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讀《童年》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童年》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chǔ)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里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fā)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而現(xiàn)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在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么樣?會認(rèn)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天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長大,每頓飯都是大魚大肉,吃香的喝辣的,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每個星期都去游樂場或公園快快樂樂的玩一場,而等我步入校園,每天和同學(xué)們在一起,一樣是開開心心生活,高高興興地學(xué)習(xí)。在家里我也一樣是個小少爺,什么苦都沒受過,什么活都沒干過,活像一個富家公子哥,除了學(xué)習(xí)和玩,就沒其他什么可做了。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fā)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xué)會吃得起苦!泵篮玫纳畋仨氂兴冻,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我們應(yīng)該珍惜美好的時光,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或報效祖國。
【讀《童年》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童年》有感09-01
讀《童年的饅頭》有感04-15
讀《我的童年》有感04-15
學(xué)生讀《童年》有感09-01
讀童年有感09-01
讀《童年》有感(熱)07-15
讀《童年》有感[合集]08-17
[合集]讀《童年》有感08-18
[優(yōu)]讀《童年》有感07-10
【薦】讀《童年》有感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