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1、演唱《土撥鼠》
2、欣賞貝多芬的部分音樂作品片斷
教學目標:
根椐新課標對六年級的具體要求,結(jié)和認知、感受、技能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用悠長平穩(wěn)的氣息,柔和連貫的歌聲,唱出主人公對土撥鼠的憐愛和親切的情感,體會流浪者的積極向上的精神。
2、通過音樂素材類比,分析歌曲的音樂元素,更好的表現(xiàn)歌曲。3、通過聽、唱、感受、欣賞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分析歌曲的音樂元素,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
2、了解音樂家的生平,通過對其音樂作品的欣賞、感受,學習音樂家不屈不撓的堅強性格。初步培養(yǎng)學生理解思想內(nèi)涵深刻的音樂作品能力。
教法:
根據(jù)新教材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興趣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等基本理念,我設(shè)計了以下教法:
1、設(shè)置畫面情境,激發(fā)審美動機,形成初步印象。
2、音樂素材類比,獲得音樂技能,展示表現(xiàn)形式。
3、了解人物生平,感受音樂形象,審美情感升華。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鋼琴、打擊樂器
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鄉(xiāng)德國波恩創(chuàng)作的許多歌曲之一。當時人們?yōu)榱松钣须S身帶著土撥鼠(旱獺)到處流浪的習慣,就好比現(xiàn)代人養(yǎng)貓、狗,并帶他們外出游玩一樣,這是一首表現(xiàn)流浪漢與土撥鼠相依為伴的歌曲。歌曲是兩段體結(jié)構(gòu),有四個樂句組成,每句四小節(jié),雙句是單句的重復,a+a1+b+b1,6/8拍子,弱起節(jié)奏。歌曲感情真摯純樸,樂句中可按歌詞的分句進行呼吸。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創(chuàng)設(shè)情景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首音樂的片斷請大家欣賞,聽完之后談一談這兩首作品在內(nèi)容和情緒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播放小提琴曲《思鄉(xiāng)曲》、交響曲《念故鄉(xiāng)》片斷)
2、提問小結(jié):游子飄零他鄉(xiāng)的'孤獨與凄涼,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表現(xiàn)游子思念親人、家鄉(xiāng)的歌曲《土撥鼠》(出示課題),播放錄音或范唱。
4、通過欣賞,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問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這首歌的曲作者是——貝多芬(出示貝多芬的肖像圖),請你說說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學生各抒己見,談感受。
3、這樣一個看似冷漠的人怎么會寫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請大家再把這首歌曲欣賞一遍。在欣賞的過程中要求:
A、請你把你認為應該吸氣換氣的地方用筆標注一下。
B、找出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幾個音是什么?結(jié)束音是什么?
(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樂元素:調(diào)式、速度、力度。
。1)范唱《土撥鼠》的歌譜,找出歌曲構(gòu)成的主干音和結(jié)束音,并出示另外兩段類似《土撥鼠》的旋律(譜略),請同學們哼唱,也找出它們的主干音、結(jié)束音。得出結(jié)論: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結(jié)尾,這樣一類的歌曲通常被稱為小調(diào)歌曲,演唱情緒抒情、優(yōu)美。
。2)復聽歌曲《土撥鼠》,找出比較相同的樂句,對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緒的對比。前一段旋律比較平穩(wěn)、感情比較平靜,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緒顯得較激動。
。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討論如何運用力度來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當?shù)谋憩F(xiàn)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強的的力度來表現(xiàn)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來表現(xiàn)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
(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學生分組表演歌曲
要求:每組設(shè)計一個表演形式(領(lǐng)、齊,打擊樂,拍手擊凳等形式)
2、表演賞析
五、貝多芬作品賞析
1、介紹貝多芬的生平。關(guān)于貝多芬的生平你都了解什么?
2、貝多芬的作品賞析(多媒體展示)
請學生回憶自己聽過或唱過地貝多芬的其它作品,我在其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幾部作品重點欣賞。
要求:說出作品的名稱、主要內(nèi)容、表演形式及作品的時代背景,你最喜歡哪一句。
a.聽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的部分,說說聽后的感受,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此作品的戰(zhàn)斗性和號召性,了解作曲家不屈不撓的堅強性格和“只有通過斗爭才能獲得勝利”
b.聽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歡樂頌”第四樂章片斷。說說聽后的感受、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演出盛況。主題部分大家來演唱,體驗這部作品的恢弘氣勢、不同的演唱形式及樂曲所表達的作曲家的理想:億萬人民成兄弟和自由、平等、博愛。
c.彈貝多芬的鋼琴曲《致愛麗絲》主題部分學生們進行哼唱,并請學生說說關(guān)于樂曲的傳說。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作曲家的豐富情感。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2
一、班級學生的情況分析
1、這個學期,六年級有三個班在上音樂課,每個班有近50名學生。對于美術(shù)課來說,大班人數(shù)多,給課堂管理帶來一些困難。
2、大部分男生都進入了變聲期,這讓他們不愿意唱歌。而且由于叛逆青年的到來和學習任務的加重,很多學生有很強的個人觀念和自己的審美傾向,認為教材和歌曲不好聽。一些學生在戶外接觸了太多的流行音樂,不喜歡課本上的'歌曲。另一部分是課后不碰任何音樂,上課對音樂不感興趣。在這個時期,女生也變得很安靜,不像中低年級熱衷于主動參與,特別不愿意單獨參與。
3、三個班的6 (X)班和6 (X)班的學生上課積極性相對較高,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也很強;6 (X)班課堂紀律很好,但是對音樂不是很有熱情的同學在他們班也比較多。
二、教材分析
。1)第11冊各單元主題及構(gòu)成
1、《同一首歌》
2、草原牧歌
3、多彩美國
4、芬芳的茉莉花
5、荒誕的童話
6、勞動之歌
。2)詮釋本卷演出劇目的特色
1、曲目減少:全書共有9首表演歌曲,表演曲目較五年級有所減少。
2、以民歌為主:九部作品中,外國作品三部,中國民歌五部,中國現(xiàn)代作品一部。在比例上,更強調(diào)學習和演唱各種中外民歌,感受中外民歌的風格特點。
3、合唱曲目:合唱占9首中的4首,較5年級大幅減少。
。ㄈ┙庾x各單位欣賞劇目的特點。從本卷的鑒賞作品來看,知識的重點是民歌,包括中外的。在本卷中,編者要踐行音樂新課程十大理念中的“弘揚民族音樂”和“理解多元文化”兩大理念。要求老師儲備中外民歌知識。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在Word中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
(2)在PowerPoint中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
使學生掌握在文檔中插入音樂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上一課我們制作了圖文并茂的生日賀卡,如果生日賀卡有聲音就更好了,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
二、新授
1. 在Word中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
啟動Word程序,調(diào)入生日賀卡文檔,插入對象(聲音),調(diào)整位置,添加注解,試聽,存盤退出。
(1) 單擊“插入(I)”菜單,選擇“對象”命令。
(2) 在彈出的“對象”對話框中的“新建”選項卡的“對象類型”列表框中,移動右邊的滑塊,選取“聲音”選項。
(3) 單擊“確定”按鈕。
(4) 單擊“錄音機”面板上的“編輯”,并選擇“插入文件”,找到“生日歌”聲音文件,單擊打開。
2、在PowerPoint中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練一練]
第一步:啟動Word程序,打開生日賀卡文檔,選擇文檔,復制。
第二步:啟動PowerPoint程序,建立一個空白文檔,頁面設(shè)置,粘貼、調(diào)整文檔,插入聲音文件,設(shè)置動畫,演示,存盤。
(1)啟動PowerPoint程序;
(2)建立一個空白文檔;
(3)頁面設(shè)置:寬18,高26厘米。
(4)粘貼、調(diào)整文檔:把Word的生日賀卡粘貼到幻燈片中。
(5)插入“生日歌”和設(shè)置動畫效果;
(6)存盤退出。
三、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種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的方法。
兩種方法都可以用。
[練一練]按要求練習。
附:板書設(shè)計:第6課 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
1、在Word中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
2、在PowerPoint中給生日賀卡配上音樂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探究各種樂器的發(fā)生原理,了解樂器的基本組合和制作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設(shè)計草圖來制作一件樂器,培養(yǎng)學生的設(shè)計意識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體會制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探究樂器的發(fā)聲原理,并設(shè)計制作一件樂器。
教學難點:
將材料巧妙利用,合理設(shè)計,使樂器聲音動聽,外觀精美。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自制樂器。
學生:能制作樂器的鐵盒,竹筒紙等多種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看視頻“另類樂器神奇演奏大法”片段。
2.看了這段視頻,你想不想自己也動手做一件樂器呢?出示課題《我做的樂器》。
二、發(fā)展階段
1.選擇材料
(1)聽一聽
引導學生聽打擊樂演奏。樂曲中出現(xiàn)的樂器你認識嗎?請你說一說它們的名稱。
(2)看一看
圖示打擊樂器。老師出示自制樂器,一邊出示一邊演示演奏方法。像這樣能打、敲、搖、刮響的樂器都是打擊樂器。
(3)選一選
你覺得什么材料適合做打擊樂器?并說明理由。
現(xiàn)在老師再添加幾種新的材料:網(wǎng)線、顆粒狀小件(如米粒、豆子、彩珠、鈴鐺、鐵環(huán)等),你能不能再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剛才的材料組合構(gòu)成一件打擊樂器?
(4)試一試
嘗試組合,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組合方式。
小結(jié):不同的材料做成的樂器音質(zhì)是不同的。選擇材料時,先敲一敲、打一打、聽一聽音質(zhì),再根據(jù)需要選擇材料。還可以嘗試把幾種材料組合到一起制作樂器。
2.外形設(shè)計
樂器王國里除了節(jié)奏明快的打擊樂家族,還有一個重要分支,那就是聲音柔美、動聽的'弦樂家族。
(1)聽一聽
引導學生聽弦樂曲。視頻中出現(xiàn)的樂器你認識嗎?請你說一說它們的名稱。
(2)看一看
圖示弦樂器。老師出示自制樂器——豎琴。請學生觀察用橡皮筋做的弦是怎樣繃上的。還可以怎樣繃弦?
(3)想一想
、傧覙返囊糍|(zhì)和什么有關(guān)呢?
、谙覙返耐庑闻c它的發(fā)聲有沒有聯(lián)系呢?
(4)試一試
、賴L試撥響幾件粗細、多少、松緊不同的弦板,體會弦樂音質(zhì)的變化。
、趪L試撥響帶回音箱和不帶回音箱的弦樂及不同大小孔洞的弦樂,體會音質(zhì)的變化
小結(jié):各種樂器獨有的外形并不是隨便設(shè)計出來的,樂器的外形是為了發(fā)出更動聽的聲音而精心設(shè)計的。弦樂是通過改變弦的粗細、多少使音質(zhì)產(chǎn)生變化。弦樂還通過改變孔洞和回音箱的大小形狀來改變音質(zhì)。
3.排列組合
(1)聽一聽
管樂是利用嘴唇把氣流吹入,引起樂器的發(fā)聲部分產(chǎn)生振動而發(fā)聲的樂器。教師演示吹瓶子口,但這個瓶子還不能稱為樂器,現(xiàn)在把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幾個瓶子組合在一起,吹奏起來有音階的變化,就成為一件樂器了。
(2)看一看
欣賞利用排列組合的方式形成的樂器。學生觀察排列組合的方法。
小結(jié):把形狀、質(zhì)地相同的物體按大小相接,順序排列就能組合成一件樂器了。
(3)試一試
收集挑選形狀、材質(zhì)相同的材料按大小排列組合,并試著演奏。
4.裝飾
(1)欣賞各類裝飾獨特的樂器,啟發(fā)學生思維。
(2)裝飾的方法多種多樣,要根據(jù)樂器的材料選擇適合的裝飾方法。
三、創(chuàng)意制作
1.設(shè)計草圖。
2.根據(jù)草圖選材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四、展示評價
1.獨奏并請學生介紹為了使樂器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做了哪些設(shè)計。
2.組織學生按不同種類樂器分組合奏。
五、收拾整理
收拾整理各種工具、材料。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5
第一單元 愛滿人間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2、欣賞歌曲《愛星滿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學習本單元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
2、能自主學唱歌曲并設(shè)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yōu)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并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1、導入
1987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來了兩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鄰里的關(guān)懷、幫助下戰(zhàn)勝了病魔,他們共同述說著這一動人的故事,隨即《愛的奉獻》歌聲響起,感動了在場的觀眾和所有的電視觀眾,歌曲中的"只要你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早已唱遍了了全國。
這一單元的名稱是"愛滿人間",我們必須從小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別人得到幫助,我們也應該堅持去做,這就是我們學習這一單元的目的之一。
這一單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關(guān)愛心的,有的表現(xiàn)朋友之間的愛,也有表現(xiàn)全人類的愛,本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唱《歌聲與微笑》。
2、學唱歌曲
。1)聽一遍范唱錄音。
(2)這首歌同學們早就聽會了,但今天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歌曲的歌詞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nèi)容呢?(師生共同討論)
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真不小。
(3)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部的歌譜(因為此歌大多學生已經(jīng)會唱,所以可以先學唱歌譜),隨后全體學生共同學唱歌唱部分的第二聲部歌譜,應特別注意"3-#5"處#5的音準。
(4)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因?qū)W生已經(jīng)會唱,所以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對聲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壓著唱,四拍的長音要唱夠時值。
。5)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重點放在第二聲部(特別是最后兩小節(jié))。
(6)二聲部合唱,最好是男女聲各有一半唱第一聲部,另一半唱第二聲部。
3、欣賞歌曲
。1)初聽《愛星滿天》的錄音。
。2)師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重點是"世界就是美麗的天空""我們就是美麗的天空,顆顆愛星像滿天的星星"。
。3)復聽。
。4)劃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內(nèi)相同或相似的樂句。
(5)再次欣賞,鼓勵學生輕聲地跟著錄音哼唱。
4、小結(jié)
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本學期第一單元的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單元,我們要牢記這句歌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背唱《歌聲與微笑》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聲部),請同學們在課外多加練習,同時考慮為這首歌曲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動作。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愛的奉獻》
2、欣賞合唱《歡樂頌》
3、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愛的奉獻》并能劃分樂段,感受并表現(xiàn)兩個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初步了解"樂圣"貝多芬及其在世界樂壇的地位和貢獻,并學習他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
3、初步熟悉《歡樂頌》的音調(diào),并能用課堂樂器演奏。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介紹歌曲《愛的奉獻》誕生的背景,聽一遍范唱錄音。
。2)先隨錄音、后隨琴聲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其中穿插朗讀歌詞,并注意第一段歌詞中的四個排比句。
。3)先隨錄音、后隨琴聲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注意"啊"的時值(應是6拍),教師可用指揮動作提示。還應注意該樂段上、下兩句是平行結(jié)構(gòu)。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間"處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對比示范,防止學生混淆。
。4)學唱尾聲部分應用指揮動作提示節(jié)拍。
(5)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為歌曲劃分樂段,并按教科書要求設(shè)計初兩個樂段的強弱變化并提示兩個樂段的情緒要求。
。6)連起來唱幾遍,可分別有幾位學生來領(lǐng)唱和指揮。
2、欣賞歌曲
(1)介紹"樂圣"貝多芬。
貝多芬是世界樂迷熟悉的音樂家?上扔蓪W生來介紹,最后教師補充、總結(jié)。
教科書中的四幅照片簡略的介紹了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讓學生仔細換看圖片好閱讀說明文字。
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結(jié)構(gòu)最宏偉的`,通常有三到四個樂章,我們今天欣賞的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題,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歡樂頌》是貝多芬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現(xiàn),他想象的全人類擁抱起來、團結(jié)起來的場面雖然是一種理想,但在當時乃至現(xiàn)在仍具有積極的作用!兜诰沤豁懬肥籽莴@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歡呼聲幾乎要將大廳的屋頂掀翻,可見這首交響曲深得民心。
。3)欣賞合唱《歡樂頌》。
。4)學生學唱第一聲部的歌譜。
。5)復聽。
3、器樂演奏
。1)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主旋律。
(2)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擊樂器,教師或?qū)W生指揮。
4、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唱了《愛的奉獻》,初步了解了"樂圣"貝多芬。有關(guān)貝多芬的故事還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請們在課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響,舉辦一次"走近貝多芬"的主題欣賞會。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歡樂頌》
2、集體舞《歌聲與微笑》
【教學目標】
1、能準確、和諧地演唱二部合唱《歡樂頌》,并能背唱第一聲部。
2、在分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過程中,發(fā)揮大多數(shù)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3、在學跳集體舞的過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潑、熱情參與。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學唱《歡樂頌》的第一聲部歌譜及歌詞。
。2)學唱《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歌譜及歌詞。
。3)二聲部合唱。
。4)大部分學生演唱,小部分學生用課堂樂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換幾次)。
。5)背唱《歡樂頌》,教師指揮,用錄音帶伴奏。
2、集體舞
。1)教師提出分小組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要求,即動作要簡單易學、舒展大方、富有節(jié)奏感,也可以適當編一些雙人的動作(可參考教材上的照片。每個組可以只編1-2個動作。要求人人參與,不要只靠個別骨干來創(chuàng)編,其他人旁觀。
。2)分小組創(chuàng)編集體舞動作。
。3)各小組匯報表演。
(4)教師將各組最優(yōu)秀的動作集中起來,加以組合或略加改編,組成集體舞的基本動作。
。5)隨《歌聲與微笑》的音樂,同學學習集體舞的基本動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學生,隨音樂完整地跳集體舞的基本動作。
。7)全體學生一起跳集體舞。
3、小結(jié)
我們在自己的樂隊伴奏下,演唱了《歡樂頌》,還創(chuàng)編了集體舞《歌聲與微笑》,可是因為時間的原因未能盡興,我們可以在課外活動的時間內(nèi)再次縱情的歌舞,集體舞能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可以增進班級的團結(jié),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學也能大膽的參與,增強陽光少年的活力。
【課后反思】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能對以“火車”為題的音樂作品產(chǎn)生學習興趣,樂于進一步體會音樂作品風格上的差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對火車極其他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夠在學習運用歌曲中表情記號的基礎(chǔ)上,以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火車來了》。記住并能解釋什么是變拍子。
三、欣賞《凱皮拉的小火車》和《太平洋123》,能夠感受,體驗節(jié)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變化在表現(xiàn)音樂上的作用,并能以語言或者動作等形式對音樂做出反應。
教學重難點:
一. 學習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
二. 欣賞樂曲,讓學生充分體會樂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民歌《火車來了》
——背景: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guān)懷下,將鐵路修建到邊疆——新疆,是一件大喜事。它大大地加強了同內(nèi)地的聯(lián)系,促進了新疆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歌曲表達了新疆各族人民以興高采烈的心情歡迎火車開進新疆的場景和對黨的歌頌,正如歌詞所說的:“共產(chǎn)黨帶來好時光,幸福日子萬年長”。
——學習歌曲,先聽范唱,邊聽邊想:
樂曲是幾拍子的?你聽得出樂曲帶有新疆風格嗎?
——學生聽歌曲,思考問題
——學習歌詞
——學生自由地學習歌詞
——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學習旋律,跟著老師的琴來演唱旋律
——反復演唱
——學生自己分四人小組演唱旋律
——學生跟著老師的琴來演唱旋律
——學習歌曲,詞曲結(jié)合
——輕輕地和老師一起學習歌曲,詞曲結(jié)合,跟著老師的琴把三段歌詞結(jié)合起來演唱
——跟著磁帶伴奏演唱歌曲
——處理歌曲:
讓學生劃出強弱記號
——聽錄音,學生模仿歌曲中的強弱
——問:歌曲的強弱代表什么呢?
——代表火車漸漸遠去
——學生跟琴模仿
——小結(jié)
——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巴西的音樂作品《凱皮拉的小火車》。
——簡介:
是巴西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樂要素,如悠長的民歌旋律,大小調(diào)式交替特點,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樂器:巴西鈴鼓、響葫蘆、卡巴薩等,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段,借鑒巴赫風格,以管弦樂的這種形式,創(chuàng)作了這首樂曲。
——欣賞樂曲,邊聽邊想:
你對樂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樂曲是否把你帶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車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樂的節(jié)奏和音響?
——學生邊聽邊想,聽完后四人小組討論
——師提問,生發(fā)揮
——你知道什么是“凱皮拉”嗎?這首樂曲的風格有哪些與眾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國文化的作品?
——學生學習后回答老師
——你可以在地圖上找到巴西嗎?(出示世界地圖)
——學生找
——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創(chuàng)作的這部作品?巴西當時的情況怎樣?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現(xiàn)了巴西農(nóng)場的小火車?(學生通過自己準備的資料回答老師)
——你可以邊聽邊唱音樂中的旋律嗎?(學生與老師一起跟著旋律哼一哼)
——這首歌曲的情緒是因乘火車而快樂的,還是因沉重勞動而憂傷的?為什么?農(nóng)場的.人喜歡火車嗎?
——學生面對老師提出的一連串的問題,通過再次地欣賞,進行討論
——音樂中有哪些節(jié)奏令你感覺十分獨特?與你聽過的美洲、非洲、歐洲的音樂節(jié)奏、美國的流行音樂有相同之處嗎?
——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寫火車運行和火車乘坐人的心情的嗎?
——學生帶著老師的問題再次討論
——小結(jié)
——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師生問好
——復習歌曲《火車來了》
——欣賞《太平洋231》
——簡單介紹作者:
奧涅格,瑞士作曲家。音樂具有強烈的個性,他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音樂語言大膽而自由,在和聲色彩上受法國先鋒派的影響,在流派上屬于新古典主義。他認為自己“既不是多調(diào)性派、無調(diào)性派、也不是十二音技法派”。
——音樂作品分析:
管弦樂《太平洋231》是奧涅格于1923年創(chuàng)作的交響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24年5月8日首演于巴黎歌劇院,聽眾反映強烈,被稱作是20世紀20年代現(xiàn)代派的最新作品。“太平洋231”是當時蒸汽機車中一種先進的大型火車頭,因其每邊共有以2+3+1組合而成的6個車輪而得名。奧涅格特別鐘愛火車頭,他曾說:“如同別人愛馬一樣,我始終熱愛火車頭。對我來說火車頭簡直是有生命的……”
——初聽,邊聽邊想:
你通過欣賞,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聽,邊聽邊想:
你能把樂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節(jié)奏寫出來嗎?
——你能根據(jù)火車的速度把節(jié)奏排一排順序嗎?
——復聽。
對三部寫火車的作品進行比較
——你乘坐過火車嗎?說一說你第一次坐火車的印象。把你搜集到的有關(guān)火車的音樂、詩歌、舞蹈、圖片、照片和模型介紹給大家。
——小結(jié)
——師生再見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現(xiàn)在一般都十三、四歲了,心理都趨向成熟,他們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豐富,對抽象事物思考也會加強,但在想象力上或許有所減弱,換句話講,他們的表達方式與中低段有明顯區(qū)別,他們更希望在小范圍內(nèi)討論。所以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在語言方面有所改變,可以一種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對話提問,而且語言中要不時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是六年級上冊,本冊教材的內(nèi)容都明顯的很有深度,首先從欣賞上說,全冊共有七課,1、同一首歌“芬芳茉莉”2、“悠揚民歌”3、“美麗童話”4、“京腔京韻”5、“贊美的心”6、“兩岸情深”7、“七色光彩”
四、教學目標
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lǐng)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chuàng)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shù)的魅力吸引學生。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yǎng)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
。3)、培養(yǎng)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
。4)、培養(yǎng)藝術(shù)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5)、培養(yǎng)樂觀的態(tài)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
五、教學內(nèi)容:
1、歌唱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發(fā)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jié)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yǎng)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xié)調(diào)。
2、基本知識部分: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3)、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3、欣賞部分:
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shù)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賞方面,大多數(shù)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五、工作措施:
。1)總結(jié)經(jīng)驗。認真?zhèn)湔n,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shè)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地使用現(xiàn)代化的電教設(shè)備,豐富教
。5)密切聯(lián)系學生,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經(jīng)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六、課時安排:
第一周 9.1-9.5---------------------------學唱歌曲《茉莉花》
第二周9.6-9.12----------欣賞歌曲《東邊升起月亮》學唱歌曲《茉莉花》
第三周9.13--9.19----學唱歌曲《媽媽格桑拉》、欣賞歌曲《小河淌水》
第四周9.20-9.26---------學唱歌曲《趕圩歸來》、欣賞音樂《迪克西島》
第五周9.27-10.3---學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來》、欣賞音樂《波斯市場》
第六周10.4-10.10--------學唱歌曲《校園小戲迷》欣賞音樂《包龍圖打坐在開封》
第七周10.11-10.17------------學唱歌曲《京劇行當》欣賞音樂《你待同志親如家》
第八周10.18-10.24------------學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欣賞音樂《五彩繽紛的大地》第九周10.25-10.31-----------------------------學唱歌曲《龍的傳人》
第十周11.1-11.7----------欣賞音樂《黃河頌》《阿里山的姑娘》
第十一周11.8-11.14---------------------------配樂朗誦《半屏山》
第十二周11.15-11.21-------------------------學唱歌曲《螢火蟲》《木星——歡樂使者》
第十三11.22-11.18------------------------聽賞《七色彩之光》《日出》
第十四周----十六周11.29-12.19---------------------復習
第十七----十八周12.20-1.2————————————復習
第十九周————————————————考試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花非花》這首歌曲,使學生了解此曲作者、歌詞以及歌曲背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與呼吸在歌曲中的運用,為初學者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掌握歌曲的旋律、音準、調(diào)式及語言的準確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本詩的作者,感受我國豐富的古詩文化。
教學重點:
聲音統(tǒng)一,氣息均勻的控制能力。
教學難點:
歌曲結(jié)尾部分的減慢與延長漸弱要做的恰到好處。
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的歌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的古詩,黃自先生為其配曲,黃自是我國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貒,在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音樂人才。如作曲家江定山、劉雪、賀綠汀、陳田鶴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黃自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gui)(今山西渭南北)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欣賞感受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1=C至1=G
二、情境導入
1、出示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讓學生說說詩的作者是誰?
2、出示視頻,介紹白居易。
3、揭題“今天,老師也為大家?guī)砹艘皇装拙右椎脑姟2煌氖,是用歌聲來表現(xiàn)詩句的,我們一起欣賞!”(出示視頻“花非花”)
4、介紹歌曲作者黃自。
三、寓教于樂
教唱歌曲
1、先用“l(fā)u”模唱。
2、按節(jié)奏讀歌詞。
3、學生輕唱歌詞。(注意音準,尤其是高音部分,需要較強的氣息控制。延音記號,2處1拍半,結(jié)尾1處3拍)
4、完整唱詞。(有強弱的演唱,首先要注意弱音開頭,不要唱的太重,中間部分的由強到弱,結(jié)尾部分的漸弱要控制好,每一句的吐字要掌握好)
5、學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
在學唱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輕柔、優(yōu)美的聲音來演唱。每個字的字頭可唱得稍為、虛幻而柔美些,體現(xiàn)、朦朧詩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變化。注意氣息的運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無覓處”的漸慢與漸弱的處理,氣息要控制好。
四、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請生討論這首詩的.意思,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師總結(jié),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詩中的惆悵柔美,對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3、再唱歌曲,用歌聲表達詩中的惆悵柔美。
4、請生說說歌中的P和漸弱起的作用,師總結(jié)。
5、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分組演唱。
五、拓展延伸
1、請生自己編一首小詩或者用自己編的小詩和自己喜歡的詩句填入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
2、小組間評價反饋。
六、完美結(jié)課
請同學們課后用正確的歌唱姿勢、準確的呼吸方法,認真體會歌曲的含意,準確詮釋表達作品。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感受音樂與詩歌結(jié)合得完美貼切、珠聯(lián)璧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聲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學生能夠詠唱三首古詩詞,知道珍惜光陰和美好事物的道理。學生能夠用頭聲位置、有氣息支持的聲音背唱《花非花》。學生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并結(jié)合力度記號進行有感情的演唱。
總體來說,在“詠唱古詩詞”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可通過分析詩詞、朗讀詩詞進而分析音樂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也可采用引入有關(guān)詩詞或文學作品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情境設(shè)計導入反響熱烈在課堂初始即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中掌握技能,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講解技巧、儀態(tài)、肢體示范動作等,讓學生學到技能方法;練習效果突出根據(jù)對學生不同方式的發(fā)聲訓練,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學生分小組學習、互動設(shè)計反饋較好在氣息練習、發(fā)聲練習、找重難點、解決重難點時,學生的團隊合作、互動的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學生真正體驗了唱歌的技巧,學習的方法,更懂得了合作的快樂,培養(yǎng)了學生日后工作中所需具備的技能。 學生互評效果好,學生上臺表演完,都要進行學生互相評價,老師最終點評,既可以鍛 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yè)點評能力,共同學習。
不足之處:
學生自己發(fā)揮的機會太少,不能充分做到課堂以學生為主,仍然有些被動。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9
保衛(wèi)黃河
教學目標:
1、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學生能對母親河產(chǎn)生熱愛之情并能充滿激情的演唱。
2、欣賞合唱《長江之歌》,感受歌曲氣勢磅礴的旋律特點及對長江的贊美之情。
3、在對比聆聽過程中,初步了解獨唱、齊唱、合唱的含義,并能用輪唱的形式演唱《保衛(wèi)黃河》。
教學重難點:(責任編輯: )
1、激昂地演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
2、感受欣賞曲的旋律特點。
3、歌曲輪唱。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歌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殷秀梅演唱的《長江之歌》走進教室。
二、欣賞教學
。ㄒ唬┏趼牐
哪位同學知道剛才聽到的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是的,這首歌曲的名字是《長江之歌》。你們能感受到歌曲是什么樣的情緒嗎?(激昂、優(yōu)美、深情、洋溢著贊美之情……)
。ㄔO(shè)計意圖:欣賞獨唱《長江之歌》,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情緒,為對比演唱形式的不同作鋪墊。)
。ǘ⿵吐
下面再請同學們欣賞《長江之歌》
1、聆聽這首《長江之歌》的演唱形式和剛才進教室時聽到的《長江之歌》有什么不同?
2、運用這么多形式的演唱給你什么感受?(演唱形式的變化,尤其是四個聲部演唱使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了,充滿了立體聲音的感覺。
3、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長江之歌》,好嗎?
(三)再次欣賞
1、師:讓我們再一次欣賞《長江之歌》。
2、教師提出欣賞要求: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復的`?哪些地方比較柔美抒情?哪里推向高潮?
3、學生欣賞后回答。(為什么重復?怎樣體現(xiàn)柔美抒情?)
根據(jù)旋律的特點歌曲自然地形成了三個段落,請同學們一起唱一唱第一段旋律曲譜,并用手劃出旋律線,看看這段旋律有什么特點?(起伏很大、有大起大落之感,描繪了長江源頭江水滾滾,急流涌進的磅礴氣勢。)
那么相比之下中部的旋律又有什么特點呢?(緩緩起伏、平穩(wěn),描繪了長江水緩緩流淌,委婉秀麗的中下游之美。)
第三部分重復了第一段,將歌曲推向高潮,再一次描繪了長江的雄偉壯麗,給人以激動人心的感覺。
三、學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
導入:同學們,比起長江,我國還有一條母親河更加雄偉、急流洶涌,知道是什么河嗎?(黃河)那你們知道黃河在哪里嗎?說到黃河,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一首歌曲,請同學們欣賞。
1、欣賞歌曲錄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這首歌曲吧,聽到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保衛(wèi)黃河)這首歌曲就是《保衛(wèi)黃河》,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它誕生于抗日戰(zhàn)爭年代,已經(jīng)經(jīng)歷六十多年的時光,如今仍然在華夏大地上傳唱不衰,給了中國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在欣賞一遍歌曲。(教師出示歌片)
2、再聽歌曲錄音
這首歌曲與《長江之歌》比較,在速度、節(jié)奏情緒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緊湊、緊張、激烈……)我們一起來學唱《保衛(wèi)黃河》。
3、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輕聲用“當”模唱旋律。
4、視唱曲譜。
師:歌曲歌曲《保衛(wèi)黃河》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日的堅定信念。樂譜中藍色部分的旋律(書中最后兩行)有什么特點?應該用怎樣的力度來演唱,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情緒?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來,教師可以告訴學生。)
師:此處的旋律具有推動力,休止符處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為基點,從1到2、3不斷擴展,這是運用了“模進”的方法,請同學們唱一唱,感受這一段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緒?
生:視唱曲譜,感受旋律情緒特點。
教師小結(jié):運用模進的方法充分表現(xiàn)了人民武裝的不斷壯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斷高漲。
5、教師鋼琴伴奏,學生完整視唱曲譜。
6、填詞演唱。
7、欣賞《保衛(wèi)黃河》輪唱片段
同學們唱得非常好,老師想給你們增加一點難度,換一種唱法,可以嗎?再欣賞一遍歌曲。
教師提問: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l(fā)和引導學生聽出歌曲中運用了“輪唱”的演唱形式。)
教師提問:輪唱與齊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ㄒ龑W生領(lǐng)悟到采用輪唱是為了更形象的表現(xiàn)抗日浪潮遍布中華大地、此起彼伏的壯觀場面。)
8、學生學習用二部輪唱的形式來演唱。
教師指導演唱。可以找個別學生指揮,其他學生演唱。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保衛(wèi)黃河》只是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黃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學們課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課我們共同來學習。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舞劇《小刀會》劇情。
2.通過記憶法,隨錄音哼唱歌曲《花香鼓舞》,記憶主題旋律。通過欣賞歌曲《花香鼓舞》,引導學生喜歡歌曲的江南音樂風格。
教學重、難點
記憶主題旋律,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了解樂曲所表達的意境。
教材分析
《花香鼓舞》是民族舞劇《小刀會》中的選曲,表現(xiàn)的是小刀會起義軍打敗清兵和英兵,占領(lǐng)了上海城,老百姓跳起《花香鼓舞》歡迎起義軍,慶祝勝利的情景!痘ㄏ愎奈琛返男扇〔挠诮K揚州地區(qū)的《漁籃花鼓》。如果把它與《茉莉花》對照一下,可以明顯地感到與《茉莉花》在旋律走向和節(jié)奏上的相似之處。
《花香鼓舞》“”《茉莉花》“”
歌曲為一段體,徵調(diào)式轉(zhuǎn)宮調(diào)式,由五個樂句構(gòu)成。第一樂句六小節(jié),圍繞5音上下回轉(zhuǎn),連音與斷音的交替運用和直接上行到音,使音樂顯得明朗、活潑,前兩小節(jié)的旋律與《茉莉花》第二、三小節(jié)的旋律一樣,一開始就給人明顯的江南音調(diào)特征,使人聯(lián)想起江南特有的水鄉(xiāng)景色。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同頭換尾,后半句從5下行到1在2音上回繞,音樂更顯得柔和。第三樂句和第四樂句是連接的兩個樂句,每個樂句五小節(jié),中間沒有明顯分句的痕跡。前兩小節(jié)節(jié)奏的變化和八分休止符的運用增添了歌曲的活潑情緒。第五樂句是第四樂句的擴展句,共八小節(jié),前三小節(jié)是襯詞,音樂使用了前面部分樂句的元素,然后重復第四樂句結(jié)束。全曲始終圍繞著5音,最后轉(zhuǎn)回宮調(diào),婉轉(zhuǎn)、細膩,具有典型的`江南音樂風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學要求:老師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舞劇小刀會的片斷,介紹《小刀會》的劇情,介紹《花香鼓舞》在整個舞劇中的地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欣賞《花香鼓舞》
1.教學要求:初次聆聽歌曲《花香鼓舞》。
師:說出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速度有什么特點?
生:優(yōu)美、婉轉(zhuǎn),速度稍慢,具有江南地區(qū)的音樂特征。
2.再次聆聽歌曲《花香鼓舞》。
師:聽辨這首歌曲的旋律和哪首江南民歌的旋律相似?
生:茉莉花……
分析《花香鼓舞》《茉莉花》的相似之處。
教學要求:聽辨兩首歌曲,感受兩首歌曲在旋律、音樂風格上的相同之處。
教師播放歌曲《花香鼓舞》和《茉莉花》。
生:都是優(yōu)美婉轉(zhuǎn)具有江南小調(diào)的音樂風格特點的樂曲。
3.教師出示《花香鼓舞》歌曲譜例,學生哼唱歌曲的旋律。
教學要求:學生隨錄音劃拍子演唱,注意十六分音符演唱時要連貫,把握歌曲婉轉(zhuǎn)的藝術(shù)風格。
4.欣賞《小刀會》序曲。
教學要求:通過欣賞,再一次熟悉《花香鼓舞》的音樂,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加深對作品的了解。
三、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欣賞的歌曲《花香鼓舞》具有江南地區(qū)的音樂風格特征。同學們在熟悉這首作品以后,還可以找一找與其類似的音樂作品,拓寬我們的音樂視野。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一、能用飽滿、有力、較有彈性的聲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這首歌的音樂體裁,愿意參與這首歌的編創(chuàng)活動。
二、喜歡聆聽、演唱本課的三首歌曲,樂于了解音樂與人的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愿意參加班級音樂會的活動。
三、聆聽《致音樂》和《美妙的琴聲》,關(guān)注歌曲的內(nèi)容、旋律、伴奏及結(jié)構(gòu)形式,能夠記住其主要的旋律。
教學重難點:
一、 學習演唱歌曲,體會軍營歌曲的氣勢
二、 聽賞國外著名作曲家的歌曲,感受古典樂的韻味。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用具:
教科書、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廣為流傳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介紹作者:
臧云飛,作曲家。戰(zhàn)友歌舞團作曲。創(chuàng)作歌曲有《珠穆朗瑪》、《當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個祝福》等軍隊歌曲。
——聽范唱,邊聽邊想:
你能聽著歌曲,想想部隊里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歌曲的情緒怎樣?
——學生聽,然后舉手發(fā)言
——學習歌曲,再聽歌曲,邊聽邊在心里跟著歌曲哼一哼旋律
——很多同學都會唱這首歌曲,請大家跟著錄音機輕聲地演唱,老師糾正不對的地方
——指導:唱到高音的時候,請同學們用假聲來演唱
——請大家跟著歌曲的伴奏,大聲地用圓潤地聲音來演唱歌曲。
——分小組,最多不超過八個人排練歌曲,要求:聲音圓潤,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緒,要求加上動作。
——學生排練
——表演
——評價
——小結(jié)
——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
——介紹舒伯特:奧地利作曲家,父親是教師,自幼隨父兄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808年開始,在維也納皇家教堂唱詩班任歌童并開始學習作曲。1813年,在其父親任教的學校任音樂老師,同時從事作曲。1818年辭去教師職務,專心從事作曲。因窮困潦倒、疾病纏身,一度依賴友人資助為生。后來,曾在宮廷任教幾年。1828年,因傷寒病逝世。
——介紹《致音樂》的由來:19世紀初,德國詩人肖貝爾寫了一首《致音樂》的詩。這首詩的第一段內(nèi)容,闡述了音樂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趕走了心中的憂郁乃至生活給自己的打擊。這段詩的內(nèi)容,與法國作家羅蘭的體驗是那樣的一致。他說:“當我生病的時候,莫扎特悅耳的音調(diào),好象情人似的,在枕畔看護我……”當舒伯特讀到這首詩后,對起頗感興趣,于是譜寫了《致音樂》這首藝術(shù)歌曲。
——學習歌曲
——聆聽歌曲,邊聽邊帶著老師對作者與歌曲的介紹展開想象,你想到了什么?
——學習旋律
——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把旋律唱一唱
——學生自己唱旋律
——學習歌詞
——請同學們用朗讀詩歌的聲音來有感情地把歌詞朗讀一次
——詞曲結(jié)合
——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跟著錄音機邊聽邊在心里面演唱歌曲
——請同學們用輕輕地聲音來演唱歌曲
——老師指導唱得不對的地方
——用悠揚、動聽圓潤地聲音來演唱歌曲
——學生自由組合,對本歌曲進行展示
——展示
——評價
——小結(jié)
——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的音樂課是非常輕松的一節(jié)音樂課,因為我想帶大家去欣賞一首非常幽默的樂曲,這首樂曲不僅有鋼琴獨奏的版本還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
——是什么呢?你聽聽:播放《幽默曲》
——學生馬上做出反映,表示聽過
——對,這是非常著名的樂曲,我們今天欣賞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來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樂》
——介紹作者: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觸民間音樂,初步學會演奏小提琴和管風琴。代表作品有:《E小調(diào)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等。
——音樂分析:
幽默曲是一種風趣、愉悅的小型器樂曲。這種樂曲以節(jié)奏鮮明、旋律短小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較強。
——再聽:
本歌曲分為幾段?
——學生聽,分為三段
——分段欣賞,第一段:
本段運用了什么節(jié)奏型最多?(附點節(jié)奏最多)
——第二段:
本段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帶人們進入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之中)
——第三段:
和第一段有區(qū)別嗎?
——再完整地欣賞全曲
——小結(jié)
——師生再見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12
)音準的小問題后,歌曲很快就學會了,還唱得很有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教學目標:
1.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2.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guān)知識。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奧林匹克知識。
學生匯報完后,師總結(jié)。
導入欣賞內(nèi)容《奧林匹克號角》。
2.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1)初聽樂曲。
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速度?情緒?
(2)師簡介作品。
。3)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緒?
聽賞第二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節(jié)奏有何變化?與第一主題有何不同?
聽賞第三主題。
這段旋律與第一、二主題又有何不同?
。4)總結(jié)曲式結(jié)構(gòu)。
。5)完整欣賞。
。6)欣賞了這首樂曲后,請說一說你的感受。
3.觀看錄像片段:體現(xiàn)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的資料。邊看邊再次聽賞。
4.總結(jié)。
通過欣賞樂曲,使學生學習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課后反思:
在上完欣賞管弦樂合奏〈奧林匹克號角〉一課后,針對自己的教學雖然有欣慰的地方,但多少還有令我遺憾之處!秺W林匹克號角》是為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而創(chuàng)作的。樂曲高亢激昂,向全世界傳遞著友誼和真情,鼓舞著運動健兒們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在欣賞樂曲之前我先把管弦樂隊編制及樂器做了介紹。在介紹樂隊編制時,我介紹了管樂有銅管組(小號、圓號、長號、長笛、短笛等),木管組(單簧管、雙簧管、大管等),弦樂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豎琴等)。在介紹時我只采用了語言描述的方法。課后我覺著在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下這些不夠,我應該給他們找一些相關(guān)圖片和音響資料,讓他們從視覺、聽覺上立體的把握樂器的特征。在欣賞樂曲時,我讓他們帶著問題先聽了一遍。然后分段再聽。讓同學門在我的引導下自己去感受樂曲的兩個主題及不同樂器所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等。經(jīng)過這一個月的音樂踐工作,我收獲到了很多,講臺雖小,卻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發(fā)揮余地和想象空間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鞏固《紅太陽照山河》的旋律;
2、通過欣賞歌曲《大風車》,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內(nèi)容:
1、復習歌曲《紅太陽照山河》的旋律;
2、認識風車,了解風車的外形;
3、聽賞、跟唱歌曲《大風車》;
4、風車游戲。
教學難點:
1、對風車相關(guān)知識的認知;
2、對歌曲《大風車》歌曲歡快情緒的感受;
3、通過做風車游戲,理解風力大小和風車轉(zhuǎn)速的關(guān)系。
解決難點的方法:
1、教師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圖片、實物等)引導學生了解風車的相關(guān)知識;
2、通過對歌曲的反復聆聽、教師簡單教唱、跟唱、歌詞理解等形式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3、讓每個學生參與到風車游戲當中來,切身感受風力和轉(zhuǎn)速的關(guān)系。
學生分析:
六年級共6名,相對于其他班級而言,學生普遍對音樂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A類學生1名,B類學生3名,C類學生2名。
A類學生:趙毅
B類學生:王雨涵、張繼文、王夢妙
C類學生:張秋雨、郭振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guī)
1、教師彈鋼琴曲《春江花月夜》的片段,穩(wěn)定學生情緒;
2、音樂師生問好;
3、聲音訓練:動物叫;《歡樂頌》
二、復習歌曲《紅太陽照山河》,教師鋼琴伴奏,學生打開課本演唱歌曲。演唱完教師糾錯,提出要求再次演唱歌曲。
三、利用實物風車導入新課《大風車》。
欣賞不同的風車,讓學生描述風車的外形。(顏色,形狀等)
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漂亮的風車,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好嗎?
四、欣賞
1、初聽歌曲《大風車》,老師播放視頻。
2、看著大屏幕跟鋼琴試唱歌曲《大風車》。
3、老師帶情緒范唱歌曲《大風車》,學生帶問題聆聽。
誰能說一說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
歌曲的速度是慢的還是稍快的?
3、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帶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4、歌曲中重點部分的引導及糾正、教唱。大風車三個字是八分音符,后面是個八分休止符,一定要唱出來才能表現(xiàn)出歌曲的歡快情趣;明天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拍,一定要拖夠;最后一句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分音符,后面緊接著是個空拍,一定要表現(xiàn)出來,給人一種全曲的結(jié)束感。
5、跟鋼琴或視頻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大風車》。
五、風車游戲
引導:1、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在沒有風的情況下,風車會轉(zhuǎn)嗎?
2、那么風力大的時候風車轉(zhuǎn)的快還是慢呢?相反風力小的時候風車就會轉(zhuǎn)的慢一些。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來做個風車游戲好不好?
游戲規(guī)則:大家圍成一個圈兒,每個人都是風車的風葉,當老師喊起大風了,你們就圍著圈跑起來,當聽到老師喊風變小了,你們就圍著圈走,很簡單,大家聽明白了嗎?
老師放《大風車》的音樂,開始游戲。
六、課堂結(jié)束,小結(jié)。
【小學六年級音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音樂教案07-19
小學音樂教案01-09
小學音樂教案(精選3篇)10-07
人教版六年級音樂教案07-26
小學生的音樂《大!方贪09-23
小學音樂《理發(fā)師》教案08-25
小學植樹節(jié)音樂教案03-08
關(guān)于小學音樂教案(12篇)01-07
關(guān)于小學音樂教案12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