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通用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 1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妒酚洝繁环Q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司馬遷所創(chuàng)立的紀傳體也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觀看《典籍里的中國》,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到兩千多年前,與司馬遷“千年一拜”。幾度哽咽,熱淚盈眶。
司馬遷出身史官之家,少時便跟著父親司馬談飽讀詩書。對他來說,修史、做史官不僅是家族傳承,更是與生俱來的責任與使命,完成與否是忠孝的體現(xiàn)。
他二十歲便隨父暢游祖國大好河山,歷覽文明之旅:在九嶷山追懷舜帝的美德;在會稽山感懷大禹的.無私;在箭樓體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隱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賢;在汨羅河邊感受屈原的家國情懷;在烏江畔沉思項羽的敗亡……
隨著一幕幕畫面的展開,蒙曼老師不禁贊嘆:一個個三千年的群像,就這么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幾經(jīng)周折,他回朝任職太史公,卻遭“李陵之禍”,無故被貶入獄,遭受腐刑。身體乃至心靈上的折磨,以及世人的諷刺冷眼,都沒有打敗他,在孤獨、痛苦與憤概中他堅定地完成了《史記》這部不朽的歷史巨著。與其說這是命運對司馬遷開的玩笑,不如說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司馬遷在厄運和磨難中涅重生了,這不僅堅定了他書寫歷史的信念,更讓他悟出了人生的意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以《五帝本紀》開篇,炎黃聯(lián)盟、開啟統(tǒng)一的上古時代結(jié)尾。首尾呼應,突顯了司馬遷大一統(tǒng)的歷史觀和家國情懷。字里行間家國情懷的真情流露,對歷史人物的敬仰,他不負時代的寄托,奮筆疾書,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中華文明史歷久彌新的震撼,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發(fā)自肺腑的驕傲。
激動、震撼、感動、景仰,夾雜其中,五味雜陳!兜浼锏闹袊纷屓伺陌附薪^,觀來酣暢淋漓,令人受益匪淺。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 2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里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jié)目。在這個節(jié)目里,讓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這部經(jīng)典,說實話自己對里面的內(nèi)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jié)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經(jīng)典知識和故事。
節(jié)目通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jīng)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jīng)典里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jīng)典里只有短短幾句話,里面蘊含著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禹貢》讓我看到禹劃九州,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干,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幾句話卻蘊含著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通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渡袝繁环Q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gòu)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jié)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jīng)典與戲劇表演相結(jié)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chuàng)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jié)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jīng)波折最后被保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jié)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xù)關(guān)注下去,因為學習經(jīng)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 3
節(jié)目中,孔子與他的弟子們?yōu)榱俗非蟠蟮溃瑐鞑ト收苡瘟袊。但這條路道阻且長,孔子一行數(shù)次碰壁。在前往楚國途中,被齊軍圍困七天,糧草斷絕。仲有心中不解,憤憤不平地問孔子天下大道是否存在。孔子回答道:“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意思是: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滿足時也安貧樂道,而小人才會想入非非,胡作非為。是呀,孔子在這樣的處境下竟然能說出這樣振奮的話,他的弟子們追求大道的決心怎能動搖呢?孔子還拒絕獨自吃下最后的粥,他用水摻合著這僅剩的'糧食和弟子們分著吃。他身體力行地闡釋了有難同當?shù)拿赖拢哺嬖V我們要堅持自己的理想,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能放棄。因此,這一段內(nèi)容留給我深刻的印象。
在戲劇結(jié)尾,孔子和弟子們回到了他們年輕的時候,朗誦著孔子對他們的教誨。我想:雖然孔子當時傳播“仁政”沒有成功,但他的思想與他的言行,流傳到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教誨著我們。透過那一句句“子曰”,我們能感受到兩千多年前孔子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以及尊重弟子們不同個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鬃铀岢摹叭收邜廴恕钡乃枷耄鋵嵕褪墙涛覀?nèi)绾巫鋈,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論語》一書中汲取心靈的力量,悟得生命的智慧,不亦樂乎?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 4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我們從哪能得知?研讀典籍,我們探究中華文化的精粹,激發(fā)蘊藏在血脈里的文化溯源。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為西漢司馬遷所著,他用一生心血完成這部著作。他的父親司馬談想記錄中華民族的歷史,臨死前將這個使命傳給了司馬遷!妒酚洝肥堑谝徊考o傳體通史,由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種體例構(gòu)成,共計130篇記載了從皇帝到漢武帝的三千多年歷史。它樹立華夏之模范,是萬千歷史果實的凝聚。
典籍以舞臺劇的形式演出,演員們的.演技炸裂,讓人身臨其境,用簡單明了的表演講述古文。撒貝寧帶領(lǐng)我們與司馬遷跨時空的碰面。我看得入了迷,不知覺中,眼前出現(xiàn)了位先生。我鞠躬行禮,后說:”先生,我是來自二千年后的學生!毕壬c了點頭!蹦悄闶欠裰酪院蟮氖?人們會看《史記》嗎?”我肯定回答后,他的臉上浮現(xiàn)笑意。我笑著又和他說:”先生,《史記》一書成為了中華文化發(fā)展史上的瑰寶。為后世的史學和文學有著深刻的貢獻!
先生帶我領(lǐng)略歷史,講解道德之典范。“后世還會研究歷史嗎?”先生轉(zhuǎn)過頭問!爱斎,史記為后世研究歷史作出很大貢獻。后人們也熟識您。您來自史官世家,十歲興讀古文,之后又聽董仲舒先生講《公羊春秋》,孔安國先生講《尚書》。您父親對您的影響更為深重,二十歲便游歷全國,為寫史做準備。雖然一場橫禍的突然降臨讓您受到致命打擊,但您更加成熟深沉,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記》,后人也稱您為“史界太祖”。
中華歷史,賡續(xù)延綿,后世都開始研究歷史,喜愛您的《史記》。后世一位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對您的《史記》極為推贊,承贊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是第一部紀傳體史書,也是一本歷史百科全書。語言生動流暢,評論犀利深刻,展現(xiàn)古時人類的文化成就。它啟迪后人,促進民族思想,為中華文明之明珠!毕壬f:”能為民族作貢獻乃吾的榮幸。愿后世幸福安康,愿青史永垂不朽!”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讀《史記》,體會文中神韻,獲得典范和教益!妒酚洝费邮谷祟愇拿鳎ü沤裰,擔華夏之筋骨。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 5
大家了解《本草綱目》嗎?《本草綱目》是一部影響世界科技進步的奇書,它不僅是一部藥物學專著,其內(nèi)容還涉及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冶金學、化學以及天文學、氣象學等領(lǐng)域。先后被翻譯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國文字,在世界傳播,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實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這周我看了一個名叫“典籍里的中國”的文化類節(jié)目,了解到了《本草綱目》《楚辭》《史記》《論語》等等著名的中國典籍。
“典籍里的中國”是撒貝寧主持的節(jié)目。每一期都會挑中國古代典籍進行戲劇演繹,介紹主要內(nèi)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節(jié)目,講的是《本草綱目》。《本草綱目》的作者是李時珍,他父親是一名名醫(yī)。李時珍也十分想像父親一樣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親一心想讓他讀書,便對他說:“行醫(yī)難,你不要像我一樣,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讀書,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時珍并不罷休。他三次向父親請求,答應他去行醫(yī),他的父親最終被李時珍的精神感動,問他:“你為什么要行醫(yī)?”李世珍說:“我想造福百姓,給他們治病!崩顣r珍的父親后來終于答應了。李時珍也隨父親四處行醫(yī),但是后來他發(fā)現(xiàn),歷代的.本草書有許多地方有錯誤。他就下定決心,要修訂一本新的本草書,以防百姓看病時抓錯藥。李時珍四處行醫(yī)積累醫(yī)藥學知識,在民間搜索藥方,歷經(jīng)年,終于寫寫出了一本部、52卷、近0萬字的《本草綱目》,這本書首次將本草用綱目分類。當他要去印刷時,當?shù)刈畲蟮臅虒λf:“這本書有0萬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雖然想幫助先生,但是真的無能為力呀!”李時珍說:“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書商想了想,說:“如果能求到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文人王世貞先生做的序,那同行肯定會競相印刷。”李時珍聽了之后,奔赴千里之外,去找素未平生的王世貞作序。他到了王世貞家,經(jīng)過多次求見之后,才順利地見到了王世貞。王世貞看了書之后,也被震憾,答應為他作序。但是李世珍擔心這本書還有紕漏,又拿回去經(jīng)歷了十年,改正了一些缺漏,再讓王世貞作序。終于書商胡承龍愿意印刷此書。然而,讓人遺憾的是書剛刊印好,李世珍卻撒手人寰。
在當時情況下,寫《本草綱目》十分困難。但是李時珍不畏困難,逆流而上,最終終于刊印出版。正是這種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要是他沒有這樣堅強的意志,我們可能就看不到《本草綱目》這樣的著作了。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堅持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時珍的故事讓我知道了:堅持就是不怕困難,不放棄!堅持,就是將自己喜歡做的事一直做下去!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4-11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5-15
典籍里的中國的觀后感05-22
《典籍里的中國》的觀后感05-16
[通用]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6-19
觀看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7-06
(必備)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5-22
(實用)《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5-20
[精華]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