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書心得[精品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世同堂》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
這本書,講述那北京一胡同人乃至全中國在日侵華中的點點滴滴。
開始日本人剛一進城,大家暈暈乎乎,慌慌張張不知道要干什么。這時,“有主見”的人開始行動了,逃得逃,降得降。漸漸,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下,有人屈服了,有人的愛國心燃燒的更旺了。
這一個家、一個胡同,像一個社會,有形形色色的人,有漢奸如冠曉荷,有愛國者如瑞全,也有那些愛國卻無動于衷也不知道要干什的人。
我看到的,所有留在北京的人,都是為生活,討飯吃,冠曉荷、小崔……,他們沒有錯,但對錯之分就看他們的行為了。小崔,寧死也不給日本人拉車;冠曉荷,是死也要抱住日本人的大腿。
好人不多說,說說壞人。
瑞豐在一次游行后竟撿起學生丟掉的日本糖,這不是無聊是什么。竟然接受連學生都不要的、敵軍的禮物!當他當上了科長,那也只能無聊的天天“調(diào)戲”員工罷了。不過瑞豐還是被撤了職、老婆菊子跑了——去找個有權、錢的老公。
這就是她的貪婪、虛榮,沒有人情、親情的.“表演”地,老公受點挫折不去安慰,卻火上澆油,跟別人跑了,似乎天底下錢、權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她也沒嫁給一個好人,她新丈夫是一個丑陋的小人——藍東陽——為錢、權,不擇手段——攻擊愛國作家,拍馬屁,就是賭輸了錢也想法子要回來的人
胡同中的另一家,冠家:
冠家太太,大赤包是所長——一個靠關系得來的職位,斂錢職位,一天的工作是威逼利誘妓女們交“保護費”,
而冠曉荷則是對太君“忠心耿耿”的“大好人”,只是找不到機會當個官。
在小說四分之三處,搞笑的一幕上演了,藍東陽——鐵桿漢奸向大赤包——日本的奴仆開了火。于是冠家——天子號良民一家只得浪宿街頭。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這一幕?不是天譴。想想他們?yōu)槭裁唇等眨痪褪秦澙,想有錢、有權!所以才自相殘殺。
而大赤包被關到監(jiān)獄,不久慘死,她代表那些狗仗人勢,壓榨人的漢奸,也是那種在與權、錢“爭鋒吃醋”中失落的一方。
瑞豐和冠曉荷一起在藍東陽面前當“李鬼”——特務。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瑞豐先被沒有耐心的冠曉荷“告發(fā)”,再被東陽送給“李逵”,他代表的是那些閑得無聊卻被自相殘殺的漢奸
而冠曉荷呢,卻很快得了病,隨后被日本人活埋,代表費力不討好的漢奸
藍東陽一家:
藍東陽在收到瑞全——抗日分子的信后病倒,隨后出任教育局局長,在日本長崎考察時被美國原子彈炸死,他象征這那些在新科技、新時代中漸漸消亡的漢奸;
菊子,在東陽病時,帶著老公的錢逃跑,但又被日本人沒收,被迫賣淫,她象征著那些在錢權和貪婪中逐漸墮落的漢奸。
為什么我只寫“壞人”呢?在我剛看完這書后,我想起了一位日本高級將領戰(zhàn)敗后的話,大意是:如果單靠日本的經(jīng)濟、軍事,我們無法拿下這近半個中國。言外之意是某些人、中國人幫助了他們。
愿漢奸不再有,愿老舍筆下的故事不再有!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2
對有現(xiàn)在人來說,“四世同堂”是家庭和睦、子孫滿堂的代名詞,它是一種幸福,一種美好:老人含飴弄孫,悠閑自在;小孩子輕松愉快、茁壯成長。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是描寫了一個北京普通老百姓祁老太爺?shù)乃氖劳玫拇蠹彝ァ5恍业氖,由于?zhàn)爭,他的這種幸福被敵人強行奪走。
這場戰(zhàn)爭直到今天提起來仍令人毛骨悚然,它就是日本侵華戰(zhàn)爭。日本侵華,對于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日本侵略這在中華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想必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倒背如流。但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的罪行真的震撼了你的心嗎?
說實話,在沒讀這本書之前,面對南京大屠殺,面對那冰冷的“30萬”,除了感慨日本人的野蠻外,我便無其他的感覺。畢竟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畢竟我沒有經(jīng)歷那一場屠殺。直到我讀了這本書,直到錢默吟入我的視線。他善良、友好,雖然貧窮,卻不肯為五斗米折腰。作為一個文弱的詩人,平時連一只螞蟻都不肯踩死。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被日本軍帶走以后,被拉去做電椅,被用皮鞭抽,臉被打腫后,連東西都看不清,嘴里的牙齒所剩無幾。更可悲的是,兒子在他被捕后因病去世,妻子不堪打擊而自殺身亡。這就是侵華,日本侵略者在把“亡國奴”的稱謂強加給中國人之后,硬是把幸福的家庭搞得家破人亡,把平平凡凡的人摧殘得不成人形。
看著錢默吟那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模樣,聽著那皮鞭落下、皮肉裂開的聲音,心里冒出一陣鉆心的痛。對于這一段屈辱的歷史,我們不能忘卻,而且我們也更應該清楚,國亡了,我們何去談幸福和尊嚴!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中國人是勇于反抗的。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離不開千千萬萬個愛國青年。書中描寫了這樣一群人,像瑞全一樣,受過教育,有愛國心,懷揣著一股激情,不甘心當亡國奴,奔赴戰(zhàn)爭前線,為人民謀幸福;像瑞宣一樣,為了家庭忍辱負重,在敵人的魔爪下斗爭著,拯救著那些被敵人壓迫的人。他們不僅要把自己的`家艱難的維持下去,而且還要忍受著亡國的折磨。他們的身體雖在家里,但心早已飛到了戰(zhàn)爭的前線。正因為這樣,才有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也正因為這樣,中華民族才能歷經(jīng)五千年而不衰,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里,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要時刻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積極地奉獻祖國。只有國家富強,我們才會有尊嚴,我們才不會受欺侮。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韓國人民紛紛把自己的錢財存入銀行,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國家渡過難關。國難當頭,最能反映出來的就是一個國家人民的愛國心。然而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情況就不容樂觀了。書中描繪了這樣的一群中國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漢奸。像冠曉荷一樣,像瑞豐一樣,為了發(fā)達,出賣靈魂,出賣尊嚴,甘心做敵人的走狗。他們抓住亡國的機會,盡享榮華富貴。他們是我們五千年文化下產(chǎn)生的恥辱,是我們永遠唾棄的對象。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不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做一個有尊嚴,有骨氣,內(nèi)心坦蕩蕩的中國人。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3
他以深厚精湛的藝術功力,勾勒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以爐火純青的小說技藝,繪聲繪色地展現(xiàn)出一幅風味濃郁的北平生活畫卷;他用輕松幽默的筆調(diào),以滿腔沸騰的熱血,寫下了這部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銘刻于心的民族記憶。
他是偉大的人民藝術家——老舍。這部偉大的著作,叫《四世同堂》。
這是一部靈魂的屈辱史。日軍侵華了,北平淪陷了,人民遭殃了,生活在一夜之間被打亂了,民族一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達到頂點了,形形色色的靈魂也趨勢上演了……北平城被日本鐵蹄踐踏的背后,是盧溝橋燃起的熊熊烈焰;小羊圈胡同里各色人物榮辱沉浮與生死存亡的形象寫照下,透露出的'是戰(zhàn)火對一個民族靈魂的侮辱。全書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其他人物的起伏變化,以小見大,真實地記錄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惡。一夜之間,夢魘出現(xiàn),各色靈魂爭相著淋漓上演……
這是一部靈魂的展現(xiàn)史。這里有如瑞宣般愛家愛國人士被逼無奈的心理斗爭,有如冠曉荷和大赤包以及瑞豐那位時髦太太般家賊漢奸們丑惡嘴臉,也有如瑞全和仲石一樣不甘茍活于世,對侵略者的屠刀奮起揮舞的反抗者。祈老人和祈天佑是保守的,小崔、孫七、金三爺,以及桐芳、招弟、高第、白巡長是有善良本性的。李四爺夫婦的“老好人”形象在徹頭徹尾地淋漓盡現(xiàn),妞妞至死不肯吃“共和面”的執(zhí)拗,辛酸了一代北平人……這些都在老舍的筆下一一上演,無所事事中透露著憤慨,輕松幽默中引人深思。
這是一部靈魂的覺醒史。戰(zhàn)爭激怒了人,也改變了靈魂。雖然招弟從一個純潔的姑娘變成了日偽的特務,讓人心寒,然而錢默吟卻被戰(zhàn)爭從一個不諳世事的舊式知識分子激怒成投筆從戎的革命者,也讓矛盾的高第與瑞全并肩作戰(zhàn),讓祈老爺子抱著妞妞去找日本人算賬,讓小崔和李四爺?shù)热瞬环Ρ瘔训貫楦锩鵂奚@足以讓人喟嘆,讓人震撼!
這是中華民族在危亡之際人性之花的淋漓綻放,是一首鏗鏘激蕩的民族靈魂的交響,這是在先生的妙筆下,一朵永開不敗的民族之花。這里,我們借先生的筆看到了一部舊中國的抗戰(zhàn)史,了解到了在槍炮的雷鳴中形形色色的最本質(zhì)的性格,它讓我們不斷地理解與反思。而透過這部國民史,我們又讀懂了一位生在炮火年代的偉大的人民藝術家,他輕松幽默的筆調(diào)里有的是滿腔的憤慨,嘲笑諷刺的帷幔下透露出的是一顆對家國拳拳之愛的心,是對國民蒙昧強有力的呼喚,是對勝利最急切的渴望與堅信。
這位先生,叫老舍;這部書,叫《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4
《四世同堂》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美麗時刻,而期間人們經(jīng)歷的便是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其中一個關鍵詞自然是被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日本鬼子,他們所做的.種。
種令人發(fā)指的事以及他們近乎變態(tài)的心理,使每一個描寫他們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齒、緊縮雙眉,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么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惡心的心態(tài)。
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胡同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
可見,對于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5
舒慶春這個名字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他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真名。他寫了很多書,但我看了他的小說《四世同堂》。今天我就把你介紹給我的讀者,順便寫下我的讀后感。
《四世同堂》這本書描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人民遭受的壓迫和屈辱。作者老舍用了很多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描寫了漢奸和把戰(zhàn)爭打到底的人心中的兩種欲望,豐富了讀這本書的'重要性,讓大家都想讀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是寫人的,比如隨風而動的藍東陽,真誠正直的關曉禾,溫柔寂寞的大赤寶,抗日到底的錢老師,報國無門的齊瑞軒,德高望重的齊大師。
老舍老師對《四世同堂》利弊的描述很突出,大家都能分辨出來。這是《四世同堂》獨特的寫法:不給大家留懸念,開門。
這本書也凸顯了人的命運,所以每個人的正義是不一樣的。比如餓死,銳鋒被日本人打死,李被日本人打死,大赤寶瘋了。不過說白了,最莫名其妙的死亡竟然是藍東陽:莫名其妙去了日本,然后莫名其妙被原子彈炸死。這不是找死嗎?
綜上,還是那句話,多讀書,讀好書。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6
我慢慢的松了一口氣,輕輕的合上了最后一頁書,背負著歷史的厚重,仿佛置身于血雨腥風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那小羊圈……一幕幕,清楚的在我眼前跳動,讓我為之震撼。
《四世同堂》是一部描寫抗日戰(zhàn)爭,揭露控訴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老舍先生用犀利的筆法將每個人物刻畫的活靈活現(xiàn),謹慎持家的祈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隱士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熱血青年瑞全,樂于助人的李大爺,無恥的瑞豐和冠小荷,陰狠得大赤包等等,栩栩如生的`描繪出每個人的性格特征小羊圈的各色人等的榮辱觀,生死存亡,記述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tài),以小羊圈內(nèi)人們與日本人及罕見的頑強斗爭為例,表現(xiàn)出中國人英勇反抗日本人,為爭取抗戰(zhàn)的勝利作斗爭。
讀《四世同堂》尤使我憤怒的是那一幫漢_,貪財好色之徒,尤其是大赤包和冠小荷,為了權勢錢而出賣自己的親人,讓人既可恨又可悲,但是又讓我覺得可喜,最后他們都慘死了,沒有一個完整的活下來。
小說以錢默吟先生抗戰(zhàn)勝利后驚奇地出現(xiàn)在鄉(xiāng)親們的面前,并與祁老人及一家老小慶?箲(zhàn)的勝利而結束,這是完美的結束,是現(xiàn)實,也是讀者包括我愿意看到的。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7
在這和平的時代,戰(zhàn)爭的痛已經(jīng)遠離我們,硝煙彌漫的社會我們已經(jīng)無法體會,但通過老舍筆下的四世同堂,我們可以領略那個與今日截然不同的世間。
本部小說在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為主線,描繪了小羊圈胡同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物的榮辱浮沉、生存死亡,是現(xiàn)實社會的縮影。作品記敘了日寇統(tǒng)治下人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寧靜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與惶惑,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英勇無畏、憤而反抗的愛國精神。用爐火純青的技藝刻畫了那個時代北平的生活畫卷,讓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在戰(zhàn)爭的歲月里,如何生存是件極其困難的事,在奪去這、截去那——每一點事都會被管束的生活里,心中正確的信念與希望的火光是至關重要的。在一個人心惶惶的時間,眼前的利益時最大的毒藥,是思想的控制器;而至于不可泯滅的希望,沖出過去才是最大的障礙——惋惜不能改變的過去,后悔已經(jīng)定格的一切,倒不如踏實于現(xiàn)在,讓改變從今日起航。不能因忘記明天的希望,從而墜落在“昨日”與回憶之中;更不能忘記,我們追溯過去,是為了從中反思,取得經(jīng)驗,不能因此終日尋找記憶中的那天!一切,因為——希望永存!
這部小說中瑞全的'形象,是抗戰(zhàn)中“勇敢”、“頑強”、“希望”的匯聚。相比那些在抗戰(zhàn)前線的英雄們,他的付出——一位地下工作者的努力,看似要小許多,可是正是這些地下工作者們,為人民的心中,建立起頑強的橋梁,點亮了每一個人的心,讓他們?yōu)樯c世界注上新一番的詮釋,讓點點滴滴的力量變成復興中華的力量,飛向遙遠未來的翅膀……
自然是源頭,聽從它的教誨,讓純潔像陽光般在心中折射,從而走向心中圣潔的聚集地,讓硝煙彌漫的天空重返蔚藍與陽光。讓似圣光的希望,快速而永久地穿梭在心中,成為高揚的旗幟,不滅的火光……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8
四代同堂描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北平淪陷、小羊圈胡同老百姓家里的短事、保守、固執(zhí)、善良的齊老太爺、隱忍、睿智的瑞軒、鄭錚鐵骨的錢先生、漢奸、冠曉河、大紅包夫婦的日常生活。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到來,他們的反應不同,他們的性格特征也越來越生動。
如果我們在漢奸和革命者中選擇一種人,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革命者。然而,在《四代同堂》中,老舍先生把人們投身革命的原因?qū)懙昧芾毂M致。他們投身革命事業(yè)的原因基本上有三個。一是有憂國憂民的意識,如瑞軒、瑞泉;二是不能被日本統(tǒng)治壓迫,改變原有思想的人,如祁老先生、云梅;三是遇到挫折,精神層次較高的人,如錢老先生。從中,我想詳細說明第二種人。這種人經(jīng)歷了原有思想的轉(zhuǎn)變,經(jīng)歷了多次思想斗爭,擺脫了舊思想的枷鎖,投身革命。然而,這個故事也值得我們回味,從保護每個人,追求和平的舊思想,到保護每個人放棄小家庭的奉獻精神。
每次看到漢奸巴結日本人的.臉,我都很生氣,然后很難過。這些人不是無知的,而是為了個人利益和權力利益,失去了愛國主義或被利用的困惑。日本人打著“善良”的旗號欺負中國人。漢奸幫助日本人宣傳。這些人不知道亡國的后果,也不知道當亡國奴隸的結局。他們做事沒有后果。他們只關心眼前,沒有考慮未來。
在那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下,如何擺脫日本人的枷鎖,不讓他們的花言巧語和精神誘惑控制自己,不讓自己成為日本人的棋子?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不要迷戀任何東西,以免抓住把柄。第二,不要太空虛,讓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實,思考開放。三是做事要得體,不要和日本人斤斤計較,為抗日戰(zhàn)爭提出建議。群眾一定要正確認識形勢,不要太消極,不要傳播反動言論。第四是對未來有希望,而不是幻想。所以對于那些迷茫不知所措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同時,我也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像大紅包這樣的人和你搭檔(工作需要,不能動員,你要和她一起完成任務),任務完成后,老板給你獎金時,她和你發(fā)生了爭執(zhí)。她堅持說你的貢獻比她少,老板下棋不確定。這個時候你會怎么做?是和她爭論還是握手求和,還是讓她三分?
最后,我想說:人活著,一定要有尊嚴。敵人就像一個彈簧,你軟他壓你,你硬他壓你,面對困難,過更高的尊嚴,更高的境界。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9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創(chuàng)作始于1944年1月,此時正是北平陷落的第五年,抗日戰(zhàn)爭結束的前一年。
創(chuàng)作《四世同堂》前,老舍先生的很多至今在文學史上重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已經(jīng)問世,《老張的哲學》,《趙子曰》,《貓城記》,《駱駝祥子》等。據(jù)后來老舍先生回憶:《四世同堂》是"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小說主要描寫了在抗日爆發(fā)時期,北平的一個小羊圈胡同里的幾戶人對國家,生活的復雜糾葛。以祁家為主要視野,錢家,冠家和小羊圈其他住戶為輔,緊緊圍繞著抗爭和順從,國家和小家,個人利益和民族主義,刻畫了當時普通老百姓在面對抗日戰(zhàn)爭中的紛繁復雜的臉譜。
面對搖搖欲墜的國家,全面陷落的北平,北平的老百姓是選擇拿起武器和智慧抗日,還是選擇哈腰俯首歸順求榮呢?
祁瑞宣,當時的知識分子代表,是個具有國家和民族大義,同時奉行孝道,上孝下慈的人。這種情感使他前期一直糾結著,上一刻愿意為國家和民族拋頭顱,灑熱血,下一刻身為小家的主心骨無奈和職責。整部書無疑是祁瑞宣的一個漫長的心路歷程,從被動抗爭的障礙到主動戰(zhàn)爭的決心和自信。韻梅,結婚后才擁有名字的女性,祁瑞宣的妻,傳統(tǒng),勤勞,孝順,卻不認識幾個字。這樣一個女性,卻愛恨分明,深明大義,雖然雙手習慣于張羅著一家的口糧,但也就是這樣的一雙手,在小順子被日本的孩子欺負時能決然對日本小孩進行回擊,能在糧食饑荒時勇敢的走到街上挑起全家生命延續(xù)的重擔和決心。錢默吟,相繼痛失兒子和妻子,六十多歲的老詩人,從此棄筆從戎,他堅信只有勇于反抗,投身革命才能挽救北平,挽救民族,挽救國家。老三瑞全和劉師傅,同樣懷著一顆保家衛(wèi)國,堅決的抗日的決心,選擇逃出北平參加革命。桐芳,李四爺,孫七,小崔,小文夫婦,對日本人同仇敵愾,卻不幸成為日本人的刀下鬼。
同一片北平的天空下,有這么一小部分的中國人卻選擇充當敵人的爪牙。他們求當官發(fā)財?shù)模髽s華富貴的,求權威,求茍活,求時髦,他們對日本人卑躬屈膝,不惜詭詐,愚弄中國人,且不以為恥,整日招搖。冠曉荷,大赤包,高亦莊,祁瑞豐,胖菊子,藍東陽,李空山,招弟,是灰暗的北平中的毒瘤,最終一個個自掘墳墓,甚至落下被活埋,逼瘋在監(jiān)獄的'下場。
小說一共分為三個部分,《彷徨》,《偷生》,《饑荒》看完意猶未盡,我又找來了20xx年同名電視劇《四世同堂》繼續(xù)回溫書中內(nèi)容。
這部由老舍先生小說《四世同堂》改編的電視劇,演員選角個人認為比較出彩,很符合書本中的角色形象,如黃磊飾演的祁瑞宣,模樣周正,具備知識分子的氣質(zhì);蔣勤勤飾演的韻梅,傳統(tǒng),美麗,勤勞;元秋把大赤包的刁悍,西太后形象演活了,趙寶剛,演出了一個不知亡國之恥的小人形象。但是,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卻不夠小說來的豐滿,有張力,比如祁瑞宣這個人物,小說是非常復雜的,這個人面對著國家的破敗和小家的四世同堂的壓力,較長一段時間游走在主動走出去抗爭和留下來顧家,一方面不甘心為日本人謀職,一方面卻不嚴厲批判老二和冠家充當漢奸行為的矛盾心理,與電視劇中黃磊所飾演出決斷的,自信的,勇敢的祁瑞宣是不同的。小說版的祁瑞宣在后期,實際上應該是在老三瑞全的出現(xiàn)和影響下,才最終選擇主動,積極參加抗日工作。
不是說電視劇拍得不完美,只是在小說的世界里,老舍先生的筆下,你能更近距離的剖析人物關系和人物心理,你能深刻的體會到這個人之所以會選擇抗爭,之所以會選擇順從,之所以會選擇當亡國奴。同時,你能深刻感受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很多地方讀起來使你心潮滂湃,給你一種隨時舍身取義的民族憤慨,給你一種藐視亡國奴,沖破敵人漢奸的思想和勇氣。也許,這就是老舍在抗戰(zhàn)時期,寫下這部著作的最原始初衷和動力。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0
老舍先在序中生寫道:在這年月而要安心寫百萬字的長篇,簡直有點不知好歹。算了吧,不再說什么了!是不是可以說,是強烈的民族意識和責任感,使老舍先生完成了這部作品!端氖劳谩,百萬余字,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我跟隨著這三部曲,隨著老舍先生細膩筆觸刻畫出的小人物的心理和生活狀態(tài),走進了戰(zhàn)爭時的北平,淪陷中的北平,覺醒中的北平。那時的北平似乎離我很遠,又似乎離我很近。
《四世同堂》塑造了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祖孫四代的人物形象,祁老太爺,祁老太爺?shù)?兒子天佑,老是病病歪歪的兒媳婦,三個孫子:瑞宣,瑞豐,瑞全,沒上過學的長孫媳婦韻梅,頭發(fā)燙的象雞窩,身段象啤酒桶的二孫媳婦胖菊子,重孫子小順兒,重孫女小妞子。以及另外住在小羊圈胡同的人家,詩人錢默吟,兩個老婆的冠曉荷,好心腸的李四爺夫婦,基—督教徒丁約翰,會唱戲的小文夫婦,剃頭匠孫七,拉洋車的小崔,棚匠劉師傅......北平淪陷后,小羊圈胡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發(fā)生了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心理的變化。
老舍先生通過小羊圈一群人的性格,生活,心態(tài)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淪陷后整個北平人的動態(tài)過程。以人物的細部特征和對話描寫,精妙的刻畫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狀態(tài)。比如祁老太爺?shù)膬鹤悠钐煊樱白鲬T了生意,他的臉上永遠是一團和氣,鼻子上幾乎老擰起一旋笑紋”。
韻梅的“只好低著眼皮笑了一下!惫谔蟪喟,“她的眉眼一天到晚在臉上亂跑!北热缛鹦湾X詩人說到錢的妻弟野求,錢詩人說:“別提野求!他有腦子,而沒有一根骨頭!他已經(jīng)給自己挖了墳坑!是的,我知道他的困難,可是不能原諒他!給日本人做過一天事的,都永遠得不到我的原諒!我的話不是法律,但是被我詛咒的人大概不會得到上帝的赦免!”錢詩人的這段話和一連串的驚嘆號,他和他妻弟的心態(tài)一目了然。書中以景色景物的描寫映襯環(huán)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輔相成,讀來更覺自然親切。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1
開戰(zhàn)之前,氣氛緊張郁結,人人自危。胡同里的住戶九流聲色不一,不一樣階級間的差異似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鼠目棄義之人的算計、平平百姓的漠然、忠肝義膽志士的謹慎不安和對于家族忠孝不能兩全的猶豫。“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假若北平是樹,我便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不幸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必再活下去!”錢默吟先生以花自喻,又將北平比做樹,樹無花不美,花無樹不活,相比于從此渾渾噩噩的活在淪陷的北平,不如隨著北平自由的喪失一同離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足矣看出他對于家國的熱愛。
而與之相反的,便是冠曉荷,雖名曰為荷,卻并沒有如荷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反是茍同于世俗與不堪。他并不信奉什么神佛,只可是把它當作一種交際的需要,正如他須會唱會賭,模樣夠格,會幾句二簧與八圈麻將那樣。他急于成為一個“上層人士”,對于很多人和事都看不上,以此來體現(xiàn)出自我的尊貴,但他的內(nèi)心又何嘗不是卑微的呢,以迎合他人眼中的高雅與意趣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我的不俗與能耐。“假若出賣國家能夠使飯食更好,衣服更漂亮,這個宇宙的主宰——冠曉荷——連眼也不眨巴一下便去出賣國家!痹谒睦,生命就是生活,而生活理當奢華舒服。
為到達他的夢想生活水準,他沒有什么不能夠做的事。什么都是假的,連國家民族都是假的,僅有他的酒飯,女人,衣冠,與金錢,是真的。冠曉荷先生比李四爺,小崔他們都更多明白一些什么是“國家”“民族”“社會”,但他雖會說這些,甚至會用這些名詞演講一番,但他不如孫七,小崔那樣有著一股子氣,他說什么與相信什么完全是兩回事。他能夠因為沒有一個差事而恨惡南京,恨惡國民政府,能夠為了獲得一官半職,像條狗一樣去見日本人,就連臨死也不愿相信是日本人害了他卑微可憐卻又可恨可笑。
小崔、孫七等人,他們都是心地頂善良的普通老百姓,是北平無戰(zhàn)事時的好市民,但他們生錯了年代。他們愛國,但他們不敢走,他們有顧慮,他們選擇了低頭。然而當小崔最終思考著錢先生的勸告,打算走出北平走出這個被日本人框住的牢籠,投身革命時,卻因為碰巧在街上而被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一個最終有了抱負的.青年就這樣倒在了這個暗黑的時代。小文夫婦只是沉迷在戲中,冷漠而又溫順的理解著。但當日本人對著若霞不禮,小文拿起板凳就往日本人頭上砸去,他明白自我必死,于是笑著對若霞說:“霞,死吧,沒關系!逼鋵嵥麄冎皇切∪宋,可是似乎又閃耀著別樣的光輝。
在這個戰(zhàn)火紛亂的時期,戰(zhàn)爭不再單單是是地區(qū),是領導者,是士兵的事情,它和每一個活在其中的普通人有關,一但開始就沒有人能夠豁免,不管愿不愿意都會被牽扯其中,唇亡齒寒,戰(zhàn)亂中層層摧垮的家庭不能保護年幼弱小,也無法阻止生命逝去。它會把你勇敢的心激起,把你茍且偷生的幻想打破,把無奈、屈辱、生離、死別的種種強加于身上。四世同堂,與其說是寫一個家族的興盛衰滅,不如說是記錄一段屈辱的歷史里人性的掙扎。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2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我終于把四世同堂看完了,總共有1200來頁,分為三部,分別是惶惑、偷生和饑荒,真實地紀錄了革命戰(zhàn)爭期間中國首都的社會現(xiàn)狀,展現(xiàn)了滿目瘡痍的真實圖景。最令人震撼的還是日本鬼子對中國的侵略行徑,特別是文化侵略,更是深入骨髓的膏肓。中國為什么會千瘡百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人敢站出來,青年人中雖然有一局部充滿了戰(zhàn)斗熱情,愿意用自身的大無畏付出來改變社會現(xiàn)實,比方瑞全,他可以遠離家鄉(xiāng),積極投入戰(zhàn)斗,為解放事業(yè)奉獻青春和鮮血。可更多的年輕人卻沒有把國事放在第一位,雖然他們也深刻體會到了社會的黑暗,并決心不向日本鬼子投降,但在艱巨的生活壓力背后,他們屈服了,他們想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家庭,還有父母,這些讓他們裹足不前,比方瑞宣,他也是個充滿斗爭精神的青年,但在艱巨的家庭責任之下,他只能委屈求全了,因為他不忍心年事已高的祖父,不忍心病怏怏的母親,不忍心尚小的兒女,于是,他只能持觀望態(tài)度,只能茍且偷生,只能茍延殘喘地生活在生存邊緣。除了這局部人,還有社會的蛀蟲,他們腐蝕了社會的開展,是中國窒息的根源,就如冠曉荷,就如瑞豐,他們完全沒有羞恥之心,反而想趁著被日本鬼子占領而升官發(fā)財,顛覆了人性的本真,毀壞了中國人的名聲。
四世同堂是我認真看完的最長的小說,雖然我不喜歡歷史,我自認為這點是非常不對的,雖是興趣使然,但很多時候我還是會盡力地去了解歷史,關注歷史,就如這部小說,它真實地展開了中國社會開展洪流中的一角,為我從中窺探歷史提供了時機,雖然社會開展到了新的高度,但我相信仍然有它的'價值所在,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它,了解它,品評它。
他只能持觀望態(tài)度,只能茍且偷生,只能茍延殘喘地生活在生存邊緣。除了這局部人,還有社會的蛀蟲,他們腐蝕了社會的開展,是中國窒息的根源,就如冠曉荷,就如瑞豐,他們完全沒有羞恥之心,反而想趁著被日本鬼子占領而升官發(fā)財,顛覆了人性的本真,毀壞了中國人的名聲。
四世同堂是我認真看完的最長的小說,雖然我不喜歡歷史,我自認為這點是非常不對的,雖是興趣使然,但很多時候我還是會盡力地去了解歷史,關注歷史,就如這部小說,它真實地展開了中國社會開展洪流中的一角,為我從中窺探歷史提供了時機,雖然社會開展到了新的高度,但我相信仍然有它的價值所在,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它,了解它,品評它。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3
閱讀文章一本書本,就好像品一杯茶,沁人肺腑,嘴中存留著淺淺的清香;閱讀文章一本書本,就好像聽一首歌曲,旋律歌曲歌詞,依然在耳旁繚繞;閱讀文章一本書本,就好像看一副美畫,盡管僅僅短暫性的一瞬間,卻在大家的記憶里留有永恒不變的漂亮。一本好的書籍,可以寬闊大家的視線、豐富多彩大家的觀念、滋養(yǎng)大家的內(nèi)心。
前不久我還在空余的時間閱讀文章了老舍的《四世同堂》這部書本,這部書本較長,從最開始看時到最終看了接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期內(nèi)一直沉浸在老舍為我營造的那一個全球,好像自身也是在其中的一員,做旁觀者了全球的世事變遷、變幻無常,與書里的角色一同經(jīng)歷甜酸苦辣、所有喜怒哀樂。當閱讀文章完書本中的最終一句話,小故事嘎然而止,心里卻依然繚繞著諸多的感慨。
《四世同堂》這本書分成三一部分,分別是《惶惑》、《偷生》和《饑荒》,關鍵敘述了在北平淪陷的八年中,在日本的入侵下,祁家四世同堂的日常生活和小羊棚巷子中各色各樣角色的'遭受。根據(jù)一個個角色的小故事,創(chuàng)作者真正的為大家顯露了在戰(zhàn)事期內(nèi)我國的社會環(huán)境,重現(xiàn)了那一段斷壁殘垣的歷史時間。
閱讀文章這部書本時在其中的賣國賊幫我留有了很深入的印像,在那一個發(fā)展前途一片黑喑、日夜顛倒的全球,許多角色在勢力的引誘下挑選了叛變自身的中華民族,為日自己辦事,比如以前揮拳賣國賊的金三爺,最終卻由于日自己產(chǎn)生的做生意轉(zhuǎn)好而對她們心存感謝,乃至還出售了錢默吟老先生,這前后左右中間的變化,令人遺憾感嘆,在權益眼前,好像一切都是敏感的。殊不知我覺得總會有一些物品比性命還關鍵,那便是中華民族,不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自身的初衷、不可以缺失自身的骨氣、不可以背叛自身的中華民族,由于我國便是大家的心靈的港灣,國是千萬家,我國強勁,大家才可以友誼幸?鞓。
結果的一句“起風了”,盡管小故事嘎然而止,殊不知歷史的車輪慢慢往前,時間始終不容易終止,大家的我國也總算一步步經(jīng)歷了這些艱辛挫敗,從沉寂中清醒,越來越繁榮昌盛。經(jīng)歷風吹雨打才可以見七色彩虹,風雨之后便是晴天,黑喑以后將是黎明曙光,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充滿希望,堅信公平正義和光輝總是會來臨。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4
《四世同堂》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美麗時刻,而期間人們經(jīng)歷的便是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其中一個關鍵詞自然是被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日本鬼子,他們所做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事以及他們近乎變態(tài)的心理,使每一個描寫他們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齒、緊縮雙眉,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么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惡心的`心態(tài),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胡同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
可見,對于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5
鋪中只有那么一些貨,越賣越少,越少越顯得寒磣。
在自己的鋪子里天佑幾乎不敢抬頭,那些空格子像四方的、沒有眼珠的眼睛,晝夜地瞪著他,嘲弄他。
就這樣一個老人,在冤屈下,投河自殺了。
當北平被日本人攻占后,所有的商家一齊停頓,無東西可賣,北平?jīng)]了布,沒了茶葉,沒了面粉,沒了豬肉,所有的北平人都活不下去了!日本人的德政是殺人不見血,商人們無法添貨,卻不許歇業(yè);定好了價位,不到成本的三分之二,賣多少賠多少。天佑老人把價位定低,但那些無恥的狗,卻說他在搗亂,趁機敲詐60元。這60元是家里一個月的收入,卻在轉(zhuǎn)眼間被拿走,天佑自己還被扇了一巴掌。他不能反抗,否則就是槍斃。他想把心中的委屈告訴家人,卻又不想讓大家都難受。他把自己的皮大衣賣掉,又東拼西湊,湊夠了60元,歸還到了柜里。這個瘦弱的老人,在最需要幫助時,獨自擔下了所有的困難與委屈。
明明是無恥的狗做錯了事,可這無恥的狗為了讓自己無罪,就將罪過推到了店里伙計身上,天佑老人又挺身而出。他被掛上寫有“奸商”的坎肩,在眾人面前邊走邊喊“我是奸商!”祁天佑老人一生老實、誠實、守規(guī)矩、愛面子,他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被人撕下臉皮。北平的天還是那樣藍,卻已經(jīng)不是北平了,他也不認識北平了,仿佛他只是一塊肉立在那里,沒了尊嚴,他本本分分活了大半輩子,到頭來,卻是這樣的結果。
天佑被槍頂著,喊著,眼淚向下流著。所有東西都是初識,一切都與他無關,都那么美麗但殘酷。他忘了家,忘了這世上的一切,這在一個老實的老人心里,是巨大的傷害、劇烈的.疼痛,活下去是負擔,是豬狗不如。河水在等待他、在呼喚他,他將被洗去胸前的紅字,自由、清涼,他會在另一個世界里快樂地生活,沒有欺侮,沒有壓迫,沒有誣蔑。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逼死了那么多老百姓的是誰?除了日本人,就是那些漢奸、那些賣國賊!他們該償命,該被碎尸萬段,如果沒有他們,我們趕跑日本人會有多快?天佑老人只是這些被逼死的人的縮影,那又有多少人在更大的痛苦中死去?有些人,勤奮一生,什么事都想著別人,卻在戰(zhàn)爭中被誣蔑,所有人都指責他,最后在痛苦中死去。一個人若以身殉國,大家稱他為英雄,而他也只是肉體上的死亡,他心中不會痛苦;但一個人若被誣蔑,自己的精神世界已被壓垮,生不如死,而只有死才會洗清自己的冤屈,還給自己清白。這何嘗不是更大的痛苦和悲劇!誣蔑與侮辱,或許是逼死天佑最大的殺手。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四世同堂的讀書心得11-25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07-12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02-18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范文07-19
《四世同堂》的讀書心得感觸05-27
《四世同堂》讀書心得15篇02-28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07-28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02-15
讀四世同堂有感10-05
讀《四世同堂》有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