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長日記集錦6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何不趁現(xiàn)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長日記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長日記 篇1
周一,我準備泡一些黃豆,觀察豆寶寶們的成長過程。我拿來一個裝水的容器,又拿了一大把黃豆在水里,就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豆寶寶們。一夜之間,豆寶寶們長大了很多。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外皮很容易剝下來。雖然老媽說這樣豆子過一兩天就會爛掉,不會發(fā)芽。但我泡了一大盆呢,所以,還是剝了幾個。我摸了下剝了外皮的豆寶寶,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兩片子葉還是硬硬的,估計還是喝的水不夠多吧。一看時間,呀,不早了,于是我戀戀不舍的放下黃豆們去上學了。
放學后,我一回家就把書包扔在沙發(fā)上,跑去看豆寶寶們。他們已經喝飽了水,有的白白胖胖的像個小紳士,有的'卻還是皺皺巴巴的像個小老太,老媽說這種豆子可能是“豆釘”——豆子中的“釘子戶”,是怎么泡都泡不透的。
就這樣,經過幾天的泡發(fā),豆寶寶們好像出狀況了——可能是因為我忘了換水,或者是因為水太多了,總之,豆寶寶們沒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樣生根發(fā)芽,而是一顆顆的都長毛了,555……我傷心的告訴老媽這個事實,老媽卻一臉見怪不怪的表情“沒關系,第一次失敗了,我們找出原因,繼續(xù)實驗唄”。聽了老媽的安慰,我心里好受多了。
就這樣,第二次泡黃豆的實驗正在進行中,結果如何,過幾天告訴你們哦。
成長日記 篇2
對于高爾基來說,書是進步的階梯;對于列夫。托爾斯泰來說,書是智慧的鑰匙;對于雨果來說,書是忠實的朋友……而對于我來說,書是知識的源泉,成功的根基!
還未上小學時,我就愛上了書。當我翻開書頁,嗅著油墨的芳香,看著精美的插圖,想著書中的情節(jié)時,仿佛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乘著一葉扁舟,在浩瀚無邊的書海中尋求知識,尋覓知己,也在這尋找快樂。每一次讀書,都是一趟詩意的旅程,純美的享受。
閑暇時,我興的`事便是看書,不論是短小的文章,精美的雜志還是大部頭小說,都能將我深深地吸引住。平時閑著的時候,我總愛捧一本書,靜心閱讀。那一段段優(yōu)美或激昂的文字,常常讓我仿佛和作者一起身臨其境。每次看書我都會入了迷,所以常常忘了這忘了那,少不了一頓批。
每逢周末,書店便成了我的必去之地。那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把書從書架中抽出來,瀏覽一遍,然后愛不釋手把它抱在胸前。媽媽在時總會纏不過我而把它買下來,她不在時,只要口袋里又錢,我總會把它買下來。
漸漸地,我看書也從原來的空讀變了個樣。我會讀上幾遍,先略讀,了解大致內容,再詳讀,一邊讀一邊做筆記并摘錄好詞佳句,最后我會理解,把書讀透,還會背誦一些精彩段落……我愛書的程度也加深了,原來我看了有時還隨手扔,以至于有時找不到,現(xiàn)在我不會這樣了,我給每本書都編了號,記錄后放進書櫥。從此,書再也沒有丟過。
讀書使我得到了報償。我知識面增加了,積累的增加了,于是,閱讀理解變得輕松,寫作文變得容易,答題也能應付自如。課堂上老師的每個問題我都能對答如流,各科知識都有進步,我成了班里全面發(fā)展的“明星”。因為小時候的醉心閱讀,所以現(xiàn)在受益無窮。
讀書讓我變聰明了,讓我知識豐富了,讓我成了年級的焦點人物。我愛讀書,愛讀這伴我成長、給我力量的書!
成長日記 篇3
古代先哲視“節(jié)約”為美德、遠見和智慧,我則認為節(jié)約是一種幸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也在悄悄地改變。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也出現(xiàn)了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消費觀。有些同學不顧家里的經濟情況而盲目攀比:穿名牌服裝,帶高檔手機、MP3。
有的同學請客吃飯成風,鋪張浪費、煙癮酒癮、網迷戲迷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一個月的零花錢就數(shù)百甚至上千元,大多用于聚會、請客等豪華消費,僅有10%左右用于學習文具或參考書,萎靡了斗志,也辜負了家長的良苦用心和社會的殷切期望。
有的同學的圓珠筆筆芯沒有用完就扔了,目的是為了外觀新潮和擺闊。
有的教室白天燈光比陽光燦爛,宿舍人走樓空,電風扇照轉,可用的紙張隨便亂扔。
食堂里可見剩飯剩菜,那被丟掉的`是傳統(tǒng)美德。
宿舍、公共衛(wèi)生間水龍頭不關的現(xiàn)象尤其嚴重,人離水不停。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可是,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許正在為一家人的一餐飯而辛苦奔波?當教室和宿舍的風扇或者電燈在“孤獨”工作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部分山區(qū)的孩子仍然在點著蠟燭的教室自習?當我們用完水不關水龍頭時,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在浪費水資源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毀滅一種希望,一種讓藍天、碧水、綠地永存的希望?
前不久,國家發(fā)改委、中央文明辦、中央電視臺共同發(fā)布了《公民節(jié)約行為準則》,號召全民節(jié)約,以達到創(chuàng)建節(jié)約型社會的目的。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核心就是節(jié)約資源。
節(jié)約盡管貢獻的只是點點滴滴,但如果人人都能節(jié)約每一滴水,節(jié)約每一粒米,節(jié)約每一度電,節(jié)約每一張紙;合理消費,量力而行;循環(huán)利用,共享資源。把節(jié)儉作為一種作風,一種意志,持之以恒,就能創(chuàng)造出大效益,使國強民富,人民幸福,社會和諧。
因此,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節(jié)約習慣和消費觀念,牢固樹立“節(jié)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意識,并付諸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做出點滴貢獻。
節(jié)約,是一種幸福,節(jié)約型社會是人人有責,人人有利,人人有為,人人都能幸福的社會!為此我們呼吁:“讓節(jié)約成為我們的舉手之勞,讓厲行節(jié)約不再是一句空話,讓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成為現(xiàn)實的潮流!”
成長日記 篇4
7月5日,爸爸開始在花盆里種青菜,只見他先把土弄平,再把土燒濕。又選出一顆黑黑的,圓溜溜的,沒有破損的青菜籽兒,并把它放進土的`正中心里。
種下種子的當天,我看了很多次,可種子還是靜靜地睡在泥土中央。第二天到了,我迫不及待的來到花盆面前,種子依然沒有任何變化。我失望地走開了。
第三天一大早,我又來到了花盆面前,小芽居然沖破了它的外衣。他又白,又細,又短,又嫰,十分可愛!第四天,小芽站起來了,由小芽變成了小苗。葉子朝上,根扎在泥土里,葉子黃黃的,還卷縮著,像一個個小小的花苞。第五天,小苗長得飛快,顏色有淡黃變成了淺綠色。
今天是第六天,原來縮著的葉子完全舒展開了。像一只綠色的小蝴蝶,美麗極了!我給小苗澆水時,蝴蝶輕輕顫動,展翅欲飛……
成長日記 篇5
如此充實的生活,讓我感到了無限的快樂。
又是一堂語文課,當老師說這節(jié)課寫隨筆時,我有剎那間的驚訝。當同桌小聲嘟囔又是寫周記的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已經是星期五了。
已經是星期五了!我不禁如此感嘆時間的飛逝。坐在課桌上回想著這一周是怎樣度過的。七天來雖然沒有做什么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也沒有渾渾噩噩地度過。每天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生活雖然緊湊卻很充實。每天都在學海中暢游,學到了很多知識。我每天因為生活充實著而快樂著。
記得以前,每天過著懶散的生活,每天掰著手指頭數(shù)著怎樣才能把一周熬過去,每節(jié)課問得最多的是“什么時候下課”、“還有幾分鐘下課”之類的話,每天渾渾噩噩地度過。當時光從我手中滑過時我從不知道珍惜,可是失去了之后才開始傷春感秋。現(xiàn)在一切都改變了,雖然現(xiàn)在已不復原來懶散的日子,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有苦,有累,但是卻很充實,每一天都很快樂。
我想人生是一段沒有盡頭的`路程,也是一次沒有終點的旅行。奮斗、拼搏、充實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才是幸?鞓返娜松。
耳邊,我聽見太多抱怨的聲音,而我只是抿嘴一笑,因為他們也像曾經的我一樣整天傷春感秋,嘆息時光如流水,而我已經學會抖擻精神,抬頭向前看。
我曾經看過布萊克的一句話“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的悲哀”。我想現(xiàn)在的我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雖然時光如流水,但我卻沒有感到時間的悲哀。因為我的生活——充實著快樂著!
成長日記 篇6
花兒的生長可真是一個奇跡,剛剛過去一周,那翠綠的芽兒便長長了1.2厘米,外面那棕色的“外衣”也漸漸脫落下來了,露出雪白的球莖,它被分成三份,中間一份最大,兩邊的都差不多。它的下面長出了一些白色的根兒,它們像胡須似得,但比它粗的多。最有趣的'還要數(shù)那一棵棵翠綠色的嫩芽了。它們不像原來只有孤獨的一根芽,這時,它們大部門都張開了“嘴巴”,從“嘴巴”里又長出了新的芽,就像一只只雛鳥張著嘴,等著媽媽去給它們喂食呢!現(xiàn)在的水仙花既像一窩雛鳥,又像一顆腦袋,好不有趣喲!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的日記12-23
成長的日記01-30
關于成長的日記10-04
成長的故事日記09-30
成長的快樂日記10-05
成長的煩惱日記10-06
成長日記10-07
成長的味道日記10-06
成長的關鍵日記10-07
成長日記【經典】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