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奪冠》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奪冠》觀后感1
電影《奪冠》故事時間跨度長達40年,講述幾代女排姑娘們的奮斗歷程,而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女排精神”了。
“女排精神”是不服輸?shù)亩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已經(jīng)成為新中國體育名片的女排姑娘們,回望她們的走過的路,并非都是鮮花和掌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五連冠”之后,女排姑娘們進入低谷期,成績有所起伏。但無論勝敗,女排身上都有一股勁,那就是咬緊牙關拼到底,永遠堅持向上奮斗的姿態(tài),不畏強敵、頑強拼搏,而這正是女排精神的內(nèi)核。女排精神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團結奮斗、永不放棄,鼓舞著每一個國人。
“女排精神”是拼搏的力量。改革開放初期,當國家百廢待興追趕世界潮流、當中國人敞開國門難掩自卑的.時候,女排姑娘們自1981年到1986年開創(chuàng)的五連冠偉業(yè),激勵了一代中國人自強不息的精神,38年后,中國已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中國有很多方式展現(xiàn)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在賽場上的奮勇拼搏,一次次讓中國觀眾熱淚盈眶,靠的是平時扎實的基本功,日?炭嗟挠柧,體現(xiàn)女排姑娘們永不言敗的拼搏。
“女排精神”是寶貴的體育運動精神。詮釋了對待生活、工作的態(tài)度,詮釋當代中國體育精神。女排精神是在追尋自我不忘初心、拼搏到底的人生價值。處處激發(fā)女排精神的青春活力,女排精神連著時代發(fā)展,反映著新時代精神。我們學習和發(fā)揚女排精神,就是要認真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在自我崗位上履職盡責為社會、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女排姑娘們體現(xiàn)了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黨一百周年,第一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即將實現(xiàn),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繼續(xù)激勵我們向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奮力前行。大力發(fā)揚女排精神,為把我國建成現(xiàn)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奪冠》觀后感2
在舉國同慶壬寅新春和北京第24屆冬奧會勝利開幕之際,中國女足不屈不撓,力闖難關,以驕人戰(zhàn)績時隔16年再次奪得亞洲杯冠軍,打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成為歷史上第9次捧起亞洲杯冠軍獎杯的球隊,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崇高的榮譽。這是對偉大祖國最好的祝福,是億萬中國女性的巨大榮光,展現(xiàn)了鏗鏘玫瑰的驕人風采。
中國女足彰顯了堅韌不拔、永不言敗、敢打敢拼的精神風貌,體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女性爭做偉大事業(yè)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的生動實踐,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必將激勵包括億萬婦女在內(nèi)的中華兒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接續(xù)奮斗。
《奪冠》觀后感3
每一部影片無論長短,總會體現(xiàn)出一些道理,有時是通過主角的經(jīng)歷總結的,有的則是通過一個角色說出來的。
今天在學校與同學們共同觀看了《奪冠》,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仔細看那由各個角色說出來的一些話?真的是字字珠璣,句句真理。這部電影整體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1980年老女排們通過努力訓練獲得世界第一;第二部分的是寫郎平帶領美國隊贏了中國隊后退出美國隊,過了幾年又回到中國隊,并帶領中國女排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還記得1980年老女排們訓練時郎平說的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句話本出自毛澤東主席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意思就是勸我們把握好時間。當時的郎平雖然18歲就進入了國家隊,但她進去之后卻被單獨摘了出來,其他人在訓練打球,而她則在訓練負重,好不容易才練到了負重100斤的深蹲。后來向她的`陪練訴說自己的經(jīng)歷時,說了這句話。她傾訴時,他們隊的陪練勸她算了,他還說了另一句:“有人活在夢里,有人喜歡現(xiàn)實,有人喜歡把一種變成另一種!彼械娜松际且坏肋x擇題,就看你要選哪一條路了。夢終究是夢,有的人既然選了夢,那她的一生也只能終結在夢,成不了現(xiàn)實;還有的人選了現(xiàn)實,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夢變成現(xiàn)實。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采取了行動,并且是否持之以恒,僅此而已,但是有多少人選擇了生活在夢里。
他還說過:“鷹有時候也會掉在地上,但雞,永遠飛不了鷹那么高。”當時有人勸梁平退出國家隊,去省隊打球,這么說的人,必定是不明白世界冠軍對國家隊隊員們的意義,見識過萬家燈火的人怎么甘愿去收著一只小小的蠟燭?所幸她們最后不負眾望,拿下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看電影并不只是看熱鬧,更要關注那些通過屏幕告訴我們的道理。
《奪冠》觀后感4
女排姑娘們頑強拼搏的精神吸引了無數(shù)國人和世界球迷的眼光,網(wǎng)民們直呼“女排精神,振興中華,激勵中華兒女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女排的勝利不是偶然,是什么支撐女排笑到最終,是一種不畏懼、不服輸、百折不撓的中國精神,尤其在最困難的時刻,表現(xiàn)的最頑強,女排的精氣神值得國人好好反思和總結。
要學習她們百折不撓的堅定。對于中國女排來說,一路走來雖然搖搖晃晃,但她們依舊眼中堅定,摔倒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擦擦臉上的汗水繼續(xù)大步向前,這就是她們的'信仰。共產(chǎn)黨人最講堅定,講信仰,要講黨性、講政治、講紀律,時刻和黨中央堅持一致,牢記黨員身份,在黨言黨,才能在應對大是大非問題時能夠堅持清醒和應有的敏感度,才能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先進性。
學習她們扎實精湛的功底。任何一個人,做工作、干事業(yè)都需要精湛的職業(yè)技能,這是取勝的基本保證。缺少精湛的技能,再多的精神鼓勵也不可出現(xiàn)奇跡。僅有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才能不畏強手,挑戰(zhàn)自我,產(chǎn)生自信。這種職業(yè)操守需要日常的付出,要吃得了苦,吃得了虧,把基本功練扎實,關鍵時就管用。比賽絕對不能想當然,也不可能一口吃個熱饅頭,沒有平日的基本功是不能高質量完成任務的。共產(chǎn)黨人要學習她們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認真細致處理好每一件事,追求嚴謹,最求過硬基本功,真正做到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學習她們團結拼搏的奮斗精神。中國女排姑娘們能排除一切困難最終登上榮耀頂峰,這是團結的力量。場上她們時刻相互提醒補位,真正做到扭成一股繩,產(chǎn)生讓對手畏懼的強大合理。這種團結是真正的團結,是不計較個人名利的團結,是為榮譽而戰(zhàn)、國家而戰(zhàn)的偉大團結。沒有團結就沒有今日的女排成績,賽后當問道女排姑娘如何逆境中取勝時,她們說的最多也是團結。其實一個團隊取得驕人戰(zhàn)績時必須是這個團隊作風正,能團結才能戰(zhàn)斗,一盤散沙,不注重相互補位、互相保護怎能挑戰(zhàn)強大對手。當下,在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上國人最需要這種民族大團結,團結能夠戰(zhàn)勝一切困難險阻,團結就是力量,中華兒女要以此發(fā)揚女排的團結一致,頑強拼搏的精神。
《奪冠》觀后感5
期未考試已過,雖然要接著上課,但這時已是比較悠閑的了。老師今天帶著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奪冠》。
這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女排自改革無放以來,怎樣從不知名一步步走向了“五連冠”的故事。故事一開始從1978年的中國女排國家隊開始。當時的朗平,雖說進了國家隊,但仍是一個替補,在國家女排隊中十分不起眼。但后來教練發(fā)現(xiàn)她是個好苗子,就有意地鍛練她的意志。教練讓她能夠舉起100kq的'東西后才能允許她上場。這可讓她吃了不少苦,但同時也鍛煉了她的意志。郎平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終于成為國家女排隊的主攻手,并且代表中國去參加了東京的奧運會。在這次比賽中,郎平發(fā)揮了自己的優(yōu)勢,她不斷加強進攻的力量,使對方手足無措,最終使她們連連輸球,我們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冠軍。而郎平也獲得“鐵榔頭”的稱號。在2003年也破例被美國提提為美國女排主教練。
由于時間關系,這部電影我們沒有看完,但我已從郎平等女排隊員身上學習了不怕吃苦,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以后在學習上,我也應該不怕吃苦,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作,取得更好的成績。
《奪冠》觀后感6
中國女排的歷史,是一條振奮幾代國民的奪冠之路,是為中國崛起而拼搏的時代音。電影《奪冠》回溯從1981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激情歲月:80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女排是激揚國人自信的拼搏之軍;祖國日新月異愈加強盛的如今,女排是彰顯強國風范的王者之師!秺Z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lián)合拍攝,由陳可辛執(zhí)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
正如郎平教練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中國女排以實際行動踐行這句話,不到最后一秒絕不放棄,就算風浪再大也要勇往直前。如今,女排精神已經(jīng)超越了體育范疇,它激勵著年輕人攻堅克難、敢于擔當。作為年輕人,我們從女排精神學會了什么?
觀看《奪冠》學會了堅持。無論輸贏都竭盡全力,在賽場上揮灑汗水,一分一分的先追趕再超越。這不僅是實力的展現(xiàn),更是對對手的尊重。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會被瑣碎的事情煩擾,會因為環(huán)境艱苦而不適應,會因為工作毫無頭緒而想逃避,甚至在厭倦期產(chǎn)生時想要放棄。我們應學習女排的頑強精神,在逆境中磨練自己,積累經(jīng)驗,提升能力,積少成多,腳踏實地將每一步走穩(wěn)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薄V挥袌猿窒氯,扎實干好每一件事情,才能迎接勝利的曙光。
觀看《奪冠》學會了迎難而上。逆境中抬起頭迎接苦難,不服輸不氣餒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奧運賽場上遇到勁敵巴西隊,女排姑娘們沒有退縮,不慌不忙,堅持自己的戰(zhàn)術,一分一分的'將比分拉回來最終實現(xiàn)逆襲。在工作中面對難題,我們應該勇于承擔,勇于擔責,將困難當作自己前行路上的一道坎兒?缭竭@道坎兒,我們才能離終點更近一步。
觀看《奪冠》學會了團結。俗話說:“獨木不成林,獨身不成重”。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和個人的突出表現(xiàn)固然分不開,但更多的是團隊協(xié)作能力。只有女排姑娘們互相打配合,凝聚每一個人的力量,將個人水平發(fā)揮到極致,才能最終匯聚成巨大的合力,往勝利的方向大步邁進。
《奪冠》觀后感7
假期前最后一天,看了中國女足對韓國女足的亞洲杯決賽,中國女足驚天大逆轉讀秒絕殺了韓國女足,第9次閃耀亞洲,鏗鏘玫瑰的精神回來了。
回顧整場比賽,上半場中國女足更多的是用傳球配合節(jié)約體力,沒想到韓國一次漂亮反擊,一次防守失誤送點半場0:2落后。下半場到65分鐘了,0:2落后,中國女足不放棄的精神贏得了回報,4分鐘連進2球扳平比分,最后5分鐘更加激動人心,蕩氣回腸。韓國一次5米的.近距離射門被門神神奇的撲出,緊接著后衛(wèi)背著胳膊舍命堵住韓國的補射,差一點被韓國絕殺,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中國女足流暢的配合讀秒打進絕殺,那一瞬間太激動了,從落后2球到3球逆轉,中國女足的拼搏精神,不放棄的精神又回來了!!
有一種行云流水叫中國女足!
有一種鏗鏘玫瑰叫中國女足!
有一種蕩氣回腸叫中國女足!
向中國女足精神學習,頑強拼搏,永不放棄!
《奪冠》觀后感8
這個國慶假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外出游玩的快樂,也不是在家看書的安逸,而是觀看電影《奪冠》帶來的感動……
《奪冠》中有三個場景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影片開始不久,老教練站在訓練場上,對新來的陪打教練和老女排隊員說:“中國女排是什么?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蔽业男囊活潱拔覀儭笔钦l?我?guī)е蓡柪^續(xù)往下看。當我看到7號隊員負著腰傷上陣,為主攻手郎平贏得寶貴的休息時間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面對日本對手遙遙領先,女排隊員凝成一股勁、咬牙死瞌、要球不要命、絕地反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女排奪冠,大家都沖上大街敲鑼打鼓、搖旗歡呼吶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我明白了,正是因為女排隊員心里裝著“我們”,用五連冠一次次證明了“我們中國人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多想到“我們”而不是“我”。
影片放到2008年中美女排大戰(zhàn),美國女排戰(zhàn)勝中國女排時,鏡頭拉近,椅子上球衣USA字母映入眼簾,美國女排教練郎平平靜地站起來,拿起球衣,背上球袋,緩慢地走出賽場,對身邊的歡呼聲、吶喊聲、怒罵聲充耳不聞,眼里卻分明閃著點點淚光。這點點淚光啊,刺得我的心一痛,似乎感應到了她心里的糾結、矛盾和哀傷。是啊,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中國女排隊員,一名中國人,她當然希望中國女排再次奪冠,但作為一名職業(yè)的美國女排教練,她也希望自己帶的隊伍能奪冠啊。這“點點淚光”不正是我們中國人對祖國深沉的愛嗎?
鏡頭來到2016年中國女排備戰(zhàn)里約奧運會,新女排隊員狀態(tài)不佳,不明白“為了誰打球”、“愛不愛排球”,郎平教練把她們帶回當年老女排的訓練基地。一天深夜,曾經(jīng)的陪打教練來到基地,摸著墻上的球印對夜宿球場的.新女排隊員說:“這墻上的每個球印,就是以前那幫傻姑娘,一個球一個球給鑿出來的!薄拔覀兡菚r什么都沒有,但我們有‘這個’。”教練指著心口說。我的心一震,“這個”是什么呢?當我看到新女排隊員迎戰(zhàn)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女排,她們拋下包袱,放開了打,豁出去了打,頑強拼搏,把比分一分一分咬下來,最后逆轉奪冠時,我明白了“這個”是什么。要知道當時的女排處于低谷,排名下滑到世界第七,多少年沒站在冠軍領獎臺了!斑@個”不正是一代代女排不放棄、不言輸、竭盡全力奪冠的團隊精神嗎?“這個”不正是我們國家從貧困落后走向繁榮富強的精神源泉嗎?
看完《奪冠》,我明白了,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心里想著“我們”、眼里含著“淚光”、胸里懷著“這個”,就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奪冠”。
《奪冠》觀后感9
在觀眾見面會上,影片導演陳可辛坦言接拍這部戲內(nèi)心很忐忑,也遇到很多困難,能最終完成并和大家見面,靠的就是四個字:女排精神。他還透露,在場演員都拒絕過他不下叁次,但最后都來了,包括中國女排現(xiàn)役國家隊隊員。
在陳可辛看來,自己是拿出了女排精神拍女排故事傳說。講到自己的“女排情結”時他說:“第一次現(xiàn)場看中國女排比賽是在1978年,曼谷亞運會。那是郎平第一次亮相國際大賽,那時候我16歲,我第一次看到了塬來排球是這么打的。這次的任務讓我更深地體驗到了什么叫‘女排精神’!标惪尚镣瑫r透露,“每次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想起郎指導說的,女排精神有什么?不是一定要贏,而是明知道自己會輸,也要一分一分地贏回來,這是一部帶著使命感的電影。”
主角:
接戲前經(jīng)過“思想斗爭”
“看完后想不起郎指導長什么樣了,腦海裡都是鞏俐老師的形象”,“吳剛老師連雙眼皮都會演戲,太感動了!”對幾位演員的表演,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毫不吝惜贊美之詞。但誰能想到對是否參演電影,他們卻都經(jīng)歷過一番“思想斗爭”。
鞏俐透露:“可辛導演找我來演郎指導時,我心裡覺得可能擔任不了這個重擔!彼f出演這部電影就像“夢想成真的過程”。
黃渤坦言:“我們的隊員全都是真的職業(yè)排球運動員,但我們并不是排球專業(yè)的人,你要對一位專業(yè)人士進行指導,這太難了!边@些也是每位主演都顧慮的問題。為此,主演們可以說拿出了“女排精神”,攻堅克難:拜訪及觀摩女排國家隊訓練、比賽﹔在短時間內(nèi)消化海量的書籍、錄像﹔練球、扣球手都腫了也堅持拍攝……
女排:
球隊集體成領銜主演
《奪冠》中,中國女子排球隊作為群體,和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以及郎平的女兒白浪一起成為領銜主演。一個群體成主演,這在國內(nèi)影史上并不多見。這主要緣于有一大批中國女排隊員在影片中“本人出演本人”。
《奪冠》故事傳說跨越35年,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中國女排時隔12年奪得奧運會冠軍,此外,還塬了2016年奧運會關鍵一役“中巴大戰(zhàn)”。這場戲,場上的角色,除叁次參加奧運的.老將“月神”魏秋月由姚迪飾演外,主攻手朱婷、隊長惠若琪、副攻徐云麗、“暴扣二傳”丁霞、攻守全面的張常寧、“小蘋果”袁心玥、“神級自由人”林莉、“鐵錘”劉曉彤、“北長城”顏妮、“小宇宙”龔翔宇都是自己演自己,真人上陣。
“雖然知道結果,但從頭到尾還是揪著心,被劇情和比賽牽動心情!边@樣沉浸的觀影體驗,離不開幕后團隊雕琢。陳可辛導演透露,拍攝上世紀80年代女排戲份時搭建了一個實景的漳州訓練基地:“我們把地板一塊塊從福建漳州搬到北京。這些地板上都有當年女排運動員撒下的淚和汗。”參演電影的朱婷、惠若琪等新一代女排隊員曾蓋章,“太像了,簡直一模一樣,完全被震驚”。
《奪冠》觀后感10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xiàn)了中國女排3個不一樣的階段,中國女排現(xiàn)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為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并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中國女排是一個團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歷程,135分鐘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能夠拍5部電影。如何取舍,如何更準確地還原、展現(xiàn)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舍。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杯,中國女排在最終一場3比2戰(zhàn)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但影片并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zhàn)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zhàn)。
《奪冠》觀后感11
自從我看完了電影《奪冠》后,中國女排的敢拼敢博的精神讓我太感動了。
影片中有幾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只見中國女排的主教練站在椅子上往下拍球,中國女排在一個個排隊,等著接受艱苦的訓練。我看到了7號郎平,影片講述她18歲就被招進了國家隊,可是,她成了替補球員,平時連球都碰不到。教練讓她舉100公斤,她一直在旁邊苦練著,一個陪打教練走到她身邊,陪著她一起練。到最后其他人都走了,郎平還在練習,她雙手舉起100公斤,蹲下!把100公斤放在身后,正好是受了腰傷的位置,然后重重的把100公斤扔下,大聲的尖叫了一聲,我被她的毅力感動了!
狼導曾是美國女排的'教練,最后還是回到中國隊,他在世界各地重新選了一些女排隊隊員,帶著他們勤奮苦練,從100多人中挑選了30人,帶著他們?nèi)ト毡颈荣。場上,日本隊一直瘋狂得分,比分來到了高潮,狼導在關鍵時刻喊暫停,讓郎平上場了。她頂著腰傷,竭盡全力的拼搏,不放棄,最終為中國女排贏得了五連勝。
這種堅持奮斗,勇敢拼搏的中國女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為中國女排驕傲!
《奪冠》觀后感12
公司組織看電影了,下班后匆匆忙忙到公司食堂吃了點饅頭咸菜,和中午剩下的涼菜花,便匆匆忙忙趕往了電影院,電影院所在的隆基泰和廣場正裝修,找了好久才進了電梯。帶好口罩進了8號影廳,領了一瓶250ML的康師傅礦泉水,便匆匆忙忙的找個座位坐下,第三排靠中間,位置不錯,喝了一口水,電影已經(jīng)開始了。
這部電影看完了,實在是感覺不一樣。如果你想像普通的體育電影比如《激戰(zhàn)》,《破風》那樣,看完之后激情澎湃、熱血沸騰,那我想你肯定會失望的,這部電影達不到那樣的效果,更像美式的溫情體育電影如《弱點》《百萬美元寶貝》一般觸動的是人心。
這部電影拍的還是不錯的。票房不是很好。相對來說只能用中規(guī)中矩來表達。屬于陳可辛比較一般的水平吧,相比之下,更喜歡他的`《甜蜜蜜》和《投名狀》。
電影名為《奪冠》,實際上拍攝的三場比賽中只有第一場拿了冠軍,剩下的兩場講述的是女排的成長。電影對女排的變化過程描述得很細致。在80年代初那個階段的老女排獲得了五連冠,這個五連冠在當時是用拼搏的精神來取得的,說的難聽一點就是苦練和死練。第二個就是2008-2012中國女排走入低谷,這之前帶隊的陳忠和教練,他也是延續(xù)了老女排的那種拼搏精神,雖然獲得奧運冠軍,稱霸一方,但是問題很快就凸顯出來。由于練的太辛苦了,運動員幾乎全身是傷,減員嚴重,陣容不整齊。到了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中國女排開始走入低谷。這似乎也在宣告?zhèn)鹘y(tǒng)那種訓練方法并不適合當今的社會。倫敦奧運會慘敗之后,中國女排到了一個關鍵時期,第3個階段開始了,2013年郎平回歸,開始改變了女排的訓練方式,推出了大國家隊的概念,同時對運動員進行了科學的鍛煉和身體保護。很多的運動員都得到了高效率的訓練,因此也更加容易出成績。郎平甚至還聘請了洋教練,來指導運動的鍛煉和營養(yǎng),這在中國的排球史上是很罕見的?梢哉f郎平在帶隊的這幾年中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實力和擁有朱婷之外,更多的是讓我們的隊伍跟上了這個時代。
總之,受到的啟發(fā)有以下幾點:
1、 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當今世界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靠蠻力無法取得勝利,唯有與時俱進,方能開創(chuàng)未來,成為一個有前途的企業(yè)。
2、 人性化管理,80年代的吃苦精神已經(jīng)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無法取得足夠的效果,對各具特色的員工因材施教,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以真心方能取得成效。
3、 敢于打破常規(guī),不能沉溺與過去的成績,默守陳規(guī),要勇于突破前人的管理模式,與國際接軌,方能浴火重生,再鑄輝煌。
《奪冠》觀后感13
一切成功的開端,都承載著背后的努力。
這個周六,我去電影院看了奪冠這場電影,其中介紹了老女排和現(xiàn)代女排。在這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那是郎平說,我18歲就進了國家隊,別人以為我一生都很順,但我沒有什么本事和天賦,只能吃苦,最后連吃苦都比不過別人。
有時我們只看到別人表面的光鮮,但卻絲毫不知道他們付出的努力是有多么的巨大。郎平年輕時由于體能不行,教練要求他舉不起100公斤之前,不能碰球。當時,對于美國先進的科技,教練給出的回答是,只有拼命的訓練,計算機才算不出來。郎平與他的隊友們每日經(jīng)受魔鬼般的訓練,每次,眼淚止不住的流下。
但是,她們沒有放棄,最終,郎平不負眾望,與他的隊友們奪得了奧運勝利,取得了她最想要的成功。但在后來,郎平擔任美國隊的教練。在比賽中,當美國隊勝利時,別人為她祝賀,而她卻在默默哭泣。
是的,她成功了,但這真的是她想要的成功嗎?
于是,她回到了中國,對于已經(jīng)讓人們喪失希望的女排進行改革。她問女排,你們?yōu)槭裁创蚯?朱婷說,因為我想成為你。而郎平給出的回答卻是,你不要成為我,你要成為你自己。郎平在擔任教練時,讓女排隊員們?nèi)賽,去生活,去寫問卷。它不僅僅是想讓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女排運動員,更想讓他們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成為自己,是她最常對中國女排所說的話。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羨慕他們?nèi)〉玫?成功。但有的時候我們會忽略了自己,等到最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才是最優(yōu)秀的那個人。讀后感郎平在比賽的時候對朱婷說,你是我見過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是因為朱婷的球技嗎?不,我想是因為朱婷有著自己的樣子。有時候的努力,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我們?yōu)槭裁催x擇贏?因為我們的內(nèi)心不夠強大。”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女排的勝利,不止為了中國,也是為了自己。
《奪冠》觀后感14
電影原名《中國女排》,后來改名《奪冠》。這個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卻是極具戲劇性。因為《八佰》剛剛問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奪冠。只是這個奪冠與其說是中國電影的勝利,倒不如說是中國抗疫的勝利,畢竟全球疫情啥樣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何況這算是綜合國力的勝利,并不全是運氣。
體育類電影本來就冷門,即使搭上了中國女排的大品牌,也因為老人對女排的耳熟能詳,新人對女排的一知半解,導致大眾觀影熱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進影院,也是因為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點不甘沉淪,只好四處找雞湯,恰好奪冠上映,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現(xiàn)在一窮二白的80年代,可以說是新中國奮斗的代名詞,很多人以為它的核心是奉獻和犧牲,其實并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講求的是團結協(xié)作,其次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無論是現(xiàn)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80年代的“振興中華”,都需要團結為先。排球區(qū)別于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項團隊協(xié)作的運動,乒乓球影響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于此。
從電影觀賞性和難度看,描繪眾生相的電影和闡述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自然是后者更具觀賞性,而且主線貫通,容易理解。群像電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時長有限,鏡頭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了解,觀影體驗一般不會太好!秺Z冠》需要在兩個小時內(nèi)描述好新老女排兩代人,時間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個主線串聯(lián)起整個故事。陳可辛選擇了郎平作為整個紐帶。作為世界排壇的傳奇人物,中國排球十次奪冠,郎平參與了八次,由她作為紐帶,絕對眾望所歸。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隊員的演員,超越了本色出演,達到了本人出演。
電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讓人振奮,本來就是沖著這個去的,算是值回了票價。難得的是電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電影重現(xiàn)了08年郎平作為美國隊主教練帶領美國隊擊敗了東道主中國隊的一幕,觀眾的噓聲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的自己,當年我也是高呼賣國賊的一員,回頭再看,賣國賊這個稱呼絕不屬于數(shù)次臨危受命,挽救中國女排的郎平。電影中一句“還是不夠強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狹隘。真正的強大不是不會輸,而是輸?shù)闷。就像《奪冠》一樣,目前看,它的票房已無力趕超《八佰》,更不用說來勢洶洶的國慶檔電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奪冠不可,踏踏實實的人生也有別樣的精彩。
《奪冠》觀后感15
中國女排姑娘奪得世界冠軍!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上個月,國慶期間,也抽了個空去看了看這部神作。整場下來,就只記住了一句話:“你要今天不練,明兒我就練你!币约爱敃r工作推進不下去,郎導一個電話:“把所有青訓隊員收編國家隊!”霸氣外露。郎教練為了給國家隊女排姑娘們爭取一個機會,也真是用心良苦。
整部影片是從30年前郎平那個隊伍說起:“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這是她們的口號;要球不要命,這是她們的信念。在物質極度匱乏的那個年代,技術、器材、場地比不上,怎么辦?只能靠汗水,只能靠苦累。當你的行為成為下意識的時候,你才可能出現(xiàn)在正確的位置。不僅僅是對于排球,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是如此。成百上千次的練習,才能將你的所學發(fā)揮到6分8分甚至是12分。
在郎平挑選隊員的時候,挑選的是她印象深的。其實包括我們面試,包括我們求職,面試官選的,留下的,就是她們印象深的。那么多份簡歷,那么多的求職者,為什么選你?因為你有特點,可能是樣貌,可能是特長或者其他過人之處,甚至可能是你的家境?傊诿媪撕芏嗳酥笏齻冞能記住你,這就對了。第一次比賽,輸了11場,讓她們?nèi)我饨M合。如果換做別的教練,早就受不了了。但是郎導卻說:還可以輸。怎樣的組合是合適的?怎樣的特點的隊員對應怎樣的對手?這些得在實踐中才能得出來。輸不可怕,但是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在輸?shù)倪^程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不斷調整,找到對方的薄弱點和突破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人可以笑著拿世界冠軍”,除了戰(zhàn)術,就是過硬的實力,像鐵榔頭一樣,一錘一個雷霆的實力。怎么來?靠日復一日的堅持,靠流血流汗。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是如此,沒有例外。之前大學課堂上一個老師告訴我們:“實力決定一切!边@是真的。在關鍵時候,實力不過硬是活不下來的。在戰(zhàn)場上尤其如此。
能有一個好的教練固然可喜,但是個人努力是成功更加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好好努力吧!少年。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努力拼搏的自己。
觀《奪冠》有感昨天晚上,帶孩子們?nèi)タ戳擞申惪尚翀?zhí)導的運動片《奪冠》。電影很勵志,非常精彩。
中國女排的精神,是老一輩女排們艱苦奮斗,傳承到今天的中國女排精神。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zhàn),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jīng)沉浮始終不屈不饒,不斷拼搏的傳奇經(jīng)歷。
電影院觀看的觀眾們在觀看整個片中,有歡笑聲響起,也有淚點。本色出演的朱婷,當飾演郎平教練的鞏俐問:“朱婷,你為什么打排球?朱婷回答:“為了爸媽。”顯然這個回答郎平不滿意。又重復問了一次,朱婷大聲回答:“是為了成為你(郎平)!甭犕赀@個回答仍然不滿意,又問了一次,朱婷大聲吶喊道:“為了自己!
聽到她那句為了自己,頓時淚水奪眶而出。
平時問孩子學習為了什么?十一歲的兒子總會回答,為了父母,考好成績是為了爸爸媽媽開心。其實,我也想聽到孩子回答。學習是為了自己。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孩子。這部影片好看嗎?女兒回答:“有感覺,有被觸動到了。女兒現(xiàn)在是專業(yè)學習舞蹈,孩子對我說:“媽媽,體育和舞蹈一樣,都是考驗耐心、毅力和信仰運動。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女兒說影片中講的這句話跟她學習舞蹈的心得一樣。當你的肌肉記憶形成了慣性,才能在下意識做出正確的反應。而這種下意識,需要成千上萬練習。練習舞蹈也是要經(jīng)過反反復復練習,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我對整部片中的這句話感觸良深,我們那么在乎贏,是因為我們還不夠自信,我們身上的包袱太重了。等到我們足夠自信的時候就不會那么在乎贏。我們這一代人的包袱就讓我們背吧,我只希望你們?yōu)榱俗约捍蚯颉?/p>
對呀,我們生活中一直都想贏的狀態(tài)。小時候,在學習上想贏過別人;長大后在工作上想贏別人;成家立業(yè)后,有了孩子,希望孩子贏過別人。所以我們這代人活得太累,太沉重了。
為了工作,為了父母,為家庭奔波著,從來沒有為了自己開開心心、輕輕松松的活著。
最好的狀態(tài)是好好的做自己。
【《奪冠》觀后感】相關文章:
奪冠記作文02-21
奪冠觀后感08-01
《奪冠》觀后感06-12
奪冠觀后感12-01
奪冠觀后感10-08
《奪冠》觀后感10-06
奪冠觀后感10-06
【熱門】《奪冠》觀后感09-28
【熱門】《奪冠》觀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