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電影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電影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年初一,跟著家人去看“老謀子”的新電影《第二十條》,看完心喜,還好沒因為“板正”的片名而錯過這部良心的影片。片子披著喜劇的外衣,以“‘正當防衛(wèi)’該如何定義,法律后果應該是怎樣的”為切入點,探討了一個嚴肅深刻的話題——法理的正義是不是情理的正義?
觀影前不理解為什么片名叫“第二十條”,觀影中得到了答案——法律上對“正當防衛(wèi)”概念的闡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中。
影片以喜劇元素為“面紗”,現(xiàn)實主義為“真容”,將星星點點的喜劇元素作為點綴灑在一個個沉重的現(xiàn)實主義案例之中,引發(fā)觀影者深思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將影片內核的沉重與觀眾做了隔離,阻止壓抑感撲面而來。
隨著故事的徐徐展開,逐漸進入了內核討論——習以為常的“正確”是不是就真的正確?看上去的事實是不是真正的事實?現(xiàn)行的法律有沒有做到了讓作惡的人付出更大的代價?還是桎梏了維護公平正義的人?
討論最終的落腳點是“正當防衛(wèi)的概念在現(xiàn)實情景中該如何應用”。
刑法第二十條只有寥寥二百字,而現(xiàn)實情形斗量筲計,正當防衛(wèi)、防衛(wèi)過當、故意傷害,甚至故意殺人在現(xiàn)實中該如何界定,法理的正義與情理的正義又該如何盡可能地融合,對執(zhí)法者來說極具挑戰(zhàn),克服種種困難不僅需要執(zhí)法者深厚的職業(yè)素養(yǎng),更需要執(zhí)法者擁有一顆勇敢善良、理智客觀又不失溫度的心。
人類社會不同于無序競爭的原始叢林,人不同于弱肉強食的其他動物,如果程序上的正義,無法保護善良正直的人,又怎么算得上是正義?
大多數(shù)人都是平凡人,想的是:不招事兒、不惹事兒、平平安安過一生,甚至遇到不公乃至欺負能忍就忍,能躲就躲。在影片中幾次提到這點:比如學校在查校園霸凌事件時,老師說,受欺負的同學都不敢出來作證,比如楊皓宇飾演的公交車司機,因為見義勇為還手不法分子被判刑后上訪,在雷佳音飾演的韓明檢察官的勸說下差點兒要放棄(后來是他女兒堅持讓他去,他才決定去最后一次),再比如,韓明檢察官的兒子韓雨辰因為制止了校園霸凌險些拘留,可是韓明夫婦還得三番五次去找校園霸凌的始作俑者的家人道歉,請求撤銷案子,而后韓雨辰被小混混群毆也不敢還手,怕再捅出婁子,大家似乎都試圖在混沌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生存法則。
年輕時候的韓明為了正義堅決不低頭,寧可代價是賠上自己的前程,可是人到四十,拖家?guī)Э诘乃瑵u漸地變得不再“外方內方”,甚至有時候連外圓內方都很難做到,后來,當事人們發(fā)生的悲劇、孩子們的反問,喚醒了他維護公平正義的決心。因為他發(fā)現(xiàn)如果再這樣下去,自己不僅說服不了孩子們,更無法說服自己,也無法讓真正的公平正義得到伸張。
影片的結尾,他決定開個聽證會,面向專家、同事、群眾,一起探討案件,根據(jù)案件調查結果和自己兒子的經歷抒發(fā)己見,推動了之前一些案件的走向,還了當事人公正。電影里、電影外響起掌聲連連,可見法治能真正地捍衛(wèi)公平、公正是人民心底的期盼!現(xiàn)實情形大概率會比電影更加復雜曲折,而每一個人的力量又都有限,但要心懷信念,不能因為道路曲折就輕易放棄原則,要相信星星之火,終有一天會連成一片,點亮中國法治化道路。
【《第》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天堂電影院電影觀后感12-03
電影《我要拍電影》觀后感09-25
《緊急救援電影》電影觀后感09-26
2020電影被光抓走的人電影觀后感09-26
電影大話西游電影觀后感范文03-09
念書的孩子電影的觀后感念書的孩子電影的觀后感怎么寫01-07
第12冊第18課《廣玉蘭》教學反思01-17
童第周的故事06-30
花木蘭電影觀后感英文花木蘭電影觀后感英文10-25
朗讀者第12期觀后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