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上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明確組合圖形的意義,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教學重點:
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利用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些平面圖形面積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根據(jù)圖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來分解組合圖形,達到分解的圖形既明確而又準確求出它的面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土曊韺W過的面積公式,完成下表。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弄清圖形,選擇公式。
2.找對應的底和高。
3.注意單位換算。
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別忘了除以2。
5.解決問題時,弄清面積與其他數(shù)量的關系。
6.看青組合圖形是由哪幾個簡單圖形組成的,找簡單的解決方法。
7.已知面積,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ㄈ┯嬎阆旅鎴D形的面積
。ㄋ模┙M合圖形的計算方法:分割法或添補法(轉化):分解成簡單圖形。
(分割法)
小明家打算裝修,要給客廳(如下圖)鋪上瓷磚,求客廳面積是多少?
方法一:把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
長方形。
43+37
。12+21
。33(cm2)
方法二: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6+33
。24+9
=33(cm2)
第三種方法:分割成兩個梯形。
。3+7)32+(3+6)42
=15+18
=33
第四種方法: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76-33
。42-9
。33(cm2)
歸納:方法一、二、三是分割法;方法四是添補法
第二課時(完成練習)
四、作業(yè)
復習本單元知識點及錯題
五年級上冊教案2
第一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衣服破損了怎么辦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會使用縫衣針、線、剪刀、電熨斗等縫衣工具。
2.能夠掌握一些常見的縫補衣服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破損衣服的縫補方法。
學習難點:
學習幾種縫合針法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縫衣針、線、剪刀、電熨斗、搪瓷杯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自己喜歡的一件衣服不小心刮破了,想給自己的布娃娃做一件衣服,想自己親自縫一個沙包玩、、、、、、等等,你會自己縫制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學習縫補方法。
二、學技能:
1.把破口處理平整,使破口兩邊對齊。
2.選用合適的針、線、參照p1圖中的方法聯(lián)系縫補。
三、討論交流:
1.如果破口為三角形,應該怎樣縫補?
2.如果衣物的口袋開線了,應該怎樣處理?
3.除了用電熨頭將衣物熨平外,還可以用搪瓷杯盛上熱水熨平衣物。請同學們想想看,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能使衣物平整?
4.你還見過哪些衣物的破損現(xiàn)象?與同學共同商討解決的方法。
四、作業(yè):
在家中的指導下自己縫補一件衣服。
第二課時
總第課時課題:安全使用灶爐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掌握安全使用煤灶爐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掌握安全氣灶和注意事項。
教學重點:
學習安全使用灶爐的正確方法
學習難點:
掌握安全氣灶和注意事項,以及一些安全小常識。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圖片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技能:
。ㄒ唬⿲W用煤氣灶
1.生爐子。打開爐蓋爐門,掏盡爐灰。將點燃的廢紙放進爐膛,加小木材,然后加粗木材,待木材燒旺后,用煤鉗把蜂窩煤放入爐內(nèi),適當扇風使蜂煤燃燒。
2.加煤當頂層的蜂煤燃燒到七八成時,要加煤,注意對準煤孔,下壓,疏通。3.封爐子。不用爐火時要把爐子封好,封爐前要加煤,蓋上爐蓋,關上爐門。
4.注意事項:煤爐旁不能放易燃物、易爆物;清除的爐渣不要隨便亂倒;室內(nèi)空氣要流通,安裝排煙排氣通道。
。ǘ⿲W用氣灶
怎樣安全使用氣灶:
1.點火先打開送氣閥,再打開灶上的開關。
2.調整火力。調節(jié)灶上的供氣開關旋鈕改變火力的大小,達到自己需要的程度。
3.;稹S没鸾Y束時,先關閉灶上的開關,等火焰熄滅后,再關閉送氣閥門。
4.注意事項:鋼瓶應距離灶具1米以上并豎立放置,嚴禁靠近明火或放置在溫度較高的地方;不能隨便擰、敲鋼瓶的任何部件。使用氣灶時必須有人現(xiàn)場看管,隨時調節(jié)火焰,防止湯水外溢發(fā)生事故。
二、討論交流
1.你家使用的是什么氣灶?有哪些優(yōu)缺點?
2.使用這些氣灶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三、作業(yè):
在家長的指導下,使用自家的氣灶燒水。
第三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學炒菜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掌握麻婆豆腐的制作方法。
2.掌握干燒荷蘭豆的制作方法。
教學重點:
麻婆豆腐和干燒荷蘭豆的制作方法
學習難點:
麻婆豆腐和干燒荷蘭豆的制作步驟,所需東西以及配料。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麻婆豆腐和干燒荷蘭豆所用的原料和調料
教學過程:
一、學技能
(一)麻婆豆腐的制作方法:
1.把切好的小豆腐塊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放入冷水盆中備用。
2.在鍋中放入食用油燒熱,把牛肉末放入翻動炒散,再放入蒜末、紅油豆瓣炒出香味。加入醬油、鹽、鮮湯,將焯好的豆腐放入鍋中燒開后,改用小火燉一會入味,再改大火,加入味精、水淀粉適量,翻拌均勻,加入香油,出鍋;撒上少許花椒粉、蔥花即成。
。ǘ└蔁商m豆的制作方法:
1.鍋放火上,倒入花生油加熱至五六成時,倒入擇好洗凈的荷蘭豆,翻炸至豆角變得翠綠松軟時,出鍋瀝油備用。
2.原鍋內(nèi)留熱油一小勺,倒入蒜、蔥末煸幾下,再倒入炸好的荷蘭豆、碎海米、鹽、糖和一大勺鮮湯,改用小火并不停地翻炒,等湯汁快干時,放入味精,淋入香油,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二、討論交流:
1.在上面兩款菜的制作中,哪些步驟不易掌握?為什么?2.你在家學過做菜嗎?你最想學做什么菜?
三、作業(yè):
在家里做一道自己喜歡吃的菜,讓爸爸媽媽品嘗評價。
第四課時
總第課時課題:學做大米飯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知道做大米飯前應該做哪些工作。
2.掌握課本里介紹的三種做米飯的方法。
教學重點:
大米飯的制作方法
學習難點:
三種做米飯的方法以及所需水量火候。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米
水
鍋
圖片
課件教學過程:
一、議一議:
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一下,在做大米飯前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二、學技能:
常見的三種做米飯的方法:
1.蒸米飯。取米淘凈在鍋中煮沸。在米粒略有膨脹、捎帶硬心時,用笊籬或漏勺撈出,放在鋪有濕布籠箅上蒸10—15分鐘即可食用。米湯煮沸后可作湯喝。2.蒸碗米將撿凈淘好的大米放入碗中,放米量達碗高的1/3即可。然后加水至碗滿,放入籠上蒸,待鍋內(nèi)的水沸騰后再蒸30分鐘,即可食用。
3.燜米飯去500克大米,撿凈淘好后,放進鍋內(nèi),并放入適量水,待水沸后,改用文火直接燜熟。
三、討論交流:
1.“學技能”中介紹的三種大米飯的做法不同,吃起來口感也不一樣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2.燜米飯是常用的大米飯做法,其中較難把握的是放入水量的多少,你在實踐中是如何做的?
四、作業(yè):
在家長的幫助下做一次大米飯
第五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制作萬花筒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知道制作萬花筒要用哪些材料。
2.掌握制作萬花筒的方法步驟。
教學重點:
掌握制作萬花筒的方法
學習難點:
掌握制作萬花筒的方法步驟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玻璃片三片、直徑厘米的毛玻璃一片、直徑厘米的玻璃兩片、各種顏色大小不一的有機玻璃碎粒、細線、膠水、小剪子、小刀
教學過程:
一、動手制作:
1.將三塊玻璃片用細線繩捆扎成三棱體。
2.用卡片紙或舊掛歷紙做成一個圓筒。圓通的粗細要剛好能夠裝入玻璃片做成的三棱體。圓筒要長一些,硬一些。
3.在圓筒的一端先放入一塊圓玻璃片,然后用硬紙剪一個與圓筒直徑一樣大小、中間有一個觀察孔的圓片,緊靠三棱體,放在圓玻璃片外側,并貼牢(見P10上圖)
4.在圓筒的另一端緊靠三棱體放入一塊圓玻璃片,然后放入適量各種顏色、大小不等的有機玻璃碎粒,再將毛玻璃片裝在最外端。
5.如果能在最外層稍加美化,外觀就顯得更漂亮了。
二、探究活動:
1.查閱有關資料,向同學們介紹萬花筒為什么會出現(xiàn)變化無窮、多姿多彩的圖案。
2.請你用身邊的其他材料再設計制作一只精美的萬花筒。
三、作業(yè):
按照教材上介紹的方法,小組合作制作一只精美的萬花筒。
第六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會鉆圈的小船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掌握制作會鉆圈的小船的制作方法。
2.通過實驗明白小船會鉆圈的道理。
教學重點:
掌握制作會鉆圈的小船的制作方法
學習難點:
通過實驗明白小船會鉆圈的道理。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實驗
材料工具:厘米長的縫衣針,5厘米×5厘米的吹塑紙,長約5厘米的鉛筆,直徑毫米、長4米的漆包線,直徑4厘米、長6厘米的圓筒紙,一號電池兩節(jié),膠水,剪子,小刀,磁鐵教學過程:
一、動手制作:做小船
1.磁化縫衣針在條形磁鐵的任意一個磁極的頂端,將縫衣針摩擦15—20次即可。
2.做船體按照P11圖的方法步驟,制作船體。
3.美化小船4.做線圈將漆包線沿著一個方向、緊密整齊地在紙筒上纏繞30圈左右,固定好兩端的線頭。
5.連接線路讓小船鉆圈。(P12圖)
二、討論交流:
你能用已掌握的知識解釋下面的現(xiàn)象嗎?
1.小船順利通過“橋洞”。
2.小船行至“橋洞”中間時不再向前。
3.小船在“洞口”附近向后退。
4.還遇到過其他現(xiàn)象嗎?分析原因并研究解決的辦法。
三、作業(yè):
小組合作做一個會鉆圈的小船,并實驗鉆圈。
第七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制作手擲型模型滑翔機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掌握手擲模型滑翔機的制作方法。
2.掌握手擲模型滑翔機的調整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手擲模型滑翔機的制作方法。學習難點:
掌握手擲模型滑翔機的調整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一套發(fā)泡沫塑料機翼手擲模型滑翔機材料,單面刀片,剪刀,直尺,橡皮泥,墊板,雙面膠膠帶。教學過程:
一、制作過程:
1.修整機頭。先把機頭上的塑料毛邊用刀刮干凈,再用鉛筆的尖頭從兩側插入機翼插孔,由前向后將插孔擴寬如P13圖1所示。
2.折機翼上反角。
。1)將機翼平面朝下放在墊板上,用直尺棱角邊在機翼中點壓一條垂直于后緣的V形凹槽如P13圖2所示。
。2)折出機翼上反角,使兩翼尖相距205毫米。用10毫米寬的雙面膠膠帶粘在折角處的表面如P14圖3。
3.固定機翼。如P14圖4所示,固定好機翼。
4.粘貼尾翼。如P14圖5所示,按步驟逐步進行粘貼。5.插入機身。將機身木條插入機身插孔內(nèi)(如P14圖5所示)。若木條太粗,可用刀削其插頭四邊,但應保證插接不松動。
二、檢查調整:
1.總機檢查。檢查模型,使各部分安裝正確(如P15圖6所示)
2.調整重心。用大拇指、食指頂住左右翼根部,由后緣到前緣距離二分之一處重心位置,視平衡情況用橡皮泥調平。
3.飛行調整。首次飛行,應在無風的條件下小力量投擲,觀察模型滑翔姿態(tài)如P15圖8所示。模型滑翔姿態(tài)基本調整好后,就可以加大投擲的力度、對準風向放飛了。
三、作業(yè):
帶上親手制作的手擲模型滑翔機,到操場上進行小組賽,看誰的模型飛機飛得直,滑得遠。把你掌握的方法教給大家。
第八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編織網(wǎng)袋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掌握編織網(wǎng)袋的技巧方法。
2.學會裝飾網(wǎng)袋,使網(wǎng)袋美觀漂亮。
教學重點:
掌握編織網(wǎng)袋的技巧方法
學習難點:
學會裝飾網(wǎng)袋,使網(wǎng)袋美觀漂亮。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尼龍繩或塑料繩、棉紗繩,剪刀,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
一、學技能
1.截取袋口繩。截取約1米長的細繩作為袋口繩,兩端用圖釘在物體上固定好。
2.截取細繩。每根細繩的長度約1米,一般截取12—18根,必須是雙數(shù)。
3.把每根繩對折繩距相等排列整齊地騎搭在固定好的袋口繩上4.為使網(wǎng)眼大小基本相同,用直尺從上至下量每根繩子,根據(jù)所需網(wǎng)眼大小,在每個等距離處用筆做個記號。從第二根細繩開始,把相鄰的兩根細繩合并在一起,在第一個記號處打個結。
5.取下圖釘,把袋口繩兩頭合并在一起打個結,就形成了一個圓環(huán)。再把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細繩合并在一起,在第一個記號處打成雙股單結。這樣,網(wǎng)袋的第一層就編制完了。
6.從第二記號處把相鄰的兩根繩合并打結,就編織完成了第二層。以后按照這樣的方法依次編結第三層第四層??直到你所需要的長度為止。
7.最后,把剩余的.細繩都合并在一起打一個結,剪修整齊。
二、探究活動:
1.與同學討論交流其他編織網(wǎng)袋的方法。2.想一想如何使網(wǎng)袋顯得更美觀些?
三、作業(yè):
比一比,看誰的編織網(wǎng)袋結實實用,美觀大方。
第九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用鐵絲制作日用品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掌握用鐵絲制作日常用品的方法。
2.通過小制作,讓學生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用鐵絲制作日常用品的方法學習難點:
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直徑為2—毫米的鐵絲三根,直徑—3毫米的塑料軟管3根,尖嘴鉗,量衣軟尺,火柴,小鐵錘。教學過程:
一、動手制作:
。ㄒ唬┲谱饔浭录埽
1.截取86厘米和12厘米長的鐵絲各一根。分別套上
厘米和13厘米長的塑料軟管如P18圖1所示。
2.取較長鐵絲按P19圖2所示的尺寸用尖嘴鉗彎制成門行框子和兩只腳架;再把短鐵絲兩頭彎曲后,固定在門框下部,最后夾上一個夾子,記事架就做好了。如P19圖
(二)、制作衣架:
1.截取110厘米長的鐵絲一根,套上111厘米長的軟管,兩端各長出厘米。
2.用尖嘴鉗按P19圖4所示,彎制成型。
3.最后把尾部變成鉤攀在掛鉤下部,簡易衣架就做成了。
二、動腦動手
1.每根鐵絲上套上塑料軟管,其作用是什么?
2.請你設計用鐵絲或其他金屬絲制作日用品的方案,并動手試制一下。
三、作業(y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自己設計制作一件鐵絲制作的日用品。
第十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認識木工工具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認識一些常用的木工工具。
2.知道部分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一些常用的木工工具
學習難點:
知道部分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一些常用木工工具或者木工用具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看圖識工具
看掛圖或實物,認識一些常用的木工工具,如各種鋸、斧、刨木工鉆等。
二、學技能
木工鋸的使用方法:
1.畫線把木料放在條凳上,以平直一端邊線為準,在需要開據(jù)的地方畫線,做好記號。2.調整鋸條。調整時先松弛絞繩,將鋸平舉,鋸齒朝下,使鋸條與鋸架平面成45度角,然后擰緊鋸繩,使鋸條拉近繃直。
3.鋸料將木料放在凳子上,用左腳踏緊,右腿直立。右手握鋸把,然后按墨線起始處來回推拉,直至把木料鋸斷。
4.存放鋸用完后,要放松絞繩,在鋸條上涂些防銹油存放。
二、討論交流: 1.如何才能鋸出一條直線呢?
2.想一想,什么時候使用刨、斧、鉆?相互交流注意事項及正確的操作使用方法。
三、作業(yè):利用木工工具,修理班內(nèi)或家里損壞的桌椅。
第十一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用電常識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nèi)粘I钪心男┑胤接玫诫姟?.知道一些常用的用電小常識。
教學重點:
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電
學習難點:
學會一些日常用電的常識。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課件或圖片、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調查了解學生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在哪些地方要用到電?
二、看圖解疑
1.電是從哪里來的?(P22圖)
2.人們還利用什么方法得到電?3.電是怎樣進入你家的?(P23圖)
三、討論交流看P23圖,說說圖中的小朋友的做法對不對?為什么?
四、實踐活動
1.從報刊雜志上剪一些圖片或者自己畫一些簡圖,舉辦一次安全用電常識展覽。
2.檢查一下家庭或學校有沒有存在安全用電的隱患。
3.請你說說,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節(jié)約用電的。
五、作業(yè)
自己總結一下,在日常用電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教學反思:
第十二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收錄機的使用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使用收錄機。
2.了解收錄機使用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教學重點:
怎樣使用收錄機及應注意的問題。
學習難點:
學會正確使用收錄機。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一臺收錄機
教學過程:
一、學技能
1.收音將收音、放音功能開關置于收音(RADIO)位置,就可以按一般收音機的操作方法收聽廣播。
2.錄放音先將功能開關置于錄放音(TAPE)位置,然后即可操作磁帶按鍵。
3.常見按鍵名稱、符號及作用(P25圖)
二、討論交流1.使用收錄機應注意哪些事項?
2.與同學討論交流一下,你所使用過的收錄機型號及其功能。
三、作業(yè)
用自己家使用的收錄機把課上學習的知識操作一遍。
教學反思:第十三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怎樣使母雞冬季多產(chǎn)蛋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了解雞的一些生活習性。
2.掌握一些讓母雞在冬季多產(chǎn)蛋的方法。教學重點:
知道一些在冬季讓母雞多產(chǎn)蛋的方法。
學習難點:
學會保暖、飼養(yǎng)和增加光照的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技能
1.注意保溫
(1)雞舍要建在被風向陽處,屋頂、墻縫要嚴實,防止透風。
。2)地面可用碎草鋪墊并經(jīng)常翻動,防止板結。
。3)注意傍晚早圈雞,晚上早放雞。
2.加強飼養(yǎng)
。1)冬季氣溫低,雞體熱量散失較多,所以在飼料中要注意多增加些高能飼料。
。2)冬季晝短夜長,夜間要加喂一次飼料。
(3)飲用水要用溫水。
3.增加光照
冬季日照時間短,要采取人工補光的辦法,保持每天早晚用燈泡照明,時間不少于14小時,并且不能中途間斷。
4.注意防病
冬季雞容易患呼吸道的疾病,要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甩頭、咳嗽、不進食或者少進食的雞,應立即挑出,隔離治療,以防蔓延。每隔一段時間,雞舍內(nèi)要進行一次消毒。
二、調查研究
調查家周圍的養(yǎng)雞人家,看看他們是如何喂養(yǎng)產(chǎn)蛋雞的。簡單寫出調查結果和你的看法
三、作業(yè)
到附近的養(yǎng)雞場或養(yǎng)雞農(nóng)戶訪問,請他們介紹養(yǎng)雞的經(jīng)驗。
教學反思:第十四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馬甲的設計和制作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能看懂簡單的馬甲設計圖紙。
2.知道馬甲的設計制作流程。教學重點:
馬甲的設計制作流程。學習難點:
學會馬甲的設計和制作的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軟尺、剪刀、固體膠、透明膠帶、掛歷紙、彩筆和彩紙。教學過程::
一、看圖解疑
觀察P28圖了解馬甲的特點和結構。
二、設計制作
1.量體。量準衣長、肩寬和胸圍等。
2.畫圖樣。把馬甲的款式和量體的尺寸畫在圖紙上。3.裁剪沿距外輪廓線大約1厘米處剪裁。
4.裝飾。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馬甲。5.粘貼。把馬甲的接縫處粘貼牢固。
三、討論交流
1.給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作品的特點和風格。
2.為什么剪裁時,要在距外輪廓線大約1厘米處剪裁?
四、試穿馬甲,同學之間互相觀摩,并做出評價。教學反思:
第十五課時
總第課時
課題:了解社會的不同職業(yè)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了解社會上一些不同的職業(yè)。2.了解他們?yōu)槭裁匆ぷ。教學重點:
了解目前社會上有哪些不同的職業(yè)學習難點:
并了解他們?yōu)槭裁匆ぷ鳌?/p>
教學方法:
討論、談話、演示
材料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看說說
1.看P31上的圖,說說他們從事的職業(yè),并說說他們?yōu)槭裁匆ぷ鳎?/p>
2.還有哪些不同的職業(yè)?簡單說說你對它們的了解。
二、討論交流
1.我們要尊重不同職業(yè)的人的勞動成果。
2.同學之間討論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看P32圖)3.你們還見過哪些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行為?談談應如何改正。
三、拓展活動
1.請問你長大想干什么?為什么?
2.了解要從事理想中的職業(yè),應具備那些本領?應如何獲得這些本領?
3.了解自己父母所從事的職業(yè)情況,看他們是怎樣做好自己的工作的。你從中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上冊教案3
一、積累運用(54分)
1、在正確的音節(jié)下畫上“____”線。(4分)
泊船(bó bō) 歧途(zhī qí) 數(shù)量(shǔ)
慈母(cí chí) 澄清(dèng chéng) 傻事(sǎ shǎ)
寶藏(cáng zàng) 陰謀(mú móu)
2、看拼音,寫詞語。(10分)
shù chá téng xiě jǐn shèn mí liàn
( ) ( ) ( ) ( )
dé yì yáng yang kún jiǒng fán zhí
( ) ( ) ( ) ( )
qí tú yì piān mǎn huái xìn xīn
( ) ( ) ( )
3、比一比再組詞。(5分)
隔( ) 暉( ) 謹( ) 梢( ) 板( )
融( ) 輝( ) 勤( ) 俏( ) 版( )
4、給下列句子中帶( )的詞語找個反義詞,寫在括號里。(4分)
、儆幸淮挝蚁肫鹆俗约旱陌l(fā)現(xiàn),( )地笑出了聲。(不由自主)
、谖( )思考這個問題。 (想方設法)
、畚( )到床上痛哭起來。 (倒)
、芩欢〞饶赣H更加( )我這首精彩的詩。 (欣賞)
5、補充下列詞語,并造句。(4分)
( )不及待 一如( )往 隨心所( ) 一本正( )
6、把正確答案選填在括號里。(4分)
、倥c“聞圍虅歇”這組字的結構相同的一組是( )
A、圍南落將 B、闊固藻樣 C、圖田盤親
、凇岸啡麏A和卡”中有( )個多音字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墼凇袄砬敝小扒睉x___解釋,在“堅強不屈”中“屈”應選___
A、彎曲,使彎曲 B屈服 C理虧 D委屈
、芘c“改進”能正確搭配的詞語是( )
A錯誤 B作風 C工作 D關系
7、判斷下列句子,在表示“她笑了”的句子后面打“√”。(3分)
、偎铧c兒笑了。 ( )②她差點兒沒笑。 ( )③她怎么沒笑呢? ( )④不能說她沒笑。 ( )⑤怎么能說她笑了。 ( )
8、按要求心跡句子。(6分)
、匐y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么?哪條法律規(guī)定巴迪一定要成為詩人?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诠珗@里的花開得很美。改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張老師對五宇說:“你的作文有兩處錯誤,讓我講給你聽!备臑橹笔鼍洌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軕(zhàn)士們攻下了瀘定橋。
改為“把”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為“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8分)
[!--]
、佟丁熬蕵O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的韙中加了引號,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摇鄙倌陼r聽到的兩種聲音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母親的話使作者不_____。這兩個極端
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____。
、凇队巫右鳌芬辉。廣為傳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中“游子”指__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這首詩表達詩人______的感情。
10、聯(lián)系課文,自由回答。(6分)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講的部分道理,其實就是我國傳統(tǒng)家教理論中的“慈母嚴父”,你的父母是怎樣扮演這兩個角色的?誰嚴誰慈?給文中的.一樣嗎或是相反?你希望父母怎樣評價自己,你覺得父母有必要讀這篇課文嗎?
二、閱讀短文完成后面練習(16分)
流浪漢和時間老人
一個流浪漢嗚嗚地哭著。時光都老人問:“你是誰?為什么哭呢?”流浪漢說:“我少年時代打玻璃球,青年時代打紙牌,中年時代搓麻將,家產(chǎn)都敗光了!如今我如云霧山一無所有,我真后悔呀!”
時光老人看顧著他哭得可憐,試控地問:“假如你能返老還童......”,“返老還童?”流浪漢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苦哀求,“假如再給我一次青春,我一定從頭做起,干一番事業(yè)!”“好(嗎、呢、吧)!只要你好好努力,你就能獲得真正的生命!”時光老人說便消失了。
驚呆了的流浪漢低頭一看,自己變成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肩上還背著書包(嗎、呢、吧)。
他想起自己剛才說的話,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學走去,他看到幾個孩子正玩玻璃球,不覺手癢了,也擠進去玩起來。他仍然按照老樣子生活,玩紙牌,打麻將......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起來。正巧,他又碰到了時間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給下列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在下面畫“____”。(2分)
返老還童(a交還原主;b回報;c恢復。)
試探(a暗中打聽;b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c看望。)
2、在短文( )內(nèi)選擇恰當?shù)脑~,在下面畫“____”。(2分)
3、聯(lián)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____”上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2分)
4、短文1~2自然段可分為一段,請概括這一段的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對時光老人所說的“真正的生命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給短文續(xù)寫結尾。寫在文后的橫線上。(4分)
三、作文(30分)
題目:童年趣事
要求:
1、記一件事,把經(jīng)過寫清楚,寫具體,注意重在”趣“字。
2、500字左右。
五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shù)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2、運用平均數(shù)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xiàn)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專用,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3、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體驗運用已學的統(tǒng)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1、出示例3的主題圖
談話:四年級的男、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你想了解他們的比賽情況嗎?
第一輪:
課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績統(tǒng)計圖,談話:我們來看這兩個小組同學的套圈情況,第一個出場的男生是小剛,女生是小燕(分別出示表示兩位同學套中個數(shù)的直條),他們各套中多少個?(6、4)誰套的準些?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談話:這數(shù)字6可以代表男生組的水平,那么女生組的水平可以用?來代替。
第二輪:
談話:第二個出場的男生分別是小明(課件出示直條6),女生是小娟課件出示直條4),(結合手勢,表示整體)比較每組中同學的比賽成績,你認為是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些?你是怎樣比較出來的?(預設:生1,比總數(shù),生2,比每個人套中的個數(shù))
提問:這時,你能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男女生的水平嗎?(預設:生1,6、4,生2,12、8)讓學生說說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第三輪:
談話:第三、四個出場的男生是小宇和小杰(7、9),第三、四、五個出場的女生分別是小敏、小蕓和小芳(7、5、10)(完整出示條形圖),現(xiàn)在,你能比較是男生套的準些還是女生。磕阆朐鯓觼肀容^呢?學生討論
提問:我們先來想想,你能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男女生的一般水平?
生交流,總結出(28、30)來表示不合適,也就是比較總數(shù)不合適。
那你認為要找哪個數(shù),才能代表男生組的一般水平呢?(這個數(shù)要基本反映一組數(shù)的一般水平,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這種數(shù)叫做平均數(shù))(板書課題)
二、探究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1、探究男生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談話:我們先來仔細找一找男生組的`這個數(shù),男生的得分各不相同。我們怎么來找這個數(shù)呢?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能代表整體水平嗎?那你覺得這個數(shù)應該在什么范圍呢?
給大家3分鐘,在練習紙上想辦法找到男生組的那個數(shù)。(練習紙)
交流:
方法一:移多補少(課件演示)
方法二:先合后分(說說各數(shù)表示的意思)
預設:
如果只答出方法一:除了像這樣局部調整,得出平均數(shù),還有其它調整方法了嗎?給大家一個小提示:可以把所有男生的個數(shù)先看成一個整體,然后再把這些個數(shù)平均分配給他們。
如果只答出方法二:除了像這樣,把他們的得分先加起來,再重新平均分配給他們。還有其它調整方法了嗎?給大家一個小提示:能否只移動其中一小部分個數(shù),使得男生的個數(shù)一樣多。
交流。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能表示男生組的這個數(shù)7,我們來回顧一下。
一種方法,通過移動來局部調整,把多的一部分,移給少的,從而得到男生的平均個數(shù),你想幫它取個名字嗎?(板書“移多補少”);
另一種方法,通過整體重新分配,先把所有的個數(shù)先加起來,再平均分給他們,也得到了男生的平均個數(shù),你也能取個名字嗎?(板書“求和平分”)。
2、揭示課題
談話:兩種方法都得到了一個新的、能夠反映男生組整體情況的數(shù)據(jù),就是7個。沒錯,這個數(shù)就是男生組(6、6、7、9)的平均數(shù)。
用課件顯示圖中平均數(shù)畫線,直觀感知平均數(shù)的范圍。
讓學生也在練習紙上畫線。請你用一條線把這個數(shù)7表示到圖上來
提問:得到的這個數(shù)7表示什么含義?你覺得這個數(shù)是一個怎樣的數(shù)?能不能說男生組中每人都套中了7個?這個數(shù)7與小宇套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平均數(shù)比最厲害的個數(shù)?比最差的呢?
3、遷移類推,感悟意義
談話:現(xiàn)在,請你們也來找一找女生組的平均數(shù)吧。(學生在練習紙上操作并交流)
說說“6”的意義
交流,提問:現(xiàn)在可以比較出哪組套的準了嗎?(完整板書)
提問:仔細觀察這兩組的平均數(shù),你想說些什么?原來的數(shù)據(jù)和平均數(shù)的大小,有什么發(fā)現(xiàn)?高于、低于平均數(shù)的有幾個?(其中的個數(shù)有的比平均數(shù)高,有的比平均數(shù)低,初步感受平均數(shù)的范圍)
感受平均數(shù)的優(yōu)勢:老師啊覺得平均數(shù)真厲害,因為它在人數(shù)不等的情況下也能公平的比較出男生和女生哪組的水平高,老師說的對嗎?
三、鞏固練習,應用平均數(shù)
1、書本練一練。(課件逐個出示筆筒)
第1個筆筒有( )枝,第2個有( )枝,第3個筆筒有( )枝。
怎樣移動筆筒中的鉛筆,找到平均每個筆筒有多少枝鉛筆。(課件動態(tài)顯示移多補少的過程,然后逐步變化為條形圖)我們也可以用條形統(tǒng)計圖來表示,這樣更直觀。(顯示移的過程)
交流:當然,你還可以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求和平分)
如果用求和平分,怎么計算?綜合算式?
2、第一題
出示絲帶圖,提問:這時你能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一下子找出它們的平均數(shù)嗎?
估一估,平均長度到哪兒?
想一想,應該在多少厘米到多少厘米之間?(平均數(shù)在最小數(shù)和最大數(shù)之間)
算一算,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再交流
提問:如果每條絲帶都增加1厘米,平均長度會有什么變化?(相當于每條絲帶的長度增加了1厘米,也就是平均長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1厘米)
如果把其中一條絲帶的長增加3厘米,3條絲帶的平均長度是多少厘米?如果減少3厘米呢?(剛剛每條絲帶增加1厘米,總體增加了3厘米,那么現(xiàn)在呢?)
指出:一組數(shù)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變化了,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也會發(fā)生變化,平均數(shù)很敏感。
3、第4題(假如我當經(jīng)理)
先估計一下蘋果和橘子平均每天賣出的箱數(shù),再同桌分工計算,然后畫出表示平均數(shù)的那條線。
提問:如果你是水果店的經(jīng)理,看到這樣的數(shù)據(jù)和平均數(shù)的情況,你會有什么想法?
4、第3題(籃球隊員的身高)
提問:李強是學習籃球隊隊員,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嗎?學;@球隊可能有身高超過160厘米的隊員嗎?
。ǔ鍪净@球隊5名隊員的身高統(tǒng)計表)
小結:同學們,平均數(shù)是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整體情況的數(shù),如果只知道平均數(shù),要去推測其中一個數(shù)據(jù)是多少,這個數(shù)據(jù)會有很多種可能性,這就體現(xiàn)了依據(jù)平均去推測其中一個數(shù)據(jù)的(不確定性)。
但是,知道了一組數(shù)據(jù)的每一個數(shù)據(jù),可以用“移多補少”或者“先合后分”明確地得到平均數(shù)是多少,體現(xiàn)了求平均數(shù)的(確定性)
思考:如果姚明加入學校籃球隊,平均身高會如何變化呢?(圖片顯示)
出示現(xiàn)在的平均身高,提問:這時得到的平均身高,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為什么增加了姚明,小隊員的身高都在平均數(shù)一下了?(太高的人,對平均數(shù)的影響很大,所以姚明的身高在這組數(shù)據(jù)中屬于極端數(shù)據(jù),具有極端數(shù)據(jù)的話,平均數(shù)就變得不一樣了)
介紹: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像這種不一樣的平均數(shù),你想知道嗎?課件出示“你知道嗎?”(生讀)
談話:通過xx的介紹,我們對平均數(shù)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那么我們就帶這這個新認識去看看吳萌的詩朗誦比賽吧。
完成練習八第9題。(口答綜合算式)
四、總結經(jīng)驗,感悟平均數(shù)。
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平均數(shù)有那些認識?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平均數(shù)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愿大家能帶上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更好地認識生活中與平均數(shù)有關的各種問題。
五年級上冊教案5
教材來源: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內(nèi)容來源: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組主題:我愛閱讀課時:共3課時授課對象:五年級學生
設計者:
第九組張建嶺張新利田新峰
目標確定的依據(jù)
1.基于口語交際
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2.基于寫作
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珍視個人獨特感受,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修改自己的習作,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習作有一定速度。
3.基于綜合性學習
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這次“口語交際習作一”是本組教材的專題“我愛閱讀”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綜合性學習的繼續(xù)。學生在積極參加活動的同時,讀寫知識和能力獲得了很大的遷移,與此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
學情分析
1.基于口語交際
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在表述一段話的時候仍然會有語句不流暢的現(xiàn)象,需要教師及時地引導和鼓勵。2.基于習作
五年級學生能在與人交流后,根據(jù)表達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寫下來,有一定的速度。但是語言表達不夠準確、完整。
教學目標
1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開展辯論等活動,訓練學生表達、傾聽等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2根據(jù)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評價任務
1.能夠圍繞交流主題說出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和感悟,表達語言準確,完整,流暢,內(nèi)容具體有條理,意思明白。
2.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根據(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積極的交流活動中,通過傾聽同學的讀書故事,講述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和感悟,獲得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明白讀書的重要意義,激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從而受益終生。
反思與評價1.目標達成情況:目標一:
2.教后得與失:
五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太陽光是由七種不同的色光組合而成的,我們看到的物體的不同顏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認識光的三原色,了解用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種不同的色光。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在實踐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形成彩虹的實驗材料──水盤、平面鏡、紙屏、噴霧器、光碟、肥皂。
2、看到物體顏色的材料──幾張不同顏色的紙片。
3、認識光的三原色的實驗材料──每人一支手電筒,紅、綠、藍三種顏色的透明黏膠片。
4、制作彩色陀螺所需材料──火柴梗,紅、綠、藍圓形卡紙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談話:
。1)(出示彩虹掛圖)你們認識它嗎?說一說彩虹是什么樣的?
。2)彩虹一般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出現(xiàn)在天空的哪個方向?
(3)關于彩虹你還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
2、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彩虹的形成及關于光的有趣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構成的。
(1)談話: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關系?
(2)講述: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們來做個實驗。每一組水盤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盤端到陽光下,把平面鏡正對陽光,斜放在水盤中,對面放置紙屏,調整平面鏡和紙屏傾斜度。你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3)學生分組實驗。(4)匯報實驗結果。
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
數(shù)一數(shù),有幾種顏色的光?它們像什么?你能按順序說出各種光的名稱嗎?
。5)出示七色光圖,講解七色光的名稱。
。6)小結:陽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鏡上,平面鏡對面的紙屏上就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白色的陽光變成了七種顏色的光。
2、認識彩虹的形成。
(1)提問:陽光為什么會分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呢?
(2)講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個實驗。
每個組都有一個噴霧器,噴霧器的瓶子里裝有水。我們到室外向陽處用噴霧器背著太陽向天空噴水,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賴娝畷r,看到什么現(xiàn)象?
、谕V箛娝,還能看到同樣的現(xiàn)象嗎?
。5)討論:
、僖陨蠈嶒瀸δ阌惺裁磫⑹?彩虹形成可能與什么有關系?
、诟鶕(jù)以上兩個實驗,推想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6)師生小結: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成的。夏天,雨后轉晴的天空仍然懸浮著很多小水珠,它們像水中的.鏡子一樣,將白色的陽光分成七種顏色的光,形成彩虹。彩虹總是出現(xiàn)在太陽的哪一邊呢?
。7)提問:你還在哪里看到像彩虹一樣的的七色光?你還有哪些方法做成彩虹?
3、認識人眼為什么能看到物體的多種顏色。
(1)討論:陽光照射在不同顏色的物體上,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提問:幾種不同顏色的紙片,在陽光的照射下,分別反射什么顏色的光?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紅色物體反射什么色光?白光照在其他顏色的紙上呢?
(5)討論: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物體的不同顏色是由什么決定的?人眼為什么能看到物體的多種不同顏色?
。6)小結:物體反射照上身上的光,物體是什么顏色它就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其他顏色的光就被它吸收了。人眼看到物體什么顏色是由它所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的。
4、認識光的三原色。
。1)談話: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用紅、綠、藍三種顏色的膠片,貼在手電筒的玻璃片上,使三只手電筒分別射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如果我們把其中兩種或三種顏色的光疊加,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能夠產(chǎn)生多少種顏色的光?如果調整光照的距離,使色光有強有弱,還能夠產(chǎn)生多少種顏色的光?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可以混合成多種不同顏色的光,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五彩繽紛的色彩就是由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5、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課后感受:對于光的七種色彩,學生都能了解,光的混合在美術中也已學到,因此,教學較輕松。
五年級上冊教案7
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平臺,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小結,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積累詞匯,豐富語言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讀題,了解要求。
2.討論:通過閱讀課文和搜集資料,你對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獨立準備;分組交流。
3.交流:在資料的搜集和運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引導學生從搜集、處理、運用等方面進行小結,注意點撥:
、刨Y料分類的方法:主題分類法──根據(jù)每個單元不同的主題對資料進行分類;項目分類法──本單元“勿忘國恥”可分“列強欺辱”“中華兒女抗爭”等。
、茖W會建立自己的`資料目錄。
、丘B(yǎng)成定期整理資料的習慣。
、葟亩喾N渠道獲取資料。
二、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讀準字音,了解這些成語的共同點。
2.同桌對讀,分組比賽,熟讀成誦。
3.任選一個成語為同學做講解。
4.勾畫出講解后仍不懂的成語,查詞典解決(家庭作業(yè))。
5.拓展:嘗試說同類的其他成語。
三、展示臺
1.學習本組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暢談收獲,引導歸納出需要展示的項目。
以下活動可結合班隊會活動在平時進行:訪問老紅軍、抗日老戰(zhàn)士;參觀烈士陵園等。
2.根據(jù)學生具體的準備情況,課堂上可進行以下活動:
抗戰(zhàn)英雄故事會、手抄報評比等。
3.評選活動:
評選各項活動的能手;評出最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小組;評出最佳作品,如手抄報。
五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一、學會生字,讀寫詞語;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飛速發(fā)展的趨勢。
教學重點: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請一們學生介紹自己對多媒體的認識。
二、認真讀課文,把握基本內(nèi)容。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圈圈點點。
2、討論文章內(nèi)容,你明白了什么內(nèi)容?
3、將各自然段的內(nèi)容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4、請同學說說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主體發(fā)揮,選讀課文。
1、哪幾段是寫計算機的?哪幾段是寫多媒體的?哪幾段是寫多媒體和計算機的?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么內(nèi)容?
3、討論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文章是怎樣評價電子計算機的?將重點詞說出來。
2)還介紹了什么?為什么把電子計算機稱作電腦?
3)談有何感想。從電子計算機的發(fā)展速度和功能展開討論。
四、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誰能說說電子計算機的作用。
二、討論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請學習這一段的同學齊讀這一段。
2、學生自由談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3、媒人與多媒體有什么關系?這樣比較有什么好處?
4、請學生談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媒體?
5、 “十八般武藝”是指什么?什么叫多媒體設備?
三、討論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思考: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與第三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處?
2、現(xiàn)在的多媒體電腦有什么功能?請學生舉例說明。
3、解釋“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內(nèi)在含義。
四、討論學習第六自然段。
1、這一段講了什么?
2、計算機會“神”到什么情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來描繪一下計算機的未來。
五、假如媽媽要給你買電腦,你能向媽媽介紹多媒體電腦的特點嗎?
五年級上冊教案9
教材、學情分析:
大象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重點培養(yǎng)學生“模型和解釋”的能力,在凸顯這個一級目標的基礎上,同時注重能力培養(yǎng)和科學知識的傳授。
該單元,屬于探究過程能力訓練單元,其二級目標是“能歸納概括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并做出合理的解釋”。
《體積變化之謎》是第三單元《熱能考察之旅》第二課。本單元共有三課,其它兩課分別是《尋找熱能》和《冬暖夏涼的房子》!扼w積變化之謎》在三課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編者以“友友”這個假想的外星小朋友為串場的人物,與同學們一起考察地球上的熱現(xiàn)象,既有一定的“科幻”味,又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同學們進入五年級學習已有兩個來月了,與三、四年級相比,生理、心理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通過兩年多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感性認識有了一定的積累,求知欲望不斷增強,開始喜歡自己動手,體驗操作的樂趣,并具有初步的探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目標要求、重點難點
1、目標要求
、帕私馔ㄟ^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fā)生變化。
、颇芰信e生活中常見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
、悄苡貌煌耆珰w納法總結出物體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
2、教學重點
了解熱脹冷縮現(xiàn)象。
3、教學難點
會做物體熱脹冷縮的實驗。
教時安排兩教時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教時
一、復習舊知
教師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yōu)橥庑切∨笥延延颜业搅诉m宜的居住環(huán)境,還為他設計了一份熱能合理的食譜。
提問:
1、友友的宜居地點在哪?(云南大理:年均氣溫15.1℃)
2、友友食譜中,一天需要多少熱能?(8000多千焦)
引言:上節(jié)課,我們安排好了友友的住宿和飲食,并和他投入了
緊張的研究工作。一天中午,友友渴極了,準備喝點冷飲
二、新課導入
友友在拿冰箱里的飲料時,發(fā)現(xiàn)水被凍成了冰,玻璃瓶也裂開了。
。ń虒W設計意圖:《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痹谶@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玻璃瓶為什么會裂開呢?)
三、猜想與假設
1、師問:玻璃瓶為什么裂開呢?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與假設吧!
2、小組討論:分四人小組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設,小組長記錄同學們提出的假設。
3、小組進行篩選,保留值得探究的假設,以供進一步研究。
4、小組代表提出假設
、胚@個瓶子質量不好,所以裂了。
⑵冰箱溫度低,把瓶子凍裂了。
、沁@個瓶子使用期限到了,就自動碎了。
、瓤赡芘c水結冰有關系。
。ń虒W設計意圖:針對“玻璃瓶為什么會裂開”這個問題,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學生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出了N種假設和預測,在眾多假設中,選取一、兩個突破口,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四、實驗驗證
1、師述:同學們有許多猜想與假設。有了假設,就必須進行驗證。我們選取以上⑵⑷假設,進行實驗驗證。
2、制定研究計劃:
研究內(nèi)容:水結冰后體積會不會變大。
研究步驟:
挑選4個同學,每兩個同學一組。
、艤蕚湟粋空玻璃飲料瓶,由第一組兩個同學負責送到小賣部,并放入冰柜中。
、茰蕚湟粋裝滿水的玻璃杯,由第二組兩個同學負責送到小賣部,并放入冰柜中。(如果途中水灑了,到小賣部倒?jié)M)
3、實驗:受條件所限,所以借用學校門面小賣部的冰柜進行。
4、實驗結果待下課前2分鐘揭曉。
。ń虒W設計意圖:科學課程在學習內(nèi)容、活動組織等方面應具有開放性。要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使得課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教師在課前,已經(jīng)和學校小賣部的阿姨商量過了,借用冰柜做實驗。課堂上我安排兩組學生,分別把不同的實驗樣品送到小賣部的冰柜,這樣既訓練了學生接觸社會、與人溝通的能力,又節(jié)約了課堂教學時間,增大了課堂容量)
五、知識延伸
1、猜想實驗結果:
、偶偃缈詹A繘]有裂。
⑵假如玻璃杯中的水,結冰后高出杯口。
、遣A苛验_的原因是水結冰后體積增大,把玻璃瓶脹裂了。
2、延伸:其它物體是不是也會這樣,遇冷體積也會增大?
3、學生作出假設,把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序號
存入時間問題提取時間110月28日水結冰后體積大了多少?210月28日其他物體遇冷后體積會怎么樣?………………
4、根據(jù)實驗要求,制定研究計劃。
、潘芰掀可w會越冷越大嗎?
、拼子隼浜笤鯓幼兓兀
、菤怏w遇冷后怎樣變?
5、演示實驗:塑料瓶蓋會越冷越大嗎?
、虐阉芰掀可w,放在一張白紙上,用鉛筆在外圍畫一個圈。
⑵派兩個同學把塑料蓋送到小賣部的冰柜里。(下課前2分鐘拿回)。
、谴缀蜌怏w遇冷后體積的變化,同學們回家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6、知識鏈接:
攝爾修斯:瑞典天文學家,溫度的單位符號℃就是為紀念他的貢獻而確定的!孀x作攝氏度。
。ń虒W設計意圖: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于學生探究知識的需要了。這時教師及時把課堂上傳授的方法,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學生的家庭。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享受科學發(fā)現(xiàn)的愉悅)
六、課堂總結
1、派三個同學去小賣部分別取空玻璃瓶、裝滿水的玻璃杯和塑料蓋。
2、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趴詹A繘]有破;
、蒲b滿水的玻璃杯,水結冰后高出了杯口;
、沁@說明水結冰后體積增大了。也證實了友友的飲料瓶,是瓶中的飲料結冰后,體積增大脹裂的。
、人芰仙w遇冷后,放入白紙的圓圈中,明顯瘦身了。
3、教師猜想:醋和氣體遇冷后體積是否也會瘦身(縮。。同學們回家要進一步證實老師的猜想。
4、分析:塑料瓶蓋、空氣、醋遇冷后體積都會變小。
5、結論:物體遇冷后體積一般都會變小。(水結冰時是個例外)
七、課外作業(yè)
設計實驗:空氣、醋遇冷后體積會怎樣變化?
。ń虒W設計意圖:本單元重在培養(yǎng)學生“能歸納概括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并做出合理的解釋”的能力。本課通過實驗、分析得到的信息,不難發(fā)現(xiàn):物體在遇冷后,體積一般會變小,但水結冰是個例外。所以本課教學采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不完全歸納法有其不確定性,如水結冰,所以本課把水結冰這個“例外”作為重點,放在課文開始進行教學,加深了學生對于水這個“例外”的認識,為后面進一步學習“物體一般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教時(略)
五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能講講這個故事
2、 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推敲”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法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映示圖畫。師述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映示: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說說詩句的意思。
3、同學們通過預習,一定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吧?
4、映示全詩,師范讀,學生齊讀:《題李凝幽居》
5、簡介賈島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他作詩的態(tài)度非常嚴肅認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稱為“苦吟詩人”。
6、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題目是“推敲”。
7、學生做“推”和“敲”兩個動作,體會一下不同點。
師述:為了斟酌這兩個字,至今還流傳著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輕聲自讀課文兩至三遍,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借助字(詞)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檢查自讀效果。
四、指導書寫生字。
五、安排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填空:( )有個詩人叫( ),早年因( ),出家當了和尚。
二、導讀課文。
(一)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說說圖意:寧靜的……沉睡的小鳥。
2、這景色多美。∽x讀課文,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并指導朗讀這句話。
3、自由朗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4、從什么地方可看出賈島和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5、理解重點句
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讀句子,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2)指導讀好這句話。
6、卡片出示重點詞語:夜深人靜 月光皎潔
。1)學生展開想象,體會當時環(huán)境之幽靜、迷人。
。2)指導朗讀。
7、朗讀這一自然段: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8、小結:賈島深夜訪友,以詩相贈。這是故事的發(fā)生。
。ǘ┑谌匀欢
1、觀察圖畫,說說圖意:圖上畫了誰?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讀課文,考慮:賈島騎著毛驢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從這段中找出它的近義詞嗎?給“或許”找個近義詞。
5、比較分析
賈島騎著毛驢進了長安城。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覺進了長安城。
。1)指名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2)指導朗讀,讀出賈島此時那種如癡如醉的樣子。
6、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讀,齊讀。
7、小結: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fā)展。
。ㄈ┑谒闹亮匀欢
1、默讀考慮:賈島是怎樣闖進韓愈的儀仗隊的?畫出賈島和行人在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時的不同表示,想想這說明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指導朗讀韓愈和賈島的對話。
4、小結:賈島不知不覺間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寬恕。故事進入了**。
。ㄋ模┑谄咦匀欢
1、自由朗讀,考慮:這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猶豫不決”什么意思?聯(lián)系上文,說說哪些句子具體地寫出了賈島“猶豫不決”?
4、韓愈是怎樣幫賈島改詩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5、韓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
(1)指名讀。
。2)給“思索”找近義詞。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換成“考慮”?為什么?
6、看看韓愈說的話。
(1)朗讀。說說“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2)映示“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賈島是怎么知道“鳥宿池邊樹”的?
7、指導表情朗讀這一段。
8、小結: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局。
。ㄎ澹┑诎俗匀欢
1、過渡:同學們,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什么叫“推敲”呢?
2、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三、指導造句。
四、作業(yè)
以填空形式復習第一小節(jié)。
五年級上冊教案11
【內(nèi)容簡析】
《我是貓》是一篇精讀課文。它選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同名長篇小說,這部小說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課文中,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筆觸,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描寫了一只貓偷吃年糕并發(fā)現(xiàn)三條真理的過程。課文分四部分,先寫“我”決定偷吃年糕并發(fā)現(xiàn)第一條真理,再寫“我”的牙齒被年糕粘住,不能動時發(fā)現(xiàn)了第二條真理,接著寫“我”為擺脫年糕使出種種伎倆,又發(fā)現(xiàn)第三條真理,最后寫“我”在人們的嘲笑中無奈而憤恨地演完一場丑劇。文章表現(xiàn)了當時社會人情的冷漠,表達了作者郁積日久的不滿和憤恨,對弱者給予了極大的同情。
課文中有一幅插圖描繪的是主人一家正在嘲笑那只貓,每個人表情不一:男主人一臉兇氣,女主人指手畫腳,女傭人驚訝不已,孩子們哈哈大笑。而那只貓正無奈地在地上轉圈,旁邊還放著粘有年糕的碗。這個畫面生動再現(xiàn)了課文最后一段的內(nèi)容,它對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題起到輔助作用。
文章生動而幽默,深受讀者的喜愛。不論是惟妙惟肖地描述貓行為舉止的地方,還是貓發(fā)現(xiàn)的真理的地方,都讓人在忍俊不禁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與思考。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與藝術特色值得學生感悟與體會。
【設計理念】
倡導自讀自悟,實現(xiàn)多邊對話與個性化閱讀。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對話交流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閱讀討論中質疑、理解、感知、體驗,從中感受貓的有趣與辛酸,感受語言的生動與幽默。讓學生在笑聲中思索與頓悟,同時揣摩寫作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9個生字,會寫16個生字,在理解生字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貓吃年糕過程中發(fā)生的一連串新奇而幽默的場景,初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體會貓的有趣可愛,感受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貓的動作、心理去感知貓的有趣及“真理”的含義,從而體會作者對弱者的深切同情,對當時社會人情的冷漠的不滿和憤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起閱讀期待。
1.你們一定親眼見過各式各樣的貓或看到過不少寫貓的文章,對貓有一定的了解。誰愿意把你見過不同尋常的、十分新奇的貓請向大家介紹?
2.學生交流自己認識的貓。
3.你們說的這些貓,的確不是常見的貓?墒俏椰F(xiàn)在給大家介紹一只貓,你們通過比較或許認為它不同一般。這是一只神通廣大,才高識廣,公正銳敏,能發(fā)現(xiàn)真理的神貓、奇貓、圣貓。但又是一只自作聰明,假冒圣賢,誤事吃苦的俗貓、蠢貓。這只貓就在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貓》里面!段沂秦垺愤@部長篇小說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我是貓》選自這篇小說。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認識這只神奇的貓吧!
二、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借助字典、詞典自學生字、新詞。
2.檢查掌握的情況。
。1)認讀生字卡片,給生字組詞。注意“徘徊”“遺憾”的讀音。
。2)出示新詞,檢查認讀。
。3)了解新詞的意思。
3.自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4.全班交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見《教參》)
三、熟讀課文,理清段落。
學生按課后提示理清思路,有兩種方法。
1.貓吃年糕的`經(jīng)過與貓的感受。見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2.貓在吃年糕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真理。發(fā)現(xiàn)第一條真理、發(fā)現(xiàn)第二條真理、發(fā)現(xiàn)第三條真理、發(fā)現(xiàn)人的冷漠。
四、書寫生字。
1.引導讀帖。
注意字的筆畫形狀與位置,努力把字寫得勻稱、端正、美觀、靈動、有變化。
“糕”有九個點,點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狀很重要,注意擺放。
“讒”“瞧”“撼”“枉”“鉗”“掀”這些左右結構的字,它們左右兩邊的高低、寬窄不同,起筆、運筆時要注意。
“毽”字左邊的“毛”的第四筆“豎彎鉤”要包住“建”字。
2.個人書寫練習。
3.全班展示、評議、欣賞。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優(yōu)美詞語。
3.收集有關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交流、介紹收集的有關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資料。
2.說說這篇課文讀后給你的感受或疑問。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出這幾種感受:文章很精彩,很喜歡讀;貓可笑有趣;不可思議,貓不可能發(fā)現(xiàn)真理;貓發(fā)現(xiàn)的是不是真理;文章語言幽默,寫法很獨特;貓拔年糕的描寫很具體形象;不知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只貓;到底有沒有這樣的貓……
3.帶著自己的問題,深入學習課文。
二、深入學習課文,探究貓發(fā)現(xiàn)的真理。
1.速讀課文,找出貓發(fā)現(xiàn)的真理。
2.探究第一條真理。
。1)出示
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于干出他們并非情愿的事來。
。2)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佟皺C緣”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指什么?難得的機緣指什么?
學情預設與教學策略:教師啟發(fā)與等待學生在課文中不斷的發(fā)現(xiàn),最終理解到:“難得的機緣”指遇到年糕,這年糕早晨見過,還沒吃過,是一年才遇一次的、又恰巧是主人沒吃完、而被貓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此時又沒有人來。這好機會與緣分,是難得的。
、凇八械膭游铩卑ㄕl?
。ㄟ@里包括貓在內(nèi)的動物以及人。)
、邸安⒎乔樵浮笔裁匆馑?結合上下文思考貓是否不情愿?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從這個詞語中你看出這是怎樣的貓?請你用一個詞形容貓。
學情預設與教學策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學生說的有道理即可。如:貓有點虛偽,它對年糕虎視眈眈、認為沒人看見是機緣、心里催促自己快吃等詞語都表示它想吃,可又說自己并非情愿偷吃,所以說有點虛偽。)
、茏x第二自然段,還可以加上動作演示,想象貓見到年糕時的動作,體會貓的心情。
、輾w納這句話的意思。
所有的動物都會在難得的機緣面前,大膽去嘗試,去實踐。
(3)讀描寫貓的心理的句子,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現(xiàn)這條真理的?
。4)對貓猶豫不決。
五年級上冊教案12
一、揭示課題、創(chuàng)設愛的氛圍
1.同學們,靜靜地看……
板書:高爾基
△知道他嗎?你對他知道多少呢?能不能用一兩句話簡單地介紹一下。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位文壇巨匠與兒子之間發(fā)生的一段美麗的故事。
板書:和他的兒子
3.誰來讀讀課題?
表示人名的詞兒連讀,意思可以表達得更清楚: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4.有一年,高爾基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休養(yǎng),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前來探望他。
△父與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請打開書,自身讀讀課文。
二、品讀“栽花賞花”,感悟父子情深
1.兒子是怎樣種花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他顧不上休息,一直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
只有一句話,看似簡簡單單,其實字里行間蘊藏著動人的小故事。仔細品一品。
2.全班交流:
(1)顧不上休息,一直,忙著,整個假期沒有停止過,很辛苦。
(2)各種各樣,品種繁多,千姿百態(tài)
△讓我們了解一下:兒子有多大?
△對兒子來說,種這些花很不容易。那他是種著玩的嗎?
3.閉上眼睛(學生),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到這塊芳草地。
師范讀第四自然段。(配樂)
△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看到:花兒爭奇斗艷,爭著比美
五顏六色的花兒在風中跳舞,擺動著美麗的衣裙,扭動著腰肢。
聽到:風兒和花在做游戲,小蜜蜂邊飛邊歌唱。
聞到:陣陣芳香,沁人心脾
師敘:這兒原本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地,一個普普通通的院子,現(xiàn)在卻開滿了各色的鮮花,到處充溢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引來了小生靈——蜜蜂、蝴蝶……它們嗡嗡的飛著,似乎在哼著一首春天的歌。
△想親自去嗎?美美地讀讀吧。
△這些盛開的.花兒在你的眼里,就像什么?
△在父親的眼里呢?他有什么樣的感受?
△這是個打比如的句子,這樣的比如恰當嗎?
△你能讀出感受來嗎?試一試。
三、品讀“寫信教子”,感悟信的內(nèi)涵
1.兒子思念父親,父親又何嘗不想著兒子呢?不久,兒子收到了高爾基從遠方寄來的信。
(1)捧著父親的信,兒子會怎么讀?請同學們自身讀讀7—9自然段。
(2)父親的希望,兒子能讀懂嗎?你們能讀懂嗎?
△第二段信的內(nèi)容中,父親再次提到美好的東西,是什么?
(花、協(xié)助、關愛、為他人奉獻……)
△給什么?給予、奉獻,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拿什么?索取,一味得到他人的關懷而不付出。
是的,當一個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在大家心中是那樣重要;當一個人把協(xié)助他人、為他人奉獻愛心當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時,同學們,你們能想象得出那樣的人生因此而快樂嗎?
(3)連起來讀讀這封信的內(nèi)容,想讀給誰聽,就去吧,把內(nèi)心的感受告訴他。
(4)你們小小的年紀,也許父親的話語并不一定完全理解。但不要緊,隨著年齡的增加,你會有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張老師也是在童年時第一次讀這個故事,十幾年過去了,是這句話隨同著我長大的,生活的體驗告訴我,付出真的是一種快樂。請允許我來代替父親,代替高爾基向大家訴說他對兒子,更是對每一位小朋友的期望,好嗎?
2.聽了父親對兒子的希望,看到兒子為父親種的花,高爾基廣博深沉的愛包圍著我們。
板書:愛
3.老師再送兩句高爾基先生的名言,希望它們能隨同你們長大!
幻想,使精神得到休息,還可以打掃一下心頭的生活灰塵。
每個人都知道,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五年級上冊教案13
一、 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yǎng),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么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xiàn)在不要打開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局部來寫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不知道,打開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么?
2、指名說板書
種花生
過收獲節(jié)
3、課文就這兩大局部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明確學習任務
。ㄐ≈幸姶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身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學習課文
(一)
1、下面俺們采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一局部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板書:看詳略
2、現(xiàn)在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俺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俺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學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況下?課文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俺們就采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獲節(jié)”是重點內(nèi)容,俺們就重點學。
(二)
1、現(xiàn)在請你們自身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jié),它有幾個節(jié)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jié)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同學默讀課文
3、好,現(xiàn)在俺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獲節(jié),收獲節(jié)的第一個節(jié)目,干什么?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干什么?板書:談花生
5、現(xiàn)在再看,第一局部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局部“收獲節(jié)”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里“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jù)“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么“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干什么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 板書:俺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nèi)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交叉)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內(nèi)容”?锤赣H說的話重要,還是俺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guī)讉同學分角色讀這局部,只讀他們說話的內(nèi)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俺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后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俺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么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nèi)容確定重點
“俺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俺的最后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余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俺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過“看內(nèi)容”俺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俺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nèi)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譽花生的。再讀一遍,通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么花生有什么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么?對,不像什么一樣。扛赣H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那為什么要這么說?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點?(不炫耀自身的好處)
。2)俺們再看“學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么父親是讓你給俺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接著父親又是怎么說的?那父親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辈灰鲞@樣的人,他是不是叫俺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 “看目的”。在這里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F(xiàn)在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譽一番呢?還是為了讓俺們學習花生?俺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俺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俺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俺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里找根據(jù)。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jù)?(三點)這三點里,哪一點表示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么樣子的?父親的談話是什么內(nèi)容?再讀一遍。 這句話深深地標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么?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俺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俺們講了一個道理。是借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板書: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獲節(jié)△ 俺們談
談花生△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ǖ览恚
。ㄕ抑攸c的方法)看詳略、看內(nèi)容、看目的。
五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去習作。
了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認識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難點
認識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鯨魚的畫面:(在寬闊的海面;深海中各種海底動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戲,一只龐大的巨鯨浮出海面。)在這美麗的藍色海洋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寶藏,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種號稱“海中之王”的動物,他的形體特別龐大,比大象還要大很多呢。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教師板書:鯨)
請大家課件資料在小組內(nèi)交流對鯨的認識,然后將資料進行匯總,推選一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初讀課文,抓住要點
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課文中每個自然段都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交流: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向我們介紹了什么?課文主要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試著用最簡潔的詞語來概括。(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鯨”的世界
我們分組研究了鯨的特點,現(xiàn)在我們就來召開“科學新聞發(fā)布會”。老師來當主持人,每個學習小組就是一個“鯨研究專家組”,圍繞一個方面有重點地匯報鯨的研究成果。
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研究“鯨”的特點和說明方法
“鯨”的大小。
都說鯨很大很大,到底怎樣大?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引導學生讀課文中的相關句子,發(fā)現(xiàn)寫作特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介紹鯨的大小時,用上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的方法,生動而富有條理地介紹出了鯨的大。
指名讀。
朗讀點撥預設:聽出來了,你強調了數(shù)字,讀出了鯨的大!
鯨為什么不是魚。
聯(lián)系上下文從哪可以看出鯨是哺乳動物?(從鯨的演變過程,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養(yǎng)。)
為什么形體像魚?(進化過程:“陸地”——“淺!薄昂Q蟆保
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從鯨的進化過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鯨的進化過程與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一樣需要很長時間,找出描寫時間的詞。)
鯨的生活習性:吃食、呼吸、睡覺
鯨的生活習性有什么特點?請采用你喜歡的方式來介紹。(呼吸出的水珠形狀可以描述,可以畫圖。)
。2)作者用哪些方法來說明鯨的生活習性?(列數(shù)字、舉例子、比較法、打比方)
五、研究文本,領悟說明方法
1.我們知道鯨是哺乳動物,而且還了解了鯨的生活習性。作者為了給我們介紹鯨,用了很多說明方法。引導學生回憶說明方法:作比較、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
2.結合文中一處內(nèi)容,讓學生談談作者用這種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或者告訴我們什么?列數(shù)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鯨很大很重)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朗讀體會說明文用詞講究準確、科學。像這樣用詞準確的地方,還有很多,請大家讀讀課后第3題練習。
作比較: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和象作比較有什么好處?)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舉例子、列數(shù)字: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的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寬敞。
有一種號稱“海中之虎”的虎鯨,常常好幾十頭結成一群,圍住一頭三十多噸的長須鯨,幾個小時就能把它吃光。
長須鯨剛生下來就有十多米長,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長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兩三年就可以長成大鯨。
打比方: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呼氣的時候浮出海面,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
同學們讀書真仔細,我們自己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說明方法,我們在寫作時,靈活運用這些方法,文章會寫得更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六、拓展延伸,靈活運用表達方法
學完課文,相信同學們對鯨又有了更為具體的了解。請大家一起觀賞鯨家族中的部分成員。播放課件,出示白鯨、虎鯨、藍鯨、座頭鯨等不同種類的鯨的圖片,
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整整領悟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下面請大家也來扮演某一種類鯨(如白鯨、虎鯨)的口吻做一個自我介紹,要注意運用一些說明方法。
全班交流
七、課后練筆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對鯨還有很多地方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nèi)ヌ剿。請同學們繼續(xù)搜集課外資料,為海洋館寫一段關于鯨的解說詞。提示在解說詞的書寫過程中注意運用學到的表達方法。
八、板書設計
鯨
形體:大
進化:哺乳動物
種類:兩類
生活習性:吃食呼吸睡覺生長
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
教學反思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以有趣的故事引入課堂上,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
教學這類課文,不僅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要讓學生學習作者介紹這些知識所運用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索世界、探索自然的興趣,以實現(xiàn)語言、知識和精神在學生心理上的同構。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變換形式,讓學生把了解到的知識,學到的語言及表達方法進行重構,轉化為新的語言,讓語言、知識和精神在轉換過程中再一次得到同構。
五年級上冊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現(xiàn)象
2、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
3、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fā)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過程與方法
1、按照說明正確進行實驗操作
2、制作簡易潛望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更好地生產(chǎn)和生活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反射的圖片或課件、潛望鏡模型
分組實驗:手電筒、小鏡子、制作潛望鏡的材料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1)請同學們觀察實驗室的日光燈管,上面為什么要裝燈罩呢?
2、照亮目標
1)書上有三個照亮活動,請仔細閱讀操作要求,并在書上畫出光的路線
2)學生反饋實驗發(fā)現(xiàn)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運用光的反射
1)汽車反光鏡(凸鏡)
2)醫(yī)生帶的額鏡(凹鏡)
3)試著畫出光的路線圖
4)不銹鋼勺的內(nèi)外兩面
5、做一個潛望鏡
1)自學書上的制作要求
2)每個人利用現(xiàn)有材料進行制作
3)利用反光鏡制作的'其他玩具:萬花筒、觀景箱等
6、反光帶給我們的不便
1)玻璃幕墻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線的強弱
六、作業(yè)設計
萬花筒的制作
七、板書設計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車反光鏡:凸鏡 醫(yī)生帶的額鏡:凹鏡
光的路線圖 光的路線圖
潛望鏡的制作
八、教學后記
【五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教案01-24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02-21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2-13
五年級上冊位置教案09-07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7-28
英語五年級上冊教案11-07
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02-02
五年級上冊人教版《鯨》教案02-04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31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