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1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萌發(fā)愛鳥意識。
2、能理解故事,并簡單的講述故事內容。
準備材料:
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故事系列圖片
重點難點:
看圖講述故事內容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上面都有什么?引起幼兒聽故事的愿望。
2、幼兒聽一遍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
3、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匍_始的.時候,樹婆婆有孩子嗎?
②鳥兒在樹婆婆身上做了窩,樹婆婆高興嗎?
、酆髞砗芏帏B兒都在樹婆婆身上做窩,樹婆婆變成什么樣了?
、転槭裁带B兒都搬走了?樹婆婆高興嗎?為什么?
、蔌B兒讓樹婆婆傷心了嗎?為什么?
4、讓幼兒說說小鳥能夠為人們做什么,萌發(fā)幼兒愛鳥的意識。
5、結合圖片,鼓勵幼兒與老師再講述一遍故事。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2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中大樹與小鳥之間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2、認識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界也存在相互協調的關系。
3、體會互相關心、體諒的真誠感情。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樹婆婆的表情變化圖片、故事ppt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教師出示樹婆婆的表情變化圖片:“森林的樹婆婆來我們班做客了!薄皹淦牌趴瓷先ナ窃鯓?”
二、幼兒仔細觀察樹婆婆由傷心—開心—失落—開心的表情圖片,猜想樹婆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三、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到鳥媽媽發(fā)現樹婆婆太辛苦了這一段。
四、教師提問:
(1) 鳥媽媽請求樹婆婆幫什么忙?樹婆婆答應了嗎?
(2) 樹婆婆是怎樣照顧鳥媽媽的娃娃的?
(3) 細心的鳥媽媽發(fā)現了什么?它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4) 它這樣做好嗎?為什么?幼兒互相爭論
(5) 那你們快幫鳥媽媽想一個既不讓樹婆婆辛苦又能讓樹婆婆高興的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五、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從旁指導。
六、請個邊幼兒上前講出自己的想法,編出故事結尾。
七、幼兒觀看課件,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運用多種形式再現故事內容。
附: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
路邊有一棵大樹,年紀已經很大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她孤零零的站在路邊,沒有人和她說話。
一天,飛來了一只小鳥,她對大樹說:“樹婆婆,能不能讓我在您身上做個窩,我快要做媽媽了!”
“好啊,好啊,我太歡迎了!”樹婆婆很高興。
鳥兒很快做了媽媽,孵出了一窩小鳥。鳥娃娃唧唧喳喳整天說個沒完,真熱鬧,樹婆婆再也不冷清了。
下雨了,淅瀝淅瀝。一會兒又晴了,火辣辣的太陽直曬下來。樹婆婆怕淋濕了鳥娃娃,又怕曬壞了鳥娃娃就撐開綠色的大傘。
微風吹來,樹婆婆把樹枝兒一搖一擺,還用好聽的聲音唱著歌,鳥娃娃好象在搖籃里,聽著催眠曲:
沙沙沙,
沙沙沙------
鳥娃娃,
快睡吧——
到樹婆婆這里來做窩的鳥兒越來越多,她們還給自己的窩寫了牌子,編上號碼:鳥兒新村一號,二號,三號------
細心的鳥媽媽,發(fā)現樹婆婆的腰彎了,背駝了,唱歌的.聲音也啞了。鳥媽媽望著那么多的鳥窩,心想:樹婆婆要照顧這么的鳥娃娃太辛苦了,應該想個好辦法。
第二天早上,樹婆婆覺得身子輕松多了,四周都靜悄悄的,鳥兒們都搬走了。樹婆婆好傷心:又剩下我孤零零一個了。
“唧唧喳,唧唧喳!”
“樹婆婆早!”“樹婆婆好!”
鳥兒們都飛來了,有的唱歌給樹婆婆聽,有的跳舞給樹婆婆看,有的給樹婆婆搔癢癢,樹葉兒一抖一抖的。
到了晚上,鳥兒們都回到新家里去了,讓樹婆婆好好休息,第二天一早,你聽,鳥兒們又飛來問好了:”唧唧喳喳,唧唧喳喳!”樹婆婆也高興的回答他們:“沙沙沙,沙沙沙!”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3
設計意圖:
數學活動是一門具有思維性、邏輯性的活動。也是啟蒙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它對幼兒的思維發(fā)展有著重要價值。為了讓幼兒對數學活動更感興趣,避免枯燥無味的學習,本次活動嘗試引用文學作品,運用新穎的教學,在優(yōu)美的文學意境中,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通過在看、聽、動、說輕松快樂的活動中,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進一步的讓幼兒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系。
活動目標:
1.加強幼兒10以內數數的能力,進一步理解數字的含義。
2.感知10以內的數與量對應關系,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3.激發(fā)幼兒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質。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1-10的數字卡片,樹婆婆與鳥娃娃課件。學具:鳥窩拼搭形式卡,數字卡片與小棍一套。
活動過程:
一、拍手歌:鞏固10以內數字的認讀 隨歌曲,幼兒進行聽口令認數,拍手。
二、故事導入集體活動:
。1)、感知10以內數量:
教師出示樹婆婆圖片,樹婆婆很孤單,到底怎么了來聽故事!
1、教師用故事導入目測5以內數量:
路邊有一棵大樹,他很孤單,一天飛來了一只小鳥,它想在樹婆婆身上做個鳥窩,小鳥很快生了一窩鳥寶寶,(播放課件)讓幼兒目測出有幾只鳥寶寶呢?鳥寶寶們整天嘰嘰喳喳的,樹婆婆再也不冷清了。
2、繼續(xù)出示不同數量的小鳥,(感知6-10的數量):漸漸地來樹婆婆身上的.小鳥也越來越多了。ǔ鍪6-10只小 鳥圖片)引導幼兒分別點數說出總數。后來小鳥發(fā)現樹婆婆的背也彎了,小鳥們要想一個好辦法, 讓樹婆婆既不累,也不冷清。
。2)、學習數量對應:小鳥們呼吁大家種了許多樹,有多少棵呢 ?(幼兒點數10棵)我們來給它們配上數字吧!
1、數字卡片排隊
請幼兒將1-10的數字按序排列在10棵小樹上。
2、小鳥與數字對應:教師演示,并讓幼兒上前操作。
。ń處熜〗Y);操作結果。
3、游戲;樹婆婆與小鳥
一天樹婆婆發(fā)現小鳥們都搬走了,好傷心!樹婆婆忽然又聽見了小鳥的叫聲:樹婆婆早上好!小鳥又回來陪樹婆婆了。
邀請樹婆婆一起做游戲,樹婆婆更加開心了。
(教師與幼兒一同游戲,桉樹卡玩抱一抱游戲)。
三、操作活動:天氣冷了,我們來給小鳥搭鳥窩好嗎!以后小鳥可以晚上住進鳥窩里,白天出來陪著樹婆婆。
(幼兒操作):按照鳥窩拼搭形式卡數出相同數量的小棒進行拼搭,并將小棒數量用數字表示出來。
四、小結收拾學具:
小鳥一定很喜歡我們設計的鳥窩,它會舒服的渡過一個冬天了。還會永遠陪在樹婆婆的身邊。因為它們是好朋友,好朋友就要 互相關愛。
活動反思:
本活動結合幼兒年齡特征,主要通過故事導入、游戲體驗等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參與了學習,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還激發(fā)了幼兒大膽表達積極性,更明顯的調動了一些,在平時活動中被動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整節(jié)活動體現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達到了預期目標。但是活動中也有不足,比如;教師還要仔細聆聽幼兒在活動中的每次回答,具有及時回應的能力,避免在活動中出現有口誤的現象。針對幼兒的完整講述還有待數學課中靈活調動與培養(yǎng);量詞的應用也要在生活中滲透,強調起來、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4
運動目的:1、喜好聽故事,萌發(fā)愛鳥意識。2、能明白故事,并簡樸的報告故事內容
預備質料: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故事系列圖片
重點難點:看圖報告故事內容
運動所在:運動室
運動情勢:團體運動
運動過程:
1、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上面都有什么?引起幼兒聽故事的.欲望。
2、幼兒聽一遍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
3、幼兒回想故事內容。
①開端的時間,樹婆婆有孩子嗎?
幼兒園教育隨筆②鳥兒在樹婆婆身上做了窩,樹婆婆開心嗎?
、圬屎笤S多鳥兒都在樹婆婆身上做窩,樹婆婆釀成什么樣了?
、転槭裁带B兒都搬走了?樹婆婆開心嗎?為什么?
、蔌B兒讓樹婆婆悲傷了嗎?為什么?
4、讓幼兒說說小鳥可以或許為人們做什么,萌發(fā)幼兒愛鳥的意識。
5、連系圖片,勉勵幼兒與先生再報告一遍故事。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體諒的真摯情感。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3、了解大自然中大樹與小鳥之間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活動準備:配樂《小鳥飛》;小鳥頭飾、大樹婆婆頭飾。
活動過程:
1、懸念式提問,激發(fā)幼兒興趣。
出示一棵大樹和一只小鳥,引導幼兒思考:大樹和小鳥之間會有一種什么關系呢?引出兒歌《大樹和小鳥》。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請幼兒說出聽兒歌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一起說兒歌,大家一起扮演大樹和小鳥,一邊說兒歌一邊表演。
4、引申到老師是大樹,小朋友是小鳥,加深師幼之間的情感。
5、一起欣賞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情節(jié),表達自己對童話的感受,總結樹婆婆的情感變化(孤獨----快樂----傷心-----快樂)。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體諒的真擎情感。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3、了解大自然中大樹與小鳥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以大樹為背景的圖片一張,粘貼小鳥用的.圖形(圓形、三角形、半圓形若干)
2、配樂《小鳥飛》;小鳥頭飾、大樹婆婆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懸念式提問,激發(fā)幼兒興趣。
出示一棵大樹和一只小鳥,引導幼兒思考:大樹和小鳥之間會有一種什么關系呢?引出兒歌《大樹和小鳥》。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請幼兒說出聽兒歌時的感受。
2、引導幼兒一起來說兒歌,大家一起扮演大樹和小鳥,一邊說兒歌一邊表演。
3、老師是大樹,小朋友是小鳥,加深師幼之間的情感。
4、一起欣賞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情節(jié),表達對自己對童話的感受,總結樹婆婆的情感變化。(孤獨——快樂——傷心——快樂)
5、圍繞故事布置場景,幼兒聽配樂故事,表演《樹婆婆和鳥娃娃》,教師做鳥婆婆,幼兒當鳥娃娃。
6、一起做《大樹和小鳥》,引導幼兒用各種圖形粘貼成小鳥,再把小鳥粘貼到大樹上,大家一起欣賞。
兒歌《大樹和小鳥》
大樹高高,住著小鳥。
小鳥叫叫,大樹笑笑。
大樹搖搖,小鳥跳跳。
大樹小鳥,快樂陶陶。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7
活動名稱:
樹婆婆和鳥娃娃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中大樹與小鳥之間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2、認識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界也存在相互協調的關系。
3、體會互相關心、體諒的真誠感情。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一棵大樹、鳥、鳥窩等;
活動過程:
1、指著一棵大樹問:“這棵大樹看上去是怎樣?”幼兒說出后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2、欣賞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第二段至結束
邊欣賞故事,邊演示教具后問:
(1)鳥媽媽請求樹婆婆幫什么忙?樹婆婆答應了嗎?
。2)樹婆婆是怎樣照顧鳥媽媽的娃娃的?
。3)細心的鳥媽媽發(fā)現了什么?它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4)它這樣做好嗎?為什么?幼兒互相爭論
(5)那你們快幫鳥媽媽想一個既不讓樹婆婆辛苦又能讓樹婆婆高興的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幼兒分組討論
(6)幼兒編出故事結尾。
活動延伸:在區(qū)角活動中運用多種形式再現故事內容。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8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萌發(fā)愛鳥意識。
2、能理解故事,并簡單的'講述故事內容。。
準備材料: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故事系列圖片
重點難點:看圖講述故事內容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上面都有什么?引起幼兒聽故事的愿望。
2、幼兒聽一遍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
3、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 開始的時候,樹婆婆有孩子嗎?
、 鳥兒在樹婆婆身上做了窩,樹婆婆高興嗎?
、 后來很多鳥兒都在樹婆婆身上做窩,樹婆婆變成什么樣了?
、 為什么鳥兒都搬走了?樹婆婆高興嗎?為什么?
、 鳥兒讓樹婆婆傷心了嗎?為什么?
4、讓幼兒說說小鳥能夠為人們做什么,萌發(fā)幼兒愛鳥的意識。
5、結合圖片,鼓勵幼兒與老師再講述一遍故事。
【《樹婆婆與鳥娃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鳥與樹07-01
鳥與樹大班教案03-20
大班語言《鳥樹》的教案09-02
鳥與樹大班語言教案03-20
《花婆婆》教案03-19
月亮婆婆教案08-26
《娃娃》教案03-20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案01-23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的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