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奇葩說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葩說觀后感1
忘記是傳播學的哪一節(jié)課,老師無聊問起我們現(xiàn)在都愛看哪些綜藝,下面的人七嘴八舌地回應,我才一下子驚悚地發(fā)現(xiàn),原來現(xiàn)在的娛樂電視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發(fā)展到這樣的程度,旅游類的,相親類的,音樂類的五花八門,每一類都有好多檔。這和我十年前每天都只能坐在電視機前眼巴巴地看超女的日子怎可同日而語!
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次周末在圖書館上網(wǎng),親眼見證了坐在我旁邊座位的女生從早上開始,看真正男子漢/看跑男/看花少/看爸回,然后就這樣過了一整天。綜藝產(chǎn)業(yè)如此發(fā)達,甚至我們似乎都不用其他的娛樂,周末只需要看看綜藝在上網(wǎng)討論一下吵兩句,就可以打發(fā)完自己閑暇的休息時間了。
而奇葩說,在百花齊放的電視節(jié)目中猶如一朵奇葩花在我面前盛開。
他最值得鼓勵的地方在于,中國的綜藝節(jié)目終于不用再照搬韓國的版權啦!從爸爸哪兒到奔跑吧兄弟再到世界青年說,縱然有再精良的制作水平,再富有話題性的輿論炒作,但就其整個建構的體系而言仍然少了一些本土的特色。
而奇葩說,作為愛奇藝自制的一檔網(wǎng)友原創(chuàng)投遞的綜藝節(jié)目。本土打造,本土制作,有笑點有淚點,培養(yǎng)了一些網(wǎng)絡紅人,也小范圍地掀起了一陣辯論的熱潮。如今,帶著觀眾我無限的期待第二季再度回歸了。
作為是我為數(shù)不多喜歡的綜藝節(jié)目。不僅僅是出于娛樂的目的。我對于我所喜愛的事物評判的標準是,他帶給我怎么樣的感觸。
第一季的節(jié)目,我的確是出于好奇和試探的心理觀看的。而且我必須贊揚的一點了,這檔節(jié)目沒有狗尾續(xù)貂,而是漸入佳境。
一開始,說實話我覺得節(jié)目的綜藝性多過辯論性,無論是幾位辯手身上的話題性以及他們的辯論風格,總覺得不痛不癢地戳不到我的痛腳。一些選手似乎過度強調(diào)自身的綜藝性,雖然常常語出驚人,但卻離題萬里。立論不夠新穎不夠突出,仿佛隔靴搔癢,抓不出最有力的點,看得我心里那個不舒爽啊。特別是應不應該看“伴侶手機的那一期”,過于片面地解讀侵犯他人隱私的這一行為,一味鼓動廣大的女性同胞們緊迫盯人的戀愛策略,甚至我覺得下一秒“世界上的男人就沒有一個好東西”這樣一種極其落后帶有偏見的觀點就要脫口而出了,實在不敢茍同,雖然在氣勢上確實很強。(吐槽就到這里......
真正讓我改觀的后半程的'節(jié)目。隨著比賽的深入,優(yōu)秀選手的脫穎而出,再加之導師恰當?shù)囊龑,整個節(jié)目不斷升溫。選手針鋒相對,馬薇薇整個氣場爆。并且真正有內(nèi)容,不同理念的沖撞直到這時才顯現(xiàn)出來(而不僅僅是氣勢的對抗)直到最后幾場節(jié)目,每每看完,我都是感觸良多,心里五味雜陳。很多言論都并未是笑一笑就過的了,而真的是值得反復玩味,看體會的。
辯論的意義便在于此。他不是潑婦罵街,不是要把對手逼至死角,而是為我們提供了看待事物的另一個角度。其實,每一場辯論的時候,我都更喜歡聽與我自身觀點相悖一方的論述,并期待著他們能提出怎樣的說話將我說服。
一如曾經(jīng)某人說過的那樣,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什么理所當然,沒有什么眾所周知。同樣,也沒有什么理念是絕對的,不可駁斥的。
每一件事物的存在必然是有其必然性的,而辯論就是將這樣的必然性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將那些我們心中隱晦的情感,那些我們所認為的禁忌,以一種客觀而理性的方式放到臺面上來討論。當我們能夠以寬容的態(tài)度聽取不同的意見,來探討不同的觀念,那便是認知前行的一大步。
很多事,很多理念。我們可以不接受,不喜歡。但我們卻可以試著理解并且承認他的存在,因為偏見和抵抗不會致使任何事物的覆滅,存在的永遠存在。
奇葩說觀后感2
最近經(jīng)朋友推薦看到一個綜藝節(jié)目《奇葩說》,本來自己是沒有興趣看這樣的節(jié)目的,因為覺得一把年紀了,“奇葩”不是這個年紀該做的事了,但這一期討論的是“孩子被打要不要告老師”,我就饒有興趣的看了一下。看到這個辯題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當然要了,可是第一輪盲選的結局卻出乎我的意料——70%以上的人選擇的是打回去,不要告老師?吹竭@個結果我先是不敢相信,接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逐漸沉靜了下來。
臺上的選手每個人的言語都十分的犀利,圍繞著自己的論點展開了清晰的討論和說明,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讓臺下的觀眾信服,其實做在電腦前的我也著實的做了一個心理的斗爭,因為辯手找的論點、論據(jù)都十分的充分,似乎也都是有道理的。
看完之后我將正反方的觀點結合并附上個人觀點總結如下:1、“孩子打架或挨打要讓其自己處理,鍛煉孩子的處事能力”,這一點我是同意的,至少是要給孩子一點獨立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但是,我并不同意任其發(fā)展,我不同意“孩子之間是打不壞的”,因為孩子出手是沒有分寸的,他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會有多大的影響和危害,這個時候我覺得是需要有人介入的,至少老師能讓參與打架的孩子冷靜下來,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時間和機會讓他們自行處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行為是可控的,孩子是安全的,事后也許他們還是好朋友。2、“打回去是讓孩子有一種反擊的能力,是一種勇氣,如果從小受欺負不能打回去,別的孩子還會欺負你,因為‘軟柿子’好捏,長時間的受欺負以后心里會變得十分的軟弱!边@個我也是同意的,但是我并不是同意打回去,而是同意孩子在受欺負的時候要學會自我保護。而自我保護的方式有很多,在學校有告訴老師,到了社會也有告訴警察。3、“告老師是沒有用的,老師頂多就是批評幾句就不了了之了,或者當時老師處理了,老師又不能一輩子保護孩子,出了老師的保護范圍孩子還是照樣要受欺負,不如打回去,讓這些欺負人的孩子知道你不好欺負,而且告到老師那里也不會覺得太委屈!笨吹竭@里心里其實不太舒服,“拳頭說了算”的觀點如果從小就這樣建立起來,我覺得也許對于孩子和社會都不是好事。而且這樣的話讓我感到很無力,我聯(lián)想我身邊的老師,她們每天用著自己的`教育機智來引導著一個一個頑皮的孩子,至少我身邊的老師都在努力的做好一個老師,從小給孩子灌輸正能量,每周給他們講安全教育。頑皮的孩子有沒有?有!打架的有沒有?也有!我甚至想起一些真實的例子,如果不是老師及時的制止,醫(yī)院里也許又會多兩個小患者。我也想到原來有一個班里有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常常欺負別人,被班主任叫到辦公室聊天,后來委以重任——當班長,這個孩子很強壯,并且愿意用他的力量幫助別的孩子,我認為這就是教育吧。不止是教書,還有育人。
我們不能認為孩子從小就“不吃虧”就是好事,也不能期盼孩子從小用“打回去”來保護自己,待他成年之后“duang”一下子就了解社會秩序了,就學會理性判斷生活事件了。如果是我,我會告訴我的孩子,雖然很多事件讓教師的身份很尷尬,很多人口中會說教師“沒用”,但是我想說,沒有一個走進這個職業(yè)的人是不想做好它的,你要相信你的老師,這個社會是有信任的,他們有能力并且也會真誠的幫助你;我們還是要告訴他,讓他相信這個社會,這個社會是有法律的,雖然目前不那么健全,但我們要相信它的公正,相信他在用最大的能力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
用康永哥的話結束——“我們相信反擊的力量,我們也要相信反擊的智慧”。
奇葩說觀后感3
《奇葩說》第五季終于一口氣補完了。為此“付出”了連續(xù)幾天熬夜的“代價”,但收獲了更為多角度感悟的通透。
人生沒有大事。包括生死。
亦或可以說,人生的事,于個人而言,都可大可小。你眼中的大事,于別人而言也許是一件小事,反之亦然。
如果人的出生,都已經(jīng)必然定好了死的宿命。那么生死不是一件大事,而是一件完整的事,也是一件重要的要去完成的事。
有一個詞叫“向死而生”。其實,生而為人,在世界中忙碌、奔波,加快生活節(jié)奏,就像是在加速自己的死亡一樣。
任何的焦慮,任何的追趕,都是在更接近“死亡”。
人終有一死,向死而生,可以是一種知道反正都在向著死亡而去從而珍惜生的時間的從容。而不是一味向前,奔赴死亡之日。
《奇葩說》往期,暫且不論。只說說第五季的淘汰賽制下最殘酷的這一季。
很多辯手,很多辯題,也不一一列舉。
就說說,對辯論的一些感覺。
《奇葩說》跟專業(yè)辯論還是有區(qū)別的,很多論點,全憑選手個人風格取勝。但還是很能說服我,覺得都好有道理,以至于非常羨慕這樣能說會道又十分幽默的人才。
想想自己活到現(xiàn)在,只羨慕兩類人:一種書讀得多的人,一種口才一流的人。
這大概是我喜歡看《奇葩說》的原因之一。
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中去總結得到的東西來佐證自己的論點,這種往往最能打動我。
尤其是倒數(shù)第二期的蟲仔,分享自己抗癌至今已219天的經(jīng)歷。當死神逼近之際,她扛住了且扛的很好。而這個時候,她發(fā)現(xiàn)從那些安慰她的人里面,每個人都在扛著生命的重擊且扛得很好。
人生,沒有誰不在負重前行。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糟心的事,毫無例外。如果你覺得沒有,那說明你的舒適圈太過牢固,而且人生沒有太多可能性。
當然,程度上或輕或重,幸運程度可大可小。
而縱觀人的一生,這個比例很均勻,不多不少。
無論你一生平淡,少年得志,還是大器晚成,所遭受的打擊和獲得的幸運都是差不多的。我們終將是蕓蕓眾生的'一員,上帝不會偏愛任何一個我,也不曾虧待任何一個你。
這是千萬個已經(jīng)存在過的人類大數(shù)據(jù)上可以得到的普遍規(guī)律。
就像我們終其一生,得到的財富和失去的東西都會是一筆均衡的賬本。你不會多,也不會少。這個在科學里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性,以及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也是福禍論的本質。在人的一生當中,福與禍在大環(huán)境下都是苦樂參半的。日子總是開心幾天,難過幾天,再開心幾天,又難過幾天。如此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所以開心時就享受開心,難過時就想想馬上就會開心了唄。得意須盡歡,失意不氣餒。這樣75%的人生就都可以開心的過了。一個開心時間多過于難過的時間的人生,也許不能說是完美的一生但不能不說是個好的人生。
如果你的前半生不那么如意,期待你的下半生吧,一定不會太失望。如果今天不那么順心,那期待明天吧,一定不會太糟糕。就像找不到車位,總比蹭別人的車要賠錢的好;就像小心翼翼的開車堵在高峰期的下班路上,總比大冷天或者大半夜打不到車回家擔驚受怕的好。
你要明白,你所擁有的,都是好的,都值得珍惜和熱愛。你所沒有的,都會在未來一一遇到和擁有。若不能全部實現(xiàn),也要知道,這才是人生的必然。因為上帝給每個人的手牌都有限額。你多拿一張新的,就要丟掉一張手里的。同樣,你少了一張,也會在某一時間給你補上一張。沒有人可以什么都有,也沒有人會什么都沒有。得到的,也許是另一種失去;失去的,也許是另一種得到。所以就算你想要的得不到,你也許應該看看自己手中的牌是不是已經(jīng)滿了。
你不必貪心,因為貪心只是一個念頭,你不會因此擁有更多。你不必要的很少,因為要的再少,也不會少擁有什么。
世界如此,人生如此。做個簡單真誠的人,享受有限的人生,過最想要的一生,就很好了。
【奇葩說觀后感】相關文章:
奇葩說勵志語錄02-10
奇葩說勵志語錄15篇02-21
《奇葩說》觀后感(通用15篇)09-02
《奇葩說》第五季第1期觀后感11-08
校園奇葩標語06-09
奇葩同學作文02-15
我的奇葩同學作文02-14
奇葩表弟作文800字09-28
蔡康永奇葩說經(jīng)典語錄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