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畫楊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畫楊桃》教案1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對話的過程,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對話,是現(xiàn)代教學論倡導的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一種新型的教學文化,即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礎上的人、文本和環(huán)境之間激蕩起的心靈共振和呼應!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懂嫍钐摇返恼n例就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精心設計的。通過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培養(yǎng)學生對話意識。
課文介紹《畫楊桃》一課記述了我在圖畫課上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學譏笑,卻得到老師肯定的故事。故事貼近學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讀者傳達了的是實事求是和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特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課文質(zhì)疑,解疑,再質(zhì)疑,在與文本的多次對話中,深入理解課文。
2、通過交流、評價學生的畫,促進師生、生生、生本等多項對話,使學生深刻體會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從文本的解讀中受到人生的啟迪。
【教學過程】
一、生本對話 獲取信息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拿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待會兒請你說說,在讀的過程中,你腦子里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
2、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質(zhì)疑。
設計意圖: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每人所獲取的信息豐富多彩,對文本的理解也充滿個性,產(chǎn)生的問題也會因人而異。
二、梳理問題 板書存疑
為什么同學們看了我的畫,會哈哈大笑,而老師不笑?
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一樣?
為什么老師要讓同學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來看?
為什么父親和老師的話那么相似?
簡單板書:哈哈大笑?角度?輪流坐?相似?
設計意圖: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把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進行簡單板書,這些問題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誘發(fā)了學生和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的渴望。
三、多項對話 觸發(fā)感悟
1、畫:
、 我們帶著問題也來畫幅畫,看看能不能通過作畫、評畫,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把課文讀懂了。
⑵ 小作者畫楊桃,我們來畫灑水壺,雖然東西不同,但一樣能考察你有沒有讀懂課文。(拿出灑水壺放好)
、 畫之前,同學們先找找:書上那些句子能指導我們正確作畫呢?
學生找句,交流:
主要是父親的話和倒數(shù)第二段中: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學生齊讀。)
⑷ 我們作畫的要求是不要畫得太細致,只畫它的基本輪廓。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時間五分鐘。
(學生作畫,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以畫的形式解讀文本,引發(fā)學生探究精神,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對話熱情。
2、評:
現(xiàn)在我們來評價幾位同學的畫,我們不管他畫的技術好不好,只是通過他的畫,評價他有沒有讀懂課文。不過你在評價時得引用文中的話來判斷他有沒有理解。
、 (出示一幅畫)誰來評他的畫?學生評價這位評價的同學是否正確。以判斷他是否站到了作畫者的位置上進行評價。引用書上的話。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
(圈出表示動作的詞:看了看、走到、坐下來、審視。理解審視)
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學還笑我的畫嗎?那開始的哈哈大笑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老師沒笑是因為(知道先從同一角度來評價)
齊讀這兩句話。引導評畫的同學坐到作畫者的位置上去評價。
(學生評價后,大家反饋)現(xiàn)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師為什么要讓同學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嗎?(從同一角度來評價)
、 出示一幅和第一張角度不同的畫:
她讀懂課文了嗎?指名說,能從書上找依據(jù)嗎?
學生交流: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
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你看到一樣東西,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表揚評價的同學觀察仔細,會讀書。
采訪作畫者:你為什么能畫得那么準確?也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覺得自己畫得很正確。
表揚她和小作者一樣自信認真。(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和第一幅畫比較:同一把水壺,為什么他們畫得這么不同?(學生自由說)黑板上的第二個問題你明白了嗎?
、 展示一幅畫走樣的畫:
指名評價,結合書上的話,說說他怎么畫成這樣?
(沒有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沒有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想當然,畫走了樣。)
順勢理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設計意圖:在明確研究的方向和重點之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畫、讀、評等形式的對話,在對話中,學生思考,行動、探究,爭論,提高了交流、溝通的能力,同時,也使知識在對話中生成。
3、再讀老師和父親的話,明理:
父親和老師的話,你在畫畫時做到了嗎?指名讀他們的話。(媒體出示)
請你也來細細地讀讀他們的話,讀著讀著,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學生讀后自由說。(做事要認真,細致,老老實實或者實事求是)
你再找找父親和老師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板書:父親的話 老師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為什么他們的話這么相似?現(xiàn)在你能談談你的理解嗎?(這是畫畫的要求,他們有相似的經(jīng)驗。他們都希望我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辦事態(tài)度)
四、聯(lián)系生活,交流體會
1、生活中,你看到過或著自己遇到過類似畫楊桃的事嗎?
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們交流交流。
設計意圖:生生對話,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彌補,可以使學生思維活躍,使得學習變得有趣,并且富有創(chuàng)造意味。
2、集體交流,想說的自己站起來。最后再對所說的進行一番評價:
、 達芬奇畫蛋的故事。
⑵ 畫蛇添足的故事。
、 三個畫師的故事:
一個國王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條腿,請畫師畫像。第一個美化了國王,畫了健康的眼睛和腿,國王覺得在諷刺他,就殺了畫師。
設計意圖:語文源于生活,在結束階段,跳出文本,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把讀到的語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溝通起來,把思維的觸角延伸到更廣闊的閱讀世界。讓學生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需要闡述,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對話的源頭之水就會汩汩而來。此時,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積累、情感和觀念。
3、同學們很會動腦筋,也很會聯(lián)想,對課文也體會得真深刻,讓我們再通過讀,把我們的理解傳遞給每一個人。(齊讀父親和老師的話。)
五、再次質(zhì)疑 拓展對話
1、課文學完了,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還想對文中的父親、老師、同學們和本文的小作者說寫些什么呢?想和我們們班的老師、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表揚小作者畫畫認真,留心觀察。向老師說說自己的觀點,意見)
設計意圖: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種對話形式,使學生個體之間、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文本之間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和交融,來共享知識、共享經(jīng)驗、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語文世界的精彩與美妙。
六、作業(yè)
1、摘錄對你啟發(fā)很大的話。(或改編成座右銘)
2、作業(yè)冊。
【板書】
父親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老師的話
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哈哈大笑?角度?輪流坐?相似?
《畫楊桃》教案2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不像……而像” “不要……要……”寫句子。
3、 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二、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 讀準字音。
2、 記憶字形。
3、 理解詞義。
四、鞏固練習。
1、 讀生字,口頭組詞。
2、 讀課文,練習按內(nèi)容分析,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一部分內(nèi)容。
1、 讀第一自然段,這段講的`是什么?
2、 讀父親的話,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二、理解第二部分內(nèi)容。
1、 在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兒?有什么感覺?
2、 從哪些詞語看出,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3、 當我交出去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們的態(tài)度各是什么樣?
4、 老師的神情有什么變化?
5、 讀老師說的話,看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6、 讀讀老師和父親的話,從中懂得了什么?
三、理解第三部分內(nèi)容。
1、 這一段講了什么?
2、 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舉例說明,拓寬思路。讓學生來介紹。
四、總結全文。
五、指導背誦課文。
六、教學心得:
《畫楊桃》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法:情境再現(xiàn)、畫畫、評評、讀文悟理。
學法:自主學習、多讀、多思、多感悟。
教學準備:楊桃兩個,課前讓學生看讀楊桃的資料。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指導書寫。
。ń處煱鍟恚┪覍懥艘粋什么?想象一下。像什么?都猜不著?它像一塊豆腐。再看,
。ń處熢诳诶飳懯商铮┻@豆腐怎么了?
一塊豆腐切四塊(教師板書在田下畫畫,成畫)現(xiàn)在呢?這塊豆腐怎么了?放在鍋里怎么樣?(板書在畫上加一成畫)什么字?(畫)
現(xiàn)在你們按筆順寫一下,舉起手來。(學生用手比劃)
。ò鍟鴹睿┻@是什么?這是什么?(板書桃)
2、交流資料
見過楊桃嗎?課前你通過查資料、讀資料袋了解到什么了?(指名談)
讀過課文嗎?還想不想讀?
二、初讀課文,激發(fā)讀書興趣。
1、自讀:你自己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讀書。默讀也可以;朗讀也可以;兩個人讀也可以;小組讀也可以。你說老師我想搬上椅子找我的朋友去讀也可以。讀一次,開始。(學生各自讀文)
2、指讀:還想不想讀了?誰讀得最好?你起來,讀第一段。(指名讀文)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畫走了樣。
你覺得班里還有讀得比你好的嗎?你找他當你的榜樣。
3、指名的榜樣生讀下一段。(生讀文)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ㄗ屔吓_)比如我現(xiàn)在是一個楊桃,放在這兒,讓大家來畫。老師讓畫楊桃的時候,你按照書上的介紹,當時課文中的我坐在什么地方?大家讀讀那句話。
。ㄉR讀文):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
我坐在前排靠邊的地方。你指指看,我可以是咱們班的誰?就按現(xiàn)在的座位。還可能是誰?
4、分角色讀:下面我們一起讀下面這一部分。誰來當解說員?(指名)你就讀敘述部分。誰來當老師?同學們說的話,大家一起讀?纯茨銈兡懿荒芊智迨钦l說的話,開始。(學生按角色讀文)
5、齊讀: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就畫成什么樣。
6、指名讀:最后一段誰來讀。
。ㄉx文):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hǔi)使我一生受用。(重點指導誨的讀音)
三、再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再讀文:還想不想讀?這回我還讓你們讀,默讀,默讀完了我要讓你們站起來說話,我不提任何問題,就讓你隨便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提問題也可以。明白沒有?一邊讀一邊想,想好你要說的話,想好你要提的問題。(學生默讀課文)
2、交流讀文感受
。1)你先舉手,你想說什么?(指名學生發(fā)言,教師相機板書重點問題,簡單問題隨機解決。)
(2)我給畫一樣東西,你們能看出來是什么嗎?
(教師在黑板上作畫)我先畫一個圓,中間再畫一個圓,里面再畫一個圓,還有個小把兒,這是什么東西,你們能看出來嗎?如圖:
你們?yōu)槭裁床虏坏,看不出我畫的什么畫?因為你們用的是習慣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種觀察角度。你們在喝水的時候,用水杯不用?這個圖是從哪兒看水杯?
從上面往下看就是這樣子是不是?不同的角度看東西就有不同的結論,明白沒有?
。3)我再畫樣東西有興趣猜嗎?(教師在黑板上作畫)我最善于畫圓圈,一個小圓圈,兩個小圓圈,三個小圓圈,四個小圓圈,五個小圓圈,然后再把它們圍起來,是什么?你說。如圖:
猜不到了吧?你們看我這只手,從這個端點來看(師將手伸展指尖對著學生)看這只手是不是畫的樣子?
可我要畫成這樣子(在黑板上畫了只正面的手)一看就看出來。因為這是習常性的觀察法,而今天我讓你們從手的端點來看,就看不出來了。文中那個同學畫的楊桃像五角形,同學們都笑了,他們?yōu)槭裁葱Γ?/p>
。ㄉ阂驗橥瑢W們都用平?磻T了的方法去看,覺得畫得不像,才笑。)
四、重現(xiàn)課文情境,幫助理解內(nèi)容。
1、過渡:你們對畫畫感興趣嗎?感興趣你再讀讀這篇文章。自我衡量一下,這篇文章你們讀懂了沒有?
2、看來大家對課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開始考試。愿意不愿意接受?
(出示手中袋子)你們猜這袋子里面有什么東西?
前兩排同學向后轉(zhuǎn),我這里真有一個楊桃,想讓你們來畫。你要能夠畫正確,這篇文章,你就讀懂了。課文里面講的道理,也就是含義,你們也就懂了。你要是沒懂就畫不正確。我一會一看你的畫我就知道你懂了沒有。我把楊桃放在這里。(教師將洋桃放到學生中間)只畫楊桃。打開你們的本,不用畫太細致,只畫它的基本輪廊就可以。給你五分鐘的時間,開始作畫。
。▽W生作畫,教師查看)
好了,好多優(yōu)秀作品我已收集過來了,咱們先下課,下節(jié)課再來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每位同學都認真讀了讀課文,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楊桃畫了幅畫,F(xiàn)在我們就來看幾位同學畫的楊桃,我們不管他畫的技術好不好。只是通過他的畫評價他讀懂課文沒有。懂了嗎?
二、相互評價,深入領悟課文內(nèi)容。
1、提出評價要求
你要想評價他讀懂課文沒有,你在評價的時候就得引用課文的有關語句。用課文上的話來說他理解了,或者沒有理解。
2、評第一幅畫(選畫得正確的,重點指導評價方法。要坐到別人位置上去看再評。)
出示第一幅畫。這幅畫是誰畫的?(學生起立)大家看清是他畫的。開始評價。
師提示:要想正確地評論人家的畫,應該怎么辦?
。ㄉ簯撊ギ嬤@幅圖的同學座位上去看這楊桃?)
課文上有沒有關于這個方面的敘述?誰找到了,讀出來。
(生讀文)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
老師走到我的座位上,先干什么呀?在他的位置上來看。這是一次敘述。還有沒有?關于剛才那個問題,課文哪里還有敘述?
。ㄉx文):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座位上。
哪幾個同學?(笑人家畫得不對的幾個同學。)請他們干什么?
老師親自去,然后又讓笑話人家的同學親自去。去哪里?去畫楊桃同學的位置上看,怎么樣的看?(理解審視)
現(xiàn)在知道了該怎么正確評價了嗎?
現(xiàn)在來評價,看實物和看圖對照,講。找到課文上有關的語句,說明他對。
(生讀文):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
3、評第二幅畫(也選畫得正確的,重點讓大家從評價中明白畫時是怎么畫的。)
這兒還有一幅圖,來看一下。(指名進行評價)
(指作畫的學生)你來讀一下課文,說明你為什么能畫得很正確?
。ㄉx文):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他讀懂課文沒有?那么父親的話他做到?jīng)]有。引用有關語句。
(生讀文)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4、評第三幅畫(選一幅畫得不太像的畫,重點讓學生理解不能想當然畫畫。)
咱們再找一幅畫,這是誰的?誰來評價?
他為什么不對?用課文的話評判他。
他沒畫成五角星樣的,而畫得像別的,犯了什么錯誤了?(畫走了樣)為什么畫走了樣?(想當然了)
師:想當然了,他想的楊桃有翅膀,就按照平常對楊桃的印象來畫了,對不對?為什么畫畫不能想當然?
要想不想當然,要想不畫走樣,應該怎么辦?課文上怎么說的?
。ㄉx文)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
師:是誰說的話?課文最后說老師的話和爸爸的話非常怎么樣?(相似)那么把相似的爸爸的話再讀一次,大家讀。
。ㄉx文)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三、把握重點跳出課文
1、抓住重點,歸納總結。
剛才我們作畫和評價時,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我們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里?(1、2段倒數(shù)2、3段)在重要的段前畫個圈。(學生找段畫圈)
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內(nèi)容?簡單地說。(教師板書爸爸的話)
第二自然段是寫什么的?(板書我的畫)
十八自然段是講什么的?(板書老師的話)
小結:現(xiàn)在又告訴了你一個讀文章的重要方法。緊緊抓住文章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深入理解。你看他寫老師和同學問答的過程,寫了好長,是不是呢?一句一句對話。其實它只起了個鋪墊的作用,襯托環(huán)境的作用。講講事情的由來,很簡單。真正的道理在哪些段落里呢?在這三個段落里。這是第一步:讀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第二步,最重要的段落里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F(xiàn)在從這里面往出抓爸爸的話,你認為哪幾句話最重要?越簡煉越好,你講。(指名)
可以概括成八個字。板書(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師:這就是父親說的話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他作畫這一部分中再找出最重要段落里的最重要的句子,我也要八個字。好好讀一讀,你找到就說明你完全讀懂了。
板書(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師:下面該看老師的話了,也是從老師這段話里找最重要的內(nèi)容,然后概括。幾個字?
板書(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還是這八個字。因為老師的和父親的話非常相似,基本相同。
2、小結:要想做到是什么樣、畫什么樣(指板書爸爸的'話)是什么樣、畫什么樣(指板書老師的話)這個作畫的人必須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對了,只有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指板書中間一行)才能做到是什么樣、畫什么樣。課文全明白沒有?
3、拓展延伸,明理導行。
現(xiàn)在講的是畫畫,我們從課文中出來,不說畫畫了。做別的事情。是什么樣,畫什么樣,怎么理解?怎么聯(lián)系別的事情?比如我今天上學的時候,走到街上看到一個老漢,在逗一只猴子招人看,在耍猴,我被他吸引了,一下子忘了上學的時間了。等到想起來了,跑到學校里遲到了。老師問我:你怎么了?那么根據(jù)是什么樣,畫什么樣這個要求,我應該怎么說話?
那么你要是看耍猴的同學,我是老師,你怎么跟我說?(指名)
事情是什么樣的,我們就說是什么樣的。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大家聯(lián)系起來,總起來看:這個事情是什么樣子的(板書事)我們就按照事情本身實際的情況去觀察,去了解,去反映,對不對?這就加了一個字(板書是)。這個字不是是不是的是,而是準確、正確的意思。所以我們平常拿這兩個字組成一個詞語,(加板書實和求,組成實事求是)對,根據(jù)實在的事情真實的樣子,我們?nèi)で笞钫_、最準確的認識和解決辦法,這就叫什么呀?實事求是。
課文講的是畫楊桃的事,我們把它擴大到一切事情了。現(xiàn)在你是不是知道得更多一點了?
知道什么了?(指名說)
要想做到實事求是,大家告訴我,你應該抱什么態(tài)度去做事?
4、實踐練習
美術課也結束了,但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和他的同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通過學習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自己做的小書簽上。寫后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簽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
板書設計:
畫楊桃
實事求是
爸爸的話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老師的話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畫楊桃》教案4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拔摇备鶕(jù)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fā)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作者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著具體地敘述“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tài)描寫,突出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的教育,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學習目標
、闭J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匙プ≈攸c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⒈出示楊桃實物: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
簡介楊桃
、步裉,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齊讀課題。(板書:畫楊桃)
、硣@課題質(zhì)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①誰畫楊桃?②怎樣畫楊桃?③畫楊桃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④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課文,感知內(nèi)容
、弊宰x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⒉利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痴n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凑n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理清層次
、敝缸x生字詞
⒉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父親經(jīng)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持缸x課文,交流: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
、磩澐謱哟
第一段(1):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
第二段(2—18):具體地敘述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發(fā)生的事
第三段(19):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用連接段意法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著具體地敘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發(fā)生的事,最后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四、再度課文,質(zhì)疑問難
、碧岢霾欢膯栴}。(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矌熜〗Y: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拔摇备鶕(jù)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fā)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五、指導書寫
六、布置作業(yè)
、背瓕懮中略~。
、灿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明確目標
、闭J讀字詞,朗讀課文
、沧髡咴诋嫍钐視r發(fā)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讀中感悟,探究課文
、睂W習第一段
指名讀;感悟重點:
、胚@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是……就……不要……)
、聘赣H是怎樣教誨我的?“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叫“想當然”?(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即畫畫時應該怎樣做和不應該怎樣做!跋氘斎弧保侵覆活櫩吹降膶嶋H情況,只根據(jù)自己腦子里的印象判斷、做事情!白吡藰印保鞘ピ瓉淼臉幼;“畫走了樣”,就是畫的和看到的不樣。)
、恰敖(jīng)!薄岸凇闭f明什么?(父親對我的教誨很嚴。)
、戎笇Ю首x。
、矊W習第二段
指名讀;重點感悟:
、拧拔摇笔窃鯓赢嫍钐业?“我”認為畫得怎樣?(“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闭f明“我”是嚴格按父親的叮囑去做的,對自己的畫非常自信。)
“我”為什么會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兩個原因:一是從“我”的座位看到的楊桃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二是“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認認真真地看”,就抓住了從“我”坐的這個角度看到的楊桃的特點;“老老實實地畫”,就是按照父親叮囑“我”的那樣畫,看見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⑵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認為畫得怎樣?態(tài)度是怎樣的?老師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深入讀懂課文。(“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同學們采取的是嘲笑的態(tài)度,而老師則通過:看、走、坐、審視一系列動作,從“我”的角度去觀察實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呢?(老師在“審視”之后神情變得“嚴肅”,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同學們卻說“不像”,引起了他的沉思;)
當老師讓學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后,學生的態(tài)度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這時可抓住學生此時與剛才態(tài)度的對比,剛才是好笑,現(xiàn)在是說話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表明同學們已經(jīng)知錯。)
老師的態(tài)度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老師在教育同學們之后神情變得“和顏悅色”,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了。)
、且龑W生分析老師的態(tài)度可分三步:審視→嚴肅→和顏悅色(首先,老師“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老師這樣做,是從“我”的角度進行觀察,據(jù)此判斷“我”畫得是否準確。接著,老師請覺得好笑的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讓他們也從“我”看楊桃的角度來觀察,使他們親眼看到楊桃真的像個五角星。最后,老師抓住這件事因勢利導,啟發(fā)同學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⑷同樣的楊桃,為什么卻畫出了不同的樣子?老師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復提問,讓學生實際觀察后才說出道理?老師這樣做說明什么?(說明老師做事嚴肅認真,教育學生講究方法,表現(xiàn)出高超的教育藝術)
、衫斫饫蠋熤v的最后一段話?老師說的一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以及句與句之間的關系。(這段話講了三點意思:一是講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二是講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三是講應該實事求是。)
把父親和老師的話聯(lián)系起來理解。他們說過哪些相似的話?這些話都說明了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僅適用于畫畫嗎?(通過老師與父親的話的對比,找出共同點:進一步強調(diào)了做事要實事求是的道理。其道理不僅適用于畫畫,而且適用于做任何事情。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生受益。所以文章最后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保
、蕿槭裁凑f“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保浚ㄒ娚希
、承〗Y:
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tài)描寫,突出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的教育,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三、總結全文
、碑攧e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⒉齊讀倒數(shù)第一、二自然段并試背誦。
、晨偨Y:課文從一件事中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來龍去脈交待得十分清楚。此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具體細致,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nèi)心世界。老師神態(tài)由嚴肅到和顏悅色,老師的話語通俗易懂,循循善誘,飽含哲理,表現(xiàn)出高超的教育藝術。學生們開始嘻嘻哈哈,以為“我”把熟悉的楊桃畫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實情況后,顯得很尷尬,反映學生們的率直、天真。
、 中心:《畫楊桃》這篇課文通過講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教育我們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不能憑空想象,不要輕易下結論。
⒌課文的特點是運用對比手法,從一件事的敘述中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同學們采取的是嘲笑的態(tài)度,而老師則通過:看、走、坐、審視一系列動作,從“我”的角度去觀察實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當老師讓學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后,學生的態(tài)度又發(fā)生了變化,學生此時與剛才態(tài)度的對比,剛才是好笑,現(xiàn)在是說話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表明同學們已經(jīng)知錯;在課文最后一段,通過老師與父親的話的對比,找出共同點:進一步強調(diào)了做事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四、課堂練習
、背鍪緝啥螌υ,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現(xiàn)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惭a充提示語: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xiàn)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不……像!盻____。(那個同學發(fā)現(xiàn)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盻___。(他遲遲疑疑地說)
“好,下一個!
、诚胂笳f話。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時機。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胚@一看,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七@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沁@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冗@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蛇@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為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
五、板書設計
教 誨 很 嚴: 經(jīng)常叮囑 是……就……不要
畫: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準確
畫楊桃 畫楊桃受教育 生:嘲笑
師:審視 嚴肅 和顏悅色
一 生 受 用: 實事求是
六、布置作業(yè)
⒈思考: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餐瓿烧n后第三題。
附:參考資料
、睏钐 又名陽桃、羊桃,五斂子。常綠或半常綠喬木。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卵圓至橢圓形,頂有短尖頭;ㄐ。娦,紫紅色。漿果橢圓形,長5~8厘米,有五棱,間或三到六棱,未熟前果皮青綠色,熟時黃色。一年內(nèi)開花數(shù)次,自夏至秋相繼不絕,秋冬果熟時黃色。性喜高溫多濕,好陰。分布于熱帶亞洲。我國華南地區(qū)均有栽培。果質(zhì)生食或制成各種加工品,也供藥用,能生津止渴。葉有利尿、散熱毒、止痛、止血作用。
、蚕氘斎 成語,典出《后漢書·孔融傳》。說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其子曹丕把袁紹兒子袁熙的嬌妻甄氏占為己有。謀士孔融不滿,又不便直說,就寫信給曹操,說周王把紂王的寵妃妲己送給了輔佐自己建立周朝的周公。歷史上本沒有此事,曹問出自何典,孔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庇靡庠谟谥S刺曹操父子。后來,就用“想當然”為推想起來一定是如此的意思。
、场懂嫍钐摇返娜懊睢
一妙用“反復”質(zhì)疑。在“我”畫出了一張像五角星的楊桃后,先是“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老師問同學們:“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fā)出嘻嘻的笑聲。”直到最后,老師教育學生:“……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這里連續(xù)出現(xiàn)了幾個“笑”字,這就是“反復”。前幾個“笑”字不僅使“我”,而且也使讀者在心里畫了一個又一個問號:有的同學為什么“笑”?為什么覺得“好笑”?為什么“發(fā)出嘻嘻的笑聲”?而最后一個“不要忙著發(fā)笑”則使人茅塞頓開,找到了答案。
二妙以“標點”繪形。文中有一處用到了“——”,六處用到了“?”,四處用到了“!”,三處用到了“……”!昂谩!”中的“——”表示聲音的拖長,描摹了幾個同學自以為是、得意洋洋的神態(tài)。而六個“?”,“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是同學們的責問;“這幅畫畫得像不像?”“它像什么?”“那么,像什么呢?”是老師的提問;“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是老師的反問。這是老師和“有的同學”對“我”畫的楊桃截然不同的反應。四個“!”,“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不像!”“像五角星!”“好——笑!”則是“有的同學”幼稚可笑的表現(xiàn)。而“不……像!薄跋瘛濉切!边@里的三個“……”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有的同學”知道自己錯誤后不好意思的神態(tài)。由此可見,文中的標點符號具有多么神奇的作用!
三妙借“呼應”揭示主旨。在課文的開頭一段中,引用了“我”的爸爸經(jīng)常叮囑的一句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倍谡n文的最后,又寫了老師說“……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卑职值脑捄屠蠋煹脑捠嵌嗝聪嗨瓢。≡谶@里,文章運用了“呼應”的手法:前呼后應,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宗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論。不要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來否定別人的新發(fā)現(xiàn)。
、翟~語
叮 囑—再三囑咐。如,媽媽囑咐我過馬路時要小心。
教 誨—教導;教訓。如,我們要牢記老師的諄諄教誨。
受 用—得到益處。如,學好知識技能可以受用一生。
準 確—行動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或預期。如,他的普通話發(fā)音很正確。
審 視—仔細看。如,我審視他的面孔,半天才認出他就是我的同學。
和顏悅色—形容和藹的臉色。和:和藹。顏:臉色。悅:愉快。色:臉色。如,老師總是和顏悅色地對待同學們。
《畫楊桃》教案5
教學目標:
一、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二、體會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學態(tài)度。
三、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四、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叮囑”說話。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畫楊桃》,讀題。(出示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楊桃是什么樣子的?)
3、老師準備了一些楊桃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戳诉@些楊桃,你想說什么?還有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接下來就請大家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感受深的段落多讀幾遍,并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談理解。
3、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體合作,理解內(nèi)容。
1、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大家從課文中找一找原因,可以小組合作。
2、交流。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
位置不同,看到的不同,你能舉個例子嗎?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為什么會這樣?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4)“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jīng)常叮囑我:‘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子,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什么是“叮囑”?誰在什么時候叮囑過你,叮囑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爸爸的話的?什么是“想當然”?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是“想當然”?
3、我老老實實地畫,卻換來了同學們一陣嘲笑,讀讀同學們的話。我心里會怎么樣?想些什么呢?
4、老師是這樣做的`嗎?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找找。
課件出示: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師為什么要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什么是“審視”?你能表演一下“審視”嗎?
5、當老師問大家的時候,同學們這樣回答,是帶著怎樣的語氣的?(嘲笑)我們讀讀。
發(fā)揮想像,當時我的心理會怎么樣?想些什么?
6、(課件出示)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xiàn)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這兩個省略號,表示什么?怎么會斷斷續(xù)續(xù)的呢?他的心理會想些什么?(很慚愧)讀一讀這段對話。
7、同樣一個問題,同學的態(tài)度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用上因為……所以)
8、如果你是這位老師,這時你想對你的學生說什么?
9、我們來看一下,“我”的老師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生讀該自然段。)
什么是“和顏悅色”?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
有沒有人對你說過,或你對別人說過“不要……要……”,說一說。
舉例子說說什么是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10、老師的話,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幾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嗎?背一背你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的話。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談。課文共有幾個人物,你最喜歡誰?談一談。你在生活中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嗎?有沒有這樣的事?
2、讀。老師學完這篇課文有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
3、編。學生自編學完課文后的一則格言,寫在書本插圖五角星旁。交流。
4、小結:當別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妄下結論,認真分析,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實事求是。
《畫楊桃》教案6
學生視角:
《畫楊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師,在畫畫時教會他怎樣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問題。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
難點:
能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感悟父親和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并學會怎樣實事求是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教師思考:
課文教育學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所不同。這正是樹立學生自信心,堅持自己正確觀點的契機。
重點:
邊讀邊思,體會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設計特色:
指導自學,精講深化。
信息資料:
1.課文中生字新詞卡片。
2.楊桃不同角度圖的投影片
3.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
3.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
4.培養(yǎng)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l、學會讀、寫本課13個生字。聯(lián)系上理解理解審視和顏悅色的詞語。
2、整體感知,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學們的不同的心理活動。
教學流程:
一、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誰能給大家介紹楊桃是什么樣的水果?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
二、給充分時間讀書自學。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1)自己獨立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通過來解決。
(2)讀后思考文中圍繞畫楊桃講了一件什么事?
2.多種感官參與讀書,提高學習效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引導學生敏銳察覺課文的主要話題,畫出主要的句子。
三、匯報自學,提出問題。
教師梳理出問題:同學們?yōu)槭裁葱?老師為什么要嚴肅地說那一番話?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畫楊桃這部分(25自然段)。
1.默讀第2自然段,畫出作者看楊桃和怎么畫的句子,,
2.理解作者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什么?
3.聯(lián)系前文想想,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yōu)槭裁磿π∽髡弋嫷臈钐?
5.老師的神情有什么變化?請讀讀相關的句子。
6.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聽到同學們的笑聲會怎樣想?
六、激活經(jīng)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2.那么我們究竟應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他人的嘲笑呢?學完一課,大家一定會有啟發(fā)的。
七、課堂練習。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著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流程
一、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向其他同學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二、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重點指導讀出幾個省略號的語氣。
2.你發(fā)現(xiàn)同學們又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3.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三、學習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師說了幾句話?你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嗎?
2.投影出示老師的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內(nèi)容感悟老師說話的含義。
重點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讀,并試著背誦下來。
四、小結學習,思想升華。
1.什么是教誨?為什么他們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2.父親和老師是講畫畫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樣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六、教師總結全文。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七、課堂練習。
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八、實踐活動。
1.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和父母聽。
2.寫一篇《畫楊桃》的讀后感。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通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1、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lián)系,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ǔ鍪緱钐覍嵨锘驁D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nèi)容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父親經(jīng)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zhì)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布置作業(yè)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由于老師的仔細觀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fā),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么?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為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倮蠋煾鶕(jù)桌上的楊桃講解現(xiàn)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诔鍪就队捌,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蹖嵨镅菔,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么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nèi)容。)
、苷f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荨拔摇卑褩钐耶嫵晌褰切鞘欠襁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匍_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②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為什么發(fā)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提問:
。╨)老師的話里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么?
。3)舉例子說說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并試背誦。
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齊讀。
提問: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為什么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么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誰能用“要……不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shù)第一、二自然段并試背誦。
《畫楊桃》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9個生字,會認本課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倒”。能積累“靠、視”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2、分角色朗讀,讀出不同人物對話的語氣。
3、能說出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說說自己受到了什么啟示。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用自己的話說出老師和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的不同做法。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課時]
工作計劃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ǔ鍪緱钐覍嵨锘驁D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1、誰畫楊桃?怎樣畫楊桃?
2、畫楊桃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3、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檢查預習情況,交流重點字詞
1、指讀生字詞,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2、交流易讀錯生字,教師重點指導。
而:零聲母音節(jié),念“ér”。肅: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與“響”要區(qū)分字形。
嘻:念一聲,“xī”。誨:念四聲,“huì”。
3、學習多音字“倒”,做組詞練習。
4、指導書寫,教學重難點字。
擺:扌罒去,注意左窄右寬,“罒”字中間是兩豎。
嘻:注意右邊“喜”的寫法,“士”不要寫成“土”,第三橫要長。
5、讀“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
三、初步感知,了解內(nèi)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標出自然段序號。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參照達標檢測第2題)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全班交流解決。
問題預設:
。1)課文中老師怎樣提的問題?
。2)提的是什么樣的問題?
。3)同樣是楊桃,同學們?yōu)槭裁串嫵隽瞬煌臉幼樱?/p>
(4)老師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復地提出問題?
。5)課文最后為什么說“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畫楊桃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感悟文義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并思考:
、僮x完后你知道了什么?(“我”畫楊桃的過程)②“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理解“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準確”等詞語)
、鄄聹y“我”把楊桃畫成了什么?
。2)同學們仔細找一找,“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摹拔摇弊慕嵌瓤礂钐,楊桃就像個五角星。)
(3)老師出示楊桃實物,請同學們觀察。
(學生親自實踐,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習第2~17自然段。
。1)朗讀課文,并思考:
、匍_始同學們認為“我”的.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老師有什么反應?(指導朗讀時,讀出嘲笑的語氣)
、跒槭裁从羞@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
、塾谩耙驗椤浴钡木涫秸f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為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芘e例子說說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不一樣。(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樣)
、萃皇挛,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當別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嘲笑別人,要學會尊重別人,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2)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讀出對話時不同的語氣。
、購娬{(diào)同學一開始嘲笑的語氣,以及后來不好意思、尷尬的情緒。
、趶娬{(diào)老師一開始嚴肅的語氣,以及后來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
3、學習第18自然段。
(1)為什么說老師的教誨對“我”來說終生難忘?(板書:終生難忘)
。2)討論:老師的話只適用于畫畫嗎?(老師的話表明了一個道理:要實事求是,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于畫畫,還適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師所講的,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么做?(板書:不要……要……,要……要……)
誰能用“不要……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先不要認為別人錯了,要看別人是從什么角度看待問題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那么,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老師說的那段話。
3、指導書寫課后生字。
。劢虒W板書]
13畫楊桃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以實物導入新課,讓學生自己觀察楊桃的外觀,看看他們能不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繼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在做好了“讀”的鋪墊后,步步設疑,引導學生更深地進入課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整體來說,本堂課設計比較嚴謹,思路清晰。
課文講解快要結束時,我組織學生討論:老師的話是否只適用于畫畫?學生參與討論十分積極,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畫楊桃》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楊桃實物;小黑板生字詞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實物,導入新課
1、師出示楊桃實物,并請學生讀“資料袋”。
2、師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我從畫楊桃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出示小黑板,認讀生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記生字):
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
指名讀,正音:“囑”讀zhǔ,不要讀成shǔ;“審”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肅”是平舌音;“晌”讀shǎng,不要讀成xiǎng
三、自讀自悟,匯報交流
1、默讀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樣做怎樣說的?(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交流課文內(nèi)容: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找找哪幾段具體寫了畫楊桃的事。(邊讀邊用筆做記號)
2、練習朗讀2——18段。
指導朗讀要點: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得怎樣?
抓住重點句:“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斌w會“我”的一絲不茍。
。2)通過對比體會人物心情,把握準感情:
、偻瑢W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認為畫得怎樣?態(tài)度是怎樣的?老師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
。ㄕ页隼蠋煹膭幼,分角色朗讀,老師、同學們的對話,體現(xiàn)兩者態(tài)度的不同。)
、诋斃蠋熥寣W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后,學生的態(tài)度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第一次老師問“畫像不像楊桃”時,同學們嘲笑的`語氣;第二次老師問“楊桃像不像平時看到的楊桃”,同學支支吾吾的語氣。(對比體會讀好這部分內(nèi)容)
抓住“和顏悅色”一詞,指導老師耐心和誠懇地批評這部分。
二、升華領悟:
1、出示父親和老師的兩段話,
、倮首x思考:他們的話相似在哪里?都說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誨”的意思嗎?
通過反復讀,學生能體會出父親和老師都是教育“我”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
②再讀,老師的話哪幾句和父親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蹘熆偨Y:父親和老師教“我”做人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從畫楊桃一事中,“我”還明白了從不同角度去貫徹,會看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讓“我”終身受益呢?
2、背誦老師講的一段話。
3、齊讀,交流體會:讀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導聯(lián)系《題西林壁》一詩、《畫雞蛋》一文,進一步理解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有不同結果的道理。
《畫楊桃》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通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1、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lián)系,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nèi)容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父親經(jīng)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zhì)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布置作業(yè)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由于老師的仔細觀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fā),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么?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為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倮蠋煾鶕(jù)桌上的楊桃講解現(xiàn)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诔鍪就队捌,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蹖嵨镅菔荆審牟煌嵌瓤吹膶W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么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nèi)容。)
④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匍_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跒槭裁磿羞@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為什么發(fā)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提問:
。╨)老師的話里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么?
。3)舉例子說說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并試背誦。
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齊讀。
提問: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為什么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么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誰能用要不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shù)第一、二自然段并試背誦。
板書設計:
5、畫楊桃
父親:是就
老師:角度不同
樣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一生受用
教案點評:
這篇課文蘊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學們的現(xiàn)實生活也很接近。這篇教學設計示例抓住這一特點,首先以實物導入新課,讓學生也自己觀察楊桃的`外觀,看看他們能不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繼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在書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再讀書,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第一課時做好了讀的鋪墊后,在第二課時教師步步設疑,引導學生更深的進入課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整體說來,設計比較嚴謹,思路清晰,不過在第一課時設計的有些簡單,學生書讀的不透。
探究活動
一、導入、明確要求
1.教師導入:
《畫楊桃》這一課,是作者上小學四年級的事情。在他作為成年人寫這件事的時候,仍然記憶猶新,說明這件事讓他難忘。我們現(xiàn)在讀來也覺得很有意思,而且從中學到了一個道理。今天我們也來回憶一下自己生活中類似的事,講給同學們聽。
2.明確要求:
投影出示:在你身邊每天會發(fā)生很多事,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講給同學們聽。要把事情經(jīng)過說清楚,重點地方說具體,語句要連貫。要把從中明白的道理說出來。
二、指導說話
1.回憶自己想說的事,先和同桌說一說。比一比,誰說得好。
2.全班交流。師生評議、補充修改。
3.你在聽了別人說的內(nèi)容后,覺得自己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補充?(學生說,師生評議。)
三、布置作業(yè)
把剛才說的寫下來,算作一次練筆。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畫楊桃》教學設計三附點評,畫楊桃,希望對你有幫助!
《畫楊桃》教案10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活動中,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會系統(tǒng)思考。
3、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膶W習觀念、換位思考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他們感受的思想品質(zhì)。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所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方法:
整體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楊桃
五、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理解課文
第三課時:字詞訓練,給課文分段
六、過程設計:
第一、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
出示智慧樹,提出自我評價要求。
二、揭示課題:23、畫楊桃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流利程度展開評價。(頭兩個自然段全班合作檢查,后幾個自然段同桌合作檢查)
2、說說自己覺得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不容易讀正確的`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權衡,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先留下來在理解課文時合作解決。
四、理解課文:
1、通過引導學生專心閱讀課文(閱讀方式可以多樣化快讀、默讀、小聲讀、略讀),解決對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對話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
。1)、出示重點句子,讀一讀。
(2)、問:你認為這段話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3)、出示詩歌《題西林壁》,問:你能不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老師選擇在理解完老師所說的話后出示這首古詩?
(4)、出示填空題: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我們看見(),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我們應該()?吹绞鞘裁礃拥木停ǎ
五、拓展練習,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
第三課時(略)
板書設計:
23、畫楊桃(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我教師幾個同學
。ㄏ肫鸶赣H的話)
認真看、老實畫看了看哈哈大笑
審視()
神情嚴肅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換個角度看問題!
課后反思:
應該說今天這兩節(jié)課還是給我?guī)砹丝鞓,因為它使我有了很強的成就感,我終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課文了。雖然還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碼在設計和操作上比以前有進步。我覺得自己在這節(jié)課做得比較好的是:
1、能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活動主人的位置上;
2、能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教材;
3、評價用語比較到位,所以學生能順著我的思路走。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1在質(zhì)疑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有效引導學生提問有研究價值:以后可以想這樣,讓學生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寫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歸納出幾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2、有些學習活動沒有做到有始有終:如提出讓學生合作學習,但在匯報交流時卻沒有引導學生以合作形式交流;
3、教師對教材的深挖還是不夠,對一些重點詞匯自己都沒有仔細琢磨,心中沒有明確的定義,導致在引導時不明確。
只關注大處,不琢磨小節(jié),始終是我性格的弱項,這也反映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當中。以后我要從關注細節(jié)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維和行為。
《畫楊桃》教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繼續(xù)練習復述課文。
3、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叮囑、審視、和顏悅色、教誨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復述課文,體會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出示書中的兩段對話,研究有感情朗讀。
(一)、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二)、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1、學生練讀。
2、指名讀,師生共評議。
3、從這兩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前面說得肯定,后面比較猶豫)
引入:這兩段話是從畫楊桃這片文中節(jié)選的(揭題),同學們體會得對嗎?讀得對嗎?又為什么會有這么兩段相似的對話呢?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讀后學生概括主要內(nèi)容。
3、再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4、小組交流。
三、三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理清思路,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說,師生討論)
4、說說段落大意。
四、再次研讀兩段話語。
第二課時
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寫畫楊桃這么一件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 學懂課文,進而復述這部分內(nèi)容。
一、復習學習提示
1、師問:怎樣復述課文?(指名回答)
2、既然復述時要抓住重點詞句,那么我們就先來找出重點詞句讀一讀,理解意思,再進行復述。
二、研讀課文,理解句子
1、學生自由朗讀,圈圈點點劃劃寫寫.
2、小組交流意見.
3 、全班交流,重點理解
A、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是: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B、同學們怎么笑
(1)、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2)、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fā)出嘻嘻的笑聲.
C、老師怎么做的
(1)、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臺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2)、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
(讓學生從中懂得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三、練習復述課文
1、學生自由準備說一說
2、小組互說,選好參賽者
《畫楊桃》教案12
【教學目的】
。、教養(yǎng):
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育:
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著的深刻的道理。
。、發(fā)展:
知道同一種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nèi)容體會做什么亊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真實體驗
1、同學們,在美術課上,俺們畫過很多東西。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也要請同學們來畫畫。
。、(教師出示楊桃)誰知道這種水果叫什么?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
3、請同學們在自身的座位上觀察楊桃,把你看到的楊桃實事求是地畫下來。
。、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么不同;蛘咦屚瑢W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同學增加感性認識,并激發(fā)閱讀與考慮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小時候也畫過一次楊桃,并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你已經(jīng)讀懂了什么?
。、同學交流,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 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脈絡。以楊桃為主線,寫“俺”、老師和同學三看楊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xiàn)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⑵ 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研究一下。俺們可以怎樣研究?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⑶ 同學尋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學習伙伴,合作學習,一起研究。
。、同學交流,相機引導。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畫楊桃》教案13
妙析教材
這篇課文講的是圖畫課上同學們練習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拔摇备鶕(jù)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告訴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當訓練學生圍繞課文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要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教學建議
1.朗讀體會法。讓學生在多種讀書形式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角色體驗法。教學中,建議教師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朗讀并積累一些詞語。
【過程與方法】
采用朗讀體會法、角色體驗法讓學生在體會、體驗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誰畫得最漂亮?要畫得漂亮首先要畫得像,要畫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畫成什么樣。對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畫畫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認讀。
教師重點講解“倒”的讀音,“倒”是一個多音字,在本課讀“dào”,它還有另一個音“dǎo”。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發(fā)現(xiàn)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4.課件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五、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教師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小組交流。
(2)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老師點撥。
。3)小結:課文講了“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
六、學習“畫楊桃”這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畫出描寫“我”觀察楊桃和畫楊桃的句子。
2.理解“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了什么?
3.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yōu)槭裁磿Α拔摇碑嫷臈钐遥?/p>
5.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我”聽到同學們的笑聲后會怎樣想。
。ɡ蠋熤攸c講解在讀人物的對話時,要讀出說話人相應的語氣。)
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八、梳理板書
畫楊桃
“我”:畫成了五角星
同學們:哈哈大笑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三、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四、學習第5~17自然段
1.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思考:
。1)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3.小組討論交流。
4.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五、學習第18自然段
1.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2.什么是教誨?為什么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六、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
圖課擺座交哈頁搶嘻
2.學生認字,給生字注音。
3.學生給生字找詞語朋友。(指名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5.學生說一說怎樣把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
6.學生書寫。
7.展示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八、教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做事或看問題時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就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九、梳理板書
畫楊桃
老師親自審視讓大家輪流看和顏悅色地說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應該怎樣做。
十、教學感悟
《畫楊桃》一文語言淺顯,但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投入到文本呈現(xiàn)的語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這是本課的難點。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lián)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是其二。在學生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么做其他事呢”自然地引向?qū)W生的生活。
《畫楊桃》教案14
設計說明
《畫楊桃》取材于兒童的真實生活,貼近兒童心理,在平常的小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學生閱讀本文,既能發(fā)展語言能力,又會受到啟發(fā)和教育。因此,本課教學設計緊緊圍繞“畫楊桃”的故事,組織學生研讀文本,補白對話的提示語,達到以讀促講、讀中頓悟的目標。同時,通過品讀文本積累學習語文的多種方法,再通過認識作者生平了解到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以求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終目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搜集有關楊桃的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楊桃的資料,如楊桃的形狀、生長特點、產(chǎn)地、營養(yǎng)價值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質(zhì)疑,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生齊讀。(課件出示實物——楊桃)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指名簡單介紹楊桃,課件出示相關文字:“楊桃”,學名“五斂子”,又名“羊桃”“陽桃”。)
2.教師介紹楊桃。
3.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教師提煉并梳理主要問題。
預設: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畫成了什么樣子?
(3)在畫楊桃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4)畫楊桃這件事包含了怎樣的道理?
4.過渡:畫楊桃還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嗎?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吧!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培養(yǎng)思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大膽質(zhì)疑。此處設計關注學生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梳理出與文本相關聯(lián)的幾個主要問題,既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新課的學習設置了目標。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請同學們自由練習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將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讀準確。
2.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識字經(jīng)驗,并提示易錯字。
3.匯報交流結果:
(1)“室、審、視、晌”是翹舌音!懊C”是平舌音。
(2)“倒”在本課讀dào,另一個讀音是dǎo。
聯(lián)系生活適當拓展詞語,讀dào時,可組詞倒水、倒立、
倒車;讀dǎo時,可組詞摔倒、不倒翁。
。3)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①用形聲字識記法識記。
“靠”上表聲,下表義;“審”上表義,下表聲;“哈、晌、搶、嘻、悅、誨”左表義,右表聲;“視”左表聲,右表義。
、谟米掷碜R字法識記。
班:會意字,從玨從刀,意為用刀分玉。本義是分割玉。
頁:象形字。甲骨文形體像一個夸大了頭部的人,表示人的頭。本義是人頭。借指篇、張。
而:象形字。像胡須形。假借為虛詞。
③擴詞識記。
將生字與熟字組成常用的詞語進行識記。
靠:靠近可靠依靠
肅:肅靜嚴肅
4.將生字放回課文,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5.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小組合作交流前面預設的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注重引導學生集中識字,然后讓生字回文,使學生在語境中鞏固生字,既不干擾識字的學習,也沒破壞閱讀的情境,做到識字促進閱讀,閱讀鞏固識字。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圖、座、室、交、頁。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圖:全包圍結構。
座:半包圍結構。
室:上下結構,撇折上一點不要丟。
交:上下結構。
頁:獨體字。要寫在田字格中間,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3.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畫特點。
4.教師邊指導邊范寫重點字。
圖:最后一筆是橫。
交:在田字格居中的位置,第一筆從豎中線起筆,最后兩筆撇、捺要舒展。
頁:起筆橫寫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間。第二筆撇的長短、角度要適當。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5.學生先描紅,再書寫這幾個生字。
6.展示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書寫時,注重引導學生先觀察,分析字形,這既是寫對生字的前提,也是識字教學的重點。
四、回顧總結,鞏固練習
1.說說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抄寫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注意人物說話的語氣。
設計意圖:意在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歸納總結的意識,并使課內(nèi)所學得到鞏固。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內(nèi)容,質(zhì)疑導入
1.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畫楊桃》。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課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我”、同學們、老師。)
2.上節(jié)課我們留下了什么問題沒有解決?(畫楊桃這件事包含了怎樣的道理?)
3.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設計意圖:過渡性談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學生質(zhì)疑中的關鍵問題,順勢揭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學生每次讀課文都會有不同的問題產(chǎn)生,此處設計既關注到了兩個課時的整體性,又關注到了對學生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研讀文本,品讀課文
1.認真朗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1)指名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我”當時是如何觀察的,如何畫的。(師相機板書: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2)你是怎樣理解“老老實實”的?(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引導學生補充回答):
是圓的就xxxx,是方的就xxxx,不要把圓的畫成xxxx,也不要把方的畫成xxxx,否則就是xxxx。
(4)指名讀句子,評議。(注意抓住重點詞語“認認真真”“老老實實”,讀出“我”實事求是作畫的態(tài)度。)
2.過渡:“我”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以為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卻發(fā)生了讓“我”意想不到的事,你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1)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前句要讀出指責的語氣。后句要讀出嘲笑的語氣。
(2)同桌互讀,指名讀,讀好問句和感嘆句。
3.當同學們看到楊桃變成了五角星時,他們的反應是哈哈大笑,而老師是怎么做的呢?(相機板書:哈哈大笑)
。1)課件出示相關語句: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桌前,舉起我的那頁畫紙,問大家:
…………
①找出描寫老師動作的詞語,再讀一讀句子,體會老師的做法。(看、到、坐、審視、回到、舉起、問)
②理解“審視”和老師為什么要“審視”。小組交流后再選一選,填一填。
“審視”是指仔細看。老師之所以要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為xxxxxxxx。
a.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b.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c.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后教育他們
d.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老師,不想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jù)事實進行評價
(2)出示老師和同學們的對話。指名讀,讀好對話的語氣。
(3)師生互動,引導朗讀,表演對話。
過渡:正因為老師看問題的角度與同學們的不一樣,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xiàn)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不……像!保莻同學發(fā)現(xiàn)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吞吞吐吐地說)
4.情境引入,想象說話。
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方法。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1)這一看,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的。(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東西,是多么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了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換位思考,尊重別人的看法的道理。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為“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5.課件出示老師的話:
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師相機板書: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1)指名朗讀。
。2)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老師的話的。
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弄懂每句話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給自己的啟示。
6.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教誨”。
7.在生活中,如果看到別人說的、做的,與我們想的不一樣時,我們應該怎么辦?(聯(lián)系生活中的事例說一說)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內(nèi)容,在讀中感悟文中揭示的道理。另外,“情境引入,想象說話”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通過想象說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升華了感情。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課、擺、哈、搶、嘻。(認讀生字并組詞)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教師課件演示書寫動漫。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臨摹。
“擺”第三筆是提;“嘻”的口字旁在橫中線上收筆;“課、哈、搶”這幾個字都有撇和捺,但撇、捺位置不同。
5.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在指導書寫時重視分類指導,使學生由一節(jié)課生字的書寫擴展到掌握一類字的書寫技巧。重視難點字、重要偏旁的書寫指導,加強教師的示范作用,通過觀察、臨摹、評價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書寫能力,從而把字寫得正確、端正。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過渡:作者在老師的影響下,最后取得了成功。聽了你們剛才的話,我相信你們將來也一定會有所作為。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課件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fā),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
2.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意在使語文學習和語文積累相融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反思
本文通過畫楊桃這件事來說明事理,通過一個具體的事例讓同學們領悟到抽象的道理。在學生基本掌握了課文內(nèi)容后,教師緊緊抓住文中老師的話展開學習,初步感知,然后以老師的話作為本課的結尾,重點突出。不僅如此,教師還把上課初幾個學生的質(zhì)疑,反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同時通過“想象說話”環(huán)節(jié),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升華了感情,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畫楊桃》教案15
原文
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jīng)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前,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半晌,他又問道:“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fā)出嘻嘻的笑聲。
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xiàn)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學生視角:
《畫楊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師,在畫畫時教會他怎樣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問題。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
難點:
能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感悟父親和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并學會怎樣實事求是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教師思考:
課文教育學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所不同。這正是樹立學生自信心,堅持自己正確觀點的契機。
信息資料:
1、課文中生字新詞卡片。
2、楊桃不同角度圖的投影片
3、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
3、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
4、培養(yǎng)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讀、寫本課13個生字。查字典,聯(lián)系上理解理解“審視”“和顏悅色”的詞語。
2、整體感知,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學們的不同的心理活動。
教學流程:
一、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誰能給大家介紹楊桃是什么樣的水果?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
二、給充分時間讀書自學。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1)自己獨立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來解決。
。2)讀后思考文中圍繞畫楊桃講了一件什么事?
2、多種感官參與讀書,提高學習效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引導學生敏銳察覺課文的主要話題,畫出主要的句子。
三、匯報自學,提出問題。
教師梳理出問題:同學們?yōu)槭裁葱Γ坷蠋煘槭裁匆獓烂C地說那一番話?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畫楊桃”這—部分(2—5自然段)。
1、默讀第2自然段,畫出作者看楊桃和怎么畫的句子。
2、理解作者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什么?
3、聯(lián)系前文想想,“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yōu)槭裁磿π∽髡弋嫷臈钐??/p>
5、老師的神情有什么變化?請讀讀相關的句子。
6、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聽到同學們的笑聲會怎樣想?
六、激活經(jīng)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2、那么我們究竟應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他人的嘲笑呢?學完一課,大家一定會有啟發(fā)的。
七、課堂練習。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著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流程
一、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向其他同學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二、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重點指導讀出幾個省略號的語氣。
2、你發(fā)現(xiàn)同學們又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3、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三、學習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師說了幾句話?你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嗎?
2、投影出示“老師的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內(nèi)容感悟老師說話的含義。
重點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讀,并試著背誦下來。
四、小結學習,思想升華。
1、什么是教誨?為什么他們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2、父親和老師是講畫畫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樣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六、教師總結全文。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七、課堂練習。
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八、實踐活動。
1、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和父母聽。
2、寫一篇《畫楊桃》的讀后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非常投入,思維活躍,課堂探究氛圍濃厚,原因在于教師抓住了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動感生成的教學資源,使課堂精彩紛呈。其成功在于:
一、關注生命靈性,把握生成資源
“兒童教育是一種充滿不確定的事”。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這時如果教師只注重自己的預設,忽視了學生的獨特體驗,那么將使學生生命的'靈性淹沒在教師的灌輸之中。以上這一教學片段,教師十分珍視“生成”,適時調(diào)整自己的預設,準確把握好生成的課堂資源,尊重學生,給予他們發(fā)表見解的權利,而自己則以參與者的身份投入到學生對問題的探究中。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通過多元想象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使他們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動。如果教師不關心學生獨特的感受,嚴格按照既定的預設方案進行課堂教學,那么學生的靈性將被徹底抹殺,課堂也將毫無生機可言。
二、構建對話平臺,呈現(xiàn)精彩生成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上這一教學片段中,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給師生對話部分添加提示語。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fā)現(xiàn),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想象,然后補白省略,最后在敞開心扉的對話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體會到不能隨意嘲笑別人,遇事要多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種源自學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資源是富有生命力的──處處呈現(xiàn)著精彩的感悟,煥發(fā)著靈性的光芒。
【《畫楊桃》教案】相關文章:
《畫楊桃》的教案04-26
《畫楊桃》教案04-30
畫楊桃教案09-08
畫楊桃的教案03-09
《畫楊桃》教案01-11
《畫楊桃》 教案03-05
《畫楊桃》教案01-31
《畫楊桃》的教案02-18
《畫楊桃》教案范文11-27
《畫楊桃》的教案(精選5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