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老鼠人生哲理故事
老鼠人生哲理故事1
李國棟床上堆著書,每天晚上睡在榻榻米上,讀書讀到清晨一兩點,讀到兩眼充血,像針扎一樣痛苦,才把書放開。蜷曲到榻榻米上,用條繩子把左腿跟一只桌腳綁在一起,熄了燈睡覺。
“這樣一來,我一翻身,扯不動腿,就會醒過來,醒過來就馬上爬起來繼續(xù)看書———今年是第三年了,再考不上,就要當兵去了!”
高考前,李國棟很平靜地這樣解釋他的生活方式。他消瘦的臉頰浮著一層暗暗的青氣,眼白里一條一條細細地血絲。講話的時候,眼神渙散,不知道他在看哪里。
“為什么不換個讀書方法?這種煎熬式不是效果很差嗎?”
他搖搖頭:“我不知道有什么別的方式。”
“為什么不找其他出路?不要上大學(xué),讀職;?qū)W技術(shù)?”
他開始咬指甲,每一片指甲都嚼得爛爛毛毛的:“不行,我非讀大學(xué)不可。”
李國棟后來仍舊落了榜,但是也沒去當兵。他在精神病院里住了兩個星期之后,有個晚上,偷偷吞了五個大鐵釘,從七樓的陽臺上跳下來,剛好摔在垃圾車旁邊。
麥爾教授對老鼠很有興趣,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實驗。
他把老鼠聚集在一個平臺上,讓它們一個個往下面兩個門跳。跳向左門,它會碰得鼻青臉腫;跳向右門,門卻會打開,門后是甜美的乳酪。小老鼠當然不笨,訓(xùn)練幾次之后,就快快樂樂地老往右門跳去,不再摔得一鼻子灰。
可是,就在小老鼠的選擇方式固定了的時候,麥爾把乳酪從右門移到左門。本來以為可以飽食一頓的老鼠現(xiàn)在又碰得鼻青臉腫,它不知道客觀情勢已經(jīng)改變了。幸好,摔了幾次之后,它又漸漸熟悉了新的情況:原來乳酪在左邊!
問題是,這個時候,麥爾又有了新花樣。他把門的顏色重新漆過,把乳酪一會兒放左,一會兒放右,老鼠在新的習慣形成之后,發(fā)覺原來的抉擇方式又行不通,它必須不斷地適應(yīng)新情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習慣行為……[]
終于,老鼠變不過來了,它的下一個反應(yīng)就是“以不變應(yīng)萬變”。麥爾發(fā)覺,在應(yīng)變不過來的時候,老鼠就搞“擰”,開始固執(zhí)起來,根本就拒絕改變方式。譬如說,如果它已經(jīng)習慣于跳向左門,你就是把乳酪明明白白地放在右門口,讓它看見,它仍舊狠狠地往左門去碰腫鼻子,愈碰就愈緊張。如果實驗者在這個關(guān)口繼續(xù)強迫它去作跳左或跳右的抉擇,老鼠就往往會抽筋、狂奔、東撞西跌或咬傷自己,然后全身顫抖直到昏迷為止。換句話說,這只老鼠已經(jīng)“精神崩潰”。
于是,麥爾教授歸納出導(dǎo)致老鼠“精神崩潰”的'五個階段:
首先,對某一個難題(左門或右門),讓老鼠逐漸培養(yǎng)出一種應(yīng)對的習慣來(選擇右門:右門有乳酪)。
第二個階段,客觀環(huán)境改變,老鼠發(fā)覺慣有的方式已經(jīng)不能解決問題,因此感到驚駭。
下一階段,不斷地焦慮與挫折、失敗之后,它就固執(zhí)地以舊有的方式面對新的情況,不計后果(就是看見乳酪出現(xiàn)在右邊,仍舊往左邊闖)。[]
第四個階段,根本放棄努力(乳酪也不吃了,干脆餓死)。
最后,如果外力迫使它非解決問題不可,它就又回到它所習慣的舊方式(左門就是左門,非左門不可)。當然又碰得鼻青臉腫,餓得頭昏眼花。明明只要換個途徑就解決了一切,它卻固執(zhí)地在習慣行為中飽受挫折與失敗的煎熬,最后以崩潰結(jié)束。
在垃圾車邊被清潔工人發(fā)現(xiàn)的李國棟是一只弄“擰”了的老鼠,我們的社會環(huán)境與教育制度是控制乳酪、制造難題的實驗家。從前,大學(xué)之門是通往乳酪的門,所有的人都往那個門跳。“士大夫”觀念深深地根植在人們心中,因為我們發(fā)覺成了“士大夫”之后就有甜美的乳酪可吃。但是,在大家都習慣于這個方式之后,客觀情況卻變了,乳酪換了門。往“士大夫”那個門撞去,卻會撞個鼻青臉腫,而且得不到乳酪。
可是孩子們繼續(xù)去撞那一扇門。做父母的也繼續(xù)鼓勵孩子們?nèi)プ材巧葲]有乳酪的門。他們說,“有志者,事竟成”;說“有恒為成功之本”;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老天不負苦心人”。門的顏色變了,乳酪的位置換了,可是弄“擰”了的人固執(zhí)地守著舊有的方式“以不變應(yīng)萬變”。
老鼠人生哲理故事2
上帝與老鼠
有一只老鼠見貓總是受人類的寵愛,而自己卻經(jīng)常遭到人類的'追打,他為此覺得上帝很不公平。
于是老鼠找到了上帝去評理,他說:上帝您太不公平了,我和貓同樣是動物,為什么他能得到人類的喜愛,而我就要受盡人類的唾棄哪?
上帝笑了笑說:你能告訴我為什么你一直背著手嗎?
老鼠聽完臉紅了,他背著手是因為手里剛偷了上帝的一塊蛋糕。
上帝見老鼠不語,繼續(xù)說道:別怪別人不給你公平的待遇,想想你自己是不是沒有光明磊落的心胸。上帝說完就消失了。
老鼠人生哲理故事3
我們應(yīng)該知道這兩只老鼠
前不久,一位名叫摩德爾絲的美國科學(xué)家對兩只小老鼠做了一次試驗:他把兩只小老鼠放在一個仿真的自然環(huán)境中,并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壓力基因全部抽取出米。結(jié)果那只未被抽取壓力基因的灰顏色的老鼠走路或者覓食時總是小心翼翼的。在那個面積約500平方米的仿真自然環(huán)境里面,灰老鼠一連生活了十幾天,沒有出現(xiàn)任何意外。它甚至開始為自己積蓄過冬的糧食,也開始習慣這一種沒有人類恐嚇它和音樂等噪音影響它的仿真空間。而另外一只被抽取了壓力基因的小白鼠則從一開始就生活在興奮之中。它的好奇心遠遠大于那只小灰鼠,它只是懼怕仿真空間所在自然保護區(qū)忽然而至的大風把空間里的一些東西刮得東倒西搖。據(jù)摩德爾絲教授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小白鼠只用一天的時間就把500平方米的全部空間都大搖大擺地觀察了一遍,灰老鼠用了近四天的時間才把整個仿真空間全部熟悉。白鼠最后爬上了仿真空間里高達13米的假山,而灰老鼠最高只爬上了盛有食物的那個僅高2米的'吊籃。結(jié)果小白鼠在仿真空間的第三天,因為沒有任何壓力而爬上那個高達13米的假山,在試驗?zāi)懿荒芡ㄟ^一個小石頭塊時一下子摔下來,死了。而灰老鼠因為有一定的壓力,處處謹慎小心,在試驗十幾天后,它鮮活地出來了。
我們常常因為自己的慵懶而埋怨周圍的競爭太過激烈,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而強調(diào)自己的壓力太大。事實上沒有了壓力,我們也會像那只小白鼠一樣,從我們實際上能夠平穩(wěn)度過的高處摔下來而犧牲。
【老鼠人生哲理故事】相關(guān)文章:
老鼠的故事作文03-16
貓和老鼠故事作文03-20
貓和老鼠的故事作文06-06
老鼠嫁女的故事(通用16篇)12-09
貓和老鼠的故事(通用20篇)07-18
人生哲理故事05-26
經(jīng)典人生哲理故事12-07
人生哲理的故事12-10
人生哲理故事:天鵝與鴨子的故事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