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家》教案1
一、提示:
家是孩子們最熟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孩子們最親近的人,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熟悉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家人,了解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體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和關心。引發(fā)幼兒關心家人的情感,感受家庭的溫暖與美好,激發(fā)幼兒熱愛家的情感。
二、目標:
1、懂得家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愛護。
2、感受家庭的溫暖與美好,激發(fā)幼兒熱愛家的情感。
三、準備:
短文《我們是一家》《我愛我家》歌曲磁帶,各種手工材料和繪畫材料。
四、過程:
1、聽歌曲《我愛我家》導入,提問:小朋友,你愛你的家嗎?你愛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嗎?他們愛你嗎?------幼兒自由回答。
過渡:有個小朋友已經告訴我們了,我們聽聽他是怎么說的?
2、欣賞短文,老師誦讀短文,引導幼兒欣賞。
3、談話:
、佟⒗蠋熞龑в變航M討論自己有家庭成員,以及其職業(yè)和每天做的事情,問:小朋友們,你的家里都有誰?他們每天都做什么?幼兒自由和同伴們說一說,老師來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主題進行談話。
、凇⒗蠋熞龑в變簣@集體談話,請幼兒用日常談話方式在大家面前說一說自己對家人的感情。
提問:小朋友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怎么愛你的?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媽嗎?你用什么方式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幼兒自由討論,老師注意事項激發(fā)幼兒對家人愛的'情感,引導幼兒說己愛的表達方式,如:給爺爺奶奶捶背,給爸爸倒水,幫媽媽擇菜等。
③、過渡:小朋友,我們今天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制作一個小禮物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吧!你可能畫一幅畫,折一只小動物,也可以捏一個小泥人等等。
、堋⑹止ぶ谱鳎豪蠋熣堄變鹤杂蛇x擇材料。制成小禮物。
五、建議:激發(fā)對家人愛的情感,并想到用什么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可請幼兒表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動作,活躍課堂氣氛。
《家》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歡快的韻律,喜歡念兒歌。
2.愛上幼兒園,感受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動準備:
場景:樂樂的家,幼兒園,樂樂和爸爸媽媽的木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引出課題。
提問: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樂樂小朋友卻說他有兩個家,你能猜一猜他還有個家是什么地方?
揭示答案:幼兒園是樂樂的另一個家。
2.教師操作木偶,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
提問:早晨,樂樂是怎樣離開家的?他高興嗎?你是怎么離開家的?
提問:到了幼兒園后,樂樂做了些什么事?他高興嗎?你在幼兒園會做哪些事呢?
3.幼兒學念兒歌。
教師有表情地帶領幼兒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用歡快的情緒朗誦兒歌。
建議:
用兩拍子的節(jié)奏來念出兒歌的韻律,在念到“家”時可適當加重語氣。
評價:
1.喜歡幼兒園,能體會兒歌所表現的積極情感。
2.能念出兒歌的韻律。
。ǜ) 兒歌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親親爸爸,
親親媽媽,
高高興興離開家。
做做游戲,
聽聽故事,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家》教案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幼兒樂意根據已有經驗,大膽地想象,仿編詩歌。
3、能夠認讀漢字“天空”、“樹木”、“草地”、“河水”、“花兒”。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幼兒已認識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字卡各一。
3、“天空”、“樹木”、“草地”、“河水”、“花兒”字卡。
4、背景音樂磁帶一盤、自制魔術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引出復習內容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寶盒,它的本領可大了,能變出很多東西,它在變東西時有一句咒語:“寶盒,寶盒,變變變!蔽覀円黄鹫f咒語,看它今天想給我們變什么。
教師帶孩子說兩遍咒語
2、師:看!它給我們變出了什么呀?(字卡)
老師抽一張讓小朋友識認,請最先認讀出字卡的小朋友來抽下一張卡片。以此類推。
總結:現在來看看寶盒都給我們變出了什么?(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
師:現在它們都要回家了。糟啦,寶盒還沒有學會把它們變回家的本領,這可怎么辦?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二、出示背景圖,引出詩歌
1、寶盒告訴我,它們的家就在這幅圖上,我們來看看這幅圖上都有什么呢?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天空、樹木、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分別和這些地方打個招呼,例如:天空你好!天空再見!
2、這么多的地方,哪里才是白云的家呢?(請一個小朋友說說并把它送回家。強調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如: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3、分別請小朋友吧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送回家,并引導說出每句詩歌。
4、幼兒再次說詩歌。
老師記性不好,你們愿意再告訴老師一次它們的家都在哪嗎?
5、教師小結
說的太好啦!你們剛剛說的話放在一起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你們編的這首詩歌里,你們幫白云它們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浚ㄕ壹遥⿲,它們在你們的幫助下,都找到了家,寶盒給你們編的詩歌去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家》。
6、幼兒完整朗誦詩歌
老師還想聽你們編的這首好聽的詩歌,幼兒完整朗誦詩歌,教師同時出示兒歌漢字。
三、仿編兒歌并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寶盒聽說我們班的孩子最愛動腦筋。它讓我考考你們: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
2、教師總結幼兒仿編的詩歌
藍藍天的天空是天陽、飛機、月亮、星星……的家;密密的樹林是狐貍、大象、獅子……的家;……
3、寶盒說我們班的孩子都是最聰明的,讓我們學小鳥飛出教室,帶它參觀參觀我們的幼兒園吧!
四、活動結束
《家》教案4
設計意圖:
孩子與動物有天然之緣,他們喜歡與動物為伍,常與昆蟲對話。他們聆聽動物故事,懷抱毛茸茸的動物玩具,翻看各種動物卡片和圖書……動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密伙伴!皠游飯@里裝電話”是主體背景下的科學活動,利用動物這一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從孩子的身邊取材,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5、6歲幼兒的思維處于前運算階段,其思維特征是單向的線形思維。因此,我把它定位在排出5個具體的號碼。
科學活動離不開一個基本的程序,即“激趣——探索——成功”。本次活動中,為小動物電話號碼的解密和對家中電話號碼的討論旨在激趣,也為后面的自主設計奠定基礎;幫小動物們設計電話號碼是展開探索過程,最終走向成功。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則是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探索數字排列的簡易方法和規(guī)律。
2.體驗為小動物設計電話號碼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同伴間有合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記錄單、記號筆
2.動物圖片、教師使用的數字卡
活動過程:
一、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引起孩子查電話號碼的興趣。
2、解密
小狗家的號碼:加法題
小貓家的號碼:減法題
小兔家的號碼:圖形
3、比較三個電話號碼的異同()
二、說說你知道的電話號碼
1、回憶所知道的電話號碼
2、得出結論:家庭電話一般八位數,手機電話是十一位數,特殊電話是三位數(114、110、119),每個電話號碼都不同。
三、設計電話號碼
1.告訴幼兒:請大家為小動物設計電話號碼。
2.出示數字1、2、3、4、5,提出設計要求:
a、第一組第一個數為1,第二組為2,第三組為3,第四組為4,第五組為5。
b、設計的電話號碼為五位數,不能少一個數,不能多一個數。
c、 5個數不能重復。
3、交流電話號碼及排出號碼的方法。
四、延伸:把動物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
《家》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本課生字、詞語,能結合圖文認識詞語。
2、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2)結合圖片、動畫,體驗學習的快樂;
。3)通過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更好認識生字詞,通過游戲發(fā)展學生思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
。2)滲透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情感,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2)看懂圖文,結合圖理解字詞,體會詩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法、學法:
感情朗讀法、質疑法。
教學思路:
《家》是一篇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縱觀整篇課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簡單的兒童詩,共六行十二句,但真正要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在設計上體現寬松和諧的氛圍,體現“讀的進輸的出”!白x的進”即讓學生結合平時的觀察,激情生趣,讀得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讓學生當愛心小使者,去尋扎,發(fā)現畫面中的'“家”,然后讓他們來當小老師。這樣的設計是構建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上的,通過形象的圖片讓他們更好地認識生字詞,通過活潑有趣的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同時讓他們銘記自己的發(fā)現!拜數某觥奔醋寣W生在感悟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當小詩人,自己創(chuàng)作小詩歌兩個相對來說比較有難度的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中提高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設計全解:
一、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氣氛
1、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張照片,想看嗎?(分四組)
2、小朋友,你們想知道這是哪兒?這都是誰嗎?(這就是老師的家,老師家里有八口人,他們是老師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子、小侄子還有我愛人和可愛的小女兒)看!照片上我們笑得多開心呀!歡迎小朋友們有空來我家玩兒。
3、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是什么樣的嗎?(欣賞幾組家的圖片,課件1、2、3)
4、老師小結: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家”的一首小詩)
5、老師領讀課題:家jia (拼音)
二、初讀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拼讀課文。(課件4)
2、指生朗讀反饋。
3、聽讀課文。要求:認真聽,輕輕的跟老師讀,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4、嘗試模仿聯系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2、逐句學習課文。
(1)第一行:老師范讀(出示課件)
學生思考: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呢?
小朋友再想一想,藍天還可以是誰的家呢?
。ㄋ{天)是( )的家。
(2)第二行:男生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說樹林是小鳥的家呢?
請開動小腦筋想一想,樹林還可以是誰的家?
(3)第三行:女生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聽明白了什么?為什么說小河是魚兒的家呢?
請再想一想,小河還可以是誰的家?
(4)第四行:指小組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又知道了什么?為什么說泥土是種子的家呢?
請再想一想,泥土還可以是誰的家?
(5)請同學們看黑板:齊讀前四句詩。
(6)小朋友,我們的祖國孕育了萬物,我們的祖國就像大花園,我們就像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們就生活在祖國這塊土地上。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齊讀最后一句)
思考:為什么說祖國是我們的花朵呢?
老師小結:沒有祖國的哺育和培養(yǎng),我們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7)再朗讀小詩。
。8)聽歌《娃哈哈》。
四、拓展聯系
1、找家:
2、做一名小詩人:學完了課文,我想小朋友也一定能創(chuàng)造一首小詩,
填一填:
。 )是( )的家。( )是( )的家。
《家》教案6
教學目標
。ㄇ楦、知識、技能)
1、得要尊敬老人、愛爸爸、愛媽媽。
2、能正確、清楚、響亮地用一句話回答自己家的地址,家里有哪幾個人。
重點
能正確、清楚、響亮地各用一句話回答課后三個問題。
難點
用普通話正確練說。
教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聽說要求。
1、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這接課就請每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出示課題:4
我的家(聽說訓練)
2、出示投影片:小朋友,這是丁丁的家,我們先仔細看圖,在介紹丁丁的家和自己的家時,發(fā)音要正確,說話要清楚,聲音要響亮,別人在介紹時要注意認真聽。板書:正確、清楚、響亮
(二)、指導看圖,學習說話。
1、我們先讓丁丁來介紹一下他的家。播放錄象。
。ㄐ∨笥,你們好!我叫丁丁。我的家在農村。我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共五口人。)
2、丁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根據小黑板上的問題回答。小黑板出示題目:家在那兒?家里有那幾個人?
3、你們聽到了,剛才丁丁說得多好啊。說話完整,發(fā)音正確、清楚、響亮?茨莻小朋友能學著他的樣子介紹一下丁丁的家。
。1)、指導說第一個問題:丁丁的家在哪里?引導學生由近及遠,從院子里到院子外仔細看圖,知道丁丁的家在農村。
。ㄎ蓓斢袩焽,屋后養(yǎng)著豬,爺爺拿著鋤頭等。)
a、指名說:丁丁的家在農村。
b、同桌互說。
(2)、指導說第二個問題:丁丁的'家里有哪幾個人?要注意從年長的說起。
A、指名說:丁丁的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他自己,共五口人。
B、師生回答。
C、同桌問答。
4、下面我們就學著丁頂的樣子來介紹自己的家。(在小黑板的問題前加一個“你”)
。1)、指導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
(說清家庭住址。家在農村的要說清楚住在**鎮(zhèn)**村。家在城鎮(zhèn)的要說清在**路幾號。)
先讓學生自由練說。師生回答。
師:你家在哪兒?
生:我家在**鎮(zhèn)**村。
最后開小火車練說。
。2)、指導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要說清家里有哪幾個人,應該從年長的說起,最后說自己。
A、讓學生自由練說。
B、指名試說。要求說話完整,發(fā)音正確、清楚、響亮。
C、指名小組“開火車”
D、同桌互相自我介紹。
。3)、把一、二兩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三)、再次看圖,學習說話。
1、我們再來看圖:丁丁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小黑板出示: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可以播放錄象:丁。何野职质轻t(yī)生。我媽媽喂豬,干農活。早晨,爸爸騎著自行車去上班。媽媽在后門口喂豬。我背著書包到學校去上學。臨走時,我很有禮貌地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再見!”
2、看,丁頂多有禮貌呀,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丁丁學習尊敬老人,愛爸爸、媽媽。
3、誰來說說丁丁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的?
4、看誰最能干,看著圖連起來說說:丁丁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幾個人?早晨他們做些什么?
5、可以抽五名學生上臺表演。
(四)、按課后第三個問題學習說話。
1、你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2、像丁丁一樣,連起來說說:你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幾個人?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五)、師生共同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我們還懂了什么?
。ㄗ鲆粋尊敬老人,愛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板書:
我的家
我家在——正確
我家有——清楚
爸爸是……
媽媽是……響亮
《家》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脫水畫的方法創(chuàng)作圖畫蜘蛛結網。
2、嘗試學習使用不同的筆、材料(毛筆、水粉顏料)作畫。
3、能自覺有序地取放材料和工具。
【活動重點】學習用脫水畫的方法創(chuàng)作圖畫蜘蛛結網。
【活動難點】能正確運用毛筆均勻地用水粉顏料畫背景色,使畫面更完整。
【活動準備】
1、蜘蛛結網圖片。
2、畫紙、蠟筆人手一份;每組一盆水粉顏料、3支毛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蜘蛛,導出課題。
一陣大風把小蜘蛛的家給吹沒了,沒有家的小蜘蛛好可憐呀!小朋友們愿意幫小蜘蛛再造一個家嗎?(愿意)那你們知道小蜘蛛是住在哪里的呀?(蜘蛛網)
二、出示蜘蛛網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蜘蛛網的外形。
看看,蜘蛛的網是什么樣子的呢?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幾條總的軸線和網的分布方式。
三、出示范畫,探討其所需的材料與方法。
瞧老師已經幫助這只蜘蛛找到了一個漂亮的.家。
請大家仔細看一看,猜一猜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
用到了什么材料?制作的順序是怎樣的?
蜘蛛的網怎么畫呢?米字形,一圈一圈往里畫。
梳理小結:先在畫紙中央畫好一只蜘蛛,接著用蠟筆畫出蜘蛛的家——網,然后選用一種喜歡的水粉顏料均勻地在蜘蛛網上裝飾背景色。注意用毛筆的時候一定要從左往右,均勻地刷,這樣蜘蛛的家才會更漂亮。
四、布置任務,幼兒操作。
要求:請小朋友有順序地進行畫畫,取放材料時要安靜。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孩子。
五、展示作品,并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動延伸】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及線狀材料為蜘蛛織網。(材料準備:蜘蛛圖片每組各一、毛線、棉繩、絲帶、紙條等線狀材料若干)
《家》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熱鬧喜慶的氛圍,愿意與同伴,社區(qū)里外來務工人員參與歡慶活動
2.知道社區(qū)的叔叔,阿姨為幼兒園的.安全,有序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樂意為他們獻上自己的愛心。
3.知道大一歲了,要更加懂事,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活動準備:
1.氣球,彩旗,愛心
2.根據本班幼兒人數制作愛心賀卡,并寫上祝福語。
3.新手套一雙(大小不限)
4.社區(qū)外來務工人員。材料:剪刀,紅紙,寫春聯用的紅紙,筆
5.糖果顆,面粉,肉,碗,一次性手套,包裝水餃12帶
活動過程:
1.園長致新年賀詞
2.幼兒貼愛心賀卡]
3.請社區(qū)外鄉(xiāng)人員剪窗花,寫春聯
4.游戲:幼兒與社區(qū)人員合作包餃子比賽
5.社區(qū)人員才藝表演:唱歌,武術表演
6.幼兒表演:小班,中班
7.幼兒與社區(qū)人員游戲:托班:給叔叔阿姨喂餃子
小班:給叔叔阿姨圍圍巾
中班:給叔叔阿姨穿衣服
8.給社區(qū)人員送溫暖:捐手套
9.全場兔子舞接龍
活動結束
分糖:甜甜密密過大年
《家》教案9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標志、顏色以及功能。
2.能根據已學會的知識,嘗試對常見的垃圾進行分類。
3.養(yǎng)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愿意做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重點:認識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標志、顏色以及功能。
難點:能根據已學會的知識,嘗試對常見的垃圾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常見的生活垃圾。
材料準備:平板、白板課件、分類垃圾桶、各種各樣的垃圾、手套、口罩
活動過程:
一、情境故事導入
師:馬路上,有一個被人丟棄的小紙團,正躺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哭?那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二、認識尋找家的路線
。ㄒ唬┙榻B其他垃圾桶
師:這時天空中吹起了一陣風,小紙團被吹到了一個垃圾桶面前。你們看,這個垃圾桶是什么顏色的?(灰色)猜一猜它是什么垃圾桶?那你覺得什么垃圾應該交給它呢?
小結:灰色垃圾桶名字叫做其他垃圾桶,是專門放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像煙頭、壞碗、用過的尿不濕、飯盒、動物糞便等等都可以放進去。
(二)認識廚余垃圾桶
師:那其他垃圾桶是小紙團的`家嗎?這時,又吹起了一陣風,小紙團滾啊滾,滾到了另一個垃圾桶的面前。這個垃圾桶是什么顏色的?(綠色)猜一猜它是什么垃圾桶?哪些垃圾是廚余垃圾?
小結:綠色垃圾桶名字叫做廚余垃圾桶,像吃不完的剩菜剩飯、爛掉的蔬菜水果、食物殘渣等等都可以放進去。
。ㄈ⿲ζ渌蛷N余垃圾進行分類,鞏固知識
師:我們剛剛認識了哪兩個垃圾桶?現在地上有一些垃圾找不到家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合適的家嗎?(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移動垃圾放入到合適的垃圾桶中)
。ㄋ模┱J識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師:小紙團的找家之路并沒有結束,又一陣風吹來,小紙團滾到了哪個垃圾桶前?(有害垃圾)
師:又是一陣風,小紙團這次被送到了哪里?這個垃圾桶是什么顏色的?(藍色)這是它的家嗎?
三、垃圾分類小測試
師:在送小紙團回家的過程中,我們一共遇到了哪些垃圾桶?真厲害,老師想邀請大家成為浦東幼兒園垃圾分類小衛(wèi)士,保護幼兒園環(huán)境的干凈衛(wèi)生,你們愿意參加嗎?成為小衛(wèi)士之前呢,還需要經過最后一道測試。
小結:小朋友們真棒,都完成了測試,恭喜你們,成為一名光榮的垃圾分類小衛(wèi)士。
四、清理街道
師:嗚嗚嗚,咦哪里傳來的哭聲。原來是街道上的垃圾都找不到家了?你們能幫幫他們嗎?(請幼兒將垃圾移動到相應垃圾桶里)
五、游戲操場垃圾大分類
師:鈴鈴鈴,有電話響了。原來幼兒園的操場上突然出現了許多找不到家的垃圾,嚴重影響了大家的活動,小朋友們,你們愿意給我一起去幫垃圾找到自己的家嗎?
《家》教案10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7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2、根據數字和圖形標志匹配相同的圖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禮儀,體驗做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人手一盤魚;
3、幼兒人手一個手環(huán)。
活動過程:
一、準備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禮儀。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貓媽媽家做客,做客要做些什么呢?
2、準備禮物。
師:貓媽媽最喜歡吃什么?
老師今天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盆魚送給貓媽媽,你去端一盆,數數你的盤子里有幾條魚?
幼兒講述自己盆里的小魚個數。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發(fā)前的準備。
請幼兒仔細看好我們去貓媽媽家的路上都看見了什么?;我們待會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師隨這畫面的變化提出不同的問題。
第一幅圖:一座小橋
第二幅圖:二座蘑菇亭
第三幅圖: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四幅圖:四朵花的花園
第五幅圖:池塘里有五只小鴨子
第六幅圖:草地上有六張椅子
第七幅圖:樹林里有七棵小樹
三、 去家里做客。
1、貓媽媽家到了,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你好,歡迎你們!
2、給貓媽媽送禮物。
貓媽媽要求你們根據魚的數量分別送到不同的數字下面。
3、貓媽媽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貓媽媽要送手環(huán)給我們,不過她只做了一半,還有一半要我們自己想辦法做出來,考考我們還聰明。
(2)介紹材料:手環(huán)上有數字圖形標記,請看清楚手環(huán)上的數字和圖形標記就貼幾個相應的幾何圖形。
(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看清楚數字和幾何圖形。
(4)交流:我做了幾個手環(huán),數數有幾個什么幾何圖形。
四、回家。
從原路返回,幼兒邊走邊數。
活動反思:
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排序”是一項比較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活動,需要他們運用有限的數、量、形方面的知識,進行一番系統(tǒng)、連貫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我們稱之為“規(guī)律”的東西。排序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簡單的判斷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時也是培養(yǎng)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家》教案11
教學目標:
。薄芬庥檬诌M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
。病⒋竽懴胂,感受用手表演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幾則小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小手變變變"老師今天來表演魔術,你們想不想看?"教師食指、中指豎起,"看,我變出了什么。"(剪刀、小兔)教師把拳頭放在嘴邊,"現在手變成了什么?"(饅頭、包子、面包)教師把拳頭做成敲釘子妝狀,"現在手又變成了什么?"(錘子)"手還可以變成什么?"
二、我演你猜
。、"剛才,我們用一只手來表演,現在我用兩只手來表演,請你來猜一猜我表演了什么"教師一手握拳做饅頭,一手做大老虎的嘴巴,一口把饅頭吃掉了。請幼兒來猜老師表演的內容。
。、對剛才的表演內容做一解釋,引起幼兒的表演的欲望。
。、幼兒用手表演故事"現在請你們也來用手來表演故事,表演后讓身邊的'小朋友猜一猜"
三、天才表演家"你們都是天才表演家,會表演這么多的故事,現在我要來考考你們,你們能不能把我講的故事用手表演出來?"教師講述故事:有一只小白兔,出門玩,它跳啊跳,跳啊跳,突然被石頭絆了一下,摔了一跤,它想:這塊石頭可不能放在這,不然其他的小動物也會摔交的,于是它用力去推石頭,把石頭推在了路邊,高高興興回家了。
教師念旁白,幼兒來表演。
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
《家》教案12
教材分析:
吹泡泡是幼兒平時十分喜歡的游戲,將“泡泡”這一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科學活動內容,滿足了中班幼兒對身邊事物和現象的探究欲望。本次活動為幼兒提供清水、砂糖、鹽、肥皂、洗衣粉、洗潔精等材料,引導幼兒通過猜想、比較、記錄等方式進行探索,發(fā)現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狀是一樣的;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泡泡水,在“玩中學”、在“學中樂”,滿足幼兒對泡泡的好奇心,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吹泡泡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探索用多種材料配制泡泡水,能大膽猜想、實驗,會簡單記錄。
2.能與同伴相互商討,發(fā)現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狀是一樣的。
3.體驗制作泡泡水、玩吹泡泡游戲的樂趣。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的瓶子,清水、砂糖、鹽、肥皂、洗衣粉、洗潔精。
2.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記錄表、各種形狀的記錄貼,抹布。
3.“幼兒學習材料”——《快樂總動員》。
活動建議:
一、出示神秘彩色瓶,引導幼兒猜想。
提問:猜一猜瓶子里是什么?哪個瓶子里的材料能吹出泡泡?
二、請幼兒自己嘗試,探索用多種材料配制泡泡水。
鼓勵幼兒試一試、配一配、吹一吹,看哪些材料能配出泡泡水,記錄實驗結果,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三、出示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請幼兒猜想并嘗試記錄。
提問:這些吹泡泡器分別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吹泡泡器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猜想記錄在表格中。)
四、請幼兒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知道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1.教師導語:現在請小朋友用桌子上的吹泡泡器試一試,看看三角形的`吹泡
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正方形的吹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圓形的吹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2.請幼兒分組進行實驗,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幫助記錄。小結: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帶著自己配制的泡泡水和吹泡泡器到操場上玩吹泡泡的游戲。
2.請家長指導幼兒閱讀《快樂總動員》第 28 頁,嘗試在家自己動手制作泡泡水,探究將材料混合是否可以制作出泡泡水。
《家》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了解一些具體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學生懂得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的相互交往離不開通信。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體的通信手段
教學難點
通信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學具
教學流程
集體智慧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是生活在一個大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的。在這個大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有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各行各業(yè)。在前面的兩個單元里我們了解了農業(yè)與我們社會生活的關系,交通運輸與我們社會生活的關系。今天我們就再來了解一下,通信與我們社會生活的關系。
教師:在我們現代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有許多的事情告訴別人,或是別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是可以親自面談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遙遠或是時間的原因無法面談。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來解決。我們打個電話、寫封信或拍封電報,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
教師:你們知道常見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嗎?
學生:(學生討論)寄送信件、發(fā)行報刊、打電話、拍電報、聽無線電收音機廣播、看電視……。
教師: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斷地走入我們的社會生活,像傳真。衛(wèi)星通信、電視電話等。
教師:(把報刊、雜志、信件、賀卡、明信片等展示給同學們)你們都經常閱讀什么報紙,訂閱哪些雜志,收到過別人寄來的信件和賀卡嗎?
學生:《人民日報》——可以知道很多國內外大事;
《廣播節(jié)目報》——可以了解到廣播電臺和電視臺播送的節(jié)目內容;
《中國少年報》——可以了解到全國小學生的`各種活動。
教師:我們通過閱讀報紙、雜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聞和國內外大事,可以增長很多的知識,互贈賀卡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教師:(手持半導體收音機)你們每天都聽無線電廣播嗎?收音機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內容?
學生:少兒節(jié)目、天氣預報、新聞與報紙摘要……
教師:每天看電視,最愛看什么節(jié)目?(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聽廣播、看電視、打電話、拍電報這也是通信,此外還有我們平時接觸不多的傳真等。
教師:觀察圖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學生:(看圖敘述。)
教師: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如果沒有這些通信設施,將會是怎樣的呢?
學生:(討論)略。
教師:我們現代社會生活是離不開通信的。
我們通過這些現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聽到全國的和世界各地的新聞。有的當時就可以聽到、看到。你們可以舉一點這方面的例子嗎?
學生:衛(wèi)星轉播的奧運會、亞運會、各種大型體育比賽。
教師: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好像把地球都縮小了,好像把我們和遙遠地方的距離都縮短了。我們是“在通信中了解社會”了。
教師:在通信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遵守相關法律)
《家》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常試學唱廣東話的歌曲,并對學廣東話感興趣。
2.能有節(jié)奏地邊唱邊玩猜拳游戲,并做相應的肢體動作。
3.體驗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樂曲準備:《何家公雞何家猜》,幼兒律動《大公雞》。
2.圖譜六張。
3.全班幼兒坐成扇形。
三、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樱簬熒黄鹱髀蓜印洞蠊u》
1.教師唱《大公雞》,邊做動作邊表演。
2.師生一起表演,邊做動作邊唱。
3.幼兒兩人一組表演。
朋友們唱得真幫!今天呀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關于公雞的歌曲,請小朋友認真的聽一聽老師唱的這首歌和我們剛剛唱的《大公雞》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輕唱歌曲《何家公雞何家猜》,(著重“公雞”)提問:你們發(fā)現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ǘ⿲W習演唱歌曲中的副歌部分
1.教師完整的范唱歌曲。
你們發(fā)現了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那老師告訴你們這是一首廣東話的歌曲,F在我們再來聽一聽,(教師范唱)那公雞用廣東話怎么說?(公“該”),跟老師說一遍(公“該”),那小雞呢?母雞呢?好,那我們把公雞、母雞、小雞一起加上動作用廣東話教一遍!肮摗薄澳冈摗薄靶≡摗
2.重點范唱副歌部分,“何家公雞何家猜,何家小雞何家猜,何家公雞何家猜,何家母雞咯咯咯”邊唱邊做動作,幼兒跟著邊唱邊做動作。
現在請幼兒再來聽一聽公雞、母雞、小雞這三個詞在歌詞里面是按什么順序出現的。公雞——小雞——母雞
。ㄈ┏鍪緢D譜
1.教師把歌詞用普通話念一遍,然后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用普通話念一遍。
那歌曲的前半段(真奇怪呀……是誰家的不知道(廣東話唱))這段唱的是什么你們知道嗎?那老師把歌詞用普通話念一遍。(加上動作)你們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我們看圖譜來一起念一遍。再來一遍加上動作。(三遍)
2.看圖譜共同演唱歌曲的`前半段。我們看著圖譜把這段歌曲唱一遍?(三遍)
3.完整唱歌曲。
現在我們一起把這首歌完整的演唱一遍。(加動作)
四、學習音樂游戲《何家公雞何家猜》。
1.交待游戲規(guī)則,(玩石頭剪刀布游戲,兩個小朋友面對面玩石頭剪刀布游戲,贏的人做公雞的動作,輸的人做小雞的動作,如果兩個人同時出一樣的話就同時做母雞的動作)
2.討論:在游戲中,你是唱到哪里出的拳?現在看老師是怎么用《何家公雞何家猜》的這首歌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的。(教師示范)
3.再次體驗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交換朋友)我們再換個好朋友玩。
五、互動
和客人老師一起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進一步體驗師生游戲的快樂及和他人分享、傳遞游戲時的愉快情感。你們玩的開心嗎?現在每個小朋友找一位客人老師和你們一起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家》教案15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掛圖,看圖回答問題。
2、出示圖片:白云,小鳥,魚兒,種子。指名在圖上找到它們的家,將圖片貼在相應的位置。
3、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優(yōu)美的兒歌:《家》。板書,齊讀。注意讀準三拼音。
二、初讀指導
1、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要求看準音節(jié),讀準字音。
3、指名試讀,教學生字。
強調讀準邊音、前鼻音、翹舌音和輕聲。
4、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三、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
2、看課文后筆順提示,書空。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安排。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詞,相機正音,加點的字口頭組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句。
藍天是白云的'家
(1)點名讀。
。2)作者把藍天比做什么?
。3)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
(4)誰能美美地讀一讀,讓老師感受到白云像在藍圖悠悠地散步?
樹林是小鳥的家
。1)點名讀。
。2)多媒體演示。學生觀察并思考:為什么說樹林是小鳥的家。
(3)練習朗讀。
引導學生觀看動畫,自讀三四行,讀后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句。
。1)這句話很長,我們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連貫。
(2)白云、小鳥、魚兒都有自己的家,該多幸福!讓我們來讀好這句話。
2、學習第二句。
(1)過渡。
(2)小黑板出示句子。點名讀。
。3)什么叫&“祖國&”?引導感受交流,祖國是一個巨大的花園,我們就是花園里的花朵。
。4)小結。
(5)齊讀第二句。
3、指導朗讀全文。
4、練習背誦。
。1)各自練習背誦。
。2)指名配上音樂背。
。3)全體起立,加上動作齊聲背。
三、練習說話
1、激趣。
這首詩寫得多美!現在,讓我們也試著做一個小詩人,用&“什么是誰的家&”的句式來作詩。
2、練習。
四、指導書寫生字
1、指名讀。
2、教學偏旁:禾木旁、寶蓋兒;認識新筆畫彎鉤。
3、集體書空。
4、教師范寫生字,著重強調關鍵筆畫。
5、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家》教案】相關文章:
《它們的家》教案09-06
《小鳥的家》教案04-02
《家》大班教案11-13
《家》中班教案12-07
《幸福的家》教案03-20
《共同的家》教案02-25
《我的家》教案03-02
《松鼠的家》教案03-02
中班《家》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