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班科學教案范文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關注池塘水面倒影及其變化,理解散文意境。
2、設法使水面成像并發(fā)生變化,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二、重點:觀察水面成像及發(fā)生的變化
三、難點:比較原件和復制品的區(qū)別
四、活動準備
1、一個有風的日子
2、小區(qū)的池塘邊放置若干只裝滿水的大臉盆
五、活動過程
●看一看
------幼兒有序坐在池塘邊,靜靜地觀看水面的'變化。(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說一說
------請幼兒說說看到了什么,它們是怎么樣的?
------引導幼兒比較倒影和真正的東西有什么不一樣?
------什么時候倒影變了?變得怎么樣了?
● 聽一聽
請幼兒邊觀看水面變化,邊欣賞教師朗誦散文。
請幼兒學用散文中的“X的變X了”的句型,表達眼前看到的景象,進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
● 做一做
幼兒分組,請幼兒把裝水的臉盆當做池塘,觀察被風吹的臉盆,制造水面哈哈鏡
啟發(fā)幼兒移動裝水的臉盆,自選一處與眾不同的景物進行成像,仔細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
------啟發(fā)幼兒設法使水面成像發(fā)生變化,如搖晃臉盆、吹動水面等,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 想一想
------引導幼兒互相觀看交流,比較原件和復制件的區(qū)別,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結合散文的內(nèi)容,進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
附散文:
小池塘
圓圓的小池塘,像一面亮亮的小鏡子。
小草照照,好青好青。小樹照照,好綠好綠。小花照照,好美好美。
你照照,我照照,風娃娃也要照照。照一照,哈哈笑:圓的變扁了,扁的變圓了,彎的變直了,直的變彎了。
亮亮的小鏡子,變成有趣的哈哈鏡啦!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區(qū)角活動是孩子喜愛的且適合智力開發(fā)、能力發(fā)展的活動形式。我們班幼兒都很喜歡玩區(qū)角活動,特別是對玩具展覽區(qū)情有獨鐘。因此我們把每個星期星期五定為玩具分享日,讓幼兒交換著玩玩具。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對各種會動起來的玩具特別感興趣。但是,當我問他們:"你們知道他們?yōu)槭裁磿⻊悠饋?他們是靠什么動起來的嗎?"他們都很迷惘,無法回答我的問題。所以,我就想讓他們在原有玩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幼兒在實踐中探索各種不同的玩具是靠什么動起來的。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觀察利用慣性、發(fā)條、電等能使玩具動起來的現(xiàn)象,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欲望。
2、對探索活動感興趣,并能大膽地講述探索過程與結果。
三、活動準備:
汽車、飛機等慣性玩具、發(fā)條玩具、電動玩具 若干、三個筐、紐扣、繩子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直接導入老師知道小朋友最喜歡玩玩具了,我們每個星期都有一次玩具分享日。今天小朋友又帶來了很多玩具,但是今天小朋友玩的時候要想一想怎樣讓你的玩具動起來?
1、 玩好以后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樣讓它動起來的?
二、分享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
1、 我發(fā)現(xiàn)剛才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說說你剛才玩了什么玩具?你是怎么讓它們動起來的?(請小朋友分類擺放)
、 XX玩具、XX玩具、XX玩具我們用手推著動的,手放了以后它們還會動,它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慣性玩具。小朋友一起叫一下它們的名字叫慣性玩具。
3、 XX玩具、XX玩具、XX玩具都需要上了發(fā)條才會動的,我們也給它們?nèi)∫粋好聽的名字叫發(fā)條玩具。
4、 我們再來看一下XX玩具、XX玩具、XX玩具它們都是靠什么動起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肚子里都藏了什么東西?;(電池)原來它們是靠電池才動起來的,打開開關按紐電源接通了它們才會動起來。所以它們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電動玩具。
三、幼兒再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外力作用對玩具動起來的影響
1、 剛才小朋友都把玩具寶寶分類了,那小朋友再想想如果我玩發(fā)條玩具的時候,發(fā)條拉的短一點和拉的長一點會有什么不一樣呢?
2、 我們再看一看慣性玩具,如果我推的重一點和輕一點,它們開的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3、 幼兒帶著老師的問題進一步探索。
4、 教師小結:原來發(fā)條玩具的繩子拉的越長,它就跑的越快,而且跑的很遠;拉的短一點它就跑的慢一點,近一點。慣性玩具推的'重一點,它就跑的快一點,遠一點;推的輕一點,它就跑的慢一點,近一點。
四、幼兒自制玩具
1、 剛才這么多有趣的玩具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了小朋友玩得更開心才設計出來的,所以小朋友要愛護它們。現(xiàn)在老師也要請小朋友用你們能干的小手來做一件玩具?是什么呢?(教師出示紐扣和繩子)
2、 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樣才能讓紐扣動起來的?
3、 教師示范做紐扣玩具。
4、 幼兒自由制作玩具(打結的時候可以請其他老師幫忙,但是要注意禮貌)。
5、 今天小朋友做了一件慣性玩具,以后我們到區(qū)角里去做電動玩具、發(fā)條玩具,好嗎?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我們做的玩具吧!(教師帶幼兒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育資源來自于孩子們喜歡的事物玩具,作為中班的孩子有他們的年輪特點,有意行為開始發(fā)展,適應了科學活動提出的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作為我們老師應充分利用孩子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這一要求的。反思我理了以下幾點:
1,教師評價與孩子評價
玩具先動起來的孩子給了鼓勵,讓孩子和同伴交流示范的時候孩子的參與欲望,最后經(jīng)理獎勵每個人的電池,但本課也還有很多不盡如意的地方。
2, 示范觀察與交流
讓孩子在玩具工廠里摸一摸,做一做,拆一拆等達到了讓孩子主動觀察周圍事物的目標。讓一部分的孩子的玩具先動起來,并讓玩具先動起來的孩子示范自己怎么安裝電池的。讓玩具安裝上電池但不會動的觀察自己安裝的電池跟別人安裝的有什么不一樣。并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意見,也讓孩子與孩子之間有一個溝通與討論的機會。
3,經(jīng)理送了每個孩子一對電池讓孩子們拿著電池能使某些物件動起來,以達到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由課堂轉移到了我們實際的生活中來,這讓活動由課內(nèi)空間到課外空間的相結合。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簡單的避暑方法。
2、能夠掌握夏季戶外活動的安全法則。
3、體驗夏天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
夏季戶外場景ppt、音樂《夏天》、扇子、墨鏡、防曬衣、兒童防曬霜。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師:小朋友們戶外活動都有些累了,我們一起來聽首音樂放松一下吧!
師:剛才這段音樂你喜歡嗎?都聽到些什么?(蟬鳴、太陽)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事情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嗎?(夏天)
二、討論,體驗夏天的快樂
師:你們喜歡夏天么?為什么呢?(讓孩子自由的說,教師可通過ppt畫面展示孩子說的內(nèi)容,還可以用簡單的手繪表現(xiàn)孩子們喜歡夏天的原因。)
教師總結:哇!看來我們小朋友都很喜歡夏天呢,在夏天,我們可以做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呀,真開心呀!
三、討論避暑的方法
師:說了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是老師現(xiàn)在有一點點擔心了,這么大的太陽,這么熱的天,曬得我有些不舒服了,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我呀?(幼兒說可以扇扇子,教師出示扇子實物,請幼兒來扇一扇,真涼快!還可以吹空調(diào)、吹電風扇等好辦法)
師:小朋友們可真棒,知道這么多避暑的好辦法,今天沈老師還有新的好辦法要教給你們呢!(教師繼續(xù)補充孩子之前沒有說到的,ppt展示)
四、 討論夏季戶外活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夏季避暑的`好辦法,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夏天我們外出活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小朋友們討論,教師總結歸納。)
師:剛剛小朋友們說了許多的方法,外出活動時,我們可以戴上小墨鏡來保護我們的眼睛,還可以穿上有效的防曬衣,涂上兒童防曬霜。(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如何保護自己),走路的時候盡量找陰涼的地方走,不要直接在大太陽底下曬,沒有爸爸媽媽的陪同,不可以去河邊等危險的地方 小朋友們,你們學會這些過夏天的好辦法了么?
師:最后祝我們的小朋友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夏天,下課或者放學后,你們也可以將今天學到的這些過夏天的好辦法與你們的好朋友或者是爸爸媽媽分享喲!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通過實驗,了解磁鐵的特性。2、能大膽交流,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1、磁鐵、磁性動物教具、回形針、硬幣若干。2、樹葉、鑰匙、花布、毛線、積木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進入科學的世界來進行探索吧!首先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魔術,大家看好啦!
(進行魔術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初步感受磁鐵的奧秘。)
比如說:在一張紙上放一個有磁鐵的玩具,側面遮住,手拿磁鐵在紙上來回移動。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東西在上面怎么了啊?
(幼兒回答)
老師:猜猜我是用什么方法讓它移動的呢?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二、基本部分。
1、老師展示磁鐵.
老師: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哦,原來紙的下面有個東西,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幼兒回答)
老師:對啦,這個是磁鐵,你們知道磁鐵還能吸什么嗎?
(幼兒思考)
2、幼兒通過實驗認識磁鐵,進一步感受、了解磁鐵的特性。
老師:剛剛有的小朋友說了自己的看法,那現(xiàn)在請你們看看桌上的東西,先猜猜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起來,哪些不能?然后再用磁鐵一個個的`實驗。
(幼兒用磁鐵進行試驗,老師觀察并給予幫助。)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引導幼兒根據(jù)實驗總結磁鐵的特性。
老師:好啦,大家都動手操作了一下,那根據(jù)你們所實驗和所觀察的,發(fā)現(xiàn)磁鐵有什么奧秘呢?
老師總結:磁鐵有吸鐵的特性。
(遷移幼兒生活經(jīng)驗,說說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老師:你們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哪里有磁鐵的東西?我們大家上街的時候也可以看看問問,這樣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哦。好了,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練習吧!
指導幼兒進行課后練習。
四、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科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觀,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以及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動要求幼兒了解蝸牛的外形特點以及培養(yǎng)其探索的興趣,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一般來說,一個四歲的孩子對理論知識較難明白,但如果經(jīng)過自己的觀察操作得出的結論往往比老師的講述要深刻得多。
活動目標:
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環(huán)境。
活動重、難點:
蝸牛的知道5種蝸牛的名字
活動準備:
蝸牛生活環(huán)境圖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發(fā)興趣
1、教師猜謎語:沒有腳,沒有頭,背起房子到處走,誰把他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
2、幼兒舉手回答(蝸牛)
二、認識蝸牛
1、教師提出問題:蝸牛長什么樣子?(觀看視頻)
2、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總結:蝸牛有身體、殼、觸角
3、教師提出問題:蝸牛有眼睛嗎?眼睛在哪里?
4、引導幼兒蝸牛有眼睛,在觸角上。
5、那你們知道蝸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嗎?(出示圖片)幼兒自由回答(總結: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蝸牛最怕陽光直射)
三、認識種類不一樣的蝸牛
1、出示蝸牛的圖片和幼兒一同來認識不同種類的蝸牛并幫助他們快速記住這5種蝸牛的名字。
四、鞏固復習觀看書和幼兒一同復習小蝸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環(huán)境。和不同種類的蝸牛小小知識點告訴小朋友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小動物。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輸。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孩子自己去圖書館找書、上網(wǎng)查資料,這樣孩子獲得的知識更系統(tǒng)、全面、深刻,學習能力由此增強。無疑,網(wǎng)絡是一本大百科全書,提供知識更為快捷、方便。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還初步了解到網(wǎng)絡給學習帶來的好處,這為他們成為信息時代的合格人才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顏色與圖形
2、通過游戲嘗試小組合作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會合作的快樂。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教具顏色骰子,圖形骰子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骰子
二、出示教具顏色骰子,認識顏色,通過投骰子請幼兒在記錄卡上找出相應顏色。
三、出示圖形篩子,認識圖形,通過投骰子請幼兒在記錄卡上找出相應圖形
四、請幼兒上太臺2個骰子同時投出,如紅色、圓形。引導幼兒認識并說出紅色圓形,并在記錄卡上找出來。
五、幼兒操作
1、講述操作要求與規(guī)則
2、分發(fā)操作材料
3、教師巡視幼兒操作
4、評價幼兒操作記錄卡
六、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小朋友自己來觀察形狀和顏色,所以較上個環(huán)節(jié)來說難度又增強了,目的`讓幼兒探索、比較翻出相對應的圖形。在讓幼兒在游戲中接觸認識。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鏡片,感受鏡片的奇妙。(重點)
2、能用語言描述探索中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難點)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報紙、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放大鏡、望遠鏡、哈哈鏡等各種鏡片若干。
2、選擇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幼兒照平面鏡,說說看到了什么?
師:小朋友們都照照鏡子,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自己的臉呀!
2、小游戲:照照身后有什么?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請平面鏡幫忙。找一找你身后有什么?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照。
幼:我看到了后面的.小朋友、我看到了墻上的畫、我看到了***小朋友倒站著……
二、探索歸納、交流討論。
師:現(xiàn)在你們來玩平面鏡、凹面鏡,看看它們各自照出的影像是什么?
幼:有的沒有變,有的縮小了,有的放大了。
師:為什么用它們看東西會不一樣?
幼:因為它們的樣子就不一樣。
師:那現(xiàn)在你們就仔細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說一說那些地方不一樣?
幼:平面鏡是平的,邊上和中間都一樣厚;凹面鏡邊上厚中間。欢姑骁R卻邊上薄中間厚。
師:那么,你們再用這三種鏡片看一看一樣嗎?
幼:不一樣。平面鏡看東西不變;凹面鏡看到的字變小了;凸面鏡看到的字變大了。
師:今天玩了這些鏡片感覺怎么樣?
幼:這些鏡片太奇妙了!
師;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什么地方使用了這些奇妙的鏡片?
幼:照相機、望遠鏡、汽車上的反光鏡、幼兒園里的哈哈鏡、爸爸的眼鏡……
三、遷移應用。
師:現(xiàn)在拿起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哈哈鏡,照一照自己的表情。
幼:我變丑了,我長成大眼睛了,我嘴巴變大了……
師:現(xiàn)在拿上放大鏡,我們到外面去點燃報紙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鋪路真有趣》是幼兒園中班主題探究活動“幼兒園是我家”中的一個子活動。這一主題主要是利用幼兒園各種教育資源,讓幼兒了解自己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而“路”則是幼兒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環(huán)境要素。有的路平坦、有的路崎嶇、路上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凹凸不平,形狀各異的坑。加上升入中班后,我們加大了科學區(qū)的投放,幼兒漸漸認識了一些簡單的圖形,動手能力明顯地發(fā)展起來,活動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探索欲望更為強烈。因此開展這樣一節(jié)具有游戲趣味的科學活動——鋪路是十分必要的,大大激發(fā)孩子對圖形一一對應關系的探索興趣。
活動目標:
《綱要》在科學領域中要求我們結合和利用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萌發(fā)對科學的興趣。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發(fā)現(xiàn)周圍有趣的事情,并積極尋求答案。
根據(jù)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特擬以下目標:
1、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鞏固已認識的.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初步感知半圓形和圓形的轉換關系。
3、能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鋪路。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PPT,音樂,圖形卡片,為鋪完路的小房子。
經(jīng)驗準備:
對各種常見圖形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由小鴨子的新房子,鞏固已學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
二、鋪路
1、情景展現(xiàn):小鴨子在回家的路上摔跤引出路不平。
師:請小朋友們幫助它把路鋪好。
2、鋪小路
(1)先引導幼兒觀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狀。
師:土坑有哪些形狀?出自:大;考.吧"請你把與土坑形狀相同的石頭填進去,然后檢查是否填平,要大小正好。
(2)指導幼兒操作,用圖形一一對應地填好。
(3)還有坑沒填好,但是沒有與它形狀相同的圖形怎么辦?
引導幼兒觀察旁邊的半圓形石頭:鼓勵幼兒嘗試拼一拼,教師用大小不一的拼一拼,讓幼兒觀察比較。
歸納并小結: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可以拼成一個圓形。
(4)喊小鴨子回家引出鋪路任務。
交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鋪路幼兒人手一張要鋪路的圖,強調(diào)在鋪路的時候應邊對邊、角對角鋪平。
幼兒完成后點評、展示。
三、活動結束:
將我們鋪好的小路圖送到教室的科學活動區(qū)展示,大家一起去欣賞吧!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找找有哪些東西的形狀是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7-02
中班科學教案05-25
中班科學教案:找家07-04
中班科學教案找家07-04
中班科學教案:膨脹01-10
中班科學教案《沉浮》09-22
《睡蓮》中班科學教案09-30
筍的中班科學教案09-30
中班科學教案風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