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之秋》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峽之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峽之秋》教案 1
《三峽之秋》是修訂后六年制小語教材人教版第九冊新增的一篇精讀課文。在教學本文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層讀書,層層深入,感受三峽之秋的奇麗景象,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1、通過各種讀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病⒆x懂課文,能簡單說說三峽之秋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了解三峽各個時段的景象特點
。础⒘私獗疚牡膶懽黜樞。
1.了解作者按什么順序來描寫三峽的景物。
2.能體會三峽之秋一天當中的景象特點。
多媒體課件、搜集三峽的圖片、有關音樂
一、導入課題,初讀感知,質疑問難,從整體上感悟美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
。2)交流讀后的一些初步的感受。
。3)請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作者描寫了三峽之秋的哪些景象?
(4)請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ㄊ紫龋瑢W生自由朗讀,重點是為了解決字音問題,把課文讀通順;然后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一些初步的閱讀感受;再一次默讀,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即從作者描寫的幾個時段的景象中感悟它的美麗。這時,學生的感受一般是淺顯的,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提出閱讀中不明白的問題,以便調整下面的教學。)
二、讀書想像,解決疑問,在細讀中感悟美
。薄W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再把讀得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病⒋蠹易屑毬牪⒄归_想像,聽完后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ㄟ@個環(huán)節(jié)以讀代講,讀中想像,讀議結合,將語言文字和生活觀察相結合,巧妙地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三峽之秋的美,避免了教師串講串問。)
(在引導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同時,可以按照時間的變化有順序地安排交流,利于學生有順序地想像三峽景象,感悟秋景的奇麗,引導學生在讀中自悟,培養(yǎng)語文能力。)
3、欣賞三峽的錄像片斷,請學生說說觀后的感受。
〔這里運用電教手段,可以引導學生直觀地感受三峽的美景,幫助學生豐富想像,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三、感情朗讀,練習說話,在表達中升華美
。薄⒈荣悾鹤寣W生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讀,男女對讀,表演讀等),讀出三峽之秋的美,大家評議。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競賽,給學生選擇朗讀方法的權利和相互評價的權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美讀,在美讀中進一步升華閱讀情感。)
。、比賽:在學生明白了如詩如畫的三峽的意思的基礎上,請學生作詩作畫作廣告,贊美一下三峽之秋美景。
。ㄔ谶@個環(huán)節(jié)里,學生可以自由說話,盡情表達對自然、對三峽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在說話中進一步明白成熟、明麗、熱烈等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鳴。)
四、了解寫法,對比讀書,在對比中體會美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種題型:
。薄⒈卮鹱鳂I(yè):(在小組里說說、畫畫、議議。)
作者把三峽之秋描寫得如詩如畫,看看作者都用了哪些描寫手法?
。ㄔ谛〗M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課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等,淺顯地了解作者的描寫手法,從而受到啟發(fā)。)
。、超市作業(yè):(任選一題,在小組里交流)
、 讀了: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和連同它們在水面映出的紅色光暈,使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這兩句,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 欣賞:而月亮,從山頂上,順著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一句,如將畫線的詞語去掉,你有何想法?
、 對比:三峽又是一片秋天的明麗、三峽又充滿了秋天的熱烈的氣息不同景象,你感受到什么?
⑷ 換換結尾:將結尾這一天,正是中秋換為其他句子,并從中表達作者的感情。
。ㄟ@里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利于學生全體參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再來深入感悟自然的美,評價文章的美。)
五、課后練筆,搜集資料,在實踐中展現(xiàn)美
。、課后可以繼續(xù)搜集、閱讀描寫三峽的文章、圖片,并進行相互交流。
。病⑥k一期奇麗的三峽的墻報。
。ㄟ@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內學習的延伸,拓寬了學習語文的渠道,引導學生在練筆、搜集資料、辦墻報等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峽之秋》教案 2
研究的主題:在品讀語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趣
設計理念:本課設計運用了“自主閱讀、點撥方法、品讀感悟”的自主學習模式,力求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實現(xiàn)自主閱讀,引入批注,展示個性化閱讀,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教材分析
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好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是聞名世界的風景區(qū)。本文的作者方紀對三峽的秋景的描寫更是美麗動人,比喻生動、形象,語言優(yōu)美,描寫的景物靜中有動,讀后宛如身在畫中。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三峽秋天的美景,體會作者熱愛三峽的真摯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學習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三是要學生繼續(xù)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來學習獨立閱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學習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4、通過自我批注與誦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三峽秋天獨特的美,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5、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三峽群峰秀麗、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你們可曾想到,古往今來,關于它的詩作竟然有近萬首。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就曾這樣過《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吟誦: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三峽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無數文人墨客駐足流連,抒情感慨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三峽,領略三峽之秋的神韻。(板書課題)
交流所收集的有關三峽的資料,對三峽有個了解。
本文寫的是三峽秋景,那三峽在哪兒?它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通過預習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呢?學生介紹資料,教師概括性地對學生的介紹進行評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師生合作理解橘柚樹、云母石、素錦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1)學生先自由讀課文,獨立思考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體交流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受三峽的美
1、默讀課文,想想三峽的秋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自由回答
2、誰來說說三峽的秋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峽秋天的美,無處不在。(板書:美)課文又是按什么順序寫出了三峽秋天美麗景色的呢?讓學生再次瀏覽課文并回答。
3、讓學生用橫線畫出體現(xiàn)時間順序的詞語,誰找到了?
4、小結:課文就是按時間順序,描寫了三峽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到夜的景色。(板書:早晨、中午、下午、夜)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三峽的秋天有著怎樣的氣息呢?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總起全文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齊讀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峽秋天總的特點。
2、學生匯報:成熟
3、作者正是抓住了橘柚樹的變化,讓我們知道:三峽已經是——秋天了。
五、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三峽的秋天來了,作者按時間順序將三峽不同時間段的美麗用具體的語言來進行了描述,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美讀具體的句子,感受三峽的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知道三峽之秋這篇課文按什么順序描寫了三峽不同的景色?告訴我們三峽充滿了(成熟的秋天)的氣息。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早晨
1、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作者走進三峽的一天,從露水閃耀的清晨開始,去細細品味它的魅力。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三峽早晨的段落,從書上找一個詞語來體現(xiàn)三峽早晨的特點(明麗)
2、那哪些詞語或句子能體現(xiàn)明麗的特點?說一說。
3、在橘柚樹的變化中,讓我們感到早晨的三峽是明麗的。(板書:橘柚樹——明麗)早晨的三峽,色彩斑斕,明凈艷麗。請大家?guī)е约旱母惺軄碜x一讀。
4、誰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請大家像他那樣美美的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5、我們剛剛學習了三峽之秋早晨的這一段,你們說說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這部分?
6、生匯報學習方法。(讀-找-說-讀)
7、大家學得很用心,那現(xiàn)在我們就帶著這些要求,去自學后面的三個時間段,并在書上用筆將描寫的特點勾出來,一會兒進行匯報。
中午
1、誰來讀讀三峽中午的景色?指名讀文
2、誰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寫出了三峽中午的什么特點(熱烈)?描寫了哪些美景(陽光、長江)學生交流學習感受。
3、學習比喻句,理解“呼嘯”感受熱烈的氣氛,誰能把你感受到的熱烈讀出來?指名讀讀文。
4、這么熱烈的氣氛請我們男同學來讀一讀,女同學靜靜的聽,感受感受我們男同學熱烈的氣勢。
下午
1、剛剛我們還沉浸在三峽中午熱烈的`氣氛中,此時太陽漸漸西斜,已經是下午了。請同學們默讀下午的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峽有什么變化?(霧升起來了,長江平靜了)學生匯報
2、看看這段話,哪個字能體現(xiàn)出影子的動態(tài)?
“擁”形象地寫出了影子的動態(tài),也顯示出霧中三峽的寧靜。怎么來處理這個擁字)此時,籠罩著一層霧的三峽就像一位穿著紗衣的仙女,朦朧而優(yōu)雅。請女同學來讀。
夜
1、走過白天的明麗和熱鬧,三峽的夜終于來了。想一想,三峽的夜又給你帶來哪些特別的感受呢?(特別的寧靜如沉沉欲睡、都像驚醒了一般)
2、誰來讀讀這段話,讀出夜的寧靜來。指名讀。
3、三峽的夜是如此的寧靜而當一輪明月漸漸升高,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指名讀第6自然段
4、讀得真不錯,那么從這個自然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
5、在這個自然段的最后,作者用了“像……又像”兩個比喻,把月光的清冽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那你能用“像……又像”說句話嗎?生造句
6、作者也正是抓住了月光的特點,運用生動恰當地比喻將月光的美,描寫得淋漓盡致,讓我們遐想連篇。在這部分,作者還用了幾個動詞,形象地體現(xiàn)了山的高聳、月的清冽,看看誰能先找到?(瀉、飛降、掛)
7、對了,作者以動寫靜,讓更生動。我們細細欣賞了月夜,體會到月亮的色彩、形態(tài)是那么素淡優(yōu)雅、超凡脫俗。那你能把你體會到的美,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誰來試試。生讀文,互相評價。
8、這么美的月夜,請我們班朗讀的最好的同學來范讀一下,大家仔細聽感受他讀時的語調和語速。
9、生齊讀。
真令人陶醉!老師仿佛看見一輪明月高高的掛在空中,這一天,正是——中秋。課文前面告訴我們時令是秋天,結尾在具體點明是中秋,首尾呼應。中秋的三峽時而寧靜輕柔,時而翻滾呼嘯,能夠隨時間不停地變換自己的身份,從容大方,變化自如,所以作者說三峽的秋天充滿了——成熟的氣息。
三、積累內化,回歸美
1、三峽成熟的美在作者筆下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贊嘆不已。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么美呢?
2、看來同學們對三峽的美感受都很深,縱然我們有千言萬語,也說不盡對三峽的贊美。課后讓我們再感情地讀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一背。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
早晨——橘樹樹明麗
中午——長江熱烈
下午——霧青色而透明
夜晚——長江寧靜
《三峽之秋》教案 3
教學內容:三峽之秋
教學要求:
1、積累詞匯;
2、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寫作順序;
3、了解三峽景物的特點;
4、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
2、準備三峽的風光片VCD,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生介紹三峽
你們對三峽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學生根據課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匯報、交流)
1、可以介紹三峽的地理位置,老師將學生找到的地圖投影,讓學生介紹:三峽位于長江中游,西起四川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主要景區(qū):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2、還可以讓學生介紹其他資料。
3、引導背誦描寫三峽的古詩,如:《早發(fā)白帝城》
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看三峽?感受一下?教師播發(fā)三峽VCD
三、新授
看了剛才的影片,三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發(fā)言。
那么三峽的秋天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請大家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輕聲讀課文。
2、指名朗讀,糾正讀音,師生評議。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三峽景物的`?
3、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課文
出示自學要求:課文寫了三峽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寫出了三峽什么特點?
組長注意做好記錄。
4、集體討論匯報交流,師做好板書。
5、你最喜歡這幾個時間段里哪個景物?你能讀讀嗎?師生評議。
6、思考:文章開頭和結尾有什么作用?(開頭總寫三峽的秋天;結尾點明具體時間)
7、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8、配樂朗讀:你喜歡哪一段就讀哪段。
四、小練筆
模仿本文寫法,寫一個片段:《校園秋色》或《尚湖秋景》。
寫完后,出示一到兩篇交流。
五、作業(yè):
回家后,請你做一做小導游,將你今天領略到的三峽的景色介紹給爸爸媽媽。
《三峽之秋》教案 4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4、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三峽秋天的景色特點。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去游覽世界聞名的風景區(qū)三峽。(看錄像)看后簡單說說三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去三峽旅游過的同學還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談一談。
二、檢查預習
讀生字:橘(橘樹)駁(駁船)
學生互相解詞:
搖曳:搖動。
呼嘯: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
三、默讀課文,出示自學提示:
1、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劃出體現(xiàn)順序的詞語。
2、課文描寫了一天中三峽景物的哪些特點?
3、讀讀文章開頭和結尾的話,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四、在全班交流。
交流時教師進一步提示:課文描寫了三峽在中秋這一天的景物變化,讀一讀,說說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別重點寫了什么景物,寫出了三峽的什么特點?劃出重點詞語。全班討論,得出結論:
。1)早晨重點寫橘柚樹,寫樹上露水的變化(由像潔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陽照耀下的色彩(綠葉金實),顯示了三峽之晨的特點:明麗。
。2)中午重點寫長江,寫長江在陽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勢(翻滾、呼嘯、奔騰),輝映峭壁,峽谷波光蕩漾,顯示了三峽中午的特點:熱烈。
。3)下午重點寫霧,寫青色的霧使峽里黃昏來得特別早,峭壁的倒影使長江變成小溪,顯示了三峽黃昏的特點:青色而透明。
。4)夜先寫長江,寫長江的寧靜(沉沉欲睡),寫長江的偶然被驚動(駁船駛過時,漁火和燈標輕輕地搖曳),顯示了三峽夜間的特點:寧靜。重點寫峽谷,寫三峽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峽谷特點,寫月亮的出現(xiàn)、色彩和形態(tài)。寫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錦,突出三峽特點:寧靜而神秘。
小結:本文語言流暢、優(yōu)美,請你讀讀你喜歡的段落。
五、指導朗讀
1、朗讀的時候還應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帶著喜愛、欣賞的感情來讀。在讀不同的段落時注意語調、語速的變化。例如讀早晨的三峽,語調應是輕快的,這樣才能把三峽明麗的特點展現(xiàn)出來。讀中午的三峽,語速應快一些,語氣是熱烈的。讀夜晚的三峽,語速應慢下來,體現(xiàn)三峽的寧靜之感。
2、朗讀練習
附:板書設計
14 三峽之秋
早晨橘樹明麗
中午長江熱烈
下午霧青色而透明
夜晚長江寧靜
峽谷神秘
《三峽之秋》教案 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3、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用具:
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三峽像一副連綿不斷的畫卷,是聞名世界的風景區(qū)。交流搜集到的關于三峽的資料。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要求:
。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匯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自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指導朗讀
帶著喜愛、欣賞的感情讀。自由吟讀,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把優(yōu)美的畫面,真摯的情感讀出來。
四、結束語:
作者按照時間的順序介紹了三峽一天的美景,使我們認識到了三峽不同時間的美麗。
五、作業(yè):
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
板書設計: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峽之秋
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
《三峽之秋》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4、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祖國山河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師生共同交流課下搜集的關于三峽的資料,可以是文字資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談談自己游覽三峽的感受。 教師酌情補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讓學生說說自己通過預習得到的收獲。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哪些特點。
這篇課文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寫,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下列特點:
早晨: 清新而明凈 明朗
中午: 熱烈
下午: 平靜、輕緩
夜: 沉沉欲睡 驚醒
3.朗讀課文
三、深入學習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思考并討論;課文是如何具體地寫三峽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歡的句段找出來,讀一讀,加以體會。
2.學生自學,討論, 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討論結果。
4.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觀看三峽風光片。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不同特點。略讀課文仍要放手讓學生自學。導入新課時,師生共同交流課下搜集的關于三峽的資料,可以是文字資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談談自己游覽三峽的感受。第二步,讓學生說說自己通過預習得到的收獲。深入學習階段,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思考并討論;課文是如何具體地寫三峽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歡的句段找出來,讀一讀,加以體會。最后觀看三峽風光片,增強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三峽之秋》教案 7
教學要求:
1.理解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不同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表達的思想酌情。
3.學習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特點。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觀、讀、想、寫四結合。
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使用媒體:課件《三峽風光》或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學生交流利用從網絡上或圖書館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
2.長江,養(yǎng)育了炎黃子孫,滋潤著華夏兒女的心田。長江三峽,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圈。今天,讓我們走進三峽,共同領略三峽之秋的神韻。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何收獲,遇到了什么問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交流。
(1)談收獲。
(2)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談,對于提問有價值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
三、再讀,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讀全文,選最喜歡的部分自學,在書上圈圈、劃劃、注注,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講課法:小組代表到臺前匯報自學成果,其他學生補充,評比朗讀情況。教師適時點撥,出示課件。
學生發(fā)言可抓住以下要點:
。1)總寫三峽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點。通過橘樹、柚樹的葉子、果實來表現(xiàn)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麗。從晨露閃亮到露水漸逝,再到一片明麗,讀者在感受變化時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現(xiàn)了熱烈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長江化作一條巨蟒,咆哮奔騰、呼嘯而去,所過之處,一片金黃。
。4)黃昏景色,抓住了平靜的特點。倒影林立的長江仿佛變成了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溫柔可愛。
。5)在寫夜景時,作者用兩個自然段的筆墨,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神的圖畫。從入夜時的沉沉入睡到圓月高懸時的恍入夢境。漁火、燈光、光暈、汽笛,有光有聲;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運用,呈現(xiàn)出一幅大寫意的三峽夜景圖。
四、朗讀比賽。
可采用推薦、指導、教師參與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參與朗讀,加上及時的評價,使學生在有感情(表情)的朗讀中再次感受三峽之秋的神韻。
教學小結:
1.本節(jié)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你懂了嗎?
2.三峽,以它那迷人的風光吸引著無數中外來賓,而三峽工程又會給三峽帶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課下展開調查,并相互交流。
《三峽之秋》教案 8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方紀寫的一篇描寫長江三峽秋天的美景的散文。了解長江三峽秋天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對本課中比喻句的理解是學習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自學生字詞語,積累美詞佳句。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江三峽秋天的美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激發(fā)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關鍵處處理:
組織學生召開歌頌母親河的詩文朗誦會,激發(fā)學生對母親河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VCD、風光片《長江》錄音機、磁帶、有關長江三峽的資料等。
學生:查閱有關長江三峽的資料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江三峽秋天的.美景。
教學過程:
一、錄相導課,激發(fā)興趣。
1.播放電視風光片《長江》中有關三峽的片斷,教師適時給以介紹,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2.出示有關三峽圖片,師生共同介紹長江三峽,對長江三峽有一個全面的完整的認識。
3.作家方紀也到過三峽,并且寫下了優(yōu)美的散文《三峽之秋》,今天,讓我們跟隨作家,一起領略三峽的秋天的美麗景色。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了解寫作順序。
1.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詞。
2.全班交流,學習生字詞語。
3.指讀課文,思考回答: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三峽之秋的景色的?劃出表示順序的詞語。
三、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江三峽秋天的美景。
1.自讀課文,思考討論:作者抓住了三峽不同時間的什么景色來描寫的?有什么特點?
2.全班交流,注意引導學生說清楚描寫的是什么景色,抓住了什么特點來寫的。
3.在交流的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四、課時小結。
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
時間
景色
早晨
明麗
露水
橘柚樹
中午
熱烈
陽光
長江
下午
平靜
霧
倒影
夜
朦朧
月亮
月光
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積累優(yōu)美詞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背誦課文,理解比喻句,品味語言。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文中的比喻句。
1.這篇課文,語言非常優(yōu)美,特別是運用了許多比喻句,給文章增添了色彩。請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清主體喻體。
2.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講清主體喻體,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些語句。
二、再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1.閱讀丁丁、冬冬的視角,自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2.先小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1.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
2.配樂指名背誦,同位互相檢查,看看誰背過了一些段落。
四、質疑問難。
五、課時小結。
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
語句優(yōu)美
比喻句
作業(yè)設計:
1.《課堂同步學習與探究》
2.預習下一篇課文。
課后反思:
在本課重點的突破方面,我采用了如下幾個步驟:一是學生自讀;二是配樂指名讀;三是說說你對這一段所描寫的內容的整體感受;四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五是再讀,深入體會。采用了這五步后,學習的效果非常好。
《三峽之秋》教案 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并能理解“搖曳”“清冽”“朦朧”“凌空飛降”等詞語的意思。
2、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yōu)美詞句。
3、能領悟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仿照批注,批寫課文描寫的三峽秋天的特點及感受。
4、通過讀課文想畫面,激發(fā)學生對三峽美景的熱愛。
教學重點
讀課文,想畫面,了解三峽美景在各個時段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領悟在不同時間抓不同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師生均收集有關三峽的圖片、文字、音像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話說三峽
1、教師放三峽美景的錄像片斷,配音簡介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上最神奇、最壯觀的一段峽谷。它西起重慶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段峽谷組成,全長193千米。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說說自己了解的長江三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出生字新詞。
(1)教師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讀:陡峭巨蟒眨眼駁船搖曳朦朧清冽光暈劃開凌空飛降
(2)相機對加點字的讀音作指導。
2、瀏覽課文,勾畫出課文中表示一天中不同時段的詞,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三峽秋天的景物特點的
(1)學生瀏覽,勾畫。
(2)學生匯報交流。課文是按照一天中的早晨、中午、晚上等不同時段描寫三峽秋天的美景的。
(3)作者寫早晨的三峽美景之前和在文章的末尾,還各有一段,找出來讀一讀,想想這兩段在文章開頭與結尾,各有什么作用。文章的第一段:總寫了三峽的秋天是一個成熟的季節(jié)。文末的一段,點明所寫的美景正值中秋。這兩段首尾照應,構成文章的開頭與結尾,使文章結構完整。
三、批讀課文,感受三峽之美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段,借助書上的批注,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段
(2)匯報交流。
、僖龑W生通過課文批注明確三峽的秋天具有成熟、豐碩的特點。
、谝龑W生批注:自己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了三峽秋天的成熟特點的。這段總寫三峽的秋天,抓住了果實的特色、清香來體現(xiàn)成熟。
2、這篇課文主要寫三峽秋季一天中不同時段的美景,你認為哪個時段的景色最美,找出來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批寫在相應的段落旁邊。
3、學生匯報交流。(以下是教師預設課堂,可根據學生匯報而改變交流的順序。)
(1)匯報課文寫早晨的段落:
①讀了這一段,你認為早晨的三峽秋色最美,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它的美的?(透明的露水、峽風的.涼意、新鮮而閃爍的陽光。)
、谀銖囊陨显~語中發(fā)現(xiàn)早晨的三峽具有怎樣的主要特點?(景物特別明麗。)
、勰阍谖闹卸寂⒘诵┦裁?(學生匯報,教師相機肯定,引導學生補充批寫景物及景物特點,或者批寫自己的感受。)
④教師小結:三峽的早晨,沐浴在陽光之中,清新涼爽明麗,給人輕松舒適的感受。請同學們美美地朗讀這一段。
(2)匯報課文寫中午的段落。
①學生閉眼,聽教師朗讀這一片斷,頭腦中想象這段話描寫的畫面。
②請學生說說,從自己想象的畫面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從以下詞語中感受形象畫面: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跳躍;長江像巨蟒翻滾呼嘯,奔騰流去,波光蕩漾。
、鄹惺苤形鐣r候的三峽特點。引導學生從動詞“跳躍”“翻滾”“呼嘯”“奔騰”“蕩漾”感受三峽秋天的熱烈氣息。
、茏寣W生帶著歡快、熱烈的語氣讀好這一段。
、葑寣W生體會本段中的幾個比喻句,批注出這幾個比喻句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說說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⑥讓學生帶著想象的畫面,美讀這段課文。
(3)匯報寫下午的段落。
《三峽之秋》教案 10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2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4、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祖國山河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病熒餐涣髡n下搜集的關于三峽的資料,可以是文字資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談談自己游覽三峽的感受。教師酌情補充。
二、檢查預習情況
。薄⒆寣W生說說自己通過預習得到的收獲。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哪些特點。
這篇課文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寫,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下列特點:
早晨: 清新而明凈 明朗
中午: 熱烈
下午: 平靜、輕緩
夜: 沉沉欲睡 驚醒
。、朗讀課文
三、深入學習
。、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思考并討論;課文是如何具體地寫三峽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歡的句段找出來,讀一讀,加以體會。
2、學生自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討論結果。
。、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觀看三峽風光片。
《三峽之秋》教案 11
《三峽之秋》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按時間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描寫了中秋這一天從早晨到夜晚三峽景色的變化,具體描述了三峽早晨的明麗、中午的熱烈、下午的青色而透明、夜的寧靜,表達作者了對三峽景色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這篇課文安排在第四單元,該單元的重點是“訓練學生讀懂課文、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的訓練重點以及本課的內容特點,我制訂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三峽之秋的特點。
。ǘ┣楦心繕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ㄈ┘寄苣繕
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口語表達、審美、想象等能力。
【學習重點】
體會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特點。
【學習難點】
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熱愛三峽的真摯情感。
【學具準備】網絡教室、課件、麥克風等。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方法】觀、讀、說、寫四結合。
【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設計理念】以“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以讀為主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發(fā)展,在讀中創(chuàng)新。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激趣導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本教學設計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前到學校圖書館、看VCD、看電視、請教到過三峽旅游的人、上網等途徑去搜集有關三峽的資料,實現(xiàn)了“大課堂、中課堂、小課堂的統(tǒng)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一定要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在此過程中,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和主動的獲取知識能力得到養(yǎng)成,使他終身受用。
1、學生交流利用從網絡上或圖書館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
(1)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三峽圖片或讀文章。
(2)請去過三峽旅游的同學說說三峽的風光和感受。
2、放三峽風光。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家方紀走進三峽,共同領略三峽之秋的神韻。
3、板書題目《三峽之秋》。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蹦敲矗绾渭ぐl(fā)學生的興趣呢?教學伊始,我讓學生交流從網絡上或圖書館等到地方搜集到的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接著我便播放三峽風光片,讓學生從聽覺、視覺上感知了三峽的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迫切想跟作者去游覽三峽秋天的美麗景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培養(yǎng)自主探索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到“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何收獲,遇到了什么問題。
2、學生小組自學:小組交流、討論。
3、生匯報。
、僬勈斋@。
、谫|疑問難。
學生自由談,對于提問有價值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合作、交流討論的.時間,重視生生互動。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彰顯,自然會將學習當作一種樂趣!
三、熟讀課文,想象畫面
本文語言優(yōu)美,仿佛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非常適宜學生邊讀邊想畫面,感受三峽美。并及時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三峽景色的無窮魅力。
1、讓學生自己朗讀最歡喜的段落,邊讀邊想,抓住重點詞想畫面。(展示:教師通過畫面,引導學生突破重點。)
2、朗讀指導。
。1)分小組讀。(按興趣,可分為早、中、午、晚四個小組)
(2)小組比賽朗讀,學生評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新課標的“教學建議”中特別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沒有繁瑣的分析課文,而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
四、美讀課文,體會情感
1、配樂朗讀。讓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配上合適的音樂。要求:讀出自己的感受,以各自的體會去朗讀課文。
2、請學生配樂朗讀,學生評價。
【以讀為本,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感。整節(jié)課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熟讀課文,深入理解、美讀課文,體會情感”三個層次,有重點地循序漸進地進行朗讀訓練;采用多種朗讀方式,放手讓學生默讀、齊讀、美讀、示范讀、配樂讀等,體現(xiàn)朗讀的指導層次性;借助多媒體手段,營造朗讀氛圍,增強了朗讀的效果!
3、活動:制作《三峽之秋》音樂風光解說片
。1)討論關于“音樂風光解說片”制作的有關知識。(要有合適的音樂作背景,要有與文字內容相同步的圖片資料,要配上感情的的解說。)
。2)為學生提供各種資源。
包括:
、俦尘耙魳啡舾啥;
、趫D片資料50幅;
、跴owerPoint應用程序;
④麥克風。
(3)學生按興趣分組,組成研究、制作小組,分工合作,制作片子。
。4)成果匯報交流。全班同學參與評價,評選出最佳片子和最佳解說員。
【為《三峽之秋》制作音樂風光解說片,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和動力。學生在“背景音樂的選擇、圖片的編排、解說的訓練”中,達成了“語言文字的感悟、內化、積累和運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和發(fā)展!
五、課外實踐
1) 喜歡文學的你,摘錄本文優(yōu)美的詞句。
2) 喜歡朗誦的你,配樂朗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喜歡唱歌的你,用自己熟悉的旋律,配上自己填的詞。
4) 喜歡畫畫的你,畫出你心中三峽。
5) 喜歡寫作的你,可仿照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一篇《校園之秋》。
6) 喜歡旅游的你,為三峽寫一段廣告詞,為三峽作宣傳。
7) 興趣廣泛的你,上網搜集有關三峽工程的信息,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電子畫報。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至少有語言、數理邏輯、音樂等七種智能,而每個人的智能結構是獨特的,這樣就形成了發(fā)展的迥異。因此,我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智能結構,學習方式等的不同特點,設計了分層教學,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興趣盎然地完成活動。從而促進了每個學生全面充分的發(fā)展。】
【語文教學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大語文即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一種教學思想。網絡教學能充分利用網上浩瀚的語文資源,構建課內課外的聯(lián)系,擴大了語文學習的空間,使封閉的小學語文教學變?yōu)殚_放的教學,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語文學習要打破課時、教材的束縛,把學習的觸角延伸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讓學生在大環(huán)境中學習、發(fā)展!
六、板書設計:
三 峽 之 秋 時間 景物 特點
早晨 露水(橘樹、柚樹) 明麗
中午 長江 熱烈
下午 霧(長江)青色而透明
夜晚 長江、峽谷 寧靜而神秘
《三峽之秋》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語,積累美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學習課文,把握三峽景物在一天中的不同特點。
2.引導學生欣賞文章優(yōu)美、清麗的語言;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寫景抒情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抓住文章的感情脈絡,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長江、對大自然、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重點難點重點引導學生了解長江三峽秋天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難點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及具體描寫景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
2.帶領學生掃清字詞障礙,積累美詞佳句
3.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三峽秋天的美重點難點了解三峽秋景的美,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三峽群峰秀麗、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古往今來,關于它的詩作竟然有近萬首。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就曾寫過《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三峽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無數文人墨客駐足流連,抒情感慨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三峽,領略三峽秋天的神韻。
二、初讀課文,了解寫作順序三峽之秋就是三峽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去感受一下作者筆下的三峽之秋。(生自由讀課文)誰愿意說說,作者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我覺得是美麗的。三峽秋天的美充滿了什么氣息?是一種什么樣的美?成熟的秋天的氣息;一種成熟的美。你從哪兒找到成熟這個詞的?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的,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括了三峽秋天總的特點:成熟美,那三峽秋天的這種成熟美又是通過哪些景物體現(xiàn)出來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段。(生齊讀課文第一段)第一自然段重點描寫了哪種景物,都寫了它們的什么?重點寫了橘柚樹,寫了橘柚樹的葉子和果實。那綠得發(fā)黑的葉子,那由青變黃的果實都散發(fā)出秋天的成熟的氣息。那三峽秋天的這種成熟美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體現(xiàn)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再來瀏覽全文,并畫出相關詞語。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時間詞有早晨、中午、黃昏和夜晚。
三、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三峽秋天的美景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再現(xiàn)了三峽秋天的美景,在一天的不同時段,三峽風光各異,各具特色。就讓我們迎著晨光出發(fā),來到三峽,你將看到怎樣的景象呢?同學們在文中找找三峽秋天的'早晨有什么特點?自由讀一讀,并畫出相關語句。我覺得三峽的秋天是明麗的。我從“透明的露水露水閃耀著“這句話感受到了一種明亮和美麗。我從“橘柚樹上閃爍著陽光,綠葉金實“感受到了。閃爍著陽光,特別明亮,而綠色的葉子,金色的果實當中感受到特別美麗。橘柚樹上透明的露水,閃爍的陽光,綠色的葉子,金色的果實,正好構成了一幅明亮的三峽晨景,能通過你的朗讀體現(xiàn)出來嗎?(生齊讀第二自然段)早晨的三峽是明麗的,其它時段的三峽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現(xiàn)在請你默讀課文的3~5自然段,并畫出相關語句。(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中午的三峽是熱烈的。我從“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感受到長江的熱烈。這時的長江很有氣勢,波滔翻滾。在其它兩個時段也有對長江的描寫,你能找到嗎?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變得有如一條明亮的小溪。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自由讀讀這三句話,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前兩句運用了比喻,后一句是擬人。
表現(xiàn)的景物的特點一樣嗎?不一樣,第一句表現(xiàn)了長江中午的熱烈,第二句表現(xiàn)了長江黃昏的平靜,第三句表現(xiàn)了夜晚長江的寧靜。同樣是寫長江,由于作者巧用修辭手法就表現(xiàn)出景物不同的特點。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長江中午的熱烈,全班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及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三峽秋天很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感受三峽秋天的美。
二、細讀課文,合作探究
在其它兩個時段中還描寫了哪些景物?還描寫了霧。霧給你一種什么感覺?朦朦朧朧的感覺。還有哪些景物?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還有過路的駁船。駁船的汽笛響起,豈不是打破了夜的寧靜?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更突出了夜的寧靜。這種寫法叫做以動襯靜。你瞧,那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多像長江朦朧的睡眼呀!能讀出這種靜謐的感覺嗎?(生齊讀第5段)這一夜正是中秋之夜,這樣的夜晚有一樣景色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F(xiàn)在請你聽老師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邊聽邊想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我仿佛看到了一輪皎潔的月亮正從天邊升起。我仿佛看到了一座霧蒙蒙的山上掛了一輪圓圓的月亮。我仿佛看到了一輪明亮的月亮,月亮里的嫦娥仙子正在翩翩起舞。同學們可真有想象力,這么美的月色你想用一個什么樣的詞來形容呢?皎潔、美麗、神奇、神秘、陶醉-------把你們的感受融入到你們的讀書聲中,齊讀“這時--------------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
三、總結拓展,升華主題
思考:⑴.在美讀課文中我們盡情陶醉在三峽之秋的美景中,流連忘返。那么作者在字里行間傳遞了怎樣的感情?(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⑵.同學們想一想,結尾去掉行嗎?為什么?(照應開頭,具體說明作者觀察到的三峽之秋的時間。)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在三峽渡過了一整天,回顧整個行程,留在你腦海中最美最深的畫面是什么?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地表達出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三峽之秋的美。
(⑴、溫柔的陽光,橘柚的清香,清新的空氣,奔騰的江水。這里是世間桃源,人間圣地。
、、這里有最神秘的夜晚,有奔騰的江水,有最清爽的早晨,這里是美麗的地方。中秋到,來三峽,來天堂。
⑶、三峽風光無限好,浪花送你到巫峽。午后三峽靜而緩,月光朦朧似流水。)
五、作業(yè)設計
回家后,請你做一做小導游,將你領略到的三峽美景介紹給爸爸媽媽。
六、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教案 13
一、課前交流。
自我介紹,知道我姓氏之后,你們怎么稱呼我?感覺很親切,今天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學生。在這里我可告訴你們個小秘密,20年前的我和你們一樣,也是這所中心校的一名小學生呢?所以我們是名副其實的校友哦,你們現(xiàn)在還可以稱呼我什么?今天我舊地重游,并且再一次跨入母校的課堂,你們誰能找個詞來形容一下我此時的心情?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么聰明,把我此時此刻的心情形容的如此恰當,那我也來揣測下你們,看我說的對不對?你們都很喜歡旅游,喜歡和爸爸媽媽出去玩,對嗎?但有個地方你們迄今為止沒有去過,那就是中國的十大旅游勝地之一長江三峽。我猜的對不對?不要緊,我也沒有去過,今天我們就隨著作家方紀一起去“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峽。(板書課題)
一起讀讀課題。(齊讀)多好的題目啊,簡單的四個字便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預習
課下同學們都搜集過三峽的相關資料了,誰來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三峽?
你們了解的可真不少,在搜集資料、預習課文的過程中,三峽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找個詞來形容下?
你們用了那么多美妙的詞語來形容三峽,可見三峽景色確實是秀麗無比,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三峽景色的?哪些詞語顯示了是按照時間順序?(注意了寫作順序,文章就會顯得很有條理)
四、合作交流
現(xiàn)在我們就隨著作家一起去三峽旅游了,我們真的來到了三峽,看到了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樹,月光,那里的一切,此時你帶了相機,你最想拍下秋天三峽的什么景物?大家自由讀讀課文,找找看,找出來后就把相關的句子多讀幾遍,提起筆來。把你喜歡它拍它的理由寫在一邊,讀書要學會做記號。這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跡。老師說明白了嗎?開始吧。
。ń處熝惨暎┪野l(fā)現(xiàn)大多數同學把喜歡的句子畫下來了,我知道你為什么畫這一段。加上批注,為什么畫這一段,這叫會讀書。
五、品讀體驗
師:通過剛才的靜思默想,相信同學們已經有了很多感觸和收獲,對了,帶相機了沒有?你的眼睛就是級的攝相機,誰來說,在三峽你最想把什么拍下來?
生:我喜歡拍橘柚樹。
指導書寫“橘”字
師:是呀,橘柚樹是三峽秋天里一道獨特的風景。
師:真是會取景的小攝影師,能把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嗎?
師:我知道有很多小攝影師也拍了橘柚樹,但和這位拍的橘柚樹不一樣?誰來說?(課文還有哪些地方也描寫了橘柚樹?)
生讀第二段。
師:同樣是寫橘柚樹,比較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樣
。ǖ谝欢瓮ㄟ^橘柚樹的葉與果實的變化來體現(xiàn)三峽秋天成熟的氣息,第二段側重寫橘柚樹上的露水、陽光,體現(xiàn)三峽秋天早晨的明麗。)(隨文板書:明麗)
小結:同樣的景物,描寫的側重點不同,體現(xiàn)出來的特點也就不一樣。
。1)“長江”
、 生讀相關句子,談感受,補充。
、 還有誰拍到了和他不一樣的長江?你找到了嗎?(學生找句子,匯報)
對比句子。
◆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
◆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變得有如一條明亮的帶子。
◆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
自己小聲讀讀這三個句子,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c撥學生的發(fā)現(xiàn):比如當學生講到我發(fā)現(xiàn)了長江變化很大,中午熱烈,下午平靜,夜晚寧靜,老師點撥:對啊,長江氣象萬千,變化多端;當學生講到我發(fā)現(xiàn)作者第一,二句用了比喻的手法,第三句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長江的變化,此時教師點撥:是啊,同樣寫長江,巧用修辭手法,就能凸顯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時候的不同特點)
長江的這些特點,中午的熱烈,下午的平靜,夜晚的寧靜,你能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嗎?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爭取把這些特點讀出來,老師有個經驗,可以把書讀好,想不想知道?
在朗讀的時候把自己放進課文中,像自己真的到了那里看到了那里的景物似的,邊讀邊想像,看腦子里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也就是“過電影”。注意:把你感受寫在臉上,把你的體會融進你的聲音里。
。ㄉ氉x)
、 指導“中午”的長江。
A、長江中午的熱烈,你能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
B、評讀。聽了他的朗讀,你有什么建議?(你覺得好在哪里)
你覺得哪些詞語重讀更能突出長江的熱烈?
教師抓住“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等重點詞進行指導。
再次指名讀。
C、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長江的熱烈吧。(齊讀。)
。2)① 如果說中午的長江是一個熱情似火的帥小伙子的話,那么,下午長江就是一位______夜晚的長江就好像一位_______
。厝嵛撵o的姑娘,沉睡的嬰兒)
下午的三峽——這位文靜的女孩可是很有耐心的,她來的早去的遲,愛美的她披著什么而來?誰用相機捕捉到了。
生找描寫霧的句子。
▲霧中的長江是這樣的平靜而朦朧,能誰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這種朦朧、輕柔的感覺,你能把它讀得輕些、慢些嗎?
夜終于來了,喜歡拍三峽夜景的同學,你拍到了什么?
、谥笇А皾O火”、“燈標”。
生讀句子,談感受,補充。(指名讀)
▲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多像長江那朦朧的睡眼呀,師:夜晚的三峽是如此寂靜,長江沉沉欲睡了,你要用什么樣的語氣,什么樣的聲音告訴大家?
生:輕輕的,舒緩的'(讀)(▲把它讀得輕些,慢些,不要打擾了這夜色的寧靜。)
師:我發(fā)現(xiàn)你拍的照片里面,除了長江朦朧的睡眼,還有一艘駁船呢,糟糕它好像發(fā)出汽笛聲了,夜晚的長江是不是不能用寂靜來形容了?
。ㄑa充,以動寫靜的寫法,可舉例:《鹿寨》里“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藉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等)
師:你們拍的長江夜景真美,我第一次來三峽,你樂意做我的導游嗎?此時,我們乘著輪船正行駛在三峽之中,姍姍來遲的夜色剛剛籠罩了三峽,小導游,開始介紹吧。
。愕恼Z氣輕緩,讓我享受到了長江夜色的寧靜)
(3)“月亮”
過渡:三峽的夜景有一樣景物不能不拍攝。那就是——月亮。這時候的三峽盡管已是深夜,萬籟俱寂,但月亮在這一段中卻唱起了主角,江水睡了,月光卻動了:
、俳處煼蹲x,學生想象畫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谶@樣的月色可用那個詞語來形容?(有人說三峽的月色是獨特的)
師:剛才我們在三峽走了一趟,拍下了不少的照片,但我們學習課文得深入課文,得一個字一個字,一個詞一個詞,一句話一句話的琢磨,讀完了以后,你肯定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新的感受 ,下面就讓我們再認真仔細的讀讀課文第六段,注意把你讀懂的地方用波浪線劃劃。(學生自己讀)
師:好,停,你讀懂了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標點或者是一段話都要跟同學交流分享下,誰來?
理解,三峽的月色到底獨特在哪兒?
。ㄒ驗樯绞悄话愕暮,所以月光顯得特別的皎潔,課文的詞語就是“清冽”;因為山高、峽谷深,所以月光才會像瀑布那樣凌空而降,像素錦那樣直掛下來,)
③是啊,只有三峽才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能夠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展現(xiàn)出來嗎?請自由讀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
師:你們班里讀書的同學是誰?
推薦讀。(朗讀這段,要抓住月光的動作,如“連在、對比、順著、瀉到、凌空飛降、掛”,這些詞突出了動中有靜。月光、山脈、江水渾然天成,相得益彰,朗讀的時候要突出月光的動感,不要讀得太靜。)
過渡: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多么神奇美妙的三峽秋天的月色!
六、練筆
1、隨著作家我們欣賞了三峽早晨的明麗,感受到了三峽中午的熱烈,享受到了三峽下午的平靜,夜晚的寧靜,一次又一次的陶醉在課文如詩的語言中,都說三峽“百里峽江詩萬首,老師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節(jié)小詩,想不想讀?
三峽的秋天是明麗的
綠葉金實 清香撲鼻
成熟的氣息飄滿整個峽谷
2、那么,在你們的眼里,三峽的秋天又是怎樣的呢?請你也動手寫上一節(jié)小詩。請你抓住三峽秋天某一個時間段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景物展開來寫
3、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4、交流小詩
總結:多美的語言!如果把同學們剛才所寫的連在一起,就是一首描寫三峽秋天的絕妙好詩。
七、 拓展閱讀:
這節(jié)課,我們一同感受著方紀先生筆下三峽秋天的豐富與美麗;丶抑,做兩件事
A.請閱讀與三峽相關的詩文,如酈道元的《三峽》、劉白羽的《長江三日》、余秋雨的《三峽》。
B.當好小導游,做個孝順的孩子,領著父母一起游覽下三峽秋天美麗的景色。
這節(jié)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謝謝各位同學。
《三峽之秋》教案 14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在讀文中感知作者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的意愿。
2.學習作者用詞和比擬方法描寫景物特點。
3.激發(fā)學生主動習作的欲望,嘗試進行景色描寫的習作。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生談話。板書秋字
2.補充板書(三峽之秋)
二、讀中學寫
(一)引導學生感悟寫景要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作者在文中主要選取了哪些景物進行描寫的?
2.體會作者為什么選取了這三種景物來寫。
3.師小結。
(二)引導學習寫景如何突出景物的特點。
1.讀描寫橘柚樹的部分
(1)朗讀課文1、2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橘柚樹的?邊讀邊畫出描寫橘柚樹的語句。
。2)學生讀文后匯報。
學生匯報時強調:葉:綠得發(fā)黑果:累累、由青變黃、散發(fā)清香、
。3)小結突出景物的特點的方法。
作者抓住橘柚樹的顏色、形態(tài)、氣味來描寫,使“綠葉金實”的.橘柚樹活靈活現(xiàn),如置眼前。
2.讀描寫長江水和中秋月的部分。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長江水和中秋月的語句。
。2)學生讀文后匯報。
描寫長江水的部分:
說一說不同時段的長江分別是什么樣的。讀出相關語句。
描寫中秋月的部分:
對比句子,感受作者形象、準確、生動的描寫方法。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灑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照到江面,
像一塊巨大的、磨平的、發(fā)亮的云母石。
像一塊云母石。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憑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
三、隨筆習作
1.總結寫作方法。
2.播放兩段秋天的視頻,激發(fā)寫作興趣。
3.學生寫隨筆。
4.學生隨筆展讀,師生評議。
《三峽之秋》教案 15
課標要求與分析:
《三峽之秋》與語文課標中“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有關。本課設計運用了“自主閱讀、點撥方法、品讀感悟”的自主學習模式,力求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實現(xiàn)自主閱讀,引入批注,展示個性化閱讀,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材分析:
《三峽之秋》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教材第85-87頁的內容。描寫了長江三峽一天之中明麗、熱烈、明亮、靜寂的獨特美景。作者通過認真細微地觀察與體驗,抓住了長江三峽中秋這一天中自然景物特點的變化,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時間順序,以優(yōu)美感人的語言描繪出絢麗多姿的長江三峽秋景。作者在文章中恰當地使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長江三峽描繪的氣象萬千,充滿生機和靈性。靜心地品讀著文章,就如同盡情欣賞著一幅絢麗壯美的三峽秋色圖。全文處處流露出作者對祖國江河,對偉大祖國母親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但他們視野還不夠豐富,本節(jié)課將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主動與同學交流,去體會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文本、與作者產生心靈的碰撞,自然而然地產生對大自然,對祖國山河,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峽之秋一天中美景的不同特點,積累好詞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長江三峽秋天之美;
2、邊讀文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秀麗景色,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偉大祖國的感情。
3、學習按照時間順序描寫自然景物的方法,領悟作者抓住一天內同一景物不同時間的特點來描寫三峽之秋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邊讀文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秀麗景色,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偉大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按照時間順序描寫自然景物的方法,領悟作者抓住一天內同一景物不同時間的特點來描寫三峽之秋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峽。下面,結合大家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哪一位同學來簡單介紹一下三峽?(生充分介紹)
2、剛才同學們介紹的長江三峽,“聽起來很美”,那么,三峽的山到底什么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老師準備了一段錄像,請大家一起來欣賞。[放三峽風光片] 欣賞了三峽的美麗風光,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美)
3、錄像中的三峽真美,作者方紀筆下的三峽更美。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三峽,感受三峽之秋的神韻。(板書課題)
二、交流感悟,感受美
(一)、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學生自學)(全班交流)
1、大家覺得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順序)。
2、大家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早上”、“中午”、“下午”、“夜”。)
(二)、自主探究
1、三峽的秋天有著怎樣的氣息呢?課文第一自然段總起全文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齊讀這一段,找到答案?(成熟)從哪里看出來?(學生充分說)三峽的秋景如此迷人,那么你們最喜歡哪個時間的三峽? 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2-5自然段,找到答案。
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勾畫描寫三峽秋天景色及特點的語句。
(2)勾畫出描寫景色的比喻句和擬人句,體會這些修辭手法的作用。(學生自學)
2、全班交流
早晨
(1)學生充分說。
(2)教師引導:三峽早晨的`特點是什么?(明麗)進一步解釋“明麗”那些事物是明麗的?(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理解)
(3)三峽的早晨就像是一首美妙的音樂,(播放音樂)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讀,指名讀。
中午
(1)中午的三峽有什么特點呢?(熱烈)(學生充分說)
(2)你見過熱烈的場面嗎?課文那些句子是描寫三峽熱烈的特點的?
(3)出示:“中午,群峰披上金甲…...三峽有充滿了秋天的熱烈氣息!
(4)在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擬人)
拓展:還能把長江比作什么?
小結:中午的三峽充滿了生機,是如此熱烈,這無比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中華兒女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嗎?
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讀出雄勁、熱烈的氣勢,評讀,男生讀。
下午
(1)出示三峽神女峰的圖片?戳藞D片,你有什么感覺?(霧多)
(2)這是什么時候的三峽?(下午)
(3)出示:“下午,太陽還沒有落……..”這一段,下午的三峽給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學生說,老師補充)
(4)講解:“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變得有如一條明亮的帶子”(比喻句)
(5)此時的長江和中午的長江比較,怎么樣?能用一個詞概括嗎?(平靜)
(6)男女生分讀3.4自然段,讀出熱烈、平靜的感覺。
夜晚 三峽的夜晚景色如何?
(1)學生充分說。
(2)課文中寫到了哪些景物?出示“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搖曳”.師進一步解釋:漁火是亮的,夜是暗的,駁船是動的,夜是靜的,以亮襯暗、以靜襯動的寫作方法,更能體現(xiàn)夜的寧靜。
(3)讀這一段,讀出靜的感覺。
月夜
(1)說到這寧靜的三峽之夜,有一樣景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讀,你們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三峽的月色到底獨特在哪呢?大屏幕出示“這時…………從山上掛下來”。學生談理解,教師補充:因為山是墨一般的黑,所以月光才顯得特別皎潔,因為山高、峽谷深,所以月亮才會像瀑布那樣凌空飛降,像素錦那樣直掛下來。(再次強調比喻句)
(3)只有三峽才有如此美妙的月色,能通過朗讀展現(xiàn)出來嗎?(自由讀,推薦讀)
學習最后一自然段:是呀,月光如水,多奇妙呀!這就是三峽的秋天,“這一天正是中秋”(隨即出示)
(1)齊讀這一段。
(2)作者在最后點明這天的時間,你覺得有必要嗎?去掉可以嗎?(照應開頭,起強調作用)
三、積累內化,回歸美
作者為什么能把三峽之秋景寫得這么美?
1、學生闡明觀點
2、師補充:(抓住景物特點描寫;借助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3、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感受到了方紀筆下美麗的三峽,希望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同學們也能善于觀察和積累,以便于書寫自然之美。
四、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模仿本文的寫法,寫一寫家鄉(xiāng)的秋景。(要求:進行細致的觀察,寫出具有本地特點的秋天景色,并能夠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
《三峽之秋》教案 1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三峽之秋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方法,體會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使描寫更生動。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三峽之秋的秀麗風光,.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檢查生字、斷句
2、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3、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好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是聞名世界的風景區(qū)。本文的作者方紀對三峽的秋景的描寫更是美麗動人,讀了之后,仿佛置身其中。(板書課題:三峽之秋)
二、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選最喜歡的部分自學,在書上圈圈、劃劃、注注,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三、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班交流,讀好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讀。
五、進行課文朗讀比賽。
六、指導寫字:
“累”字,上面的田字要寫得扁些。
“耀”字左邊偏旁中的豎鉤不要寫成豎彎鉤。
“昏”字上面的“氏字頭”最后一筆“斜鉤”要寫得稍微長過下面的“日字底”的橫折,這樣顯得美觀!
駁”字的最后一筆是捺,不要寫成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
一、導入:
上節(jié)課,同學們已經初步領略了三峽之秋的美麗,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走進三峽,去感受三峽的壯觀于獨特。
二、學習課文。
(一)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三峽之秋的,在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畫一畫,說一說。
(二)在不同時間里,三峽的.景色有怎樣的不同?自己讀課文,將你最喜歡的語句讀好,一會請你來講一講,三峽美在哪里?
(三)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匯報,及時指導,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朗讀,體會感情。
1、總寫三峽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點。通過橘樹、柚樹的葉子、果實來表現(xiàn)成熟的秋景。要讀出喜悅之情。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麗。從晨露閃亮到露水漸逝,再到一片明麗,讀者在感受變化時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要讀得輕快一些。
3、中午的景色,表現(xiàn)了熱烈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長江化作一條巨蟒,咆哮奔騰、呼嘯而去,所過之處,一片金黃。朗讀時要突出“翻滾、呼嘯、奔流、熱烈”等詞語,有激情。
4、黃昏景色,抓住了平靜的特點。倒影林立的長江仿佛變成了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溫柔可愛。語速可以慢一些,溫柔一些。
5、在寫夜景時,作者用兩個自然段的筆墨,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神的圖畫。從入夜時的沉沉入睡到圓月高懸時的恍入夢境。漁火、燈光、光暈、汽笛,有光有聲;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運用,呈現(xiàn)出一幅大寫意的三峽夜景圖。朗讀時可以舒緩一些。
三、教師總結:
本文文質兼美。文中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抓住了景物特征,進行了動靜、粗細、遠近等多角度的具體描寫,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立體的、生動的“三峽秋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三峽、對長江的喜愛和贊美。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積累好詞好句,寫在積累本上。
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
時間特點景色
早晨明麗(露水橘柚樹)
中午熱烈陽光長江
下午平靜霧倒影
夜寧靜、朦朧月亮月光
《三峽之秋》教案 17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激發(fā)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知識目標: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句子及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能力目標:理清文章的描寫的順序,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激發(fā)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
2、教師準備三峽風光片,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三峽之秋的景色的?(板書:時間順序)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情感乘著語言文字這艘小舟,去看看三峽美麗的景色吧!
二、品讀賞析。
(一)、請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
1、你認為哪些景物的描寫最美,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書上,并美美的讀出來。
2、每個時間段的三峽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或感受是什么,用一兩個詞來說說。
(二)、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對文章進行講解。
通過剛才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有了很多感觸和收獲。談談你的感受吧!
1、早晨
(1)你來說說說早上三峽的特點?(板書:明麗)
(2)從哪些地方看出來這個特點的?生讀句子
(3)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什么是“綠葉金實”嗎?
(4)誰能用自己的體會,把這種明麗的特色讀出來?
2、中午
下面誰來接著介紹其他部分的景物?
(1)你能用書上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嗎?(板書:熱烈)
(2)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長江的熱烈?
(3)出示改變了的句子。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照在水面上,長江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
變一變,還能感受到長江的熱烈嗎?(不能)
(4)、出示完整的句子。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那激蕩跳躍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
對照兩個句子看一看,為什么變一變就不能感受到長江的熱烈了呢?
(關鍵詞和比喻句,更能體會文章的感情,能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
(5)、抽生讀,其他同學想象畫面。全體學生自由讀文
3、下午
(1)展示圖片,一邊看一邊思考著是什么時候的景色?(下午)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呢?(霧)
(2)、在這段中那些景物的描寫很美呢?你來讀一讀。
(霧美——青色、透明;長江美——明亮的帶子,平靜、輕緩)(板書)
(3)、通過朗讀比較中午和下午三峽的不同,板書下午三峽的不同的特點(平靜)
如果把中午的三峽比作充滿活力的小伙子,那下午的三峽就是一位——羞澀文靜的少女,如果說中午三峽的特點是熱烈,那么下午三峽的特點就是——平靜
下面請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讀一讀,一個讀3自然段,一個讀四自然,感受他們不同的特點。
4、夜
(1)、請生談夜的景物的美。
擬人的作用,使三峽充滿生機和靈性。
為什么像驚醒了一般?(因為夜很靜。)(板書)
(2)、關于夜晚,誰還有補充?
讀一讀月出的景色。
(3)、三峽的`景物到底獨特在哪兒?
這時,月亮和山的陰影,對比得異常明顯——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著,傾向江心,仿佛就要撲跌下來;而月亮,從山頂上,順著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
師:因為山是墨一般的黑,所以月光才顯得特別的皎潔(課文用“清冽”一詞描寫月光);因為山高、峽谷深,所以才會像瀑布那樣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那樣直掛下來。
(4)、只有三峽才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能夠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展現(xiàn)出來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句子(自己讀、推薦讀)
5、就像一道道瀑布領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多么神奇美妙的三峽秋天的月色啊!
6、點明最后一個自然段:這一天,正是中秋。(ppt出示)
正因為它是中秋,所以: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引讀)
最后一段和第一自然有什么關系嗎?(前后照應)
這也是我們在寫作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希望大家在平時的寫作中能借鑒,為己所用。
三、讀美文。
在這美麗浪漫的秋天,作家方紀帶我們游覽了美麗的三峽,你最喜歡什么時間的三峽?你能讀讀嗎?
1、配樂朗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抽讀。
看來同學們對三峽的美感受都很深,縱然我們有千言萬語,也說不盡對三峽的贊美。課后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一背。
四、贊美景。(隨機掌握)
師:課文學完了,大家還有什么要說的?沒有發(fā)言的同學,可以先講。
生一:我感到三峽太美了,長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師:不必等長大,假期有機會就可以去。
生二:我覺得作者寫的這篇課文很好,很有特色,很吸引人。
閱讀丁丁東東的視角,根據自己上課時的獨特體驗和收獲寫下“我的視角”。
五、回顧總結。
三峽成熟的美在作者筆下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贊嘆不已。作者把三峽描寫的這么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除此之外作者還運用了一些寫作上的方法。
1、作者描繪景物時,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指板書)早上,三峽的早中晚各有不同的美,那么,《三峽之秋》整體上帶給我們一種什么氣息呢?(成熟的氣息)
2、此之,作者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
希望同學們在寫作中能學習這種寫作方法,為自己的文章添色!
最后,讓我們在一首描述三峽兩岸風光的古詩中結束這次三峽之旅吧!全班齊誦:《早發(fā)白帝城》。
六、寫美景。
這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作家方紀筆下的三峽,希望在生活中,同學們也能善于觀察和積累,書寫自然之美。
現(xiàn)在正是秋季,老師為大家提供了秋天銀杏葉和楓葉的一些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后,借鑒本課的寫法,完成“小練筆”。(模仿本文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題目自擬。)
《三峽之秋》教案 1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想象,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秋之三峽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在讀中想象三峽之秋的美景,學習按照時間順序觀察與描寫的方法。
教具準備:三峽風光圖片、朗讀配樂。
教學方法:情境朗讀,自主探究。
教學流程:
一、圖片導入
1、學生欣賞三峽風光圖片。
2、你知道這是哪里的美景嗎?你對三峽還有哪些了解?
(1)介紹三峽的地理位置。(三峽位于長江中游,西起四川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39千米。)
(2)描寫三峽的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2、瀏覽課文,理清順序。
思考:全文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三峽美景的`?
三、自主探究,重點研讀。
1、出示學習要求:
讀課文2-6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體現(xiàn)了三峽的什么特點,圈畫出來。
2、自主探究,匯報交流,師板書,指導朗讀。
早晨——橘柚樹——明麗
中午——長江——熱烈
下午——長江、霧——平靜
夜晚——長江、月——寧靜
3、思考: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作用?
4、問: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你最喜歡哪一段,能有感情的讀一讀嗎?(配樂)
五、總結。
六、小練筆
模仿本文寫法,寫一篇習作或片段:參考題目《校園之春》,寫完后出示一到兩篇交流。
板書:
三 峽 之 秋
早晨 —— 明麗
中午 —— 熱烈
下午 —— 平靜
夜晚 —— 寧靜
《三峽之秋》教案 19
教材分析:
《三峽之秋》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四組的一篇自讀課文,主要描寫了三峽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及夜晚不同時段的美麗景象。教學本課,重在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還要仔細品味,注意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運用了“自主閱讀,點撥方法,品賞感悟,升華延伸”的自主學習模式,力求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科學地搜集和運用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和體驗,實現(xiàn)自主閱讀,引入批注,展示個性化閱讀,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豐富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會文章的表達順序,學習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3、通過自我批注與誦讀,感受三峽秋天獨特的美,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一、創(chuàng)設情境,鋪墊美
1、學生小組合作交流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
2、通過剛才的資料交流,你對長江,對三峽了解多少呢?
3、匯報交流。
4、引出課題。是啊,三峽群峰聳立、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絕的畫卷。但你們可曾想到,區(qū)區(qū)一個三峽,古往今來,關于她的詩作竟然有近萬首。如果把這些詩作一公里一公里地鋪展開去,那么每一公里的峽江就有詩作近百首!三峽到底有何神奇的魅力,吸引著古今如此多的文人墨客駐足流連、抒情感慨呢?三峽的秋天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著名作家方紀先生,領略他筆下美妙迷人的三峽之秋。(板書課題:三峽之秋)
。、這是第14課,右上方的米字號表示什么呢?(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是的,略讀課文就是要同學們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來閱讀,盡量自己讀懂文章。文中的閱讀提示可是咱們閱讀的好幫手,請同學們把閱讀提示再好好默讀一遍,看看它告訴我們哪些閱讀本課的好方法。
【設計意圖:如何把握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學習方式的不同,歷來是語文教學中容易被遺忘的一個重點。提醒學生認清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這樣有助于幫助他們比較略讀與精讀課文之間學習方式的不同,引導他們綜合運用以前學過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自讀課文的能力!
二、自主表達,感知美
1、自由讀文,結合課前預習,想想三峽的秋天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生自由讀文,思考。
3、匯報交流。
4、三峽的秋天給你們留下了這么豐富的美的印象,作者又是如何把這些美有條理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呢?(板書:時間順序)
(師引說)是的,課文先點出了三峽秋天已經來臨,然后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順序寫三峽的景物?磥韺懽黜樞驅τ谝黄恼轮陵P重要。(引導看黑板上學生的板書)看看這些特點分別是寫哪個時間的?
5、生匯報。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重在從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入手,珍重學生對課文、對三峽秋天的直覺感受。在學生匯報時請他們選擇一兩個文中或者自己想到的詞語,概括三峽的秋天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什么呢?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會被打開,許多書本中沒有的詞語充滿課堂,教師同時相機讓他們簡單說說理由,并讓學生把詞語寫到黑板上,這樣既拓展了文本內涵,也還給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
三、批注感悟,欣賞美
1、這么豐富的三峽秋天的美景,向我們展示出一幅幅絕好的畫卷。你最喜歡課文描寫三峽秋天的哪些段落,找出來,美美地讀一讀,然后再把它讀給小組的同學聽,并把你為什么喜歡這個部分跟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好嗎?
2、生自由練讀,小組交流。
3、集中交流,品讀賞析。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重在引導學生品讀文章精彩句段。教師先集中指導一段,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學法,同時讓他們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及句子,把自己的感受以批注的形式記錄下來,并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歡之情,帶領學生陶醉在三峽秋天的美妙與神奇之中!
四、交流感悟,創(chuàng)造美
1、剛才,我們跟隨著方紀先生領略著三峽秋天這么豐富的美,真讓我們陶醉了。昨天,老師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被文章如詩的語言再一次感染,情不自禁地寫了一首小詩,想聽聽嗎?
師誦讀小詩:三峽的秋天是成熟的
綠的葉 黃的果
還有那 迷人的清香
成熟的氣息飄滿整個峽谷
2、現(xiàn)在老師也要請你們這些小詩人亮亮相啦!黑板上的這些詞語你能用上的就用上,把你眼中三峽的秋天用詩歌表達出來,能說幾句就幾句,好嗎?自己先試試吧。
3、生自由準備。
4、集中交流。
5、小結:多美的語言。⊥瑢W們回家之后不妨把這些串在一起,再修改修改,相信就是一首描寫《三峽之秋》的好詩。
【設計意圖:“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所大力提倡的!度龒{之秋》一文有著如詩般的語言,課末引入詩歌試寫,旨在引導學生將從本課中積累到的語言作一次梳理,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思考與感受!
五、課外鏈接,拓展美
總結延伸:方紀先生的《三峽之秋》給我們展開了一幅三峽秋天的美麗畫卷。同學們回家后,好好讀讀課文,把文中你最喜歡的句段積累下來,也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讀讀寫三峽的其他文章,如著名作家劉白羽先生的《長江三日》、余秋雨先生的《三峽》等都是非常精彩的。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
《三峽之秋》教案 20
一、說教材
《三峽之秋》一課是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方紀先生用他的親身感受,向我們介紹了雄奇壯麗的三峽景色。作者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這一時間順序,抓住不同時間景物的特點,描寫流暢,韻律感強烈,瑯瑯上口,適合學生朗讀。學生自讀課文,既讓學生受到三峽美景的熏陶,培養(yǎng)審美情趣,又讓學生在新聞記者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這一單元的自讀課文,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來按時間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貪圖三峽之秀麗雄奇的美景,產生熱愛三峽,熱愛祖河山的感情。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抓住景物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的重點。
二、說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復閱讀等教學方法完成本課時教學。
三、說方法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本課時可引導學生應用“談→思→議→讀”,即:“初步了解深入體會→評議提高→誦讀升華”這一學習方法,學習本課時內容。
四、說程序
。ㄒ唬﹦(chuàng)設情境感受美
1、雖然巫溪地處三峽庫區(qū),但學生幾乎都沒有切身體驗過三峽的雄奇壯麗。因此,授課時可用語言描述激發(fā)學習興趣(長江,養(yǎng)育了炎黃子孫,滋潤著華夏兒女的心里。長江三峽,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2、聽學生介紹搜集的資料;
3、欣賞《三峽風光》等三個步驟,逐步引入本課教學。
。ǘ⿷{借情境鑒賞美
在學生進入情境后,可引導學生按以下方法去鑒賞美。
教師把錄像定格、讓學生說出三責秋天的景物特點,并抓關鍵詞句學文,重視比喻句的學習,抓住詞句的形象點現(xiàn)象,體會景物的.特點。
具體學習過程:
、俪鍪緦W習方法的要求:在書上圈圈重點詞、劃劃重點句,注注自己的想法。你知道作者寫一天中的哪些影響,它們有哪些特點嗎?
、诎凑照劇肌h—讀的方法,全班同學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一段。(成熟—果實累累—喜悅);
③學生按照上述要求選擇最喜歡的部分自學,然后全班交流匯報,出示課件、感情朗讀。
時間 特點 詞句 朗讀
早晨 明麗 露水閃亮—露水消逝 清新明快
中午 熱烈 群峰披甲—金鱗巨蟒 熱烈歡快
下午 明亮 于是……長江變成小溪 輕柔明快
夜晚 清冽 沉沉欲睡靜明亮像…… 溫柔驚奇
、苷劯邢耄喝龒{的孩子愛三峽。孩子們讀了《三峽之秋》后一定有很多想法,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好嗎?出示課件《山峽風光》,配樂《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五、板書設計:
早晨→明麗
中午→熱烈
下午→明亮
夜晚→清冽
【《三峽之秋》教案】相關文章:
《三峽之秋》教案08-28
三峽之秋教案08-04
三峽之秋教案 13篇02-08
三峽之秋教案 (13篇)02-08
《三峽之秋》教案13篇03-06
《三峽之秋》教案(14篇)02-15
《三峽之秋》教案14篇02-14
《三峽之秋》教學設計05-16
三峽之秋教學反思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