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熱門)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佰》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不愛看電影的,迄今為止去電影院沒超過五次。
我反應太慢,而電影情節(jié)發(fā)展太快,不如電視劇一樣可以讓我細細品味。
慶祝七夕節(jié),單位組織看電影,我沒報名,可是要我拍照,便也看了。
愛看電影的人都很關注電影的檔期。而我,拿到票看到片名,我都不知道講的什么,直到開始播放。
一部戰(zhàn)爭片,慘烈。
淞滬會戰(zhàn)末期,謝晉元所率領的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后一塊陣地。
四天四夜,八百壯士打了一場必敗之戰(zhàn)。
蘇州河畔,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這邊,日本人慘無人道的狂轟濫炸和屠殺讓人憤慨;血肉橫飛、一片狼藉的場面讓人心驚肉跳,戰(zhàn)士們頑強抵抗的決心讓人淚目。那邊,租界歌舞升平。
起初,河對岸的人像看戲一樣,觀望。
漸漸地,看到對面戰(zhàn)士們的頑強,看到日軍的慘無人道,群情沸騰,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想盡辦法運送物資,為了搭好一根電話線,很多人舍生取義。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壯士中,也曾有人想要當逃兵,與自己內(nèi)心做了各種斗爭,但在那種慘狀面前,可以理解,也顯得更加真實。
畢竟,求生是人的本能。
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貪生怕死是常態(tài),視死如歸,也是。
日軍用盾牌筑起銅墻鐵壁,匍匐前進,逐漸靠近想要引爆倉庫,戰(zhàn)士們抱著炸藥直接從樓上跳下去,用血肉之軀當炸彈。一個、兩個、三個,報完名字都毅然決然地跳了下去,緊接著,砰!地一聲,泥土灰塵混合著血四散開來,空中只剩下回音。
河對岸送來一面旗。升旗,日軍一定惱羞成怒,全力進攻,不升旗,或許還可以抵抗一陣。但他們,升了,一面旗幟象征著一種信仰,表達著中國軍人抗日的決心。
幾個學生,懷著一種報國的決心,從天堂偷偷跑到地獄,沒多久就親眼目睹一名同學被炸飛,隨之而來的是害怕,哭著喊著要回去。無知無畏的勇氣或許難能可貴,但見過了的國人如魯迅先生筆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燈火通明,仿佛對岸的戰(zhàn)爭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還在賭博,這也是將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啊。
電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們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當時的勇士,他們的舉動與影片中的老算盤和一個老頭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心中剛開始還在各種糾結(jié),最后也為國家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后者為了自己活命,想盡辦法逃離戰(zhàn)場。最后一戰(zhàn)時老算盤看到對岸的戰(zhàn)況,他下了車,也去岸邊望著,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忍不住讓我產(chǎn)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對岸,幫助他們?nèi)敉巳哲姡克遣皇且病靶蚜恕保?/p>
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jié):日本人準備擺好鋼板陣,向四行倉庫進行攻擊,于是那里的戰(zhàn)士個個都綁上炸彈,跳到日本人的陣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聲響徹天際,對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驚訝,日本人說好的三小時攻下四行倉庫也不了了之。
他們跳下樓時我十分驚嘆,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嗎?沒有,他們也怕但他們卻有舍己為人、前仆后繼、奔赴戰(zhàn)場的精神,這是最可貴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倉庫的遺址。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很清晰破爛不堪的墻體,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彈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塊白一塊完全無法想象當時戰(zhàn)況究竟有多激烈。
狼煙四起,槍聲余音繚繞;待到破曉,奔赴戰(zhàn)場懷抱,摯友已故,精神終究未倒;故土燃燒,保衛(wèi)者奔向風暴: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八佰》觀后感】相關文章:
《八佰》觀后感08-23
八佰的觀后感10-19
八佰觀后感08-30
《八佰》觀后感09-04
《八佰》觀后感【熱門】11-29
【熱】《八佰》觀后感12-14
《八佰》觀后感【實用】07-10
[優(yōu)]八佰觀后感07-07
[推薦]《八佰》觀后感07-06
【薦】《八佰》觀后感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