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理論基礎:《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在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起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有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使其“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
經驗基礎:大班幼兒已初步的認識風箏結構的對稱性特點。從藝術學習經驗的的角度,大班已具備美術欣賞的能力,能感受理解作品內容,并能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內容的理解;上學期已欣賞過《臉譜》,對對稱美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課程意義:春天如約而至,放風箏是孩子們十分喜歡的活動。風箏從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體現(xiàn)出鮮明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特色。由此我們在大班開展民間工藝品風箏欣賞,能增進幼兒對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了解,豐富對不同風格特點的藝術作品的美的體驗。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箏文化歷史,喜歡中國傳統(tǒng)工藝。
2、感受風箏圖案所蘊含的寓意美和構圖的對稱美
3、在欣賞感受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風箏的寓意美和對稱美。
重點:鑒賞風箏圖案的寓意美
難點:表達和表現(xiàn)風箏的寓意美和對稱美。
活動準備:
1、視頻一:以風箏產生、發(fā)展、演變歷史為內容的動漫。
2、視頻二:沙燕風箏、龍型的串子風箏,等不常見的風箏圖片若干。
3、實物風箏“連年有余”大小共五只;我地市場常見的實物風箏若干。
4、設計風箏的材料每人一份
5、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展示區(qū)用于風箏展覽和視頻展示。體驗區(qū)用于賞析和創(chuàng)作風箏。
6、形象寓意的相關經驗準備,蝴蝶代表愛,荷花代表和平等。
活動過程:
一、參觀欣賞,初步感受。(展示區(qū))5分鐘
1、拋出參觀任務。師語:“你們曾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放過風箏,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參觀風箏展覽,那里有各種各樣的風箏。參觀后,請小朋友說說你喜歡什么風箏?為什么喜歡它?”
2、 幼兒自由參觀各種實物風箏,老師與個別孩子交談,了解孩子們對風箏的認識。
3、 請個別幼兒圍繞“喜歡什么風箏,為什么喜歡”交流參觀感受。
4、教師小結孩子們的感受交流。師語:你們喜歡的風箏有的是因為圖案很美,如喜洋洋圖案的,蝴蝶圖案的,奧特曼圖案的,有的是因為色彩很美,如像彩虹一樣的顏色。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只很特別的風箏,請小朋友欣賞,看看它美在哪里?出示實物大風箏,拋出任務。
二、感受鑒賞,表達體驗――鑒賞實物風箏“連年有余”藝術美。(體驗區(qū))10分鐘
1、小組賞析寓意美。(每組一只同造型的小風箏)
(1)師語:請幼兒看看這只風箏上有什么圖案形象?魚有什么好的寓意,蓮有什么好的寓意?為什么要把魚和蓮畫在一起,它們有什么好的意思?
(2)幼兒分組鑒賞圖案形象美,討論分析其寓意美;教師引導幼兒充分討論,尊重孩子們的自主體驗,鼓勵他們大膽用語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小組代表交流感受。教師小結:這只風箏不僅是魚和蓮花的造型非常美,而且這兩種形象結合在一起還有一個好的意思那就是“連年有余”,代表著放風箏的人的美好愿望,希望我們的生活永遠富足。
2、集體賞析構圖美。
(1)師語:除了風箏的圖案形象美和寓意美,這些形象的構圖有什么地方特別?
幼兒鑒賞構圖的對稱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魚和蓮花分布在風箏的什么位置,我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構圖沒有?
。2)個別幼兒交流看法,教師小結:這只風箏的構圖具有對稱性特點與以前的臉譜構圖方式一樣。你們都喜歡風箏,但你們知道風箏是誰發(fā)明的呢?風箏有什么來歷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視頻。
三、觀看視頻,拓展認知 (展示區(qū))4分鐘
1、觀看視頻動漫,了解風箏的起源及演變。(視頻故事:風箏起源于春秋,是魯班發(fā)明的,那時的風箏是木頭做的,叫木鳶,打仗的時候用它傳遞消息。到了漢代,有了紙張,每到春天人們用紙做成各種各樣的風箏到田野里放飛,希望將晦氣帶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的運氣,F(xiàn)在,風箏成為我國獨有的民間工藝品,用于居家裝飾等,放風箏也成為人們的一項健身運動。每年的春天,許多地方還舉辦風箏節(jié)。)
2、再看視頻圖片,了解各種不常見的風箏,再次從寓意美和對稱構圖美的角度引導幼兒觀賞。
3、教師小結:“這段視頻讓你們知道了風箏的歷史,還見識了不少我們這里不常見的風箏,你們想不想設計風箏呢?設計的風箏要有好的意思,還要用對稱性原理進行構圖!
四、自主創(chuàng)作,設計風箏。(體驗區(qū))15分鐘
1、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設計風箏。
2、教師分組指導。
(1)引導幼兒思考選擇有好的寓意的形象;
。2)引發(fā)小組內成員互動,推動創(chuàng)意分享;
。3)鼓勵幼兒求異創(chuàng)新;
(4)指導幼兒對稱構圖
3、分組點評。介紹自己的作品,引發(fā)同伴互評,指導點評。
4、展示幼兒作品,共同裝飾教室,活動結束。
課后反思:
該課程方案,經過幾位老師在同課異構的實踐結合自己的思考不斷發(fā)展完善起來。
關于目標重點的設計:風箏蘊含的藝術美的元素非常豐富。在構圖上除去對稱性特點,還有鑲嵌,平衡、飽和等;在色彩上,有對比色的運用,調和色的運用,還有中國紅,青花瓷等色彩的特色,一節(jié)課不可能讓孩子們了解所有的關于風箏的藝術知識,感受所有的.藝術美,為此我根據(jù)大班的欣賞要求,在中班對理解作品內容本意的基礎上提出寓意理解的要求,并作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
關于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幾位老師的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風箏的歷史非常感興趣,有一節(jié)課里,一位老師用近半小時的超長時視頻介紹,孩子們仍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表現(xiàn)出大班孩子特有的求知欲,為此保留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把了解風箏歷史作為目標之一,從拓展孩子們認知的角度進行了材料整合。
在同課異構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欣賞環(huán)節(jié)存在這樣一些現(xiàn)象,教師要么根本沒有從風箏藝術美的角度進行分析鑒賞,要么就是將造型美,構圖的對稱、鑲嵌、飽和美,色彩美等所有的藝術美都一一鑒賞。為此在我設計的方案中,主要從內容美和構圖美兩個方面進行欣賞,即新知識――寓意美和已有的經驗――構圖對稱美,這樣既可以使孩子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又突出了重點,還避免欣賞活動不欣賞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在創(chuàng)造美的環(huán)節(jié)里,有的老師是直接投放對稱性構圖的風箏進行裝飾,有的老師投放印染材料讓孩子們自由印染,都是風箏對稱美和色彩美的經驗的應用和創(chuàng)造,值得肯定的是他們都讓孩子們充分自主,沒有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在我的設計里,因為前面的環(huán)節(jié)都是寓意美和構圖對稱美的鑒賞,那么在創(chuàng)造美的環(huán)節(jié)里,我要求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遷移創(chuàng)作,設計的風箏形象要有好的意思,還要用對稱的方式進行構圖,從而加深孩子們對這兩種藝術美的理解。可能創(chuàng)作的空間是小了,但教學的目標性強了,重點更加突出。由此,隨后生成自主創(chuàng)作畫風箏的活動,雖然當時沒有給予孩子們最大的自主,但生成活動對這一缺失作出了及時的彌補。
正因為一節(jié)課的容量有限,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不少藝術的和非藝術教育資源,如風箏運動,風箏節(jié),風箏有南北兩大流派且各有其美,僅從藝術的角度它就可以形成一個教學單元,其蘊含的藝術元素幾乎可以囊括中國傳統(tǒng)藝術特點。為此,還可以生成以下活動:藝術活動:親子制作風箏、畫風箏、欣賞風箏的色彩美、欣賞風箏構圖的鑲嵌美、欣賞南北風箏的藝術美、印染風箏、風箏歌舞等;戶外活動:放風箏;社會體驗活動:風箏節(jié)活動;等等。以上這些活動我將依托家庭教育資源、社會教育資源和幼兒園一日活動教育資源分步實施。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剪、粘、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chuàng)意的裝飾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多種玩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3.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4.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的塑料袋(每人一個)。
2.即時貼裝飾物、彩紙、毛線、雙面膠、細繩、剪刀(每人一把)。
3.塑料袋玩具范例。
活動過程
1.出示塑料袋,引導幼兒說說塑料袋的用處。
2.了解塑料袋不但有許多用處,我們還可以把它們做成玩具跟它們做游戲。
3.欣賞范例:說說老師的塑料袋為什么是鼓鼓的?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扮塑料袋,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材料。
4.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扮塑料袋,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材料?
5.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如:小動物頭、小房子、大西瓜等。
6.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塑料袋里裝上空氣,并幫助其他幼兒用細繩把袋口扎緊。
7.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8.啟發(fā)幼兒說說我們做的這些玩具可以怎么玩。如:可以進行故事表演,可以拴上長長的繩,像放風箏一樣玩等。
9.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塑料袋玩具與同伴共同游戲。
活動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fā),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小百科: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變能力中等,介于纖維和橡膠之間,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wěn)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勾線、暈染相結合的形式表現(xiàn)下雨天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動態(tài)。
2、能用冷色、灰色表現(xiàn)下雨天的色彩。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在下雨天有意識地帶領幼兒觀察人們的衣著特征以及雨滴從天上掉下來時形成的線條;幼兒體驗過自己撐著雨傘或穿著雨披在雨中行走的感受。
2、各種雨具(雨傘、雨披、雨鞋)。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幼兒表演避雨的情景。
教師:下雨天,你會怎么辦?
2、引導幼兒回憶下雨天人們的衣著特征和動態(tài)。
(1)教師:人們在下雨天怎樣讓自己不淋濕?打傘時是什么樣子的?人們穿上雨披時,我們能看見的是哪些部位?
(2)教師:雨從天上落下來時像什么?(像一根根的線)想一想下雨的時候,天空是什么顏色?(灰白色)
(3)幼兒表演有的穿雨衣、雨鞋,有的兩人共撐一把傘,有的在屋檐下躲雨的情景。
3、師幼共同討論創(chuàng)作方法,嘗試畫出下雨天的景象。
(1)教師:要畫出下雨天人們在干什么,他們臉上的表情怎幺樣,天空是什么顏色。
(2)教師:穿雨披和打傘的人都可以用先勾線再染色的方法進行繪畫,天空可以用大號筆刷上淡淡的墨。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5、集體欣賞、交流幼兒作品。
(1)教師: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是下雨天的?
(2)引導幼兒側重從下雨天人們不同的避雨方式、人物動態(tài)、色彩和構圖等方面來評價作品。
活動反思
“下雨天”灰蒙蒙的場景和色調比較適合運用國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在表現(xiàn)人物方面,方法各異:有的幼兒先用勾線冉染色的方法表現(xiàn)穿雨披的人;有的用勾線的方法畫出人物頭部,用毛筆側鋒的方法兩三筆完成身體輪廓,簡潔、形象、生動;很多幼兒畫了打雨傘的人,但也各不相同,有一人打傘的,有兩人共撐一把傘的'。在表現(xiàn)天空的顏色時,有的幼兒運用了較深的顏色暈染天空,用較粗的線表現(xiàn)雨和閃電,說“這是個雷電交加的下雨天”;有的幼兒運用了淡淡的藍色和細細的線條,說“這是和風細雨的下雨天”。
小百科:下雨是一種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后,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fā)到空氣中去了。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名稱:
紙盒制作樓房
二、活動目標:
1、嘗試制作鏤空的樓房。
2、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性、想像力。
三、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紙盒、膠水、大紙、彩色紙、建筑圖片、彩筆、小木棍、剪刀。
四、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的制作興趣。
現(xiàn)在蓋起了許多漂亮的高樓、小區(qū)、小朋友愿不愿意當建筑師,設計出漂亮的樓房模型呢?
2、討論:如何用紙盒制作樓房
。1)(出于范例)樓房與平房有什麼不同?這個模型是用什麼做的`?剪窗戶、陽臺的方法?
。2)你覺得這個樓房還需要做些什麼?如果你在剪盒子,因為紙盒比較硬,剪不動,怎麼辦?
。3)樓房作好后擺放在大紙上,許多的樓房在一起就形成了什麼?你看小區(qū)里缺點什麼?可以添上。
3、介紹材料及建筑圖片,如果需要,可以自取。
4、幼兒制作: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5、各組互相欣賞,評價幼兒的制作特點。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品質。
2、學習用膠帶粘貼作畫的方法,體驗用多種方式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喜洋洋與灰太狼的音樂、各種材料做成的畫(包括膠帶粘貼畫)范例若干。
2、A4紙、透明膠帶、剪刀、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通過多媒體課件加故事導入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嗎?今天老師帶來一節(jié)有趣的課叫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特別的畫(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 播放多媒體課件,講述故事。
"羊村里,慢羊羊村長正準備去鍛煉身體,忽然美羊羊跑來對村長說 "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 ……
二、教師示范講解膠帶粘貼畫的作畫方法。
師:首先,我們在作畫前,要先想好畫些什么內容,然后用 透明膠帶在紙上逐一貼出它的形狀,接著用油畫棒在沒有貼透明膠帶的地方(里面和外 面)都要涂上各種漂亮的顏色,最后輕輕地撕掉透明膠帶,一副膠帶畫就完成了。
三、幼兒在情景下制作膠帶貼畫。
1、師:小朋友,你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
2、師:在作畫之前老師有幾個要求。
提出要求:
。1)在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2)把用過的膠帶和其他垃圾放到小框里。
。3)由于,美羊羊還在紅太狼那里,所以要救美羊羊一定要抓緊時間。
3、師:你們記住老師提的要求了嗎?好,現(xiàn)在你們可以畫了。
四、收集孩子做的畫。
師:"現(xiàn)在我要把這些畫拿去給村長讓他去換美羊羊了。"美羊羊換了回來,她對小朋友們說:"謝謝你們救了我!"
師:"你們真是一群救人為樂的好孩子!"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對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因此在本次活動中,采用了不同的繪畫方式表現(xiàn)兔子的動態(tài),如先用拼擺表現(xiàn)兔子的各種動態(tài)、后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裝飾!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明確指出:“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彼员竟(jié)課主要讓幼兒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拼擺,表現(xiàn)兔子的各種動態(tài),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拼擺,表現(xiàn)兔子的動態(tài),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2.嘗試用各種線條表現(xiàn)兔子的有趣動作,并添畫相關背景。
重點:表現(xiàn)兔子的特征。
難點:通過拼擺,表現(xiàn)兔子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具一套(內有兔子的耳朵、頭、身體和四肢。)
2.幼兒繪畫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ㄒ唬┯^察導入——尋找了解兔子的主要特征
師:今天我們班里有一位小動物。這個小動物它很頑皮,他想讓大家先猜一猜?瞧!它先露出了他的兩條腿?吹搅诉@兩條腿,你們猜一猜他是誰呢?
幼:通過觀看、自由猜測是什么小動物的腿。
師:哦!你們認為是小狗的腿……看一看是不是呢?瞧!他又調皮的把他的小肚皮露出來了。
師:哦!你們認為是小貓,我們來看看他到底是誰呢?呦!他又把他的小門牙也露出來了。
幼:(幼兒異口同聲的回答)是兔子。
師: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兔子的三瓣嘴。
師小結:兔子有三瓣嘴,是不是呢?(師把布拿開,露出兔子的長長的大耳朵)。你們還真能干,真的'是一只可愛的兔子呀。一起跟兔子打聲招呼吧!
(二)請幼兒表演兔子的動作
師:剛剛我們跟兔子都互相認識了。誰來學一學兔子是怎么走路的?
幼:上臺表演兔子走路時的樣子。
師:哦!你覺得兔子走路是這樣的,那你能不能來擺一擺兔子的動作呢?(哦!他是這樣擺的,兔子的一只腿抬的高高的,另一只腿還彎了過來,兩只手還來回晃動呢。)
師小結:原來呀讓兔子的胳膊和腿都動一動,就會做出很多有趣的動作。你覺得兔子還會做什么有趣的動作呢?
幼:幼兒自由想象兔子的有趣動作。
師:你覺得兔子會跳,那你來擺擺看。
師:哎呀!他擺的兔子很開心的跳了起來!兩只手都舉起來了,他又調皮的把他的兩只腳也都翹起來了,看來這只兔子是很開心的。
師小結:剛剛你們幫兔子擺出了這么多的造型,都是通過兔子的四肢來改變他的動作。那你們想想看,兔子除了會走、會跑、會跳,還會做什么動作呢?(師可提示幼兒想想看,兔子吃東西時是什么樣子的?)
師:哦!他是這樣擺的。兔子的兩只手都放在了嘴巴的下面,手里還拿了一根胡蘿卜,就好像在吃東西一樣!想想看,兔子還會不會像我們人一樣做運動呢?
師:原來兔子也可以像我們人一樣倒立!也真有趣!那你們再想一想,兔子累了他會想干嘛呢?
幼:想躺下來休息一會。(擺出兔子休息時會做出的有趣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看兔子躺下來休息的時候他的四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呀!兔子休息的時候,兩只手枕在了自己的頭下面,一只腿還放在了另一只腿上面。
師小結:要想兔子做出不同的動作,我們除了可以移動他的頭,更重要的是移動它的四肢來改變動作,這樣兔子就會做出很多有趣的動作!那么接下來你們就用手中的畫筆把它畫下來,然后送給他的伙伴們,好嗎?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你們在畫兔子的時候,一定要讓他的四肢都扭動起來,這樣你畫出的兔子才會更有趣。(此環(huán)節(jié)主要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大膽想象和畫出兔子的各種有趣動作。)
。ㄋ模┬蕾p交流——說說兔子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玩接龍游戲依次介紹自己的兔子在干嗎)
師:你的兔子在干嗎?
幼:我的兔子在跳舞。
。ㄎ澹┗顒咏Y束
活動反思:
教師在上課時要多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體驗,善于發(fā)現(xiàn)課堂上的閃光點,并緊緊抓住這些閃光點,積極引導幼兒,合理保護幼兒的求異思維,發(fā)展幼兒的個性。根據(jù)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對動物很感興趣,所以我選了這節(jié)課。主要讓幼兒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拼擺,表現(xiàn)兔子的動態(tài),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如在開始的部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猜是誰來了?通過動物的主要特征來猜這個動物是誰。滲入了科學方面的知識。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拼擺,表現(xiàn)兔子的有趣動態(tài)。滲入了健康方面的知識。緊接著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孩子畫你覺得兔子會做出一個什么有趣的動作,當然整節(jié)課主要讓孩子畫自己覺得兔子會做出什么有趣的動作,然后把它畫下來。總之,在課堂上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努力傳遞各項知識;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將各領域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更好的達到教育目標。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大人對孩子百般呵護、關懷備至,而孩子卻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只知道索取,卻不懂得回報。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設計了“我給媽媽設計包”這一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并使孩子在設計和介紹作品的過程中,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參與設計:介紹作品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不同功能的包的能力。
3.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包的樣式、功能,教幼兒用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提前引導幼兒回家觀察、了解媽媽的包。
2.準備各種包的圖片讓幼兒欣賞。
3.歌曲磁帶、彩筆、愛心卡畫紙、剪貼材料、獎品用小星星。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喚起情感
1.放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師幼拍手表演唱。
2.師:對,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是我們生活中最親最近的人,!從我們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在媽媽溫柔的愛撫中一天天長大在媽媽贊賞的目光中一點點進步,一直長成了今天這么聰明漂亮、人見人愛的小寶寶。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你知道媽媽平時上班、出門旅行、上街買東西時最離不開的好朋友
(從幼兒最熟悉的歌曲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圖片欣賞:媽媽的包真漂亮
1.提問:小朋友的媽媽都有包嗎?誰能說說媽媽的包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用呢?
幼兒回答。鼓勵觀察認真、表達清楚的小朋友。
2.教師結合實物包小結。
(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教師對幼兒活動的小結,又是對幼兒所了解信息的補充,讓孩子對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3.圖片欣賞。
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包的照片,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
多媒體展示各種包的照片,引導幼兒認真觀察,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活動要“既貼進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痹谶@里,我通過讓孩子調查了解媽媽的包,調動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又通過圖片欣賞,讓幼兒既了解了各種不同功能、樣式的包,又開闊了視野,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自主設計激發(fā)了動機。)
過渡:看了這么多美麗的包,你是不是也想設計一個送給自己的媽媽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媽媽設計包,送給媽媽做禮物,也把自己的愛心送給媽媽,好不好?
三、自主設計:我能行
師:老師要求今天給媽媽設計的包不但要漂亮,還要有神奇的本領,小朋友能不能做到呢?
1.發(fā)放愛心卡畫紙、彩筆等作畫材料。
2.放音樂《歌聲與微笑》,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由設計、作畫。
3.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設計多功能包,并用簡單的圖案把:包。打扮得漂亮一些。
4.對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發(fā)放剪貼材料,請幼兒自選圖案,粘貼裝飾。
(“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fā)展。”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指導是最恰當?shù)姆绞健?
四、作品展示:我真棒
師:誰能說一說你給媽媽設計的包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神奇的本領?
1.比一比,誰是設計之星。
①幼兒相互交流、介紹自己設計的包。
、谥该蛉嘟榻B。鼓勵幼兒把自己的設計表達清楚,對圖案美觀、整潔的幼兒發(fā)放設計之星,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2師幼共同活動。
、俜乓魳贰段覑酆脣寢尅,師幼在音樂聲中用作品布置墻面。
、谟變鹤杂苫顒樱黄鹦蕾p自己的作品。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讓孩子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全班小朋友中展示,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這一環(huán)節(jié)既達到了整個活動過程的高潮,又升華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07-30
[經典]大班美術教案07-21
大班美術教案01-03
大班美術教案(經典)08-09
大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10-01
大班美術教案范文11-02
大班圣誕美術教案11-25
小丑大班美術教案09-30
《扇子》大班美術教案09-30
大班美術教案《絲瓜》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