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4-24 11:19:23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錦集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錦集八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操作游戲的過程中,了解三種接頭的不同功用。

  2.同伴協(xié)作完成接水管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長、中短pvc管若干,直、彎接頭數(shù)個。

  2.錄像;接水管照片。

  3.水管鏈接圖

  4.兩個小區(qū)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談一談——引出水電工叔叔本領真大

  1.(錄像5秒)保育員抽洗小便池

  提問:

 。1)阿姨在做什么?(沖水)

 。2)這些水是從哪里來的?

 。3)水廠里的水怎么會到我們幼兒園來的?

  2.出示PPT:水電工接水管的照片

  教師:這位叔叔在干什么?

  小結:原來是這些水電工叔叔把水管接到我們幼兒園,讓我們隨時都能用上水,他們的本領真大啊!

  二、練一練——了解三種接頭的不同功用

  教師:你們想不想也當一回小小水電工?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水管,請你們先來練練手,看誰能發(fā)現(xiàn)這些水管有什么本領?

 。ǔ鍪静牧希┧芰瞎荛L、中、短pvc管各若干;三通;直管;彎管

  1.幼兒嘗試連接,熟悉不同的材料。

  2.發(fā)現(xiàn)交流

  教師:誰先來說說看,這些水管有什么本領?

  小結:直管可以將兩個水管連接在一起,使它變得更長;彎管是可以讓水管轉彎;三通是可以連接三個不同方向的水管,這三種接頭各有各的本領。

  三、接一接——同伴合作,完成接水管任務

  1.提出操作任務和要求

  教師:長達小區(qū)建了很多漂亮的新房子——長達一村和長達二村,這兩村的水管還沒有安裝,要請你們這些小小水電工來完成這個任務。

  2.解讀任務書(PPT):

  教師:這里是小區(qū)給我們提供的接水管施工圖,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房子是不是一樣的'?

  小結:小區(qū)交給我們的任務是每一幢房每一層樓都要接到水管。我們分成兩組,6人一組,來完成的接水管工程,比一比,看哪一組接的又快又好。我們要按照任務書上的要求來接水管,千萬不能漏水哦,,小小水電工們,你們有沒有信心?開始!

  3.幼兒分成二組接水管。

  幼兒操作,提醒幼兒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教師指導,側面,或面向客人老師誰合作的好的,管子長度不對,哪個人用錯了接頭,踢掉了管子,用了很多管子,沒有接牢的,漏接的,一村接好三幢房子了,你們動作要快,倒計時開始)20—25分鐘)

  4.展示幼兒成果,互相檢查。

  教師:哪個村的水電工完成得又快又好?為什么?你們在接的時候有沒遇到什么問題呢?你是怎么解決的?有沒有和好朋友一起解決困難的啊?(提升合作)

  小結:小小水電工們能按照施工圖,合作完成了這次接水管的任務,我們真了不起!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大家都辛苦了,現(xiàn)在休息一會兒,等下我們還有更大的任務呢!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磁鐵的名稱,用過自身發(fā)現(xiàn),知道磁鐵能吸鐵制品。

  2、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思維能力。

  3、體驗活動中的樂趣和成功的樂趣。

  4、能用記錄、言語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結果。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只籃子,備有各種磁鐵、鐵制品(回形針、大頭針、鐵夾子) 和其他的木制品以及塑料制品。

  2、2.大記錄單一張、記號筆。

  3、自制磁鐵玩具(會跳舞的小孩),有關磁鐵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 自由探索,通過自身的操作。探索出磁鐵的奧秘。

  1、小朋友,你們桌上每人都有一個籃子東西,請你們?nèi)ネ嫱妗?/p>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

  二、認識磁鐵,知道磁鐵的名字。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習“磁鐵”詞語。

  3、帶著問題:什么東西吸得。皇裁礀|西不能吸。再讓孩子去玩玩。

  三、 教師和幼兒交流討論,并學習記錄。

  1、磁鐵的好朋友都有誰?并在好朋友的身上打鉤鉤。

 。1) 幼兒討論并回答。

 。2) 幼兒再次自由探索。

 。3) 出示大記錄單,請幼兒用語言記錄磁鐵的好朋友。

 。4) 教師小結。磁鐵能跟鐵做的東西做朋友,只能吸住鐵制作的東西。

  四、 解決問題——動腦筋、想辦法,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動腦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

 。1) 老奶奶縫衣服時候,不小心把針掉在地上,小朋友幫忙想想辦法。

  (2) 漁夫把釣到魚都拴上鐵鉤,放進池塘里養(yǎng),這是為什么?

 。3) 小紙船上的鐵釘全打翻在大水缸里,小朋友用什么辦法把它撈出來。

  2、欣賞自制磁鐵玩具——會跳舞的小孩。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磁鐵的.本領。

 。1) 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探索。

 。2) 引導幼兒去玩玩,去探索。(感覺好奇)

  (3) 討論小結小孩為什么會跳舞。(磁鐵的奧妙)

  五、愉快的輕松地看幻燈結束。進一步了解磁鐵的其他更多用途,幻燈片內(nèi)容包括門吸、起重電磁鐵、電磁鐵、磁力火車、磁力畫寫板、文具盒、等。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對數(shù)字和顏色分類感興趣。

  2.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的物體,并說出總數(shù),能按數(shù)取物。

  3. 嘗試根據(jù)不同色塊中白色圓點的數(shù)量,放置相同數(shù)量和顏色的圓點。

  活動準備:

  1. 幼兒玩過顏色分類游戲。

  2. 材料準備:《邊做邊學》操作材料,5個不同顏色的圈。

  活動過程:

  1. 手指游戲:《鱷魚來了》。

  2. 創(chuàng)設意境,導入活動。

  師:今天是森林國王的生日,它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游戲和玩具,也邀請了好多小動物去參加它的生日會…

  3. 依次出示小動物圖片(小老虎,小白兔,大象…)。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呢?它有幾只呢?我們來幫幫它們分好禮物送給國王吧!

  4.游戲互動,看誰反應快。

  師:森林國王還給我們準備了更加好玩的,漂亮的游戲場地(5種不同顏色的.圈圈)。

  a. 教師分組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圈圈并站在圈內(nèi)。

  b. 請幼兒數(shù)出自己所站的圈以及圈內(nèi)的人數(shù)。

  5.動手操作,填充色塊。

  師:還有一個小動物它也想?yún)⒓訃醯纳諘,可是它的身體上有一些小秘密…(出示操作圖片)。

  a.提問:你看到的小蝸牛它怎么了?它身上的顏色完整嗎?應該怎么幫幫它呢?

  b.引導幼兒嘗試填充顏色及點數(shù)。

  c.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填充色塊。

  6.點評。

  a.出示幼兒操作好的圖片,請幼兒自由點評。

  b. 師:小蝸牛非常感謝小朋友幫助它解決了問題,它想跟著我們一起去參加森林國王的生日會,請小朋友們有秩序的排好隊形,準備出發(fā)吧。ㄓ變和藞觯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外出散步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一位懷孕的阿姨,許多幼兒對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什么樣的、如何長大的非常感興趣,因此設計了這次活動;顒又攸c放在幼兒收集媽媽十月懷胎的資料,(包括圖片、照片、文字資料)和教師提供的影像資料上,讓幼兒了解胎兒的生長過程。本次活動以幼兒主動參與為主,自己收集、尋找獲得信息,(家長協(xié)助幼兒上網(wǎng)、去書店、咨詢醫(yī)生等,讓幼兒獲得知識),在收集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并通過集體活動,詳細了解胎兒在母體中是如何長大的。讓幼兒嘗試獲得知識的各種途徑。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各種途徑獲得知識。

  2、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知道媽媽養(yǎng)育自己的辛苦。

  3、教育幼兒尊敬媽媽,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收集大量的關于母親十月懷胎的資料,可由家長協(xié)助幼兒上網(wǎng)、去書店、咨詢醫(yī)生等方法獲得信息。

  2、胎兒在母體中成長的、真實的影像資料、幼兒喜聞樂見的卡通影像資料、膠水、泡沫板

  3、一位懷孕的母親

  活動過程:

  一、主題討論

  幼兒通過自己收集資料,展開討論。

  問題: (1)、你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會有什么反應?

 。2)、你在媽媽肚子里,餓了怎么辦?

 。3)、你在媽媽肚子里,怎樣活動和長大的?

 。4)、你在媽媽肚子里時,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1、請一位懷孕的母親

  讓幼兒有個直觀的了解,阿姨肚子里有個小寶寶。自己沒出生前也是在媽媽肚子里漸漸長大直至出生的,激發(fā)幼兒想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長大的愿望。

  2、影像資料

  通過影像資料,讓幼兒看到自己在母親肚子里的真實影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漸漸長大的。

  3、卡通形象

  進一步加深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初步體會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布置主題墻:媽媽孕育我

  1、幼兒通過日常生活中對媽媽的觀察,夸夸自己的媽媽!拔业膵寢屪钅芨伞。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幼兒自己動手把收集的'資料貼在主題墻上,讓全班的小朋友都來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

  活動延伸:

  回家后做幾件愛媽媽的事情,第二天開展主題討論:你是如何愛媽媽的。

  活動反思:

  小朋友們,通過這次主題活動,希望大家學會感謝媽媽、關愛媽媽,體會媽媽養(yǎng)育自己的艱辛,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健康快樂,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繼續(xù)豐富有關宇宙方面的知識。

  2.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大膽提問,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1.已認識過地球表面,有一定的有關宇宙方面的知識。

  2.地球模型一個(中間可劈開,有地殼、地幔、地核模型)。

  3.《藍貓?zhí)詺?000問》歌曲錄音,介紹地心的錄像。

  4.地殼、地幔、地核漢字卡、圖片若干,(其中教師出示的大字做成小旗狀)。

  活動流程:

  藍貓出場,激發(fā)興趣→互相出題考一考→藍貓?zhí)岢龀鲂聠栴},探索地心秘密→游戲活動

  活動過程:

  一、藍貓出場,引起興趣。

  聽音樂表演《藍貓?zhí)詺?000問》

  二、互相出題考一考。

  三、探索地心的秘密。

  1.教師用刀切開地球模型,引導幼兒觀察.。

  2.觀看VCD幫助幼兒了解地球內(nèi)部的正確名字。

  3.教師:蛋殼叫地殼、蛋白叫地幔、蛋黃叫地核。

  4.老師帶領幼兒進行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

  方法:

  (1)師指模型,幼兒說出相應的名稱。

 。2)師說蛋殼等,幼兒說出對應的地殼等名稱。

  (3)用鼻子表示地核,眼睛、嘴巴表示地幔,耳朵表示地殼,根據(jù)老師的要求,點相應的五官。

  四、分組游戲活動

 。保匦拿詫m。

 。玻诘匦牡氖疽鈭D上貼上相應的漢字圖片。

 。常逍∑。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土豆在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

  2、樂于探索,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活動準備:土豆拼盤、鹽、調(diào)羹、泡沫板、木頭玩具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土豆拼盤,視頻了解土豆的一般特征

 。1)欣賞土豆拼盤,說說像什么?

 。2)猜猜這些美麗的圖畫是用什么做成的?

 。3)觀看PPT,說說土豆的一般特征。

  2、觀察土豆在清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1)提出問題:土豆娃娃想游泳,猜猜它在水里會怎樣?(用站和蹲的.動作表示沉和。

 。2)幼兒第一次操作,感受土豆的沉浮。

 。3)第二次操作,借助輔助材料讓土豆娃娃浮起來。

  教師:你能讓土豆娃娃浮在水面上嗎?請你們?nèi)ピ囋嚢桑?/p>

  3、教師“變魔術”

  教師:老師要變個魔術讓土豆娃娃自己浮起來呢!加上“魔粉”攪一攪,土豆娃娃浮起來。ㄑ埿∨笥岩黄鹉睢爸湔Z”)

  教師:這個“魔粉”到底是什么呀?我也為大家準備了許多“魔粉”,請你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再嘗一嘗,猜猜“魔粉”到底是什么?

  4、再次操作

  教師:是不是加了鹽土豆娃娃就會浮起來呢?請你去試試吧!

  教師:為什么有的土豆娃娃浮了起來,有的土豆娃娃還是沉在水底呢?

  5、操作驗證

  活動延伸:

  你們真棒,都獲得了成功。那在水中加入糖、奶粉等其他東西土豆娃娃會浮起來嗎?我們下次再來試試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這是一次由幼兒引發(fā)生成的活動。自然角里要增添東西,王洋小朋友帶來的一只螃蟹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孩子們對螃蟹的外形特征、運動方式等紛紛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并有一定的探索螃蟹的動機。于是我設計安排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大膽地提出并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2.通過自主探究,初步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運動方式。

  3.通過小組活動,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紙、筆一份,一只大盆,盆里放有一只螃蟹。

  2.一只材料箱,里面放有紙條、塑料軟棒、毛線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觀察

  師: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一走進活動室就特別高興,能告訴我你們看見什么了嗎?那就請你們找4個好朋友為一組,一起去仔細看看小螃蟹吧!(師幼一起觀察、討論)

  (評析:導入開門見山,簡明的讓幼兒一下子知道了研究的對象,親切的交談拉近了師幼間的心理距離。)

  二、集體交流,引發(fā)問題

  師: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小螃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誰先來說說?

  幼1:我們那只是雄的。

  幼2:我們那只是雌的。

  幼3:我發(fā)現(xiàn)小螃蟹有兩只像鉗子一樣的腳。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了小螃蟹這么多秘密。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問小螃蟹嗎?(老師將幼兒的問題用簡筆畫記錄下來)

  幼1:小螃蟹為什么會吐泡泡?

  幼2:小螃蟹是怎樣交朋友的?

  幼3:小螃蟹為什么橫著走?

  幼4:小螃蟹吃什么?

  (評析:提問通常是教師的專利,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有利于自主探究活動的深入。有些問題教師也意想不到。探究活動的開放性,需要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駕馭。)

  三、分組討論,確定研究的問題

  師:你們提的.問題真精彩,有些問題連老師也沒想到。由于時問有限,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拿來研究。請你們每個組討論協(xié)商后選出一個最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它畫在紙上。

  師:現(xiàn)在請各個小組說一說你們最想知道哪個問題。

  組1:小螃蟹為什么橫著走?

  組2:小螃蟹的鉗子有什么用?

  組3:小螃蟹的眼睛為什么一會兒伸,一會兒縮?

  組4:小螃蟹是怎樣交朋友的?

  師:每個小組都已選好了自己要想知道的問題,今天,就請你們當一回小小科學家,通過自己的研究來尋找問題的答案好不好?

  幼:好!

  (評析:每個幼兒對螃蟹的觀察角度和興趣各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我尊重幼兒的選擇,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需求,這樣幼兒的探索活動會更主動、更深入、更具創(chuàng)造性。而在短時間內(nèi)對每個問題都進行研究是不可能的,讓每個小組確定一個研究的問題,能促使他們學會商量和合作。)

  四、小組討論,確定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師:你們需要什么工具?想怎樣來研究呢?先小組里討論一下。

  師:現(xiàn)在你們都想好了吧,如果需要什么材料就到材料箱里去拿,材料箱里沒有的可以請老師幫助。

  (評析:在眾多的問題中,讓幼兒通過小組討論選定一個進行研究,并且初步討論出研究的方法、所需要的工具及材料。這樣做并不是要求他們有很詳細的研究,有高層次的研究成果,而是使幼兒明確,科學實驗并非玩耍,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五、小組探究實驗

  這里,了足夠多的時間讓幼兒探究,孩子在活動中的專注、投入、采用的方法,使我感動。不過有的幼兒忘記了小組合作研究的問題,也有的因遇到困難而轉換了目標,這需要老師的提醒,以培養(yǎng)他們一心一意、堅持到底的科學態(tài)度。

  六、小組交流探究情況

  師:下面請各個小組把知道的情況告訴大家,讓我們一起分享。其他小朋友要認真聽,如果有什么新的問題、新的發(fā)現(xiàn),等會兒可以向他們提問。

  組1:我們發(fā)現(xiàn)螃蟹的膝蓋不像我們?nèi)说南ドw是向前的,而是往左右兩邊的,所以它走路的時候是橫著的。

  師:小螃蟹是橫著走的,可是剛才我看見第一組的小朋友用書夾住螃蟹的左右兩側,結果怎么樣呢?

  組l:不走了。

  組2:我們發(fā)現(xiàn)小螃蟹的鉗子很厲害,我們用一根小棒來逗它,小棒只要一碰到它的身體,它就張開鉗子夾住不放。

  師:它為什么要這樣呢?

  組2:可能是它的武器,用來保護自己的。

  組3:我們發(fā)現(xiàn)小螃蟹的眼睛碰到東西就會縮進去,如果不碰它了,等一會兒就又伸出來。它一伸一縮可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眼睛,就好像我們?nèi)说难劬ε龅綎|西就閉起來。

  ,大班科學活動:螃蟹的秘密

  組4:我們的是雌螃蟹,又去、捉來了一只雄螃蟹,兩只螃蟹在一起吹泡泡,還互相用鉗子打鬧,那只雄的螃蟹厲害,還爬到雌的誓身上欺負它,一會兒就走了。

  幼:不是欺負,它們是表示友好。

  (評析:幼兒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他人分享,成功的自豪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滿足,同時在交流中.幼兒獲取了更多有關螃蟹的信息。)

  七、拓展延伸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講得:也非常精彩,大家知道了小螃蟹的許多秘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來得及研究怎么辦?

  幼:我們可以繼續(xù)研究。

  師:很好!我們把小螃蟹養(yǎng)起來繼續(xù)觀察它、研究它,把新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后來發(fā)現(xiàn)小螃蟹即將死亡,我和幼兒一起將它進行了解剖。)如果碰到不懂的問題,可以請教爸爸、媽媽和老師,還可以和大人一起到書上或者電腦里找答案。

  (評析:探究是無止境的,在短短的一次活動中,或許并不能讓幼兒的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也不可能獲取有關螃蟹的所。有知識,但如果能讓幼兒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并且想繼續(xù)探究下去,這就達到了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搬食物回家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觀察螞蟻“搬食物回家”,感知螞蟻單個搬、群體搬食物,沿途回家這一有趣現(xiàn)象,培養(yǎng)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和探究問題的精神。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放大鏡、昆蟲盒、玻璃瓶或礦泉水瓶子、米飯、餅干、昆蟲尸體、彩筆、紙若干。

  五、活動過程

  找幼兒園內(nèi)或園外螞蟻較多的地方(場地寬闊、安全),能看到螞蟻巢穴的`人口。活動前先在四周撒上螞蟻愛吃的食物,如米飯、小果皮、餅干等。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晨間帶幼兒散步時,有意帶到指定場地,讓幼兒自發(fā)說出:看,有那么多螞蟻,它們在搬東西。激發(fā)幼兒觀察興趣。

  看一看,說一說,螞蟻怎樣搬食物?

  (1)螞蟻用尾部(屁股)搬的。

  (2)螞蟻用頭上的須(觸角)搬的。

  (3)螞蟻用手和腳一起拖的。

  (4)有許多螞蟻一起拖的。

  試一試,找答案。

  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螞蟻搬東西。

  (1)螞蟻用嘴巴叼住,把東西搬回家。嘴巴有一對像螃蟹一樣的大鉗子,力氣很大。

  (2)當食物過大時,小螞蟻會用頭去碰另一只螞蟻的頭,過一會就有許多同伴來共同搬運食物。

  (3)螞蟻搬東西回家時,是大家排成一隊,沿著原來的路回家。畫一畫、說一說,螞蟻搬食物回家。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2-16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有關科學活動教案11-15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07-11

科學活動教案3篇03-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1

科學活動教案4篇03-15

《指紋的秘密》科學活動教案01-20

托班科學活動教案01-10

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