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善洲》觀后感小學生范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楊善洲》觀后感小學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們都說沒有信仰是可怕的,但是信仰錯了更可怕,尤其是手中握有權力的黨員干部,用一種錯誤的信仰去使用手中的權力,即使幫群眾辦了事,也未必不會在給群眾辦事的時候順便給自己撈好處。帶著功利心更為嚴重的是失去了共產黨的崇高信仰。
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汲取精華能讓人得到洗禮,讓人的精神世界變得充實,重塑人們的信仰。為更好推進"建黨育人",我院組織各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觀看影片《楊善洲》,對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的學習,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比以往所有文字記錄更加鮮活的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最真實寫照。
《楊善洲》是一部向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獻禮電影,影片以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為原型,再現了他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是一部歌頌優(yōu)秀共產黨員、弘揚時代精神、謳歌當代干部楷模的主旋律電影。
影片講訴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時任云南保山地委書記的楊善洲全力以赴發(fā)展農業(yè),楊善洲意識到改變環(huán)境勢在必行,下定決心自己當龍王。期間楊善洲兩袖清風,無私奉獻……20xx年云南遭遇百年大旱,青翠的大亮山護佑下的保山人未受大旱影響,青山是楊善洲生命的真實寫照,流水則講述著一個共產黨人心系人民的赤誠。
影片中,楊善洲家中老母妻子一直由大女兒照顧,也因此,大女兒當年放棄學業(yè)。因為父親不顧家,性格剛烈的二女兒與父親產生隔閡,滿以為退休后的父親可以多些時間照顧家人,可得知父親退休后還要上山種樹,父女間誤會日漸尖銳。楊善洲犧牲小家心系大家,鐵漢柔情不求回報,他將自己的與大亮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楊善洲得知大山孩子不上學的原因是民辦老師流失,設計將相關部門干部共同邀約上山解決問題。二女兒是偏遠山寨的老師,從結婚到生子一直為兩地分居煩憂,父親解決了七十個民辦老師的指標卻不肯為自己打一個電話,此舉卻將二女兒徹底激怒。令人欣慰的是多年后楊善洲得到了家人的理解,開山墾荒的日子是艱苦的,楊善洲蒙受上山后第一次巨大損失后,不眠不休找到解決辦法,他決定種植經濟果木,不想卻圖便宜買了劣質果苗,林場職工兩年的勞動化為泡影。楊善洲深刻的自我檢討,為早日還上貸款,他走上街市在路人異樣的目光下撿果核育苗。正是在楊善洲的帶動下,原先怕丟面子的林場職工們都能坦然的上街撿果核,在山上種樹的日子單調而艱苦,有些人走了,更多人還是留了下來。
楊善洲一生淡泊名利,盛年時期的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的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的他將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新起點。他穿著樸素的服裝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仍以普通群眾的心態(tài)往來其間,以赤誠之心對待群眾。
觀看影片后,我深深為楊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觸動,他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樹立了一面光輝旗幟,引導著我們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自覺實踐黨的宗旨。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我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向組織靠攏。
【《楊善洲》觀后感小學生】相關文章:
《楊善洲》心得體會10-18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04-08
楊善洲精神學習心得08-30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15篇04-20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15篇)05-05
楊善洲觀后感11-11
《楊善洲》觀后感07-12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匯編15篇)05-13
楊善洲電影觀后感11-15
電影楊善洲觀后感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