江南的杰作。
文徵明的設計,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的園林風格,強烈地表現出中國山水畫中審美意境。至此,以真實的自然山水為藍本,融入中國畫的藝術再現手法,成為了蘇州古典園林布局的一大宗旨。園子取名拙政園是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5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歷史上曾一分為二,又一分為三,再合而為一,滄桑變遷,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在拙政園眾多的歷史人物中,文徵明、曹雪芹、李秀成等格外引人注目,我們在游覽景點時會一一向大家介紹的。
蘭雪堂是東部的主要廳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的詩句。堂坐北朝南三開間,環(huán)境幽僻。堂正中有屏門相隔,我們來看屏門南面的這幅采用蘇州傳統(tǒng)的漆雕工藝制作的漆雕作品《拙政園全景圖》。
拙政園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紀的明代正德年間,是現存蘇州古典園林中最大的一個,占地面積78畝,以水為主,建筑多臨水而建,山地水廊起伏曲折,處處流通順暢。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范”。全園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豐九年(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
東部占地約31畝,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這里呈現的是一幅田園風光,建筑點綴在河岸與樹叢之中,溪流在假山的腳下穿行,構建出一個充滿山林野趣的開闊空間。
中部占地約18畝,花木繁茂,山水秀麗,亭榭典雅,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傮w布局以水為中心,各式建筑傍水安置,造型古樸典雅,亭臺樓榭均臨水而建,有點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假山四周,池水環(huán)繞,山頭高低錯落,宛如湖中的島嶼,整個空間充滿了自然的風韻,氣氛寧靜而又幽遠,顯示出十六世紀中國明代的造園格局,基本保持保持了明代園林設計者文徵明時的'園林藝術風格-渾厚、質樸、疏朗。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占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qū)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現在的格局維持著晚清園主富商張履謙的風貌。
“綴云峰”是明代遺留下來的歸田園居名峰,當年由疊山大師陳似云堆疊。它聳立于蘭雪堂后的假山上,猶如一朵云彩降落凡間,點綴著園景,也象一道屏障,將誼大的花園與無限畫意隱在了背后。"綴云峰"擋住來賓們的視線的這種"開門見山"的造園手法,被稱作為"障景",起著引人入勝的作用。
我們一進花園,看到的不是一覽無余的池塘,而是這塊巨大的湖石。這恰似那欲迎還羞的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懷,東方女性獨有的魅力就在這里吧,留有一份神秘,一份令人前去探幽的期待。
王心一《歸園田居記》,蘭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綴樹杪,名之曰綴云峰。池左兩峰并峙,如掌如帆,謂之聯壁峰。”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綴云峰和聯壁峰,兩座湖石站在路口象守護神一樣,正好和書中描述的大觀園門口的情況一致,一象猛獸,一象鬼怪。右面這鬼怪石,藤蘿似散發(fā),有耳有鼻,形神兼?zhèn)。兩峰為明末疊石名家陳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瓏細潤,以元末趙松雪山水畫為范本。1943年夏夜,綴云峰突然傾圮。后來,在園林專家汪星伯的指導下,重新堆成了這座高達兩丈、玲瓏夭矯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蘚斑駁,藤蔓紛披,不乏古意。
導游詞作文 篇9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導游李志賢,今年九歲了。大家都叫我小李就行了。
歡迎大家來到長城玩!你們知道長城為什么是世界遺產嗎?這是因為,長城的一塊石頭就有兩三百斤重。那時,還沒有起重機,全部依靠鄉(xiāng)親們無數個肩膀和無數雙手,這才成了今天的世界遺產。
長城,經過無數次重修。你們知道長城的傳說嗎?我給大家說一個吧!
相傳,有兩家人種西瓜。一天,西瓜成熟了,發(fā)現有一個特別大的西瓜,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是個小女孩。他們兩家給她取名為:孟姜女。
孟姜女長大后,找了丈夫。一天,官兵來了,把她丈夫抓走去修長城了。
幾年后,她丈夫死了。孟姜女很傷心,就去長城邊找她丈夫。她邊找邊哭,長城都被她哭倒了。
長城,還有很大的`防御能力。但是,秦始皇卻害死了許多無辜的老百姓,讓老百姓人心惶惶,這樣,秦國最終滅亡了。
好了,長城到了,大家可以下車仔細瀏覽我們的萬里長城了!
四年級:李志賢
導游詞作文 篇10
各位游客好,我叫李珺平,這次由我來擔任導游的位置,F在我們去的地方就是聞名天下的桂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就讓我們去一探究竟:桂林的景色是否如人們所說呢?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東、北與湖南相鄰。它是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擁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三山兩洞一條江”則是桂林精華的代表。桂林不僅山清水秀,而且還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據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了漓江和湘江。
漓江是桂林的靈魂——如果把桂林比作一個生命體的話。它發(fā)源于興安縣貓兒山,江水通過靈渠能流入湘江。它被保護得很好,江面上只見高峰倒影,無論走多遠也不曾看見一個垃圾。因此,大家也不要亂扔垃圾,破壞了這桂林的“鎮(zhèn)城之寶”喲!從遠處望去,漓江的水明亮得似乎有些發(fā)光,清澈得都能看見沉在水下的.石頭和游來游去的小魚。正好現在起風了,大家看漓江江面,是不是很像一塊塊的玻璃碎片拼接而成?
往東岸望去,有一座名為畫山的山峰。臨江石壁上,共有九匹石馬,大家可以仔細找找,能找出九匹馬的人據說可以像周恩來總理一樣當一位國家級人物哦!看,那九馬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有的頷首立正,仿佛正在聽從命令;有的揚蹄嘶鳴,似乎準備撒開四蹄狂奔而去;有的一躍而起,身姿之矯健好比猛虎捕食;有的俯身甩尾,好像正準備低頭去喝水……這正所謂“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呀!
經過這次旅游,桂林山水之美想必大家都已銘記在心。不過,它的“洞奇、石美”二絕還未介紹到,所以桂林的美我們還沒有完全體會,望大家下次還來桂林游玩!最后,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祝你們一路平安!再見!
【導游詞作文】相關文章:
導游詞作文11-03
天壇導游詞作文08-25
黃山作文導游詞03-03
關于導游詞的作文06-12
黃山導游詞作文03-09
頤和園導游詞作文03-09
古城導游詞作文08-19
泰山導游詞作文05-09
廣州百萬葵園導游詞作文-廣東導游詞12-31
深圳南澳導游詞-廣東導游詞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