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5篇(優(yōu))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品,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 啟發(fā)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 強調在排列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揚集體團結協作精神。
教材簡析:
本課其實是用一種行為藝術的形式,引起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通過走出教室到校園里上課的方法進行。要提前一節(jié)布置學生準備材料。
教學重、難點:
教學氣氛既要熱烈,又要有序。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搜集可樂罐、沙子、石子、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教學活動過程:
(1)交流階段: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題和造型。
。ǎ玻┧伎寂c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準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象,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欣賞教師提供的名家作品及本校美術小組的裝置藝術作品。
(3)發(fā)展階段:
帶好材料來到操場,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砂石,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或造型。通過組與組交流,互相補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4)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
課后拓展:
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在排列時,要大膽想象。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加豐富更加廣泛。
教學評價:
(1)是否在課前準備好所需的材料。
。ǎ玻┠芊裾n前觀看一些行為藝術作品,及名家作品,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
。ǎ常┙虒W中能否強調集體合作精神。
。ǎ矗┚偷厝〔模瑫脧U舊物品或當地物產,如:小石頭、沙、泥、貝殼……運用于主體造型之中。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內容集植物知識和動手制作為一體。制作葉畫是一項藝術活動,學生很喜歡。本課按照采集、整理和壓制、制作葉畫的思路編寫。
第一部分采集植物葉片。教材以圖表和文字的方法告訴學生采集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認識當地常見的植物的葉及和植物有關的知識,豐富學生的關于葉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觀察能力。
第二部分整理和壓制。教材主要介紹了整理和壓制葉子的方法,使學生掌握這種方法,為下一部制作葉畫打下基礎。
第三部分制作葉畫。主要讓學生用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葉子學會制作葉畫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材還安排了研究與討論,意在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活動內容,學生的實際特點,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ㄒ唬┲R方面
通過采集樹葉,讓學生了解有關植物的知識,通過制作葉畫,使學生學會制作葉畫的方法,引導學生利用材料,美化生活。
。ǘ┣楦蟹矫
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動手操作給自己帶來的喜悅感、成就感,能感受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
(三)能力方面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制作葉畫的能力。
3、培養(yǎng)主動、積極參與活動的能力。
三、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制作葉畫的方法。
難點:自己制作一幅有創(chuàng)意的葉畫作品。
四、活動過程
(一)利用課件展示一些葉畫作品,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是用什么做成的?告訴學生植物的葉可以做成各種好看的圖形,我們把用植物的葉拼成的畫叫葉畫。(板書)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
。ǘ┗顒右唬翰杉参锶~片
這一活動過程,放在了課前,因為采集葉片需要一定的時間。課前教師向學生提出一些采集植物葉片的方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采集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葉片,并通過檢閱資料了解有關葉子、植物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并向學生進行愛護花草樹木的教育和安全教育。
課上,學生展示采集葉片的情況,并匯報有關植物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ㄈ┗顒佣赫砗蛪褐
這一過程也放在了課前,因為整理和壓制葉片需要2—3天,甚至更長的時間,課前,讓學生按照教材上整理和壓制的方法,自己壓制葉片。這一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上,讓學生展示自己整理和壓制的葉片,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一下誰壓制的好,怎么壓的,教師乘機出示課件,講解壓制的方法,目的是規(guī)范整理和壓制的方法。為學生以后制作葉畫打下基礎。
五、制作葉畫
制作葉畫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課件,展示制作葉畫的方法,使學生更形象地看到制作葉畫的過程,增強做好葉畫的自信心。
1、構思:展開豐富的想象為自己構思一幅美麗的圖畫,可以用鉛筆在紙上勾出輪廓。
2、選葉:根據構思選擇葉片,先在我們構思的圖畫上試放,教育學生不要局限于我們畫的輪廓,要大膽地根據葉片的形狀進行調整,使我們的設計更完美。
3、裁剪:根據需要對葉片進行裁剪,一定要注意盡量保持原來的形態(tài)特點。
4、貼制:要按一定順序貼。
5、后期處理,貼制完后,還要進行一些修飾,如給葉畫裝飾花邊,可以用彩筆畫,也可用葉片貼,最后在畫的右側寫上畫名和自己的名字。為了使葉畫長久保持鮮艷,還可以密封在玻璃框中或塑封。
六、學生制作葉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chuàng)設成情景圖,讓葉畫更具生命力。
七、展示優(yōu)秀作品
此過程讓學生體驗大膽想象、動手操作給自己帶來的喜悅感、成就感。
八、拓展與創(chuàng)新
教師出示三幅作品,讓學生欣賞。啟發(fā)在掌握制作葉畫的基礎上,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獨立設計一幅有創(chuàng)意性的藝術品,到時,舉辦展覽會,頒發(fā)“最佳創(chuàng)意獎”。
美術教案 篇3
課時設計:一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進行爬升玩具的創(chuàng)作和設計。
3、感受爬升玩具的創(chuàng)作、設計、制作的樂趣,提高學生選擇材料、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感受、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感受爬升玩具的創(chuàng)作、設計、制作的樂趣。提高學生動手制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爬升玩具的創(chuàng)作、設計。
教學難點:
作品的新穎,制作的精美、實用。
學具準備:
廢舊物品:廢舊小紙盒、掛歷、易拉罐、小瓶子、化妝品瓶子、廢舊光盤、剪刀、雙面膠、色卡紙等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展示:
二、檢測并導入新課:
出示會爬的玩具,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導出課題。
三、講解新課:
1、總結學生發(fā)言,引導學生思考
小玩具為什么會爬呢,還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爬起來么? 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
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
2、示范說明集中會爬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3、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四、檢測
1、拿出材料,開動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爬的玩具。
2、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長。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chuàng)意。
3、今天我們初步學習制作會爬的玩具,而且我們把一些廢品裝飾后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玩具,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品”有待我們發(fā)現進行裝飾,充分利用成為有用的物品。
五、拓展提升
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舊物品可以做成美觀的藝術品和玩具,同學們,注意觀察吧?發(fā)現了就告訴家長、同學和老師,并且動手試一試吧!
板書設計:
爬升玩具
作業(yè)要求:
1、創(chuàng)新
2、美觀、實用
課后反思:本課教學屬于"設計、應用"領域。通過本課教學加強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將學到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應用在同的設計制作之中,達到提高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設計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目的。啟發(fā)學生巧妙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制作,讓學生去發(fā)現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廢舊物品,在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的習慣。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提高觀察、概括、表現人物的能力。
2、用泥塑的方法,立體、生動表現人物的形象特征。
3、發(fā)揮想像,使用各種材料制作立體人像。
教學重點:
1、選擇黏土或其它材料表現爸爸媽媽。
2、初步學習泥塑的塑造技巧(搓、捏、挖、粘、揉、壓等)。
教學難點:
作品具有表現力,把握好動態(tài)、神情。
教學過程:
一、資料賞析(部分圖片說明)
陶藝是陶瓷藝術的簡稱,它既是物質的產品,又是精神的產物。既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又是一門現代的藝術。古老是因為她伴隨著人類文明史,透著原始的`魅力,陶藝的起源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年輕是因為現代陶藝的獨立和發(fā)展,F代陶藝的創(chuàng)作主要通過作品的造型、肌理、紋飾、釉色來表達作者的意念。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豐富的表現力吸引眾多的藝術家和陶藝愛好者。
大足石刻
大足地區(qū)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并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雕塑、泥塑、陶藝常用工具
二、技巧操作
通過前一課程的學習,繼續(xù)激發(fā)學生對表現人物的熱情。
為爸爸媽媽做個雕像,多么親切、多么難忘!
1、確定給父母泥塑的內容和形式:是單人的、雙人的,是站的、坐的還是運動的。
2、泥土剛采來時是“生”的,要在手上反復的搓揉拍打,和勻水分、粘性加強變“熟”后才能使用。
3、先用大塊黏土做出概括性動態(tài)形象,然后用各種塑造技巧(搓、捏、挖、粘、揉、壓等)加工細部。
4、也可以將頭部、身體、四肢分開做,再用泥漿把它們黏合起來。
5、五官制作要符合人物表情,刻畫要精致。
6、添加飾物,使雕塑更加生動。
三、作品展示
四、作業(yè)設計要求
1、仔細觀察爸爸特征。
2、先用大塊黏土做出大概動態(tài)形象,然后用各種塑造技巧(搓、捏、挖、粘、揉、壓等)加工細部。
3、也可以將頭部、身體、四肢分開做,再用泥漿把它們黏合起來。
4、在接下來的課上還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來表現父母。
五、課后拓展
課后同學們可以運用各種材料,發(fā)揮創(chuàng)意來制作有趣的人物。
教后感:
有了上一節(jié)課的基礎,同學們已經能夠用繪畫的形式很好地表現自己的爸爸媽媽,在本節(jié)課上同學們又有了新的表現自己爸爸媽媽的方法,所以同學們非常感興趣,創(chuàng)作的熱情比較高,能夠大膽的想象,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并能夠合理的利用各種材料使自己的作品豐富起來,整節(jié)課同學們都沉浸在創(chuàng)作的樂趣中。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讓孩子能夠表現不同天氣和不同時間的天空。
2、想象自己飛上天空的樣子,并加以表現。
課程重點:
1、對飛上天空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意性的想象,并把它表現出來。
2、通過對自己作品的講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3、在同一張紙上使用多種材料,問孩子感受。
教學準備:
1、整紙、8K畫紙、彩色紙。
2、色粉筆、油畫棒。
3、棉花、星星貼、膠水、聚乙烯泡沫、泡沫球。
課前準備:
1、整紙(每人1張),分別縱向貼在墻上。
2、將整紙裁成8K畫質大小。
3、將彩紙裁成房子等形狀。
4、將聚乙烯泡沫切成片狀做窗戶等裝飾。
5、泡沫球對半切開貼好雙面膠,裝入盒子備用。
教學流程:
1、問好,引導。
2、講述天空的特征、顏色、變化等。
3、出示8K紙、色粉筆制裕粉末。
4、將粉末涂在墻紙?zhí)炜丈稀?/p>
5、出示棉花、膠水制作云朵。
6、出示星星貼裝飾天空。
7、出示油畫棒畫出孩子想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周邊的`裝飾物(如小鳥、樹、房子等)。
8、出示彩紙貼出從天空往下看到的樓房等。
9、出示聚乙烯泡沫,泡沫球進行裝飾。
注意事項:
老師要幫助孩子,在使用色粉筆的時候,小心不要讓孩子吹掉或散掉色粉,更不能將色粉弄在臉上和眼睛里。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1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典)08-08
美術教案[精選]08-16
[經典]美術教案08-28
美術教案(精選)09-30
美術教案(經典)09-19
【精選】美術教案10-05
美術教案[經典]09-20
美術教案【經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