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懷念北山散文
這個題目寫下十幾年了。當年,離開北山時依依不舍,總想把那份情愫記載下來,提起筆,才知道胸波未平,心緒煩亂,竟無從寫起。
十五年前的金秋,第一次出門遠行,腳剛踏上異鄉(xiāng)的土地,便被迎面撲來的城市喧囂吸引了。驀然發(fā)現(xiàn),在北方天底下,白云繚繞中,巍巍矗立著一座山峰。如夢如幻,神秘莫測,簡直就是一幅美奐絕倫的水墨畫。后來聽說我們去那里,更迫不及待想揭開她神秘的面紗,一睹她的芳容了。
學校座落在北山南麓。北山,山脈自西向東,迤邐入海,終端是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南接華北大平原;緊鄰學校東面,運煤鐵路穿越崇山峻嶺,伸進大山深處;西邊,一條大河繞著村鎮(zhèn)緩緩流過。
山里石頭多。學校和鎮(zhèn)里民房大多用清一色的石頭砌成,白灰抹縫,墻上形成一個個不規(guī)則的幾何圖案。盡管學校外表粗陋,屋里卻寬敞明亮,讓人感覺格外舒適。學校地勢西高東低,截然分成兩個部分。教室建在西面的矮山上,食堂、宿舍、家屬院一律坐落在東面山下的平地。兩條水泥路,像兩條銀灰色飄帶,把山上山下聯(lián)成一體。教室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掩映在蒼松翠柏中。風一吹,山下可窺見教室斑駁的身影。山下地勢平闊,水泥路四通八達,兩側栽種著修剪整齊的垂柳。中央水泥路,左邊是學校操場,上面建有燈光球場;右面是溜冰場。每天課余,操場上歡聲笑語,熱鬧非凡,青春活力蓬勃其間。到了冬季,溜冰場上熙來攘往,人影穿梭。
剛來北山,同學們感到異常憋悶,一個月后,心頭的陰霾卻悄然散去。人們發(fā)現(xiàn),北山分校竟不失為一塊世外桃園,王道樂土。在終年綠蔭環(huán)抱的校園里,同學們共同學習,彼此相知,結下深厚的友誼,就像歡樂的小鳥棲息林間。閑暇,一起爬山,或者去鋪滿鵝卵石的河邊散步,心中的愁緒一掃而光。更有一對對男女學生,用旺盛的精力編織情網(wǎng),手拉手,肩并肩,把歡樂和浪漫灑在大山深處。
我從農村走來,活潑、快樂的天性得以釋放。在班里,我是文藝骨干,每逢節(jié)日,嘹亮的歌聲都會響遍教室的角落。同學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人平凡的外表下面,竟懷有一顆快樂陽光的心。五四青年節(jié),學校舉辦歌詠比賽,我作為班里唯一人選,參加了角逐。然而,同學們大失所望,我在演唱高音時卡了殼。審計班的一位女同學,用她那渾厚圓潤的女中音藝驚四座,由此成了我心中偶像。接下來我試著寫詩,傾訴愛慕,給兩年中專生活涂抹了一層浪漫色彩。我們班里有一位來自南疆的女同學,肌膚雪白,眼窩幽深,透著無比的驚艷。平日,無論她走到哪里,都會扯疼男生追逐的目光,或者點燃女生胸中的妒火。加之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開朗,學校里經常演繹一個個動人的傳奇故事。春末夏初,班里組織春游,沿途谷底人家引起同學們無限的好奇。我們在嫩綠初吐的山嶺上行走,登臨殘破卻能展現(xiàn)歷史原貌的古長城,感受古代將士戍守邊關的崢嶸歲月;貋砺飞,經過大石河畔,河對岸巉巖高聳,怪石嶙峋,下面是湯湯的河水。我們對著崖壁高呼,聲音就在大山中蕩漾開去。是啊,我們成了山里人,跟大山緊緊地融合在一起了。
五一節(jié)過后,我們搬進城市。臨行前,同學們沒有歡呼勝利,相反,卻象初來乍到時一樣,個個無精打采,神色黯然。的確,我們已經深愛上了這片多情的土地。這里有山,有水,有清新的空氣,有寧靜,還有樸實厚道的山民。一年來,我們幾乎忘卻了時間,將汗水和淚水,痛苦與歡樂灑在這里,而今,卻要跟她揮手告別了。
在市區(qū)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學們感到局促,陌生。我們剛從山中走來,身上還裹挾著大山的氣息。課下,同學們經常聚在一起,追憶北山的點點滴滴,懷念之情溢于言表。終于,呼朋喚友,舉辦了一次“還鄉(xiāng)之旅”。故地重游,將北山的角角落落重新踏遍。
北山,我懷念你。
【懷念北山散文】相關文章:
懷念曾祖散文10-06
夏日懷念散文10-09
安靜的懷念散文10-06
你我,終是懷念散文10-05
懷念教書的日子散文10-09
懷念張新平散文07-11
懷念過去散文10-07
懷念那遠去的日子散文10-05
懷念東北大姐散文10-06
懷念你的善心無敵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