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孔子》有感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孔子》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孔子》有感1
今天我讀了一篇關于圣人的故事——《孔子小時候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從前,孔子的母親在他剛滿三歲,就教他讀書認字,他四歲時就已經會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孔子的母親來問他:“我昨天教你的字你都已經會背了嗎?”孔子對母親說:“母親您放心吧,我都已經會背了!蹦赣H和藹地說:“那我明天來好好的考考你,看你是否真的會背了。”
就在這天的晚上,他吃完晚飯,就鉆入被窩,哥哥來后就悄悄地問哥哥,說:“哥,昨天娘教你的字你都記住了嗎?”哥哥胸有成竹的對孔子說:“我都記住了,那你記住了沒有?”孔子說:“我已經把娘教的字都練了好幾遍了,但還沒有把握住,若明天有不會的,那娘肯定會為我傷心的。不行,我要在今天晚上把娘教給我的`字都記住!备绺缯f:“天氣涼了,不要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認出對錯!
于是,孔子就按哥哥說的在他的肚子上寫起字來,當他寫完最后一個字的時候已經昏昏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母親考孔子時,孔子一遍就通過了,母親覺得很欣慰,開心的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些故事,可更多的是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讀《孔子》有感2
“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堅持不懈,勇于攀登。”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讀了《影響世界的人——孔子》之后,我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的意義:圓夢的過程中,堅持必不可少。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鬃佑幸粋遠大的夢想,那就是恢復周禮,讓天下太平。那時戰(zhàn)火紛飛,戰(zhàn)爭的硝煙在各地彌漫。要想恢復周禮,簡直比登天還難?煽鬃訁s相信自己的夢想一定會實現?鬃釉谕馄词畮啄辏瑲v經艱辛,但沒有一個國君肯用他?鬃幼罱K失意地回到故鄉(xiāng),憂郁地去世了?鬃与m然沒有實現夢想,但他用畢生的精力讓“仁”和“禮”的儒學思想留在了中華大地上。
我的夢想是當一位作家,這個夢想似乎有些異想天開,因為我缺乏想象力,而作家卻需要豐富的想象力。但我并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我也沒有想過向困難和命運投降。我要學習孔子堅持不懈的.精神。
通往成功的路坎坷不平,充滿荊棘。困難和命運會隨時與你作對。貝多芬說過:“人就應該卡主命運的咽喉!”堅持是把寶劍,獲得成功,就全靠它披荊斬棘,戰(zhàn)勝困難與命運。
孔子,這位影響世界的偉人,給了我取之不盡的生命財富,并照亮了我的夢想之路。
帶上堅持的信念,我們出發(fā)吧!
讀《孔子》有感3
守住平常心,是一種對名譽而后困難的態(tài)度。學會放下美麗的光環(huán),才能輕松前行。學會迎難而上,才能踏平坎坷上大道。順境和逆境都是人生的財富,只有懂得珍惜和品嘗的人,才會讀懂“平!倍值摹安黄匠!闭嬷B。
在寫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下這個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率學生們出游。一天,孔子觀賞破布的景色,見那水流從二三十丈的高處飛瀉而下,撞入江中,激起滾滾波濤,直沖出數十里之外,那地方,魚蝦龜鱉都無法生存。
忽然,只見一個男子跳進急流之中,孔子以為那是自尋短見的,便急忙讓學生順著河流去搭救他。不料,這人游出數百步之外,便從水中走出,在河邊悠然自得地唱起歌來。
孔子趕上去問他:“您能再這種地方游泳,有什么秘訣嗎?”那男子回答道:“我沒有什么秘訣。我憑著人類的本能開始我的.生活,依靠人類的適應性而成長,順其自然成功。游泳的時候,我同旋流一起潛入水底,隨同涌流而出水面,完全順從水性而不憑主觀意志從事。這便是我能駕馭洶涌急流的原因!
孔子又問:“什么叫做憑本能生活,靠適應性而成長順其自然而成功呢?”那男子回答:“我生在陸地而安于陸地,這就是本能;長于水上而安于水,這就是適應性;不知道我為什么會這樣而結果這樣,這就是順其自然!笨鬃狱c頭頓悟。
“平常心”這個詞,我們知道很久了。可是,真正又有幾個人懂得平常心的真正含義呢?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榮辱不驚呢?我們常常把心思放在別人的評價上,放在別人的言行上,又如何能言行自在、悲喜從容呢?
所謂平常之心,就是不能只要成功,而拒絕失敗、害怕失敗。平常之心就是要把成功、失敗看得平平常常。簡單地講,就是要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成功了,不要驕傲,不要狂妄自大;失敗了,也應該平靜地接受。
失敗也是生活的必須內容,沒有失敗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有失敗,才水明生活是有奮斗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接受失敗應該成為人們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果不接受生活中的失敗,那么,就歪曲了生活的本來面目,個人將會受到生活的“懲罰”。時尚沒有常勝將軍,每個人都得平靜地接受生活所給予的各種困難、挫折和失敗。
任何人的一聲總會有不順的時期,無論從事水明工作,都會和預期相反的結果。場次以往,任何人都不免常勝悲觀情緒。然而,人生并不僅有這種不順的時候。每當云散日出時,前途自然光明無量。所以,凡是必須耐心地等待時機的來臨,不會驚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順利的時候,無論做什么事會成功;可是總有一天,不順的時候會悄然來臨,因此,即使在春風得意之時也不要得意忘形,應該謹慎小心活著。
我們應采取順境不嬌矜,逆境不頹唐的生活態(tài)度。正如故事中這個男子能支付洶涌奔騰的急流,遨游其中,得心應手,就因為他不以主觀意志從事,而是根據自然法規(guī),尊重客觀規(guī)律,按著生活的邏輯辦事。人之處事亦應順其自然,正所謂適應世事適事萬物。
守住平常心,應該承認有些東西得不到,學會放下,放下求之而不得的東西,才會輕松快樂起來。那就拿起平平凡凡的事吧,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做下去。其實,往往平凡的表面蘊藏著深層次的規(guī)律和道理,你會越干越快樂。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影響者,教育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給孩子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是非常必要的。一顆平常之心,并不是不要進取之心、成功之心,而是以平常之心,去進取、去成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
讀《孔子》有感4
春秋時代,魯國有這樣一條法規(guī):凡是魯國有到其他國家去旅行,看到有魯國人淪為奴隸,可以自己墊錢把他先贖回來,待回魯國后到官府去報銷,官府用國庫的錢支付贖金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但是魯國有個孔子的弟子把別人贖回來后并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而換得了人格高尚的美稱。但孔子指出,由于這個弟子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贖金而被人們稱贊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國外看到魯國人淪為奴隸,就要對是否墊錢把他贖回來產生猶豫。因為墊錢后去報銷領獎,人們會說自己不仗義,不去報銷,自己的損失誰來補。于是,只好假裝沒看見,客觀來講就是妨礙了更多的'在外國做奴隸的魯國人被贖買回來。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愧為一代先賢,他能夠透過看似高尚的現象看到負面的影響,從一片叫好聲中看到隱藏的危害。所以,告訴我們看問題,必須考慮它對未來的影響與負面的影響。
這篇文章還告訴了我們,凡事不應該只局限于一事,我們必須像孔子那樣在一片叫好聲中道出其負面影響!做人做事都應該考慮到其對未來的正面與負面。
點評: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思考。這樣的人,才有智慧!
讀《孔子》有感5
春秋時代,魯國曾有一條法規(guī):凡是看到魯國人在其他國家當奴隸,可以先贖回來,然后再回魯國報銷贖金,還可以領取獎金。
孔子的一個學生到外過去,恰好碰到一個魯國人在那里做奴隸,就掏錢把人贖了出來。事后也沒有告訴別人,更沒有去報銷贖金。那個被贖的人把這件事傳了出去,人們紛紛夸獎這個學生仗義,人格高尚。
孔子知道后,嚴厲的批評了這個學生,指責他“只為小義而不顧大道”。如果這個學生沒有報銷贖金,被人們稱為高尚,那其他的魯國人在國外看見魯國人作奴隸就會猶豫該不該把他贖出來,因為贖出來后去報銷贖金,會被別人認為不仗義;不去報銷,自己的損失誰補?于是,只好視而不見。所以這個學生妨礙了更多魯國人被贖回來。
有些事情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是正確的;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卻是錯的。標新立異也是要經過考慮的,而不是以一己之見來衡量,來辦。
讀《孔子》有感6
讀了這篇文章,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善施教化、充滿智慧的人。誰能想到,一個普普通通司空見慣的水,竟能被孔子說出這么多的特點,說出如此富含哲理的宏論,真讓人難以想象?鬃右运耍舱孀屓穗y以想象!由我看來,水不就是水嘛,潔凈透明,除了這個特點炎外,我也找不到別的特點,但在孔子眼里,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還善施教化?鬃诱媸锹斆鬟^人,讓我們嘖嘖贊嘆,敬佩不已啊!孔子認為,大自然就是書本中的'知識。
孔子不僅善施教化、充滿智慧,而且還很謙虛呢!
上完這篇課文,我還上網查了一些關于孔子的故事。我就選其中兩個來談一談吧!從前有兩個兒童在爭辯太陽在不同時段離我們近還是遠,孔子聽了,也沒有說認為我是老師,我的說法就是對的,而是在認真聽兩個兒童到底說的對不對。還有一個故事就是《孔子拜師》了?鬃幽贻p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是他總是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他真是謙虛、精益求精啊!
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平等待人的人。在古時候,人們都認為只有有錢人、當官的人家才能上學,那些窮人就不能讀書。但孔子不這樣認為,都是人,我們應該不分貴賤、不分卑微、不分富有和窮苦,都應該接受平等教育,而且窮人也有自己的長處!孔子這種有教無類的思想一直流傳至今。
讀《孔子》有感7
今天,爸爸給我拿來了一本《中外名人故事》,我一看到這本書,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第一頁,第一頁講的是文化巨人——孔子,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學家?鬃有r侯是一個相貌有點丑陋的人,他頭頂周圍高,中間低,很像他家門前的尼丘山,于是,家人為他取名“孔丘”,他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但他聰明伶俐,學東西一遍兩遍就學會了,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但他在逆境之中,一直發(fā)奮讀書,從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孔子終于成為了一個大教育家。
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自己和孔子比起來學習條件很優(yōu)越,我更應該好好學習,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學生。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孔子的故事讀后感2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讀《孔子》有感8
偶爾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題目是《孔子、李白:我們都是武林高手》,這一下子提起了我的興趣。一個是蜚聲詩壇的大文豪,一個是流芳千古的大思想家,怎么和八竿子打不著的武林高手聯系在了一起呢?我一開始對其倍感質疑,但順著文章的思路思考下來,猶如品茶一般,越讀還越有一番味道。
文中提到,李白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游俠”,走南闖北,游山玩水,好像坐飛機一般。如果李白是一個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的羸弱書生,又怎能做到如此瀟灑呢?況且有書記載,他從小學習劍術,即使是再頑皮的孩子,學了這么多年,幾招花拳繡腿總該會了吧?所以李白并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其實,他也是武林中人呢。
我正佩服作者的獨具匠心,但孔子不會也是舞刀弄槍的武林中人吧?他可是儒雅的化身,謙謙君子一直以他作表率。作者同樣從細節(jié)方面為我們做出了詮釋?鬃涌墒怯羞z傳基因的。他的'父親是魯國數一數二的武林高手,而且猛到能托舉千斤重的閘門,有DNA支持的孔子,想必肯定不會差到哪兒去,并且孔子教授的課程中,還有射、御這兩樣。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駕馭戰(zhàn)車,這兩樣在當時是不折不扣的武術,如果沒有貨真價實的本領,一向謙遜的孔子怎么會不懂裝懂?更何況他的學生還有子路這樣的高手?所以孔子即使不是武林高手,身體也不會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瘦弱。
看來文人也不是那樣只會舞文弄墨、連跑幾步都喘的瘦弱形象。這同樣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人的身體是第一條件。我們學生正處于新世紀,科技發(fā)展得很快,出門的時間少了,悶在家里的時間多了,體質也就差了。所以我們更應該積極地鍛煉身體。身體是一,學識、榮譽、金錢是零,一旦身體垮了,那還要那些身外之物何用?文章最后的一段文字很發(fā)人深。骸吧聿纳系奶撊跬鶗䴗p弱一個人精神上的氣魄,減弱一個人的勇氣和心理力量。讀書本身,也許并不需要強壯的體魄,但是一個人從事實務,卻不能沒有一個比較強健的身體。”也許我們的生活方式的確需要改變了。
讀《孔子》有感9
寒假生活已經結束,談起充實,可算是讀了本好書,那就是鮑鵬山老師的著作《孔子傳》。剛拿到這本書時,我在家擱置了好幾天,都不曾翻開,因為在我的印象里,介紹孔子的書無外乎“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堆砌,看起來艱澀難懂。另外,圣人的思想高高在上,非我等平凡小輩所能理解的,所以我有些抵觸情緒。終于有一天,我閑來無事,翻開了《孔子傳》,它竟深深地吸引了我,再難合上。
書的扉頁是孔子講學的一幅圖畫,更吸引我的是另一頁附的一首詩《仲尼》,它頓時把我領進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知識的殿堂。感謝作者鮑鵬山老師,把我們中國人共同的文化祖先孔子的思想這么深入簡出地介紹給我們,正如作者所說“這是一本給普通讀者看的”。在文中既有孔子思想精髓的原文,也有通俗的文言文翻譯,還有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孔子不再是只能頂禮膜拜的大人物,而是洋溢著人間氣息,有著與普通人一樣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他的廣博學識和偉大成就,后人固然難以企及,卻有一種強烈的親切感,可以產生“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愿望。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他有治國之才,但他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不為國君所重用,最終周游列國,興辦私學,設教授徒,培養(yǎng)出許多有用之才。通過讀《孔子傳》,我對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犊鬃觽鳌芬酝暾膫饔浶问街v述了孔子從青壯年時期到七十多歲去世的事,包含遵循母訓、立志學禮、興辦私學、周游列國,到政途失意、潛心授徒、著作春秋等故事。
在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笨梢妼W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孔子堅信“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彼麍猿值懒x,為理想而奮斗終生。仁義禮智信,如果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當時的`魯國政局混亂,孔子對此很感失望,這才帶著弟子開始周游列國,生活十分艱辛。我們甚至可以體會到孔子與其弟子們的艱難處境,特別是當他們到達陳蔡交界處時,已無丁點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即使是在沒有糧食可吃,而且有人病倒、有人離開的情況下,孔子仍不間斷地彈琴歌唱來鼓勵弟子們。在弟子們的疑問聲中,孔子說到: “沒有經歷憂患與挫折,就不會思考得久遠;身體沒有受到節(jié)制,就不會智慧深廣。怎么能說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困境不正好是我們的幸運呢?” 在困境中,孔子讓我們感受到了他樂觀堅強,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保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每一天, 堅定不移的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之后盡管遭誤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國,歷經磨難十四年,但最后魯國迎請他回國時,他還是非常樂意地帶弟子們回國傳授正道。孔子回魯后,魯哀公和季康子都對他尊崇有加,季康子尊他為國老,朝廷給他以優(yōu)厚的待遇。但孔子卻依舊“不知老之將至”,要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實踐?鬃印覀冎袊藥浊甑木窦覉@!
也許很少有哪一本書像《孔子傳》這樣深深地震撼我的心?鬃拥男蜗螅t和敦厚而又聰敏睿智,如大地能承載一切,如天一般剛健進取,如水一般真誠明澈能照萬物,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來形容,只能如《中庸》上說“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與其說孔子是一個思想上的名師,不如說是我心里的一盞燈,現在的我,堅決堅持自己的教育夢想走下去,只要選擇了,就要無悔的走下去,像孔子一樣為理想而奮斗終生!
讀《孔子》有感10
開學伊始,我有幸拜讀了周勇的《跟孔子學當老師》一書,讀過之后深感受益匪淺。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教師職業(yè)不是一個風光無限的職業(yè),經常能聽到周圍的同事抱怨工資水平不高,要干的工作卻不少;抱怨現在的學生沒法教,自己的生活不如他人等等。為什么孔子卻能把老師做的有滋有味,并且他的.思想在兩千年多后依舊讓人頂禮膜拜,而我們當老師卻當得這般“身累”和“心苦”呢?
我認為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是他能終身堅持一種信念,人類在歷史長夜中,沒有信念,一定會走失,盡管信念本身,就像火把或燈光,其自身的光亮,與茫茫黑夜相比,實在微不足道,但他能給行進在坎坷路途中的夜行者一份動力、一個希望。孔子有的,我們沒有。我們幾乎從未像孔子那樣,有著明晰堅定的信仰,更不要說曾用盡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們也從未通過求知、教學體驗過猶如愛情般的刻骨銘心。
讀過此書之后,我的心情平靜了許多。教育其實就是一個默默奉獻的講臺,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堅守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每當我們走上講臺,就要有一份不能褻瀆的責任,盡自己的力量去傳授知識,傳承文明。當周圍的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裝點衣食住行的生活時,我們就要能收起些許膨脹的虛榮,思考著怎樣給孩子們一片更廣闊的天空,如何去培育一顆健康向上的心靈,然后,去享受燦爛的陽光和醉人的月夜,享受這簡單而充實的生活。
跟孔子學當老師,就要學習孔子對教育、對教學的熱愛之情、執(zhí)著之心,在浮躁的社會中,我們要堅守自己的一份執(zhí)著、一份信念,把自己的書教好,把孩子們教育好……
讀《孔子》有感11
孔子(前551——前479)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他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偉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這一個暑假,我讀了《至圣先師孔子》:孔子在嬰兒時便失去了父親,又在少年時沒了母親,從小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的他練就了一副魁梧健壯的體魄。
后來,孔子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立身于世;自學、自力、自強,開辦了中國第一所最成功的私立學校。他創(chuàng)造了中國教育史上一個又一個的第一,也因此名揚華夏、啟迪萬代,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是我們的好榜樣。例如在學習這一方面,孔子讓我知道不能知難而退,要繼續(xù)向前攀登,不管有多難、多苦,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遇上難題,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找到最好的方法,去解決。
關于人,英國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說:人是“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世界萬物,人是最為寶貴的?鬃釉缭趦汕Ф嗄昵熬兔鞔_的樹立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當時,只有極少的人當上了奴隸主,絕大多數人是沒有人權、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而孔子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以他平等博愛的胸懷,教導自己的學生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孔子的思想實在是太深邃了,這本書中所展示的只是他廣博的思想之海中幾顆珍珠!正因為古代中國有孔子著一種要求上進待人不論高低的人,中國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名族。
讀《孔子》有感12
前幾天,我們剛學完《孔子拜師》這一課,我對這篇課文很有感觸。
當我讀第一段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孔子的謙虛好學,因為孔子三十歲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還千里迢迢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當我讀第二段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孔子的不辭辛苦和勤奮好學。因為孔子的家鄉(xiāng)曲阜和老子的家鄉(xiāng)洛陽相距上千里,在以前交通不發(fā)達的時候,走那么遠是很困難的。但孔子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走到了洛陽。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讓我敬佩不已。當孔子見到老子的時候,孔子上前向老子行禮,并自我介紹,讓我感受到孔子的謙卑有禮。當我讀第三段的時候,我感受到了老子的大方無私和孔子的勤學好問。當我讀最后一段,讓我更加佩服老子和孔子的學識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讀完這篇文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于孔子的好學,老子毫無保留地把學問傳授給他。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老師也像老子一樣把自己的學問無私大方地傳授給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像孔子一樣勤學好問,并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之恩。
讀《孔子》有感13
我讀了一本《孔子》的書。書中講了孔子對禮的贊頌,我讀后深受教育,我們都應該做懂禮儀的人。
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他說“禮儀之幫,不可不知禮。”他又說:“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笨鬃右藗儭胺嵌Y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笨鬃邮欠浅V匾暋岸Y”的,他主張用禮儀來引導大家的行為。我讀完這本書,很有感想,我覺得我們都應該來學習孔子,做有禮儀的人,做有道德的人。
有的人做事很不懂禮貌,會給別人帶來傷害;有的人很粗魯,心里沒有禮儀來約束,就做出很多錯事來。我有的`時候看到公共汽車站人們有秩序地排隊等車,心里就感覺特別舒服。在地鐵站里,人特別多,當列車開過來時,大家都自覺地站在門兩側等著上車,沒有人指揮,人們卻做得很好。這不就是文明禮儀的表現嗎?媽媽常帶我去朝陽公園玩,在公園的的綠地外面立著牌子,上寫“游人止步”,“禁止踩踏”。可是總會有人站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不是照相就是亂跑,這種行為多可恥!他們不講文明,他們應該多學習,糾正錯誤。生活中有太多的“止步”考驗著你和我,考驗著我們大家,看我們能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
我們的國家被稱為“禮儀之邦”那我們都應該行動起來,知禮儀講道德,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從自己做起,從小事情做起。
《孔子》這本書告訴了我做人的道理,文明禮儀不是小事,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讓我們都來行動吧,讓我們都來做文明禮儀的標兵。
讀《孔子》有感14
今天,我讀了《孔子拜師》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孔子為了提高自己的學問,不遠千里從山東曲阜來到洛陽,向老子拜師、學禮。
通過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學習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鬃颖旧韺W問就很淵博了,但是他知道學無止境,還要向比自己更有學問的老聃學習。以后,我上課要更加認真聽講,遇到不會做的題要虛心向老師、同學請教。我要始終保持一顆謙虛的心。
二是學習孔子吃苦耐勞、一心求學的堅定意志?鬃訛榱饲髮W不遠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到洛陽拜師。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吃多大的苦,我都要有恒心,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克服一切困難,爭取最終的成功。
三是學習孔子勤學好問的'精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除了勤學之外,我還要養(yǎng)成好問的習慣。學問學問,既學又問才是學問。我要不恥下問,不懂的問題一定要請教別人,即使是一字之師也要拜。這學期,我要把《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看完,增長自己的知識。
讀《孔子》有感15
《孔子》這本書是屬于世界偉人傳記叢書一類的,它主要介紹了一些世界名人的一些事,《孔子》就是其中一本。
被稱為“萬世師表,至圣先師”而受古今中外人士所景仰的偉人——孔夫子畢生的事跡,就可以從這本書中統(tǒng)統(tǒng)知道。
孔子從小就聰穎過人,固然四得自先天的優(yōu)良條件,但立志向學,卻是得自慈母的諄諄啟導。由此,我們可以相信“偉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這本書從孔子不平凡的的誕生寫起,以至周游列國、問禮從政,最后獻身教育、流芳萬世……原原本本,細述無遺,能使我們對孔子的一生可有概括的`了解。
孔子教導弟子們的一言一行,充分地表現出他的尊嚴偉大;對于禮、義、廉、恥的推崇,更為備至。論語就是將他當時對弟子們所講的話匯編而成的。
盡管世界日新月異,科學突飛猛進,我們對于“至圣先師”的一言一行,仍當奉為圭臬,才不致失去“文明國家國民”的美譽。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書中,一起去了解偉大的先輩,一起去向他們學習吧!
【讀《孔子》有感】相關文章:
讀《孔子》有感10-07
讀《孔子》有感04-22
讀《孔子傳》有感04-10
(精選)讀《孔子傳》有感01-08
讀《孔子》有感15篇04-22
讀《孔子學堂》有感范文10-06
讀《孔子的故事》有感(精選40篇)12-07
讀《孔子傳》有感范文(精選15篇)12-02
(熱門)讀《孔子傳》有感15篇12-26
《讀孔子學琴有感》讀后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