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意志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鋼鐵意志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鋼鐵意志觀后感1
圍繞鞍山鋼鐵廠的故事背景,有真實人物原型,講述了在解放初期,共產(chǎn)黨人攜手廣大工人階級共同為鋼鐵事業(yè)撰寫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歷史。導演能力:寧導依舊得穩(wěn)定輸出,在影片聲效、畫面和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方面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演員表現(xiàn):無論是熟悉的面孔,劉燁林永健張國強,還是新一代青年演員李沛恩,都有很好的'詮釋故事角色,臺詞眼神和角色張力都把控得很到位,既不夸張又不缺失色彩。必須要說,在影片中后段,金屬國徽緩緩升起在天安門上時,作為一名中國人,心中的激昂和感慨不盡言說。希望能在影院多多看到這樣優(yōu)秀的主旋律電影,不是攀附什么,而是希望心中的信仰能夠以更融合更真誠的形式播撒展現(xiàn)。
鋼鐵意志觀后感2
故事題材很新穎,工業(yè)建設角度的主旋律影片,展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和困難,更讓人感動于第一代鞍鋼人和鋼鐵工人的付出和韌勁。鋼鐵般的意志凝聚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功。
背景音樂用得很多,有的`緊張的氣氛坐在影院里還是蠻有代入感的。臺詞方面感覺為了迎合主旋律的主題有些不舒服。最精彩的部分一個是鋼鐵直男那一段,一個是林永健老師的出場。劇情方面幾次矛盾都化解得沒什么懸念,最重要的是感受精神吧,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鋼鐵意志觀后感3
《鋼鐵意志》打破了我對于傳統(tǒng)印象中獻禮劇的看法,影片沒有特別突出那一個人的英雄主義,而是用群生像來表示,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英雄,影片用磨剪子,戧菜刀的三段不同說詞來講述鞍鋼的三次變革,也隱喻著祖國的鋼鐵事業(yè)從無到有的變遷來見證的祖國的日益強大,以劉燁飾演的廠長趙鐵池為主的一個團隊,從把一個廢掉的鍋爐開始克服了種種困難,生產(chǎn)出第一鍋鐵水,到后來為祖國的需求生產(chǎn)出各種各樣的`鋼材,到最后開始為其它鋼廠輸送各種人材的故事,全片故事緊湊,所有演員均演技到位,讓我好像也置身了那個年代,而媽媽更是在影片結束以后和我講了一路她們那個年代的故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年輕是的媽媽……
鋼鐵意志觀后感4
影片完整講述了1949年到1953年鞍山鋼鐵廠從百廢待興到恢復生產(chǎn)的過程。大家從天南海北來到鞍鋼,面對物資的`缺乏,技術的落后,敵人的破壞,以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煉出一爐爐好鋼,為新中國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最后為了發(fā)展鋼鐵工業(yè),鞍鋼人又走向了天南海北。
鋼鐵工人的這種已身軀為熔爐,以意志為火焰的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刻畫細致入微,值得國慶假期觀看。
【鋼鐵意志觀后感】相關文章:
看完鋼鐵意志的觀后感11-08
鋼鐵意志觀后感8篇11-16
鋼鐵意志觀后感7篇11-08
鋼鐵意志觀后感(通用21篇)04-03
鋼鐵意志的觀后感的范文(精選5篇)10-29
鋼鐵意志觀后感(通用24篇)06-02
鋼鐵意志電影學生觀后感11-21
電影鋼鐵意志觀后感(精選5篇)10-09
看鋼鐵意志的觀后感(精選5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