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9篇【精】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本單元學習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加深對我國民族文化的了解與熱愛。
2、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動口、動手、動筆的能力,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達到整理資料的兩項要求
教學難點:搜集資料的途徑的落實,按主題分類的指導。
教學準備:
1、提前分組,落實搜集資料的途徑。
2、請組長填寫表格。(表格見后面)
3、教師準備一些有關(guān)故事或歌謠。
4、歌謠文字稿、一份小報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許多民間故事,你們看有的神鳥,有的格薩爾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節(jié),有的劉三姐。在我們這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還有許許多多民間故事和民間歌謠呢!今天,我們就召開一個故事會,請各組同學來講講你們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謠。
2、提出要求:
。1)講故事或歌謠時吐字清楚,內(nèi)容健康、具體。
(2)語氣生動、用手勢助說話氣勢。
3、全班交流
4、介紹過程
剛才同學們故事講的好,能把你們搜集過程或整理過程向全班介紹嗎?
(1)組長將填寫表格利用投影給同學們看,并進行講解。
(2)組員補充并說說體會
表格一搜集途徑
時間小組成員搜集途徑(畫“√”)具體內(nèi)容
采訪圖書館
上網(wǎng)讀物
表格二整理資料
按主題分類故事名舉例
善良、美好的
勤勞、質(zhì)樸的
勇敢、無畏的
聰明、智慧的
二、各組把找到的民間故事及歌謠作為內(nèi)容辦一份小報,在全班展示并評出最佳編輯、記者、優(yōu)秀小報。
(出示老師找的歌謠,讓學生讀一讀,出示教師準備的一份小報請同學參看。)
編寫故事
教學目標;
1、大膽想象,清楚完整地寫一個故事。培養(yǎng)學生想象、書面表達能力。
2、懂得續(xù)寫故事所表達的意思應與原文內(nèi)容一致。
3、故事內(nèi)容具體,有故事情節(ji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還記得《神鳥》的故事嗎?誰能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神鳥”給可汗講了三個小故事,什么內(nèi)容,都是歌頌什么,批評什么呢?
3、可汗不甘心失敗,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鳥,神鳥又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什么故事呢?你們現(xiàn)在就是這只神鳥,想想,你準備講什么故事呢?
二、根據(jù)原文,選擇材料
1、同桌互相說說(故事中角色是誰?故事內(nèi)容是怎樣的?)
2、全班交流。請2-3名說說
3、評議:哪些材料選的好,為什么?
4、小結(jié):選材必須與原文意思一致,不能與課文內(nèi)容脫節(jié)。怎樣保持一致呢?
要點:(1)歌頌小動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質(zhì)。
。2)被主人誤解錯殺了。
。3)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內(nèi)容具體,情節(jié)感人
1、出示例段,請大家修改
2、看來,要使故事情節(jié)感人就要有具體內(nèi)容。
要點:(1)寫故事時,要想好這個故事分為幾個環(huán)節(jié),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順序。
。2)寫故事時每個人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寫出來。
。3)要把感人之處、令人同情之處寫具體。
四、寫出作文,互相評改
1、學生自己寫文2、讀文,學生評議。(按習作討論平臺中的三個問題評議)
2、修改作文,抄寫作文
語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梨子、蘋果等水果的顏色,以水果的顏色為題材創(chuàng)編兒歌,語文教案-水果歌。
2、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梨子、蘋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涂色,反面涂有顏色)。
2、水果掛飾(梨子、蘋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呀,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是誰呢?現(xiàn)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
。、教師逐一出示蘋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圖片(沒涂顏色的一面),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
。、“仔細看看,它們有顏色嗎?”(沒有)
。、請幼兒說說蘋果是什么顏色的,說對了,老師則將圖片翻過來,即紅紅的蘋果。
。、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說說其它水果的顏色,如說對了,老師則將該水果的圖片翻過來,即黃梨子、紫葡萄、綠西瓜。
二、編兒歌《水果歌》
老師告訴幼兒要根據(jù)水果的顏色來編兒歌。
。薄⒔o蘋果編。
老師先編一句:什么水果紅紅的?啟發(fā)幼兒編第二句:蘋果蘋果紅紅的。告訴幼兒把老師編的一句和小朋友編的一句連起來,兒歌就編好了。
。、給梨子編。
由老師編第一句:什么水果黃黃的?啟發(fā)幼兒說出“梨子梨子黃黃的。”
。、給葡萄編。
“現(xiàn)在我們給葡萄編。誰來編第一句?”請一能力強的幼兒編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編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請幼兒把剛才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什么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幼兒教案《語文教案-水果歌》。什么水果黃黃的?梨子梨子黃黃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怠ⅰ靶∨笥褌兙幍膬焊枵婧寐牎,F(xiàn)在我們再給西瓜編。誰會把兩句一下子編出來?”
請幼兒模仿前面的.句式編出:什么水果綠綠的?西瓜西瓜綠綠的。
6、請幼兒試著把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7、集體再念一遍,可邊念邊動作。
三、游戲:水果歌。
請幼兒戴上水果掛飾,練習兒歌。如老師(或個別幼兒)問:“什么水果紅紅的?”戴蘋果掛飾的幼兒則站起來說:“蘋果蘋果紅紅的!贝髌渌鼟祜椀挠變簞t不可以站起來。
四、鼓勵幼兒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編進兒歌,并念給爸爸媽媽聽。
區(qū)域設(shè)置和日;顒咏M織
在語言活動區(qū)放置其它水果圖片,引導幼兒為它們編《水果歌》。
與家長溝通計劃
可請家長帶幼兒認識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顏色,并將其編進兒歌,建議家長邀請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參加創(chuàng)編,體驗成功的快樂,增進孩子之間的友誼。
附兒歌
水果歌
什么水果紅紅的?
蘋果蘋果紅紅的。
什么水果黃黃的?
梨子梨子黃黃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綠綠的?
西瓜西瓜綠綠的。
語文教案-水果歌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对佈分v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xiàn)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學情分析:
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復述課文。查閱有關(guān)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guān)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1、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2、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教讀
(由于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diào),體會語感。)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diào)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3、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chǔ)。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
2、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3、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質(zhì)疑問難,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①以小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zhì)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谝髮W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jié)論。
、劢處熂右渣c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nèi)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jié)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于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會寫“你、們”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3、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過程:
。ㄒ唬┯懻摻翌},引入新課
1、我們都見過春雨。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guān)于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投影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拼讀討論。拼讀: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
討論:
(1)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春雨的`形狀了嗎?板畫:春雨
認識生字“線”,組詞。
。2)讀了這句話,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課文最后一段,朗讀質(zhì)疑。
讀:拼讀;小組讀;集體讀;自己思考性的讀
認:“歡”字,換偏旁記字。
問:讀了這句有什么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誰?
。2)大家爭論什么問題呢?
4、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弄清以上問題并在句子中識字。
。1)從句中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2)識字:
音:勾畫出句中的生字拼讀;連詞朗讀
趣題底顏有趣問題到底顏色
形:你能識記這幾個字嗎?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提示:同結(jié)構(gòu):趣題同偏旁:題顏
換偏旁:底—低加偏旁:是—題
。ǘ┣榫案形,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多媒體課件,說說圖中畫了哪些鳥?(貼三種鳥的圖片)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他們的根據(jù)是什么呢?
。2)春雨從天上下落到不同的植物上,用了不同動詞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3)認識生字:淋灑滴油
你發(fā)現(xiàn)了這些字的規(guī)律了嗎?去掉偏旁來看看,是你認識的什么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聯(lián)想法)
(4)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
指導朗讀:“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你們看”
“……花……了,……花也……了!
。5)分角色朗讀對話。
。6)創(chuàng)設(shè)情境演一演。
。ㄈ⿲嵺`活動
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到外面看一看,并把看的結(jié)果畫出來給大家交流。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篇寫人的記敘文。文章主要記敘了明末奇人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山川地貌,不避艱險,徒步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并將其游歷、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記》,歌頌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贊揚了他為祖國旅行考察事業(yè)奉獻一生的功績。
全文共六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講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寫成了一本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
第二自然段講徐霞客卓爾不群,立志親自考察祖國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間歷盡艱辛獲得了第一手考察資料。
第三五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寫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科學研究精神。
第六自然段總結(jié)了徐霞客一生游歷的價值,高度評價了他是我國旅游寫作的先驅(qū),是求真求實、開創(chuàng)田野考察的科學家。
文章語言簡潔、質(zhì)樸,全文緊扣一個奇字,寫出了徐霞客這位奇人卓爾不群的一生。
之所以稱徐霞客為奇人原因有四: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險。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封建科舉時代,讀書人都忙于追求科舉功名,而書生徐霞客,卻卓爾不群、鄙棄權(quán)貴、摒絕仕途。卓爾不群,指優(yōu)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處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當他發(fā)現(xiàn)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圖經(jīng)少且有差錯時,便立志走遍天下,親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書齋,把一生獻給了旅行考察事業(yè)。這在當時來說可謂奇舉。
2、不畏艱險,毅力超凡。徐霞客自22歲出游,至55歲病返故里,30多年間,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行程9萬里,橫跨16個省份。當時沒有火車、汽車、飛機,甚至許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有,多數(shù)行程徒步完成,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艱險可想而知。幾十年間,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長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難:攀險峰,涉危澗,遇盜匪、斷財物、失同伴,疲勞、病痛等等,然而這一切都從未曾使他動搖。30年里,他天天堅持日間跋涉,夜里筆耕,從不間斷。多么堅韌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憑借這堅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獲得了先人不曾獲得的考察資料,成就了被后人稱為千古奇書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記》。
3、求真求實,鍥而不舍。在許多讀書人奉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獨行,本著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實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而證明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求真求實,鍥而不舍是徐霞客從事科學研究的品質(zhì)。課文通過徐霞客克服種種困難,證明長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舉的兩個簡短事例,對此品質(zhì)做了具體說明。
4、成就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正因為奇人、奇舉,才著就就了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用兩句話分別概述了此書奇在哪里,即它的科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缎煜伎陀斡洝烦z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還有60多萬字,是我國篇幅最為浩繁的游記之一,也是世界游記文字中的鴻篇巨制。其間蘊含著許多真知灼見,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時代。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博士曾這樣評價:《徐霞客游記》讀來并不像17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20世紀野外勘測家所寫的考察記錄。
學情分析
徐霞客所處年代距今天久遠,課前應要求學生搜集、整理相關(guān)資料,簡要了解時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生平,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chǔ)。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學本課可以從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開始,通過反復閱讀課文,在尋求答案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悟徐霞客的品質(zhì)。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閱讀知道徐霞客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為中國的旅行考察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卓爾不群、雄心壯志、、先驅(qū)等詞語的意思。通過反復閱讀,領(lǐng)悟課題中閱讀大地的含義。
能力目標:
1、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鍛煉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及借助資料理解課文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讀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閱讀、理解中,體會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在閱讀、理解中,體會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的有關(guān)資料。
教學過程
。ㄒ唬┵|(zhì)疑導入
1、同學們,你最崇拜的人是誰?
2、出示徐霞客畫像,提問:你們猜猜他是誰?能講講他的故事嗎?
3、在你的心目中,徐霞客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他?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5、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點評: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學生預習的基礎(chǔ)上導入了解學生的理解狀況,讓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或初談自己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和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初涉課題學生也許會感困惑,不必強求學生完全理解,待深入理解課文后,再回歸課題領(lǐng)悟它的含義。)
。ǘ┏踝x感知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小組內(nèi)互教互學。
2、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列舉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的具體事例。
3、按內(nèi)容不同給課文分段。
。ㄈ┰僮x感悟
1、指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講的?
。ㄐ煜伎褪敲鞒┠甑囊晃黄嫒。)
2、什么是奇人?
3、為什么稱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里?默讀第二自然段,劃出有關(guān)語句,談一談你的體會。
。ㄖ攸c抓住卓爾不群醉心雄心壯志親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處。)
4、讀到這里,你覺得徐霞客是一個怎樣的人?
5、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段?
6、小結(jié):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封建科舉時代,讀書人都忙于追求科舉功名,而書生徐霞客,卻卓爾不群、鄙棄權(quán)貴、摒絕仕途。卓爾不群,指優(yōu)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處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板書)。
。c評:引導學生抓住奇人這個詞反復讀文,通過重點詞語理解人物品質(zhì),在此基礎(chǔ)之上再指導學生朗讀,體現(xiàn)了朗讀指導的循序漸進。)
7、徐霞客人還奇在哪里?在剛才的學習中,大家找到了重點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語理解課文,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請同學們繼續(xù)采用這種方法學習下面的課文。
8、按照剛才的方法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點句子談體會。
(2)小組討論交流。
。ㄗプ‘敃r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飛機,甚至許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有,盜匪橫行,還是堅持設(shè)法竟然等詞句體會徐霞客不畏艱險、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
。3)練習朗讀。
9、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千辛萬苦,最終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他的奇還體現(xiàn)在哪里?
10、這本書奇在哪里?
11、小結(jié)。
。c評: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先扶后放,由引導到探究,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總結(jié)全文
1、現(xiàn)在你知道課題為什么說是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了嗎?
。c評:待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后,再回歸課題領(lǐng)悟它的含義。)
2、關(guān)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還知道哪些?
。c評: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及借助資料理解課文的能力。)
。ㄎ澹┎贾米鳂I(yè)
總評:
本課的閱讀教學由教師教的思路轉(zhuǎn)向?qū)W生學的思路,貫穿以學為主的思想,尊重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獨特體驗。不搞條分縷析的講解,而是在學生充分預習查閱資料的基礎(chǔ)上從文章整體入手,自主閱讀,整體感知;然后抓住關(guān)鍵部分的重點詞句理解內(nèi)容,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發(fā)散性的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學生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了閱讀。
語文教案 篇6
設(shè)計理念
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課文的理解、朗讀教學中抓住中心詞,由中心詞引出每段內(nèi)容,并結(jié)合內(nèi)容進行想象拓展,使學生獲得美感體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教學目標
1、靈活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3、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對天鵝湖,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主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通過朗讀和圖片及課件展示,讓學生了解天鵝湖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對天鵝湖,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詞卡片、教學掛圖、錄音、優(yōu)美的音樂和《新疆好地方》的歌曲、《天鵝湖》的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舞劇《天鵝湖》嗎?那動聽的音樂、優(yōu)美的舞姿,曾使千千萬萬的人傾倒,特別是天鵝仙子高雅的氣質(zhì)和曲折的命運,更使人著迷和同情,非常巧的是在新疆巴音布魯克的一個地方,有一個雪山下的夢一樣美麗的湖泊,經(jīng)常聚居著許多天鵝,也叫做“天鵝湖”。教師板書完整課題,學生齊讀。
2、想和老師一起到美麗的新疆天鵝湖走走嗎?請做好準備。
二、自主識字、讀通課文
1、學生閉上眼睛,放《新疆好地方》的歌曲,老師范讀課文。
2、教師了解學生初步感受后再讓學生看書,勾出生字。
3、借助拼音,以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主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4、開火車、請小老師、卡片抽讀等形式檢查對生字的學習情況。
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平舌音“zuì最”,翹舌音“shǎnɡ賞”。
三、學習生字、認真書寫
1、學生自主分類記憶字形,比比誰記得最快。
復習記憶字形方法(加一加、換一換、減一減、多寫幾遍等等)。
2、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把你的好辦法介紹給同學們。
教師幫助學生區(qū)分形近字。
油()
由()
藥()
約()
戲()
找()
蜂()
峰()
賞()
常()
3、你能選幾個自己喜歡的字組詞、練習說話嗎?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訓練口頭表達能力。
4、會正確、美觀書寫生字。
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記住了這些生字的音和形,那你能把這些生字寫得更美嗎?請學生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字的部件搭配。請學生描紅,感知漢字形體美(教師巡視,指導書寫)。
5、你能在習字本上也寫得這么美觀嗎?
教師巡視,及時鼓勵寫得好的同學。
四、學習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學習第一段
1、學生聽教學錄音,勾出不理解的詞句。
2、讀課文,學生質(zhì)疑“迷人”、“冰峰雪嶺”等詞語是什么意思。
3、教師展示課件,天鵝湖畔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讓學生陶醉了。
4、學生交流感受并釋疑。
5、教師:是呀!天鵝湖畔冰峰雪峰一片雪白,青松翠柏一片碧綠,再加上湖邊五彩繽紛的野花,碧藍色的湖水,這樣的景色是多么——(美麗、多彩,讓人陶醉……)這樣的景色“就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畫”。理解了“迷人”,再請學生練習說話(字幕顯示這一段話)。
6、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邊想象著天鵝湖的美景。
字幕顯示第一段第二句話,抽生讀,它講了天鵝湖的什么?
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主學習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理解“悠然嬉戲”、“優(yōu)雅”等詞語。
3、教師小結(jié),在這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天鵝們自由自在地覓食、休息、玩!兆舆^得多么輕松舒適,這就叫做“悠然”。
4、讓我們再讀讀這一句,感受一下天鵝們的悠然嬉戲的幸福吧(字幕顯示這句話)。
5、引導學生理解“優(yōu)雅”。
6、這里的景色的確優(yōu)美動人,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吧!
五、想象畫面,升華情感
1、如果來到這風景優(yōu)雅的天鵝湖,你會說什么?(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天鵝的圖片談談)
2、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畫面,再根據(jù)板書背誦全文。
3、寫一寫、畫一畫(選做一題)(教師放音樂)。
。1)可以把自己贊美天鵝湖或天鵝的句子寫下來。
(2)可以動筆畫一畫美麗的天鵝湖。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難點
1、學習抓住外形特征來描寫小動物的方法。(作者為什么只寫了一身烏黑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地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那燕子的爪子、頭和腹部、嘴呢? )
2、理解結(jié)構(gòu)比較發(fā)雜的句子。(第三自然段)
三、前置性學習內(nèi)容
1、朗讀課文三遍,做到正確、流利。理解詞語:俊俏 聚攏 偶爾 映襯
2、從相關(guān)語句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機靈。
3、了解作者鄭振鐸。
4、找出文中的“小珍珠”。(比喻句、多音字,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
四、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ǘ└鶕(jù)前置性學習內(nèi)容進行自學。
1、朗讀課文三遍,做到正確、流利。理解詞語:俊俏 聚攏 偶爾 映襯
2、從相關(guān)語句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機靈。
3、了解作者鄭振鐸。
4、找出文中的“小珍珠”。(比喻句、多音字,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朗讀。小組賽讀。
2、全班交流易讀錯、寫錯的字。由學生講解。
容易寫錯的字有:稻 翼 痕
容易讀錯的字詞有:掠過 吹拂 電線桿 嫩葉
3、介紹作者鄭振鐸,了解其生平。
。ㄋ模┙處熆偨Y(jié)
第二課時
。ㄒ唬┌鍟n題,導入
。ǘ)小組內(nèi)交流
1、小燕子的外形特征。思考為什么沒寫其他部位?
2、從哪些字、詞、句中體會到小燕子的活潑機靈的?
3、思考燕子是怎樣為春光增添生趣的。
(三)全班匯報
(四)學生或老師總結(jié)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學習“擬人”的方法,并加以應用,蘇教國標版12冊語文教案 練習一。
2、讀背十二個有關(guān)“冬”的成語,積累詞匯。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1、導入:
2、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二、布置自學
1、出示自學題:認真自學語文與生活的第一部分,思考文中的問題。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
1、出示句子:“小溪嘩啦嘩啦地流著”和“小溪唱著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2、讓學生比較兩句。(比較時,要求學生區(qū)別用詞的不同之處)
3、教師提問:哪句更生動?4、學生思考:為什么第二句更生動?(導入第二部分教學)
四、精講精練本課的精講點:
。ㄒ唬┙虒W第二、三部分
1、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反復認真讀好三組句子。(體會每組中哪一句更生動)
(2)學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3)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生動有趣?
。4)師生共同得出答案:因為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nèi)艘粯佑邢才,所以更生動、更有趣?/p>
2、教學第三部分。
。1)教師引導學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歡的事物。
。2)學生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感情)
。3)學生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看看是否有趣。
。4)師生評議,教師小結(jié)。
五、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詞語。
。1)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同學交流,讀準字音。
。3)討論每個詞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說這洗詞語的意思。(讓學生知道每個詞語都是有關(guān)“冬天”的)
(5)學生練習背誦。
2、積累。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以各種形式背誦,積累。五、課堂練習1、本節(jié)課作業(yè):抄寫成語兩遍。
3、學生完成
4、當堂反饋。
六、總結(jié)提升。
七、下節(jié)課預習作業(yè),預習口語交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2、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游,教案《蘇教國標版12冊語文教案 練習一》。
3、學寫毛筆字。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1、導入:
2、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二、布置自學
1、出示自學題:觀察第三題(寫好鋼筆字)中難字。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示兒》。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較難寫。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掌握“祭、翁”等詞的間架結(jié)構(gòu)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老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jié)。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四、精講精練本課的精講點:
。ㄒ唬┙虒W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啟發(fā)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家鄉(xiāng)參觀旅游,請你做個小導游,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2)指名讀題目,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1)教師指導學生準備好說話的內(nèi)容:家鄉(xiāng)有哪些特點?選擇哪些方面進行介紹?(可以互相討論)寫好導游詞有什么要求?
。2)學生寫導游詞。(巡視指導)
(3)分組練說各自的介紹內(nèi)容。(各組學生對介紹情況互相提出意見,進行交流。)
。4)每組推薦代表上臺演講,師生評議。
3、反饋
(1)指名上臺進行口語交際。(師生共同評議演講者的內(nèi)容是否符合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評議小結(jié)。
4、指導:
。1)教師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2)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再指導。
。3)學生練寫。
5、練習:
。1)學生再次練寫,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五、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學生優(yōu)秀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
2、學生對照自己的毛筆字談感受。
3、審題:明確本次學寫的內(nèi)容:園、團
六、課堂練習
1、本節(jié)課作業(yè):學寫毛筆字。
2、學生完成
3、當堂反饋。
六、總結(jié)提升七、下節(jié)課預習作業(y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盧溝橋烽火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學習作家如何把平凡事物寫得不平凡。
2、體會課文深刻的批判意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改改課文題目
教學設(shè)計:有人試著改了課文題目,你認為哪一個好一點?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理由。
1、人們砍了一棵大樹
2、一棵大樹被人砍了
3、那棵大樹被人砍了
教學設(shè)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辨別,體會課文內(nèi)容的根本所在,同時領(lǐng)悟如何擬寫作文標題。
二、怎樣把平凡的故事寫得不平凡
這一節(jié)圍繞“那棵大樹被人砍了”,帶領(lǐng)學生走進課文。
教師啟發(fā):同學們,課文寫的是“那棵大樹被人砍了”的故事,這個故事簡單不簡單?是的,簡單。但是我們回想一下我們的預習,這篇課文內(nèi)容簡單嗎?是的,不簡單。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平常也寫過顯得簡單的作文題,我們?yōu)槭裁从X得沒什么好寫得呢?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押唵蔚氖挛飳懙貌缓唵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那樹》,看看作家是如何把一個平凡的故事寫得不平凡的,揭開其中的奧秘,好不好?
教學設(shè)計一:請同學們找出課文寫那棵大樹的文字,并細讀課文,想想那棵大樹有什么不平凡的地方!練v史悠久、飽經(jīng)滄桑、繁榮昌盛、庇護人類】
教學設(shè)計二:我們一起看看砍樹的“人”是怎樣的?【焦躁、野蠻、自私、愚蠢】
教學設(shè)計三:討論問題。文中第7段寫到人的時候,提到人們心中的一個疑問:“為什么這兒有一棵樹呢?”你是怎么看待人們心中這個疑問的?【1、人們覺得這棵大樹占了很大的一個空間,浪費了土地。2、人類現(xiàn)代化進程表現(xiàn)之一就是城市化進程,也就是人類無限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從而壓縮了甚至消滅了動植物的生存空間。3、人類忘記了早在人類未涉足之前,那棵大樹就已經(jīng)存在了,大樹是土著,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但人類忘記了!
教學設(shè)計四:課文中寫人類砍樹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人類的什么面目?【野蠻、自大】
教學設(shè)計五:人類砍掉大樹是在什么時候?作者為什么安排人在夜里把樹砍掉?【在人類詞典里,夜幕下適合搞陰謀活動,適合犯罪,夜晚暗示人類砍樹的不是正大光明的行為。】
教學設(shè)計六:課文第十段有一句話:“尸體的肢解和搬運連夜完成!睘槭裁凑f是“尸體”?這一段寫到的人類認為是尸體嗎?這一段誰認為這是尸體?【提醒人類,樹也是生命,而且是偉大的生命。砍樹是謀殺生命,是犯罪行為?墒侨祟悰]有認識到這一點,顯示人類文明的盲點與不足!
教師小結(jié):現(xiàn)在我們明白了,“那棵大樹被人砍了”是個簡單故事,但是作者寫出了“樹”的價值和意義,深刻揭露“人”的丑陋的一面,這個故事就變得不簡單了。而且作者把“人”的行為上升到文明層面審視,就使得這個故事更不簡單了。仿照課文的寫法,如果叫大家寫“中國,我的鑰匙丟了”,同學們想想應該在哪些字眼上做文章?【是個什么樣的'“中國”?是個什么樣的“我”?“鑰匙”是什么?“丟了”的寓意!
三、體會眾生平等的深刻內(nèi)涵
教學設(shè)計:首先學生誦讀課文第8段文字:“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它們的傳統(tǒng)是引頸受戮,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無論風力多大。任憑頭上已飄過十萬朵云,地上疊過二十萬個腳印。任憑那在枝丫間跳遠的鳥族已換了五十代子孫,任憑鳥的子孫已棲息每一座青山。當幼苗長出來,當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說:“你綠在這里,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卑。∷阅菢,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功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教師啟發(fā):同學們,為什么作者說樹是“春泥的效死者”?為什么說樹的傳統(tǒng)是“引頸受戮”?為什么強調(diào)“森林不會逃亡”,“ 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為什么說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功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讀到這樣的文字你覺得樹已經(jīng)不僅僅是樹了,它有點像什么?【大無畏的勇士,是個守望者】為什么上帝對樹施受洗禮的時候說的話“你綠在這里,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有什么深意?【樹負有上帝的旨意,擔荷著神圣的使命。在上帝面前,樹和人類一樣,都是上帝兒女,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著神圣性,都有著尊嚴與價值】
結(jié)束語:同學們,樹在“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我們也要時時仰望星空,聽命于最高的道德律令。記。喝嗽谧,天在看!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0-14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園地》教案02-22
語文教案07-2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06
[精選]語文教案10-07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7
語文教案[精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