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通用11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1
看一部電影,總會記住一些畫面,一些人!洞蠹t燈籠高高掛》讓我記住的,不光是那四房姨太太,不光是慘死的丫鬟,我還記住了那個深宅大院,那些高高懸掛的燈籠,那片無孔不入的錘腳聲,還有從未露面的老爺。這些才是本片的主角,才是整部電影苦苦塑造的形象,他們像一雙無形的手,又像一截臭氣熏天的裹腳布,緊緊地束縛了中國女性數(shù)千年。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有些年代了,大家對它的主題心知肚明,這是中國女性的悲歌,是封建社會的縮影,是的,但那是文學(xué)的.事情,電影是用畫面和聲音講故事的,而不是文字和道理。
張藝謀用構(gòu)圖來實現(xiàn)了他的電影主題,這些人永遠被框在宅院里,我們看他們時總是隔著門,隔著窗,隔著墻。有時候,我們從天空俯視,發(fā)現(xiàn)他們被囚禁在一個個小盒子里。當(dāng)事人可能不會發(fā)現(xiàn),但我們卻看得一清二楚,他們從一間屋子走到另一間屋子,從前門走到后門,他們從樓下到樓上,一直在走,但在我們看來,他們的一生都沒走出去過,他們的生命和激情都在這些盒子里消磨殆盡,在里面糜爛、腐朽。張藝謀沒有說“封建”二字,僅用重重院墻便將封建社會刻畫得淋漓盡致。
燈籠是一個浮華卻空虛的夢?催^電影的人就知道,老爺共有四房姨太太,他可以經(jīng)常與不同的女人睡覺。他今晚決定要誰,就在誰的屋前點亮燈籠。這幾個女人為了爭取與老爺同房的機會便互相勾心斗角、明爭暗斗都老爺?shù)哪,卻無數(shù)次看見了燈。因為這部電影講的是這幫女人的故事,而她們并不愛老爺,她們愛的是屋前點亮的紅燈籠。老爺只是一個幻影,是一股無形的力量,而燈籠卻是自己成功的象征,就像媽媽告訴你考了一百分就給你買游戲機,對你來說,考試其實無關(guān)緊要,重要的是跨過障礙后的獎品。所以張藝謀始終不讓老爺露面,因為他真的不重要。
小丫鬟雁兒夢想著自己也能作姨太太,因為老爺曾經(jīng)對她動手動腳,所以他偷偷在屋里掛起了燈籠。雁兒死前跪在熊熊燃燒的燈籠前,她不是為不能和老爺廝守而難過,而是為燈籠永遠不會掛在自己門前而絕望。
看完了燈籠,又該聽錘腳聲,老爺說錘腳可以把女人的身體理順,這樣伺候起男人更得心應(yīng)手。所以,和燈籠上屋一樣,錘腳也成了大家夢寐以求的事情。當(dāng)我們完全進入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會為這群女人的勾心斗角揪心,為“好人”的遭遇咬牙切齒,但回想起來,不就是一盞燈籠、兩把腳錘嘛,這群女人價值觀已完全被這個大盒子扭曲。張藝謀沒有用“扭曲”二字,他用燈光和錘腳聲完成了扭曲的表達。
鞏俐扮演的頌蓮是一個讀過書的女人,有知識,有文化。墮落成這樣絕非一朝一夕。她也隱約見到自己的人生希望,那就是老爺?shù)膬鹤,大少爺。頌蓮始終帶著父親臨終前留下的笛子,這是她在這里唯一的念想。而樓上的笛聲彷佛敲開了她的心房,他循著悠揚的笛聲而去,與年輕俊朗的大少爺不期而遇。沒有表白,沒有過多的對話,僅僅是一支笛子,僅僅是兩重門前的遙遙相望,我們便知道愛情在二人的心里暗暗滋生,這件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千萬別說出來,說出來就不美了。
大少爺走的時候,頌蓮叫了他一聲,卻沒有繼續(xù)往下說,這時笛聲再次響起,又漸漸消失。頌蓮的愛情和生的希望也在這消失的笛聲中被打入地獄。張藝謀沒有提“愛情”二字,但緣起緣滅的故事卻早已被他講完。
看《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樣的電影是一種折磨,因為太壓抑,太悲慘,但也是一種享受,因為它用畫面和聲音來講故事,張藝謀只字不提“封建”、“壓抑”、“扭曲”、“絕望”、“愛情”,但卻用“宅院”、“燈籠”、“錘腳聲”、“笛聲”把這些主題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才是電影的美妙之處。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2
這部由張藝謀執(zhí)導(dǎo),鞏俐主演的電影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fēng)吃醋,并引發(fā)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女主人公頌蓮因為父親去世,繼母以供不起她上學(xué)為由讓她嫁給有錢人家陳家老爺作妾。上過洋學(xué)堂的她不坐轎子進門,說明剛開始時她仍然還是崇尚自由與平等的,也是對那些封建社會留下的繁文縟節(jié)嗤之以鼻,即使逃不掉被束縛的命運,但仍是希望活出自己的樣子的。
可不曾想,她竟也免不了俗的那么快的就陷入了封建禮教的“大坑”。
寵幸哪房太太就點起哪房太太院子里的大紅燈籠是陳家的規(guī)矩,一點起大紅燈籠,紅光便映滿了整個院子,一開始頌蓮覺得寵幸前的`捶腳是繁文縟節(jié),覺得自己不會喜歡也不會習(xí)慣這種東西的,沒想到,她自己竟在幾天后便愛上“捶腳”那種感受,從不屑到享受到渴望,我覺得她們想要得到陳老爺?shù)膶櫺移鋵嵤窍胍环N權(quán)力,也享受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其實這種渴望,更像是一種乞討,也正是因為這種卑微,才突出了我們現(xiàn)代女性的自立自強有多么重要。
四太太頌蓮因為涉世不深,也因為想爭一口氣所以假裝懷孕但又被無情戳穿,從點燈到滅燈到封燈,即使她說她不在乎,但也還在她二十歲那天對大少爺抱有期望。
影片的結(jié)尾二太太在醉酒的頌蓮口中得知三太太在與高醫(yī)生通奸,便帶人去捉奸,最后,頌蓮看到下人們在閣樓里把三太太殺了,但無論頌蓮如何大喊大叫,都不會有人來阻止的,因為陳老爺說"你什么都沒看見,你瘋了!
在那個年代,或許這樣的結(jié)合根本就沒有愛,有的只是欲望和新鮮感,待新鮮感消磨殆盡,你的地位甚至無異于貓狗。所以,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能依附別人而活,這樣的人生太過被動了。你不可能是他的最后一個女人,也不會是他的最后一個女人,因為更年輕的五太太沒多久后就進門了。
”人生就是做戲“,但可能現(xiàn)實比做戲困難。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頁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3
說起這部電影,是好久之前看過的,那個時候,純粹是為看電影而看,這次回味在看一次,不由得多了些許感想與收獲。
《大紅燈籠高高掛》把我們從視眼中帶入到一個被中國幾千年來難以解脫的束縛枷鎖之中,就是這種階級的封建,人性的摧殘,這種生活,我們是很難以想象的,從影片中,我們細細的品味到一番階級性的封建枷鎖,更是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可怕,人與人之間利益的一番斗爭,這是不管在哪種社會中,都是清晰可見的。
先說一說故事中的女主角,四太太頌蓮,一開始,就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當(dāng)踏進大門時,就已經(jīng)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這種枷鎖,深深地封死了人性。也使得這所院子里的每一個人封鎖的無縫,抹殺了人性的善,而使得人性麻木,人不像人,鬼不想鬼。
大紅燈籠,這個標(biāo)志性的枷鎖在這所院子里是一個特別明顯的象征物,也表示著陳府老爺對妻妾恩寵關(guān)系,這種恩寵,使得自己便在這所院子里,顯得格外有權(quán),可以享受錘腳,享受生活,也算是人高一等,這樣的日子,誰都愿意享受,更愿意顯得高貴。而正是如此,卻將人物的命運推向悲催。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顯得格外耀眼,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恐懼。這種恐懼,不是生硬的恐懼,是一種軟化的入心恐懼。表面看著二太太為人可親可善,卻藏著不可思議的壞心,時刻想著謀害,當(dāng)從雁兒的屋子里掏出布娃娃,逼問之下得出的結(jié)果,當(dāng)從三太太的嘴里說出那種悲情的`故事,一個慈善仁義的二太太完好無損的形象便從內(nèi)心世界里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一切,便是來源于這種爭奪的權(quán)利,來源于這種可怕的枷鎖。使得人心難測,永遠看不出別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電影,想表達的就是社會,生活,表現(xiàn)這個社會,生活中,何嘗不是這種現(xiàn)象,往往在你不知道人心的情況下捅你刀子,最后卻滿嘴的仁義道德問候,你卻難能分辨。這樣的恐懼是如此的難以置信。
人的命運就從一開始鎖死在這樣的枷鎖里,他們沒有了自由,沒有了實在的權(quán)利,只有通過燈籠的高高掛起來稍微解脫下。這種深沉的斗爭便徹底的將人束縛住了。丫鬟的命運是苦的,做著當(dāng)太太的美夢,偷偷的在自己的屋子里掛著燈籠,很不幸,她卻成了一枚棋子,被陳府老爺肆意的擺布,被二太太充當(dāng)了一顆棋子,最后的命運卻活活的凍死在院子里。這一切的悲傷,終歸于這個院子里束縛的封建枷鎖,使得人性顯得如此悲哀,如此無力,這幾千年的封建枷鎖牢牢的鎖著每一個人,每一個悲慘的命運。
導(dǎo)演也是用獨特的視覺效果將這種無力的命運表現(xiàn)的完美,鏡頭中,院子的格局,一層圍著一層,將人物套在環(huán)境中,也正是想表達這種感覺吧,將冷暖色彩的突出也靈活性的表現(xiàn)人物的命運,時而冷的院子里,從畫面透出一股悲傷之情。
故事活像一個社會,用在任何時代都沒有被束縛掉,即使現(xiàn)在,我們看這部影片,不難看出社會中的一些弊端,人與人之間更多了些是利益,卻少了可貴的真與誠,當(dāng)我們看到眼下這個社會一次又一次的被道德綁架時,我們卻不敢說出來,只是默默的隨波逐流,當(dāng)我們眼下這個社會看到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時,我們卻不敢去扶,只是默默的當(dāng)一個看客,當(dāng)眼下這個社會聽到一次又一次的愛國時,捫心想想,自己究竟在干什么?這何嘗不是影片最后的那一幕可笑可悲的畫面。
是如此,讓人與人產(chǎn)生了陌生,讓人與人之間沒有了友誼長存。也是如此,也是因為這種權(quán)貴,人們努力的向往,最后卻得不嘗失。我們對于人物是既可悲又可嘆,只能刻意的去思考著。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4
這部電影以19歲的少女頌蓮為主人公,講述了她嫁到大戶陳姓人家當(dāng)四姨太的故事。剛開始她面對無法反抗的命運還表現(xiàn)出她自我的一面,很快,在周圍環(huán)境下,她不自覺的陷入到了與另外兩個姨太太競爭之中。為了得到那個陳老爺?shù)膶櫺,掛上那個紅燈籠,她不惜撒謊懷孕,獲得永久掛燈籠的權(quán)力,風(fēng)光一時,然而很快被那個面慈心狠的二太太發(fā)現(xiàn)。之后頌蓮被永久封燈,受到府中其他人的排擠和鄙視。她沒有發(fā)泄的出口,在醉酒后無意說出三太太與醫(yī)生私通之事,最終三太太被殺死,丫鬟小燕凍死,頌蓮被嚇瘋。
故事的情節(jié)比較簡單,但從這個簡單的故事中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惡,制度規(guī)范的行為。制度是一個框框,人們不能出框,出了便會受到懲罰。在這里面,沒有人的思考,只有掌握主動權(quán)的人對人性的踐踏。制度讓人沒有人性,對生命漠視。以前從抽象的語言中很難理解,然而這個故事卻讓我反思。一個老頭娶一個19歲的.少女本身就很荒謬,居然還要去爭老頭的寵幸,那是對男權(quán)的崇拜和對女人的漠視。二太太變態(tài)的兩面三刀是因為她自己生了個女兒,所以她要賣力的給老頭捶背,而老頭卻并不真愛哪一個,這些女人不過是他泄欲的工具而已。對他來說,都是可以舍掉的。在他眼里沒有人的情感,只有祖宗的教誨:傳宗接代。可以想象在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有多少這樣的悲劇在上演,有多少因為這樣的爭寵而死掉的女人,這不是因為衣食缺失而死亡,是精神折磨而死亡。古代宮廷里的女人,這些男權(quán)社會的玩偶,他們?nèi)松谋瘎×钊藝@息。怨不得康德說:“當(dāng)我們看到人類在世界的大舞臺上表現(xiàn)出來的所作所為,我們就無法抑制自己的某種厭惡之情,而且盡管在個別人的身上隨處都閃爍著智慧,可是我們卻發(fā)現(xiàn)就其全體而論,一切歸根到底都是由愚蠢、幼稚的虛榮甚至還往往是由幼稚的罪惡和毀滅欲所交織成的!比嗽谄渲谐闪酥贫鹊耐嫖。祥林嫂的悲劇就是這樣!陡∩洝分心莻美麗的蕓不也是一樣嗎?
文學(xué)可以使人更直接的理解抽象的制度。書中說中國人缺少思辨精神,有的是對現(xiàn)有制度的迷信和崇拜,對權(quán)威和權(quán)力的頂禮膜拜,這也是我們的文化中與西方文化的不同,然而中世紀的宗教與中國的封建禮法都是對人的禁錮,對人性的蔑視,使人不像人一樣,沒有自主的情感,有的是對神,對權(quán)的重視,人與人之間缺少友愛、同情與坦誠,更多的是猜忌與互相打壓,這種你死我活的變態(tài)人際關(guān)系下肯定會讓人性扭曲。身在其中的人們卻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5
希區(qū)柯克用顏色來講故事,而在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里的主要兩個顏色-灰與紅起的是什么作用呢?在電影里的顏色分色光與色素。色光主要是通過濾色片給整個鏡頭,或鏡頭的某一局部加上一層顏色,另外一種顏色我們叫色素,就是被攝體本身的物質(zhì)對光的接受所帶來的顏色。馬摩里安的彩色影片《榮譽場》(BECKYSHARP)里英國威靈頓將軍舉行的宴會就是有意識地利用色素來造成效果的。這部影片是最早用染印法拍攝的影片,即當(dāng)時號稱的七彩影片。導(dǎo)演給參加宴會的女賓規(guī)定了幾種服裝的顏色,紅、黃、藍、綠、白。當(dāng)威靈頓接到拿破侖又卷土重來的消息后,他要求所有的女賓退場,只留下他的軍官。那時的英軍的服裝是紅色的。當(dāng)女賓退場時是按顏色退的,最后當(dāng)女賓的所有的顏色都退光的時候,大廳里就剩下一片紅。安東尼奧尼甚至喜歡用人為的方法把他的環(huán)境變成某種顏色的。在《放大》(BLOWUP)就十分明顯。張藝謀的這部影片選擇了山西財主的'一個大院,叫喬家大院。由于那里的磚瓦都是青磚青瓦。所以這個大院全是青灰色的。這么好幾進的,蓋得方方正正的大院只有一個出口。
這就是影片中的人物生活的環(huán)境。不注意看,還以為是黑白片呢。在這灰色的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一點紅。你有什么感覺。我不強加于你們。你把該片的整個故事和這兩種顏色結(jié)合起來,你有什么感覺呢。那些不懂視聽語言的電影專家們在《大紅燈籠》出來以后,又唱起“形式大于內(nèi)容”的老調(diào)來了。他們居然會把色彩,取景和機位的特點當(dāng)成是形式。又是把形式和內(nèi)容分了家。他們不是都懂得辯證法嗎?且不談系統(tǒng),列寧在他的《哲學(xué)筆記》中也說,形式是實質(zhì)。
我覺得張藝謀在這部影片中的色素用得非常好,再加上他那準(zhǔn)確的機位,把他的中心思想全都體現(xiàn)出來了。至于中心思想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必求統(tǒng)一。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6
在全世界都在談?wù)撆灾髁x的情況下,中國近期的電影卻鮮少涉及這一主題。中國沒有女性主義嗎?《七月與安生》還有目前沒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蓮》甚至《大魚海棠》都有涉及到女性主義,但是無一例外,這些電影的女性主義視角并不突出。
所以,今晚,我們來從女性主義的視角談部老電影。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改編自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
“紅燈籠”這一意向貫穿整部電影的始終,可見,其象征意義絕不簡單。影片中,每當(dāng)紅燈籠被點亮,被掛起的時候,就意味著有新人要進入這個院子了,意味著有人要得寵了,有人可以點一份自己喜歡的菜了,同時也意味著有人要失寵了。僅僅一個紅燈籠,卻幾乎牽扯了這個死氣沉沉的大院中所有女性的神經(jīng),此時的它代表著權(quán)利,代表著地位,就是不像紅燈籠。
紅色給人的感覺是熱烈,是激情,是情欲。影片中,只有被陳老爺點中的院子才可以點紅燈籠,陳老爺?shù)牡絹硪馕吨,而紅燈籠就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性暗示。在這種暗示下,女人不得不順從男人,因為男人決定著女人什么時間可以有性,什么條件下才可以有性,女人在這種壓抑下漸漸淪為男性的玩物,而在以陳老爺為代表的男性眼中,院中女人確實只是性玩物而已,因此,雁兒活著陳老爺可以明目張膽的占她便宜,雁兒死了陳老爺連見都沒見一面。對于男性來講,薄情是生理決定的。
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就是高高掛起的性,大家心照不宣,卻又無人不心知肚明。在這種直指女性的暗示下,女人在這個紅燈籠下變得一絲不掛,其自尊也被一點一點燃燒殆盡。紅燈籠憑借著男人的特權(quán)愈加鮮紅,在這種情況下,女人只能“以色事人”,只能“你算計我,我算計你”。性壓抑壓抑的絕不僅僅是女人的本性,還有女人的尊嚴、善良。從這個角度看《甄嬛傳》,后宮的爭斗就更好理解了。
南唐以來,女性的另一苦難就開始了,那就是裹小腳。幾千年以來,腳成了另一束縛女性的工具。電影中并沒有涉及裹小腳的畫面,但沒出現(xiàn)就意味著男性不再關(guān)注女性的腳了嗎?當(dāng)然不是。
頌蓮剛剛?cè)敫铀牟皇抢蠣,而是捶腳。捶腳那在陳府可不是小事,在他們的規(guī)矩里,腳要被精心縫制的紅綢子蓋好,就像蓋著紅蓋頭的新娘,外人可是不可以看見的.。捶腳有專門的人服侍,有特制的工具,它會發(fā)出急急令般的聲音,整個院子的人都聽得見,可見其待遇級別之高了吧。所以,就連受過新式教育的頌蓮也被其俘獲了,為了捶腳,她絞盡腦汁,耍盡手段。在某些情況下,人性的惡顯露無疑。可悲,可嘆。而回想頌蓮剛?cè)敫畷r,陳老爺是怎么給她解釋捶腳的,他說:“女人的腳捶好了,才能伺候人!惫,原來還是腳。
當(dāng)女人的腳被一層一層裹上,女人行走甚至站立的權(quán)力就已經(jīng)被剝奪了,一個不能站不能走的女人除了依附男人還有別的選擇嗎?而當(dāng)影片中的女人越來越依賴于捶腳時,其命運也在那一聲聲急急令般的捶腳聲中越來越無法被自己控制。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辈ǚ薜脑捊裉炜磥硪廊徊贿^時。電影唯有比生活更真實,才會更有力量。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7
看了《大紅燈籠高高掛》,應(yīng)該說給我的震撼是很大的,說來慚愧,我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蛟S正是因為初見,才會讓我有一些想法;若非如此,則可能會麻木。
現(xiàn)在有很多關(guān)于《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已經(jīng)形成的觀點,在寫文章之前,自己也看了一下,點評的都很好,但是我認為這個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從一個院子里的爭斗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的一些現(xiàn)象。
從頌蓮嫁到陳家說起。
頌蓮本來是一個大學(xué)生(雖然沒有讀完大學(xué)),父親死了,家道中落,于是就嫁給了陳家作四太太。正常來看,一位上了大學(xué)的人,尤其是女性,在那個時代也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了,為人家當(dāng)小老婆,估計她從來沒有想過?墒菦]辦法,縱然腦子不這樣想,肚子不答應(yīng)。于是也就嫁了。可是到了陳家以后,她也就慢慢的變了。可以這樣理解:本來她就是有點矛盾的,或許不堅定。
現(xiàn)在大學(xué)生就業(yè)是越來越難了,而作為大學(xué)生乃至社會的弱勢群體,女大學(xué)生的就業(yè)形勢就顯得更加的嚴峻,于是現(xiàn)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了女大學(xué)生的寄嫁現(xiàn)象。
所謂女大學(xué)生的寄嫁現(xiàn)象,就是女大學(xué)生不再去刻意找工作,或者是一邊找工作一邊找老公,反正就是表現(xiàn)的特別地想要傍大款,現(xiàn)在輿論一片嘩然。但是現(xiàn)在似乎是社會上的贊成的人很多,據(jù)說有四分之一。還說這個比例是很高的。社會上幾乎成為潮流。
所謂潮流,基本就是社會上的一些人造勢;所謂造勢,就是社會上的人一些人提出觀點,然后就是一些社會上的臭味相投的人利用現(xiàn)在發(fā)達的傳媒來響應(yīng)。
仔細分析,這是一個不算潮流的潮流,四分之一,天下一半是女人(男女失衡現(xiàn)象暫且不考慮。在這么大的潮流中也不必考慮),然后一半的人懂得利用媒體,不就是四分之一了。雖然這個估算不太精確或者說是太不精確,但是足以說明問題。
寄嫁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肯定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比如說,就是有一個或者幾個成功的案例。那些貪慕虛榮的女人成功了而且四處炫耀,這個就是起因。于是就有各種心思的人從中發(fā)現(xiàn)一點自己的想法,終于把這個變成了自己的終南捷徑,成了某些人的終南捷徑,乃至要成為很多人的終南捷徑。
任何問題的出現(xiàn)都會帶動相關(guān)問題的出現(xiàn),比如詐騙,現(xiàn)在很多女的為了找到無價郎君,輕信一些網(wǎng)上的中介,結(jié)果被人騙去很多的中介費,如果是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騙了,失身就更正常了,可悲呀。
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無奈啊無奈,不在無奈中改善,就在無奈中變壞。想起電影中的.臺詞:“女人不就那回事”。別人可以看不起自己,人可不能自輕自賤呀。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事業(yè)進行了那么長的時間,怎么就不見起色呢?想起《悲慘世界》里的“如果這個世界還存在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就不得不說這仍是一個悲慘世界”。
哎,生存問題是第一問題!
虛偽地活著
在電影里,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應(yīng)該是二太太的虛偽。其實,那里的人哪一個不虛偽呢?電影里面有這樣一句:演戲演得好,騙人;演戲演得不好,騙自己。
什么樣算虛偽?算演戲?應(yīng)該說要看假到什么程度,什么境界了,F(xiàn)代心理學(xué)認為:如果不界定什么程度算虛偽,那么就可能會誤以為每一個人都是虛偽的?梢韵胍幌,我們在自己家里跟人前的表現(xiàn)是不太一樣的。
怎么才能被我們稱為虛偽。我認為最主要的區(qū)分點就是動機,也就是說是為了害人還是單純娛樂而演戲。如果是為了娛樂,或者說是一種藝術(shù),演得越好我們就越應(yīng)該贊賞、認可;可是如果是為了害人,那么我們就不得不提防了,而且會讓我們很緊張,萬一人家表演水平高,自己豈不是被害了。
動機是主要的區(qū)分點,但不是唯一的。(要是唯一的,說主要干什么)另外一點就是:假的很嗎?或者是不真誠,或者是假大空。比如說到老師家里玩,肯定得守規(guī)矩了,到中午了,老師說:“來,吃點飯!薄拔页赃^了”“中午飯都吃過了?”“嗯”。其實呢,餓得很,這就是不太真誠了(不排除是太靦腆,害羞),把老師當(dāng)外人。
哎,演戲也不容易!
勾心斗角
在院子里要想生存,就得勾心斗角。同學(xué)們看了之后,都說這樣活著多累呀。中國人是很擅長勾心斗角的,比如我們智慧的結(jié)晶《三十六計》?v觀歷史,基本上都是勾心斗角。明代的馮夢龍專門整理了《智囊》,就像一個搞笑Flash的對白。“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騙人”。中國長期的文化,怎么害人,怎么防止被害是占了很大的篇幅的。李宗吾的《厚黑學(xué)》基本上就是教人臉皮要厚,心要黑,這樣的話,在我國那么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就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了。不過做人不能這樣呀!对鰪V賢文》里面說:莫信直中直,需放人不仁。倒是不錯的態(tài)度。
勾心斗角在很多時候也是需要的,那就是維護正義。既然是維護正義,就得換個詞了,叫斗智斗勇。其實包青天就是典型代表,壞人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夠懲罰的,很多時候只有比壞人更“奸詐”,才能有資格做好人,一個頭腦簡單的人要想懲惡揚善,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是把自己折進去。想起錢鐘書的話:是的,有點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價。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寫在人生邊上》)
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斗氣很誤人
不管怎么說,頌蓮還是跟其他的姨太太不一樣的,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嘛。她沒有其他的姨太太心狠手辣,很多時候只是為了斗氣。她對雁兒可能只是為了出一下她假裝懷孕被拆穿的氣,也并沒有想著要把人害死。
因為斗氣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事情,這樣的事件不勝枚舉。比如說電影《愛情呼叫轉(zhuǎn)移》中的龍小蝦硬是把徐朗和出租車司機給氣得跟她飆車,結(jié)果被交警抓到?赡苡腥藭䥺枺哼@是電影,找點現(xiàn)實的。先不說電影這樣的藝術(shù)品是人類現(xiàn)實生活的反應(yīng),找就找唄:我們當(dāng)?shù)貎蓚高中生打架,一個孩子處于下風(fēng),就說:“有本事你把老子打死,打不死找人弄死你!有本事你打呀,這是磚頭,砸!朝這(指腦袋)砸!”(這些話是后來同學(xué)回憶的),結(jié)果那孩子真的一磚頭砸了下去,砸了個腦震蕩。年輕人火氣旺,萬萬不可隨意就與別人斗氣。或許這就是為什么激將法屢試不爽的原因了。
以上內(nèi)容就是我看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后的感覺,很是惆悵;蛟S很多人會一直惆悵下去。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8
昨又重新看了張藝謀91年的《紅燈籠高高掛》。不禁為現(xiàn)在火熱上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而嘆息。
‘紅燈籠’整部片子看下來覺得畫面顏色紅時燒心,冷時盛凄涼。特別是接近片尾時四太在雪地里發(fā)現(xiàn)三太被人強行處死的尸體時,雪地里刺眼的白以及鞏俐身上的藍旗袍和太太們屋里濃重的桔紅色布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顏色在片子里直接代表了影片中人物身份地位的起起落落。鞏俐當(dāng)年演技的稚嫩,或說是一種萬幸的雛感把剛退學(xué)大學(xué)生演的清高卻茫然,無畏卻失控。片子里在陰森且孤寂大宅院里女人們的勾心斗角讓人難免未知惋惜,有趣的這一些些個女人一邊在埋怨紅燈籠在她人門前掛起的同時,也在被地權(quán)之爭的灼熱欲望給左右著早已不屬于她們的命運。這就仿佛如同一個禁錮的水塔,人們進來了,要出去也就很難了。就算到時候想出去了,物質(zhì)和精神上也不會再允許了。
開篇的時候看到了影片監(jiān)制又“孝賢”的`名字,后來仔細看片才發(fā)現(xiàn)“燈籠”在宅屋里的戲確實有他拍戲的風(fēng)格。室內(nèi)紅的發(fā)桔的顏色,緊促窒密的空間,一家人圍坐在飯桌上吃飯說話的情景與他在《悲情城市》,《海上花》和新片《美好的時光》上的幾場戲都有相同之處。
想來我今年是無緣‘滿城盡帶黃金甲’了,明年也不見得。
因為“紅燈籠”依舊高掛著,亮著,燒著。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9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挺忠實蘇童的原作《妻妾成群》的,冷冷的,沒有感情,只有明爭暗斗,只有最后垂死的落寞。
男性作家似乎更容易冷眼旁觀。也許蘇童也覺得頌蓮是需要愛的,所以為她安排了大少爺?墒,卻也是愛不起、不能、不敢愛的人。三姨太是渴愛的,不僅想辦法霸著老爺,還有了外遇。城府最深的二姨太把自己的愛孤注一擲在老爺身上,無所不盡其極。貌似都是因愛而來,但是,看著卻只覺得冷漠。因為,那些以愛為名下的種種行動,其實是占有欲,比著誰比誰能擁有得多一點罷了。
電影中的頌蓮總是一張漠然的臉。似乎什么都看透了。其實,看透了什么啊?真看透,最后又怎么會發(fā)了瘋。大概,是因為原小說對頌蓮這個人物性格塑造得不夠深刻全面,憑著這些故事,任其發(fā)展下去而已。
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仍舊是妻妾成群背景下的故事,但是,主題有了變化:更關(guān)乎愛情,更關(guān)乎覺醒。
把外遇的人改了,不是書中電影中的三太太,而是剛?cè)腴T的頌蓮。頌蓮與小生相愛,卻被分開。被老爺?shù)?占有,是強占,演繹者滿臉的哀愁和鋪天蓋地裹不住的紅布,令人為之生憐。以至于她再次與小生相逢,幽會,愛得甜蜜,舞得動情,都被我們包容了。眼見她最后慘烈地與小生共赴黃泉,悲涼中,竟還為他們能共死而有幾分欣慰。
告密的三太太(劇中也許是二太太吧),是出于想得到老爺更多的愛,但卻被老爺徹底的遺棄了。其實,這也是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她發(fā)現(xiàn)了頌蓮的私情,告訴了老爺,并帶人把頌蓮與小生抓了,本以為老爺該會更好地寵幸她,結(jié)果,卻被老爺狠狠地推開。難道真如友人所說的,她這樣做侵犯了老爺作為一家之主的權(quán)威和威嚴嗎?
三個衣衫襤褸的人,舞出各自的悲酸,在相遇的那刻,三太太一再地跪求頌蓮與小生的原諒。假設(shè)三太太得到了老爺?shù)膼郏撬會如此嗎?只有處境悲涼了,才會體恤到最本真的人情嗎?這編排得未免有突兀了些。但是,她在試著救贖,最終,她成功了。三個心境清明的人,在亂棍中與混沌的人世徹底訣別。
舞動出的人生,也許是為了盡量地讓更多人看明白。所以,改變了原書中原電影中的諸多晦澀斗爭與情味,用最直白的方式,讓人看清其中的愛憎與變化。在變幻的場景中,演員的表情、動作,都清楚明白地演繹出了人物的心情與故事,所以,雖是第一次看舞劇,雖是綿綿不斷的舞動,卻也因感受到了其中的情味,而覺得了其中的一番韻味。
拋開那些主題,那些故事,耳邊仿佛響起了同一的音樂聲,鑼鼓等中國古典民間樂曲或喧囂或悲鳴,眼前仍清楚地看到,紅艷艷的大燈籠,仍舊觸目驚心。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10
這部由張藝謀執(zhí)導(dǎo),鞏俐主演的電影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fēng)吃醋,并引發(fā)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女主人公頌蓮因為父親去世,繼母以供不起她上學(xué)為由讓她嫁給有錢人家陳家老爺作妾。上過洋學(xué)堂的她不坐轎子進門,說明剛開始時她仍然還是崇尚自由與平等的,也是對那些封建社會留下的繁文縟節(jié)嗤之以鼻,即使逃不掉被束縛的命運,但仍是希望活出自己的樣子的。
可不曾想,她竟也免不了俗的那么快的就陷入了封建禮教的“大坑”。
寵幸哪房太太就點起哪房太太院子里的大紅燈籠是陳家的規(guī)矩,一點起大紅燈籠,紅光便映滿了整個院子,一開始頌蓮覺得寵幸前的.捶腳是繁文縟節(jié),覺得自己不會喜歡也不會習(xí)慣這種東西的,沒想到,她自己竟在幾天后便愛上“捶腳”那種感受,從不屑到享受到渴望,我覺得她們想要得到陳老爺?shù)膶櫺移鋵嵤窍胍环N權(quán)力,也享受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其實這種渴望,更像是一種乞討,也正是因為這種卑微,才突出了我們現(xiàn)代女性的自立自強有多么重要。
四太太頌蓮因為涉世不深,也因為想爭一口氣所以假裝懷孕但又被無情戳穿,從點燈到滅燈到封燈,即使她說她不在乎,但也還在她二十歲那天對大少爺抱有期望。
影片的結(jié)尾二太太在醉酒的頌蓮口中得知三太太在與高醫(yī)生通奸,便帶人去捉奸,最后,頌蓮看到下人們在閣樓里把三太太殺了,但無論頌蓮如何大喊大叫,都不會有人來阻止的,因為陳老爺說"你什么都沒看見,你瘋了!
在那個年代,或許這樣的結(jié)合根本就沒有愛,有的只是欲望和新鮮感,待新鮮感消磨殆盡,你的地位甚至無異于貓狗。所以,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能依附別人而活,這樣的人生太過被動了。你不可能是他的最后一個女人,也不會是他的最后一個女人,因為更年輕的五太太沒多久后就進門了。
”人生就是做戲“,但可能現(xiàn)實比做戲困難。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頁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 11
張藝謀是個色彩大師,能夠很好的利用色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其中《紅高粱》、《英雄》以及《大紅燈籠高高掛》都能體現(xiàn)出色彩對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讓這些小人物在色彩的襯托下顯的特別的鮮明與耐人尋味,這就是第五代導(dǎo)演的風(fēng)格。
當(dāng)女人被充當(dāng)金錢的替代品時,則可說明女人的命運將會變的一無所有,導(dǎo)致悲慘命運的現(xiàn)成。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在片頭利用長鏡頭枯燥的打在頌蓮的臉上,她的表情則顯得和單鏡頭一樣單調(diào),體現(xiàn)出頌蓮會被金錢所交易和被金錢迷失雙眼,同時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她的淚水淹沒了未來也淹沒了自己的自由,從此她將放棄自己所守護的道路,去接受外界環(huán)境給予她的摧殘……當(dāng)頌蓮進入陳家起,也就意味著她將卷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張藝謀利用平衡式構(gòu)圖,把頌蓮靈魂與“門”牢牢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無形中喻示將會在這里度過她的余生,正如此,她的性格也隨這一個燈籠,漫漫的在變化。當(dāng)紅燈籠第一次出現(xiàn)在觀眾和頌蓮的眼前,導(dǎo)演在暗示,暗示頌蓮的命運將會和這個看起來不重要的道具聯(lián)系在一起。尤其是在一個大燈籠附近加上幾個小紅燈籠更能突出,在一個從不謀面的老爺“黑暗”的控制下,這群女人無奈和軟弱,也能體現(xiàn)人民在封建制度下的有話不趕說的感受。包括這個19歲的大學(xué)生頌蓮,一個剛被納入的小妾,她的內(nèi)心那種對打擊封建制度的感覺大大的加深了。頌蓮平時一身白衣出現(xiàn)在熒幕上,暗中表示頌蓮想保留著自己內(nèi)心中那一點純潔與高雅,現(xiàn)實并不像頌蓮心中想象那樣,陳俯一個古代封建制度的代表,延續(xù)著那些古板的規(guī)定和那些所謂的迷信(生男孩、娶小妾、點燈籠)張藝謀借紅燈籠,來告訴當(dāng)代人對封建制度的憤怒以及同情。就在此刻頌蓮以被封建制度迷失了眼睛,通過推鏡頭從被紅燈籠燈光照射下的床簾,把那紅色印在了她的臉上和全身,把頌蓮物質(zhì)欲望通過老爺來獲得以及把老爺占為己有。頌蓮拿起紅燈籠站在鏡子前面,此刻她正如紅燈籠中的蠟燭一樣,正在燃燒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青春,鏡子一個虛擬的象征,把頌蓮變的越來越虛偽和一個為目標(biāo)不斷傷害別人的毒瘤。因此公然與各房太太們?yōu)閿场?/p>
頌蓮在這場勾心斗角的游戲中并不是占有很高的.優(yōu)勢,一個初來乍到的人和一群老謀深算的人在一起時,頌蓮顯得很脆弱,被二太太騙了左一邊右一邊,頌蓮天真的認為二太太的笑是友好的是不用被提防的,可是她錯了錯在了自己的手中。詛咒娃娃接開了這個“不能說的秘密”,又在紅燈籠的襯托下頌蓮的內(nèi)心更加的氣憤了,為以后的墮落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影片最后三太太在那個相同的庭院中唱了一首預(yù)示死亡的京劇。伴隨著強烈的音樂節(jié)奏那個死人屋的真相也漫漫的浮出了水面,同時也暗中指示頌蓮的悲慘命運的結(jié)尾。日子還是一天天的過去了,仿佛昨天已是過眼云煙。老爺繼續(xù)納妾,二頌蓮卻在紅燈籠的紅光普照下,永遠的墮落。
張藝謀利用紅燈籠照射下的紅色,表現(xiàn)了一個小人物的內(nèi)心巨大的變化,其效果已經(jīng)遠遠的超過《紅高粱》所營造的氛圍。導(dǎo)演在這里不僅僅為我們呈現(xiàn)的這些,而跟大程度上可以引申為對一個封建制度的批判與諷刺。希望張導(dǎo)能帶領(lǐng)他的顏色電影走的更遠。
【《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經(jīng)典句子10-02
大紅燈籠高高掛日記300字(精選26篇)01-02
無問西東觀后感-觀后感02-19
小學(xué)生《奪冠》觀后感-觀后感02-19
電影《少年班》觀后感-觀后感02-19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觀后感02-19
宇宙與人觀后感宇宙與人的觀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