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心、茶韻與我散文
俗話說:“松竹梅歲寒三友,詩茶酒原本一家”。由此可見,詩、茶、酒同氣相連。三年前,對我而言,雖然讀詩、寫詩有著一顆虔誠的詩心,飲酒也頗具北方漢子的豪爽風度,但對茶,卻是個茶盲。工作之余,雖也喝茶,無非是解渴,或無聊地抿一口打發(fā)時間而已,與喝白開水無異,更不懂其茶色、茶香或茶韻,以及靜氣茗茶之禪悟了。
一個偶然機緣,卻改變了我對茶的認識,從而走進了茶韻中。
2012年年末,市作協(xié)與我市著名的鴻儒茶藝館共同舉辦文友茶話會,我應邀前去,推開古香古色仿清雕花的大門,似是古箏或琵琶的音樂便隨風飄來,聆聽這天籟般優(yōu)雅的琴音,又聞到若有若無的茶香,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所有塵世的浮躁和煩惱,驀然褪去,只剩下一顆淡然、寧靜而高雅的心。
茶話會自然是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下進行。除了各位領導講話,與會詩人還詩朗誦、猜謎語、歌舞,然后鴻儒茶藝館的姑娘們又進行了禪茶、禪樂表演。她們精湛的技藝,以及禪茶一體精神的詮釋,引發(fā)了我極大的興趣。感慨于茶道的博大精深,漸漸領悟茗茶所帶來的高貴而風雅的悠悠茶韻。
且不說身處儒雅氣氛中,詩與茶通融,眾多詩人吟詩品茶而帶來的情趣,單就鴻儒茶藝館所展示的有關茶文化,就足以讓人唏噓不已。每間茶室都由不同的茶名來命名,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等。聽主人介紹,品茶極具講究。不但種茶、采茶和制茶的工藝繁雜,單說品茶的過程也是繁簡不等,而且更注重其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茶文化涉及科學、養(yǎng)生、審美、道德和禮儀等范疇,非一日可窮極之事。而飲茶最現(xiàn)實的意義是讓人們學會了輕松、寧靜和自由自在,忘卻了俗念,放下塵世的憂愁,唯在香、清、味、甘中自得其樂,享盡人生。
記得那天我選坐在“安溪鐵觀音”里。面對眼前一杯鐵觀音,茶條卷曲,色澤砂綠,散發(fā)著縷縷氤氳淡香,回甘悠久。極像清風細雨中,看一層層淡霧漫過山川河流;想象在清明時節(jié),一群采茶女子,舒展纖纖手指,仙女般摘取馨香一片片;她們明眸流盼,婀娜搖曳,又碰觸我多少安靜的心事?
凝神間,一聲輕喚將我又拽回現(xiàn)場。一群天女一樣的姑娘們悠然而入,裊裊琴聲中,她們展示了靜氣、煮湯、滌器、燙盞、投茶、洗茶、注湯、敬茶、聞香、觀色、品味……時間仿佛凝固,不知不覺間,忘卻了紅塵,忘卻了詩與酒,甚至忘卻了自己。心神已然飄逸出塵,融入迷幻般的清香中。真是:墨香馨屋意悠悠,對飲清茶韻無窮。
會后,主人贈我一柄紫砂茶壺。這柄造型流暢的紫砂壺終日向我敞開約茶的姿勢,緩緩流動的香茗,讓我日日成為它的俘虜。從此,飲品茗茶,竟是我每天的嗜好,必修的功課。尤喜歡云南普洱茶。用沸水沖泡,那茶湯果真色似琥珀,晶瑩剔透,其香綿長。淺啜一口,頓感甘醇馥郁。雖不似龍井苦澀甘冽,也不如鐵觀音深遠蒼茫,更不比毛峰情意纏綿,卻更具親和、濃郁、質(zhì)樸與敦厚,宛如芬芳中彌散著云南各民族獨特的民俗和風情。
與茶對話,心神合一,已習慣這樣綠色的交流?茨切┗蚶w瘦或豐腴的茶葉,在杯里飛翔、潛伏,一種空靈的氣息浸入我的心田。無言對視間,葉與葉已悄然綻放,靜靜地斗室盈香。而洗滌茶垢,又如同祛除我思想或身體內(nèi)不健康的因子,讓我更加潔凈而拉長生命的距離。這樣茶香潤口,清胃洗腸,舒緩意念,慰藉心靈的上乘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詩是茶的翅膀,詩和茶早已與我形影相隨。當品茗一口香茶,吟哦一首自己的小詩,此時,那顆從容的平常心,也許就是一種真正的禪意。而我,便是那雋永、靈動和唯美的詩心中,一縷含蓄且風雅的茶韻。
【詩心、茶韻與我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琴茶韻的散文10-05
與我心亦何相關散文10-05
茶韻作文06-06
韻冬散文10-06
誰與我同行散文07-11
鄉(xiāng)土茶散文10-06
茶茗散文10-06
茶與小菜散文10-06
人與茶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