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電影《八佰》觀后感 推薦度:
- 八佰電影觀后感 推薦度:
- 《八佰電影》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電影八佰觀后感大全【3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深刻的感悟。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八佰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電影八佰觀后感1
在蘇州河,"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這是出自于電影《八佰》的一句話。一邊是紙醉金迷的租界,另一邊則是戰(zhàn)火紛飛的四行倉庫,它帶來的不僅是戰(zhàn)爭的殘酷,還有民族的恥辱。
《八佰》的故事原型是1937年發(fā)生在四行倉庫的一場保衛(wèi)戰(zhàn),這場戰(zhàn)役是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一戰(zhàn),淞滬會戰(zhàn)末期,中日雙方激戰(zhàn)已持續(xù)將近幾個月了,國軍幾乎全部撤離,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lǐng)最后420人留守四行倉庫,直到10月30日才退留租界。
其中有兩幕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電影中,從租界來的記者詢問四行倉庫里共有多少人時,一名國軍士兵剛想說;"四百二……"但被團副攔住,"有八百人!"這四個字多令人心酸,雖然只有420名國軍士兵在,但他們有著八百人的精神,他們和死去弟兄的精神一起并肩守衛(wèi)著上海。
另一幕是日軍準備在鋼板陣的'掩護下爆破樓體時,一名叫陳樹生的國軍士兵綁著手榴彈跳了下去,他跳進了樓層里面,與敵人同歸于盡。接著是更多的壯士犧牲:"湖北通城李滿倉!湖南瀏陽王金斗!俺叫孫守財……"喊完一聲名字,便化為一朵朵血花,好像炸在我的心上。那些伴隨硝煙犧牲的戰(zhàn)士們,他們是中國的英雄!
影片的最后,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遮住了四行倉庫,熄滅了未停的戰(zhàn)火,仿佛整個世界突然安靜下來。
這就是八佰壯士的故事。
看完整個影片,我沉默了好久,思緒忍不住飄到祖國的過去和未來。以前,人們的生活十分窮苦,而現(xiàn)在,人民生活改善了,祖國也強大了,這些全是由那些英雄用生命給我們換取的。如今人民生活幸福安寧,祖國繁榮富強,我們應(yīng)該將歷史和那些英雄永遠銘記于心,為祖國更美好的未來添磚加瓦。
電影八佰觀后感2
今天,學(xué)校組織我們看了《八佰》這部電影,電影中有幾個場景使我感觸頗深,同時也獲得了很多道理。
《八佰》講述的是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一仗:來自中國東北、上海、四川等各地的志愿軍為了守住上海的最后一條防線:四行倉庫,僅與英美法租界相隔一條蘇州河,孤軍奮戰(zhàn)了整整四個晝夜,營造了罕見的被圍觀戰(zhàn)爭。他們對外相稱的八百多人,實際上只有二百四十個人。
電影中有一句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租界里面,是天堂,租界外面,是地獄。"的確,上海境內(nèi),租界里面一副繁華的景象,而租界外面,卻是一大片廢墟,使人看了十分壓抑、難受。這種明顯的對比,更加突出了所謂"八百壯士"所在的四行倉庫之條件惡劣。但即使條件惡劣,他們也仍要打擊敵人,守護我們的`家園,難道這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電影當(dāng)中,還有一個場景也使我印象非常深刻:當(dāng)日本轟炸機轟炸中國國旗所在的頂樓時,國旗被炸倒,但就在國旗快要倒地的那一瞬間,有一只手把國旗托了起來,幾分鐘后,越來越多的人把國旗緊緊圍住,即使犧牲也團團圍住,不讓國旗倒下。這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嗎?
電影當(dāng)中還有一匹白馬,那么它象征著什么呢?其實它象征著民族的希望和力量。白馬的出現(xiàn)讓人們的心和它一起奔騰起來,明知面對的是死亡,卻還是頭也不回地往前沖,無所畏懼、面不改色、挺身而出!白馬也是人們溫暖的慰藉,是人們的希望,是一種奔騰的力量,生生不息!
那么《八佰》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相信你也一定知道了,《八佰》的來源就是"八百壯士",但實際上他們只有二百四十人。∽詈,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歷史上極其重要的"八百人"!
電影八佰觀后感3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末期,上海瀕臨淪陷時的一段歷史。第88師262旅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四百余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上海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被人們稱為"魔樓",因為它與租界僅僅一河之隔,日軍無法使用重炮等重型武器,所以侵略者一直無法占領(lǐng)。也正是因為這片戰(zhàn)場在租界邊,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zhàn)爭。為壯聲勢,在記者采訪時,他們對外宣稱有八百人,但實際上他們只有二百多人。有限的士兵在有限的條件下頑強堅守幾天后,他們才獲令撤往租界。
在這部電影中,有幾個鏡頭使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其中一個鏡頭先拍了租界的繁華景象,隨著畫面轉(zhuǎn)換到了破爛不堪的上海,這簡直就是天堂和地獄兩個世界,看來讓人觸目驚心。
《八佰》這部電影的'名字為什么不叫"八百"而叫"八佰"呢?"古時行軍,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百人為佰"。人,才是這部電影中最重要的。這部電影從人性出發(fā),既描繪了投身戰(zhàn)爭、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們,也刻畫了貪生怕死、不敢戰(zhàn)斗的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只要是人,那肯定都是怕死的。那為什么那些戰(zhàn)士視死如歸呢?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怕死,而是因為他們有死的決心,他們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結(jié)局是必死無疑,但他們卻頑強地反抗,自己能為國家做點什么就做點什么。正如林則徐所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力,他們愿意為國家獻出他們寶貴的生命。戰(zhàn)士們都是偉大的,他們都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八佰》這部電影拍得非常好,我強烈建議大家去看一看這部電影,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電影八佰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八佰電影觀后感10-06
電影八佰觀后感05-09
電影《八佰》觀后感06-12
《八佰》電影觀后感11-28
電影八佰觀后感11-29
八佰電影觀后感11-22
電影《八佰》觀后感09-26
[經(jīng)典]八佰電影觀后感09-06
電影八佰觀后感(精選)07-05
八佰電影觀后感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