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草莓》教案

時間:2023-03-30 18:36:59 教案 投訴 投稿

《草莓》教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幨占淼摹恫葺方贪,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莓》教案15篇

《草莓》教案1

  【設計意圖】

  草莓是平時孩子們喜歡吃的一種水果,對這種水果孩子們的了解都比較深,特別是在外形上,孩子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一次我買了草莓孩子們看到后都議論紛紛,因此就生成了今天的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草莓的外形特征。(重點)

  2、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難點)

  3、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活動準備】

  范畫若干、油畫棒,幼兒用輪廓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實物草莓引導幼兒說說這是什么?

  師:你們看今天李老師帶什么來了?(草莓)

  師:你們在什么地方看到草莓,它長在什么地方的?它是什么樣子的?有哪幾種顏色?(引導幼兒說出草莓的外形特征)

  師小結:草莓的葉子是綠色的、肉是紅色的,上面的籽是黑色的。

  二、出示教師范畫,幼兒觀察:

  師:下面請你們看老師畫的是什么?

  師:對了老師草莓畫了下來,好看嗎?(好看)

  師:你們想不想為草莓穿上漂亮的衣服?(想)

  三、教師示范講解:

  師:小朋友在為他們穿衣服前,先看老師是怎么給他們穿的。

  師:顏色要往一個方向涂,要涂的滿、實,但是不能涂到黑線外面去。

  師:我們要先涂綠色的葉子,再涂紅色的肉,最后涂黑色的籽,畫籽的時候我們要點畫,不能涂。

  四、提出作畫要求:

  1、師:我們在為草莓穿衣服前首先要想好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要怎么涂色?先涂哪里?再涂哪里?

  2、鼓勵幼兒大膽作涂色,看誰涂的.又快又好?

  3、畫畫的時候,要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五、幼兒作畫,教師給予及時指導,對畫的又快又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肯定,指導能力差的幼兒正確涂色。

  六、觀賞評析作品:

  1、為幼兒的作品寫上名字,看看誰畫的好。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誰的草莓,為什么?

  3、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為草莓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草莓說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呢,請我們一起去做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草莓》教案2

  活動形式:

  棉簽點畫

  準備材料:

  草莓形紙、葉子形紙、棉簽、各色顏料、膠水。

  活動步驟:

  1、請幼兒描述草莓的形態(tài)及特點,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講述活動方法。

  2、請幼兒將草莓和葉子組合粘貼在一起。

  3、用棉簽蘸顏料垂直在草莓上點圓點,作為草莓的籽。

  4、可添畫成草莓寶寶的樣子,并添畫上周圍的場景。

  延伸部分:

  1、用棉簽點畫的形式可作為圖案裝飾衣服、蝴蝶等。

  2、還可用點畫的'形式表現(xiàn)下雨的場景。

  3、小蝌蚪和小花小草也可用這樣的方法。

  4、好吃的餅干、芝麻餅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完成。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草莓》教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寫的是草莓,實際上是通過它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4、草莓教案(語文版九年級上)。

  2、要學生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是一顆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題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過本課教學,應使學生了解時間是寶貴的,生命的演進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青春歲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導學生要珍惜現(xiàn)在的寶貴時光,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為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ǘ┻^程與方法。

  1、教師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讓學生品嘗,然后問學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現(xiàn)在的草莓和其他季節(jié)草莓在味道上的區(qū)別。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節(jié)上的差異,從而把學生的思路引向課文。

  2、引導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通過觀察事物,把思緒展開,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3、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勸戒人們珍惜時光的詩歌進行朗讀,讓學生仔細體會和揣摩。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樹立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培養(yǎng)珍惜生命的情感,養(yǎng)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ㄒ唬┲攸c。

  1、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二)難點。

  1、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

  2、使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解作者是怎樣由物及感的。

  3、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和青春,怎樣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

  三、教學突破 。

  1、通過對一些物品的觀察讓學生談談他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

  2、讓學生談談他們認識、得到或失去這些東西的經(jīng)歷。

  3、讓學生談談他們對自己的經(jīng)歷的感想。

  四、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2、課前先買一些草莓,準備上課時帶到教室。

  3、課前找一些描寫由夏季到秋季轉變時情景的文章。

  (二)學生準備。

  1、課前認真通讀全文,找出自己的疑問。

  2、找出本文的寫作手法,并和前面幾篇作比較。

  五、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師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導入課文題目。

  2、讓學生分別找出作者描寫六月和九月的句子,并進行對比。

  3、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

  4、讓學生回答作者此時的感受。

  學生活動:

  1、品嘗草莓后回答感受。

  2、讀出教師要求的句子,并說它們的區(qū)別。

  3、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4、積極回答問題,進入作者的角色。

 。ㄒ唬┩ㄟ^實物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問學生感覺怎樣,然后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人們在不盛產草莓的季節(jié)吃到草莓,同現(xiàn)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樣的?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2、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指出:最主要的是那時不是盛產草莓的時候,是季節(jié)不同或時間不同導致的。人們在不同的季節(jié)吃到同一樣東西感受是不一樣的。時間的變化會引起人們感情的變化。

  3、提問:本文作者因為什么原因而引起感情的變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緒帶到了夏季的六月?

  學生活動:

  1、品嘗后說出自己的感覺,或香甜、或酸甜,回答:在中秋或冬天不盛產草莓時吃到它會感覺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瓜一樣,感覺就不一樣,因為物以稀為貴。

  2、聽教師講解,體會到時間的不同會導致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個道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是會因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3、回答:一顆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憶起六月的景象。領會到,實際上是因為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銳的感覺,這就是時間實際上一刻也沒有停息過,只不過是自己原來沒有察覺而已。

 。ǘ┨岢鰡栴}。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教師活動:

  1、讓學生分別說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九月各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整個第三段都是說二者的不同,這些不同最后可以歸結到什么原因上?讓學生從課文第三段上找出一句可以印證的句子。

  3、提問: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現(xiàn)在是不是還處于人生的'青春階段?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第三段和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答案。

  2、回答:是時間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可以印證。讀出最后一句話:“還有一會兒,還有一天,也許兩天……”

  3、回答: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已經(jīng)過了青春期,但還很年輕,從第四段第一句話和第五段第六句話可以看出來。

 。ㄈ┻M入作者角色,體會情感。

  教師活動:

  1、提問:第五段與第四段的關系是什么? 從哪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來?“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說“時間對我們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該怎么理解這句話?

  2、提問:青春歲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期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談到由青春期到成年期的改變時,是積極樂觀還是消極悲觀?

  3、讓學生概括指出第五段的中心思想,提問:最后一段“六月的氣息”是指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總結本文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表達了光陰易逝、時不待我的感慨。

  學生活動:

  1、回答:對比關系或第五段是對第四段的否定,“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時間。(學生談他們自己的看法時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2、可以用書本上的話回答,也可以自己概括,但一定要恰當。

  3、回答:時間改變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六月的氣息”是指青春歲月;第六段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易逝的感慨和留戀。本節(jié)總結本課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通過一顆草莓有感而發(fā),層層深入,展開聯(lián)想;通過對六月和九月的細微差別,聯(lián)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達了對青春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感慨。通過學習本文,應該讓學生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勉勵他們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發(fā)憤學習,熱愛生活,全面提高自己。

  補充資料:

  伊瓦什凱維奇:波蘭詩人、小說家、劇作家。他的詩集《另外的生活》(1938)、《奧林匹克頌》(1948)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各國人民的罪行!肚锾斓霓p子及其他詩歌》(1954)、《陰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節(jié)》(1963)、《一整年》(1967)等,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生活、大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熱愛之情。中篇小說《圣女約安娜》(1943)描寫17世紀波蘭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編成電影。長篇小說《榮譽和贊揚》 (1956~1962)描寫波蘭貴族地主和其他階層人物的命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波蘭的生活。他曾三次獲得波蘭國家文學獎一等獎,1969年獲得世界保衛(wèi)和平委員會授予的約里奧·居里金質獎章,1970年獲列寧獎金。

《草莓》教案4

  活動意圖:

  《草莓田里的小老鼠》講述了小老鼠在草莓田里邀請小蝸牛、小螞蚱、小蝴蝶、小青蛙等小動物品嘗草莓而發(fā)生的一系列慷慨助人的溫馨故事。故事中小老鼠把小草莓化身為快艇、足球、草莓傘、草莓火炬、草莓鈴鐺、草莓心、草莓筆,生動、有趣的形象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同時句式相同的人物對話,還為幼兒提供了講述故事的可能;顒又形沂褂媒换ナ诫娮影装宀シ臥PT、拖動動物圖片操作圖表,讓幼兒借助情節(jié)記錄表理解故事內容、講述故事,幼兒在自主、生動、活潑地參與活動的同時習得了借助圖表學習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助圖表理解故事內容,學說人物對話。

  2.嘗試通過拖動圖片大膽地講述故事。

  3.體驗朋友間慷慨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白板、多媒體課件(含故事情節(jié)記錄表)、小老鼠手偶。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手偶激趣,猜測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看,是誰呀?在他的身上發(fā)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天,小老鼠在草莓田邊招呼著朋友們,“小蝸牛,嘗嘗我的草莓吧!”你們猜,小蝸牛會怎么說呢?小老鼠又會怎么做呢?

  2.連續(xù)觀察多幅畫面,猜測故事情節(jié)。

  師(播放PPT):我們連著看這四幅圖,就明白了。小老鼠又招呼了誰來嘗嘗它的草莓?他們又是怎么說的?小老鼠又是怎么做的呢?(小蝸牛、小螞蚱、小蝴蝶、小青蛙;會……)

  3.完整傾聽老師講故事并討論,感知故事內容。

  (1)師:小老鼠都邀請誰品嘗它的草莓?他們是怎么說的?小老鼠又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聽故事。

  (2)教師邊播放PPT邊講故事。

  師:小老鼠先邀請誰嘗草莓?第一個小動物是誰?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分別是誰?小動物們是怎么說的?小老鼠又是怎么做的呢?

  (3)幼兒根據(jù)傾聽到的信息展開討論,教師進行引導。

  二、動手操作,借情節(jié)表感知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對話。

  1.嘗試拖動圖片,完成故事情節(jié)記錄表。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圖片,誰來邊拖動圖片,邊講講這個故事呢?

  故事情節(jié)記錄表

  小老鼠請誰嘗草莓?

  他們要做什么?

  小老鼠怎么做的?

  小蝸牛

  過河

  草莓快艇

  小螞蚱

  踢足球

  草莓足球

  小蝴蝶

  躲雨

  草莓傘

  小青蛙

  傳火炬

  草莓火炬

  小昆蟲

  學校

  草莓鈴鐺

  稻草人

  孤獨

  草莓心

  小青蟲

  聽故事

  草莓筆

  2.觀看故事情節(jié)記錄表,學說人物對話。

  師:小老鼠邀請小動物的品嘗草莓的順序是怎樣的?小動物們是怎樣說的?小老鼠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

  小蝸牛是怎么說的呀?你覺得小老鼠會有什么辦法呢?

  小螞蚱要干什么?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小螞蚱又踢足球了嗎?

  小蝴蝶遇到什么事情了?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么做?小老鼠怎么做的?

  小青蛙匆匆忙忙在干嘛?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

  小老鼠在一座剛剛建好的昆蟲學校,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這是什么?稻草人回答小老鼠了嗎?為什么?小老鼠會怎么做呢?

  到了晚上,好朋友們一起聚到小老鼠的草莓田里,小青蟲得到了什么?

  3.小結

  三、完整欣賞,升華故事情感。

  1.師:小朋友們自己繪制了這張故事情節(jié)表,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2.引導幼兒討論:現(xiàn)在,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老鼠呢?

  活動延伸:

  1.故事表演:小朋友們,你喜歡這只慷慨的小老鼠嗎?那我們一起來制作故事中需要的道具,然后來演一演這個故事吧!

  2.故事續(xù)編:引導通過替換動物進行故事續(xù)編或繪制故事圖書。

《草莓》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怎樣畫草莓。

  2、讓幼兒能夠認真觀察草莓,并能描述草莓的形態(tài)及特點。

  3、讓幼兒能夠懂得繪畫的樂趣。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形式:

  棉簽點畫準備材料:草莓形紙、葉子形紙、棉簽、各色顏料、膠水

  活動步驟:

  1、請幼兒描述草莓的形態(tài)及特點,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講述活動方法。

  2、請幼兒將草莓和葉子組合粘貼在一起。

  3、用棉簽蘸顏料垂直在草莓上點圓點,作為草莓的'籽。

  4、可添畫成草莓寶寶的樣子,并添畫上周圍的場景。

  延伸部分:

  1、用棉簽點畫的形式可作為圖案裝飾衣服、蝴蝶等。

  2、還可用點畫的形式表現(xiàn)下雨的場景。

  3、小蝌蚪和小花小草也可用這樣的方法。

  4、好吃的餅干、芝麻餅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完成。

《草莓》教案6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寶寶會看圖畫畫。

  認識草莓身上有幾種顏色。

  活動準備

  水果若干(草莓)

  草莓簡筆畫圖片

  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老師先出示水果,引起寶寶的興趣。

  寶寶們知道老師手里端的是什么水果嗎?

  說說水果的名字和味道,寶寶自由回答。

  2、引導寶寶畫草莓,涂顏色。

  寶寶們知道這么多,那我們一起看看草莓簡筆畫圖片畫畫草莓吧!

  草莓畫好了,我們再來給它穿上花衣裳吧!一起觀察草莓的花衣裳,都有什么顏色?

  草莓身上穿著紅色的衣裳,上邊有黑色的`小點,還有綠色的葉子。

  3、品嘗草莓。

  寶寶們可以把畫好的草莓帶回家給家人展示。

  寶寶們都畫累了吧!那我們一起來吃草莓吧!

《草莓》教案7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加認知活動,能用聞、看、觸摸的方法認知草莓的形狀、顏色及內外結構特征。

  2.幼兒能仔細觀察、大膽操作,樂意積極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看法。

  3.學會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新鮮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圖片一張,塑料小刀,餐盤,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師一名。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猜水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來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蘋果·······

  師:可是老師今天只帶了一樣水果來,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歡吃,下次老師再帶其他的水果來好嗎?

  幼:好。

  師:你們想知道它是什么嗎?

  幼:想。

  師:它呀紅果果,麻點點,咬一口,酸又甜。(邊說邊將遮蓋住的草莓讓幼兒聞一聞)

  幼:草莓。(若不能猜出,露出圖片的一角,引導幼兒猜出草莓)

  師:對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認識草莓

  1.觀察圖片,說說草莓是什么顏色的?看起來像什么?

  師:草莓和我們小朋友剛剛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區(qū)別呢?

  幼:草莓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

  師:那它們看起來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來像愛心,香蕉像彎彎的月亮。

  ········(引導幼兒說出它們喜歡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區(qū)別)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認知:

 。1)觀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師:我們來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許多黃色的小點,還有黑色的。

  師:恩,這些黑色的、黃色的小點都是草莓的種子,就是老師剛才在謎語里講到的麻點點。

  師:接下來,我們摸一摸草莓,告訴老師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幼:XXXXXX

  師:草莓很嬌嫩,所以大家要輕輕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指導幼兒使用塑料刀對草莓進行橫向、縱向的分切)

 。3)幼兒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內部結構,個別進行發(fā)言。

  師:我們的小朋友切開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師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條白色的`線。

  師:謝謝你得分享。這條白色的線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厲害。它呀連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種子,就是那些小點點,給它們輸送營養(yǎng),然后草莓酒一點點的長大了。

  三、體驗活動

  1.談一談,說一說

  師:你們想吃草莓嗎?

  幼: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品嘗吧。(讓幼兒集體去洗手,將洗干凈的草莓發(fā)給幼兒品嘗)

  師:草莓好吃嗎?

  幼:好吃。

  師:那我們來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紅艷艷的、香甜可口·······

  師:剛剛我們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這樣直接吃,還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師:哇,小朋友說了這么多,老師今天也帶了材料,想教小朋友們做一樣美味的東西,看(將制作三明治的材料展現(xiàn)給大家),知道我們要做什么了嗎?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師:我們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師將裝在餐盤內的切片面包、小沙錘、小砂罐,草莓分發(fā)給幼兒),小朋友們先不要自己弄額,等一下我們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師: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們中間都放著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們要有好合作額。首先,我們把草莓放入砂罐內,用砂錘把草莓搗碎,然后舉手告訴老師讓老師給你們加入蜂蜜,最后我們用小勺子把草莓醬均勻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像老師這樣切開,變成三角形的形狀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塊(和配班老師一起幫助幼兒操作),開動吧。

《草莓》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下學念草莓歌,愿意參與故事情境的模仿。

  2、體驗買草莓、做草莓蛋糕的快樂。

  【活動準備】故事PPT,小河馬頭飾。

  【活動過程】

  一、展示蛋糕,引出話題

  1、PPT出現(xiàn)蛋糕,引發(fā)幼兒關于蛋糕的經(jīng)驗。

  ----看看,李老師帶來了什么?

  ----你喜歡吃什么蛋糕?

  草莓草莓,紅紅的草莓,三角形的草莓,帶著小帽子,長著小點點,我去買草莓。

  2、介紹愛吃蛋糕的小河馬

  二、參與故事,模仿情境

  1、說說草莓,體驗幫助小河馬的快樂

  ----河馬媽媽打雞蛋可能是想要干什么?

  ----今天,河馬媽媽又要做蛋糕啦!看!媽媽今天要做一個什么蛋糕。浚ú葺ㄓ^察畫面)做草莓蛋糕一定要有什么?

  ----我們幫助小河馬從冰箱中找找草莓吧。

  2、念念草莓,體驗跟唱草莓歌的快樂

  ----小河馬邊走邊念草莓歌

  ----碰到小豬,我們邊走邊念草莓歌

  ----碰到小老鼠,我們邊走邊念草莓歌

  3、買買草莓,體驗買賣對話的`快樂

  ----呦,好多森林商店!都有哪些店呢?我們要上哪兒買草莓呢?

  ----水果店到了啦!看看有沒有草莓?

  4、做做蛋糕,體驗模擬制作的快樂

  ----買到草莓嘍!媽媽可以做草莓嘍!我們一起幫媽媽的忙吧!

  三、延伸話題

  ----做草莓蛋糕需要草莓,做一個水果蛋糕的話需要什么呢?

《草莓》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從食物中發(fā)現(xiàn)紅色系色彩元素。

  2、嘗試用紙漿塑形并將其染色,體驗色彩變幻和調色的樂趣。

  3、感受制作紙漿蛋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餐巾紙,水,顏料,生日蛋糕餐碗,糨糊,教師事先做好的紙漿蛋糕。

  2、各式各樣的蛋糕圖片(以草莓蛋糕為主)。

  3、故事《給熊奶奶過生日》。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導入活動。

  1、欣賞故事《給熊奶奶過生日》。

  2、欣賞豐富多樣的蛋糕圖片,觀察各種蛋糕的造型并感知草莓色。

  3、師:小朋友們,熊奶奶今天過生日,我們來做一個好吃的蛋糕送給熊奶奶吧!大家一起來研究下怎么做一個特別又好吃的蛋糕?

  二、魔法變蛋糕,制作紙漿蛋糕。

  1、出示范例紙漿蛋糕。

  2、引導幼兒觀察紙漿蛋糕的特別之處,想象它的制作方法。

  3、探索用紙漿變奶油,制作紙漿蛋糕。

  制作奶油的.步驟:準備紙一浸濕餐巾紙并搗碎一準備糨糊一紙漿和糨糊混合一添顏料斗準備底板。

  要點提示

  (1)將餐巾紙或衛(wèi)生紙浸濕后搗碎,如同攪拌面粉一樣。

 。2)用不同的顏料將紙漿染色,染出有草莓感覺的色彩:

  先調入白色,再加入少許紅色,一層層加,感受色彩的亮度和色澤的變化。

 。3)用不同的方式將紙漿裝點在倒扣的碗上,然后伸出手指,抹一抹、按按平。

  整個小手在紙漿上面按一按,將奶油平鋪在蛋糕上。再用手搓一搓,變一變,變出不同形狀的奶油,作為蛋糕漂亮的花紋。將深顏色的奶油搓成小圓圓,便成了一個珍珠小球。用手指挖一塊,輕輕捏兩下,作為裝飾物輕輕放到蛋糕上,邊上還可以配上綠葉。

  三、給熊奶奶送蛋糕,展示并欣賞蛋糕。

  【評析】

  愛吃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是“食神”。在愉快的創(chuàng)作中充分感受紅色系色彩元素。做中學,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手部肌肉,而且加深了孩子對色彩的認識和運用;蛟S多年之后回憶起今天的這一幕:開心的制作,視如珍寶的作品,還有學到的一切……

  附故事:給熊奶奶過生日

  森林里的熊奶奶過生日,小動物們都在準備禮物。

  小鳥啾啾對熊貓達達說:“達達呀,我們要送給熊奶奶什么禮物呢?對了,我唱首歌給熊奶奶聽!

  熊貓達達說:“你的歌聲這么好聽,熊奶奶一定很高興,對了,我來畫張畫送給熊奶奶!

  小鳥啾啾說:“你畫的畫這么好看,熊奶奶一定很高興。”

  啾啾和達達一起出門,準備到熊奶奶家吃蛋糕,他們在路上遇到了小老虎乖乖,啾啾問道:“乖乖,你要到哪里去呢?”

  乖乖回答:“我要到熊奶奶家,跳舞給她看。祝熊奶奶生日快樂!”

  于是,啾啾、達達和乖乖三個人一起來到熊奶奶家,一起祝賀熊奶奶生日快樂。熊奶奶真高興!她送給大家一人一罐蜂蜜。

  就這樣,大家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草莓》教案10

  一、來園活動:

  目標:

  1、熱情接待每一位幼兒,主動與寶寶問早,與他們作簡單的交談;

  2、關注了解幼兒的的身體及情緒狀況。

  二、7:45~9:00 游戲活動(區(qū)域活動、點心、盥洗、整理)

  區(qū)域活動:

  目標:在老師引導下能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觀察指導:

  1、引導寶寶愉快參與活動;

  2、鼓勵寶寶動手、動腦。

  盥洗、點心:

  目標:

  1、繼續(xù)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用毛巾擦干凈手;

  2、嘗試自己動手脫褲子入廁。

  觀察指導:

  1、教師及時提醒并幫助寶寶卷好衣袖,引導寶寶洗好手把水甩在水池里;

  2、提醒寶寶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3、鼓勵寶寶自己動手脫褲子小便。

  三、9:00~10:00 運動活動

  (一)、模仿操、律動:

  目標:愉快地與同伴、老師一起做模仿操。

  觀察指導:

  1、教師用游戲的口吻引導寶寶做模仿操,鼓勵個別不夠主動做模仿操的'寶寶動手做起來;

  2、提醒寶寶圍在老師身邊做操。

  (二)、分散活動:自選活動材料

  投放材料:皮球、小拖車、小汽車。

  目標:

  1、教師鼓勵幼兒按意愿選擇活動材料,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注意活動的量,出了汗能用小毛巾擦汗。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能用運用材料進行活動,同伴之間是否在合作。

  (三)集體游戲:《揪尾巴》

  準備:用皺紋紙編成長條作尾巴。

  目標:以游戲的形式,練習定向跑,體驗游戲的快樂。

  四、10:00~10:10 休息、整理、喝水

  提醒寶寶先洗手再喝水。

  五、10:10~10:30 學習活動

  (四)學習活動:小魚吐泡泡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固體膠粘貼,并初步嘗試蠟筆添畫。

  2、鞏固對紅、黃、藍、綠四種基本顏色的認識。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安靜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音樂錄音,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固體膠,蠟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 音樂導入

  導語:你們聽,誰來了啊?(音樂《捉小魚》)

  師生共同進行音樂游戲。

  二、 討論交流

  過渡:小魚的泡泡是怎么吹出來的啊?

  1、 幼兒討論

  2、 幼兒操作示范

  3、 教師示范蠟筆畫圈

  三、 幼兒操作,師巡回觀察指導

  1、 幼兒操作

  2、 教師觀察并指導

  四、 集體講評

  (重點講評用蠟筆畫圈的幼兒,激發(fā)幼兒對蠟筆畫畫的興趣。)

  六、10:30~10:45 自由、盥洗、餐前準備

  自由活動:鼓勵幼兒和身邊的好朋友說說開心的事情。

  盥洗指導:

  1、提醒寶寶洗手方法要正確,洗好后水甩在水池里;

  2、提醒寶寶用毛巾擦干凈手。

  餐前準備:

  1、介紹菜名,引起寶寶的食欲;

  2、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飯。

  七、10:45~11:30 午餐

  1、不挑食,情緒愉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2、學習自己動手吃飯,教師巡回鼓勵和幫助。

《草莓》教案11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jù)物體的外部屬性特征展開想象,選出符合線索的物品。

  2.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和蝸牛一起尋找的樂趣。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蝸牛圖片、紅色物品圖片、手工紙、記號筆、草莓味食物

  活動過程:

  一、出示蝸牛,引出故事教師出示蝸牛圖片教師:這是誰?(蝸牛)對,今天有一只蝸牛來我們中一班找一樣東西,是什么東西呢?蝸牛說,要找的這樣東西的線索就藏在這個信封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察線索,感知屬性

  1.出示信的第一頁(紅色)教師:瞧,這是什么?(紅色的紙)第一個線索是紅色,那你們覺得蝸牛在找什么?(紅色的東西)是的,這只蝸牛找的東西是紅色的,誰來告訴蝸牛什么東西是紅色的?(根據(jù)幼兒回答,邊回答邊出示圖片)

  小結:哇,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紅色的東西!可是,到底哪個東西才是蝸牛想要找的呢?我們一起問問蝸牛,蝸牛蝸牛,你想要找的是哪個東西?

  2.出示信的第二頁(聞起來香香的)蝸牛說:謝謝你們幫我找東西,但是我找的.東西是........(邊說邊出示信的第二頁)教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鼻子)誰來說說蝸牛要找的是怎樣的東西?(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對,蝸牛想要找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東西。那么這里面的哪些東西不是紅色的又聞起來香香的?(根據(jù)幼兒回答請幼兒將不正確答案取下)小結:剩下的都是紅色的聞起來又香香的東西了。那蝸牛要找的是這些東西嗎?我們來看看蝸牛給我們留的線索。

  3.出示信的第三頁(吃起來甜甜的)教師: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能吃的)那請你們猜猜這樣東西吃起來味道是怎么樣的呢?(甜的,酸的)你猜對了,蝸牛說,這樣東西吃起來是甜甜的,那這上面哪些東西不能吃?(幼兒將不正確圖片拿下)

  小結:剩下的東西都是紅紅的,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甜甜的。

  4.出示信的第四頁(芝麻的紅色心形)我們再來問一下蝸牛,這些是你要找的東西嗎?蝸牛說:謝謝你們,不過我要找的東西是........(拿出第四頁)教師:蝸牛找的東西是什么形狀的?上面還有?(一點點的)誰能用完整的話說一說?(蝸牛要找的東西的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甜甜的,心形的,還穿著一件芝麻外套),現(xiàn)在你知道蝸牛要找的是什么東西了嗎?(幼兒取走不正確圖片),黑板上只留下草莓圖片。

  小結:蝸牛要找的東西的紅色的,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甜甜的,心形的,還穿著一件芝麻外套,蝸牛要找的東西是草莓。

  三、分享草莓,再次感知蝸牛說:謝謝你們呀,小朋友,你們幫我找到了我想找的這樣東西--草莓,真是太棒了!我也帶來了草莓味的美食和你們分享。

《草莓》教案12

  教學內容

  本課在教材中第19——21頁。本課通過對一顆晚熟的草莓的聯(lián)想,托物言志,抒發(fā)了作者的生活感想,表達了作者對青青歲月的留戀和對時光易逝的感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寫的是草莓,實際上是通過它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

  2.要學生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是一顆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題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過本課教學,應使學生了解時間是寶貴的,生命的演進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青春歲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導學生要珍惜現(xiàn)在的寶貴時光,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為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過程與方法

  1.教師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讓學生品嘗,然后問學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現(xiàn)在的草莓和其他季節(jié)草莓在味道上的區(qū)別。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節(jié)上的差異,從而把學生的思路引向課文。

  2.引導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通過觀察事物,把思緒展開,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3.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勸戒人們珍惜時光的詩歌進行朗讀,讓學生仔細體會和揣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樹立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培養(yǎng)珍惜生命的情感,養(yǎng)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難點

  1.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

  2.使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解作者是怎樣由物及感的。

  3.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和青春,怎樣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

  教學突破

  1.通過對一些物品的觀察讓學生談談他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

  2.讓學生談談他們認識、得到或失去這些東西的經(jīng)歷。

  3.讓學生談談他們對自己的經(jīng)歷的感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2.課前先買一些草莓,準備上課時帶到教室。

  3.課前找一些描寫由夏季到秋季轉變時情景的文章。

  學生準備

  1.課前認真通讀全文,找出自己的疑問。

  2.找出本文的寫作手法,并和前面幾篇作比較。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導

  1.品嘗草莓后回答感受。入課文題目。

  2.讓學生分別找出作者描寫六月和九月

  2.讀出教師要求的句子,并說它們的區(qū)的句子,并進行對比。別。

  3.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

  3.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4.讓學生回答作者此時的感受。

  4.積極回答問題,進入作者的角色。

  一.通過實物導入新課(約5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問學生感覺怎樣,然后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人們在不盛產草莓的季節(jié)吃

  1.品嘗后說出自己的感覺,或香甜、或酸甜,回答:在中秋或冬天不盛產草莓時吃到它會感覺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到草莓,同現(xiàn)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樣的?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2.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指出:最主要的是那時不是盛產草莓的時候,是季節(jié)不同或時間不同導致的。人們在不同的季節(jié)吃到同一樣東西感受是不一樣的。時間的變化會引起人們感情的變化。

  3.提問:本文作者因為什么原因而引起感情的變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緒帶到了夏季的六月?瓜一樣,感覺就不一樣,因為物以稀為貴。

  2.聽教師講解,體會到時間的不同會導致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個道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是會因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3.回答:一顆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憶起六月的景象。領會到,實際上是因為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銳的感覺,這就是時間實際上一刻也沒有停息過,只不過是自己原來沒有察覺而已。

  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約10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分別說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九月各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整個第三段都是說二者的不同,這些不同最后可以歸結到什么原因上?讓學生從課文第三段上找出一句可以印證的句子。

  3.提問: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現(xiàn)在是不是還處于人生的青春階段?

  1.閱讀課文第三段和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答案。

  2.回答:是時間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可以印證。讀出最后一句話:還有一會兒,還有一天,也許兩天

  3.回答: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已經(jīng)過了青春期,但還很年輕,從第四段第一句話和第五段第六句話可以看出來。

  三、進入作者角色,體會情感(約25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提問:第五段與第四段的關系是什么?從哪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來?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說時間

  1.回答:對比關系或第五段是對第四段的否定,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時間。(學生談他們自己的看法時可以對我們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我們該怎么理解這句話?

  2.提問:青春歲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期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談到由青春期到成年期的改變時,是積極樂觀還是消極悲觀?

  3.讓學生概括指出第五段的中心思想,提問:最后一段六月的氣息是指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總結本文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表達了光陰易逝、時不待我的感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2.可以用書本上的話回答,也可以自己概括,但一定要恰當。

  3.回答:時間改變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六月的氣息是指青春歲月;第六段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易逝的感慨和留戀。

  本節(jié)總結

  本課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通過一顆草莓有感而發(fā),層層深入,展開聯(lián)想;通過對六月和九月的細微差別,聯(lián)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達了對青春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感慨。通過學習本文,應該讓學生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勉勵他們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發(fā)憤學習,熱愛生活,全面提高自己。

  板書設計

  草莓

  六月:

  青春期:

  九月:

  成年期: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本課的學習必須讓學生和教師相互配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由于本課.有些地方較有深度,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必須給于引導和啟發(fā),主要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通過描寫六月和九月的不同來表達的深層含義,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鋪

《草莓》教案13

  活動目標

  認識勞動工具,激發(fā)幼兒對勞動的熱愛。

  引導幼兒學習觀察技能,培養(yǎng)幼兒觀察的持久性。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草莓的`多樣性。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草莓秧苗

  設計觀察記錄表。

  整理種植園地(地勢稍高一些)。

  勞動工具:鍬、鏟、水壺、塑料薄膜等。

  活動過程

  1.回憶吃草莓的情景,激發(fā)幼兒種草莓的愿望。

  2.幫助幼兒認識草莓秧苗,知道草莓秧苗是生長在泥土中的。

  3.引導幼兒認識勞動工具:鍬、鏟、水壺等,并了解各自的勞動用途和方法。

  4.組織幼兒開展種植活動。(主要以教師為主,幼兒重點了解種植的過程)

 。1)組織幼兒觀察教師種植過程:

  整理地塊--鋪塑料薄膜--栽草莓--澆水

 。2)幼兒參與種植活動

 。3)引導幼兒觀察勞動工具在活動中的使用方法。

  5.組織幼兒學習記錄種草莓的活動過程。

  6.延伸活動

 。1)組織幼兒觀察草莓的生長情況,并學習照料活動,如:除草、澆水等。

 。2)作觀察記錄。

《草莓》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刺猬和好朋友分享草莓的快樂心情。

  2、懂得好吃的東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二、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樂意用語言表述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三、活動難點:

  懂得好吃的東西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四、活動準備:

  刺猬頭飾,草莓若干,掛圖6號,故事錄音。

  五、活動過程:

 。ㄒ唬┕适聦。

  謎語:小小刺兒身上長,背上果子滿山跑。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四只小刺猬的故事,這四只小刺猬分別叫:小一、小二、小三、小四。

  (二)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

  1、出示掛圖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就快樂的往回走了”。

  小一出去了,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幾顆?這些草莓是什么樣的?

  小一吃了一顆草莓,是什么味道的?

  它正想吃第二顆時,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出示掛圖2。

  教師講述故事“再說小二吧——朋友們嘗嘗”。

  小二也出去了,它發(fā)現(xiàn)了幾顆草莓?它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掛圖3。

  “太陽——一顆紅草莓”太陽出來了,四個小刺猬身上都背了什么?有幾顆?

  小刺猬們身上的`草莓都是給誰吃的?

  4、出示掛圖4。“多么可愛——結束”。

  問題前置:猜一猜,小刺猬吃了好朋友們送的草莓會感覺如何?

  提問:為什么它們覺得這顆草莓特別甜、特別美味呢?

 。ㄈ┙處煵シ殴适落浺簟

  討論:你們喜歡這四只小刺猬嗎?為什么?

  教師總結:我也喜歡這四只小刺猬,這四只小刺猬真是太友好了,他們不僅一起玩,還能一起分享好吃的。

 。ㄋ模┓窒砘顒诱埿∨笥驯硌菪〈题窒聿葺

《草莓》教案15

  設計意圖:

  皺紋紙粘貼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活動,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有利于發(fā)掘幼兒的藝術潛能。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

  2、知道春天是花開的季節(jié),學習使用紙團貼花的方法技能。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制作一幅皺紋紙貼花。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示范圖一張,ppt課件,黑卡紙、皺紋紙、固體膠、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律動吸引

  二、教學過程

  1、音樂導入

  請幼兒欣賞音樂《春天》。提出問題,音樂里有什么?是什么季節(jié)?

  2、播放視頻《春天》請幼兒跟隨教師跳舞

  3、欣賞春天實物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里有什么花?生活中還有哪些花?引出皺紋紙粘貼花,請幼兒欣賞皺紋紙粘貼花圖片

  4、出示教師示范圖,觀察討論,花是什么做成的,怎樣用皺紋紙貼花?

  5、感知材料,嘗試體驗

  分發(fā)皺紋紙條,教師現(xiàn)場示范皺紋紙粘貼畫(花)的過程,并請幼兒一起操作。教師請幼兒上臺進行粘貼。

  (1)構思畫草圖

  (2)搓紙團

  (3)涂膠粘貼

  (4)美化作品

  三、分發(fā)教具,鞏固練習

  幼兒自己嘗試用皺紋紙粘貼花,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幼兒注意紙團的大小與色彩搭配,紙團排列的疏密與方向

  教學反思:

  皺紋紙粘貼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活動,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有利于發(fā)掘幼兒的藝術潛能。因此特意開展此教學活動。

  第一環(huán)節(jié):

  (1)請幼兒聽音樂。欣賞音樂之前提出問題音樂里面有什么?是哪個季節(jié)?引出話題春天。

  (2)請幼兒跟隨教師一起跳舞《春天》,引出春天是花開的季節(jié)。

  (3)請幼兒欣賞花的實物圖,提問幼兒在生活中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花,引出皺紋紙貼花。請幼兒欣賞皺紋紙貼花圖片。

  第二環(huán)節(jié):

  (1)出示教師示范圖,請幼兒觀察是什么做的?

  (2)發(fā)放教具,人手皺紋紙條,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學習皺紋紙貼花。先畫草圖,然后搓紙團,涂上固體膠,進行粘貼的過程。

  (3)請部分幼兒上臺粘貼,提醒幼兒注意皺紋紙粘貼的緊湊和方向,

  第三環(huán)節(jié):

  (1)分發(fā)人手一份的教具,再次示范皺紋紙粘貼花過程,請幼兒用自己手中的教具自己制作粘貼花。

  (2)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粘貼時要一個挨著一個。

  本次活動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幼兒能夠學會用皺紋紙獨立完成一幅畫。但是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問題如下:

  (1)第一環(huán)節(jié)第三部分提問幼兒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花時,有幼兒回答雪花,教師沒有及時糾正。欣賞皺紋紙貼花作品后沒有提問,應該進行提問與總結:春天是花開的季節(jié)。

  (2)第二環(huán)節(jié)第二部分先發(fā)教具——紙條的話,幼兒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教師示范的時候孩子雖然在一起操作,但是常規(guī)較亂。

  (3)第三環(huán)節(jié)用綠卡紙示范時,教師用鉛筆畫的,后面的幼兒看不見。應該用勾線筆畫草圖。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肢體和語言不嚴謹。有一些口頭語出現(xiàn)。應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注意。

【《草莓》教案】相關文章:

《草莓》教案06-20

小班教案《草莓》03-19

大班教案《摘草莓》03-19

香甜的草莓托班教案02-18

香甜草莓托班教案02-08

小班語言草莓蛋糕教案01-17

中班科學草莓教案11-10

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摘草莓》01-03

幼兒園小班草莓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