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jīng)》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
林語堂曾經(jīng)這樣說過:“對于《道德經(jīng)》,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于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nèi)粗讀了一回讓國內(nèi)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jīng)》,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辈贿^,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jīng)》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遍_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于身,免禍于社會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shù)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認為《道德經(jīng)》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fēng)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jīng)》讀后感2
今天我剛在外婆家吃完大餐后,獨自一人往家走。
走到了一個拐彎處,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叼著香煙的人站在角落里。月亮高高掛,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赤橙黃綠青藍紫,他的發(fā)色一樣不缺呀,再加上一身怪裝束,我斷定他是一個混混。
于是我猶豫著不敢向前,就在此時,一個小學(xué)生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那個混混攔住了他,一只手一伸,一臉奸笑的說:“小子,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吧,大爺我沒錢花,接我點錢。”看著那小學(xué)生害怕的.樣子,我真想沖上去一腳把他踹到東門揀菜屑去。
可一想:現(xiàn)在的混混什么都干得出來,一會沒把他干到,自己兩眼一翻,兩腿一伸,跑到西方游樂世界去了,那也太不換算了吧。我就繞到回家了。
又一個夜晚,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月亮下同一個混混。這回,他攔住了一個中學(xué)生。我想,這回再也不能放過他了。正好一個叔叔從商店里出來,我急忙拉著叔叔說:“叔叔,那有個混混正在搶錢!蹦鞘迨迓犕暝拋G下東西,對我說了聲謝謝,就沖了上去。幾下就把那個混混抓住了,只見那叔叔拿出一把手銬,銬住了混混的手。這時我才明白,原來這位叔叔是警察!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著月亮,覺得今天的月亮特別美麗。
《道德經(jīng)》讀后感3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后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為何物?難于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為也,地球,亦水所為也,萬物生長,皆賴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眾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鉆。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狀,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狀,倒鍋里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nèi)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nèi)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diào),不爭,適應(yīng),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何謂道,水即是
……
《道德經(jīng)》讀后感4
唯有知道目的地,才能定義“善”是好是壞。但從生命遺傳來講,善能創(chuàng)造提升生命多元化品質(zhì)空間。若生命由造物主創(chuàng)造,造物主希望我們留下來,他自然會擁護創(chuàng)造而去抑制破壞;這里善代表著創(chuàng)造,而惡代表著破壞。似乎造物主在編寫劇本時并非一揮而就;或許也會像小孩子寫作業(yè)那樣,會寫錯筆劃。所以遇到需要改寫,有助進程的破壞或許也可稱為“善”。至于“道”,可能就是一條“道路”,并沒有大家描述的那么復(fù)雜。其實也不是大家認知多深入,闡述的多復(fù)雜,而是沒真正明白,到最后都一直找不到落腳點。不妨我來翻譯一下!暗馈贝蟾趴梢岳斫鉃樵煳镏魉A(yù)設(shè)通往某目的地一段軌跡,而且要求某時間內(nèi)必須通過該路徑到達終點。這段軌跡是條虛線,所以有些地方需要創(chuàng)造生成新的東西把虛線鏈接起來。當在某些階段太舒服,內(nèi)部個體開始留戀停止不前的`時候,就需要有勢力來破壞掉這種舒適。迫使進程繼續(xù)往前行進。所以發(fā)生在軌跡內(nèi)部每個階段的善惡都有不同意義,并沒有片面界定哪一方,固定統(tǒng)一的獎懲標準,而在于那個時間段需要什么。你做了需要的事,推動事物向彼岸靠近,就是順道而行,奉天承運。
《道德經(jīng)》讀后感5
《道德經(jīng)》共分81章,其中第一章《道經(jīng)》,37章,第二章《德經(jīng)》,44章。它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二)所寫,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xiàn)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魅力的《道德經(jīng)》,這本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起源、萬物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毀滅的規(guī)律的認識。它博大精深,說話極有正義感,是“萬經(jīng)之王”。
“世人皆知美是美,惡已是;大家都知道好的就是好的,但是不好。所以有沒有相互存在,難度和難度相輔相成,長短和高低對比,音和音和諧。就是圣人無為而教無字。一切工作都毫不猶豫,生而無之,不靠之,生而有之。一個人住就不去了!
本章主要闡述了世間萬物相輔相成、相互轉(zhuǎn)化的辯證關(guān)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細長與短少,高貴與低微,先進與落后,都是通過相互對立與比較體現(xiàn)出來的。
世界上所有的概念和價值觀都是人為設(shè)定的,價值觀的判斷是相對產(chǎn)生的,所以對立關(guān)系是可變的。所以對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萬物都是兩兩對立產(chǎn)生的。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言,一件事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惡美丑,都要泰然處之,不要打擾別人。
后半部分,根據(jù)“道是自然”的原則,對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進行了準確的論述,表明了老子順應(yīng)自然,反對善惡無為的基本態(tài)度,使萬物自然生長發(fā)展,師法自然,順應(yīng)道。
《道德經(jīng)》讀后感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不笑天下可笑之人!進入QQ,只為緣而來,為朋友而來,為美好的心情而來,又何必去計較那些雞毛蒜皮之事?又何必上綱上線,輕松事要嚴肅為?笑一笑,十年少。一笑泯千愁!!
《道德經(jīng)》讀后感7
為充分體現(xiàn)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jīng)》,用不多的字數(shù),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jīng)》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guī)律”。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wěn)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fā)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yīng)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zhàn),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yīng),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
《道德經(jīng)》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nèi)松闹笇?dǎo)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jīng)》讀后感8
《道德經(jīng)》很薄,只五千余言,傳言為老子騎牛過函谷所著,《道德經(jīng)》又很厚,它包羅萬象,其中有哲學(xué)有政治有自然科學(xué)有人文社會,這樣的書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卻很難!兜赖陆(jīng)》的語言很美,散整有序,讀起來有種韻律感,深刻地道理蘊于淺顯的事例,極具思辨性,這是《道德經(jīng)》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過闡述“道”這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來表明自己的世界觀,哲學(xué)的'神奇之處,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現(xiàn)代物理,可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边@是智慧。
老子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講究珍惜身體,就人與人的關(guān)系而言,主張柔弱不爭,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贊譽給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萬物而不爭!
老子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老子的思想社會藍圖是“小國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宋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整本書最讓我動容的一段,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對他心中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繪,不知道能不能實現(xiàn),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不知道要如何實現(xiàn),但就是給出了這么一個夢,這是人對未來的期許,是人對社會本身的關(guān)注,很美好。
《道德經(jīng)》讀后感9
解讀老子《道德經(jīng)》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后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恒?鞓,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簡——【道德經(jīng)】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準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愿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大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xiàn)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道德經(jīng)】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xiàn)實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jié)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xué)習(xí)、生活具有指導(dǎo)意義,拜讀、學(xué)習(xí)后深受啟發(fā)、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xué)們能夠?qū)W習(xí)這本書并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于無為之美,美于無私之美,美于心靈之美。愿你也可以領(lǐng)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里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0
《道德經(jīng)》是一本關(guān)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xué)思想,被譽為“道學(xué)之精髓,哲學(xué)之先本”!兜赖陆(jīng)》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鑒。
《道德經(jīng)》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著“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xué)科的深刻道理。內(nèi)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chǔ)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xiàn)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jīng)》,這也體現(xiàn)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兜赖陆(jīng)》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么透徹,這著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fā)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jīng)歷了初期創(chuàng)立、巔峰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tǒng)治有很大的關(guān)系。當?shù)弁醺F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tǒng)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guī)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jīng)》就是想從先哲那里學(xué)習(xí)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1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松書院正誼學(xué)堂舉辦的《道德經(jīng)》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為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一下水的`品質(zhì)。你可能會說:水有什么品質(zhì)?有什么好學(xué)的?現(xiàn)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xué)習(xí)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nèi)祟惸芑钸^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并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為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huán)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nèi)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fā)酵過程中瓶罐內(nèi)產(chǎn)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fā)酵3個月后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家具,澆花等等。
通過學(xué)習(xí)《道德經(jīng)》,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zhì),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2
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有時候做事很難一心一意。往往是做這件事想那件事——學(xué)習(xí)的時候,想著待會去玩;上課的時候,想著中午會吃什么午飯……往往是心不在焉,最后一事無成。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兒“專氣致柔”的時候么?
那倒未必;叵肫饗雰簳r代,當我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弄著自己的.手指,專心地啃著自己的腳板的時候,無論旁邊多么吵鬧,我們也不理不睬,專心致志。這不就是“專氣致柔”嗎?
上課上到一半,看著窗外的大樹,看著街上的行人,或者想著什么事情,心就會飛到別出去,那樣,上課就什么也學(xué)不到了。發(fā)呆也一樣。我曾經(jīng)試過,但不久就被識破。因為那時候的我會兩眼無神,呆呆地盯著一個方向,F(xiàn)在的我們,和以前的我們有不同:做某事時,身邊受到影響,即使是輕微的,都足以讓我們煩躁不安,甚至是分心;蛟S,只有那些圣人,那些得道者才會做到吧。做到“營魄抱一,專氣致柔”對于已經(jīng)懂得一些世間道理的我,已經(jīng)很難了。
當我們在做某事時受到影響,或者是分心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句話吧。努力朝“營魄抱一,專氣致柔”的方向努力,說不定在某一天,你我就能做到。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3
著名文學(xué)家魯迅曾說過:不讀《道德經(jīng)》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道德經(jīng)是老子所著,書中主要闡“道”,老子認為,事物的種種玄妙都來自于道,而道是什么,又來自于哪兒?
日前,我再次拜讀了道德經(jīng)一書,有了新的體會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間萬物的本源,道無法以語言闡述,卻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來闡釋道,上善若水,水可以變成任何的形狀,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狀,水是最柔軟的`,卻也是最堅硬的,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和合乎于“道”,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無為而治,無為并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在為人處世中,能夠適應(yīng)于各種環(huán)境,能夠快速融入其中并且發(fā)揮效用,同時不妄自作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處于一個順暢的狀態(tài)。
現(xiàn)代的生活節(jié)奏下,許多人們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錢財富等,才會造成人們的貪欲不斷膨脹,最終導(dǎo)致了犯罪率的高發(fā),若人們能重讀《道德經(jīng)》,體悟其中的“道”,終有一天,人們的心能重歸平靜。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4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币馑际钦f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gòu)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是辯證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wěn)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fā)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yīng)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睂Υ偁帲覀円矣谌ビ犹魬(zhàn),讀書筆記.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yīng),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
《道德經(jīng)》讀后感15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jīng)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斗路上的必經(jīng)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jīng)》我已讀過數(shù)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于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fā)現(xiàn)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xué)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于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zhì)!正如老子所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北M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凈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fù),透過其紛紛蕓蕓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guī)律后的等待!等待萬物并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jīng)》有如黃鐘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jīng)》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道德經(jīng)名言02-09
道德經(jīng)的經(jīng)典語錄04-27
《道德經(jīng)》讀后感04-27
道德經(jīng)讀后感02-04
老子道德經(jīng)讀后感02-15
老子《道德經(jīng)》讀后感03-30
老子《道德經(jīng)》讀后感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