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一流棚匠老彭頭散文

時間:2022-10-07 00:12:24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一流棚匠老彭頭散文

  在上個世紀,離靠山鎮(zhèn)約兩公里的東排木村,曾經(jīng)有個手藝人,叫老彭。他的手藝是采棚,也就是吊天棚和糊天棚。他采的棚質(zhì)量非常好,在當?shù)乜梢哉f是聞名遐邇,盡人皆知。一個棚匠偏巧又姓彭,自然被大家稱呼為老彭,而且這個稱呼從他三十幾歲就叫開來。

一流棚匠老彭頭散文

  老彭是個聾啞人,就因為有這個殘疾,沒能娶上媳婦,打了一輩子光棍。父母去世之后,他就一直在弟弟家吃住。

  現(xiàn)如今,農(nóng)村都蓋起了磚瓦房,已經(jīng)很難見到土坯房了,從此棚匠也就沒了用武之地。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棚匠可是個了不得的活計,賣一天手藝,可以拿到好幾個普通勞動力的工錢,不僅能夠養(yǎng)家,還可以讓一家人過上富裕生活。因此老彭的弟弟家,生活條件在當?shù)財?shù)一數(shù)二。

  老彭的棚匠手藝,精道得讓人嘆服。據(jù)有人說,早年老彭的舅舅就是個有名的棚匠,老彭小時候曾給他舅舅當小工,后來得到了舅舅的真?zhèn)鳌km然是個聾啞人,但他極聰明,竟然還自學了不少文字呢。

  老彭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一副面帶微笑的大臉龐,眼睛雖不大,卻隱含著靈氣。平時總是穿著一身干干凈凈的青衣青褲,顯得利落、灑脫、干練。

  在人們的視線里,經(jīng)常看見老彭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匆匆忙忙地從街巷上駛過。一看便知,準是又被某一家請去做棚匠活了。

  老彭來到雇主家,落座炕沿后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抬眼望向天棚。如果那舊天棚做得很粗糙,棚匠活兒做得不地道,他就會伸出小手指,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對那個前任棚匠的不屑和蔑視。之后,他迅速扯下舊天棚上陳舊的秫秸框架,似乎那差勁兒的手藝,已經(jīng)玷污了棚匠這個稱呼,一秒鐘也不能容許它的存在。同時他還用手語告訴主人,天棚應該怎樣做才能更結(jié)實或更美觀。他與主人一番手語交流后,盡管主人不見得完全弄懂他的手語,但也能猜到其中的大概意思,并從老彭的態(tài)度上感受到,把自家的天棚交給老彭來做,是多么正確的選擇,就好像已經(jīng)提前看見了煥然一新的天棚一樣。

  在正式吊棚之前,老彭要換上一套藍色的工作服,這也是那個年代技術(shù)工人的流行裝束。主人把早已準備好的幾捆高粱秸稈搬過來,放在老彭面前。老彭便手腳利索地挑選,將那些粗細差不多的秫秸,去掉葉子。然后他還要點上一根蠟燭,把個別不直溜的秫秸在蠟燭的火焰上烤一烤,趁著秫秸被烤熱時,把秫秸矯正崴直,接著把舊報紙裁成約兩寸寬的長紙條,涂抹上漿糊,先纏裹在秫秸的一頭,然后一只手拉著報紙,另一只手迅速轉(zhuǎn)動秫秸,報紙便在秫秸上斜抹著粘貼得嚴嚴實實,若干個秫秸穿上了緊身的報紙外衣,平放在那里,留著備用。

  這時候,老彭利用主人家的桌椅板凳和木板,因陋就簡地搭建他的工作臺,這樣踩踏著搭起來的臺面才能夠得著天棚。老彭還要用舊筷子削成的竹簽,在兩棵秫秸上穿一下,捆扎成雙秸稈,再把這雙秸稈豎著釘在東西走向的房檁上,又在房子四周平著釘上捆扎好的雙秸稈,最后那些穿著報紙外衣的秸稈與房檁上豎著的秫秸相聯(lián)結(jié),再和四周的秫秸捆扎好,一條條南北走向,約半尺相等寬距的秫秸棚骨架,就平展展地呈現(xiàn)在眼前。

  這個時候,不管主人在忙什么,老彭都要過去打斷,把主人叫過來。他滿懷自信地向主人展示著自己的作品,等待主人的認可和肯定。主人看到天棚骨架如此平展,再沒想象力的人也心知肚明了,等糊上帶圖案的窩子紙之后,那一定是平展美觀、令人心爽的嶄新天棚。于是,主人自然會伸出大拇指,以此表達對老彭滿意的贊許。如果主人恰好又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人,再對老彭多做幾個夸獎的手語動作,贊賞一番,老彭就更是樂不可支。他甚至會跳到工作臺上,雙手攀附在剛剛做好的天棚骨架的秫秸上,整個人就吊掛在了天棚上,以此證明自己做的天棚有多么結(jié)實。那些秫秸竟然能承受一個一百多斤體重的大活人,這確實讓主人頗感意外和驚嘆不已。此時此刻,主人和老彭會心地大笑著,老彭的笑當然是無聲的,但他的快樂絕不亞于主人,甚至遠遠地超過了主人。

  主人一家對老彭的手藝稱心如意,晚飯自然就會豐盛一些。雖說老彭不挑吃喝,但主人也要面子,以此表達著謝意。既然晚飯后老彭也不用再登高干活兒了,主人就拿出平時舍不得享用的白酒,親手給老彭斟上一杯。一杯酒下肚后,老彭的臉色開始紅潤,不大的眼睛里發(fā)出溫暖的光,他會豎起大拇指,用他自己的方式,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老彭的酒量不大,也從不貪杯,盛八錢的酒盅,只喝兩酒盅,就告訴主人他喝好了,即使再給倒酒,也不會再喝的。喝好了酒的老彭心情舒暢,他的“話”也隨著多了起來,大致內(nèi)容當然離不開他的本職工作——吊天棚和糊天棚。他告訴主人,自己做的天棚在不漏雨的情況下,至少可以使用十年以上不會壞的,如果少于十年的使用壽命,他老彭情愿免費重新給做一次。這些“話語”如果主人一下子還不能理解明白,老彭也不會著急,他拿起飯桌上的筷子當筆,蘸一點碗里的水,在飯桌上用文字表達。主人清楚了這樣的保證,被感動得除了頻頻點頭,真的是無話可說。這個時候,老彭的神情會極其溫和,適時地抱起主人的小孩子愛撫一下,從衣兜里掏出一塊糖果,遞給孩子,還從嘴里發(fā)出一聲輕微的嘆息。當主人家正驚異從未發(fā)出聲音的老彭為何嘆息的時候,老彭已經(jīng)起身告辭回走了。

  第二天早上,老彭按時趕過來。他先在天棚上糊裱一層舊報紙,再糊一層專門用來糊天棚的窩子紙,窩子紙三四元一刀,一刀是100張。窩子紙的規(guī)格一般是52厘米乘以38.5厘米,邊沿有一厘米左右的白邊,需要精準地對齊糊好,圖案才能完整美觀地顯示出來。老彭做這個活兒,可以說是輕車熟路,得心應手。先用報紙再用窩子紙,一共糊兩遍,一整天就糊完了。老彭按老規(guī)矩從主人家領(lǐng)取了工錢。那時候,一間用做臥室房子只糊天棚,就收四元錢,如果是新吊的天棚,則收十元。

  老彭的棚匠手藝精湛,在當?shù)赜心抗捕,人所共知。他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特別是每逢年底的臘月里,前來請他去給吊天棚或糊天棚的人絡繹不絕,只有早早地去他那里排號才行,否則年前就可能排不上了。其實,鎮(zhèn)子里還另有兩個棚匠,眼睜睜地呆在家里閑著沒事。雖說同行是冤家,但老彭的活計在那擺著,質(zhì)量確實好,那兩個同行也不好詆毀他什么,只能拿老彭干活的進度慢來說事,以此聊補一下他們的自尊心。

  時間如飛刀,刀刀催人老。忙忙碌碌的歲月里,老彭的兩鬢竟在不知不覺間花白了,成了人們口中的老彭頭。靠著老彭的幫扶,弟弟家的日子富裕豐盈。老彭的兩個侄子,一個侄女全都讀到大學畢業(yè),留在省城或縣城工作。

  時間很快地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鄉(xiāng)下的大多數(shù)人家,相繼蓋起了磚瓦結(jié)構(gòu)的房子,里邊抹的都是白灰天棚。這樣一來,可供棚匠施展技藝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老彭頭對此有些許的失落。按說他已經(jīng)到了安享晚年的歲數(shù)了,可他卻是閑得五脊六獸,抓耳撓腮。一旦哪里有零星的活計請他去干,他便欣喜地應允,而且力求做得完美,做得更好。

  有一年秋天,鎮(zhèn)上的糧食所將一棟平房用做職工宿舍,維修后需要吊天棚,請老彭頭過去給采棚。老彭頭到那一看,原來一共是七間平房,這也是幾年來很少見的大活兒了。他喜出望外,就好比一個賦閑在家多年的老演員,又一次意外地回到了他難以割舍的舞臺。

  糧食所安排個手腳勤快的年輕工人,專門給老彭頭做力工,打下手,搭建工作臺或搬搬扛扛的力氣活,均由這個年輕人負責,老彭頭只管做技術(shù)部分的活兒。雖說老彭頭不服老,但畢竟是上了年紀,工作的進展也不是很快。好在糧食所家大業(yè)大,有自己的食堂,不在乎他多吃的幾頓飯。

  老彭頭在糧食所干得越來越起勁兒,他心情無比愉悅,有一種回到了當年的感覺。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第四天的下午,正在工作臺上仰臉吊棚的老彭頭,一個意外的閃失從支起的工作臺上摔落下來。

  糧食所的領(lǐng)導立即派車把他送往醫(yī)院搶救,經(jīng)診斷是腦出血,因搶救無效,這個一流的棚匠,永遠地閉上了他的眼睛。

  當老彭頭的弟弟給他穿壽衣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手里還緊緊地攥著一小段秫秸。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他所從事的吊天棚和糊天棚上,而且他一直沒有做夠這個活兒。他手里緊緊攥著的,是他所熱愛的手藝,是他沒有做完的活計……他似乎有著太多的不舍。

  不管是病死的,還是摔死的,既然是在糧食所出現(xiàn)的意外,葬禮的一切費用,順理成章地由糧食所負責。老彭頭離開人世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鎮(zhèn)子。大家無不為他嘆息和遺憾,因為他的年齡還不算大。他辛辛苦苦干了一輩子棚匠活兒,到了應該歇息的年齡,卻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送葬那天,鎮(zhèn)子里自發(fā)地來了很多人,那葬禮的規(guī)模,也夠得上隆重,一點兒不比那些兒孫滿堂的老人差。唯一遺憾的是,他沒能娶妻生子,沒有后人為他披麻戴孝,送他最后一程。他供養(yǎng)成人的侄子侄女們,都陰差陽錯地沒能趕回家來。這一時刻,人們不禁想起,老彭頭常常在酒后流露出對孩子的那份溫情,那種眼神,還有那聲微弱的嘆息……那是他內(nèi)心深處,對一個完整家庭的深深渴望。

【一流棚匠老彭頭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鄉(xiāng)村鋸匠散文10-06

老劉頭散文10-06

老死一頭牛散文10-06

棚改工作總結(jié)03-31

匠的組詞03-17

石棚山一游作文10-05

鄉(xiāng)鎮(zhèn)棚改工作總結(jié)03-03

粉刷匠教案01-10

《粉刷匠》教案11-17

《粉刷匠》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