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初二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fā)感想。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綠皮書》電影觀后感初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初二1
這部電影我給很溫馨、令人感動,也讓人難過的電影——為有色人種受到的無處不在的歧視感同身受。
當時的美國有色人種非常受到歧視,電影中的唐。雪利博士已經(jīng)是非常有名的'鋼琴家了,但在白人眼里仍然低人一等:不配彈奏古典音樂;室內洗手間沒有資格使用;天黑后上街被抓進警察局;受邀演出的地方不被允許就餐……
我們都知道,以膚色以性別給人貼標簽打上刻板印象是膚淺的荒唐的。但這個世界就是這么荒唐,針對膚色針對性別的歧視層出不窮,甚至行歧視之事而不自知——女人天生就不適合(就應該)做__工作;女人半夜還在街上就是放蕩;女人不上桌吃飯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俗……這種言論聲聲入耳,與對有色人種的歧視言論如出一轍。
唐·雪利博士擁有非常富裕的物質生活,也有一定的聲望,但他清醒的知道,當你所在的族群被整體看扁時,你個人爬到再高的位置,那也只是虛假的繁榮。
他面對刁難面對特殊對待,彬彬有禮不卑不亢地維護自己的尊嚴;放棄北方高出3倍的演出費,到有色人種歧視重地南方去進行巡回演出。
就像當今社會很多女性一樣,她們本身衣食無憂,但卻勇敢站出來為女性權益發(fā)聲,為推動完善婦女兒童保護法而奮斗,因為她們知道,同一性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個世界沒有從天而降的權利,消除歧視實現(xiàn)平等依賴于我們每一個人不退縮不做幫兇。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初二2
《綠皮書》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受雇于黑人音樂家的白人司機和音樂家到美國南部巡回演出,而遭受到種種歧視的故事,這部電影是在呼吁人們反對種族歧視。
綠皮書是黑人司機的必備手冊,里面羅列著所有專供黑人住宿的旅館。
電影里有許多場景都體現(xiàn)著強烈的種族歧視,比如說音樂家雪利博士在演奏完鋼琴曲后想上洗手間,而當?shù)氐墓芗覅s讓他到來回需要二十分鐘的黑人旅館里面上洗手間,白人寧愿延誤演出,也不讓黑人在白人場所里使用廁所。甚至有一次在演出前,所有客人都在餐廳用餐,而雪利博士被拒之門外!為什么所有白人觀眾都可以在餐廳內用餐,而作為當晚主角的雪梨博士反被拒之門外?答案只有一個,就是膚色不同!
白人凌駕于有色人種之上,這是美國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即使像雪利博士這樣的黑人演奏家,在臺上用精湛的技藝,給白人們帶來美妙絕倫的藝術享受,每次演出都贏得白人們的高度贊揚,但當他走下臺后,又立刻回到了那個被白人貶低的,看不起的黑人。
白人司機剛開始對此不以為然,但當他看到雪利博士遭受種種刻意的刁難,無端的欺凌,仍堅決維護自己的尊嚴后,他的內心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他開始痛恨那些懷有種族歧視的人,最后甚至與雪利博士成為了好朋友。
所有人都應該是公平的,人沒有貴賤之分,每一個人都有受尊重的權利?赐辍毒G皮書》,我更加覺得要公平地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無論他是什么膚色,無論他來自何方。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初二3
《綠皮書》背景是講美國民權運動,黑人剛剛獲得勝利后,在南方地區(qū)種族歧視嚴重地區(qū),黑人鋼琴家巡回演出踐行法律實施的艱難。
影片主人公托尼是鋼琴家唐為巡回演出臨時應聘的司機及保鏢。唐是黑人鋼琴演奏家。托尼有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家里來了兩個黑人服務人員,用過的杯子都被他丟盡垃圾桶,而為了生計賺錢做起了黑人唐是司機。
影片有非常多的對比,在托尼和唐身上種族、行為習慣、待遇等都有鮮明的對比。托尼雖然是白人但就是個小混混,社會的底層,啥不講究,能吃能喝能睡,一點禮節(jié)沒有,在黑人面前感覺有高貴的.血統(tǒng)。唐是個黑人,受過高等教育,有貴族的禮節(jié),在白人面前忍讓,在藝術上受到白人貴族的崇拜,但在生活上一樣還是受到歧視,住黑人專用賓館,不能和白人貴族一起用餐,白人貴族也是把唐作為一個消遣的工具。
但是唐不這樣想,黑人剛剛獲得平等的權力,在北方城市尚且還有種族歧視,在南方地區(qū)就更不用說了。他在北方城市生活的很多,但是為了黑人更多的利益及推行法律的執(zhí)行,毅然決定去南方種族歧視嚴重的地方去巡演,其就是所謂的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制度規(guī)定了但沒有去執(zhí)行的等于零,執(zhí)行也是需要刷流量的,流量多了,自然就習以為常了。
唐在巡演過程中處處小心,處處隱忍,在隨著和托尼的接觸中,慢慢釋放了自己的壓抑,結果都出事,托尼來救助。兩人在接觸過程中慢慢消除種族其實,變成朋友。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初二4
最新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老題材,老類型,老套路,卻能把一個嚴肅的歷史問題,激奮的真實故事,用輕喜劇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沒有緊張刺激的劇情,沒有燃爆屏幕的科幻打斗,卻讓人一分鐘都不愿錯過,無論是背景的色彩,還是一段段的音樂,更是整個旅途兩個男人,不同膚色,不同修養(yǎng),不同地位(各有高低)彼此相吸,相惜的溫暖。
關于美國那段歷史,種族歧視,在美國南部,甚至至今還有遺毒,而且涉及亞裔。至于里面白人司機與黑人音樂家,彼此接受,改變,容納對方,類似于那部《觸不可及》并不是電影的光芒。倒是雨中白人司機與黑人音樂家彼此的爆發(fā)式傾訴,更感人:他是白人,沒有被種族歧視的顧慮,但卻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在夜店見慣了社會種種的陰霾,他覺自己更像個黑人;他是黑人頂級音樂家,孤獨的`住在城堡里,看似高貴,并不了解黑人同胞的底層生活,卻只是一個為上流社會的白人提供娛樂和展現(xiàn)自身修養(yǎng)的道具,可以被奉為貴賓,也同時承受著連上廁所,試衣服,住宿都受限制的歧視和侮辱,他只是不那么黑的黑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的境遇,不必羨慕或傲視,該懂得同情,包容和公平。如果有能力去改變周圍,國家,社會,世界,那當然更值得敬佩。最后引用劇中臺詞:改變這個世界,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勇氣......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初二】相關文章: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4-19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9-12
電影綠皮書觀后感07-21
電影《綠皮書》觀后感07-22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8-30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3-24
電影綠皮書觀后感12-21
電影《綠皮書》觀后感09-02
電影綠皮書的觀后感11-05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