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花鹿學跳溝》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花鹿學跳溝》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花鹿學跳溝》教案1
活動目標
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培養(yǎng)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重點和難點
1、重點:必須在助跑的基礎上進行跨跳。
2、難點:幼兒自由擺放的活動器械須隔開一定的距離放置,活動設能注意互不碰撞。
活動準備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厘米)并用水彩顏料和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
小花鹿頭飾(與幼兒人數相同)青草若干。
足夠大的平整的活動場地。
設計思路
幼兒平時在選擇跳的活動方式時,大多數情形下都采用單腳和雙腳跳的活動形式,故教師在導入新的活動形式時,既要通過幼兒和教師的示范講解把助跑跨跳的活動方式清楚明白地顯示出來,又要允許幼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幼兒在進行助跑跨跳時,由于他們動作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性,每個幼兒能夠跨跳的距離肯定是不等同的。所以教師提供的教具和指導的要求必須和幼兒個體的發(fā)展水平相吻合。
此項練習,如果注意不當,容易扭傷腳脖子,活動前,要多作一些腳裸和腿部活動的準備練習。
教育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fā)引導――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幼兒大面積練習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變化游戲情節(jié),提供興趣,調節(jié)活動量――結束游戲放松身體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yǎng)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yǎng)員往外跑。東跑跑,西跑啊跑,跑到草地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天天鍛煉身體好!
2、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厘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并觀察幼兒:那些人是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那些人是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還有那些人什么方法也不會。
(1)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fā)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范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只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跳過小溝的?”
(2)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只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yǎng)員也來學一學!苯處熓痉吨v解,并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3、幼兒大面積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1)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范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2)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jié)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里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教師繼續(xù)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庇變悍峙邕^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后的體鍛活動中繼續(xù)給予指導幫助。
活動結束:
放松身體。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跨過小溝和小河,找到青草吃個飽,四散回教室休息。
《小花鹿學跳溝》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助跑跨跳的方法,鍛煉腿部肌肉的力量。
2.能遵守從起跑線出發(fā)等游戲規(guī)則,相互不碰撞,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重難點:
掌握助跑跨跳的正確方法。
大膽嘗試跨過一定距離和高度的障礙物,動作連貫,不碰到障礙物。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能夠向指定方向連續(xù)跑。
2. 器械材料準備
。1)地面創(chuàng)設小溝的情境,寬度為40cm---60cm;設置成可不同方向跑。
。2)各種大小不一的鞋盒(可裝飾成小溝),鞋盒高度約為15cm左右。
(3)足夠大的平整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幼兒扮演小花鹿,教師扮演鹿媽媽,四散地在場地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
小花鹿,真可愛。
身穿梅花衣,頭上兩只腳。
四條腿兒跑的快。
跑一跑,跳一跳。
跟著媽媽去吃草。
二、集體運動
1.小花鹿學跳溝
價值取向:學習跨跳的方法,練習一定距離的跨跳。
。1)師帶領幼兒來到“小溝”旁,請幼兒自由探索跳過小溝的方法。
師:小花鹿們,這里有一條小水溝,誰能跳過去?
。2)交流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請個別幼兒示范)
小結:有些寬寬的.地方兩個腳不能跳過去,跑著跨過去可以比兩只腳立定跳更遠。
。3)教師示范并講解助跑跨跳的方法,提醒幼兒要從一個方向出發(fā),不能撞到朋友。
小結:從起點線出發(fā),雙腳前后站,雙手握拳,往前跑時不能慢小來,眼睛看準,快到的時候,一個腳用力一蹬,另一個腳抬起跨過小溝。
2.小花鹿本領大
價值取向:嘗試一定高度的跨跳,鞏固練習助跑跨跳的方法。
。1)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器械,嘗試助跑跨跳。
師:小花鹿們,這里還有幾條比較深的“小水溝”,你們能跳過去嗎?
。2)引導幼兒把“小溝”挖得更深一些,嘗試跨跳兩個疊加的“小水溝”。
3.游戲:小花鹿去吃草
價值取向: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jié)活動量
。1)師:寶寶們玩得有點累了,肚子餓了,我們一起去找青草吃好嗎?
。◣煄ьI幼兒挖小溝,有的地方可以挖得深一點。)
。2)幼兒跨過不同高度的小溝,去找青草。(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放松活動
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跨過小溝、爬過山洞、跨過小河,找到青草吃個飽,四散回教室休息。
《小花鹿學跳溝》教案3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養(yǎng)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活動準備
1.課件:童謠-馴鹿,出發(fā)
2.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厘米),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青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
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yǎng)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yǎng)員往外跑。
東跑跑,西跑跑,跑到草地來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
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
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
天天鍛煉身體好。
二、展開
1.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厘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
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
2.觀察幼兒的動作
有那些幼兒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那些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哪些幼兒什么方法也不會。
3.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fā)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范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只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跳過小溝的`?”
4.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只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yǎng)員也來學一學。教師示范講解,并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5.幼兒全面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6.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
“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
”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范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7.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jié)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里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
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
三、結束
教師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
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后的體鍛活動中繼續(xù)給予指導幫助。
【《小花鹿學跳溝》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體育游戲教案《跳溝溝》含反思08-11
紫色的小花教案01-19
《大鹿》教案02-25
跳長繩的教案06-18
《跳短繩》教案03-31
小班跳教案04-07
《跳》體育教案02-21
小花被教案范文08-26
《迷路的小花鴨》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