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7-22 08:30:16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的大班教案常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大班教案常用(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復習歌唱《青蛙最偉大》。

  學會《青蛙最偉大》的舞蹈動作。

  經(jīng)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青蛙最偉大》音樂、視頻。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唱《青蛙最偉大》

  1、小朋友們會記得上節(jié)課我們的音樂課學的什么歌曲不了?

  2、對!《青蛙最偉大》那你們還會唱不了?

  3、我們來一起跟著音樂唱起來吧!

  4、小朋友唱得真好聽,那你們猜猜這節(jié)舞蹈課為什么會唱《青蛙最偉大》那?

  5、小朋友們才不出來。∧窍旅嫖覀儊砜匆欢我曨l就知道了為什么了。

  二、播放《青蛙最偉大》舞蹈視頻

  1、觀看舞蹈視頻,引發(fā)幼兒學舞蹈的興趣。

  2、剛才看過《青蛙最偉大》的舞蹈,小朋友們喜歡嗎?

  3、那你們想不想學《青蛙最偉大》的舞蹈啊?

  4、那我們先跟著舞蹈視頻來跳一跳,先做個熱身運動吧!

  5、下面跟著老師開始學習舞蹈動作吧!

  三、小結

  1、在學習動作時,教師要規(guī)范動作的方位。

  2、學會的動作要重復的.做一遍,加深記憶。

  3、學會后讓小朋友表演,尋找不足的地方,及時改正過來。

  活動結束

  小百科:蛙體型較苗條,多善于游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愈合,后肢的脛骨與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fā)達。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F(xiàn)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xiàn)在侏羅紀。因為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中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它們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nóng)田害蟲的能手。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的特征及功用,并樂于用語言表達。

  2、能積極參與集體游戲,享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的'玩具車,貓警長,白鴿偵探,大象、老鼠、小兔、頭飾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三個小動物,向幼兒提問小動物們是怎么來的。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請了三個好朋友來我們這里來做客。瞧!它們已經(jīng)來了,嘀嘀!

  等三個小動物進場后,老師提問:小朋友們看看老師今天都請來了那些小動物到我們班來做客啊?

  幼:大象,小白鴿,黑貓警長

  師:哦,我們請到了這么多好朋友你們開不開心啊?

  幼:開心

  師:那小朋友們剛才有沒有仔細觀察到這些小動物是怎么樣來我們這里的啊?

  幼:開車來的

  師:那它們開的車都一樣嗎?

  幼:不一樣

  師:哪個小朋友認識這些車呀?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大班下半學期開始嘗試性的讓幼兒接觸各種形式的舞蹈,《圓圈舞》是一種起源與英國的舞蹈,它通過舞蹈中的"問好、握手、交換舞伴"等細節(jié)幫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為朋友。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我覺得,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前提,只有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動具有生命力,活動才會真正的屬于幼兒一、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幼兒的主動性學習。音樂教育作為幼兒得以和諧發(fā)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途徑,應激發(fā)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主動性!秷A圈舞》出現(xiàn)于英國鄉(xiāng)村舞蹈,肢體動作并不豐富,動作簡單、規(guī)律、通常都包括交換舞伴的環(huán)節(jié),十分簡單易學,很適合大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幼兒的興趣也非常高。

  新《綱要》中指出:老師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要促進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秷A圈舞》活動中,教師都讓音樂"說話"、讓幼兒"說話"、讓圖譜"說話",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熟悉音樂旋律,從而更好的進行舞蹈的演繹。

  活動目標:

  1、學習英國民間舞蹈《圓圈舞》,感受4/4拍與3/4拍的.交替音樂節(jié)拍

  2、在音樂舞蹈中感受交換舞伴的快樂

  重難點:學習民間舞蹈《圓圈舞》中交換舞伴并向伙伴問好;學看圖譜,根據(jù)圖譜來排列相應的隊型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CD、PPT、圖譜幼兒前期

  經(jīng)驗準備:理解圖譜中各個圖形的含義(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教室

  --《賓果》(Bingo)CD播放《賓果》音樂,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根據(jù)老師手勢的暗示,改變隊型進入教室。

  A隊型--1人變2人B隊型--2人變4人C隊型--4人變2人D隊型--2人變1人,圍成圓圈設計意圖:律動音樂《賓果》是一首節(jié)奏輕快、跳躍的曲子,它不僅能渲染現(xiàn)場氣氛,更能幫助幼兒更快地進入音樂帶來的奇妙世界,感受音樂的快樂。

  二、音樂舞蹈《圓圈舞》

  1.《圓圈舞》的起源。

  --師:"在英國有一種傳統(tǒng)的舞蹈《圓圈舞》,它是種神奇的舞蹈,它能讓原本彼此不認識的幼兒在跳完《圓圈舞》后很快的成為好朋友,因此人們也叫它《交誼舞》。"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介紹,讓幼兒了解一些關于歐洲等地區(qū)的民間舞蹈,拓展幼兒的音樂知識與眼界。

  2.《圓圈舞》的欣賞與音樂解讀--師:"聽聽看,你發(fā)現(xiàn)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圓圈舞》是4/4拍與3/4交替的音樂節(jié)拍)--師:"聽了這個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樣的?"設計意圖:《圓圈舞》的曲式結構是A、B兩段體,幼兒可以非常容易地進行區(qū)分。但是《圓圈舞》的音樂節(jié)拍是有變化的,且變化不明顯,幼兒不容易區(qū)分,需要在老師的暗示和反復欣賞音樂后才能進行區(qū)分。因此,在欣賞音樂環(huán)節(jié),需要老師單獨"拎"出來,幼兒只有在理解音樂的節(jié)拍后才能將舞蹈進行演繹。

  3.《圓圈舞》的圖譜隊型--師:"看看《圓圈舞》的圖譜,你能根據(jù)圖譜找到自己的位置嗎,試試看!"圖譜1(即動作分解1)--請幼兒們站成圓圈,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組成一隊舞伴。

  圖譜2(即動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圓心方向走一個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圖譜3(即動作分解3)--男孩向圓心行走一個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邊(位置不變),并將雙手從女孩前面伸出。與兩邊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圖譜4(即動作分解4)--1.男孩將雙手舉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從男孩雙手舉起時搭成的"小山洞"中鉆過去,但不移動腳步。2.女孩將雙手舉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從女孩舉起時搭成的"小洞"中鉆進去,但不要移動腳步。此時,男孩女孩的雙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圖譜5(即動作分解5)--所有的幼兒都放開手,所有的幼兒向后轉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個大圓圈的位置。

  圖譜6(即動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對面。

  圖譜7(即動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對面并用右手相握,從舞伴的左邊想圓圈方向走。

  圖譜8(即動作分解8)--幼兒們彼此背對自己的以一個舞伴,而面對新的舞伴。

  圖譜9(即動作分解9)--音樂結束,回到動作分解1開始重復整個舞蹈。

  設計意圖:通過圖譜即動作分解(PPT)的展示,幫助幼兒更快地學習舞蹈動作和舞蹈隊型。

  4.《圓圈舞》視頻觀看設計意圖:通過《圓圈舞》的視頻觀看,幫助幼兒更直觀地學習舞蹈。

  5.《圓圈舞》完整表演--師:"現(xiàn)在,我們一個個弟弟都是英國紳士,一個個妹妹都是英國淑女,讓我們跟隨音樂共同跳起這神奇的舞蹈《圓圈舞》。

  三、音樂舞蹈出教室--《圓圈舞》

  完整播放音樂,音樂舞蹈《圓圈舞》

  設計意圖:完整表演舞蹈《圓圈舞》,體驗舞蹈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獨自分類整齊和擺放小書包里的主要學習用品,為入小學做好自理能力準備。

  2、初步了解感受小學生的學習和活動,激發(fā)幼兒入小學的愿望,向往當個小學生。

  3、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對小學的了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用盤子裝:各種圖書、書包、雙層鉛筆盒、書皮、鉛筆削、鉛筆、橡皮擦、練習本、墊板、學生卡、紅領巾、功課表、“我會書包”記錄表;包書皮、系紅領巾、鉛筆盒、課本及作業(yè)本的步驟示意圖。

  2、事先和班級的一位小學教師家長聯(lián)系來班級助教事宜,拍攝小學一日學習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片段的錄象及小學生書包的過程的錄象。

  3、創(chuàng)設小學課堂情景:各種文具、桌椅擺放、粉筆、黑板、音樂磁帶、三用機、錄象機、VCD。

  活動過程

  一、集中活動,提出任務(地點:音樂廳)

  1、介紹今天我們請來的助教小學老師,請小朋友跟著小學老師一起模擬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

  “小朋友,今天我們請來了我們班何嘉欣的姑姑、前埔南區(qū)小學的何老師來我們班。我們用掌聲歡迎何老師的到來!”何老師與孩子們問好!敖裉旌卫蠋熞嬖V我們怎樣做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還要教我們學做小學生呢!”

  2、提出任務:學做小學生和學習書包。

  今天我們要學做小學生,一些小朋友可以跟著何老師到教室學習,另一些小朋友可以留在這里跟吳老師學習。

  二、幼兒自由選擇所要體驗的生活區(qū)或體驗區(qū),進行活動(地點:音樂廳和教室)

 。ㄒ唬┥顓^(qū):“我的小書包”

  1、教師出示書包,請幼兒談談書包里都放有哪些學習用品?

  “小朋友,你們這是什么?你們知道書包里裝著什么嗎?”請幼兒個別回答。

  2、請幼兒取出和同伴討論書包中的各種學習用品。

  “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書包里的東西全部拿出,放在盤子里,還可以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書包里的東西”。

  3、提出任務:“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自己的小書包!

  4、教師介紹“我會書包”記錄表與步驟示意圖的使用方法。

  記錄表:小朋友做完一件就按做的先后順序在表格里寫上數(shù)字,比如第一削鉛筆就寫上1,第二包書皮就寫上2……

  5、幼兒進行第一次:邊邊將自己的步驟記錄下來。

  教師巡視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不同順序與方法。

  (1)削鉛筆:指導幼兒嘗試學習掌握削鉛筆的方法,并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掌握制作筆套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鉛筆盒:指導幼兒將各種文具分類有序的,整齊的放入鉛筆盒中,培養(yǎng)幼兒的秩序感。

  (3)包書皮:指導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掌握包書皮的方法和步驟,在包書皮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尋找和書本大小對應適合的書皮,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書本及作業(yè)本:指導幼兒將書本及作業(yè)本歸類好,并按大小擺放整齊,同時學習看功課表,找出對應的課本和作業(yè)本。

 。5)系紅領巾:指導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掌握系紅領巾的步驟,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6)書包:指導幼兒根據(jù)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按先后順序分別:削鉛筆→鉛筆盒→包書皮→課本和作業(yè)本→書包,讓幼兒在模擬活動過程中學會自理、自立,提高(大考吧幼兒教育 )幼兒的自理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6、播放小學生書包的過程的錄像。

  7、引導幼兒說說小學生是怎樣書包的。

  8、按照小學生的正確方法再次書包。

  (二)“學做小學生”體驗區(qū)

  1、請小學教師當助教,另一教師配合。

  2、引導幼兒觀看小學一日學習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片段的錄像。

  3、由小學教師助教組織幼兒模擬小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景。

  讓幼兒具體的體驗感受小學的學習活動,增強入小學的愿望。

  4、模仿小學生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體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交流與分享。

  1、活動后請幼兒談談你活動后的收獲,及你感到困惑或有困難的地方是什么?老師和小學教師一起向幼兒解答。

  2、幼兒向小學教師提問:說說你對入小學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小學教師為幼兒解答。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手形游戲,激發(fā)幼兒畫手形畫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課前教幼兒學做好玩的手形游戲,練習變換各種不同的手形。

  2.范例畫幾張(仙人掌、茶壺、孔雀等)。

  3.幼兒用書《學美術》(上冊),繪畫紙、鉛筆,彩色水筆、油畫棒。

  活動流程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⑴教師充當魔術師,引起幼兒興趣!敖裉,老師要變個魔術給小朋友看,瞧一瞧老師的手會變出什么東西來?”。

 、平處熝菔居盟闹覆n、拇指分開的手形畫出茶壺,再用彎曲中間三個手指的手形畫出小貓。

  2.觀察討論

  ⑴提問幼兒“老師變出了什么東西?”(幼兒回答),“這種利用手形添畫而成的畫叫做手形畫”。

 、瞥鍪痉独,讓幼兒討論這些手形畫是怎樣變出來的?啟發(fā)幼兒擺弄自己的手形,想象這種手形能添畫成什么東西,然后將手按在紙上,用鉛筆將手形沿著輪廓畫下來,再用彩色水筆及蠟筆進行溝邊、添畫和涂色。

  3.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殴膭钣變捍竽憚(chuàng)作,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手形畫。教師可進行適當?shù)膯l(fā)和引導,如可教幼兒將左手的手掌張開,按在紙上(手心向紙),看上去就象一只張開翅膀的'小鳥,然后畫下輪廓,在拇指輪廓上添畫眼睛和嘴巴,一只可愛的小鳥就就畫出來了。

 、铺崾居變嚎梢岳米笥覂蓚手形拼在一起作畫(如螃蟹的畫法)。

  4.展示評價

 、抛層變赫f一說自己的畫是用怎樣的手形添畫成的。

 、茖⒂變鹤髌凡贾玫健澳芨傻男∈帧睂冢埣议L前來欣賞。

  活動建議

  課后在美術活動區(qū)投放紙、毛筆、水粉顏料等材料,供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手形畫,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扮演小蝸牛的游戲中,充分感受、體驗樂曲旋律,學唱歌曲。

  2、初步感知音樂中的三拍子節(jié)奏。

  3、享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蝸牛圖片、山坡草地的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 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1、在旋律伴奏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柳樹姑娘的辮子好長好長呀,柳樹姑娘好美啊,我好喜歡柳樹姑娘啊,小朋友,你們喜歡柳樹姑娘嗎?請你們用歌聲來告訴我,好嗎?

  師提醒幼兒用親切動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

  師:你們唱得太好聽了,聽了你們的歌,我更加喜歡柳樹姑娘了。

  2、引導幼兒用動作加以表現(xiàn)。

 。ㄔu析:一開始的復習歌曲,可以提高幼兒在演唱歌曲方面的技能,引導孩子很快地進入活動狀態(tài)。)

  二、感受歌曲旋律,體驗三拍子節(jié)奏。

  1、創(chuàng)設關于“美麗的春天”的語言情境,引出動物旅游。

  師: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小草綠了,五顏六色的花開了,柳樹姑娘的辮子在風中搖搖擺擺,許多小魚在清清的小河里游來游去,春天太美了。許多動物看見春天這么迷人,都想去旅游。

  2、引導幼兒聽旋律隨不同節(jié)奏扮演小動物。

  師彈奏不同節(jié)奏的旋律(跳音、柱式和弦)引導幼兒聽一聽、猜一猜是哪些動物朋友,為什么會覺得是這些小動物。并鼓勵幼兒隨旋律自由進行律動。

  幼:音樂是跳躍的,小兔、小鹿走起路來也是跳的。

 。ㄔu析:一開始的聽音樂旋律學做小動物,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孩子們在聽聽、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點,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孩子們在想想、說說、做做中充分進行了表現(xiàn)和體驗,也解決了熟悉音樂旋律這一難點,為下面的學唱歌曲埋下了伏筆。)

  二、 理解歌詞

  1、引出歌曲

 。1)師彈奏表現(xiàn)小蝸牛走路的旋律,請幼兒猜一猜是哪個小動物去春游。

  可提示幼兒:走路慢慢的。引導幼兒聽旋律學做小蝸牛。

 。2)請幼兒說說小蝸牛會到哪里去玩,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色。

  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ㄔu析: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為理解歌詞、引出歌曲打下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幼兒學唱歌曲作準備的,但是老師沒有讓幼兒重復地一遍又一遍地記憶歌詞,而是在幼兒感興趣的小蝸牛旅游上做文章,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在講講、做做中理解了歌詞。

  2、演示教具,學做小蝸牛。

 。1)師邊說歌詞邊演示桌面教具。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蝸牛是怎樣旅游的。

  師說歌詞。

 。2) 師在音樂伴奏下演示教具。

  師:小蝸牛旅游時遇到了困難,我們一起給它拍手加油。

  引導幼兒在“給小蝸牛鼓勁”這個情境里不知不覺地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

  (評析:老師進行了層層入深的設計,孩子自由地選擇身體動作在最感興趣的“喲喲”上敲打節(jié)奏。)

 。3)幼兒扮演小蝸牛爬山坡。

  師:小蝸牛是有節(jié)奏的,你們想學小蝸牛試一試嗎?

 。4)引導幼兒聽音樂學小蝸牛走路。

  引導幼兒能隨旋律有節(jié)奏地學小蝸牛爬。

 。ㄔu析:游戲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三、 學唱歌曲

  1、師范唱。

  師:老師把小蝸牛旅游的事編成了一首歌。一起來聽一聽。

  2、放慢速度,讓幼兒試著在音樂的伴奏下填詞唱歌。

  師:小蝸牛太有趣了,我們一起來把他唱進歌里去吧!

  3、引導幼兒唱好襯詞“喲喲”。

  師:小蝸牛旅游時很輕松,很快樂,應該唱得輕快。

  (評析:在學唱歌曲時,老師一開始先請幼兒完整地唱,然后分解了難點,讓幼兒先唱簡單的襯詞,再逐步過渡到完整地唱,孩子們一下子就能唱起來,體驗到了成功。而且,運用這樣的方法后,孩子也能正確地處理象聲詞。)

  4、引導幼兒用清晰的歌聲表現(xiàn)可愛有趣不怕困難的小蝸牛。

  5、引導幼兒表現(xiàn)小蝸牛旅游時的高興動作。

  師:小蝸牛旅游時心里感到怎么樣(很高興),他會做些什么動作?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創(chuàng)造動感,調(diào)動情感,讓幼兒人動起來,心動起來,引導他們以自我表現(xiàn)的方式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在前面學唱歌曲、解決難點的基礎上,幼兒一下子就能表演起來,做出了許多“親熱”的動作,許多孩子意猶未盡,還想來表演。)

大班教案 篇7

  一、游戲綜述

  中國民間故事《馬蘭花》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動物和花草不同的個性,讓勤勞和善良戰(zhàn)勝懶惰和邪惡。故事中人物特點鮮明,表演色彩濃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馬郎、小蘭、小鳥,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蘭、老貓、狼,兩組形象具有強烈的對比性和明確的教育意義。幼兒同情小蘭的悲慘遭遇,憎恨大蘭的懶惰和老貓與狼的貪婪,特別是對“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xiàn)在就開花!”這句經(jīng)典的臺詞不僅是朗朗上口,而且對其中所表達的勇敢、善良、勤勞等內(nèi)涵銘記在心。

  幼兒經(jīng)過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學習,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礎,對表演活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幼兒聽過《馬蘭花》這個故事以后,立刻被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深深地感染了,他們躍躍欲試,產(chǎn)生了表演的沖動,于是我們排演了兒童劇《馬蘭花》。

  二、游戲網(wǎng)絡

  三、游戲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會復述故事《馬蘭花》,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

  2.幼兒會唱黃梅戲《對花》和表演舞蹈《歡慶》、《美麗的家園》,為兒童劇表演做準備。

  3.了解各種動物的典型特征,學習通過特定的動作來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特點。

  (二)游戲資源

  1.創(chuàng)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樹林。

  (2)道具:馬蘭花、竹簍1個、樹枝若干。

  2.選配音樂。

  (1)《美麗的家園>(選自小天鵝幼兒園大型歌舞劇《綠色家園》):用于第一、五場“花”和“草”上場。

  (2)“兇狠、狡猾”的重金屬音樂:用于老貓等第二、四、六場上場。

  (3)黃梅戲《對花》:用于第三場小蘭和馬郎的對唱。

  (4)《歡慶》中國風格的民樂):用于第六場結束。

  (三)家庭與社區(qū)

  1.家長為幼兒提供一些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書,幫助幼兒了解相關知識,豐富直觀經(jīng)驗。

  2.家長為幼兒的表演游戲提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并與幼兒共同設計和制作道具。

  四、游戲提示

  1、到了大班,由于表演情節(jié)的增加,表演劇情之間的銜接變成了重點,如果銜接不好,就會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從而直接影響表演的氛圍。因此,在場與場的銜接環(huán)節(jié),教師都會根據(jù)劇情播放相應的音樂,一方面提示相關的幼兒上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師讓每個幼兒都參與活動,因幼兒的個體差異造成其表現(xiàn)也各不相同。能力強的幼兒表演的欲望和表現(xiàn)力都比較強,但個別膽小的幼兒卻缺乏單獨表演的能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讓膽小的幼兒進行群體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鳥,讓他們在群體表演中大膽地說出臺詞,做出動作,這樣在滿足幼兒表演欲望的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戲中出現(xiàn)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兒不愿嘗試,總認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尊重幼兒的選擇,對大膽表演艟赫篇瞄;兒童劇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兒進行鼓勵表揚,讓幼兒在評價的時候談自己的感受,并介紹一些我國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獲成功的優(yōu)秀表演藝術家的故事,同時請家長幫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幼兒逐漸在心理上得到認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音樂活動設計:懶惰蟲和勤快人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xiàn)歌唱中的弱起節(jié)奏。

  2、借助歌唱,動作表演和人際交流,體驗和表現(xiàn)歌曲中的幽默。

  3、大膽仿編歌詞,產(chǎn)生對“懶惰蟲”的否定情緒,知道要做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歌曲的圖譜、一些幼兒勞動的圖片若干、歌名

  活動重點:能用詼諧有趣的`的情緒、動作表現(xiàn)歌曲

  活動難點: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能用不同情緒、節(jié)奏等表現(xiàn)歌曲。

  活動過程:

  、進場律動《趕小鳥》——入座律動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懶惰蟲的形象。(布置好亂糟糟的場景)

  師:這是怎么了?伸出我們勤快的小手,來整理一下吧!

  這里剛才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變成這樣了呢?一定有個懶惰蟲,讓我來找找吧!

  二、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師清唱二遍,邊唱邊逐個指點幼兒,點到最后一幼兒問:“你是不是懶惰蟲?”

  2、引出歌曲的圖譜。

  師:看來這個懶惰蟲不是你們,那是誰呢?她藏在哪里呢?……哦,找到了,原來在這里呢!

  三、看圖譜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清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用歌聲回應)

  2、我再來唱一遍,你們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我聽了這首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用肢體語言,邊唱邊表演有趣的動作)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聽了這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有點滑稽、好笑、幽默、有趣)

  3、幼兒看圖譜學唱

  4、看譜慢速唱一遍(懶惰蟲很懶,我們唱懶惰蟲的時候應該快些還是慢些呢)

  5、邊表演邊唱,選擇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的動作來演(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這個懶惰蟲吧!)

  四、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

  1、提問:你是懶惰蟲嗎?那你在家會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2、嘗試創(chuàng)編第二段:我是勤快人

  (教師選擇幼兒的一種回答,出示圖譜)

  看圖譜跟唱:

  師:剛才×××說,她會洗手帕,我覺得她是個勤快的人,我要來唱唱最這個勤快人。

  ×××小朋友還會掃地,我們也來唱一唱會掃地的勤快人吧。

  邊動作邊唱

  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這些勤快人吧。

  3、幼兒創(chuàng)編、表演

  師:除了洗衣服、掃地,你還會做些什么?讓幼兒嘗試把說的唱進歌曲里。

  ●選一名幼兒嘗試我會擦桌子,我會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干凈。(我會自己擦桌子)

  你還會做什么能干的事,直接把它唱出來吧(個別幼兒——集體跟學——上來表演)

  五、完整歌唱,用不同情緒、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大家可真能干,本來這首歌是唱懶惰蟲的,我們又給它編了第二段“勤快人”,那我們就把這首歌取個《懶惰蟲和勤快人》的名字吧(出示歌名)

  2、一起把兩段連起來唱一唱,隨琴聲完整唱一遍。

  懶惰蟲和勤快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我們怎么樣唱才能表現(xiàn)出他們的不一樣呢?(懶惰蟲:唱的慢一些,懶散一些、滑稽一些;勤快人:唱的快些、有力些、高興點)

  3、集體表演:

  (1)要求前奏做簡單的動作,隨音樂一起表演(提示:表現(xiàn)出不同的速度和表情,第二段根據(jù)要求動作做)

  (2)繼續(xù)游戲:教師用動作告訴幼兒第二段唱什么。

  (3)邀請爸爸媽媽、客人老師一起表演。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調(diào)查社區(qū)老人的日常生活,了解老人的情感需要。

  2、產(chǎn)生尊重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兩名老師分別帶領一半幼兒到離園較近的社區(qū)內(nèi)活動。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現(xiàn)在我們在幼兒園,爺爺奶奶在干些什么呢?

  2、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說說老人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

  二、老人在干什么。

  1、幼兒分成兩個小分隊,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社區(qū)中的老人在干些什么。

  2、鼓勵幼兒有禮貌地與老人進行交流,如問問老人平時干些什么,了解老人的心愿,給老人說說幼兒園里的事情等等。

  三、我想為老人做什么。

  1、說說你看到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

  2、你在與老人呢的交流中了解到了什么?

  3、你家里有老人嗎?你能為老人做些什么?

  4、老人也會覺得孤獨,他們同樣希望能有說說話的朋友,渴望得到親人們的關愛。我們可以好好想一想平時打算怎樣去幫助老人,關心老人。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運用多種形式練習穩(wěn)定的節(jié)奏感,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多聲部協(xié)調(diào)配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撲克牌1副,插牌用的底卡4條(自制,以便將幼兒創(chuàng)作出的節(jié)奏卡片展示出來)。

  2.金屬類(三角鐵、碰鐘等)、木制類(雙響筒、響板等)、散響類(串鈴、鈴圈等)、鼓類4類樂器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分類擺放在小椅子下面。小椅子在活動室內(nèi)擺成半圓。

  3.金屬類、木制類、散響類、鼓類打擊樂器卡片4張,磁板1塊。

  4.錄音機,《老友進行曲》、《鈴兒響叮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聽《老友進行曲》,一個跟一個走進活動室,按順序坐在小椅子上,隨音樂拍手。

  教師在幼兒面前的地上擺8張背面向上的撲克牌(簡稱白卡片),即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教師從左到右指卡片,幼兒看教師指揮打拍節(jié)。(教師注意在指揮這8拍時,正好與《老友進行曲》的一個樂句合拍。)

  幼兒節(jié)奏拍穩(wěn)定后,教師任意將一張白卡片翻過來(正面向上的撲克牌簡稱花卡片),表示拍到這一張時空拍。

  如:白花白白 白白白白

  拍空拍拍 拍拍拍拍

  教師可任意改變花卡片位置,同時點指卡片指揮幼兒拍節(jié)奏,游戲玩到《老友進行曲》結束。

  2.提問:剛才玩的花卡片、白卡片游戲還可以怎么玩?

  (1)花卡片代表一個字,白卡片代表一個字。

  如:白白花白 花花白白

  叮叮當叮 當當叮叮

  (2)花卡片拍身體的一個部位,白卡片拍身體的一個部位(即聲勢)。

  如:白花白白 花白花白

  手腿手手 腿手腿手(拍)

  3.請幼兒擺卡片設計語音和身體聲勢。

  幼兒分4組圍坐,每組發(fā)8張牌,1個插牌用的底卡。幼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分別將每組插好的.卡片貼在磁板上,各組幼兒到前面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及語音、身體聲勢,其他幼兒跟著學一學。

  第一組:白花白花 白白花花

  嘩啦嘩啦 嘩嘩啦啦

  手腿手腿 手手腿腿

  (拍)

  第二組:花花白白 白白花花

  嘰嘰呷呷 呷呷嘰嘰

  腿腿肩肩 肩肩腿腿

 。ㄅ模

  第三組:白白白花 花花白白

  滴滴滴答 答答滴滴

  腳腳腳手 手手腳腳(跺腳拍手)

  第四組:白花白花 白花花花

  轟隆轟隆 轟隆隆隆

  左右左右 左右右右(跺左右腳)

  4.猜一猜,花卡片和白卡片還有幾種玩法――用打擊樂。

  幼兒自選樂器坐在相應的小椅子上,師生協(xié)商哪一類樂器打哪一條節(jié)奏卡片。將4類樂器卡片貼在相應的節(jié)奏卡片旁。此時花卡片代表空拍。

  (1)放《鈴兒響叮當》音樂一段,各組幼兒敲打擊樂,教師指揮。各組可調(diào)換節(jié)奏卡片。

  (2)教師提建議:4類樂器和4種節(jié)奏一起打,每1組請1名幼兒指揮,放《鈴兒響叮當》音樂,練習一兩遍。

  如果4類樂器合在一起打,幼兒掌握不了,也可以兩類樂器打一種節(jié)奏卡片,另兩類樂器打另一種節(jié)奏卡片。

  結束。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用花卡片代表一種樂器,白卡片代表一種樂器,為樂器配伴奏或進行多聲部合奏。

  教學建議

  本次活動開始部分選用節(jié)奏鮮明的世界名曲《老友進行曲》,能夠幫助幼兒掌握穩(wěn)定的節(jié)奏,也可以選用《拉德茨基進行曲》!垛弮喉懚.敗肥怯變菏煜さ臉非瑲g快活潑,適合進行打擊樂伴奏。如果想讓幼兒接觸一些民間音樂,也可以選用《喜洋洋》等樂曲。另外,教師應在今后的延伸活動中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卡片玩法及樂器的伴奏方法,逐漸增加難度,在玩的過程中發(fā)展幼兒音樂能力。

大班教案 篇10

  目的:

  1. 根據(jù)提供的平衡臺進行游戲,并且完成一定的.任務。

  2. 發(fā)展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及集體的合作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準備:平衡臺、擦汗毛巾、各種輔助材料、球、網(wǎng)球

  過程:

  一、 幼兒與教師一同做準備活動。

  1.繞場跑(越過不同的障礙)。

  2.自己選擇平衡臺做各種動作。

  二、1.故事情節(jié):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圍是一條小河,我們要想辦法把西瓜運出來

  2.進行一些準備練習:站立傳西瓜(引導幼兒多種方法)、

  3.擺木樁進行游戲,開始運西瓜。(講一些要求)

  4.加大難度運網(wǎng)球

  四.游戲評價。

  1. 表揚有突出表現(xiàn)的和能大膽嘗試新方法的幼兒

  2. 鼓勵全體幼兒要主動學會想辦法克服困難。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其他教案:圣誕賀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單的斑鳩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綜合教案:好吃的雞蛋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有趣的輪子_大班其他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水果拼盤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游戲教案:好玩的繩梯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藝術教案:捏面人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_大班健康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