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因為他的人物以及情節(jié)都刻畫的很真實。直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春笞屓撕苁軉l(fā),回味無窮。下面小編整理了關于平凡的世界讀后感,供大家參考!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1
人生就像一個的舞臺,每個人都希望演繹出個性的自我。希望自己的一撇一笑或是動聽歌喉,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贊賞。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自信滿滿地站在絢麗的舞臺上,成為萬眾矚目的主角,作為一個平凡的個體,大多數人都只能在舞臺聚光燈后呢喃自己的獨白,沒人關心,沒人在意,沒有簇擁鮮花和響亮掌聲,這就是平凡。
而不得不說,作家路遙的這本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給我詮釋了一種不平凡的平凡。
作者給這本書取的名字就叫平凡的世界,很多人都說,作品里的世界,便是作者的世界,而路遙的世界,沒有水晶城堡,沒有奢華別墅,沒有限量跑車。他的世界,只是黃土高原上千萬村落里微不足道的一座。
而說及故事內容,我覺得,孫少平應該算是這篇故事的主線切入點了,從普通的他身上的成長直至成熟,讓我們看到了千千萬萬和普通的他一樣的人的蛻變過程,當然,文學畢竟不是現實,總會有那么點作者的美好憧憬和內心向往,確實,作者也給孫少平身上賦予了不少的好東西,比如明明只接受過高中教育的他卻可以通過自學和大學生侃談的能力,以及他并不好高騖遠,生活在貧窮中,他沒有排斥貧窮給予人們的懦弱和恐懼,反而用最平常的心態(tài)去接受了他,并且欣賞著所有肯與命運拼搏的人們,他理解了平凡,并淡然地接受了平凡。
生活在這個年代,我們身邊令人難過的事情也不少,家庭關系,經濟收入,學業(yè)事業(yè),都是讓平凡的我們每日每夜深思熟慮,冥思苦想,最終依舊頭痛不已的事情。
可是極少人去理解過苦難,只是一昧的自怨自艾也改變不了什么,苦難不是白受的,聰明的人會讓自己在苦難中學會堅強,學會忍耐,學會拼搏,哪怕最后看不到明亮的未來,也會發(fā)現自己受益匪淺。
生活沒有如果,正是因為我們平凡,所以我們更不能懦弱,不能被生活打敗,跌倒了就該快速爬起來,繼續(xù)邁著自信的步伐。我認為,在這個充斥著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有夢想的人都該去好好的溫故一下《平凡的世界》,會讓你感覺到自己埋藏在平凡中的強大,然后攥緊他站起來去努力奔跑。
你見過烈陽下飛揚的塵土嗎?見過屋檐下滴答的水滴嗎?見過在地上爬來爬去的螞蟻嗎?它們于這個浩瀚無根的大千世界中渺小至極,但它們卻能夠創(chuàng)造出令人震驚不已的奇跡:塵埃聚集,可成樓房;水滴穿石;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塵土、雨滴、螻蟻,這些都是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卻能創(chuàng)造奇跡。那我們憑什么自怨自艾?憑什么怨天尤人?憑什么被生活擊敗卻站不起來?作家梁曉聲曾經說過:“若生命是一朵花就應該自然地開放,散發(fā)一縷芬芳于人間;若生命是一株草就應自然地生長,不因是一株草而自悲自嘆;若生命不過是一陣風則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碟,何不翩翩起舞?”不管生命以各種形式出現,即使平凡地像海里的一滴水,林中的一片葉,也應該得到尊敬,也應該活出屬于自己的偉大。
誰說人生是公平的,它才不管我們想要怎樣。我們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每個人都受著等同的限制,我們要做的,就只是要勇往直前,讓自己在平凡中,看到一點自己的不平凡,然后給予自己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一份平凡,卻幸福溫馨的生活,無論此刻你是抱負著遠大的理想,還是希望碌碌無為的過完余生,只要你對自己生活滿意,便足矣。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表現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描寫1975到1985年間發(fā)生在陜北的故事。故事通過描寫黃土高原雙水村孫家,田家和金家的命運為中心,刻畫出許多普通人的形象。
孫少安,他敢于冒險,即使失敗了也有努力重新面對生活。他不屈服命運,不想命運低頭。他想帶著全村富起來。他骨子里那股“拼命”精神告訴自己要替父親成為家里的“父親”。他就是屬于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人。
孫少平是一個積極進取的有為青年。在農村學習相當艱苦,忍饑挨凍,始終不放棄,反而更加勤奮,書中刻畫他的求學,奮斗,成長和成熟的經歷。他是那個時代求學青年的一個縮影他的家庭,愛情,朋友和理想及其命運到包含在小說中。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在平凡的青年上看到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田潤葉生活在文明于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在環(huán)境的熏染,是她萌發(fā)女性獨立自主的獨立意識。她不認為愛情就要門當戶對,而是兩情相愿。因此多次表白孫少安,不幸的是,孫少安清楚認識到自己家庭的條件,最后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兩人的戀情以失敗告終。田潤葉的'女性自由獨立意識也被傳統(tǒng)觀念擊碎。
田曉霞是孫少平在高中結識,共同的興趣和好愛使他們擁有很多的話題。在成人后,孫少平歷經磨難和艱苦生活后,深深觸動田曉霞,以至成為男女朋友。他們由友誼生化至愛情是必然的結果。但最后也因田曉霞的離開,他們的愛情以失敗告終。即使他們不能在一起也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一點,因為他遇到了田曉霞。
平凡的世界中我們要有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zhí)著的信念。就像孫少平一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自己,自卑中尋找堅強,戰(zhàn)勝自己讓自己前進。正所謂:人生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點不可怕,不感覺決絕不敢面對才可怕。只要在困難面前,積極面對才會有發(fā)展才會有未來,這些都是社會進步,進化不可缺少的因素。
生命沒有如果,他們命運告訴我們我們都有理想,但我們的命運都受社會的制約。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幸福。想過理想生活也好,過平凡生活也好,這都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途徑。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3
我出生在江南,一片富饒的土地上。一直以來,黃土高原那片貧瘠的土地對我來說好像蒙娜麗莎的微笑那樣,令人捉摸不透,直到我讀了《平凡的世界》,才了解了那片神秘的土地和那片土地上勤勞的人們。
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是在學校圖書館里,我對它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厚厚的三本大部頭,往里翻全是密密麻麻的螞蟻般的小字,讓人頭暈目眩,連作者取的名字都這么“平凡”,這一定是一本平凡無味的小說,13歲的我這么對自己說。
然而,我最終還是翻開了它,因為母親的'逼迫。意料之外的是,我愛上了這本看似枯燥無味的書,迷上了書中的主人公,那個平凡的孫少安。他無聲無息地在黃土高原上勞作著,淡淡的高原黃賦予了他質樸的秉性。他為了供弟妹們上學,年僅13歲便輟了學,和父親一起支撐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沒日沒夜地在地里鋤地、拔草,維持著自己和家人那微薄的家業(yè),只憑自己雙手把泥一擔一擔挑來做磚,一點一點地制成了一個凝結了他畢生心血的燒磚廠?墒,人算不如天算,孫少安的燒磚廠卻因為一個技術不過關的工程師毀于一旦。然而,生活的重擔并沒有壓垮他。正當他的生活,他的事業(yè)稍微有了點起色時,一直在他背后默默支持著他的妻子被查身患絕癥,他悲痛欲絕,但生活仍要繼續(xù),他又一次向生活抬起頭。一次又一次的歷練,讓他變得堅毅,正是這份堅毅,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和他不平凡的結局。
母親讀小學時,我的外祖父也是開磚窯廠的,他剛剛創(chuàng)業(yè)的那一陣子活很多,又苦又累,外祖父外祖母都親自上陣,挑泥、和泥、燒磚、記賬……一樣一樣,都得干。許是工作太辛苦,在最忙的時候,外祖母病倒了,這病一生就生了好幾年,磚窯廠又少了一個勞動力,不僅如此,正在磚窯廠辦得如日中天的時候,政府來人說,由于土地缺乏,磚窯廠必須關閉。這時候,外祖父家里的積蓄,本就已經十分微薄,家中還有母親和舅舅有書要讀,有飯要吃,外祖母又病了,唯一的收入來源——磚窯廠也不得不關閉,好像一切都已經窮途末路。
可外祖父沒有放棄,心靈手巧的他又換了一條路,開一家木料加工廠(外祖父以前是木匠),可是,自己那微薄的積蓄遠遠不足啟動這個項目。于是,外祖父向親戚、朋友、鄰居……一切可以借錢的人,他都借了,總算,他如愿以償地開成了一個木料加工廠,外祖父不辭辛勞、不知疲憊、不分日夜,終于,他還清了債務,還為自己拼搏來了一個小康之家!
在我心中,外祖父一直是那個慈眉善目、無所不能、心靈手巧的老人,F在,他和外祖母雖然把木料加工廠辦得紅紅火火,卻依然只是住在一個外祖父親手搭的小木屋里,穿著穿了好多年的舊衣服,用著用了好多年的碗,在那個滿是蜘蛛網的舊木屋里住了整整15年!他們這樣節(jié)儉,對我卻總是有求必應。這個腰板挺直的老人,是我的外祖父!
孫少安是平凡的,外祖父也同樣平凡,人們都是那么平凡,但就是這些平凡的人們,平凡地生活著,平凡地勞作著,才造就了這個不平凡的世界!平凡而不平庸,這就是生活的最高真諦。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4
路遙所著《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過的,第一次便被這么樸素的書名所吸引了,一翻開這本書就停不下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兩人平凡的的一生,卻是充滿了奮斗,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盡管他們一直處在生活的壓迫中,被生活驅使,就像少平一樣,為了生活,放下學業(yè),忍痛放下愛情。但他沒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還是自由的。他還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慮自己的前途。并不像大哥少安那樣為了生活而生活,少安開磚廠,無非是為了養(yǎng)活一家人。當然對于少安,我并沒有貶低之意,在那種時代背景之下,在那種生活條件下,人們當然先是為了生存下來,都吃不飽還談什么追求精神世界?那個時代的人們雖然生活條件可能很艱苦,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樸素是那個時代的特征,特別是廣大的老百姓,盡管當時的政治斗爭激烈,但也正是那種壓迫的環(huán)境下才更讓人們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讓人們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貴。再看現在,現在人們的條件相比較過去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有很多的'人注重于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現在社會上各種腐敗的事情層出不窮,明明都已經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了,為什么還是禁不起物質的誘惑,任由自己的靈魂如此脆弱?還是與整個社會環(huán)境有關?
少平對于前途的不懈奮斗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是留給后代的珍貴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斗不息、堅韌不拔,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面對生活。再看田曉霞,雖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為那個時代的先進女性的代表,她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問題往往和社會一般的看法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犧牲,可以說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雖然他們兩人最后是以悲劇的結尾收場,但在小說最后,還是讓少平頓悟生命與生活的真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現實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長,才能磨練自己,才能讓以后的路更加通暢。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5
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題記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遙所寫的百萬字長篇巨作。這本書帶著我一同回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中,讓我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奮斗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這部巨著是按照少安少平倆兄弟的奮斗歷程來寫的,向我們展示了黃土高原三十多年來的世事變化。
孫少安是主人翁之一,他身上濃厚的黃土高原男子漢作風觸動了我。他在很小的時候便主動輟學回家勞動,供兩弟弟妹妹上學。他那為人處世公道正派,樂于奉獻、樂于助人的品質,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在18歲時,便被大家推選為隊長。他帶領大家勤耕苦作,但因為大政方針的原因,他也改變不了大家缺吃少穿的困苦生活。
命運的齒輪再一次轉向了少安,青梅竹馬的田潤葉向他表白了,少安感到高興而又痛苦。他怎么能成為村書記的女婿呢?他只是一個沒錢沒勢的窮小子呀!無奈之下少安選擇了退出。路遙借這段可悲的愛情,讓我們了解到了現實生活的殘酷。
在偶然的機會下,少安和山西人秀蓮開始了戀愛和婚姻。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個磚坊,并富了起來,讓村中的人對少安一家刮目相看。但不幸的事發(fā)生了,在擴大磚廠時,少安夫婦被騙、磚廠倒閉,受到全村人的嘲笑和諷刺。但少安他并沒有放棄,他憑借他不服輸的精神,重新讓磚廠開張,重新站了起來,并成為了全村首個“萬元戶”!
比起現實主義的少安,我更中意有遠大抱負的少平。他有著一股不同于常人的拼勁,正是因為這種拼勁,讓少平不肯將就屈服在一個小小的山村中,他要到外面闖蕩一番!他在煤礦通過日復一日的努力,終于成為了班長,帶領一批年輕努力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但命運的不幸也同樣降臨在了少平的身上,他的女友,那個在路遙筆下擁有先進的思想,博大的學問,不怕苦不怕累的勇敢的女性——田曉霞。在一次抗震救災的過程中舍己救人而犧牲了,曉霞就像他臉上那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疤,留在他的心中,但少平并沒有消沉下去,因為他知道生活還要繼續(xù),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當。
是啊,人生就是一場拼搏,就看自己敢不敢拼一把,拼自己還能拼,還能扛,還能創(chuàng)造。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也會有風也會有浪,我應該向少安少平那樣在風浪中站起來,不服輸,不怕輸,做生活中的強者。正視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為了自己的夢想一直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暴風雨中起舞,爭做寶塔尖上的人!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
平凡不等于平庸,平凡的生活也會充滿激情;平凡的生活也會激勵人們?yōu)榱俗约旱哪繕巳^斗;平凡是我們生活的本色,是大多數人生活的主流。這是我看了《平凡的世界》之后,得出的感悟。
《平凡的世界》這本路遙先生嘔心瀝血的巨著,用他特有的平凡而又樸素的筆調,描繪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十年間,在黃土高原這塊充滿苦難又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一群平凡的人,一些平凡的事。作者把各種小人物閃爍的光芒,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感人,時時讓我落淚。文章以孫家兩兄弟苦難生活為主線。
孫少安的出場:昏黃的街燈照出他高大的身軀,臉型、身材和他的弟弟少平非常相似,只不過因為勞動的緣故,要顯得更壯實一些。高鼻梁直直的,也像希臘人一樣。臉上分明的線條和兩片稍稍向下彎曲的嘴唇,顯出青年男子的剛骨氣。
寥寥幾筆一個普通勞動者堅毅、剛強的形象便躍然而出。他是一個農村普通勞動者的典型代表,在生活上,他重親情、為了和父親支撐起那個光景爛包的家,放棄了自己的學業(yè)。每每讀到這里的時候,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那時的孫少安只有十三歲,在我們現在看來,還是一個迷戀于童年游戲的年齡,而他卻放下書包,扛起了生活的責任。在愛情上,他選擇賀秀蓮,放棄了美麗可人的`田潤葉,其實這也是一種屈服于現實,而作出的無奈的抉擇,雖然他是那么的熱愛潤葉。
孫少平是作者濃墨重彩渲染的一個人物。在那樣的年代,物質極度匱乏,每餐只能吃幾個“黑家伙”的孫少平,卻有著極其豐富的精神世界,上了高中的孫少平雖然每天吃不飽、穿不暖,他卻為自己從“山鄉(xiāng)仡佬來到一個大世界而感到高興,認為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他每天以書為友,對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他從一個民辦教師到攬工漢,最后去當煤礦工人,他始終對生活抱著極大的熱情。他和田曉霞在電影院門口重逢后,有一段描述他對苦難的態(tài)度:“是的,他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他不僅僅將此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職業(yè)的高低貴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
這就是孫少平,默默承受苦難的錚錚鐵骨,在生活重壓下追尋人生價值的有志青年,他不甘心屈服于命運,帶著一種悲壯的激情,在一條最為艱難的路上進行人生的搏斗,竭力使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
這本書給予了我的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震撼,在奔跑的路上想松懈的時候,孫少平、孫少安、孫蘭香這些人物就會在我的腦海里慢慢浮現,在那么苦難的時代他們都能含淚奔跑,而現在自己的這點苦和他們比起來又算什么呢?這也許是《平凡的世界》帶給我最大的收獲吧!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7
這是一本具有親切而又溫暖的黃土氣息的書。我在一個明朗的午后翻開它,路遙的文字在金色的陽光下仿佛變成一粒又一粒的麥穗,而我,正是一位拾麥者。
這位看起來硬朗的老人,像拉家常一般,講述了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故事。里面有苦澀的貧窮,有酸甜的愛情,有轟轟烈烈的生命。在那塊黃土地上,有一群人,他們哭泣,他們歡笑,他們會為了一個職稱、一句話斤斤計較,他們也會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但心暖得落淚的事情。
我被少平一顆永遠淳樸善良的心所打動,為郝紅梅的小市民思想感到羞恥。我惋惜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同時又可憐李向前這個男人的癡情。但最后,我發(fā)現紅梅其實也很單純,也慶幸少安與潤葉的分開最終都有了好的結局。
而我一直好奇,這么多精彩的故事,為什么路遙卻給它起了一個名字為《平凡的世界》?
直到合上書的最后一頁,我才有些明白:這本來就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黃土地上的人。他們都是普通的人,這大千世界的一份子,他們過著平凡卻又各自不同的生活,可又正因為這些平凡,才體現出生活的本質:平平淡淡而又真實。
像少安一家,都是農民出身,在村中一開始地位低,因為貧窮。所以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們學會了感恩與心疼,看著蘭香幼小又懂事,我一邊感動一邊羞愧。而正是這樣,少安少平才會更努力地打拼,不會因為挫折而倒下,有真正的漢子氣魄,有擔當家庭頂梁柱的責任感。所以,當他們富裕時,他們會更加珍惜生活并且更努力,堅守信念揚善懲惡。
是他們的平凡讓他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與美好。
而平凡,不是一模一樣,不是一帆風順,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輕易得來。它含著勞累的汗水,含著憧憬未來的希望,它不起眼,放在眾數里并不出眾,但它有自身的閃光點。
像是一粒種子在泥土里發(fā)芽一樣。有千千萬萬粒種子,也有千千萬萬粒發(fā)芽的種子。但每一粒能發(fā)芽的種子都有一段不同于其他的經歷,都有自己刻骨銘心的體悟,因而不平凡。
生活不亦如此么?地球上這么多的國家、這么多人,不同種族不同膚色,這么多塊土地,這么多的時間,過去現在將來還有無數時空,一個人,實在渺小而又平凡。可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上至官名勢利集于一身的有錢人,下至穿著破爛衣服在大街上行乞的乞丐,哪個人沒有自己的平凡人生?我們活著,平凡而又渺小,但我們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經歷,每一個靈魂都不一樣,都充滿爆發(fā)力與色彩,值得為了生活去拼搏,去學會愛與美好對待。
只有相信自己的平凡,才會明白生活不平凡。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平凡的世界》名著讀書體會08-24
《平凡的世界》名著讀后感08-17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08-20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12-25
名著導讀《平凡的世界》讀后感08-19
關于《平凡的世界》經典名著的讀后感08-19
平凡的世界名著讀后感09-20
平凡的世界06-26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12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