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苗嶺的早晨的詳細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苗嶺的早晨的詳細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苗嶺的早晨》,感受苗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2、了解口笛的形狀與音色。
3、認識“飛歌”,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樂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與表達的不同的情緒。
2、學生感受民族音樂,激發(fā)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聽賞法、引導(dǎo)法。
教學設(shè)計:
一、組織教學:
播放《愛我中華》的歌曲,學生走進教室。
二、教學導(dǎo)入:
師:同學們,就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開始今天的音樂之旅吧!歌中唱的很好“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今天這節(jié)課,鐘老師要帶領(lǐng)同學們走進其中的一個民族,它就是歷史悠久的苗族,同學們對這個民族有哪些了解呢?誰來說一說
三、欣賞口笛曲《苗嶺的早晨》
。ㄒ唬┏趼犎
你覺得苗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你還仿佛聽到了什么聲?
生:清脆的鳥叫聲
師:如此清脆的鳥叫聲是會是一天中的什么時候呢?(清晨)
(二)出示課題:
剛才我們聽到這首樂曲,就叫《苗嶺的早晨》接下來讓我們分段來聆聽。
。ㄈ┓侄务雎牐
1、初聽第一部分:請你邊聽邊思考兩個問題
。1)這么動聽的鳥叫聲是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口笛)
(2)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畫面?
2、介紹口笛的形狀與音色
口笛是一種小巧玲瓏、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它既能吹奏悠揚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鳥類鳴叫的造型功能,因而賦予樂曲以生動的趣味。
3、復(fù)聽第一部分:
。1)速度、節(jié)奏是怎樣的?
(2)邊聽邊劃圖形譜,分析旋律的走向
4、認識“飛歌”:
介紹“飛歌”的特點,結(jié)合旋律的走向,并引入宋祖英《小背簍》進行拓展,進一步了解“飛歌”的特點。
5、再聽:用你豐富的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苗嶺的早晨。
6、初聽第二部分:
與第一部分進行對比:速度、節(jié)奏有什么變化?又表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畫面?
7、唱一唱:填詞來哼唱這個主體部分的旋律(介紹“飛歌”的另一個特點:三個主音5、降3 、1,其中降3是色彩音)
8、跳一跳:加入一些苗族的動作來感受苗族的韻味。
9、拍一拍:加入節(jié)奏X X X XX為歌曲伴奏或加入打擊樂器。
10、表現(xiàn)第二部分:唱一唱、跳一跳、拍一拍進一步感受苗族人民愉快勞動和喜悅的心情。
11、初聽第三部分:這一段與哪一段樂曲相似?節(jié)奏、速度又是怎樣的?仿佛又出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畫面?(重現(xiàn)了苗寨的錦繡山川和悅耳的鳥啼)
。ㄋ模┣椒治觯
ABA曲式結(jié)構(gòu)
。ㄎ澹┩暾雎牐
加入動作等方式來表現(xiàn)
四、拓展:
小提琴《苗嶺的早晨》、聲樂曲《苗嶺的早晨》
五、小結(jié):
音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想說些什么?
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美麗的風光里結(jié)束今天的音樂課吧!同學們再見。
【苗嶺的早晨的詳細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社戲》的詳細教案08-26
早教課程詳細教案02-26
《下雪的早晨》教案03-05
《小鎮(zhèn)的早晨》教案04-01
草原的早晨教案04-01
《草原的早晨》教案09-09
秋天的懷念詳細教案(精選5篇)08-28
《濟南的冬天》詳細教案(精選7篇)09-09
《草原的早晨》教案計劃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