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和兒子一同成長的散文
從孩子蹣跚學步,從孩子咿咿呀呀學語,我就伴隨孩子一路走來,到現在已有21個年頭了。對于我們“相依為命”的母子二人,有太多的生活細節(jié)、太多的生活經歷令我回憶......
沒孩子前,我除了上班,就知道玩。媽媽教我針線活也不學,還有理說,到時有錢買著穿,媽媽說衣服破了總要縫縫補補吧!管他呢,誰的衣服誰補,媽媽拿我沒轍。結婚后,衣服破了都是老公補,還拿到媽媽面前炫耀:“看車到山前必有路,不用愁吧,自然有人給縫補!眿寢屨f我:“一點針線活不會,說話也不害羞,你這叫懶人有懶福。多虧女婿脾氣好,攤個脾氣躁的,揍你身上也只能受著!蹦菚r在媽媽眼里,我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
有了孩子以后,媽媽說我變樣了,知道過日子了。從一個對針線活一竅不通的我,到學會給孩子做棉衣;從做飯不知生熟的我,也學會了給孩子做雞蛋羹、烙油餅,做各種搭配營養(yǎng)豐富的早餐;從一個不會做家務的懶女人,到一個會打理家的勤快家庭主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兒子在無形中打造著我,使我不知不覺中趨于成熟。
在撫養(yǎng)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我從中也學到很多知識,重新拿起課本仔細閱讀,出發(fā)點開始是為了輔導孩子,后來無形中充實了自己。
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我辦了隨軍手續(xù),到了丈夫部隊所在地,由于部隊靠近偏僻的農村,附近沒有幼兒園,真后悔隨軍呀!沒辦法就自己在家教他。想想5歲了,不接觸集體生活也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長,就讓孩子上了一年級,那時候農村學校要求不嚴,學校也接收了我5歲的兒子,但農村孩子上學年齡又偏大,年齡上懸除三、四歲。課間休息時間,大哥哥大姐姐就把我孩子當成玩具,抬著他在空中扔著玩,老師都害怕摔著他,我只好課間看著他,其實同學們也沒啥惡意,孩子可能穿戴比較新、干凈,都對我孩子還高看一等,只是覺得逗他好玩。
孩子年齡偏小,對理解問題的難度就大,漢語拼音還不成問題,數學就有點困難。比方說孩子看到實物知道加減法都會做。只看著算數式就不知怎么做,腦中沒有數的概念,很茫然。老師上課提問他回答問題,孩子說:“媽媽還沒叫我!痹谒睦餂]有集體意識,老師讓他坐下。由于孩子長得白凈,年齡幼小。老師又開始不愿接收他,說這樣的小孩難出成績,到時候不好與學生的家長交代。父母懇求老師,成績的好壞我們不會抱怨老師的,小小年齡我們也不強求他學到多少知識,主要讓他體驗集體生活,您就權當他是個旁聽生。
一年級有數的分解,比如七可分解成二和五、一和六、三和四。不知孩子太小了,還是發(fā)育晚,孩子沒有數的概念。我就拿出粉筆畫一個大圈,里面放進七個花生米,然后在大圈里套兩個小圈,兩個小圈里分別放進三個花生米、四個花生米。就這樣一點一點的讓孩子有了數的概念。
那時我們出去玩,地上的樹枝棒都成了教具,告訴他這個比那個長,那個比這個粗,讓反義詞更形象話。出乎老師預料,期中考試語文數學都九十多分,名列全班第三。期末考試雙百分,小屁孩考出驚人的成績,驚動了校長。開校會給學生頒獎,班主任高興把他的學生抱到領獎臺上,校長把這個學生當典型,說學生的進步離不開老師的培養(yǎng),但家長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某某小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也不是天才神童,剛開始2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
到了三年級孩子加了英語課程,我為他報了“小星星英語”學習班。當時小星星英語學校,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課模式,我讓他上英語班,不純粹讓孩子學英語,主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樂趣,感受班級那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讓孩子自己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學習充滿自信心,這種無形資產比單純的追求分數還重要。學習中孩子成績的好壞,我從不批評他,更多的是鼓勵,運用一種嘗試教育。我了解自己孩子的習性,不是那種調皮搗蛋的孩子,是那種很上進,而且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讓孩子始終保持信心,讓孩子頭腦中的知識始終比年級相當的孩子多一點點,這樣孩子學習起來有一種輕松感,更沒有壓力。
記得小時孩子上補習班,不是我強求他,而是帶著孩子去試聽,再趁熱打鐵地給孩子講知識的重要性,上課的樂趣。不像一般孩子上補習,家長連哄帶嚷,給趕鴨子似地趕到課堂。我的孩子去上課,像到娛樂場所分享快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樂樂意意地歸來。我騎著自行車,孩子坐在我的后面,路上唱著歌,或者猜著謎語就到了學習的地方,進教室前每次我都和孩子擊掌加油,并告訴孩子好好聽課,回來教媽媽。孩子也有當老師的欲望,這樣上課聽的特別認真。不等的回到家,在路上,孩子就把課堂上聽的東西大體復述一遍,給媽媽講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復述課堂學的東西,有時也遇到忘記的章節(jié),孩子很當個事,回到家,不用催他,自己就馬不停蹄地翻閱課本,這樣不僅學的快,而且加深記憶。
孩子都有愛動的習慣,在屋里呆不住,傍晚我就領著孩子去散步,路上有時挑寫單詞,讓他在我手心里默寫,有時玩成語接龍。小學的一些課文背誦,都是在散步的過程中完成的,一旦養(yǎng)成習慣,就不用再費心了,一次我下了樓又回家給孩子拿水杯,在下樓時看見孩子拿著樹枝在路邊上畫著呢,問他干什么呢?說他在寫今天新學的單詞。
后來又上了新概念英語,因為補習班一律都是速成班,在加上學校的課程也越來越重,孩子上進心很強,凡事學習的課程,不用家長要求,自己就主動嚴格要求自己,門門課程拔尖。其實孩子的智力,也很平常,主要還是靠勤奮好學得來的,這是老師的評價。
面對年級的增高,課程也越來越難。只靠課堂老師短暫的輔導,遠遠不夠,當時就孩子爸一人的工資,部隊工資當時又底,想給孩子請家教,經濟上根本就不允許。家屬出去上班部隊又不允許,有規(guī)定,怕影響軍人的精力。
由于自己沒上班,有的是時間。送走孩子,自己就學習。最難的就是英語,一是自己學生時代學的都忘記了,音標也讀不準,自己就買來磁帶,一遍一遍地自己放錄音。孩子上補習班,我也坐在后面聽講(為了孩子,老師讓家長聽課)。一遍做筆記,一邊認真聽講。同學都認為我是聽課的老師,紛紛問我,您以后教哪個班?老師、辦校校長也起了疑心,認為是外校的老師來聽課的,最后解釋:“我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輔導孩子!痹谡n堂上,孩子不會,可以問老師;可回到家,我們家長不會,去問誰呢?不利于孩子學習,也給孩子造成壓力,如果我們家長會了,就可以隨時輔導孩子。孩子的代課老師也對校長說,該學生的成績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為了爭取聽課的機會,我給辦校校長說,我愿意義務打掃幾個教室的衛(wèi)生,校長被我的韌勁、誠心感到了,就為我開了綠燈。
我認為家長不在于教給孩子多少知識,而在于驅除孩子面對學習困難膽怯的意識。有次聽孩子給小伙伴說:“學習上我不害怕,不會的在?梢詥柪蠋煟诩铱梢詥枊寢。”在孩子心里,媽媽是他學習路上的伙伴,在學習迷茫時、坎坷時能扶他一把,能給他一種克服困難的力量。
聽老師給學生講,練好口語的先決條件,就是敢說敢講。暑假里,承辦學校開設英語角,考慮到孩子性格靦腆,我就故意帶著孩子每天早晚都去湊熱鬧,讓孩子體會那種互動的氛圍,既鍛煉了孩子的膽量,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語。孩子越學興趣越濃,后來每次他都主動要求我?guī)ァ?/p>
現在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高考時英語考出146.5分的好成績。孩子出遠門了,我第一次對孩子提出要求,要求他大學也不能松懈,不僅要學課本知識,更要活學活用,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
我相信孩子到了院校也是好樣的,因為他一項勤奮好學,尊敬師長。我們家長從來不用嚷嚷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要去網吧,都是攆他出去玩玩休息休息。鄰居常說這孩子多省心,學習好,對人還有禮貌,誰家姑娘嫁給這小伙,就是福氣,丈母娘一百個放心。不是父母喜歡別人的好言好語,起碼也能說明我孩子品學兼優(yōu)。
孩子大了,反過來又成了媽媽學習的拐杖,每次回來都給媽媽下載很多書籍,遇到一些前衛(wèi)的東西,兒子耐心就給我講解,我說自己真的OUT了,兒子說不能和年輕人比,您和同齡人比,一點也不落后。小時我照顧他,現在成了他照顧我了,出門給你扛著包,走在馬路上,他總是走在靠近車輛的一邊,時時保護著媽媽,上學難得回來一次,幫我拖地、刷鍋洗碗,樣樣搶者做!坐沙發(fā)上聊會天,又給我捶背按摩,又給我剪指甲。一會給接杯水,一回給削個蘋果。我說:“兒子,我還沒那么老呢,你不用那么孝敬我!焙⒆涌傉f:“媽媽就多給次我機會吧,我為媽媽做點事心里由衷地高興呢!”
看!我們母子像一對親密伙伴,一對很貼心的朋友,一對無話不說的知己,一路相隨相伴......
【我和兒子一同成長的散文】相關文章:
我不要這樣的兒子散文10-06
和兒子一道拜觀音散文10-10
一同成長作文02-25
我和兒子的約定美文10-10
兒子滿月散文10-06
我和小寶散文10-05
兒子,我為你驕傲散文10-06
我這個拙女人和調皮兒子散文10-06
和孩子一起成長散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