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樂意在音樂背景下參與游戲活動。
2、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qū)別老青蛙、小青蛙,并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荷葉,鋼琴,小青蛙、老青蛙手偶,害蟲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1、 師:睡醒了!今天天氣真好,啊,那片荷葉好美啊,我們坐在荷葉旁曬太陽吧。聽!起風了,(幼兒欣賞音樂)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樣的風?
2、再次欣賞一段音樂,提問:這次聽到什么樣的.風?誰能學一學小風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學學吧。
3、師:聽,這是什么風?(狂風、龍卷風、大風)誰能學一學大風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學學。
4、師:你知道小風吹到荷葉上荷葉會怎么樣嗎?我們來試一試。(好美啊,柔柔的風吹到荷葉上把荷葉吹的美美的,把小青蛙們也吹的美美的)那你知道狂風吹到荷葉上,荷葉會怎么樣?我們來試試。太陽出來了,又來了一陣風。(根據音樂的變化抖動荷葉)
總結:輕輕的風把荷葉吹的柔柔的,而狂風很厲害,把荷葉吹的東倒西歪。
二、嘗試用不同的節(jié)奏表現青蛙的叫聲。
1、師:小青蛙你們最喜歡在哪玩。磕闶窃趺吹胶扇~上的呢?(請個別幼兒試著跳到荷葉上。)
青蛙姐姐也來試一試,輕輕地跳上去。
你們喜歡在荷葉上干什么呢?那你唱支歌吧。
呱/呱呱/,呱呱呱/,(幼兒演唱、學唱)
青蛙姐姐也想唱歌:呱呱/呱呱/呱/呱/你們也來學學。
高興、難過、想睡覺、很開心會怎么演唱。
三、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區(qū)分老青蛙、小青蛙。
1、出示手偶,小青蛙:誰要捉害蟲。
師:他是誰啊,請他自我介紹一下吧(教師范唱)老青蛙也來了,他會怎樣介紹自己呢,誰來學學。
為什么用這樣的聲音呢(因為他很老)我們一起學一學他的聲音,再來學一學小青蛙的。
四、游戲:捉害蟲。
師:他們倆可是捉蟲高手,他們還有捉蟲秘訣呢,我們請小青蛙告訴我們。
小青蛙:捉害蟲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安靜,聽到高的音樂我們要跳的高一些,聽到底的音樂要跳底一些。
聽到了嗎?那我們出發(fā)吧,跟音樂捉害蟲。
師:捉了這么多害蟲,真棒!
我們回家一起分享吧。
游戲結束
大班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性的操作中,感受滴墨想象的樂趣。
2、學習把墨滴在宣紙上,快速晃動,并能對滴墨后的造型進行大膽想象、添畫,發(fā)展幼兒的聯想、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宣紙、墨、水粉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好玩兒的畫畫游戲,你們想玩嗎?”
二、教師講解示范滴墨方法,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把墨滴在宣紙上,然后快速晃動,然后,拿起來讓幼兒觀察。
2、提問:你們看,剛才的.一團墨怎么了呀?老師是怎么讓它變形的呢?(滴在宣紙上,快速晃動)
3、你們看,這團墨變形了,像什么呢?(啟發(fā)幼兒大膽地從不同的角度來想象滴墨的造型)
4、教師根據幼兒想象,將想象的東西用水粉顏料添畫出來。(注意色彩明亮,并要等墨干了以后上色)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現在我們自己來嘗試一下吧”,幼兒作畫。
2、重點:提醒幼兒在滴墨時要馬上晃動,從紙擺放的不同角度來想象,想象好了以后再開始調色、添畫。另外,要等墨干了以后再上色,注意顏色要明亮。
四、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并說說自己的畫。
大班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體驗收信、寄信的快樂。
2、能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
3、參觀郵局,知道郵局工作人員的辛苦。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一周前給孩子寫一封信寄到幼兒園里。
2、請每位家長準備一個寫好收信地址的信封、一張郵票、水彩筆、紙、膠水。
3、與附近郵局聯系好參觀事宜,邀請一位工作人員在參觀郵局時擔任講解員。
活動流程
開始部分: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很多來信,全都是寄給你們的,你們猜一猜是誰寄來的?(好朋友、叔叔、阿姨、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現在老師開始念名字,請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到前面來領回你的信。
基本部分:
1、教師幫助幼兒閱讀爸爸媽媽的來信,體驗收信的快樂。
。1)教師幫助幼兒閱讀爸爸媽媽的來信,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疼愛和希望。
。2)請幼兒說一說聽完來信的感受,并談一談自己今后應該怎樣關心、報答自己的爸爸媽媽。
2、鼓勵幼兒給爸爸媽媽寫信。
。1)請幼兒相互交流信的內容,如: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自己的愿望、對爸爸媽媽的關心等。
。2)鼓勵幼兒將自己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用繪畫或者符號等形式記錄下來。
。3)教師教幼兒簡單的認識信封和郵票,引導幼兒自己裝信、封信、填寫郵政編碼。
3、準備參觀郵局,幫助幼兒初步了解寄信的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有哪些辦法能夠讓父母收到自己的信,激發(fā)幼兒參觀郵局的興趣。
(2)讓幼兒相互討論到郵局會看見什么,想問什么問題等。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路上的安全(在老師帶領下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走路時不需打鬧、見到車輛要避讓等)。
。4)提醒幼兒參觀時要有禮貌(見到工作人員要問好、不能在郵局里亂跑亂鬧、不許隨便亂動郵局里的東西等)。
4、帶領幼兒參觀郵局,了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過程。
(1)邀請一位工作人員為幼兒介紹他們的日常工作。
(2)請郵局工作人員帶領幼兒參觀郵局里的郵筒、郵包、郵車、自動取款機等用品。
(3)請幼兒將自己的信寄出。
5、請幼兒回顧參觀郵局的過程,說一說參觀郵局的感受和快樂。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和同伴相互說一說自己寫信的內容,進一步增強對爸爸媽媽的愛。
2、引導幼兒畫一畫“我看到的郵局”。
聯系家長在一周前給孩子寫一封信記到幼兒園里,這樣一來,即讓幼兒體驗到了收信的快樂、又感受到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同時又激發(fā)了幼兒対寫信寄信的興趣以及參觀郵局的愿望。
活動反思
幼兒對寫信、寄信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在收到爸爸媽媽寄來的`信時,孩子們都顯得異常興奮,爭著、搶著讓老師幫自己讀信。在參觀郵局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相當懂事、有禮貌,在郵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認真、安靜的完成了參觀任務。課堂上,有兩個孩子沒有收到家長的來信,情緒顯得異常低落。這是我意識到了自己工作的失誤。作為老師,應該在這之前與家長取得聯系,征得每一位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支持以及對孩子的關愛,讓孩子們都擁有同一樣的愛與關懷,讓每一位孩子都變成快樂的。
大班活動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對"影子"的添畫,給予幼兒游戲的體驗,讓幼兒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造,自由表現自己的所想、所感和所見。
2.鞏固單色畫的作畫方法,使作品豐滿。
3.通過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活動準備
黑影若干種,示范黑影和實物各一種。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昨天我請了一位粗心的.照相師幫我印照片,他實在太粗心了只印出了一個影子,你們看!
(二) 出示黑影,啟發(fā)幼兒想象
1.師:這就是其中一張照片。你們想想:這可能是什么東西的影子呢?(幼兒從不同方向進行觀察)。
2.師:咦?這到底是一樣什么東西的影子呢?我也和小朋友一樣在猜測,瞧。ń處熃议_影子)這就是我重新印的照片,哦!原來是****。到底誰猜對了呢?(請幼兒講出道理)。
3.教師總結。
(三)聯想創(chuàng)作
1、今天我也請你們幫幫忙,來印照片,并給照片做鏡框,好嗎?老師這里有幾種影子,你拿到哪個就猜哪一個。拿著影子看不要急著畫,要多看看,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把它畫出來,看看誰能得冠軍。
2、教師示范做鏡框的方法。
四)講解作畫要求,教師巡回指導
1.從不同方向觀察、想象,千萬不要忘記外形的邊加粗。
2.用線條和黑白灰來使畫面豐滿。
3、用印章印花邊時注意紙張清潔。
。ㄋ模┰u價作品,結束活動
把做好的照片送給爸爸媽媽。
大班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小組協(xié)商,共同制定計劃表,知道完成計劃的重要性。
2、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懂得珍惜時間。設計思路:大班的孩子已經有初步的時間觀念,他們常會說:老師,再給我點時間,我馬上就好了。借助主題下的“鐘表店”這一內容,所以我設計了《等明天》這個集體活動,通過小組協(xié)商的方式共同制定計劃表,讓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知道完成計劃的'重要性,并且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故事PPT、計劃表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計劃表的制定
活動預設流程:
一、播放PPT、導入故事
——出示小猴子的圖片:它是誰呀?小猴子最近很苦惱,因為它的房子被龍卷風給卷走了。沒有房子,有什么苦惱呢? (小猴子決定蓋一間房子)
二、教師講述故事
。ㄒ唬┲v述第一、二段
——小猴子有沒有把房子蓋好?為什么?
——小猴子是怎么回答它的動物朋友的?
。ǘ┲v述第三段
——小猴子為什么最后沒有把房子蓋好?
——你們喜歡這只小猴子嗎?為什么?
小結:小猴子做事情老是要等明天。
——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小猴子?
。ㄈ┲v述第四段
——觀看“造房子”的計劃表:小猴子在計劃表上制定了哪些造房子的任務?(搬木頭、刷油漆)
三、制定計劃表
——你們覺得小猴子最后為什么能夠很順利地完成造房子?
小結:小猴子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每件事情,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有計劃地做事,要盡量做到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
——那如果想請你們也來為自己制定一張明天的計劃表,你想做件什么事情?
——分組制定計劃表,并且交流
大班活動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上、下、左、右的方向位置。
2.培養(yǎng)幼觀察力、記憶力。
3.鼓勵幼兒大膽動手、認真思考的能力。
二、游戲準備:
1.用兩張4開的紙分別畫上一只大猩猩。
2.用卡片制做白牙齒40顆,黑牙齒四顆。
三、游戲過程:
開始部分:
1.故事情境導入法:
師:小朋友,今天從動物園里來了一顆大猩猩,但是,大猩猩很不開心,他的表情好痛苦,小朋友,請看一看,大猩猩的腮又紅又腫。你知道是怎么事情嗎?
幼1:他和大猩猩打架了。
幼2:他摔跤了。
幼3:他牙齒痛。
基礎部分:(指導幼兒看圖片,引導幼兒正確說出大猩猩爛掉的牙齒的具體方向位置)
師:我們現在打開大猩猩的嘴巴來看一看。
幼1:他有爛牙齒,黑黑的`。
師:其實,大星星就是想讓小朋友幫她把爛的牙齒拔掉。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猩猩有幾只牙齒爛掉了。
幼:三只。
師:是那三只牙齒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幼:上面中間有一顆,下面左邊倒數第二只,下面右邊倒數第三只。
師:小朋友都找對了,我們看圖片東西時,都是從上往下看,從左往右看。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動物園里另一顆大猩猩幾顆牙齒爛掉了,是哪幾顆,我請小朋友回答。
幼:三只,左邊一顆,上面一顆,下面一顆。
師:某某小朋友說有三顆牙齒爛掉了,對嗎?
幼:對。
師:但是,某某小朋友說話的順序對嗎?
幼:對(不對)。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知道有三只牙齒爛掉了,但我們說話要按順序,先從上往下說,在從左往右說,我和小朋友一起來說一說,好嗎?
師、幼:大猩猩一共有三顆牙齒爛掉了,上面左邊倒數第二顆,上面右邊倒數第三顆,下面中間有一顆。
。ㄔ侔汛笮尚傻臓牙齒換一下位置,讓幼兒說一說。)
(開始和幼兒玩比較簡單的第一個游戲)
老師把大猩猩的爛牙齒換了位置,給幼兒八秒鐘的時間觀察,接著把圖片用白紙蓋上,打開另一幅大猩猩的圖片,但這一幅圖片中,大猩猩的牙齒都是白的,接著指導幼兒憑著記憶力,把剛才大猩猩的爛牙齒拔出來,當幼兒拔牙齒時,也要按順序找,最后,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幼兒是否做對了。
四、結束部分:
。ó斢變阂呀浾莆湛磮D說話,并能憑著記憶力把大猩猩的爛牙齒找出來,我們可以加深游戲的難度)
師:小朋友都很棒,不但能記著大猩猩的爛牙齒,還能按順序的把它拔掉,現在我們加深難度,看一看小朋友是否也很聰明。好嗎?
師:現在我要請兩位小朋友來玩游戲的,第一位小朋友可以看著有爛牙齒的大猩猩,第二位小朋友只能看著沒有爛牙齒的大猩猩,第一位小朋友告訴第二位小朋友大猩猩的爛牙齒在哪里,接著第二位小朋友就要按著第一位小朋友說的話把大猩猩的爛牙齒拔掉。小朋友,你們有信心玩嗎?
師:但小朋友要記著啊,說話要按順序說,拔牙齒也要按順序拔!現在游戲開始了,我請……
五、游戲延伸:
指導幼兒玩數字游戲(找一找)。
設計一個A4紙大小的正方形,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九個小正方形,在小正方形上寫上數字,每個數字都是一對相同的數字,一共有四組相同的數字,剩下的一個小正方形圖上另一種顏色,表示“沒用”。把有數字的一面面向桌面,沒數字的一面面向幼兒,讓幼兒一次翻兩張紙片,翻第三、四張時,就要把之前的兩張又把字朝下,如此循環(huán),如果翻到兩張相同數字的紙片,就可以把紙片拿開最快找到紙片的就是贏者。
這是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訓練幼兒集中精神思考能力和記憶力。
大班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利用廢舊紙做各種身體游戲,發(fā)展幼兒想象力,激發(fā)幼兒玩的興趣,感受生活的快樂。
準備:廢舊報紙,小塑料盒
過程:
一,發(fā)現材料引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今天咱們活動室有什么變化? (多了報紙)
小盆有觀察力真棒,今天老師帶你們玩報紙游戲你們高興嗎?
師:請小朋友每人取一張報紙, 教師取出一張報紙,小朋友看老師的報紙怎么了(撕爛了) 用什么撕爛的?(用手)。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老師不用手怎么才能把報紙撕爛?(啟發(fā)幼兒想象并且動手去試著操作)
幼兒用腳把紙撕爛。
請小朋友看:現在咱們活動室怎么了(臟)應該怎么辦?(把教室打掃干凈)請小朋友報紙揉成團放入塑料筐中。
二)頂報紙引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師:剛才我們玩了一個撕報紙的游戲,小朋友表現真好,現在我們在想一想不用受用身體的其他部位讓報紙跟我們一起走?(幼兒:用頭頂,放在前胸下腭夾著它跑,放在前胸快步跑。)教師肯定。
小朋友自由快樂的'玩耍。
三:分組比賽,培養(yǎng)幼兒協(xié)作意識
師:將小朋友分成兩組
1)現在請小朋友自喲普照辦兩人一組想象兩個人怎樣才能把報紙運送到需要的地方?幼兒積極想辦法老師根據幼兒想法并邀請該幼兒示范。
2)游戲開始,小朋友運送報紙
大班活動教案8
設計意圖:
大山深處神秘的俐侎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整個族群延續(xù)到現在也不過26000多人,被人稱為把歷史藏在黑色里的民族,大部分聚居在永德縣烏木龍、亞練、大雪山等地, 是云南省獨有的一個神秘族群。長期居住在高山深處的俐侎人,純樸善良、熱情好客、勤勞勇敢,他們至今仍然傳承著完整的俐侎獨有的歌舞、祭祀、服飾、飲食等民風、民俗。是云南獨有的一個族群。俐侎文化是我縣的五大文化之一。為了讓幼兒認識家鄉(xiāng)的文化!并萌發(fā)出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我特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俐侎文化;
2、采用不同的材料裝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頭巾;
3、通過活動萌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俐侎族服飾、頭巾若干;
2、俐侎族“桑沼哩”的圖片
3、俐侎族音樂;
4、裝飾頭巾的各種飾品。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展開想象裝飾出各式各樣的俐侎頭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扮演導游:“今天呀老師就要帶咱們小朋友到神秘的俐侎山寨走一走!”
二、認識俐侎族
1、走進俐侎人家
、、通過觀看圖片聽教師解說,(大山深處神秘的俐侎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整個族群延續(xù)到現在也不過26000多人,大部分聚居在永德縣烏木龍、亞練、大雪山等地, 是云南省獨有的一個神秘族群。長期居住在高山深處的俐侎人,純樸善良、熱情好客、勤勞勇敢,他們至今仍然傳承著完整的俐侎獨有的歌舞、祭祀、服飾、飲食等民風、民俗。是云南獨有的一個族群。)讓幼兒初步了解俐侎人的生活及一些風俗習慣。
、、介紹俐侎服飾(他們的服飾都是自己紡線,織布、染布,自己動手縫制成的。被人稱為把歷史藏在黑色里的民族)小朋友見過穿這樣衣服的人嗎?(幼兒回答)
2、參觀俐侎人的節(jié)日—桑沼哩播放PPT
來到俐侎山寨,就得說說俐侎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每年的農歷的2月15是俐侎人最隆重的`節(jié)日—桑沼哩,俐侎阿朵和俐侎阿塔都會穿上非常漂亮的衣服帶上美麗的頭巾去參加這個盛大的節(jié)日。好吃的烤全羊,熱鬧的打歌篝火晚會。
教師接電話俐侎人邀請小朋友參加打歌活動,但是有個要求,要請小朋友設計出漂亮的俐侎頭巾才能參加。
教師播放俐侎頭巾讓幼兒觀賞,鼓勵幼兒設計出不一樣的漂亮的頭巾。
三、幼兒動手操作
1、介紹頭巾。提示幼兒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裝飾頭巾,教師巡視指導。(播放俐侎歌曲)。教師鼓勵幼兒裝飾出各具特色的頭巾。
四、分享勞動的喜悅
對幼兒的作品給與肯定
小朋友做的頭巾真是太漂亮了,我們每個組選出一個啊朵戴上頭巾,邀請在座的老師和我們在這里一起來過桑沼哩吧!
大班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三原色互相搭配可以調出多種色彩。
2、能初步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活動,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之處。
3、體驗探索科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
知道三原色兩個兩個搭配可以組合成多種顏色
活動難點:
動手實驗操作中,進一步感知色彩的組成。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勺若干、小燒杯若干、紅黃藍顏料若干、清水、幼兒觀察記錄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ㄒ唬┱勗拰搿ぐl(fā)幼兒的好奇心
1、出示ppt課件,介紹魔法寶寶,進入主題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ㄒ唬┰O置情景,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打開城堡之門
重要提問:
1、現在打開了幾把鎖?(三把)
2、彩色城堡的城門能打開嗎?
3、要打開城門還需要哪些顏色?
小結:此環(huán)節(jié)展示了"彩色城堡主人"與三位魔法寶寶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的交代了此次活動的目標:找到6種顏色填滿鎖上的6個圖形,幼兒對此十分感興趣,必定會好好思考,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一些。
。ǘ┮龑в變和ㄟ^實驗操作,知道三原色之間相互搭配可組成多種顏色
1、實驗一:紅色(顏料水)+黃色(顏料)=橙色
2、實驗二:黃色(顏料水)+綠色(顏料)=綠色
3、實驗三:藍色(顏料水)+紅色(顏料)=紫色
(三)根據實驗結果,引導幼兒進行記錄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小結:介紹三原色加色法原理
活動延伸:
嘗試將其他顏色組合在一起,觀察會變成什么顏色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自如的環(huán)境,使幼兒在心理上減輕壓力,他們很自然的就融入到了活動中,幼兒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了積極、主動,并且具有極強的興趣。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教師為主導,積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激發(fā)幼兒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fā)現顏色變化的神秘,感受顏色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
2、我設計的“彩色城PPT”非常吸引幼兒,孩子對我投放的這些操作材料也非常感興趣,雖然最后他們的操作結果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把顏料全部混在一起,而有的由于不能把握顏料的用量而影響到調出的色彩的明暗效果,過程也比較忙亂,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最本能的反應: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活動積極性被完全挖掘了出來,他們從活動中學到了自己需要的本領,他們知道了:紅+黃=橙;紅+藍=紫;黃+藍=綠色。當然,在活動過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處理的比較粗超的細節(jié)都需要我反思的地方,今后還需更加努力學習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大班活動教案10
課前準備:太陽教具一個,禮物若干,動物頭飾(看幼兒人數而定,種類不限),教室內布置如森林;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森林去探險,你們愿不愿意去?(幼兒情緒高漲:愿意去!)可是森林里有猛獸,還有很多很多可怕的危險,你們敢去嗎?(敢!)我的小朋友們都是勇敢的孩子,真棒!,不過,森林很大,小朋友們如果不會認方向就會迷路,所以在去之前小朋友們要跟著劉老師先把方向搞清楚,然后才能到森林里去尋寶,好嗎?
二.學念兒歌出示太陽教具)老師手里這是—(太陽!)對,而且是早上的太陽,現在請小朋友們都面對著太陽,然后跟劉老師學念口訣告訴幼兒這是口訣遠比對他們說這是兒歌帶給他們的興趣濃厚)
1. 老師示范朗讀: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 幼兒逐句跟讀;(老師適時表揚)
3. 老師邊教邊做動作幼兒跟隨;(幫助記憶)
4. 眼睛看著老師教鞭跟讀,教鞭指到哪兒幼兒念哪兒;(點字加深對字的印象)
5. 同樣方法再讀一遍;
6. 游戲:對口令(好吧,為了防止我們到了森林以后忘記口訣,我們就先來對一對口令)
A. 老師念前面二字,幼兒接后面二字;
B. 老師仿前面一句,幼兒接后面一句.
三.辨認方向:
1. 全班幼兒口念兒歌邊做動作邊認生字卡片:東,西,南,北,前,后,左,右;
2. 游戲—請四個小朋友分別站在老師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讓小朋友分別說出他們的名字,老師換方位后再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名字;(確定幼兒是否能分清前后左右);
3. 老師手拿教具太陽,在教室的各個方向站定后請幼兒找出東西南北;
4. 好了,小朋友們學得非常認真,這么快就記住了口訣,現在我們就出發(fā)吧.森林尋寶(請聽課老師共同參與,幫助幼兒認識方向)
五.作業(yè):
1.讓已經能分清方向的幼兒教會身邊一個親人認識方向,不能分清方向的幼兒請教身邊一個親人怎樣辨認方向;
2.發(fā)給幼兒金花生巧克力,讓幼兒與親人做森林尋寶游戲.
3.全課結束.
補充:本教案不含生字認識部分.
大班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歌曲中表現的活潑歡快和連貫抒情的情緒。
2.根據歌曲和歌詞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身體動作表現對歌曲的感受。
3.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T: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這是兩只黃鸝鳥,黃鸝鳥的歌聲可好聽了,它們看到春天里美麗的景色,高興地唱起了歌。(放幻燈片)。
二、看課件
T:聽了這首歌,感覺怎么樣?小黃鸝在歌里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聽到了嗎?
三、理解歌曲內容
。保斫飧枨炼
。1)出示圖譜??,春天在哪里呢?出示眼睛圖譜,小朋友看到哪些美麗的.景色呢?
(2)創(chuàng)編9-16小節(jié)動作
T:你們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嗎?一起做花的樣子,比比哪朵花漂亮。
T:還看到了什么?做一做草的動作,隨風飄動。學一學黃鸝鳥飛一飛。
2.理解歌曲B段
T:春天真美呀!我也想來唱歌了。
T:歌曲里唱了很多的滴哩哩,你們覺得滴哩哩是什么聲音呢?請幼兒用動作表現。
3.聽音樂老師完整地用動作表現歌曲。
T:剛才小朋友做了許多漂亮的動作我也偷偷學會了幾個,跳給你們看一看.(提煉幼兒動作)
4.幼兒創(chuàng)編1-8節(jié)動作.
T:我是怎么找春天的,還可以用其他的動作來找春天嗎?(教師清唱)
5.幼兒完整地用動作表現歌曲。
T:我們從歌里聽到了美麗的春天,現在我們用動作把它表演出來.
四、創(chuàng)編歌曲
1.T:春天到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除了這些,春天里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幼兒說。
2.請你們把心中美麗的景色畫在小卡片上,一張卡片上,畫一樣,看誰和別人畫得不一樣。
3.T:小朋友們畫得真多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五、聽音樂,用動作表現春天里的景物。
1.聽音樂做一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T:小朋友們發(fā)現了這么多美麗的景色,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做一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2.喜歡的動作填到歌里跳一跳。
六、小結
T:小朋友跳得真好看!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題目嗎?它就藏在這首歌里,猜猜會是什么……這首歌的題目就是《春天在哪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春天里更多美麗的景色吧!隨音樂出教室。
大班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小棒、紙片、管子等工具在地圖上沿直線進行測量,測量時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學習合作記錄測量結果,比較不同景點間距離的遠近。
3.產生去春游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記錄表,表上的工具和提供的工具一致。(如圖一)
2.每組一張地圖,在幼兒園和六個景點貼上相關標記。(如圖二)
3.長短不同的管子、小棒、紙片,《郊游》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郊游》音樂,引出活動內容
1.幼兒跟著錄音唱歌曲《郊游》。
2.出示東山地圖.指出幼兒園的位置(貼上標記),提問:我們東山是個很美的鄉(xiāng)鎮(zhèn),你想去哪兒春游呢?
3.根據幼兒回答,貼上有關標記,如雨花勝境、啟園,等等。
二、學習在地圖上測量本幼兒園到各景點的直線距離
第一環(huán)節(jié),認識測量工具,在分組合作中學習測量方法.并了解記錄方法。
1.教師導語: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幼兒園到這些景點有多遠呢?
2.教師出示測量工具:小棒、紙片、管子,提出測量要求:以幼兒園為起點,先測量同一條路線。
3.幼兒分組測量。教師了解幼兒合作和利用工具測量的具體情況,同時有目的指導幼兒在測量時注意“首尾相接”。
設計提問:你們用了什么工具?怎么測的?用了幾個?根據幼兒回答,耖師在記錄表內記錄相應的符號。
(反思: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幼兒交流測量的結果.清楚地看到記錄方法。雖然三種工具的長度不同.但是同種工具測量的結果應是相同的。若幼兒有異議,就請幼兒演示,集體驗證,從而強調測量時要注意首尾相接。)
第二環(huán)節(jié)。幼兒自由測量幼兒園到各景點的直線距離.并記錄。
1.教師導語:我們用剛才的測量方法,再來測測幼兒園到其他各景點的距離,好嗎?測好一條線路要請一位代表把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2.幼兒分組測量并記錄。
(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幼兒繼續(xù)親身經歷操作測量和記錄的過程.而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合作和建構自己的知識。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測量的方法及記錄情況。)
三、交流測量結果.比比從幼兒園到各景點距離的遠近
1.提問:小朋友都測量好了嗎?我們幼兒園到哪兒最遠?到哪兒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小結,鼓勵幼兒活動后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距離。
(反思:交流的過程可以幫助幼兒感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更好地認識周圍環(huán)境。)
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qū)提供東山不同景點的標記,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工具測量、記錄。
大班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兔子的基本特征和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
2.培養(yǎng)幼兒愛護兔子、保護自然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猜猜他是誰?
教師出示兔子圖片!翱催@是誰?他長得可愛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兔子好嗎?!
二、討論兔子的基本特征。
師:先請你們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兔子長什么樣子?有什么特征?他喜歡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如果你要畫兔子,你會畫一只什么樣子的兔子呢。
三、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首先我們先要想好自己要畫什么樣子的兔子,然后在你的畫紙的中間進行作畫。畫的時候要注意盡量畫得大一點,讓整幅畫看上去飽滿,接著要畫出兔子的特征,比如耳朵長,尾巴短,眼睛紅,最后幫他涂上顏色。
四、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那想不想自己也來畫一張可愛的兔子呀?
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注重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
五、展示作品。
請幼兒說說你喜歡誰畫的兔子,為什么?
大班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fā)展幼兒的跑、跳、平衡等基本動作和基本體能。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廢舊汽車輪胎若干。
2.錄音機一架、磁帶。
3.事先與幼兒交談汽車輪胎的玩法。
活動過程:
1.教師分配角色,請幼兒模仿汽車司機,做模仿動作:
a、司機開車 b、司機停車 c、司機洗臉 d、司機擦背
e、司機睡覺、司機起床。
2.幼兒排成二路縱隊聽音樂模仿開汽車沿場四周慢跑汽車聽信號“開車”、“停車”。
3.請個別幼兒講述并示范他玩輪胎的方法,教師小結幾種玩法:
a、滾輪胎,幾個幼兒面對面滾輪胎。
B、將輪胎排成直線,練習在輪胎上走,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先教師示范,幼兒練習。
C、小組進行輪胎夸跳的動作,也可以雙腳向前跳。
D、腳跳上輪胎腳跳下輪胎。
E、鉆輪胎。
4.再次啟發(fā)幼兒自己選擇玩輪胎的方法,幼兒選擇玩法再練習一遍。
5.游戲:勇敢的偵察兵;小偵察兵先鉆過小山洞(輪胎),走過小拱橋,俯式爬上山頂,繞過紅旗后身躺下翻身滾下山,往回跑,跳過路上障礙物(平放輪胎)回到起點。
指導a:一幼兒在橋上即不能碰別人,又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掉下橋,又穩(wěn)又快地排除“地雷”。
B、提示個別幼兒分腿跳躍,注意選用按輪胎蹬地躍過輪胎再松手。
6、小結表揚能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幼兒,特別是能互相關互相幫助。以及表現勇敢、聰明、不怕困難的小偵察員。
7、結束。
快樂游戲 ——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課后反思
上周,園名師組調研我們大班教研組,半日的調研,細致的剖析,全面的觀察,深入的反思,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收獲不少。
在這次調研中,我執(zhí)教了一堂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
每一次都恐于健康活動時孩子的收放,但我這次還是下定決心來嘗試。因為我對《一棒接一棒》這個活動內容認真分析后,覺得挺有意思,孩子們應該喜歡,應該能吸引他們。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小棒,引起他們的興趣。并以學本領、練本領來激發(fā)他們,樹立信心,接著以檢查本領學得如何來進行小棒操。孩子們都以非常認真、投入的表情與動作向我匯報:老師,看我的本領學得多棒!
接著,我宣布本領練得非常不錯,可以先進行幾個方式的傳棒游戲。傳棒游戲一——前后傳棒;傳棒游戲二——左右傳棒;傳棒游戲三——上下傳棒。游戲中,我比較注重孩子們游戲規(guī)則的養(yǎng)成與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的萌發(fā)。把掌聲送給獲勝隊的同時也不忘給其他隊加油樹信心。
最后,進行的是傳棒接力賽。要求孩子們穿過小樹林,走過獨木橋,跨過小水溝,把棒傳給下一個小朋友,以此類推,看那一隊勝利。比賽前清點人數是比賽規(guī)則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兩隊相同的人數是比賽的前提,在孩子們的公正下,發(fā)現黃隊果真少了一位小朋友,怎么辦呢?最后一致認同,讓李老師參加黃隊的比賽。其實,比賽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懂了,會了,發(fā)展了,快樂了。
這種健康游戲活動我很喜歡,相信孩子們也是。
教學評析: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
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是幼兒園建構式教材上的一堂關于幼兒形體游戲的活動;顒又攸c目標之一是定在讓幼兒嘗試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充分伸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極力引導幼兒充分的伸展身體,讓幼兒體驗到身體某部位被拉伸的感覺,體驗身體柔韌彎曲的感覺.但在活動中,教師忽略了以下兩個關鍵點:
1、關注目標的解讀:教師對目標的解讀能力決定了教師集體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在建構式教材上,許多活動的'目標十分寬泛、靈活性較大,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進行解讀和分解、細化。在解讀細化目標的過程中,明確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并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解決。如本次活動中的主要目標是嘗試伸展身體部位,執(zhí)教教師把伸展身體部位的具體目標落實在幼兒柔韌性的表現上,整個活動雖然能夠很好地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但是因為目標定位的片面性,可能也就間接導致了幼兒活動的片面性!吧煺股眢w部位”除了在身體的柔韌性上有一定要求外,還有對身體的延展性、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等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片面界定為感知“柔韌性”就頗為片面了。
2、關注領域的特點:幼兒教學各個領域都有其教學特點,尤其是戶外健康活動,其涉及到外部環(huán)境場地、活動器材、教師策略、活動密度等等,都與常規(guī)的室內活動有很大的區(qū)別,因此教師在組織這類活動時因更加細致地考慮到這些細節(jié)問題:如站隊應該以橫列為主,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幼兒聽講應該背對太陽,以減少陽光刺激烈?guī)淼挠绊懀换顒悠鞑奶峁⿷摮浞郑员WC活動量與活動密度;活動規(guī)則應提前制定,以保證幼兒注意力的集中等等。細致地考慮才能保證體育教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大班活動教案15
設計思路:
在主題開展過程中,我們覺得秋天的天氣變化不僅是秋天的一個重要特征,而且天氣的變化和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考慮到我們班級體弱兒較多的特點,我們想通過對天氣變化的討論,引導幼兒懂得保護自己,了解保護自己的方法。于是,我們從了解天氣變化入手,開展本次活動。
內容與要求:1、通過統(tǒng)計、交流,進一步感受秋天的天氣變化,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氣候變化的興趣。
2、能合作記錄統(tǒng)計結果,并在與同伴的合作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重點:會用簡單、清楚的方法進行記錄。
難點:能和同伴合作記錄統(tǒng)計結果。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前將幼兒11月的天氣記錄進行匯總,幼兒記錄用紙、筆等,展示用小黑板兩塊。
活動流程:經驗回顧 討論操作 交流展示 思考延伸
活動過程:
1、導入討論
。1)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到場地上去干什么了?為什么好幾天沒找到云寶寶?
。2)師:什么樣的天氣我們能找到云寶寶?
。3)師:你們還知道哪些氣象變化?
。4)出示匯總表:老師已經把小朋友記錄的11月份天氣情況都放在一張表格里,你們看看11月份有哪些氣象變化?
。5)師:那么,11月份到底有幾天晴天,幾天陰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統(tǒng)計一下吧!
2、討論操作
討論:
師:統(tǒng)計的時候,怎么樣讓人家知道你統(tǒng)計的是晴天還是陰天呢?
引導:用不同的標志表示不同的天氣情況。
難點:晴到多云等變化的天氣標志如何表示。
操作:
幼兒兩人合作進行統(tǒng)計。
教師觀察:幼兒能否先分工后合作。
幼兒能否用討論的記錄方法進行統(tǒng)計。
3、交流展示
。1)展示幼兒的`記錄結果。
。2)請部分幼兒介紹統(tǒng)計結果:
你們統(tǒng)計的結果是什么?
你們是怎么統(tǒng)計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分工的)
。▽赡艹霈F的不一致進行討論)
(3)師:小朋友進行了統(tǒng)計,可是,你們的統(tǒng)計準確嗎?有什么辦法知道你的統(tǒng)計結果是正確的呢?
引導:將所有的天氣天數相加,和11月的天數比較,一致的為正確。
4、思考延伸
。1)看了統(tǒng)計結果,你覺得秋天的天氣是怎么樣的?
(2)你們喜歡這樣的天氣嗎?為什么?
(3)引發(fā)思考: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氣情況都是這樣的?
【大班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活動教案12-31
大班經典活動教案01-04
紙大班活動教案11-17
大班半日活動教案12-04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04-25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4-24
大班活動教案昆蟲06-21
大班活動教案:織網06-29
大班交通活動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