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大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初步根據(jù)物體的多重特征有序進行分類和篩選。
2、能初步運用數(shù)序方法來解決問題,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3、在游戲中獲得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的發(fā)展。
二、活動準備:
ppt、籃子、藥品、圖片等
三、活動過程:
1、用“巧虎一家”引出將不是一類的物品找出來。
1)巧虎一家要出去旅游,爸爸背包里裝的是藥品,媽媽背包里裝的是衣服,巧虎背包里裝的是好吃的,F(xiàn)在請小朋友在背包里找一找不是一類的東西,將它找出來,放在籃子里。
2、巧虎一家來到“精靈王國”
1)提問:“小朋友看看,這里有很多精靈,可哪一個才是‘智慧精靈’呢?這下怎么辦呀?誰來幫幫巧虎他們?
2)引導幼兒找出圖中精靈的不同
師:你的頭上有蝴蝶結嗎?精靈:“我的頭上是有蝴蝶結的”
師幼:你的腳上穿鞋子了嗎?精靈:“我的腳上穿鞋子的”
幼:你的手上有包包嗎?精靈“我的手上有包包的”
小結:智慧精靈就是頭上有蝴蝶結,腳上穿鞋子,手上拿包包的那個。
3、智慧精靈送給的禮物
1)提問:“智慧精靈送的禮物就藏在其中的一個盒子里,現(xiàn)在有很多顏色、形狀大小不一的盒子,怎么才能找到呢?”
2)幼兒說出三個不同的地方
幼:請問你的.禮物是大的嗎?精靈:是的
幼:請問你的禮物是三角形的嗎?精靈:不是的
幼:請問你的禮物是黃色的嗎?精靈:不是的
得出結論:禮物在小的綠色的圓形盒子里。
4、原來禮物是通往水果王國的地圖
5、來到水果王國
師出示帶有2個問號的袋子,2個問號表示可以問2個問題。
從袋子中拿出2份一樣的水果圖片。
和幼兒玩根據(jù)水果特征來猜出幼兒提前拿出的水果圖片。
6、我們和其他小朋友玩一玩這個魔術游戲吧,自然結束!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
2、培養(yǎng)合作精神。
3、知道故事的名稱和內(nèi)容。活動準備:各種頭飾、道具、布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兄弟折箭》。講完后,引導幼兒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主題。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都有誰?
。3)國王給王子一人一根箭,為什么就很容易折斷,合在一起為什么就折不斷?
。4)教師總結:團結起來力量大。
二、幼兒故事表演《兄弟折箭》。體會團結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快。
活動延伸:游戲《兩人三足走》,兩人一組并肩站好,將兩人靠近的各一只腳用布條捆住,形成“兩人三足”,讓孩子分散練習,熟練后,可兩對兩對比賽。
1、此類活動可在日;顒又须S時進行。如組織大型積木建筑比賽,共同移動重物等。
2、幼兒進行游戲活動《兩人三足走》若有困難,可換其他活動,以免出危險。
附:故事
兄弟折箭
從前,有位國王得了重病,他擔心自己死后,兒子們會為了爭奪王位而自相殘殺。于是他把兒子們召集到他的床前,然后拿出一捆箭。他先給兒子們一人一支箭,對他們說:“你們能折斷自己手里的箭嗎?”兒子們拿過來,很容易就把箭折斷了。接著他又給兒子們一人十支箭,讓他們再折斷它們。結果兒子們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沒有把十支箭給折斷。國王對兒子們說:“折斷一支箭很容易,但想折斷許多支箭就很困難。你們明白為什么嗎?”兒子們點點頭,終于明白了父親的用意。
于是,老國王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們團結一心,治理國家,使得王國一天天強大起來。倆人一條心,有錢難買金;一人一條心,無錢難買針。一箭易折,十箭難斷;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團結一致,同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因為團結就是力量。
活動反思:
現(xiàn)代社會獨生子女占主體,所以幼兒的嬌慣現(xiàn)象比較嚴重,缺乏對他人的關心,更沒有為他人服務的熱情。針對這一現(xiàn)象,本次活動給了幼兒一個體驗的機會使幼兒在以后的成長中,明白團結合作的道理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不能只顧自己,還要想著別人,互相幫助這樣事情才能做又快得又好。
大班教案 篇3
使幼兒知道車輛的名稱、簡單的用途
1.通過介紹許多有趣的汽車,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
2.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或教師收集各種模型車
2.各種汽車的圖片八九張
3.用積木、插塑玩具搭建的立交橋、馬路花園等街景用模型車布置一個汽車城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汽車城,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教師帶小朋友到汽車城去玩,汽車城里的汽車都是我們小朋友帶來的,父們想去嗎?(想)那我們出發(fā)吧。ㄟM活動室)
二、擺弄各種車輛,使幼兒知道車輛的名稱及簡單的用途
1.幼兒自由擺弄種汽車
師:汽車城里這么多汽車,看看哪些汽車你們認識,還知道它的名字
2.幼兒嘗試講述自己熟悉的汽車的名稱及簡單的用途
師:有些汽車連教師都不認識,請小朋友把自己帶的汽車介紹一下,別的小朋友帶來的車如果你認識也可以介紹
幼兒回答:救護車是專門送病人到醫(yī)院去的:消防車是救火的;灑水車是給馬路澆水的;翻斗車是專門運用土的……
三、教師介紹早期汽車的`形態(tài)、功能特點
1.出示老爺車,幼兒觀察
師:這是什么汽車?
幼兒回答,教師總結:這是老爺車,這種車是你們爺爺奶奶小時候才有的,現(xiàn)在沒有了,它的速度很慢
2.出示圖片,向幼兒介紹最早的一種汽車
師:老爺車還不是最早的車你們看,這是最早的汽車呢!像什么?像船一樣可以在水中行駛的,人們幫它裝上兩個輪子,就可以在陸地上行駛了,它的速度更慢
四、向幼兒介紹各種先進的、有趣的汽車、擴大幼兒知識面
1.出示汽車圖片九張,讓幼兒嘗試想像這些車的用途與不同之處
師:這些汽車比小朋友帶來的汽車更先進、更有趣、更有用,你們猜猜這些車有什么用處?跟現(xiàn)在的車有什么不同?(嘗試題)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1)兩頭都能開的車;(2)可以一分為二的車,需要時就變成兩輛;(3)可以豎起的車,停車時只用兩個輪子;(4)可以爬山的車……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理解音樂活潑歡快的曲風,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快樂旅行的過程。
2、能以愉快的情緒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寶貝去哪兒》教學音樂、律動音樂、隊旗、記號筆若干,大圖譜一張、小圖譜四張、小黑板四塊。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音樂,熟悉音樂結構。
1、律動入場:跟隨《寶貝去哪兒》的.音樂入場。
2、初步欣賞音樂,嘗試用自己的表達和動作感受音樂中的元素。
二、理解音樂結構,用符號、動作表現(xiàn)“去旅行的過程”。
1、看圖譜理解音樂。
(1)教師聽音樂畫線條圖譜。
(2)聽著音樂、看著圖譜,想象音樂中去哪里旅行、怎么去旅行。
2、組織幼兒討論,將旅行過程中的交通工具和游玩的內(nèi)容用符號記錄下來。
3、根據(jù)完整的圖譜,聽著音樂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旅行的過程”。
三、創(chuàng)編圖譜,合作游戲“寶貝去哪兒”。
1、討論更多的旅行內(nèi)容,分小組練習。
(1)小隊長帶領組員設計“旅行任務卡”。
(2)小組練習并介紹任務卡。
(3)分小組根據(jù)任務卡“去旅行”。
2、完整表現(xiàn)“寶貝去旅行”。
(1)聽音樂結束部分,引導幼兒討論“輪流”的方式進行游戲。
(2)四小組組合任務卡,在完整傾聽音樂的基礎上,全體共同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把眼睛、鼻子、嘴、耳朵這幾個器官藏到教室的各個角落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找寶貝并認識這幾個寶貝,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認識面部器官,并知道這幾個器官在臉部的位置,老師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準確指出五官說出名稱,在幼兒掌握問答后,很輕松的過度到學唱歌曲,記住歌詞,并在這里突破本次活動重點。在記住歌詞的前提下,變化歌詞內(nèi)容,如:把“好寶貝我問你,你的鼻子在哪里”,變成“XXX我問你,你的鼻子在哪里”。讓幼兒再一次被歌曲吸引,從而再一次達到本課時的小**,突破難點,最后隨鋼琴伴唱并變換提問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來加強歌曲的難度,讓幼兒理解歌曲并掌握歌曲。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結構。
2、感受新年的熱鬧,快樂的情緒。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鼓、鈸、鞭炮的聲音。
活動過程:
1、練聲
根據(jù)533|15|531|60|幼兒先聽,然后用“啦”來唱出來。
2、理解歌詞,學習歌曲。
教師:“前幾天我們過的什么節(jié)日?為什么要過這個節(jié)日呢?”(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因為是新的一年由開始了,人們心里很高興,為了慶祝所以要過元旦這個節(jié)日。
教師:“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慶祝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敲鼓、放鞭炮)
教師播放放鞭炮的聲音,用鼓敲歌曲中的節(jié)奏。讓幼兒模仿聲音。
教師:“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老師還準備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呢!想不想聽聽。俊
。ń處熓痉锻暾某槐椋
教師:“你感覺老師唱的哪個地方象剛才的聲音?你來學一學!”(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這一遍你又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歌曲的旋律說歌詞,2——3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唱歌。集體合唱。
3、體驗歌曲的快樂情緒
教師:“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那我們在唱的時候應該怎樣唱呢?”(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根據(jù)你說的,我們一起來唱一遍,我們的臉上要怎么樣?”(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動結束:教師:“我們一起去鞭炮吧!”(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
活動反思:
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shù)囊龑А;顒又饕憩F(xiàn)的是新年的笑聲,也就是把節(jié)日里喜慶的.氣氛以及快樂的心情說出來、唱出來。整個過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夠掌握活動的重點:鼓和鞭炮的聲音(切分音)節(jié)奏。孩子們在活動中對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們非常樂意用自己的各種感官來表現(xiàn)新年的快樂,在說說、唱唱、跳跳的過程中自然完美展現(xiàn)。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跳躍、連貫的旋律特點,感知樂曲ABACA的曲式結構。
2.嘗試合作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曲式的結構,體驗與同伴合作表現(xiàn)的快樂。
活動準備:
《單簧管波爾卡》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舞蹈《交換舞伴》
師:今天來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師,讓我們用熱情的舞蹈來歡迎他們吧。
二、欣賞歌曲--感受樂曲旋律特點,感知樂曲曲式結構
1.第一遍欣賞,初步感知樂曲旋律特點提問:這首樂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哼@首樂曲非常歡快跳躍、連貫。
2.第二遍欣賞,感知相同的樂段,進一步感受旋律特點,嘗試用肢體表現(xiàn)A段提問:
。1)我們再來聽一聽樂曲中有沒有重復出現(xiàn)的音樂?重復出現(xiàn)了幾次?
。2)那么這段重復出現(xiàn)的音樂聽上去感覺怎么樣?
。3)當這段重復的音樂出現(xiàn)時,畫面上什么在隨著音樂轉動? 那么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風車的轉動?
。涸谶@首樂曲中,一共出現(xiàn)了3次重復的音樂。這段音樂非常歡快和跳躍。
3.第三遍欣賞,感知不同的樂段以及旋律特點,嘗試用肢體表現(xiàn)B、C段提問:
。1)除了這三段重復的音樂之外,還穿插著兩段不同的音樂,我們來找找,在這兩段音樂出現(xiàn)時,畫面上又出現(xiàn)了什么?
。2)枝條伸出手臂的時候音樂聽上去感覺怎么樣?那么長花、長樹葉的時候呢?
。3)我們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枝條伸出手臂,然后長出小花和葉子呢?
。哼有兩段音樂是不同的`。當枝條伸展手臂的時候音樂很連貫,當長出嫩嫩的樹葉和美麗的花朵時,音樂又很跳躍。
4.第四遍欣賞,了解樂曲的ABACA的結構特點提問:這首樂曲分為幾段?你是怎樣分的?
。哼@首樂曲分為五段。風車是一個樂段,這個樂段重復出現(xiàn)了3次,長花是一個樂段,長葉子又是一個樂段,它們穿插于三段重復的音樂中。這首好聽的樂曲叫做《單簧管波爾卡》,它是用一種叫單簧管的樂器所演奏的。
三、小組合作--體驗與同伴合作表現(xiàn)的快樂
1.集體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師:我們試試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樂段。
2.分組合作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結構師:接下來我們試試看每一組用不同的動作表示一段音樂。
四、結束
師:讓我們一起去教室討論一下還能用哪些好看的動作來表示不同的樂段。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愛我你就親親我》剪輯音樂片段。
《我喜歡你》進行歌詞替換。
提前拍好的幼兒游戲活動照片。
活動目標
體驗與同伴表達交往的快樂。
幼兒模仿學習說唱部分的動作。
能隨音樂變化找到朋友并做出相應“喜歡”的動作。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初步感知音樂
要求:在唱完歌曲時,找到一個好朋友。
2、感知音樂變化,學習B段動作
。1)提出問題:你找到好朋友了嗎?是誰?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會怎么做呢?
(2)播放照片,引導幼兒說出并嘗試“喜歡你抱抱你、喜歡你親親你、喜歡你夸夸你、喜歡你逗逗你”的動作。
。3)幼兒完整隨音樂練習。
3、跟隨音樂嘗試交換朋友
。1)老師示范找朋友時做的`動作。
(2)老師帶領個別幼兒嘗試練習。
。3)幼兒互相帶動練習。
(4)幼兒分組互相邀請完整游戲,嘗試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4、幼兒集體四散自由找朋友
要求:唱到最后一句歌詞時找到一個新朋友。
5、發(fā)散創(chuàng)編“逗”的動作
要求:每次要用不同的動作逗小伙伴開心,并大聲對好朋友說“我喜炊你”。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10-0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17
大班教案(精選)09-30
大班教案(精選)09-30
[精選]大班教案08-2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4
【精選】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精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