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少有人走過的路》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少有人走過的路》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少有人走過的路》一共有三本,這是其中的第三冊,讀過來還要數(shù)這本我最喜歡。
在簡介上有這樣一句話“這本書是為我們這個紛擾的時代而寫的。遇見這本書,需要進行一場緩慢的閱讀,這過程就像一股緩流澆灌心田,水過之處,心已經漫洇濕透!弊x書的時候還真有此種感受。
能和這本書相遇還要感謝“個人課題”,因為一直在尋找如何溫暖關懷學生的心靈的途徑,結果與這本書偶然相遇。它像一塊德芙巧克力,在嘴里慢慢融化,醇香無比,引人回味。從中不僅知道了如何在教學中落實生命化教育,還指引著我先學會關懷自己的心靈,特別有意思的是讓間接地認識到音樂教育的潛在能量,對自己的學科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心靈”一詞并沒有確切的定義,它完全屬于感性的范疇。直覺告訴我們,心靈與真誠和深度有關,所以我們可以說一首曲子“具有靈魂”,說一個氣質出眾的人“很有靈氣”。只要仔細捕捉這種感覺,就會發(fā)現(xiàn)心靈其實牽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口的美食,愉快的交談,真誠的友誼,以及讓我們銘記在心的種種經歷。那么如何讓自己的音樂教學活動成為學生難以忘卻的美好經歷應該是我要思考的問題,這里就要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選擇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與學生進行愉快的交流,當然這個交流是基于音樂教學內容的一種對話。
“傳統(tǒng)觀念認為,心靈存在于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模糊地帶,其領域既不是思維也不是肉體,而是想象力!北娝苤魳肥亲钅芘囵B(yǎng)想象力的藝術形式,它的不確定性,模糊性給想象力提供了無限寬廣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一方面能提高教學水平,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更主要的是能夠提高師生生命的質量!因為心靈是連接理想和現(xiàn)實、思維和肉體、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紐帶。瞧!從這一點看,音樂的價值就是無法替代的。經常聽到音樂老師抱怨沒有人重視音樂學科,其實我們音樂學科的老師并不要在意別人怎樣小看我們的學科,我們的小學科其中蘊藏著大能量,如果我們把課堂當做實驗室,我們關注教學的過程就是在關注自我的心靈,當把它述之為文字,它就是我們的研究過程。關懷心靈的目的,并不是解開人生的謎題,而是讓我們學會理解和欣賞人生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正是人類生活和文化多姿多彩的原因。我希望得到如何關懷學生心靈的方法,其實方法就在過程中,讓學生的精神在學習的過程中和藝術充分融合,讓學生和音樂文化建立心靈上的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每首歌曲的情感,讓學生在演唱中感動自己,協(xié)助學生建立親密友好的合作關系等等,這些都是關懷心靈的方式,其實我在教學中已經這樣做了,當下有了理論的支撐,教學的底氣更足了!
“許多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們一直努力告訴我們,藝術的目的并不是展現(xiàn)才華,也不是創(chuàng)造精美的東西,而是保存和容納心靈。”這一點我們還差的很遠,我們的藝術總是在展現(xiàn)、表演和比賽!八囆g能捕捉生活的瞬間,能體現(xiàn)日常生活的永恒意味,而永恒是心靈最需要的養(yǎng)分——所謂的‘一沙一世界’”“20世紀人類的病痛是‘心靈的淪喪’。心靈淪喪的我們物質越來越豐富,卻越來越感覺不到幸福;相處的技巧越學越多,婚姻關系卻越來越難搞;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感動卻越來越少!边@是開篇中的一段話,讀來深有感受,我的任務就是用音樂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感動,更敏感的心靈。所以在課堂上的演唱我要求學生們投入真感情地演唱,把自己帶入歌唱的情境,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因為心靈的天賦就是感動!
希望朋友們都來讀讀這本書,在書的指引下認真聽聽心靈的聲音,去認識真正的自我。學會重新審視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快樂與滿足。深入自己的內心,尋找自己的本性,看看自己生命的源頭究竟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