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邊讀邊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慘遭遇。
3、幫助學生學會“僵、!2個會認字和“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銅、烘、梗、腮”12個會寫字,掌握“圍裙、哆哆嗦嗦、烤鵝、蜷腿、凍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兩腮通紅”等詞語。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運用在閱讀中進行旁批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透過課題→知內(nèi)容
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播放課文朗讀課件,讀課題三遍:這是一篇寫什么的文章?
2.學生質(zhì)疑:
。1)課文寫了誰賣火柴?她為什么要賣火柴?
(2)她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情況下賣火柴?
(3)她是怎么賣火柴的?結果怎樣?
(4)作者寫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5)教師小結:課文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故事。
。6)簡介作者
二、根據(jù)內(nèi)容→*路
。ㄒ唬⿲W生默讀課文,小組討論為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意,教師適時指導。
(二)全文以“火柴”為線索,分為“小女兒孩賣火柴——擦燃火柴取暖——捏著火柴梗凍死”三個部分:
。ㄈ┬〗Y課文內(nèi)容:課文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遭遇悲慘的故事。
三、沿著思路→理層次
學生重點朗讀第二段。按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取暖,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種種美好的幻象,把第二段劃分為五個層次:
四、抓住層次→讀課文
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朗讀課文的第二段。
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在讓人感動的語句下面作好標記,在課文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五、聯(lián)系課文→學字詞
。ㄒ唬⿲W生再次默讀課文,在文中勾畫出課文的生字新詞,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生字新詞,并樂于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體會。
(二)給課文中的生字正音、正形、正義:
1、學生會認“僵、!2個生字。
2、學生會寫“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銅、烘、梗、腮”12個生字。
3、學生重點掌握“圍裙、哆哆嗦嗦、烤鵝、蜷腿、凍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兩腮通紅”等詞語。并自覺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六、課堂練習:
1、照樣子,仿寫詞語。(至少三個詞語)
暖烘烘(ABB):()()()
哆哆嗦嗦(AABB):()()()
2、在括號里寫出加點詞語的反義詞。
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抓環(huán)境描寫→烘托氣氛,突出“悲慘”
(一)抽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用橫線在文中畫出描寫環(huán)境的語句。用旁批、旁注的方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ǘ⿴熒涣。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小女孩兒的悲慘遭遇和心情。
1、男生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展示課件第四至第五屏)
。1)小女孩兒賣火柴的時間是(),地點是(),天氣是()。想一想: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2)課文為什么要著力描寫小女孩的鞋?
。3)“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一個“沖”字說明了什么?
。4)從小男孩兒所說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從“只好”一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闭f明了什么?
2、*齊讀課文第3自然段。(展示課件第六屏)
。1)第一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不過她沒注意這些”句中的“這些”指什么?“她可忘不了這個”句中的“這個”指什么?
(3)文中寫“雪花、燈光、烤鵝的香味”有什么作用?
3、學生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展示課件第七屏)
。1)小女孩兒不敢回家的原因有哪些?
。2)從這一段課文的描述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二、師精講課文→教給學法,體現(xiàn)“扶”學
教師重點指導,精講課文第二段第一層。
(一)讀一讀:教師示范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
(二)畫一畫:哪些語句是小女孩兒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請用波浪線畫出來。
。ㄈ┱f一說:這個自然段可以劃分成幾層?怎么概括層意?(注意運用旁批、旁注的學法方法。)
。ㄋ模┳h一議:(展示課件第八至第十一屏)
1、“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從“敢、終于、一根”等詞語中,你體會到小女孩有什么樣的內(nèi)心活動?
2、為什么說“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3、“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睆倪@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這是小女孩兒第()次擦燃火柴。她在幻象中看到了(),說明她的現(xiàn)實生活是()的,她渴望得到()。
。ㄎ澹┪蛞晃颍涸俅胃星槔首x這一段課文,
想一想:課文把小女孩兒的現(xiàn)實生活和美好的幻象對照著寫,有什么表達效果和作用?
三、課堂練習:
1、寫出下列句子中破折號的用法。
。1)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兒,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2、按要求改寫下面的句子。
。1)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改寫成第一人稱)
————————————————————
(2)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改寫成陳述句)
————————————————————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生自學課文→實踐學法,體現(xiàn)“半扶半放”學生嘗試自主學習課文第二段第二層,教師相機給予指導和幫助。
。ㄒ唬┳x一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
(二)畫一畫:哪些語句是小女孩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請用波浪線畫出來。
。ㄈ┱f一說:這一自然段可以劃分成幾層?怎么概括層意?(注意運用旁批、旁注的學法方法。)
。ㄋ模┳h一議:(展示課件第十二至第十三屏)
1、這是小女孩兒第()次擦燃火柴。她在幻象中看到了(),說明她的現(xiàn)實生活是()的,她渴望得到()。
2、讀了“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這一句話,你有什么感想?
。ㄎ澹┪蛞晃颍涸俅胃星槔首x這一段課文,
想一想:課文把小女孩兒的現(xiàn)實生活和美好的幻象對照著寫,有什么表達效果和作用?
二、生合作學習→運用學法,體現(xiàn)“放”手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選取第二段第三層至第五層自己喜歡的段落,展開合作小組學習,然后推選發(fā)言人全班交流討論。
三、談感想體會→品味“幸!,反襯“悲慘”
學生齊讀課文第三段,交流討論:
。ㄒ唬暗诙烨宄,這個小女孩兒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保ㄕ故菊n件第二十二屏)
1、小女孩兒凍死了,為什么“嘴上帶著微笑”?
2、這里是第幾次寫到“大年夜”?有什么深刻含義?
(二)“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展示課件第二十三屏)
1、“多么美麗的東西”指的是哪些東西?
2、句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
。ㄈ╅喿x鏈接。讀一讀,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展示課件第二十四屏)
。ㄋ模┙沂局行摹W髡邔戇@篇童話的目的是什么?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展示課件第二十五屏)
四、課堂練習。
1、多音字組詞。
幾:()()
噴:()()
2、小練筆。
展開想象,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兒來到我們中間,你會說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2
1.通讀課文,歸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重點學習1—4自然段。通過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引起心靈的震憾,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為學習小女孩擦燃火柴產(chǎn)生“幻象”部分奠定濃厚的情感基礎。
1.查閱有關安徒生的資料。
2.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看一看:安徒生的畫像;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圖片。
2.聽一聽:Flash動畫歌曲《天堂火柴》。
3.讀一讀: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她無助地一聲聲地喊著:“賣火柴……誰來買我的火柴……”
一、走近安徒生
。ǔ鍪景餐缴嬒瘢⿲W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安徒生的資料。
二、題目導入,歸納主要內(nèi)容
課文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大年夜的故事。大年夜指的哪一天的夜晚?西方國家的大年夜與我們中國的“除夕之夜”有些相似。誰說一說,你的.除夕之夜是怎么過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樣過她的“大年夜”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nèi)容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此環(huán)節(jié)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天氣、時間、小女孩的衣著及結局來歸納。)
三、讀議結合,領悟“可憐”
1.(出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圖片)這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是怎樣賣火柴的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1—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引起你注意的句子,并想想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或個人讀,或小組讀;或默讀,或出聲讀;教師巡回指導)
2.通過剛才的學習,你體會到什么?(板書:可憐的小女孩)
3.怎么能看出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可憐的小女孩?哪位同學愿意選一兩句話讀一讀或結合課文說一說呢?(學生自由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采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比較法”等讀出或說出小女孩的“可憐”。)
重點導讀預設: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保ǔ鍪举u火柴的小女孩的圖片)問:你看到了什么?(冷)學生可聯(lián)系實際簡談自己的大年夜;再讀。
“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抓住重點詞:只好、紅、青。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敝攸c詞:三個“一”。聯(lián)想:她沒吃過一點東西,沒有一點驚喜!
“可憐的小女孩!”注意標點符號。
“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敝攸c詞:又冷又餓、哆哆嗦嗦。
“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庇尚∨⑷狈μ蹛垠w會她的“可憐”。
“再說,家里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jīng)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毕胂筇釂枺盒∨⒌目蓱z僅僅是這一天嗎?
4.(出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圖片)可憐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街上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多么渴望有人來買她的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有人根據(jù)這個故事編了一首歌——《天堂火柴》,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前半部分。(動畫播放)
從同學們的表情我可以猜想到你的心情。下面請同學們再看大屏幕,看一看小女孩是怎樣賣火柴的。
出示: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她無助地一聲聲地喊著:“賣火柴……誰來買我的火柴……”
誰來讀一讀?
四、習作拓展,想象“可憐”
小女孩是怎樣賣火柴的,作者并沒有詳細地描寫。但我們可以想象到這一整天小女孩會有什么樣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你愿意根據(jù)你的想象從一個小方面補充一個細節(jié)嗎?
學生課堂習作。指三四名交流。
五、設疑結束,預設新課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帶著微笑,死了!睘槭裁纯蓱z的又冷又餓的小女孩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3
一、教學內(nèi)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后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搖籃、圍裙、蜷腿、裂縫、填滿、櫥窗等詞語。
2.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小女孩現(xiàn)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設身處地地引導孩子走進文本。
2.難點:讓學生體會當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慘辛酸。
四、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他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作品,關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學生交流。出示資料: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因家境貧寒,安徒生幼年未進過正規(guī)學校,十四歲時獨自去哥本哈根,在劇院里打雜。后來在一些藝術家的幫助下才正式上學。他刻苦學習,終于成為了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海的女兒》《拇指姑娘》《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二)、檢查預習:
1、生字認讀、詞語
2、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學生匯報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剛才有幾位同學都交流時都用到了“可憐”、悲慘這些詞,你們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樣的,看看書,哪個句子寫出了作者的感受?誰來讀讀。
生:“可憐的小女孩”。
2、“可憐的小女孩”。哪些句子描寫了她的可憐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4自然段,結合課文中的句子來談一談作者是如何寫出小女孩的可憐的?
學生交流匯報
a、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環(huán)境的惡劣襯托出小女孩的可憐。(環(huán)境描寫)
b、“小女孩只好赤著腳,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抓住了小女孩的外貌體會到了他的可憐。
c、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動作描寫寫出了小女孩的可憐。
d、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指導朗讀 (強調(diào)三個“一”,抓關鍵詞)。(強調(diào)“誰也沒”,讀起來體會不一樣的感覺)
師總結:通過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通過外貌、動作、環(huán)境和一些小細節(jié)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小女孩是如此的可憐,然而,同學們,這篇文章最大的寫作特點還不止這些,安徒生,這位偉大的童話大師用他獨特的表達方式來詮釋著小女孩的可憐。
(四)、合作交流,重點探究,感悟童話的表達特點,進一步體會小女孩的可憐。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景象?結果又是怎樣的呢?認真讀書,填表格。
1、讓我們先來走進小女孩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來,請你來讀。(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ù笃聊簧稀岸嗝礈嘏嗝疵髁恋幕鹧姘,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兒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變成紅色。)為什么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見大火爐?生(因為太冷,渴望得到溫暖)
指導朗讀。
學生速讀,交流。師完善板書。
2、那我們再走進課文來找一找,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的情景,哪些句子是寫她想象的,哪些又是現(xiàn)實的?
用括號括出想象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現(xiàn)實的句子。
生交流。
3、小女孩的現(xiàn)實就是這樣,可是作者為什么要寫上這么多想象的畫面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體會:幻想越美好,現(xiàn)實就越殘酷,同學們,這就是童話的特點,通過想象和現(xiàn)實的對比更讓我們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憐。
4、那么帶著你的新感受,再來讀一讀小女孩幻想的句子,找出你最想讀的一次想象情景,讀一讀。
讀完這些對幻想的描寫,你得出了什么結論?生交流。
。ㄟ@些都是美好的,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用幻想來襯托現(xiàn)實的殘酷。這樣寫,讓我們更感覺到小女孩的可憐。)
(五)體會作者情感,引起共鳴
那么同學們,小女孩的境遇為什么會如此可憐,為什么會有這么悲慘的命運?
聯(lián)系社會背景(出示資料)
那么你還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交流 同情 憎恨
過渡:小女孩在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坐在墻角里,臉上帶著微笑,兩腮通紅,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同學們來看,小女孩死了,臉上還帶著微笑,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讓我們對小女孩的死不再那么悲傷,有了一絲絲的安慰。
所以文章的結尾寫道,生齊: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師: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生交流。
現(xiàn)在,你讀懂了安徒生的情感了嗎?那就是對出于社會底層人們的同情,對貧富不均現(xiàn)象的憎惡。有個叫劉倩倩的小女孩,讀完這個故事后,寫了一首詩歌,請大家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她對小女孩的同情。請你也寫幾句關注和同情小女孩的話,深情地讀給她聽,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六)、拓展延伸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動了每一個讀者,安徒生一生寫下了168篇童話,象……(出示PPT)等,今天學習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再來品讀這些作品時,你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希望同學們課外用心去閱讀,相信你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賣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火爐 溫暖
饑餓 烤鵝 滿足
痛苦 圣誕樹 渴望 快樂 同情
孤獨 奶奶 疼愛
悲慘 奶奶 快樂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領悟作者由現(xiàn)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光著頭
一、悲慘生活 大年夜 又冷又餓
赤著腳
火爐——溫暖
二、抱回孩子 烤鵝——食物
圣誕樹——歡樂
奶奶——愛撫
三、凍死街頭:坐、捏、微笑
作業(yè)設計:
課內(nèi):抄寫詞語組織近義詞填空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況。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作者“安徒生”
2.簡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出生在丹麥中部的一個小鎮(zhèn)上,祖父是個農(nóng)民,父親是個鞋匠,他們常給幼年的安徒生講故事,這對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決心為孩子.寫作童話。自此,每年圣誕節(jié),他都獻出一本“給兒童們看的童話”。你們看過安徒生寫的哪些童話?(《皇帝的新裝》、《拇指姑娘》、《丑小鴨》等)
3.利用插圖,導入新課。
請大家看課文插圖,這個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還在賣火柴的小女孩。請大家根據(jù)圖想象這個小女孩在干什么,這篇故事會告訴我們什么,請大家都來關心這個小女孩的命運。
二、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
1.讀“預習”,理解“預習”要求。
2.邊自學,邊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畫出來,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內(nèi)容。
3.檢查預習,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指導理清脈絡
1.賣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課文中從哪里到哪里?
2.剛才我們從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請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與這個主要段落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其他部分應該怎樣分段呢?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想想你讀了知道對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說說
3.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課文中注明。(可憐的小女孩)
4.圍繞中心句展開討論
(1)這一段怎樣寫小女孩“可憐”?
。2)小女孩的確可憐,主要是因為她家里很窮,書上是怎樣寫她的家的?
。3)朗讀體會。
5.小女孩在這種情況下會怎么做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體會作者由現(xiàn)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一次擦火柴的內(nèi)容
默讀思考: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況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終于”
。3)擦一根火柴為什么還要鼓足勇氣呢?
。4)“奇異”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5)透過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為什么會看到這些東西?
。6)結果怎樣?
指導朗讀。
2.自學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內(nèi)容
。1)自學指導:寫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經(jīng)過可分為哪三個階段?(擦——燃——滅)這三個階段分別表現(xiàn)了哪三個內(nèi)容?(現(xiàn)實——幻象——現(xiàn)實)以下幾次擦火柴。請大家運用這個方法,自學第二三兩次擦燃火柴的內(nèi)容。
。2)自學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從火柴的亮光中分別又看到了什么?她為什么會看到這些東西?
。3)檢查自學情況。相機指導朗讀
3.學習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內(nèi)容。
。1)自由讀,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樣子的?
。2)通過朗讀加深理解。
。3)學生讀完師接著讀:“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眴枺核秊槭裁蹿s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開頭擦一根還要經(jīng)過思想斗爭,這時她毫不可惜地擦了一大把,想想這又是為什么?
。4)指導朗讀。
(5)這里的“光明”和“快樂”指的是什么意思?“飛走了”指什么?為什么又說“她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
(6)表達朗讀。讀前指導:見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興,因為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這種高興的心情集中在“奶奶!”這一感嘆句上,所以這一句聲音要響,音要上揚,帶著驚喜!鞍!請把我?guī)ё甙桑∥抑,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這些話表現(xiàn)出小女孩害怕火柴滅了,見不到奶奶的心情,所以要讀得快些。她擦著一大把火柴后,得以看到奶奶,以及奶奶的“抱”“摟”,要讀出美好的感受。至于最后一句關于“飛”的內(nèi)容,要讀出既快樂又帶渺茫的感情。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賣》的第一二部分,這兩部分講了些什么?
2.小女孩后來怎樣了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學習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出示: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理解兩個“幸!钡囊馑。
3.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4.練習感情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三、學習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1.課文中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少美麗的東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怎么寫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爐、烤鵝、圣誕樹和奶奶的呢?
2.這篇課文是童話。童話的內(nèi)容來自于生活,但具體情節(jié)往往是要根據(jù)想象虛構的。
這篇童話作者是根據(jù)什么來想象的?
3.請同學們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歷,聯(lián)系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你們中間,你會怎樣做?
四、作業(yè)
再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話讀一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相關文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3-03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3-25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8-25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1-17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yōu)秀教案03-06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反思03-20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yōu)秀教案08-26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選20篇)02-14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6篇03-03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