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認(rèn)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國慶假期間,我讀了二十世紀(jì)著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是一個處于無聲、無色世界的人,但卻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教育家和演講家。雖然是一個盲人,卻給全世界的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光明。
在海倫盲聾之后,因為對生活感到失落,所以她更加渴望光明,向往光明。一個人的到來,讓海倫改變了對生活的看法,她對生活不再感到失落,并且充滿激情,她就是——安妮·莎利文。在莎莉文老師的指導(dǎo)下,海倫學(xué)會了閱讀和寫作。在大學(xué)期間,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繁重的功課讓她感到非常吃力。但她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終于,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大學(xué)畢業(yè)。
海倫一直幻想著能夠擁有三天光明看世界。在這三天中,她將會去做這些事——去看看幫助過自己的人、去感受自然、去品味藝術(shù)世界。從中可以看到海倫知恩圖報、對生活的熱愛、對學(xué)習(xí)的向往等良好品質(zhì)。
這本書介紹了海倫的生活,它是海倫以一個身殘志堅者的視角,告訴身強力壯的我們要不屈不撓,樂觀、執(zhí)著地面對困難。
其實,像海倫·凱勒這樣身殘志堅的有很多。比如: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他雙耳失聰,但仍然奏出許多動人心弦的樂曲。
民間樂師——阿炳。他雙目失明,家境窮困潦倒,但這些仍然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在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奏響的“二泉映月”,讓他大放光彩。
……
在我們身邊像海倫·凱勒、貝多芬、阿炳這樣的殘疾人有很多,但像他們這樣身殘而志堅的人又有多少呢?我相信,無論處于何種困難境地,無論遭遇怎樣的挫折,只要我們堅強、樂觀、向上、執(zhí)著,一定可以找到屬于我們的光明前程。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相關(guān)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筆記10-1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2-11
我喜歡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9-22
閱讀與感動——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9-2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文02-09
精選作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9-0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文02-05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