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觀后感-觀后感
觀看完作品之后,內(nèi)心會產(chǎn)生很多感慨,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無問西東觀后感-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與沈光耀的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感動相比,吳嶺瀾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共鳴!袄斫獾脑蕉嘣酵纯啵靼椎脑蕉嘣剿毫选彼恢倍紱]有停止對生命的思索,也因此而痛苦。當梅貽琦校長建議他轉(zhuǎn)去文科,他給出了自己為何而迷惘的原因“因為最好的學生都讀實科”。對他自身而言,沒有目標,他念實科卻不清楚為何而讀。因此梅貽琦建議吳嶺瀾不要把自己置身于一種麻木的忙碌而忽略了真實,真正的真實是你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都有一種從心靈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不羞恥。正是這段教導,讓吳嶺瀾追問自己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后來偶然吳嶺瀾去圖書館看到正在發(fā)表演講的泰戈爾,旁邊站著的正是最優(yōu)秀的一批人:林徽因、朱自清、梁思成、錢鐘書、梅貽琦。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不要焦慮,不要忘記自己的真誠和真心”吳嶺瀾恍然大悟,原來這樣偉大的人物也在思考生命的意義,他瞬間從思索生命的羞恥感中解放出來。我們可以看出后來吳嶺瀾沒有讀實科,若干年后而是在清華當了一名教授。這段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鳴的一段。兒時的我們是否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或體驗?不知道自己為何而讀書,不知道自己在為什么努力,每天都在認真聽課,機械忙碌地學習,卻忙完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忙。而當今大學生都會或長或短地經(jīng)歷迷惘時期。而這個迷惘從何而來?我想是因為缺少“思考”,缺少對自身的認識、對未來的思考。這個孔子也早已給出了解答。我們也能從初中課文《論語十則》找到解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而這個“罔”正是我們大學生和吳嶺瀾正在經(jīng)歷的,因此我悟到無論你處于什么時期什么地位占有什么有何榮耀,永遠不要遺忘兩件事情:思考與學習。
【無問西東觀后感-觀后感】相關文章:
無問西東觀后感11-16
《無問西東》觀后感范文10-07
電影無問西東觀后感11-10
無問西東電影觀后感11-29
電影無問西東的觀后感12-03
《無問西東》觀后感900字11-02
《無問西東》觀后感11篇10-07
無問西東觀后感(精選12篇)10-07
觀《無問西東》有感11-22
無問西東觀后感(通用32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