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時間:2024-03-23 08:29:56 觀后感 投訴 投稿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1

  量子力學的世界級大師塞林格教授曾經這樣評價過他的一名中國學生:“你的努力,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國家!”數(shù)年后,這名中國學生的確沒有辜負導師的期許,他帶領團隊在中國建立起世界領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世界首次”。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愛因斯坦建立的相對論、倫琴發(fā)現(xiàn)的X射線等影響世界的重要發(fā)現(xiàn)一起,被評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這個人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

  從事量子通信研究的十余載,潘建偉的團隊先后六次斬獲“國際物理學領域十項重大突破”,并以“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的研究成果問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頭頂著眾多耀眼的光環(huán),在普通人眼中,潘建偉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但是“潘神”在扮演著名科學家這一角色的同時,也是一名老師、一個父親。那么走下“神壇”的潘建偉又是怎樣的人呢?

  一、“潘神”的學生培養(yǎng)之道

  潘建偉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作為一名導師,他對于學生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甚至可以說是苛刻的。潘建偉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細節(jié)的把握。

  比如在實驗室中,他就要求學生們一定要把實驗儀器擺放整齊,實驗環(huán)境應當是規(guī)整有序的。

  潘建偉介紹說,這樣嚴格的要求其實是受他本人在奧地利留學經歷的影響,所以在他的團隊中,“整齊”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詞。

  此外,在撰寫科研論文的過程中,潘建偉的“苛刻”更是展露無遺。他會逐字逐句的審閱學生的論文,不僅在科學邏輯上把關,語句的通順程度和表達內涵他也要仔細斟酌。雖然潘建偉的工作異常繁忙,但還是會花費大量的精力為學生修改論文。

  不同于一般的導師,潘建偉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出國深造,有的長達五年甚至更久。潘建偉解釋說,如果好的苗子僅僅只在我們團隊這片泥土里生長,那么它只能汲取某一種營養(yǎng),只有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學習到不同的知識,才能夠實現(xiàn)整個團隊的進步。這種發(fā)展式的培養(yǎng)之道讓潘建偉的團隊始終充滿活力,并且各種專業(yè)背景的團隊成員讓潘建偉的團隊擁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完成世界上其他單獨小組無法完成的任務。

  二、科學家不為人知的溫柔

  對待科研一絲不茍,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潘建偉就顯露出作為一個慈愛父親的柔軟。作為世界知名科學家,潘建偉在孩子面前卻是一個愛編故事的和藹父親。

  潘建偉在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提到,自己平時工作繁忙與孩子交流的時間比較少,為此感到慚愧,但是只要有時間他就會講床頭故事給孩子們聽。雖然是物理學家,但是潘建偉給孩子們講的故事卻是武俠小說的“改版”。

  他會把不同的武俠小說中的情節(jié)揉到一起,甚至把孩子也作為一個角色融入到故事當中,有時還會把科幻小說的內容加進去,有的故事一講就是一年兩年,精彩程度堪比網絡上連載的小說。潘建偉說道,他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孩子們喜歡讀書,在他的教育理念中,閱讀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給孩子們“瞎掰”故事其實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力,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出有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

  三、科學發(fā)展“有章可循”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潘建偉對于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潘建偉認為,在科學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在實踐中遇到難以解釋的問題,于是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提出一些理論來解釋這些問題,發(fā)展理論使其完善,人們再利用這些理論來解釋其他的現(xiàn)象。潘建偉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熱力學的理論其實是在瓦特發(fā)明了蒸汽機以后發(fā)展起來的,由于人們在實踐中難以解釋熱轉換等問題的機理,于是科學家們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熱力學理論,擁有了完善的理論以后,人們再用來解釋相變(比如水為什么會變成冰等)的原理。

  同樣的,在量子力學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是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人們首先時發(fā)現(xiàn)某些個別的現(xiàn)象無法用原有的理論來解釋,于是就有科學家提出并建立了量子理論,然后就是通過不斷地實驗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并在這個過程中探索研發(fā)出新的技術,不斷考托新的研究領域。所以,在潘建偉看來,科學的發(fā)展其實是有章可循的,探索的過程也是充滿樂趣的。

  截止到20xx年3月,潘建偉已在包括Nature(10篇)、NaturePhysics(7篇)、NaturePhotonics(9篇)、PNAS(2篇)、PhysicalReviewLetters(69篇)在內的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近200篇,被SCI引用近萬次。其20xx年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tài)”入選英國物理學會新聞網站《物理世界》評選的“20xx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并名列榜首,這也標志著我國多粒子糾纏操縱和量子通信實驗研究已處在世界前列。然而正如潘院士所說的,我們雖然在量子通訊領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僅僅是某些方向上的成就,但對于整個領域來說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量子通訊所引領的“絕對安全”的信息時代已經向人類敞開了大門,這只是一個開始,對于未來,我們充滿期待。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2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沖出亞洲的速度,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边@是2021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給予蘇炳添的頒獎詞。

  蘇炳添,這個名字已經在中國乃至于在世界家喻戶曉,被譽為“亞洲之光”,他的成名之戰(zhàn)是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

  “古有三英戰(zhàn)呂布,今有蘇神戰(zhàn)七黑!北娝苤诙膛苜惖郎弦恢倍紱]有黃種人的身影,但蘇炳添的出現(xiàn)將這個僵局打破。蘇炳添身為一個黃種人,在百米賽跑內跑入10秒大關,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是蘇炳添和常人不一樣,他沒有安于現(xiàn)狀反而加倍訓練,9秒93,9秒91,隨著數(shù)字越來越小,他的信心也與日俱增,最終在東京奧運會以9秒83的成績一戰(zhàn)成名,成功打破了亞洲紀錄,與“世界飛人”博爾特僅差0。03秒。

  然而蘇炳添此時已經32歲,早就已經到了該退役的年紀,他沒有這么做,而且他知道自己的身體和年輕運動員相比已經沒有優(yōu)勢,所以選擇了加倍訓練。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出問題是早晚的事,在一次訓練當中,蘇炳添的腰受傷了,落下了病根,但他沒有就此退縮,身體稍微有好轉,就又開始訓練。通過不斷地重復動作改進動作,最終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實力。

  “我已經32歲了,但我還能跑!边@是蘇炳添的原話。是呀,如果一個人有堅定的目標,年齡又能限制得了什么呢?作為中學生,我們要積極學習和發(fā)揚蘇炳添精神,努力成為“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中國希望之花!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3

  盼已久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最終在年月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仔細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潮濕。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制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布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

  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么大的正能量。觀后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四周許多人,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跡)面前,真應當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著。

  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勇敢事跡介紹,看后我特別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感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xiàn)在過上了幸福平穩(wěn)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宏大最無私的,母親悄悄的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么,她的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埋怨“累”,這就是我們宏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宏大抱負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斗,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肯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4

  2020的鐘聲才剛剛敲響,濃郁的節(jié)日氣氛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情地驅散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就打響了。在這個本應該最熱鬧、最喜慶,家家戶戶團圓,喜迎春節(jié)的時候,這場疫情,卻讓大街小巷變得冷冷清清,仿佛一片陰影籠罩在世界上空,纏繞在全中國人民的心中。你們舍棄團聚,脫下節(jié)日的盛裝,穿上潔白的戰(zhàn)袍,義無反顧地奔向疫區(qū),日夜不眠,勇敢逆行在黑暗中,為我們帶來光亮。你們就是這場災難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春晚唯一一個沒有彩排過的節(jié)目中,一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因為是醫(yī)護人員,穿上白大褂,就要演好自己的角色。正因為你們,我們堅信疫情一定能得到控制。大家都說你們是大無畏的英雄!但,我也深深地知道,你們也只是一個個普通人,是爸爸媽媽心疼關愛的孩子,是孩子們牽掛的父母,更是家中的頂梁柱……因為有你們的前行,我們安心坐在家中。請你們放心,億萬人民與你們同在,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感謝你們!“疫”無反顧,最美“逆行”!

  看見電視屏幕上醫(yī)護人員在列車里與家人揮手時眼中的淚花,還有醫(yī)護人員們的孩子在窗外哭喊著“爸爸媽媽”。當他們替班的時候,摘下口罩的瞬間,醫(yī)護人員臉上勒的痕跡清晰可見,他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依然奮戰(zhàn)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

  醫(yī)護人員一直以來被大家稱為“白衣天使”,經歷這場疫情,我想對這群“最美逆行者”送上我的'感謝:感謝你們的堅韌無畏盡責,感謝你們的敬業(yè)奉獻,感謝你們給予我們希望。你們將是這個時代偉大的英雄!

  勵志短語中所說“像列車經過的黑暗隧道一樣,你遇到的那些艱難的時刻,也終會突破重圍迎來生機!贝禾祚R上到來了,希望而至的不止是春天,還有平安的武漢和每一個平安的你。是你們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這樣一句話的含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最美逆行者加油!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5

  張定宇是一位非常勇敢的醫(yī)院院長,即使身患絕癥也舍己為人,即使家人得了疾病也不得不繼續(xù)艱難的工作。得接受自己得了絕癥的同時還得照顧其他病人也是件非常難的事情。

  有這種決心和精神的人為數(shù)不多,要是每位醫(yī)生都像他的話,那些每天都在病房里絕望的人一定會很感動,更好。的.確,要是我是一家醫(yī)院院長并且遇到這種事,絕對不可能還是那么堅強;蛟S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需要這樣的精神,但這樣的人民英雄還是值得敬佩的。一群有困難的人被一個更有困難的人幫助,那個人,不值得敬佩嗎?要是那個人并不會幫助其他人,其他人也不會想幫他的話,沒有人是會得到好處的。所以,從我們旁邊的小事起,互相幫助吧!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6

  在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墻、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工人階級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惟有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說,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

  工作上面離休了的張富清,在哲學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著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前會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借出。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面被照料,靠著一條腿和假肢、可折疊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足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zhàn)功,也在中年轉業(yè)后兢兢業(yè)業(yè),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說,戰(zhàn)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性是信仰和信念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7

  新華社記者對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定宇曾有這樣生動詮釋:在“疫情的風暴之眼”,他拖著“漸凍”之軀,踩著高低不平的腳步,與病毒鏖戰(zhàn)、與死神較量、與時間賽跑,帶領醫(yī)院干部職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認真閱讀有關他的事跡報告后,讓我感慨萬千,作為一名醫(yī)院領導,他從不張揚,舍生忘死、品質動人。深入了解了他的事跡后,使我更加懂得,作為一名迎難而上、救死扶傷的.醫(yī)生,一名一心為公為民的黨的兒子,他傳承著一名共產黨員最本質的無畏無私品質,他已經成為全社會爭相學習的榜樣,成為廣大黨員同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風向標。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睆埗ㄓ罹褪钱斀裆鐣莻舍身為國的人,他是中國的脊梁。

  廣大黨員干部,要向張定宇致敬,向張定宇學習。當前國外疫情日趨嚴峻,國內疫情時有發(fā)生,疫情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敵人還沒有完全被打敗,我們廣大黨員同志要學習張定宇,繼續(xù)發(fā)揚抗疫精神,不忘初心、勇?lián)姑,為打贏戰(zhàn)“疫”防控阻擊戰(zhàn),為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8

  夢想是什么?就是一種東西,你很想要;就是很累很累了,都還想往前走;就是很痛很痛了,都不覺得委屈;就是很苦很苦,都從沒想過要放棄。面對日日夜夜、庸庸碌碌的我們,就像大霧突然彌漫在海面,急需要夢想來照散迷霧,像周老師一樣用那種未曾有過的方式蓬勃而出;像周老師一樣,用汗水和淚水把夢想和人生雕琢得異常美麗;像周老師一樣,一路行走,一路歡歌,一路花開。

  她的事跡激勵著我們耕耘好自己的一方教室,用真誠的.愛澆灌好每一個孩子的內心,在他們的心里播下善良、有愛和向上的種子。

  周奶奶用她的熱情、真心播灑著一個支教老年人的仁愛情懷,用行動證明著一個教育者的擔當。

  有人說,“教育事業(yè)是一群有意思的人在干一件有意義的事!”周奶奶不但用一生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而且更像是教育事業(yè)的傳播者,將自己的溫情愛心傳遞給下一代,影響更多的人!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 篇9

  在淚水和感動的陪伴下我度過了兩個小時,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后,那一張張令人敬佩的面孔仍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楊振寧,楊振寧在統(tǒng)計力學、凝聚態(tài)物理等四個方面有多項諾貝爾級別的成就,他用自己無可駁回的學術使他背后的“中國”二字越發(fā)的熠熠生。20xx年定居清華,為吸引頂尖科學人才傾盡心血。幾十年前,楊振寧和新中國有了第一次接觸,隨后便架起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梁,從1971年開始,他每年都要回國一兩個月,哪怕受到美國的威脅、詆毀,他依然投身愛國事業(yè)。

  張順東、李國秀的樂觀也使我感動,他們夫妻二人加起來也只有一只手和一雙腳,但他們并不自卑,反而把苦難的生活過得像蜜一樣甜。他們有了女兒后,夫妻倆十分開心,但他們的生活更加困難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他們知道自己要比平常人加倍努力才能換來幸福。婚后十幾年,雖然艱難,但他們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用自己的'努力換取幸福,就像頌詞里說“李家大姐人才好,張家大哥看上她。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秀出幸;!

  看到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我心里十分慚愧,想到平日里的懶惰,寫作業(yè)時的不認真,我低下了頭。我決定從今以后要努力學習,朝著他們的身影向前進,一直大步向前進,于是我又昂起了頭,我長大后也要像他們一樣為國家做貢獻。

【觀《感動中國人物》有感】相關文章:

觀《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感07-07

中國感動人物的觀后感09-14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10-06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01-05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02-17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09-27

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后感01-08

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后感范文07-28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薦]12-30

觀《感動中國》有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