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爸爸勝過好老師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篇1
以前我愛看書,也愛玩;后來就變得愛買書,不愛看書,只愛玩;有了孩子后,不買書,不看書,也不愛玩了;現(xiàn)在孩子大了,慢慢的撿起看書的習(xí)慣,然后學(xué)會點知識,再來點感想。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父母要做到的.就是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楊絳說過一句話:“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迸囵B(yǎng)孩子,就是把我們的人生感悟傳給孩子,然后讓孩子自己去感悟生活,再回過頭來去感悟人生,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在家的時候,培養(yǎng)讀書的習(xí)慣可以遵循“香蕉原則”。所謂“香蕉原則”,就是,在一盤水果里,有香蕉和橘子,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吃香蕉,因為香蕉吃起來方便,隨手拿起來,剝皮就可以吃。
看書也一樣,家里的沙發(fā)上,茶幾上,書桌上,書架上,床頭柜上,你隨時坐,隨時可以拿到書,就可以隨時看書。
我們家就是,地毯上,書架的最下面兩層,房間里的桌子上,都是小芒果的繪本,而且都是她放的。我們不會去指責(zé)她亂放,反而很贊同這種做法,因為她隨時想看書,隨手都可以拿到書。我們能做的,就是適時把書本擺放整齊,但不會收起來。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篇2
最近我都在看一本由著名的父教專家東子的書《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認(rèn)為幼兒園的老師是孩子的“啟蒙之師”其實不然,接下來我發(fā)表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其實爸爸的啟蒙教育,是一種微小的付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是天下父母心的體現(xiàn),是一種義無反顧的愛。
這種愛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所體現(xiàn)。
孩子出生后,從小到大,大多數(shù)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jìn)行的,不管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間進(jìn)行的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地影響著孩子。這種教育對孩子的生活習(xí)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dāng)大,伴隨著人的一生,可以說是活到老學(xué)到老,所以很多教育家把父母稱為“終身教師”。
有位著名的父教專家愿意為家長奉獻(xiàn)的父教新概念提出了一些建議:
1、作為“啟蒙之師”的爸爸要有權(quán)威性。
2、“啟蒙之師”還應(yīng)具有感染性。
3、“啟蒙之師”對啟蒙教育具有及時性。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蘊于點滴之中,啟蒙教育更是如此,唯有合格的“啟蒙之師”才能教育出優(yōu)秀的孩子。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好爸爸”作文03-09
好爸爸作文03-03
好爸爸房老師作文05-16
小班教案我的好爸爸好媽媽10-17
爸爸,我的好爸爸作文03-09
好爸爸壞爸爸作文01-28
愛我的好爸爸作文03-09
【經(jīng)典】我的好爸爸作文09-03
我的好爸爸作文[經(jīng)典]10-12
我的好爸爸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