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李斯之私散文

時間:2022-10-06 09:21:36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李斯之私散文

  李斯被趙高構(gòu)陷于獄中,被嚴刑拷打了一千多下,只好認罪。自以為有功于國,而確無謀反之心,希望能上達天聽,二世皇帝會赦免自己。又自負口才很好,于是獄中上書說自己有七“罪”:一是終兼六國;二是北伐匈奴,南定百越;三是尊重大臣,以固其親;四是立社稷,修宗廟;五是平斗斛度量文章;六是治弛道,興游觀;七是緩刑罰,薄賦斂。寫的件件都是功勞與忠心,可惜書遞不到秦二世手中,趙高豈能讓二世知道?最終,他在趙高等人的謀害下被處五刑,在咸陽市上腰斬,并被誅連三族。

李斯之私散文

  司馬遷在給李斯寫列傳的時候很痛心地說,如果李斯不貪戀爵祿,不曲意奉迎,不聽信趙高邪說,廢嫡立庶,廢長立幼,那么他的功績是可以與周公、召公相提并論的。柏楊在他的《中國人史綱》里也說,贏政與李斯等在其時所做的,幾乎比此后兩千年大多數(shù)帝王所做的總和還要多。

  作為一個大國的權(quán)相,李斯身系整個國家的榮辱興亡,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舉足輕重的?上г诶γ媲八叫囊婚W念,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這個剛剛統(tǒng)一的大秦帝國及其人民。假如沙丘沒有他的一念之差,秦帝國就不可能一下子分崩離析,老百姓就不會再一次陷入戰(zhàn)亂之中。如果他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站穩(wěn)立場,以其之智,加上扶蘇之賢,還有蒙氏兄弟的輔佐,是可以在秦始皇的基礎(chǔ)上再立新功的。“緩刑罰,薄賦斂”的政策也才能真正在具有仁愛之心的扶蘇的政權(quán)中得以實現(xiàn)。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又焉能有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項羽、劉邦的楚漢相爭呢?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遺詔長子扶蘇回。居心不良的趙高不用怎么想,也知道只有讓信任他的胡亥繼承大統(tǒng),他才有美好的前途,但必先過丞相李斯這一關(guān)。趙高與李斯同朝為官,因為是個有心人,所以對李斯的弱點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不用試探,便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開始,李斯斥責趙高“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憤怒之情溢于言表,此時李斯的頭腦還是非常清醒的。但趙高有備而來:“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于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你的能力、功勞、謀略、威望以及與扶蘇的關(guān)系都與蒙恬沒法比!趙高將另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拿來與之比對,可謂打蛇打到了七寸。趙高接著添油加醋地說,長子扶蘇繼位,一定用蒙恬為相,而秦國被罷免的宰相的結(jié)果你是知道的,大多以被殺而告終。這樣的歷史事實,讓仍然嘴硬的李斯口氣明顯減弱了許多:“斯,上蔡閭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豈可負哉!”已經(jīng)沒有了開始時的義正詞嚴。趙高趁熱打鐵,從正反兩個方面進一步陳述對于李斯的利弊得失:“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令釋此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這切身的利害,最能把清醒的頭腦弄昏。結(jié)果趙高利用李斯的“垢莫大于卑賤,悲莫甚于窮困”的自私的人生觀擊中其要害,李斯徹底被俘虜,私心取代了忠心!八鼓搜鎏於鴩@,垂淚太息”,成了趙高的同謀與幫兇。

  李斯本是明是非、知恩義的,可是一旦危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就私心膨脹,忘了國家利益,變得喪盡天良,是非不分,忘恩負義,乃至大逆不道。他知道在與趙高、胡亥的同謀中,自己扮演的是個非常可恥的角色,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這次變節(jié)會遺臭萬年,會讓后世子孫永遠恥笑。

  他確實是個不識好歹的人。他與趙高共事多年,應該知其為人。趙高雖然很會隱蔽自己,也能處處恭順,但在發(fā)動沙丘政變與指鹿為馬之前也曾犯過死罪!叭站靡娙诵摹保岳钏姑翡J的眼光是不難察覺其心術(shù)不正的。就以沙丘這番勸說之詞來說,趙高的心機也可見一斑。只是利令智昏,李斯的心思全用在權(quán)衡自身的利害上去了,哪會想到趙高的可怕?更不會想到此人以后會給自己帶來致命的危險了!我常常想,一個不怎么高尚的人,是對別人卑鄙的行為不會有強烈的排斥感的,因而也很容易認同與接受不正當?shù)男袨椋M而與之成為一丘之貉!敖煺叱,近墨者黑”,別人能否影響自己,還在自身本質(zhì)上是個什么樣的人,李斯是一個很容易受環(huán)境與他人影響的人。只要能夠看出他私心太重,就能輕而易舉將他拿下。

  一個能在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手下做得得心應手的李斯,卻栽在了一個宦官趙高的手上,讓千年之后的我們除了扼腕嘆息以外,還痛惜與沉思。

  人有私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任其泛濫,就一定要惹禍上身了。李斯其實知道盛極而衰的道理。他的兒子娶公主為妻,女兒嫁給皇子,可謂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紅大紫。一次,百官前來賀壽,門庭車騎計以千數(shù)。他喟然嘆道:我以布衣富貴至極,物極必衰,我還不知道歸宿于何方呢!可惜他不知道收斂,貪欲之念不稍減,以致與家人東門逐狡兔而不可得,也是很可悲的了。

  其實李斯的自私早已露出端倪。他因為疾賢妒能,怕失去秦始皇的信任,不擇手段地陷害老同學韓非;為了迎合秦始皇,他建議遭萬世唾罵的“焚書”;政變后,他明明知道胡亥是個“不道之君”,竟置天下民生于不顧,建議行所謂的“督責之術(shù)”,使“刑者相伴于道,死人日積于市……”他確實具備了治國平天下的經(jīng)天緯地之才,卻沒有傳統(tǒng)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與信念,所以他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己得失,把人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良知,把作為政治家應該具有的原則立場統(tǒng)統(tǒng)拋在了腦后。

  臨刑前他悔之不及,不知道他想沒想過是什么原因使自己落得這樣凄慘的下場?

【李斯之私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散文之美10-06

秋之美散文10-06

光陰之逝去散文10-07

蝶之吻散文10-07

淡忘之美散文10-07

江城之蘊散文10-07

夏之韻味散文10-08

秋之韻散文09-22

夜之美散文10-06

夜之狂想散文10-06